铮铮铁骨 寸寸柔肠
——谈纪录片《秦基伟》本色人生的创作思考
文/沈芳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6日 10:51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秦基伟(左)与邓小平

秦基伟(左)与邓小平

    编者按:为纪念秦基伟同志诞辰100周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北京军区、成都军区、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摄制的六集文献纪录片《秦基伟》,20141217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这部长达300分钟的人物传记纪录片向观众讲述了秦基伟从一名大别山孤儿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传奇一生。

      《秦基伟》创作团队来自中央新影集团重大题材第一工作室。这支团队在著名纪录片导演沈芳的带领下,近年来先后创作了《宋任穷》《大将徐海东》等一代革命先辈的人物传记片,还创作了《决战淮海》《为了新中国》《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等革命历史文献片。

 

本文作者沈芳

本文作者沈芳

创作背景:缘于我浓浓的情感

 

       六集文献纪录片《秦基伟》是为了纪念秦基伟将军诞辰100周年而量身订制的。最初确立这一选题是在201112月的一天。因为长久酷爱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的研究,“红二代”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我常常被邀请参加。偶然的机会和秦基伟的小儿子秦天认识了,在和秦天将军聊天的过程中,他谈起了他的父亲秦基伟。那次,我们两人一拍即合,用秦天的话说,我是主动请缨,即敲定了为秦基伟在百年诞辰拍摄一部文献纪录片以此纪念他。

秦天将军也是职业军人,对我之前所完成的军史题材的作品《回望硝烟》《决战淮海》《宋任穷》《大将徐海东》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从内心讲,我早已把浓浓的情感融入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世界中,愿意为他们付出,吃苦,愿意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精彩历史挖掘出来,留给后人。在秦基伟他们那代人的身上真正体现了共和国血染的风采,这就是六集文献纪录片《秦基伟》的选题确立的经过。

曾经和秦基伟并肩战斗的战友都已经年逾古稀,秦天建议并安排我们马上进行抢救性采访。20121月初我们的采访工作便开始了。

正值寒冬腊月,我们冒着严寒不辞辛苦驱车赶往郑州,当92岁高龄的靳钟老首长听说我们是为了他们的老军长秦基伟而冒昧打扰时,老人家早早做好了准备。靳钟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和秦基伟并肩战斗在一起的生死战友,靳钟对秦基伟的评价是“工农干部知识化的典范”。老人的记忆力非常好,一个下午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近三个小时,并相约等我们下次再来听故事,而万万没想到,十个月后的一天,噩耗传来,老人家走了。

 

艺术特色:人物形象丰满、个性突出

 

       文献纪录片在所有的纪录片中拍摄难度是最大的,尤其是写进党史、军史的人物传记片更难。如何才能做得好看、感人,使人物形象丰满,是我在创作这类片子中长期追求的终极目标。在秦基伟这部片子的创作中,我们挖掘到许多秦基伟人物个性的特征,加上他的生前采访、二十多小时的录音带,最为珍贵的则是他千方百计保留的上百万字的战争日记以及回忆录。这些鲜活的素材为我们的创作打开了一扇窗户。

       我们把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大历史背景有机地加以勾连,加上有近百位亲历者的亲情回忆,使我们的每集片子的内容都很丰富、人物个性突出,为观众展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栩栩如生的光辉形象。

       秦基伟的夫人唐贤美还将她保留的秦基伟和子女们的谈话记录交给了我,这几份谈话记录对于当今具有紧密的现实意义:

      “我历来认为干部要不犯错误,一不要计较名誉地位,二不要贪钱,三不要搞男女关系。希望你们要有理想,红军那么艰苦,但这支队伍拖不跨,就是因为有理想、有纪律。不要靠父亲,那靠不住,要靠自己。”

      “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不为个人打算,那就是高尚的人。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关心爱护,是我给你们的礼物。”

      “人就是要经常洗脸擦黑,要经常敲打,夹着尾巴做人。”

      “多看自己的不足,当老实人不会吃亏。”

       这是我们引用在片子中的秦基伟的精彩语录。对我而言,我把每一次拍摄革命前辈的片子,都作为是学习、提高,完善自我的过程。

 

感人至深:秦基伟的本色人生

   

       秦基伟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这一点是我在创作中体会最深的。湖北红安是秦基伟的出生地,在红安采访时,乡亲们告诉我们,秦基伟11岁就成了一名孤儿,离家投身革命几十年,他只回过两次家乡。一次是1957年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因为在昆明工作,顺路回去了一次。那次回家,他问乡亲们有什么需要,乡亲们提出想要一套办红白喜事的锣鼓。他把兜里仅有的四十七元钱全部掏了出来。1989年已经晋升国防部长的他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家,乡亲们就是用那套锣鼓欢迎的他。那次,时任湖北红安县委书记耿协南接待了他。耿协南几乎每年都会到北京找秦基伟,秦基伟多次和耿书记说:“我始终认为红安的事就是我的事,红安有困难找我是应该。”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有生之年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红安脱贫致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因为那是他当年投身革命的理想,他把红安人民都当成了他的亲人。

 

  

  

在秦基伟留下的近百万字的日记中,对战友的牺牲、对警卫员的牺牲都留下了很多笔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无论他受伤多重,始终和人民军队不离不弃。因为他觉得,我已经加入了红军,并且入了党,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组织。

       红军时期的悲壮经历、西路军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23岁单枪匹马奔赴山西太谷拉起抗日的队伍。从“我们是太行人民的第三个儿子(指秦基伟在三纵、六纵之后成立的九纵),我们是小弟弟,我们在老大哥带领下打好仗。”到郑州战役的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中原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对此陈毅夸奖说:“九纵成熟了,可以的打大仗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和他的部队转战十一省,横跨大半个中国,在战斗中成长壮大、也在战斗中迎来了光明。

       秦基伟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日记中写道:我感谢从苦难中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母亲——中国共产党。那是秦基伟发自肺腑的呐喊,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秦基伟辉煌的一生。

 

精心摄制:在感动和温暖中创作

 

      《秦基伟》一片断断续续拍了两年多,尤其是2014年春节过后,我们首先到了零下四十多度的阿尔山边防部队拍摄,一周之后,又到了温暖如春的羊城采访。从川陕根据地的巴中、通江、广元市的旺苍县,达州到成都。从成都飞兰州,从兰州往高台、临泽、张掖,第一次感受到西北的荒凉……一路拍下来,40天足足跑了两万多公里。我们每天都在大山里面转悠,几乎是一天换一个住的地方,经受着各种各样生活上的考验。还有河北、河南、江苏、山西、安徽,这些省份都留下了秦基伟战斗的足迹,一路寻访过来,秦基伟的形象更加高大,创作片子的底气也越发十足。

       一名孤儿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奇迹就发生在秦基伟身上,他是怎么完成的这个跨越?我用审慎的眼光发掘了其中的许多奥秘。

       爱学习、会玩,贯穿了秦基伟的一生。因为小时候淘气、顽皮,秦基伟只上了一年多私塾就辍学了。他的学业是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里完成的。193723岁的他只身去太行山拉抗日队伍,没文化的他却要领导一帮由有文化的学生娃娃组成的游击队员,第一次和知识分子群体打交道,秦基伟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也第一次感悟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并开始自学文化知识。写日记、读报纸、练演讲,凭着顽强的意志,他硬是补上了少年时丢失的重要一课。

       秦基伟的夫人唐贤美阿姨退休前曾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每次都很谦虚又和蔼可亲地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实事求是,一个用词都不能夸大,照实了写,千万不要拔高,是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实实在在。秦基伟的女儿婉江姐更是无微不至陪伴着我们创作的每一天,激发着我们的创作灵感,我对片子的总体把握也是在温情和温暖中一步步实现的。

      《秦基伟》一片的编辑稿是在不断的深化中完成的,我记得那几个月每天大量的工作就是改稿,查阅资料,光稿子改了有二十几稿。这部片子是我花掉力气最多、最用心、并倾注全力精雕细琢打造的作品。

 

红色题材: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回想起来,我觉得我很幸运,十二年来我做得都是和党史、军史相关的选题,新影集团的郭本敏总编辑向别人介绍我时,总把我说成是“红色导演”。其实对于我而言,做同类型

的红色题材的选择纯属偶然。应该说不是刻意规划的一条路,而是在不经意间就行走在里面了。之所以说幸运,是因为踏进这个门以后,我发现党史、军史真的是一座富矿。这座富矿中感人故事比比皆是,它深深地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纪录片的特性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而如果没有十二年前的文献纪录片《打过长江去》,我第一次走进军营,在南京军区结识了老司令向守志,交往了十多年,成为忘年交,就不可能有文献片《秦基伟》。十二年前向司令告诉我的许多事,至今记忆犹新:他们这支部队的首任军长是秦基伟,他们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部队……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还有如此亲民的军长,行军途中他亲自下厨给来自北方籍的战士们蒸大米饭,并把诀窍和技艺传授给炊事员。在千里大进军中,冒着大雨,他一个人扛了两挺机关枪,感动着每一位士兵。

而近距离地了解秦基伟的生平则是2006年,在拍摄纪念建军8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回望硝烟》时,我第一次到了湖北红安。红安被称为是“将军第一县”,在红安七里坪诞生了红军第四方面军。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共有六十一位是红安人,其中就有秦基伟。是爆发在红安的黄麻起义成就了秦基伟的一生。那次我第一次到了秦基伟的出生地——七里坪秦罗庄。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到秦罗庄那天晴空万里,在蓝天白云下,山清水秀的美丽村庄展现在我的眼前,似乎那就是出将军的地方。而秦基伟11岁就成为一名孤儿,之前我并不知道,一名孤儿靠着怎样的拼搏成长为将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传奇?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我长达十二年红色题材的创作中,秦基伟这个名字始终没离开过我的作品。2008年《决战淮海》,他作为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受到邓小平政委的表扬。2013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12集文献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秦基伟指挥的。也恰恰有了上述作品,才有了我们充满感情,并努力挖掘、积淀的六集文献纪录片《秦基伟》。

最该感谢的首先是南京军区的老首长向守志司令员,老人家不顾97岁的高龄,给予我们很多人生的正能量。

作品的完成,更得益于秦基伟将军那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本文作者:六集文献纪录片《秦基伟》制片人、总编导、总撰稿之一)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