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徐光启:400年前的全能科学家,会通中西第一人

文汇网
2023-06-21 18:05 来自上海市

《中华翻译家代表译文库·徐光启卷》

黎难秋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徐光启为明末科学家、政治家,我国译述西方科学书籍的鼻祖,在天文、数学、生物学和农学等方面均有伟大的成就。

他在中国科学翻译史上创造了许多项第一:第一个译传西方科学书籍;第一个译传西方几何学,从而也是第一个引入西方严密的逻辑推理思想;第一个译传西方天文测量仪器技术,特别是第一个领导制作了望远镜;第一个译传西方提水机、抽水机、打井及水库技术。晚年他督领修改历书,译述了许多西方天文学资料,引入了许多较新的天文学知识。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他拉开了我国明末清初第一次科学翻译高潮的大幕,因而被后人公认为我国科学译祖。

译书震世,撰著传世

明末之前,我国的科学翻译尚处于附庸期。汉晋唐宋期间,没有多少科技书籍值得译传中国,且翻译科技书籍也并非来华翻译佛经的外国僧人的动机。参与译经的国人既无翻译外国科技书籍的动机,也不了解中外科技情况。元朝之前,一方面,科学技术体系尚不如近现代那样完善,国外专门记述科学技术的书籍不多;另一方面,我国的科学技术总体上应优于外国。明末耶稣会士入华之前,我国并不存在成规模的专门的科学翻译活动,只是各种佛经译著中有时提及一些外国哲学(因明学)、天文学、数学及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或资料。因此,明末以前我国的科学翻译是以附庸于佛经翻译为特色的。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既无称职的专业科学翻译人员,更未出现专门的科学翻译机构,也不可能产生独立的科学翻译成果,附庸于佛经中的科学译著不多,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影响也很有限。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起初他沿袭传教士之前在日本传教的经验,身着僧服自称“番僧”。很快他发现中国与日本不同,士大夫阶层的地位远高于僧人。为了顺利传教,必须先结交中国的士大夫,于是他开始改着儒服,以“西儒”自居。不久,在结交中国士大夫尤其是像徐光启、李之藻这样的学者型官员后,他又进一步发现世界地图、地理、天文、数学、测量等书籍与自鸣钟等奇器更为这些人所喜爱。于是,聪明的利玛窦产生了“科学传教”的想法,即通过一起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来吸引士大夫入教。

徐光启在农学、兵学、测量、水利工程、算学、历学等方面均有深厚基础,因此,他在入仕与农学实验的闲暇时间,与西方传教士一起,译述或撰写了不少西方科学书籍。计有《几何原本》《简平仪说》《泰西水法》《测量法义》《灵言蠡勺》《测量异同》《勾股义》及《睡答》等。

创设历局,译编历法

历局修历是明末科学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徐光启通过创设历局,与耶稣会士和李之藻等,共同译述了大量西方天文学的书籍与图表,再用西书之法来修正大统历,并且差一点实现了新历“会通西法、超胜西法”的理想。同时,他还希望借修历之机,将历局办成一个广译西书的翻译机构。

徐光启在领导历局的大量烦琐工作以外,还亲自参加编译与撰写工作。其亲自撰写的有《历书总目》一卷、《治历缘起》八卷与《历学小辩》一卷;他与龙华民、邓玉函合作译撰的有《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元史揆日订讹》一卷、《通率立成表》一卷、《散表》一卷;与罗雅谷、李之藻合作译撰的有《历指》一卷、《测量全义》二卷、《比例规解》一卷、《日躔表》一卷。上述不少种历书,后来直接收入了清初出版的《西洋新法历书》,至于徐光启校订过的历算书则多得难以统计。

陈展云著《划时代的徐文定公》,谈到徐光启译编历书之贡献,亟赞《西洋新法算书》是部“伟大作品”,“彻底地重制较完备的全天球恒星图”;其《恒星历指》最早引入了西方的星等区分;首次引入了天文学推算中的几种误差,如蒙气差(清蒙气差)、视差(地之半径差)、时差(日差)等;首先引入望远镜,并自制望远镜观测天文等。另外,还第一次提出了磁子午与真子午的区别。《大测》一书则最早介绍了平面三角学与球面三角学。《割圆八线表》最早翻译介绍了西方的三角函数表。方豪则指出,《新法历书·历指》卷三已向国人介绍了“银河”的概念,谓:“问:天汉何物也?曰:古人以天汉非星……远镜既出,用以仰窥,则为无数小星。”

译传西学,会通中西

徐光启译介的许多科学知识,即使并非全部为世界最先进的知识,但相对于当时中国的水平,还是先进并值得译传的。

《几何原本》首次向中国传入了西方几何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首次传入了西方严密的逻辑推理思想。《几何原本》对书中每题之解,均按一定顺序进行,即先述该题用途,次述解法,从定义(“名目”“界说”)出发,再用已有公理、定理(“不可疑之理”)进行证明(“发明其所以必然之理”)。清代许多数学家后来在撰写研究著作时,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几何原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几何原本》翻译后,徐光启作《测量异同》时又以《几何原本》的公理系统地对中国古代勾股术进行了严格的证明,于是有《勾股义》之作。《几何原本》为译书,《测量异同》则是会通之作,而《勾股义》已是超胜之著了。

《测量法义》首次向国人介绍了西方与陆地测量相关的数学。《泰西水法》首次引进了西方的水利工具与水库及其制造方法,并模糊地提出了力学(象数之学)的概念。《灵学蠡勺》首次引进了一些西方心理学知识。《崇祯历书》引入了大量西方天文学知识。

徐光启的翻译思想、翻译精神和翻译态度尤其值得当代翻译工作者深思并从中获取教益。他认为翻译西方先进科技知识,不仅要实现中西科技会通,最终目的应实现中国科技超胜西方。400年前,他提出的“翻译——会通——超胜”,今天仍应是科学翻译工作的指导思想。

编辑:袁琭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