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神話】200多年來殖民統治符號/轟然灰飛煙滅

【吳鳳神話】200多年來殖民統治符號/轟然灰飛煙滅

大清帝國塑造的漢人英雄人物吳鳳(1699年2月17日-1769年9月9日)通事(即主理漢番事務的地方官),因其「捨身取義」,戒除嘉義原住民獵人頭習俗而聞名。200多年來成為大清、日本,以及國民黨等歷代殖民統治者,歌頌吹捧對象。然而隨著解嚴浪潮,以及1989年教育部迫於社會輿論壓力,將吳鳳從教科書教材內容刪除,讓人一舉見證台灣民主化進程,其摧枯拉朽力量何其強大。曾是學生心目中家諭戶曉人物的吳鳳,地位從此一落千丈;甚至新世代台灣年輕人,根本鮮少聞知,歷史上曾有吳鳳這號人物。 英文媒體《台北時報》,9月10日發表一篇專文,名為「台灣及時:吳鳳事蹟的猛然殞落」(Taiwan in Time: The drastic downfall of Wu Feng)。內容指出,日本以及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吳鳳,被描繪為一位無私、愛人的英雄人物,且其故事成為每位小學生成長過程,必讀的學校教材。內容敘述其犧牲小我生命,藉以拯救台灣原住民脫離「野蠻且倒退的獵人頭風俗」。 遭人詬病的吳鳳教材梗概如下:吳鳳任職嘉義縣漢番通事期間,教育阿里山鄒族人農耕技術以及手工藝。後來,為了阻止鄒族獵人頭風俗,未見效果;吳鳳只得與其約定,隔天會有一個騎白馬穿紅袍者,從某處經過,原住民可取其首級。結果,鄒族人取下那個人頭後,發現竟是通事吳鳳本人,大感震驚、悲痛莫名;從此以後,原住民誓言棄絕類獵人頭惡習。 今天的台灣學生,很可能對於吳鳳這號歷史人物一無所悉,因為1989年9月12日這一天,當時的教育部長毛高文宣佈,學校教科書將刪除吳鳳傳說教材。 日本、國民黨統治的殖民轉折 吳鳳所代表的漢文化教化觀,一度影響深遠,而且緜延近200年之久,早在1820年嘉義縣中埔鄉,就蓋起吳鳳廟供人奉祀;1913年日本當局重建吳鳳廟,並由當時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主祭。吳鳳事蹟也編入小學教科書,改編成歌舞劇。日本人三浦幸太郎並於1930年間,完成台灣史上第一本有關吳鳳的完整著作,名為《義人吳鳳》;另外,1932年日本「日本合同通信社電影部」也拍攝一部同名電影。吳鳳事蹟成為日本統治者,為「理蕃政策」正當化提供論述基礎,並宣傳原住民文化屬於「野蠻落後」,應該被「教化」與「開化」;而吳鳳則被描繪為「寬大」、「仁慈」,以自我犧牲弭平紛爭的「義士」。 吳鳳神話侵染頗深,1951年,嘉義縣縣長林金生擴建吳鳳廟,1953年冬完工,並獲當時的總統蔣介石,贈予「捨身取義」橫匾。1965年嘉義縣民雄鄉創設一所私校,名為吳鳳商專(現為吳鳳科技大學)。然而,隨著吳鳳故事,解嚴後被視為有歧視台灣原住民之虞,而且1989年遭教育部明令在小學教科書刪除其內容,連帶衝擊吳鳳廟昔日香火繚繞盛況。到了21世紀;吳鳳廟雖一度意圖重振過去風采,發揚其無私義行;並以文化娛樂公園做為招徠旅客的營運方向,卻因乏人問津,而在2010年結束營業。 1985年由官方贊助出版的專刊,沿用日本時代舊稱,同樣名為《義人吳鳳》,內容以歌曲、詩歌與評論形式,稱頌吳鳳的不凡人格,說他一心想要「教育我們的山地同胞」。該書出版之後,一度引發一些好奇者的質疑聲浪,例如有人認為,200多年前殺害吳鳳的鄒族人,與現代存活的鄒族人無關,為何要一再用漢人傳說,來羞辱現代的原住民? 該書籍其中一段指出,人類情操的極致表現是無私助人,吳鳳之所以能臻於至善境界,因其懂得愛,懂得獻身,懂得血脈相承,懂得犧牲,懂得死亡的價值。 「中國文化」好高尚 1985年《義人吳鳳》的文章匯編,將吳鳳的卓絕道德成就,歸諸於「中國文化」,卻將原住民貶抑為「低等人種」。 教師黃崑源在1985年的彙編書籍中寫道:吳鳳是漢民族第一人,教授原住民必須有人權觀念。貫穿(中國5千年)歷史,每當中國文化與野蠻人接觸之際(譯註:實為侵略),總是採取漸進馴化蠻族手段。僅管,吳鳳住在野蠻土地上,他並沒有嶄露自己的優越感;反倒幫助山地同胞改落其生活。 另一教師顏明雄也在書中指出,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存活數千年之久,同時吸收弱小者,同化較低等族群,是因為同理心與公義的孔子德行「風行草偃」所致。顏教師還指出,吳鳳之所以能夠「犧牲捨己」,改變原住民(獵人頭)惡習;植基於中國古代文化,向來有這類德行義舉…中華子孫應該讓繼續傳承這種精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這本《義人吳鳳》匯編書籍,幾乎每篇文章結尾都官腔官調總結指出:「我們應該在生活中踐行吳鳳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擊敗共產黨,早日收復大陸山河。」 吳鳳傳說演變:從英雄到銅像落地 中國第一本述及吳鳳的傳奇故事,首見於劉家謀的《海音詩》及其附文(咸豐五年,1855年);這跟後來的神話版本有相當大差別。原文如下:吳鳳為(嘉義)蒲羌林(埔姜林)大社通事。十八社番,每欲殺阿豹厝兩鄉人,鳳為請緩期,密令兩鄉逃避。久而番知鳳所為,將殺鳳。鳳告家人曰:「吾寧一死以安兩鄉之人。」既死,社番每於薄暮見鳳披髮帶劍騎馬而呼,社中人多疫死者,因致祝焉,誓不敢於中路殺人。南則於傀儡社,北則於王字頭,而中路無敢犯者。鳳墳在羌林社,社人春秋祀之。 該敘述顯示,吳鳳是為了幫助2處漢人鄉民逃離,而非想要教化原住民。其次,吳鳳代替2處鄉民受死之後,其鬼魂出沒於原住民社區,致流行疫病發生,鄒族人為之驚恐,從而誓言不再殺害漢人,並應允於春秋兩季,前往知鳳墓地獻上祭物。從原文敘述,可以管窺,吳鳳很可能成為原漢族群衝突的「代罪羔羊」,這跟改變原住民出草習俗,根本無關。 到了日治時代,吳鳳故事遭到精緻美化為「教化野蠻人」。其美化行為具有兩層意涵:其一、企圖阻止漢人不要與其它族群互相爭鬥。其二、為日本理蕃政策樹立楷模,即原住民可以透過寬容治理方針,達成教化目標。為了達到宣傳功效,日本殖民政府,將吳鳳事蹟拍成電影、電舞劇,還指定將其納入小學教科書教材。 國民黨政權來台之後,照單全收日殖民時期的吳鳳傳說版本,還將吳鳳事蹟列為「中國文化」明燈,予以尊崇。對原住民而言,則帶來傷害族群自尊心的恥辱罪惡感。 黃筱喬在《身分認同從吳鳳說起》一文內容指出:自己擁有一半原住民血統,當自己讀到吳鳳故事,心生憤怒;難道自己內在,竟流有不文明的血液?另外,一些不同文章,則提到原住民孩子在校園遭到攻擊;因為漢人小孩想為吳鳳復仇。 吳鳳神話鬧劇劃下休止符 吳鳳背離史實的發展軌跡,於1980年代因為人類學者陳其南,於民生報發表一篇揭秘文章,名為《一個捏造的神話:吳鳳》,從而讓其步入搖搖欲墜頹勢。 其後,風起雲湧原住民運動浪潮之下,部份原民人士,也在1985年前往嘉義中埔鄉的吳鳳紀念儀式會場,高舉白布條橫幅抗議,上面寫著「吳鳳不是英雄」、「吳鳳故事是教育之恥」。 為了進一步糾正吳鳳神話的錯謬,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林宗正,於1988年12月31日,連同一群原住民青年,前往嘉義火車站廣場,將一尊吳鳳銅像,用電鋸摧毀;然而就在吳鳳銅像落地碎裂之後,不久旋即離奇失蹤。當年率眾拉倒吳鳳銅像的林宗正,還為此入獄8天。 其後,教育部決定停止在學校講授吳鳳故事;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也將嘉義縣吳鳳鄉改名為阿里山鄉。 對於台灣社會,一面倒向推翻殖民意識的吳鳳神話浪潮,當年的吳鳳第9世子孫吳廖善,並沒有顯出激動反彈情緒。他曾向媒體表示,吳鳳故事是否繼續留在教科書與否,並不重要。果真一如原住民所說的,吳鳳故事導致原住民在校園被歧視,或遭霸凌,那麼拿掉吳鳳教材,係理所當然。不過,老實說,責任應歸諸老師們,教師應教導學生不可因族群差異而欺凌他人;如果教師有這種(民主)素養,做為吳鳳子孫的我們,也不會遭遇這類難堪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