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3年06月20日

杜甫草堂的草木之灵

杜甫像 蒋兆和 绘

“少陵草堂”古碑

□彭卫锋

1993年9月,我第一次来成都就去了杜甫草堂。

那时我对成都这个大都市,不由自主就生出许多莫名的向往来。而我对杜甫的了解,是课文里的诗歌,对杜甫草堂,也仅仅停留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那次,我在草堂还欣赏到了编钟表演。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编钟被敲打时发出的声音。

不知道是爱上了草堂,还是爱上了编钟,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争取在成都安家落户。

在成都安家落户,谈何容易。为了生存,更为了生计,我开始每天与各种人打交道,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其间,我多次与杜甫草堂擦肩而过,但我再没有踏进去过。

今年海棠花开时,我又去了杜甫草堂。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春天的海棠花开得繁茂,是担得起这个“重”字的。

尽管杜甫草堂的海棠花开得正好,但杜甫的愁苦依然沿路扑了过来。

我尽情吐纳,似要帮杜甫把心中的所有愁苦之气都吐出来,把如今的新生活都纳进去。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青少年时期,杜甫南游吴越,北历齐赵,与李白、高适饮酒作诗,可谓年轻气盛,意气风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发誓要用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科举无望时,杜甫也想走举荐之路。

然而举荐之路并不好走。杜甫困居长安十年间,他敛眉折腰、投诗献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谋官生活。仕途的失意让杜甫对现实有了更多深刻的认识,忧愤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然,杜甫也曾得到过一些职位,最后的结局却都不尽如人意。几十年过去了,中年杜甫苦苦追求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实现,苦尽并没有甘来。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更多的应是家庭责任和义务。然而杜甫的妻子衣不遮体,孩子呼号待旦……

世人都爱杜甫,爱他的大爱。可真正包容和理解杜甫的,只有他的妻子。我真想为杜甫的妻子哭一场。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带着妻子、孩子十几口来到成都。杜甫来成都后,起先借住在草堂寺里。在朋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浣花溪选了一地修建草堂,两年后才陆续建好。

杜甫很喜爱自己的草堂,为草堂写了90首诗,诗风也与以前大不相同。

我在草堂要了一杯茶,在茶气和茶香中,任由思绪天马行空。

草堂对杜甫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草堂不是一座孤立的草房子。它周围有人家、有酒馆、有花草、有浣花溪…… 我闭上眼睛,慢慢地,我回到了杜甫生活的草堂世界里,听到了缓缓的流水声、黄鹂鸟的叫声,看到了一行行的白鹭,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海棠花……

在人们眼里,杜甫一直是忧国忧民却不得志的,因此也一直是郁郁寡欢的。

我们说杜甫伟大,也许就是因为他的愁苦。在我看来,他对时代、对众生之苦的直接表达,乃至对生命的反复吟唱告白是带了士大夫使命的。他的艺术表达能力也是带着天赋的。

有人说,人到中年,方能读懂杜甫,领略杜甫诗歌的美。

其实当我人到中年,当我也经历了许多事情,了解到杜甫的一生后才发现,杜甫不过和我们一样,探索梦想的路,充满挫折。所以,哪怕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也和我们一样,是需要抚慰的。而草堂无疑给了杜甫暂时安定的生活与心灵的抚慰。

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管外面有多么喧嚣,世事有多么乱,只要有一个地方能治愈或者给自己喘口气的地方,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对杜甫来说,草堂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杜甫在四川共待了近5年的时间,其中在草堂住了3年9个月。杜甫在草堂寓居交友、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他不仅写下了《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美妙诗句也汩汩而出。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动荡的时局搅乱着每一个命运。杜甫并不能独善其身。好友严武去世后,杜甫失去了依靠。

年过半百的杜甫决定出走成都。他想最后一次争取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进成都,出成都,出仕和入仕。

命运不济。上天对跌入谷底的杜甫并不优待。暮年的杜甫依然穷困潦倒,病痛滋扰,漂泊不定。

杜甫痛苦到不能自已,悲愤交加。公元770年,59岁的杜甫病逝于湘江舟中。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被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妾室浣花夫人用为私宅,并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崔宁夫妇信佛,把草堂的一部分,舍给了相邻的草堂寺,同时把草堂寺改名为梵安寺。浣花夫人抗击泸州刺史杨子琳叛乱,保卫成都有功,于是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梵安寺旁边修了浣花祠。从唐代到今天,草堂、梵安寺、浣花祠的位置都没有改变过。

公元902年,在蜀地做官的韦庄,在草堂旧址的地基上,重建了一座茅草屋。韦庄重建茅屋的做法,让后人竞相效仿。

北宋神宗年间,吕大防出镇成都,重建之余还在石壁上绘了杜甫的画像,供人祭拜。从此杜甫草堂才真正成为一座纪念性的祠堂。这距杜甫离开成都已经300多年了。

南宋初年,成都府兼安抚使张焘,让人重建了草堂,不仅兴建了亭台,重新栽了竹子和柏树,还在石碑上遍刻了杜甫1400多首诗,专门做了《杜工部草堂记》。

……

如今的杜甫草堂,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古典式的园林建筑,典雅、清幽、秀丽,自带浓浓的文化气息。

杜甫肯定没有想到,他在唐朝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抱负,千年的时光,已给他加冕。他也没有想到,他还会拥有像陆游、黄庭坚等许许多多的小迷弟。

千年时光里,杜甫款款走来,坐在我对面。他说不想喝茶,想喝酒。

这个时候,其实我也是想喝一杯的。

我转身去了酒肆,给他买来一罐子酒,让他大醉一场。

大醉之后的杜甫开始讲他的理想抱负,他遭遇的那些不公、委屈,当然还有他的愁苦。

我能感受到杜甫凉风穿透心的那种孤独和悲凉。

能说出来的苦就不是苦了。杜甫的苦,在心里。酒解不了杜甫的苦,但可以稀释。苦到了肚子里,就不再苦了。

所以,杜甫爱喝酒。酒醉后的杜甫把自己无限放大,让自己游离在现实之外:只有大爱,没有小我了。

微醺之时,我也开始给杜甫讲这些年来人们对他的怀念,讲这些年来我经历过的故事。这时候的杜甫,淡出了历史,成了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反复是我多年的好友。而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历尽沧桑,也是可以和杜甫一起大醉一场的。

千载时光里,浣花夫人和后来的迷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人、作家都来到这里,他们念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遥想当年杜甫生活的样子。

人们试图在草堂找到杜甫的心境,却在草堂中找到自己的内心:难?我有杜甫难?委屈?我有杜甫委屈?挫折多?有杜甫经历的挫折多?杜甫在那样的情景下都没有放弃诗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经历的这点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忽然觉得个人的愁苦一下就渺小了。

这些年来,每天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杜甫草堂。他们有的就是来看看,而有的不仅仅是来看草堂看杜甫的,他们也是来找安慰的。

杜甫把自己熬成了一株草。杜甫草堂却治疗了那么多人的伤和痛。

这就是杜甫的魅力、草堂的魅力,也是中国诗人的魅力。

草堂作为成都的文化坐标,滋润着成都和成都的文脉。

--> 2023-06-20 彭卫锋 1 1 成都日报 c116455.html 1 杜甫草堂的草木之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