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林海音和美丽的家

2006年07月07日 13:39







林海音与冰心老人在一起



林海音女儿夏祖丽(左一)与丈夫在南京



林海音故居——北京市宣武区南柳巷40、42号



晚年林海音与夏承楹



林海音与丈夫在生日宴会上

文/傅宁军

我跟我的家人是分不开的

  1960年,继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之后,42岁的林海音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城南旧事》。北京城南的一切,在林海音的记忆中如同昨天,点点滴滴都是珍贵、绚丽的。她酝酿多时写成的《城南旧事》好评如潮,后来改编成电影,得了国际大奖,成为经典性名篇。

  《城南旧事》的成功绝非偶然,这是林海音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回报。她能把人性写得如此之美,正缘于她的一颗童心。女儿夏祖丽曾问母亲,她为什么喜欢带孩子一起出去,不像其他职业妇女,单独去参加外面的活动?林海音说:“也许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我从小就习惯跟着爸妈出门,养成我喜欢和全家人一块儿活动。我跟我的家人是分不开的。”

  女儿问:“你不觉得孩子烦,是个累赘吗?”林海音说:“孩子总是淘气的,但孩子也有乐趣啊!我跟你爸从小生长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里,我们喜欢热闹的家庭。你看我这些写作的女朋友,很少有像我生四个孩子的。”

  林海音对孩子的爱,不是成人化的,而是平等的,快乐的。她的教育方法没有强制,充满情趣。小孩子都喜欢水,刚下过雨的院子积满了水,儿女向妈妈请求:“让我们光脚丫出去玩好不好?!”林海音大都会答应。不过有一条,只要天气不冷,玩了之后要先洗脚才能进屋。孩子们一声欢呼,脱下木屐,卷起裤腿,到院子的地上淌水去了,玩得真是开心啊。

  儿女也会把家里的藤椅倒扣在地板上,摆上一排,再在藤椅蒙上大棉被,他们就在里头钻来钻去,寻找一种地道和碉堡的感觉,很有趣。林海音有时也会帮着孩子们摆藤椅,甚至给他们出点子,把几个枕头堆起来,就成了碉堡口的炮台。

  孩子们淘气,林海音忍无可忍,难免发脾气管教,她教训一通,常常“噗哧”一声笑了,要打孩子的手“高高地举,轻轻地落”。女儿好奇:“妈,干嘛要笑嘛?”她说:“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淘气事儿了。”

  孩子们的房间,林海音只是提出整洁要求,从来没有进来动手整理。她说:“小孩子整理书籍、收拾纸屑、剪贴壁画,有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东西嘛!妈妈插手在其间,破坏了他们的自主力。人天生就有权利与责任感,赋予他权利,自然他就负起责任来了。”

  女儿夏祖丽记得,她念了初中后,每个周末的晚上,家里孩子喜欢聚在小小的客厅里,听妈妈讲那些北京的古老故事,“从她童年依寡母弟妹的生活,到嫁后度过的大家庭光阴,说来说去,都会谈到上一代婚姻的故事,这也是我们这群女孩最感兴趣的。母亲的记忆力好,又是说故事的能手,大家听得入神了,舍不得离去,总是要求她再多说几个。”

  当夏祖丽也成为编辑之后,重新认识了母亲的个性。曾有个朋友问夏祖丽:“你母亲是个忙碌的职业妇女,你们小时候都是谁照顾家啊?”她一楞,回想一下,也觉得不可思义:“我们从不觉得她是一个成天不在家的职业妇女,她每天上菜市场买菜(她喜欢卖菜),亲自下厨做菜;小时候,每个周末她都和父亲带我们出去玩。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忙,把孩子扔在家里的。想不透她当年那么忙,怎么还能兼顾那么多事,她是怎么分配时间的?”

  1965年,林海音应邀赴美国访问四个月,这是她与夏承楹结婚后分别的最长的时间。她向美方提出的访问主题,一是访问美国妇女与家庭,一是调查美国儿童刊物。每天马不停蹄地四处访问,等到回旅馆吃过饭,梳洗完毕,换上睡衣,她就坐在灯下给家人写信,一写就是七、八张纸,把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记下来,寄给家人分享。她的每封信,都是精彩的散文。她还拍了好多照片,冲洗后及时寄回台湾,她的家信“图文并茂”。

  那时台湾民众出国还不普遍,林海音到美国旅行,是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与其他人不同,林海音到了现代化程度甚高的美国,她的视角仍是女性化的,最多的感受跟家庭有关:“美国家庭有复杂的厨房,但做的是简单的菜;而我们中国人是有简单的厨房,却做出复杂的菜。”

文坛“大姐大”

  1967年1月,林海音创办的《纯文学月刊》出版,她担任发行人及主编。1971年6月,林海音以主要精力,转入“纯文学出版社”的运作。人到中年的林海音,仍精神充沛,朝气勃勃。她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不断有新作问世,同时发现和扶植了一批新作者,团结了海内外的一批老作家。

  有人说:“林海音的家就是台湾的半个文坛。”余光中在香港大学教书时,每次回台湾都要打电话给林海音,她就会出面邀请大家相聚,“好像这才向台湾的文坛报了到。”林海音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文人相聚也都是有意义的交流。写作的人都喜欢到她家坐坐,包括海外的华人作家。

  林海音在台湾文坛称得上“大姐大”,但她自认是“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女性,做了一生的职业妇女,仍是不放弃照顾家庭“。不论再忙再累,也不忘与家人朋友团聚,温暖和谐的家庭是她工作的最大支柱。

  从1970年到1996年,林海音以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应邀加入台湾“国立编辑馆国小国语科编审委员会”,兼了26年的编审委员。她是职业妇女,工作紧张繁忙,人事交际频烦,可是居家过子,始终都是窗明几净,不失勤劳的本色。有一次,她把生活体验写进了文章,以供新编的小学国语课本用,其中有这样两句话:“妈妈早起忙打扫、爸爸早起看书报”。

  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不料却点燃了一场争论。有的编审委员说:“爸爸看报”而“妈妈扫地”,不符合“男女平等”的原则,恐怕会招致女性主义者反对,故而应予修改。林海音很不满意,她说:“这有什么不好?我们家本来就这样嘛!我每天早晨扫地;不但扫地,还抹桌呢!”

  夏祖丽说她母亲林海音:“扫地、抹桌、烧饭,属于‘传统妇女’的家务,妈妈一样不怠慢,也没有因此耽误写作、出版以及社会活动,正展现了她果断干练的才华。她不是坐而言的人,却是起而行的生活行动者。”

  林海音是个爱美的人,她长得漂亮,也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在常人印象中,好像女强人不会跟美丽连在一起,而作家更可以不修边幅,可是林海音到任何一个场合,人家一眼就会看到她。她很会穿衣服,曾经买布料给孩子们做衣服,其他孩子看了都跟他们的母亲吵着要去买。夏祖丽说,“她的旗袍都是自己设计的,非常合体。你看她的照片,轮廓是很美的。”

  林海音与夏承楹都是作家,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却是开明的,无为而治,从不强求。在儿女的印象中,父母从来没有跟他们说好好念书之类的话,只是说将来做一个正直的人最重要。他们没有虚荣心,让儿女有多高的学历,去挣多少钱,儿女也没有感到升学的压力。比如女儿夏祖丽念大学时学的是会计,他们也没有意见,后来夏祖丽对写作有兴趣,出名靠她自己。

  1976年,夏祖丽在《妇女杂志》担任编辑已七、八年,父母亲希望她转到纯文学出版社帮忙。那年林海音快60岁,需要人来分担日趋繁重的编务。于是,夏祖丽在《妇女杂志》辞职,到纯文学出版社主持编务。

  林海音没有刻意培养夏祖丽的文学爱好,当女儿在文学上有所造诣时,做母亲的毕竟是欣慰的。在纯文学出版社的办公室里,已经结婚的夏祖丽与母亲相对而坐,度过了10年编辑日子。夏祖丽秉承父母文采,擅长人物专访类文体。女作家林文月在台大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课程,曾邀请她为学生讲述采访人物的经验与心得,林海音高兴地说:“让她去讲吧。她很用心的,文笔也很细!”说着,爽朗地笑了:“我这叫作‘内举不避亲’啊!”

  林海音夫妇在台北住了50多年,他们搬过4次家,都是林海音四处奔走,先去找合适的房子,再由夏承楹来拍板。不论搬到哪里,林海音总是把家里朝向最好的一间房,留给夏承楹做书房,她自己就用小房间凑合。夏祖丽说,“我们小时候,人口多,房子小,父亲有间‘三叠室’的小书房,母亲却在人来人往的长廊尽头,摆张书桌,随时就可以写起来。她还说:‘桌前一把藤椅,看我爽朗笑容,蛮快乐,穷开心嘛!’”

  说起父母亲的饮食习惯,夏祖丽告诉笔者:其实也各有不同。夏承楹从小长在在大户人家,有些食物是忌嘴不吃的。林海音则是苦出身,胃口好得很,什么都可以吃,但她对丈夫的挑食非常“尊重”。比方家里吃韭菜馅的饺子,夏承楹不吃,她会包一些白菜的给父亲,而且先下锅煮了给他吃。家里吃涮羊肉,夏承楹会先为父亲涮些猪肉片、白菜、粉丝,给他弄好一大碗,然后松口气说:“好了,你爸爸那碗弄好了,咱们下羊肉吃吧!”

  林海音做事利落,却有些脾气急躁,快人快语。偶尔,她也会发脾气,夏承楹保持着书生本色,沉默不语,当然也吵不起来。夏承楹说:“夫妻之间不要斤斤计较,只有闲得没事干的人,才会争多论少的。再说,朋友之间争吵可以避不见面,夫妻不成,吵吵闹闹等于自寻烦恼。”

  林海音与夏承楹相爱至深,彼此信任,夏承楹把每月的薪水袋,原封不动地交给林海音安排,后来报社改为每个员工一本银行存折,夏承楹也把存折交给妻子,“连摸薪水袋的机会都没有了”。夏承楹以何凡的笔名写作专栏,又是报社负责人,可谓成功人士,但他对于林海音也十分钦佩,跟儿女谈话时,常常要他们几个学学母亲,“只是急躁的脾气除外”。

  1984年,林海音和夏承楹到美国洛杉矶观看奥运比赛,回到台湾后,停止“玻璃垫上”专栏的写作,松了口气。林海音就建议何凡,抓紧时间编辑《何凡文集》,对自己一辈子的写作做一个总结。

  在林海音的主持之下,凝结夏承楹一生心血的《何凡文集》开始整理和编辑。全书共分四部25卷,收入文章时间自接1953年12月到1984年7月12日,跨度30年零7个月,篇数超过五千,字数约600万字。林海音查文章、编目录、做注释,夜以继日地工作。这是纯文学出版社所出的书中,费时最久,成本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一套书。

  1989年12月初,《何凡文集》终于在纯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林海音因主编《何凡文集》获得台湾出版类最高奖“图书主编金鼎奖”。林海音当作家、做编辑多年,获得文艺奖无数,但这次是主编丈夫的毕生著作而获大奖,格外有意义。她把这笔奖金全部分给参与编辑工作的人,因为“大家高兴嘛!”次年,何凡也得到了台湾文艺奖的“终身成就奖”,他的奖金也分给出版社所有的人,让大家分享他的光荣。

问君此去何时来

  在林海音70寿宴上,著名诗人余光中教授即席发言:人们常说,成功男人背后有一位伟大女性;不过,现在是女强人的时代,成功女人后面也有一位伟大的男人。“他们这一对伉俪是站在一起的,彼此并肩携手”。

  “纯文学”时代,林海音家请了个半工阿珍。早上她买好菜,上班前交代阿珍把需要炖或红烧的菜先做好。中午下班回家,林海音先进厨房,洗净手,系上围裙,不一会儿香喷喷的菜就端上桌了。不管素炒青菜、豆芽、榨菜肉丝、豆干里脊或是醋溜鱼片,再简单的原料到了她手里,三下两下就色香味俱全。老友说,台北还没流行小炒前,林海音的小炒就很有名啦。

  家里吃饺子,更是林海音的强项。拌馅、和面、擀皮,她一个人全包。她一个人擀出的饺皮,可以让四个人同时包。她做的牛肉馅饼比北方馆子还地道,再配上熬好的绿豆稀饭、现拍的黄瓜粉皮,每天都被全家吃得精光。她会得意地说:“以前我们在北平大家庭时,你奶奶最会招呼孩子们多吃。有时吃得盘底朝天,她会开玩笑地说:真是吃得家人落泪、狗摇头了。”

  后来子女陆续出国,家中只有林海音与夏承楹,不再用半工了,林海音很长一段时间仍维持着中午下班做午饭的习惯。朋友说:“海音,你那么忙,就少做中午这顿饭了吧!”她却说:“我喜欢做嘛!”其实,也因为夏承楹喜欢吃她做的菜。夏承楹有午睡的习惯,回家吃饭后小睡一会儿再上班,也是林海音这个细心人所想到的,不过她做什么都像是喜欢的样子。

  1990年5月,72岁的林海音回到北京。“英子”重走城南,童年的一切又重现眼前,她百感交集。1993年,75岁高龄的她再到北京,参加《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书发表会,她与冰心、萧乾一起担当了此套书的顾问。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目前设有“林海音文库”,她还为现代文学馆捐赠了一批当初她创办的《纯文学杂志》。

  林海音早年生活坎坷,铸就了坚强的性格,到了晚年,虽然病痛缠身,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夏祖丽:“我们几个女儿出嫁,她也没落过一滴眼泪。看着儿女一个个出国,她总是和父亲带着一大堆实用物品,千里迢迢来探望我们。在海外,每隔几天就会接到她的电话,电话里她精神十足地与我们闲话家常,也不管昂贵的电话费,让我们觉得天涯咫尺。”

  当林海音病倒了,听医生说需要住院,她总是说:“承楹怎么办?”她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她离开了,谁在家照顾她的丈夫。一旦林海音病了,夏承楹把妻子主持了五十多年的家接过来,对于从来不管家务的他来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但他做得很好。等林海音出院,身体逐渐恢复,夏承楹会牵着她的手在家门口散步,或者陪着她在茶社里小坐。林海音的脸上从来没有忧虑,她说:“我们只是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生活。”

  1998年底,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找到夏祖丽,请她撰写林海音传,因为她本身就是小有名气的作家,而且是林海音的女儿,还跟林海音在纯文学出版社“面对面”工作了10年。次年初,夏祖丽拿着母亲的《城南旧事》来到北京,她沿着英子的足迹,走遍了城南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英子的故居,南柳巷的晋江会馆。她嫁到夏家大家庭的永光寺街,夏祖丽出生的南唐街,还有英子读过的小学、中学、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夏祖丽说,“我走过了英子走过的地方,好像英子朝我走过来一样,我重活了一次英子。”回到台湾,她可以随时向病中的母亲请教,让笔下的林海音真实而生动。她写出传记文学《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于2000年10月在台北出版,成为大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

  2001年12月1日晚间11时46分,文坛才女林海音在台北病逝,享年83岁。送别母亲林海音之后,夏祖丽又接受了出版社新的邀请,再写一部她的父亲夏承楹的传记。为此,她再次回到祖国大陆故地,寻访父亲人生之旅留下的足迹,她将写出《何凡传》,为父亲,也为母亲。

  给母亲或父亲作传,是一种幸福。而母亲或父亲值得子女作传,也是一种幸福。给母亲和父亲作传,那无疑幸福中的幸福。夏祖丽就是拥有这份双重幸福的女儿。林海音乘鹤西去,她活在文坛上,活在传记中,也活在亲友们的心里。《城南旧事》余韵永存,“英子”的歌声仍在久久萦绕:“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何时来,来时莫徘徊……”(下)



编辑:谢萍】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