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故事|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

原标题:校史故事|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

「校史」出品

编者按

“圣地巍峨创学宫,峥嵘岁月育英雄”。1937年,为了号召和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抗战,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陕北公学应运而生。为了纪念人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学校特出版前身时期校史读物《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向大家讲述那个信仰坚定、青春激扬的革命年代的办学点滴。

本期「校史」栏目,将为我们讲述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艾思奇的故事。让我们共同追溯那个红色年代,看他如何用一生来践行“当好党的‘笔杆子’”的准则,成为“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传递信仰的火炬,让马克思主义走进无数人的心中。

艾思奇

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的上海战火纷飞,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全面抗战的号角随之吹响。上海地下党接到中共中央要求将艾思奇调至延安、出任陕北公学政治教员的电报。就这样,已加入中国共产党两年的艾思奇毅然决然地从上海一路辗转奔赴延安。在欢迎会上,毛泽东指出:“革命要靠枪杆子,也要靠笔杆子。把枪杆子和笔杆子结合起来,有文有武,文武结合,革命的事业就能胜利。”于是,当好党的“笔杆子”,成为艾思奇一生践行的准则。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历任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哲学教员,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马列学院哲学教研室主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艾思奇毕生致力于宣传、传播、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撰写的《大众哲学》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其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和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通俗化的典范。

“哲学并不神秘”

出生于云南腾冲李家大院的艾思奇,从小便继承了父辈稳重、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但他极爱思考,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1927 年,年仅 17 岁的艾思奇离家赴日留学,攻读冶金采矿专业。极具思辨能力的他在参加了东京支部组织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活动后,渐渐对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刻苦研读了许多哲学经典著作,培根、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等都成为他的老师。艾思奇试图从哲学中找出一种宇宙和人生的科学真理,却总是觉得很玄妙,直至读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才一下子豁然开朗,对整个宇宙和世界的发生发展有了明确的认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艾思奇毅然弃学回国,于 1932 年来到上海,积极投身于中国民主力量领导下的革命运动。当时的上海,正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1934年11月,艾思奇发表了第一篇专门为大众写的《哲学讲话·哲学并不神秘》的文章,开始以哲学为武器投入革命战斗,希望用理性主义世界观帮助中国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克服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

1937年9月,艾思奇(前排左三)、何干之(前排左一)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与邓颖超等合影

1935年10月,在周扬、周立波的介绍下,25 岁的艾思奇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他已在上海民主人士李公朴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哲学讲话》专栏上发表了24篇哲学文章,并于1936年1 月结集出版为《哲学讲话》一书,后更名为《大众哲学》。李公朴为该书亲笔作序:“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就能够接受。这种写法,在目前出版界中还是仅有的贡献。”

“哲学对于社会生活的关系,始终都是很密切的。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都有哲学的踪迹出现,但因为是日常生活,我们习惯了,所以就不察觉,不反省。”艾思奇在《大众哲学》的开篇便提出了“哲学并不神秘”的观点,其后更是用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浅显生动的事例将哲学与广大群众的生活联系起来,对唯心论、二元论、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逐一进行了系统介绍和诠释,许多青年受到《大众哲学》的启蒙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不少人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干部。正如李公朴所说:“这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大众读者的指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大众哲学》的问世,也引起了远在陕北的毛泽东的注意。在当时边区经费很紧张的情况下,毛泽东致电在西安做张学良、杨虎城统一战线工作的中共代表叶剑英及负责做红军与东北军联络工作的刘鼎:“要买一批通俗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哲学书。大约共买 10 种至 15 种左右,要经过选择真正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例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柳湜的《街头讲话》之类)……作为学校与部队提高干部政治文化水平之用”。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点名要买艾思奇的书,也正是这本书,将艾思奇与延安、与陕北公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做吃苦耐劳的实干家”

1937年10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抗日的怒火燃烧在青年艾思奇的心底。在中共上海办事处的安排下,艾思奇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离开上海经西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担任陕北公学特聘教员,承担起培养抗战人才的重任。陕北公学的首批课程汇集了大量名师,有张闻天讲授的“党的组织”、王若飞讲授的“政治、国内外形势”、萧劲光讲授的“军事”、何干之讲授的“历史”,当然,还有艾思奇讲授的“哲学”。

艾思奇的到来也吸引着当时全国的进步知识青年到陕北公学学习,许多人都是背着《大众哲学》一书来到延安参加革命的。蒋介石为此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

当毛泽东得知艾思奇从白区来到延安时,十分高兴地说:“噢,搞《大众哲学》的艾思奇来了!”  1937年10月的一天,尽管头天晚上毛泽东办公直至深夜,但他仍然起了个大早。研墨、找信笺,给刚刚到达延安的艾思奇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约请晤谈哲学问题:

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毛泽东致艾思奇信手迹

接到毛泽东的亲笔信后,艾思奇站在窑洞门前,一边看信,一边沉思。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平和的声音:“你就是艾思奇同志吧!”原来,毛泽东写好信后,感到言犹未尽,于是便立即来找艾思奇交谈。艾思奇急忙上前将毛泽东迎进屋里。此时,他才发现屋里除了土炕外,竟没有一把椅子,便只好请毛泽东坐在炕沿上。正待他要到屋外去借茶杯倒水时,毛泽东制止道:“我们虽是初次见面,但以文会友,我们早该是朋友了嘛!老朋友见面,随便一点好。”毛泽东一面审视着这极为简陋的住房,一面端详着瘦弱的艾思奇说:“生活条件艰苦,委屈你了年轻人。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你出生的家庭环境优裕,又长期在条件较好的日本、上海学习、工作,希望你既做革命的理论家,又要做吃苦耐劳的实干家。”

就这样,毛泽东与艾思奇就哲学中的一些问题深入交谈起来,两人的年龄、职务悬殊,但对真理的追求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从此,两人时常一起出现在陕北公学的课堂上,有时又通过频繁的书信往来探讨哲学问题。这些交往,大大提高了艾思奇的思想境界。

1938 年,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延安成立了“新哲会”,由艾思奇与何思敬负责。为了满足大家学习哲学、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的需要,艾思奇编写了荟萃延安新哲学著作的《哲学选辑》,其中包括他自己撰写的《研究提纲》。毛泽东对《哲学选辑》批读了三遍,特别为艾思奇的《研究提纲》做了不少批注。

在毛泽东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共中央机关的高级干部及其他人学习哲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起来。中共中央宣传部成立了以张闻天为组长的学习哲学小组,由艾思奇担任学习辅导员,一股学哲学的热潮悄然在延安生长。

“有学者的风度”

正是在陕北公学和马列学院任教期间,艾思奇遇到了他的学生、未来的夫人王丹一。“他不善辞令,但讲课很通俗。他当时给我的是一个老夫子的印象,不苟言笑,比较严肃。不过,丝毫没有名家的架子,却有学者的风度,他能用最普通的语言讲明高深的道理。简明扼要,理论功底深厚。”当年过九旬的王丹一回忆起在延安求学的时光,往日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我们当时并没有直接的往来,但他也知道我。前几年读过他的《大众哲学》,现在又听了他讲的课,确实受益不少。”

同为“艾教员”学生的,还有陈云的夫人于若木。她曾是陕北公学第 5 队的学员,艾思奇的课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艾思奇讲课不是以声情取胜,更多的是有敏锐的思想、严密的逻辑、通俗的表达方法。”而这种通俗的为文和授课方式,正是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先生对他的教诲:“为文务使人人能读,妇孺皆知,要能起到启蒙作用。”

作为延安文化工作的领导人之一,1940 年艾思奇创办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本大型综合学术期刊——《中国文化》,并亲自担任主编。在创刊号上,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艾思奇为该刊撰写了《论中国的特殊性》《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当前文化运动的任务》《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的评述》等文章,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艾思奇在写作

1948 年,实际担负中共中央机关报职能的《人民日报》创刊仅30多天,艾思奇就在报上发表了《反对经验主义》一文。直到逝世前 10 个月,艾思奇在《人民日报》上先后发表了2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以通俗明快、深入浅出的论断,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典之作。

新中国成立后,艾思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讲《社会发展史》,一时成为全国最大的课堂。据统计,当时全国各地有50多万人收听和学习过这一讲座。“我母亲每次必听艾思奇的《社会发展史》。”丁玲曾对艾思奇的妻子王丹一说。不久后,节目讲稿被编印成《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一书,出版发行达 100 多万册,影响不亚于《大众哲学》。

1961 年,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成为新中国第一本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这本书在全国高校中使用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然而,对待名利、地位和荣誉,艾思奇总是淡然处之。1964 年,中共中央领导与中央党校全体学工人员合影时,毛泽东想找艾思奇握手,找了好几排人才发现他的身影。当时也在中央党校工作的王丹一见证了这一场合:“一般人能有机会与主席合影是梦寐以求的,可是却‘躲’。”

1966 年,在《大众哲学》出版 30 年后,艾思奇以大众哲学家的身份谢幕。3 月 25 日,中央高级党校礼堂举办了艾思奇的追悼会,最引人注目的中心位置陈放着毛泽东敬献的花圈,这个花圈寄托着毛泽东对艾思奇的无限哀思,也表达了党和国家对这位人民的哲学家的深深怀念。

“传递着,传递着,我们的火炬……啊,我们《新华日报》!我们的《大众哲学》!”这是现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在一首诗中所写下的。艾思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开启了无数人心中的智慧,点燃了无数人胸中的火焰,它伴随着翻天覆地的革命,一步一步走向新中国。

文字:思宇

编辑:陈炳旭

设计:杨路 刘雪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