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刺杀宋教仁的赵秉均是被谁害死的?

原标题:参与刺杀宋教仁的赵秉均是被谁害死的?

1914年2月27日晨,天津直隶都督署中传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嚎。民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时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的赵秉钧突然发病身亡。

曾出任民国总理的赵秉钧,突然离奇死亡,引起种种猜测。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赵秉钧因参与一年前的宋教仁遇刺案,被袁世凯杀人灭口。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赵秉钧(1859-1914),河南汝州人。1878年投入左宗棠军中效力。清末曾受袁世凯委托创办巡警,受到袁的赏识,保荐其任巡警右侍郎。袁世凯被罢黜后,赵亦被免职。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组织责任内阁,赵任民政部大臣。赵秉钧曾代表袁世凯列席御前会议,为袁逼宫起了重要作用。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论功行赏,赵秉钧出任唐绍仪内阁中的内务部总长。不久,唐绍仪被逼辞职,继任的陆征祥又遭到议院弹劾。赵秉钧于1912年8月当上了国务总理,成为袁世凯的得力亲信。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在全国引起轰动。3月23日,指使凶手杀人的帮会头子应桂馨被捕,次日,凶手武士英也落网,并在他家搜查出应桂馨与赵秉钧和内务秘书洪述祖往来密电,举国舆论大哗。赵秉钧难脱宋案主谋的嫌疑。上海法庭就宋案请赵秉钧出庭对质,他拒绝出席。后南方国民党人坚持要他出庭,他攻击国民党人是“野心枭桀,攘夺政权,藉端发难,血口喷人”。

宋案究竟是否赵秉钧主使,迄今并无定论。据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张国淦回忆,宋教仁遇刺消息传来,赵秉钧正在主持内阁会议,闻讯“大惊失色,当即离座,环绕会议长座数次,自言自语:'人若说我打死宋教仁,岂不是我卖友,哪能算人。'”

在全国舆论压力下,赵秉钧不得不以“感患牙痛兼头眩”为名,于1913年5月1日辞国务总理和内务总长职。袁世凯不准,令给假15日。6月15日,赵秉钧再上辞呈,直至7月16日,袁世凯始正式批准其辞职。次日,袁世凯即命他为步军统领兼管京师巡警事务。21日,又命他担任北京警备司令官。在赵秉钧主持下,大肆搜捕京津一带的革命党人和反袁人士。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后,于1913年12月16日任命赵秉钧为直隶都督。

1914年初,曾被许以“毁宋酬勋”的应桂馨,来京索酬未遂,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京津铁路火车上。赵秉钧闻讯后,深感袁世凯手段毒辣,为应桂馨鸣不平。除径自发电通缉杀死应桂馨的凶犯外,还抱怨说:“如此,以后谁肯为总统做事”。 袁世凯装作毫不知情。2月19日,赵秉钧又被任命为直隶民政长。

27日,赵秉钧突然在天津督署中毒,腹泻头晕,不治而死。当时就有传闻,说是袁世凯为杀死宋案人证,买通赵家的厨师,在饮食中下毒,将赵秉钧毒死。

袁克文在《丙辛秘苑》中说:赵秉钧乃被天津警厅长杨以德毒害,“予就赵尸,见其目合口张,面肤青灰,握其右手,指尚微柔,开而不敛,指甲青紫,唇黑紫,似有涎流出已经拭涤者” 。

由于并无确凿的证据,认定赵秉钧是被袁世凯毒死,多少有点过于武断。而且,赵秉钧死时,距 “宋案”已将近一年,按照袁世凯的作风,哪有拖上一年才灭口的?

1914年3月3日的上海《申报》,曾以《赵秉钧病死之详情》为题,对赵秉钧之死作了报道。据此记载,赵秉钧之死,更象是一种突发的急症。“直隶都督赵秉钧,数日以来心患怔忡,……遂延请中西医诊治,而病亦忽发忽止。二十六日下午,犹传见各司长于都督府中,会议要政,指示机宜。晚间,回河北仁寿星私宅,服药一剂。晚餐后,仍伏案作书,并阅视紧要文件。……半夜时,又服药一剂。二十七早五钟起入厕,忽觉头晕眼昏,赶即伏于公子肩头,一阵心酸涕泪交流。家人当急为之延请津中名医。如屈永秋、徐德顺辈咸与焉,奈用尽方法医药无效。赵亦气息渐微,罹于危笃,复由屈、徐二医士以电话请王延年医士携全份医具往诊。王至则已近九钟,时脉停气绝矣。”

赵秉钧死后,袁世凯为表示痛惜,派其次子袁克文陪同继任的直隶总督朱家宝赴天津治丧;下令按照陆军上将例从优议恤,发给治丧银1万元。先后派陆军上将荫昌和秘书长梁士诒前往致祭,并送挽词:“弼时盛业追皋益,匡夏殊勋懋管萧”。还批令在北京和天津两地为赵分别建专祠一座,可谓备极哀荣。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后,追封赵秉钧为一等忠襄公。

1998年5月20日,赵秉钧之孙赵纯佑在给族人的书信中表示,赵秉钧并非被人毒害,实为因病而死:“因督署秘书长于27日始电报袁总统,原电谨称'腹泻头晕,厥逆扑地',并无七孔流血而死。后人作传,妄加枝叶,引人猜疑袁因涉有加害之嫌,指为北洋集团离心之始。其实他是死于中风,即今所谓脑溢血,倒卧于内寝室床头侧旁,这是当时家属亲见,并无吐血情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