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婺红色家书②|一封邵飘萍给妻子的家书,重现烽火岁月的家国情怀

原标题:八婺红色家书②|一封邵飘萍给妻子的家书,重现烽火岁月的家国情怀

一对新闻伉俪

一段新闻救国

八婺红色家书②

/ 红色名片 /

邵飘萍(1886—1926),名新成,字振青,号飘萍,学名锡康(后改作镜清),出生于浙江东阳。1906年,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师范科学习。他曾作为一名反对袁世凯斗争志士,活跃在南方新闻舞台上。1916年后,应《申报》社长史量才之邀,北上来京,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继而创办《京报》。他熟练地运用笔杆,奋勇拼杀,反对反动的军阀、官僚、政客,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冲锋陷阵。他以行动践行誓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 红色家书 /

▲ 聆听邵飘萍家书,朗诵紫溪村老年协会会长邵福清

六和塔高接云霄,飞度登临伴阿娇。

最是可憎三眼佛,至今触绪便魂销。

人生悲乐总寻常,才说欢娱又断肠。

塔上佛前私语后,归来别去太匆忙。

——1915年,邵飘萍流亡日本时写给妻子汤秀慧

市区婺州公园,邵飘萍雕像在绿阴下越发深沉;东阳南市街道紫溪村,走过村口两棵500年的老樟树,不远处就是办学整整110年的飘萍小学和邵飘萍的出生地“御史第”。两座建筑经历百年风雨,沉淀着岁月的痕迹,珍藏着飘萍的记忆。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创办的《京报》被后人称作“一张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

这封飘萍第一次流亡日本时写给妻子汤修慧的家书里,有两首七律。(详见红色家书)他还曾在另一封信中,写下一段文字激励自己,也鼓励尚在读书的妻子:“弟以傲骨天成,岂能寄人篱下,故唯有勉励所为,欲以新闻记者终其身,世不士王侯,高尚其志,君亦赞成否?

一封家书背后,是一对新闻伉俪的传奇人生,也揭开了一段新闻救国的历史。

是偶然,也是必然

邵飘萍凭借“一支笔”走上革命路,是偶然,也是必然。

这可以追溯到邵氏一门的家风传承。紫溪村老年协会会长邵福清正在重修家谱,新修的邵氏宗谱中,关于邵飘萍的有长长30页。

邵氏一族是当地名门望族,族里有“养贤田”的传统,崇尚教育。因为家里人口多、收入又少,飘萍出生那年的腊月年关,一家人从东阳迁居到金华城里,租住在东市街的芝英考寓。

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才过去23年,邵飘萍的祖父就是太平军的一员。少年飘萍常听父亲讲述祖父邵桂林参加太平军随侍王李世贤反清的历史故事。邵桂林本身也是一位极富正义感的正直儒生,遇到不平事,总主动为受迫害的农民写诉状。当年,金华城里有一出《城楼记》的道情,唱的就是邵桂林抱打不平,帮人打赢官司,平了一起冤案的故事。飘萍常年随父亲读书,父亲曾以“鹿死不择音”的典故,教导他要舍生取义为民众;加之又常见求父亲写诉状的穷苦人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情景,他从小就嫉恶如仇,也体恤、同情村民的疾苦。

辛亥革命时期,金华出过不少能人志士,秘密组织龙华会(后并入光复会)的金华名士张恭与邵飘萍父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影响邵飘萍走上报业的重要启蒙人。

1904年,张恭等人在金华创办《萃新报》,强调宣传科学文化,传播新知识,提倡民主自由的新思想,这是一份辛亥革命前的进步报刊,也是金华历史上的第一张报纸。当时,《萃新报》社址就设在金华中学堂右首吕成今祠内,离飘萍家不远。年轻的飘萍从这里获得了报业的最初认知。

中学时代,飘萍与同学一行三人还办过一张蜡纸印的省运会《一日报》,出了20余期,分发给先生、同窗和社会名流,很受欢迎,这也是飘萍办报生涯的开始。他深受“文以载道”精神的感染,萌发了“新闻救国”的理想,“愿终生以之”。

邵飘萍的曾侄孙、《邵飘萍传》作者邵诚民说:“邵飘萍一生多次被追捕、下狱,两次流亡日本,却始终坚守信仰。”

↓ 邵萍小像

新闻伉俪

书写一段烽火传奇

邵飘萍外孙、浙大副教授郭汾阳曾在回忆文章中追忆与外婆汤修慧的往事。上世纪50年代初,郭汾阳在北京上小学,周末便去外婆家,外婆喜欢给他讲与外公两人的故事。

汤修慧同邵飘萍亦夫妻亦战友,这对新闻伉俪在烽火年代里共同书写了一段传奇。汤修慧生于晚清苏州的一个商人之家,母亲早逝,从小便跟着父亲迁至金华酒坊巷开照相馆。

邵汤二人相识于酒坊巷。当飘萍得知能干机灵的修慧并没接受过太多的正规教育时,便劝说汤父,让她出去见见世面。后来,飘萍出资把修慧送进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深造。

▲ 位于金华市区浮桥街89号的邵飘萍旧居

如今,金华上浮桥码头边的浮桥街89号,这座坐西朝东、中西合璧的砖瓦平房就是邵飘萍、汤修慧当年的住所。

两人成婚后,常常一起外出采访,评论时事;一起翻阅资料,草拟稿件。据说,飘萍言谈中方言味浓重,有时采访对象会听不懂,使采访陷入窘境;而修慧说一口绵软的苏州话,清晰温和,很使人受听。夫妻俩夫唱妇随,谱写了一段佳话。

辛亥革命后,邵飘萍被聘为杭州《汉民日报》主笔,对朝夕变幻的时局,他洞若观火、直言敢写,面对袁世凯当局的倒行逆施、践踏民意,直言“袁贼不死,大乱不止”。他为《汉民日报》《申报》《时报》等撰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直斥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比强盗更可怕”。也是因此,他差点被烧死,“忽忽三载,被捕三次,下狱九月”。

▲ 邵飘萍《申报》的《北京特别通讯》

在国内不为当局所容,邵飘萍只好暂避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法律、政治。他不时为国内的报纸写评论,还组织了“东京新闻社”。

飘萍身处异国,半工半读,经济拮据,有时靠写点稿子弥补。艰难磨灭不了他的意志,他在信中说:“弟以傲骨天成,岂能寄人篱下,故唯有勉励所为,欲以新闻记者终其身,世不士王侯,高尚其志,君亦赞成否?”短短数语,其志诤诤。

此时的修慧越发为飘萍的精神气所吸引,她渐渐从一个崇拜者,成了飘萍新闻理想最忠实的追随者。

↓ 邵飘萍流亡日本时的留影

“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

1918年10月5日,《京报》在北京前门外三眼井38号诞生了,邵飘萍亲手写下“铁肩辣手”四字悬挂在编辑部。

▲ 1918年10月5日,《京报》创刊

飘萍长于辞令,乐于交游,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升斗小民,他都说得拢、谈得来。他能搜罗到各种独家消息,并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往各大报馆。一时间,京报馆成为“全国人发表言论之机关”的风云激荡之地;飘萍以《京报》为武器,揭露政治腐败,为民众呐喊,使反动军阀望而生畏。

“五四运动”爆发后,《京报》以强大的革命舆论,紧密配合斗争的开展。5月中旬,消息传到东阳,东阳中学学生首先响应,声援北京学生的义举。其间,飘萍将《京报》和抨击封建文化的文章寄回家乡,让新文化的春风吹进闭塞的东阳。

1925年,飘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据说,当时京报馆一直在为共产党组织印刷秘密文件,为此邵飘萍还专门在自办的印刷厂设立了一个秘密印刷室。飘萍的文章更加犀利,针砭时弊。

反动当局将邵飘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26年4月18日,张作霖的先头部队入京,悬赏捕杀邵飘萍,吴佩孚也密令缉捕。

▲ 1926年4月,邵飘萍在俄国使馆发表的《飘萍启示》。

4月26日凌晨4时30分,中国新闻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沉闷的枪声划破北平夜空。枪声中,邵飘萍走完了一生的旅程,以身殉报,年仅40岁。牺牲前几天,邵飘萍仍笔耕不辍,以正话反说的手法发表了《飘萍启示》,向敌人投出最后一颗重磅炸弹,这也是飘萍的遗作。

↓ 邵飘萍被杀害在北平天桥

“飘萍一支笔”代代传承

一代“新闻才子”冤毙离世,汤修慧下定了终身守候亡夫,代其完成新闻事业的决心。

1928年6月12日,汤修慧再次复活《京报》,凭一人之力,将《京报》艰难维持至1937年的“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后。

▲ 毛泽东亲笔批示追封邵飘萍烈士

邵飘萍在北大创办新闻学研究会时曾给毛泽东上过半年课。在延安和斯诺谈到早年在北京接受马克思主义时,毛泽东曾深情回忆:“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的理想和优良品格的人。”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文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他对这段短暂的师生关系,极为珍惜,到了晚年,仍称:“我是邵飘萍的学生。”

而今,走进飘萍故乡,村中以“飘萍”命名的小小乡村学校里,条件并不好,但学校已经连续多年坚持小记者团的建设,还办有校刊《小飘萍》;在这里,每个孩子说起邵飘萍都滔滔不绝。飘萍就义的4月26日也是学校固定不变的新生入队日,每年的这一天,一年级新生都会光荣地戴上红领巾。

“飘萍一支笔”的力量代代传承。

↓ 飘萍小学内的飘萍纪念馆

文字

记者 汪蕾

配图

邵飘萍像图 黄泽振 摄

部分图片由东阳党史办提供

八婺红色家书 栏目

中共金华市委组织部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编辑|陈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