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多方視角下的「仁安羌戰役」是大捷?小勝?還是......

2019-03-31 07:00

? 人氣

法蘭克‧麥克林恩在書中也引用了史林姆將軍的回憶錄(《反敗為勝》)中對於中國人或中國軍人的矛盾情緒──史林姆宣稱他很快的就從中國人那裏得到了兩個至關重要的教訓:守時和準時對他們毫無意義,而且他們會偷觸手能及的任何東西──倉儲、物資、口糧、卡車、列車,甚至告示板……但是當中國人終於投入戰鬥時,他們的戰鬥素質給史林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孫將軍的才能尤其如此。「我預期中國士兵會是堅強而勇敢的」…「但我承認,他對真正的坦克和砲火支援的刺激的反應,還有他表現出來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出乎我的意料。我也沒想到會得到孫立人這種素質的中國將軍」(註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附帶一提的是,除了《緬甸戰役:從災難走向勝利(1942~1945)》外,弗蘭克‧麥克林恩的其它歷史著作還有──《拿破崙傳》、《馬可,奧勒留》、《獅心王和拉克蘭》、《1066》、《斯坦利》、《1759》等。

4月18日仁安羌附近戰鬥及日軍「正面追擊」兵力到達狀況示意,圖片摘錄自──何世同:《1942年「仁安羌之戰」始末/The Retrospect of the Battle of Yenangyaung in 1942》(國防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二期/2017年
4月18日仁安羌附近戰鬥及日軍「正面追擊」兵力到達狀況示意,圖片摘錄自──何世同:《1942年「仁安羌之戰」始末/The Retrospect of the Battle of Yenangyaung in 1942》(國防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二期/2017年

(四)國民政府當年在總結緬甸戰役時,其戰報指稱:「(日軍)佯攻仁安羌,分散牽制我5A(第5軍)之N22D(新22師)、N38D(新38師),聲西出東竄,廿一日(應為廿四日)撲臘戍,迂迴畹町。我援軍66A(第66軍)之N28D(新28師)、N29D(新29師)輔下車,立足未穩,即陷紛亂。敵長驅直入,全域急轉。」也就是說,孫立人抗命出師仁安羌(其實是奉史迪威與羅卓英之命),雖取得小勝,但牽累大局(即破壞了平滿納會戰的佈署),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盟軍在緬甸的全面潰敗(註七)。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地點--圖片來源:亞洲週刊/25卷39期(2011.10.02)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地點--圖片來源:亞洲週刊/25卷39期(2011.10.02)

(五)不過在史迪威將軍在他的日記中,對於仁安羌戰役卻僅有短短數句的紀錄:

4月14日……英國人正在摧毀油田。17師正在撤出東敦枝。估計英軍防線將迅速崩潰……

4月20日……38師重新佔領了仁安羌,擊斃了400名日本人。緬甸人正在向圭久進發。因此這個問題解決了……(註八)

(六)儘管史迪威將軍對於仁安羌戰役的紀錄只有短短幾句,但在美國著名歷史作家──芭芭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所寫的──《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一書中卻找不到有關仁安羌戰役的記載。反而只有指責中國將領的無能和貪汙腐敗(註九)。最特別的是,芭芭拉‧W‧塔奇曼還因為這本書在1972年──第二次獲得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亦稱普立茲新聞獎)的榮耀。芭芭拉‧W‧塔奇曼第一本得到普利茲獎的作品是──1936年出版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的《八月砲火(The Guns of August)》。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