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音乐家党员故事(十)张寒晖

发布日期:2021-06-01 浏览量:2

人物简介

张寒晖出生于河北省定州西建阳村。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经过艰难的求学历程。 

1929年,张寒晖成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第一届毕业生。 

1930年6月回乡时受邀到民众教育馆帮助工作,张寒晖记录并修改民间秧歌。 

1930年再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帮助组织剧社。“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开始了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1936年夏,张寒晖受党的派遣,到西安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应聘为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即今陕西师大附中)教师。在该校工作的两年中,张寒晖老师创作了《松花江上》《去当兵》《游击乐》等20多首抗战歌曲。 

1938年7月,由于西安形势变化,张寒晖被迫离开该校,到凤翔县东北竞存中学任教。 

1941年张寒晖到达陕甘宁边区,担任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总支组织委员等职。 

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随后领导边区文化协会的大生产运动。 

1946年3月11日,张寒晖不幸病逝于延安,享年44岁。长眠于宝塔山麓,人们将他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 

抗战歌曲

张寒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十几部戏剧和小说,创作了70多首歌曲,绝大多数是既作词又谱曲的,其中著名的、广为流传的歌曲有《松花江上》《去当兵》《游击乐》和《军民大生产》等。张寒晖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风格和创新精神。张寒晖是中国20世纪当之无愧的、杰出的人民音乐家。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依据歌词的内容和感情的脉络,这首歌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层次。 

扫码观看:戴玉强、殷秀梅演唱《松花江上》 

《军民大生产》 

1942年到1943年,音乐家张寒晖由关中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城壕乡采风,被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深深感染,以华池县当地民歌《推炒面》为基调,创作出了《边区十唱》,后来在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并且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炮兵进行曲》 

这首歌曲在南泥湾唱响,成为“延安炮兵学校校歌”。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军炮兵的精神风貌,表达出我军炮兵的必胜信心。《炮兵进行曲》是一首“分节歌”,每段歌词的尾部都附加副歌,可谓短小精悍,准确地塑造出炮兵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曲采用了小调式,而未采用一般军歌习用的大调式,其风格十分接近苏联红军歌曲,给人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正是这种小调风格,使炮兵形象变得机智、灵活,而不显得凝重、笨拙。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军炮兵的精神风貌,表达出我军炮兵的必胜信心。 

视频资料

扫码观看:张寒晖和他的《松花江上》 

扫码观看:抗战记忆——张寒晖与《松花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