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文:唐宋文化思潮与社会背景的真实展现

杜甫诗文:唐宋文化思潮与社会背景的真实展现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世人对其有“诗圣”的美誉,并称其作品为“诗史”。其独特的沉郁顿挫的写作风格、成熟大胆的诗歌创作能力、锤炼的语言与强大的仁者胸怀,可谓其为集大成者。他的诗文体现了唐宋两代的文化思潮,并真实得反映了社会背景。本文将从多角度带领你认识杜甫,一个真正忠君爱国、推己爱人的仁者。让我们先从杜甫的人生讲起。

杜甫生平概况

杜甫的人生被不同学者划分过人生阶段,而我们将采用四分法进行概括:

1.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前)

2.困居长安时期(35-44岁)

3.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

4.西安漂泊时期(48-58岁)

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作梗,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过着贫困的生活。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官场不得志之时,他也目睹着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于757年投奔肃宗。后被肃宗授为左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虽然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

759年立秋,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深恶痛疾,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几经辗转,抵达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杜甫草堂”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多年漂泊无定后,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诗歌内容与风格概况:

杜甫的诗歌内容可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读书与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漂泊时期。首先,读书与漫游时期是在杜甫(35岁前),内容主要是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其次,是杜甫困居长安时期(35-44岁),主要是对统治者集团荒淫奢侈的讽刺揭露,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唐王朝潜伏的危机的担伏。之后,是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内容大多是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以及对患难见真情的友谊和思念之情。最后,是西南漂泊时期(48-58岁),杜甫当时已到晚年,但却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风格概况:

当杜甫遭遇战乱,颠沛流离,悲痛感慨时,他的诗歌便是沉郁顿挫的。当他生活稍微安定,不再落魄不安时,他的诗歌是萧散自然的。首先,杜甫的沉郁顿挫中,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 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其《进雕贼表中》说),其中,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因此沉郁顿挫是指表面上是情感的深沉郁结,主要表现为节奏的抑扬起伏和盘曲转折。相反,在他生活安定时,他的生活是萧散自然的,萧散自然是指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他心情舒畅时作的诗大多描绘了平常的平淡生活,日常琐事与优美娴静的美好自然风光。他心情低落时,会运用自然辽阔的风景与自己悲畅的心情所结合,以此来反映出自己心中的凄凉落魄,例如《水槛遣心二首》。这一风格便是萧散自然。

杜甫的诗如何反映社会背景:

杜甫的诗可谓诗史最大的原因,即是其诗歌详细记录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反映了当时他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他生前历经3任皇帝的统治: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唐肃宗李亨(756~762)唐代宗李豫(公元726-779年)。我们将从杜甫诗歌的视角来观赏他所描绘的大唐盛世与王朝慢慢落寞颓败的过程。

在杜甫前期的诗歌中,在唐朝鼎盛时期的背景下,描绘了唐王朝的兴荣繁茂的场景。

在《忆昔二首》中,杜甫使用今昔对比追忆盛唐时期的景象,提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这所描绘的是大唐开元盛世时的良好社会风气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社会秩序安定,没有盗贼,出行不必分凶、吉之日;手工业、商业发达,道路上车水马龙,男女各得其所;宫中也是一片祥和的气象,人们关系融洽,国家昌盛,政治清明。

杜甫曾记录长安丽人曲江游春的场景。据古代文化风俗,三月三日人们会郊游踏青、宴饮沐浴、拔除不详。其中对场景之壮大、丽人服饰之精美的描写,侧面体现了盛唐富饶的气象,同时也借此批判宫中穷奢极欲的生活: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这段前三句主要描述丽人雍容华贵,身穿精致华丽的绣罗,佩戴金贵的发饰。而后两句极力描绘杨氏姊妹享用山珍海味时骄奢挥霍的姿态,对大唐帝国高层统治者极度奢靡、昏庸的生活状态感到担忧。

而作为写实诗人,不仅对于上层阶级有描绘,也体现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情况,体现老百姓生活状况与高层社会的巨大落差。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首诗中,杜甫直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心中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

然不知在世人都在享受安定繁荣生活之时,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安史之乱,玄宗出逃,将士哗变,杨玉环被缢死,社会动荡不安,杜甫携同妻女逃荒。 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点,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大失国力。而杜甫在逃荒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写实作品,记录人们穷苦的生活状态,国家危亡,战乱的场景与个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其中杜甫被押回长安后,目睹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 写下《春望》 ,感慨国破家亡的时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而其写过的《三吏》与《三别》更是深刻地体现出其对战乱中老百姓疾苦生活的同情。其思想情感完全融入广大老百姓,道出老百姓的心声,代表知识分子对安史之乱中间饱受苦难的人民的人文关怀。

杜甫诗歌所反映的文化思潮/思想:

杜甫的作品的传颂与唐朝当时的士大夫文化的崛起是脱不了关系的。“士大夫”文化原本原自战国时期,“士”原指对读书人的统称而“大夫”则是官员的泛称。 而“士大夫”便是有着知识分子和官员的双重身份的人。那时候的文人在做着普通诗人会做的事例如写诗,写词的同时同样抱有一定的政治理想。杜甫也不例外,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同样表达出了他那对“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的追求。他在回忆自己的自负心情说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其次,杜甫的作品也反映出了中晚唐朝在一系列的战乱与分裂后,诗人的心态发生了与盛唐相异的转变。唐代诗人从“四杰“开始,都是张扬个性,追求“诗与远方“的诗人。到了盛唐,高适、岑参等人投笔从戎;孟浩然晚年拒绝韩朝宗的举荐,不向权贵折腰;李白藐视权贵,辞朝还山等行为都能看出唐朝初期的诗人各各都怀有远大理想,坚持走自己觉得正确的道路。反观杜甫,杜甫所处的唐朝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苦难的人生经历让他与其他同时期的诗人不得不面对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但身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他们又不可能和封建主义的世界观决裂或根本改变,从而导致了更多诗人走上了现实主义作品的道路。长期的流离失所又使他们接近人民,体会到人民的疾苦和愿望,从而展示了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情怀

那作为一名唐朝的诗人,为何作品在之后的的宋朝得到广大的传颂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宋朝像中国古代许多朝代一样推崇的是儒家思想,追求诗人在 仁者情怀方面的体现。而在推崇儒家的前提下,儒学中的理学派占了主导位,和它对立的是心学派。从而导致的是价值从推崇个性变成了压抑个性。 很巧的是,杜甫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理学派中对一名理想诗人的形象。就如一名知友总结道,儒家的理学派强调的是灭人欲,存天理。就单凭这点就让许多和杜甫同时期的诗人的作品给否决掉了。在他们眼里写美人的诗犯了“淫“; 皇家情事是”不敬‘,写怀才不遇犯的是“功名心”;求仙求道犯的是轻信于“虚妄之事“。而杜甫却完美符合这种保守风气的诗人因此得到推崇

再者,除了因宋朝当时的主流哲学流派而关注杜甫的同时,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也使得社会更加接受杜甫那种反战,关心百姓的敏感感性的诗人形象 。



总结:因此杜甫笔下所记录的,正是唐代的政治风云与世态民情。他打动世人的,是他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精神,洞察世事的态度,执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以及推及爱人、心忧天下的恻隐之心。是杜甫让我们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认识民间疾苦;是杜甫的诗文反映了许多中国如今已失传的传统文化,也是杜甫在集成传统的基础上为中华诗歌创作开辟新风…

编辑于 2021-01-17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