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1934年长征时得罪领导,枪决当天,周恩来3句话救了他

廖承志:1934年长征时得罪领导,枪决当天,周恩来3句话救了他

长征行军路上,有这么一位同志是挂着枷锁、戴着手铐行军的,他就是廖承志(1908年-1983年)。因为反对当时掌握红军大权的张国焘的左倾路线,被张国焘内定“枪决”!

准备枪决当天,周恩来的3句话,让廖承志幸免于难,捡了一命。



廖承志陪同周总理会见日本友人

廖承志1908年8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的大久保。

小时候就很聪明,渴望学习。他热爱艺术,尤其是擅长绘画。

小时候有一次,一个日本到廖承志家吃饭。

正在玩耍的廖承志讨厌日本对中国的压迫,当场画了一部反日帝国主义的漫画,这不仅表明了他小时候的爱国主义,而且表明了他的绘画才能。

通过学习,他精通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和其他语言。他的深厚知识在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廖承志一生都很孝顺父母。父亲廖仲恺被刺死后,孝子之心就集中在母亲何香凝身上。



廖仲恺、何香凝携女儿廖梦醒、儿子廖承志在东京留影

只要在家,他每天早晨都会去妈妈的房间请安,几十年来从未懈怠,何香凝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肥仔”。

她的母亲何香凝是一位著名画家、民主人士。抗日战争时期,她拒绝接受国民党政府的高额薪水,只靠卖画为生。



何香凝画作

绘画时,她经常在画上留些空白供儿子填补。每次廖承志填补的空白,都很合妈妈的意。

1933年3月,廖承志在上海被捕。

在宋庆龄、经享颐、刘亚子的保释下,他遇到了经享颐的女儿经普椿。



廖承志夫妇和母亲何香凝

两人很聊得来,坠入爱河。廖承志将自己的满腔爱意,融入给经普椿画的画中。

1933年8月,廖承志秘密离开上海,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在离开之前,他给经普椿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如果你真的爱我,请再等我两年。”随后两人开始了长达4年的异地恋。

实际上,在这4年中,廖承志一直在写信给经普椿。由于经普椿的哥哥反对她与廖承志的往来,所以他所有的信件和电报都被扣留了。

最后,从延安来到上海的潘汉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廖承志要去香港。

经普椿也随其来到香港。

1938年1月,廖承志与经普椿成婚。

结婚后,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晚年廖承志

晚年时,经普椿非常照顾丈夫的健康。吃饭时,她总是坐在丈夫对面,廖承志总是对人们开玩笑说:“这是我家餐桌上的主管。”

由于晚年时患有心脏病,医生禁止他吃油腻的肉类。有一次,廖承志偷偷地夹了一块肥鸭肉放嘴里,被妻子发现。

廖承志看着他的妻子,认真地对客人说:“我刚吃的是白葱,对吗?”

客人故意地点了点头。廖承志笑了,妻子也笑了。桌子上满是欢乐与和谐。

1927年,19岁的廖承志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他因参加抗日同盟被捕两次。

1928年夏天,他因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而被日本警察逮捕并驱逐出境。

后来,在荷兰和德国,他又因参与领导中国海员运动,被逮捕并驱逐出境。

在被捕进入海牙监狱期间,还学习了一些荷兰语,有时还用荷兰语与其他人开玩笑。当有人问他在“外国监狱”里的感觉如何时,他幽默地回答:“还不错,还是挺文明的。”



廖承志1936年长征到达陕北

1933年3月,他在上海时因叛徒出卖,而被国民党逮捕。

当时,他并没有和母亲何香凝住在一起,廖承志要让母亲何香凝知道自己被捕,设法将自己的住址传达给了母亲。于是他被带到母亲住的地方,加以识别后入狱。

何香凝致函各方,呼吁进行救援,但都没有结果,于是找刘亚子一起到上海警备司令部找司令员吴铁城。

何香凝去了警备司令部后,坐在门口大喊:“我不是来这里探望的,我是来坐牢的。我经常骂蒋介石,为何不抓我,而抓捕那些无辜的小年轻干干嘛呢?!把我关起来,不然就放人!”

吴铁城不知所措,如果何香凝这个民主人士死在他监狱,他又如何向人民解释?

因此,他迅速打电话请示宋子文,这时宋子文的一个医生表兄对他说:“我昨天刚给何香凝瞧过病。”

听到这个,宋子文也不知该咋办。他不得不打电话给南京,请示蒋介石。



蒋介石也害怕这事惹上麻烦,所以他告诉宋子文“你们瞧着办。”

这时,吴铁城对何香凝大闹监狱感到非常烦恼。他说:“如果要释放廖承志,就必须签署保证书,并保证将他置于严格控制之下,再也不允许他再次参加政治运动。”

因此,由宋庆龄,刘亚子,经亭颐这3人保证,吴铁城被迫释放廖承志。

廖承志却还是以百倍的勇气和坚定精神投身于革命洪流。

廖承志1933年获释后,来到条件极为困难的川陕苏区,担任省委常委、工会宣传部长。

1934年,由于廖承志反对张国焘的“左倾”路线,因此他被张国焘安上了“国民党特务”的莫须有罪名,并于1934年11月入狱,被张国焘内定为“枪决”,性命攸关。



张国焘

张国焘当时已经是红四军的实际负责人,因为廖承志批判了他的左倾路线,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1934年底,已经窃取川陕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的张国焘将廖承志将廖承志免职、监禁、开除党籍,人身自由受到监视。

从那时起,廖承志就一直挂着枷锁、戴着手铐在保卫局的监视下进行长征。

长征路上虽然带着枷锁手铐,廖承志仍然以绘画宣传革命。

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忍受了屈辱,以乐观的革命思想来对抗逆境。

在长征期间,廖承志遇到了红军司令员朱德。

朱德得知廖承志是“囚犯”时,便问他犯了什么罪?



朱德

廖承志回答:“他们说我的父母是国民党,我也是国民党,说我是国民党派往苏联地区的特务!”

“胡扯!你的父亲廖仲恺是革命烈士,你的母亲何香凝是女中豪杰!”

朱德坚定而安慰廖说:“坚强些,乌云总会过去的!每位红军士兵都是革命种子,党需要你!要活下去!”

听到这个,廖承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936年9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黄河之时,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来到廖承志所在的部队,看到了廖承志是被押解着的,意识到他的处境,于是过去紧紧握住廖承志的手,然后骑马走了。



傍晚,周恩来派人将廖承志带到司令部。在张国焘、朱德和刘伯承等红军领导人的面前,尤其是当着张国焘的面做了一个举动,故意假装非常生气地说

“廖承志,你知道错误了吗?”

廖承志回答:“知道。”

“以后改不改?”

廖承志回答:“改!”

“有错就改就是个好同志!张主席仍然是欢迎你的。”

周恩来假装生气这一举动,巧妙地用这3句话堵住了张国焘的嘴。

张国焘本打算就在这天要将廖承志枪决的,但当他看到周恩来认识廖承志,又当众训斥廖承志时,他感到周恩来已经给了他面子了。

张国焘的怒气慢慢就消退了,他下令:“廖承志不杀了,以观后效!”

在周恩来的救助下,廖承志恢复了人身自由,并且恢复了党籍。

廖承志得知党的决定后,立即把装满画笔的口袋挂在了墙壁上,并作揖:“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廖承志

1942年5月,时任中共南方局委员的廖承志,遭到叛徒出卖,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并入狱。

中统特务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将廖承志转移到重庆的歌乐山集中营。那天,蒋介石本人亲自去监狱劝他投降。

蒋介石说:“只要你不再为中共做事,我一定会重用你,毕竟你是廖仲恺、何香凝的儿子,你当共产党,不要对不起你父母!”

廖承志回答说:“我当共产党才对得起他们。”

“既然如此,你会后悔的。”蒋介石冷冷地说。

廖承志没有再讲话。蒋介石感到自讨没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身体虐待和精神折磨并没有改变廖承志的坚定信念。

在国民党监狱中,廖承志画了以诗画言志,他画了被雪霜压折的竹子,并赋诗一首,表达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长青劲节身,霜雪任欺凌,借问林间叟,如我有几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代表与国民党就释放廖承志和叶挺进行了多次谈判。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后,中共代表团主张立即释放廖承志和叶挺。

同时,宋庆龄、何香凝和其他国民党左派人士也不断向蒋介石提出释放要求,蒋介石同意只要我党释放国民党十一战区的5名高级战俘,才能释放廖承志和叶挺。

蒋介石释放廖承志后,中共代表团立即派人上街为他买了西装,准备了鞭炮,并安排了一个宿舍。

当廖承志穿上新买的西装,来到中共代表团的驻地时,受到全体同志的热烈欢迎,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在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希望所有被国民党囚禁的政治犯都能得到释放!”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是廖承志外交生涯的黄金时期。在整个50年代,他是万隆会议等反帝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廖承志与邓颖超

1952年3月,廖承志成功地组织了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会议。在会议召开之前,他组织了一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前往朝鲜,调查和揭露美军的细菌战罪行。

在1950年代,爱国华侨中有一句俗语:“回北京后,有三件大事:毛主席接见,在天安门观礼,听廖公讲报告。”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当地华侨邀请廖承志做演讲。由于天气炎热,会议厅通风不良,许多穿着西装的人都汗流浃背。廖承志也觉得很闷热不舒服。

会议开始之前,廖承志突然站起来说:“首先,我有一个请求。我们要不还是脱下外套降降降温吧?我给你们带个头。”

说完就脱下外套,领带也不戴了。这个建议引起了场内哄堂大笑,与会的严肃的代表们立刻感到轻松自在。

晚年的廖承志,还一直将祖国统一挂在嘴边。



1981年11月,廖承志会见台湾爱国人士马壁

廖承志的祖辈均为华侨,他自己也是华侨。他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同胞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与海外的各种关系对他与祖国的良好关系以及增进友谊的信息都具有重要意义。廖承志抓住一切机会,与台湾同胞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有一次,他与一群从日本回国的台湾侨民进行交谈。聊了一整个下午后,用过晚餐后又接着聊。

期间有一位台湾同胞的亲人被国民党杀死,但是他一直无法想通国共的第三次合作。

廖承志感慨地对他说:“国民党杀了你的家人,也杀死了我的父亲,甚至还清除过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为什么我们仍然建议国共合作?因为这是实现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我们不在乎个人的怨恨!”

这一番话,立刻就让这个台湾同胞释然了。



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原文

廖承志的晚年心愿就是祖国统一,他认为“祖国和平乃是千秋大业,台湾最终将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双方都好。”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台湾蒋经国先生写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致蒋信”。

在苏联学习的早年期间,他与蒋经国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过,彼此都很熟悉。

信中,廖承志将蒋经国称为“吾弟”,力劝蒋经国摒弃前嫌,希望台湾能与大陆能够通过对话合作,共商统一大计。



廖承志观看母亲作画

这份公开信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过,蒋经国本人并没有回复此信。

为了更好地为党工作,为祖国统一做更多的事情,1980年3月,廖承志坚持去美国进行危险的心脏搭桥手术。

他生气地对那些劝说他的人说:“没有手术,我就不能工作,那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不是吗?”

手术三年后,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党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此后,他变得更加勤奋,每天工作近十个小时,从来没有休息日。



1982年8月31日参观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1983年6月10日,廖承志在北京去世,相信他晚年对海峡两岸的遗愿很快就会实现。

谨以此文今年为党做出重大贡献的廖承志先生。

编辑于 2021-12-01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