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赠送画作《猛虎图》,毛主席为何特意吩咐要挂在东屋?

何香凝赠送画作《猛虎图》,毛主席为何特意吩咐要挂在东屋?

时间回到1955年夏天,国家主席毛泽东突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人士廖仲恺先生遗孀何香凝专门创作的一副《猛虎图》。

毛主席收到画作之后,看了很长时间,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何先生画此猛虎是为何意?后来他令卫士李银桥将画作竖着靠墙,站在正前方又反复看了很久,才终于恍然大悟,连忙吩咐李银桥说:“是了,这只虎应放在东屋。”


▲何香凝虎画《长啸一声》

试问何香凝先生为何突然送给毛主席一副《猛虎图》?毛主席又为何将其挂在东屋,而没有按照通俗说法挂在正堂,其中有何特殊含义?毛主席与其他名画家之间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在此之前,我们先从毛主席与绘画之间的渊源开始说起。

上学时最讨厌画画这门课

1913年秋毛主席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即后来的省立第一师范),人生中第一次接受到如此系统全面的专业教学,有修身、国文、历史、手工、商业、数学、体操、英文等非常多课程。

毛泽东对其中绝大部分课程是认同的,学得也很认真,唯独不喜欢自然科学类课程,其中尤其讨厌一门叫静物写生的必修课,33年后他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犀利地吐槽说这门课“极端无聊”。

当时为了表达对这门课的不满,他每次上课都不认真听,要是碰到随堂测验他会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

有一次,他画了一条直线,线上加了一个半圆,交卷时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意思,毛泽东回答是李太白诗意“半壁见海日”,老师听后很无奈。

还有一次图画考试时,毛泽东直接在考卷上画了一个椭圆,说这是鸡蛋,老师非常生气只给了他四十分。

多年后毛主席回想起自己当年这些“糗事”,诙谐幽默对斯诺解释说,自己当年其实就是只想学国文等社会科学类课程,对数学、静物写生等自然科学完全不感兴趣,因此从没好好学过,几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这是毛主席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绘画艺术,但他完全不感兴趣,终究也学到什么东西,多年后在一次在接见美术工作者时,毛主席充满遗憾地对画家李琦说,自己这辈子有两样东西搞不懂,一个是雕塑,另一个就是绘画。


▲张大千1949年创作《荷花图》送给毛主席,现收藏于中南海毛泽东故居

不过有意思的是,毛主席虽然不擅画画,但晚年却很喜欢收藏画作,著名画家张大千曾送他一副《荷花图》,他收到后非常高兴倍加珍惜,特意将其高高挂在中南海书房里,时常品鉴和欣赏,一直到毛主席去世才由工作人员将其取下来。

应该说,在画画方面,毛主席确实是外行,不过他身为国家主席,曾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先是在延安时期牵头成立了著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着重培养美术人才,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画家给予了额外的照顾和支持。

除此之外,毛主席在绘画艺术上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毛泽东十分看重和推崇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早年曾留学法国学习西画,32岁回国后开始从事美术教育,抗战爆发后曾创作出大量的支持抗战的民族画作,受到毛泽东的广泛好评,比如1936年的《逆风》、1940年的《愚公移山》等。


▲《逆风》徐悲鸿作品


▲《愚公移山》徐悲鸿作品

在毛主席眼里,徐悲鸿是一位具有民族品格的高尚艺术家,曾公开称赞他的作品“很有思想,很有艺术感”,当时两人虽然一个在延安,一个在重庆,但毛主席丝毫不掩饰对徐悲鸿及其画作的喜爱。

与此同时,徐悲鸿对共产党也非常有好感,1945年2月22日,徐悲鸿和300多位重庆文艺界名人,联合署名公开发表了郭沫若草拟的《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要求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接受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反对独裁。

蒋介石看到之后大为震怒,他托人给徐悲鸿带信,要求他公开刊登一封受骗声明,否则就对他不利,但徐悲鸿不为所动,拒绝在这个所谓受骗声明上签字。

毛泽东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欣赏徐悲鸿的骨气和正直。


▲徐悲鸿

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毛主席、周总理在西柏坡接见了著名剧作家田汉,希望他以朋友的身份前往北平劝说徐悲鸿,不要跟随国民党南迁,留下来为新中国服务。

田汉抵达北平后,将毛主席原话转述给了徐悲鸿,表示毛主席非常关注他,徐悲鸿听到之后十分惊讶,他没料到毛主席、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之余还挂念着自己,这让他非常感动,对共产党人更是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当下决定放弃南迁,留在北平。

不仅如此,徐悲鸿还专门来到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家里,再次转达毛主席的话,希望他也能留下来,共同支持新中国的文艺事业。

徐悲鸿的这些举动,毛主席都看在眼里,之后在一次酒会上,毛主席经人介绍后终于认识了徐悲鸿,当面紧紧握住他的手,感谢他为新中国文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亲切地称呼他为“徐老先生”。

几个月后新中国正式成立,徐悲鸿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当时为了支持徐悲鸿的工作,毛主席曾亲自题写了院名“国立美术学院”,还专门派人送到徐悲鸿处,表示对他对徐悲鸿以及中国美术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毛泽东为“国立美术学院”题写的校名

之后徐悲鸿日夜奋斗在建设美院的路上,还在1950年专门花了3个多月时间创作出《毛主席在人民中》,表达内心对毛主席的敬意。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1951年夏天,徐悲鸿不幸患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不起两年之后,在1953年9月26日,因劳累过度导致脑溢血复发而去世,年仅59岁,由此中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画家,也失去了新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第一位奠基者。

听闻徐悲鸿去世的噩耗,毛主席非常难过,特意派周总理代表其本人前往吊唁,并给徐悲鸿遗孀廖静文写一封亲笔信,称赞徐悲鸿一生胸襟坦白是个好人,并表示愿意为其后代提供物质上帮助。

应该说,毛主席和徐悲鸿虽然实际交往时间并不长,从1949年第一次见面到1953年才了4年时间,但毛主席对徐悲鸿的画作和其本人的品格是非常欣赏的。

再后来,直到毛主席晚年搬离菊香书屋时,他的北房小圆桌上都一直摆放着一本《徐悲鸿画集》。


▲徐悲鸿1951年创作策马图《山河百战归民主》,送毛主席作六十大寿寿礼。

何香凝送猛虎图,毛主席巧解画谜

除了徐悲鸿,毛主席还有一个非常喜爱的画家就是何香凝,他们是半辈子的好朋友,虽然身处不同党派,但却一直保持着友好来往,算是一种忘年交(何香凝比毛主席大了16岁)。

对毛主席来说,何香凝身为最早的同盟会会员,即使在丈夫廖仲恺先生遇害后,依然不放弃对共产党保持友好,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更是鼓励两个孩子(大女儿廖梦醒和二女儿廖承志)信奉并加入了共产党,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毛泽东还亲口对廖承志称赞何香凝是一个杰出的女性。

除此之外,在两人书信来往中,毛主席会亲切地称呼何香凝为“香凝先生”,称呼自己为“泽东”,言辞非常谦虚,充满敬重。


▲1937年毛主席写给何香凝的信。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受邀从香港迁居北京,之后同时兼任了很多职务,包括政协副主席、侨务委员会主任、妇联名誉主席、民革主席等等,但鲜为人知的是,她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事实证明何香凝先生确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画家,不同于张大千画荷,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她尤其喜爱画虎,曾在1955年专门创作了一副《猛虎图》送给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收到画作后,其实一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猛得反应过来,这是何香凝先生在给他出谜语呢。

原来在此前,毛主席因为性格比较幽默,懂的东西也比较多,在与党外人士交流的时候就很喜欢说一些谜语来调解气氛,令大家十分开怀,久而久之,同样才华横溢、性格开朗的何香凝便也给毛主席出谜语,两人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交流彼此的智慧。


▲1955年何香凝送给毛主席的《猛虎图》

1955年何香凝画的这幅《猛虎图》,乍一看内容很简单,一只大老虎躺在地上,但是再仔细看会发现,这是一只体格壮硕的老虎,虽是卧姿但充满神气,虎头高高昂起,张开嘴巴显露出锋利的虎牙,就像是被刚刚唤醒一般大声怒吼着。

看着这头怒吼的威虎,毛泽东这才反应过来,何香凝先生是用这头苏醒的老虎,寓意新中国的雄起,寓意沉睡百年的东方古国即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这幅《猛虎图》中,何香凝先生没有附加任何言语解释,还特意用玻璃框裱起来送给毛主席,其实就是暗中表示希望毛主席不要收藏,高高挂在墙上给别人看,看什么?看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虎威。

毛主席是何等聪明和敏锐的人物,很快便破解了何香凝先生的这个画谜,于是立刻特意吩咐卫士将这幅画挂在了东屋。

当时毛主席之所以没有按照习惯挂在正堂,猜测可能有几个考虑,一是中国有句老话叫“左青龙,右白虎”,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右侧是东方,因此这头老虎应当放在东屋。

二是按照“东风压倒西风”的说法,挂在东方比喻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西方欧美国家的贸易制裁,因此这头老虎必须雄踞东方。

三是应了一句话叫“日出东方红似火”,新中国当时就像一轮从世界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日,焕发着一种不信鬼、不怕邪、敢作敢为的豪气和壮志,所以挂在东方是最合适的。


▲何香凝

一副简简单单的猛虎图,毛主席能解读出如此多的寓意,这不仅是他的智慧,更是何香凝先生的智慧,两位老人就这样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敬意。

应该说,毛主席虽然不擅长画画,但却非常擅长鉴赏别人的画作。

不同于别的鉴赏家,毛主席不仅要鉴赏其中的艺术价值,更要鉴赏绘画艺术之外的其他种类价值,比如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比如对中国民族传统的弘扬,这既是他身为国家主席所担负的天然使命,也是他身为中国人对祖国和民族的无条件支持和热爱。

发布于 2021-08-11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