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7/ 29 10:40:18
来源:新华网

文物里的红色回响|一颗藏于叶飞将军体内的子弹头

字体:

  “埋藏”在叶飞将军体内66年的子弹。新华网发(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供图)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林硕靖: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静静地躺着一颗子弹头。这颗子弹头看似普通,还有点锈,但它是叶飞同志革命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件文物。子弹头长约1厘米,宽1厘米,重19克,是国家一级文物。它“埋藏”在叶飞身体里长达66年之久。

  叶飞,祖籍福建南安,共和国上将。这颗子弹头的故事发生在1933年的冬天。当时,叶飞才19岁,他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特派员的身份在闽东地区巡视工作。这天中午,叶飞在福安城外狮子头渡口的客家店与地下党接头。已过了接头时间,仍不见来人。此时,突然冲进来三个国民党特务,朝他猛扑过来。叶飞来不及掏枪,就被他们按住。特务朝叶飞的头部开枪,他顿时鲜血淋漓,倒在楼板上。特务搜去叶飞身上的手枪和笔记本跑开了。叶飞虽然头部中弹,但脑子还很清醒,听到特务下楼的声音,便抬头一看。没想到,原来下楼的是其中两个特务,还有一个留在楼梯口观察。那个特务一看叶飞还能抬头,就又冲上来,朝他连连开枪:一枪打穿面颊,一枪击中左胸,一枪打在手臂上。

  身中数枪的叶飞顽强地活着。由于流血太多,他根本站不起来。拼着最后一点力气,他爬到楼梯口,顺着楼梯一级一级往下爬,爬到楼下,再爬到门外,一直爬到一座小磨坊的小水沟边。他强撑着喝了几口水,昏倒在那里,后被附近群众及时救走,送到山上的游击队根据地救治。受当时医疗条件限制,医生只取出了叶飞头部和手部的弹片,胸部的子弹头无法取出。就这样,这颗子弹头一直留在叶飞的身体内。

  叶飞并没有因为这场生死考验而丧失革命意志。养好伤,他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并在之后的闽东苏区创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用鲜血和战绩书写了其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1955年,授上将军衔时的叶飞。新华网发(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供图)

  狮子头渡口的生死经历,让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叶飞将军曾多次回忆说:“在我一生的战斗生涯中几经生死,1933年冬天的一次,我几乎已经到了死神的怀抱,但最终还是挣脱出来。那次遇险时,敌人向我射出的子弹,至今还留在我身体内,算是一个永久的纪念吧。”

  上世纪80年代,叶飞为教育年轻一代正确对待生死,回忆并撰写了题为《在生死关头》的文章。文中他详细记述了“狮子头事件”发生的经过。他说:“我为什么要讲这段往事呢?就是想说,对待生死的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人总是要死的,不要把死看得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随随便便去死。但是为了革命,死了就死了。不死,就要继续为革命工作。我只相信这句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80年代的青年,你们跟我们那个时候不同了,比我们那个时候幸福多了!但我们活着不是为生命,不是为个人的什么。一个人总要有一个理想,活着才有意义,生命对我们才有意义,我们要为建设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尽到一个人的责任。”

  1999年1月8日,叶飞(左二)参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新华网发(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供图)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林硕靖:1999年4月,叶飞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他的子女将这颗子弹头捐赠给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直到叶飞逝世,这颗埋在他体内66年的子弹头才被取出。今天,这颗锈迹斑斑的手枪弹头在一个心形的小盒子里躺着,它不会说话,也不用说话。它就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在默默回应革命党人面对生死的铿锵答案。(刘丰 陈醉)

【纠错】 【责任编辑:连雨欣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70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