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苏轼治水
 
分享到:
2020-10-29
 

苏轼画像 资料图片

  □郭恒茂

  提起苏轼,人们首先想到他“唐宋散文八大家”“书法宋四家”的桂冠。由于文学、书法的成就太过耀眼,使他在绘画、音乐、医学、建筑,甚至治水的成就显得格外暗淡。

  其实,苏轼颇善治水,尤其是城市水患的治理。当然,这与他数度出任地方官有关。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

  到任不久,黄河自澶州曹村(今濮阳县陵平)一带决口,由此改道南徙,洪水直冲徐州城而去。城中百姓闻讯,惶恐不安,富商大户纷纷要求出城避水。苏轼表示,如果富户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谁还会守城呢?于是,他大声疾呼,誓要与徐州城共存亡,极大地稳定了民心。

  洪水未到之时,他积极组织民众用柴草堵塞城墙透水漏洞,还连夜蹚水赶到武卫营禁军驻地请求支援。禁军首领被苏轼不顾个人安危誓死抗洪的精神感动,紧急调动兵丁参与抗洪斗争。军民一心,其利断金。他们从城外东南方的戏马台开始,修筑防洪大堤至徐州城,作为抵御洪水的外围屏障。这道防洪堤修好后,城内民众不再惶恐。

  但接连几日的暴雨,使洪水位急速上涨,浊水急浪一次次冲向防洪堤。苏轼不畏艰险,指挥军民分段防守,分头堵水,还把墙基加厚、城墙加高。期间,他白天在抗洪一线指挥调度,晚上就睡在城墙上的棚子里,几过家门而不入,历时70余天,洪水终于退去。

  为防患于未然,苏轼上奏朝廷建议改临时修建的防洪堤为石墙,但未获得应允,后改用木桩进行加固。此后,这道土木之堤便被称为“苏堤”。今日,“苏堤”早已湮废,唯留下了“苏堤路”以示对苏轼治水功绩的缅怀。此外,苏轼还依五行五色理论,取“黄属土,土克水”之意,在徐州外城东门上修筑城楼,黄土刷墙名曰“黄楼”,以表达震慑水患、祈求安澜的愿望。

  苏轼曾两度任职杭州,前后达五年之久。

  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杭州城因地近海滨,地下水苦咸,百姓饮水极为不便。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杭州刺史李泌在西湖一带始建六处蓄水池,名为六井,引西湖淡水入井,解决城内居民饮水问题。其后,历有主政官员浚治六井。到了苏轼任职时期,六井近乎湮废。熙宁五年(1072年)秋,苏轼和太守陈襄询问民众疾苦,百姓均表示吃水困难。于是,西湖边迅速掀起了解决民众吃水问题的施工热潮。通过挖沟渠、换井壁、补漏洞、疏通改造等方式,六井得到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第二年,恰逢大旱,杭州民众不仅有水吃,还有足够的水用于洗澡和喂养牲畜。

  第二次是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州。

  再临杭州,苏轼发现当年修浚的六井已近乎瘫痪。一番调查后发现,这不仅是西湖淤塞、水源不足所致,也与竹水管易腐蚀,维修更换不便有关。于是,苏轼用瓦筒取代竹管,用石槽进行裹护,并另开新井,使水源运输、储存系统得到升级。

  接着,苏轼便着手对西湖进行疏浚。针对西湖葑草横生,湖面萎缩的困局,结合当时稻田受灾,米价飞涨的实际,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用常平米(丰年买粮荒年发放)招募饥民浚治西湖,这样既解决了流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西湖治理提供了劳动力。

  考虑到将葑草、淤泥堆在西湖四周的岸上,运输、堆积、清理等诸多环节十分费工。为减少工程量,苏轼决定利用湖中葑草、淤泥等物,在湖中堆筑起一道便利南北通行的长堤,同时在堤上架桥六座,使西边的“里湖”和东边的“外湖”相连接,堤旁植垂柳、芙蓉,湖中植荷花、菱角,这便是今日著名的西湖“苏堤”。这道长堤既解决了南北两岸的通行问题,又便利了人们近景观水,为湖光增色。

  此外,苏轼还筑造堰闸,便利了湖水蓄泄和耕作。他还专门组织成立“开湖司”,专职负责西湖的疏浚和整治,对破坏西湖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在西湖内建造三座石塔(原塔已毁),规定石塔以内的湖面不允许占湖为田,三塔的所在已演变为今日的“三潭印月”。可以说,苏轼是一个颇为合格的“河长”。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赴任颍州知州。

  生性喜水的苏轼,上任十天,就有九天在河边忙碌。他居颍州半年,在水利方面的成就主要是阻止了劳民伤财、有害无益的八丈沟工程,疏浚了清河和西湖。

  对于颍州西湖的疏浚治理,苏轼在其《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中描述为“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三闸”当为控制西湖水所建,彼时的西湖与清河、焦陂水水系通联。不仅如此,他还效仿修筑杭州西湖苏堤之举,将深挖的湖底淤泥堆成护城堤,遍植垂柳。

  在苏轼心中,颍州“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相较于杭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在杭州、颍州皆有为官主政、浚治两地西湖的经历,本是最有资格评价两地西湖风光的,却颇显为难起来了。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

  在惠州期间,他得知广州百姓饮用咸水,常患疾疫,主张引蒲涧滴水岩之水入城,解决市民饮水问题,这向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来水。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从惠州去往博罗县香积寺途中,看到流水从高山潺潺而落,认为若是筑塘蓄水、建闸启闭,可借用水力来磨面,从而大大节省人力。于是,他嘱咐博罗县令办好这件事,并交代了水碓水磨的具体做法。几个月后,香积寺下的水碓水磨建成。由此,水碓水磨这种先进的生产工具,迅速从惠州推广到岭南各地。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儋州。

  在儋州期间,他发现当地民众饮用池塘积水,很不卫生,遂指导群众勘地掘井,提倡饮用井水,一时间挖井汲水之风盛行。后来,他指导开挖的第一口井,便被称作“东坡井”。

  除了上述治水功绩,苏轼还留下了大量水利著述,比如《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乞开杭州西湖状》《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等,这些著述是他水利思想的集中体现。

  纵观苏轼一生,数度出任地方官,水利成就卓著。虽然他自言“性喜临水”,但我想,其水利成就,更多地还是源于他深知水利兴废与政事兴衰紧密相关,从而在主政各地时,深入体察民情,了解民众疾苦,做到了以水利服务民生,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河长”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0月29日

郭恒茂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