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张中行

被称为燕园三老之一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中文名
张中行
别    名
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籍    贯
河北香河河北屯乡石庄
出生日期
1909年1月7日
逝世日期
2006年2月24日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职    业
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成就
创作《顺生论》
出生地
河北省香河县
代表作品
《顺生论》《负暄琐话》

个人经历

播报
编辑
张中行
宣统元年(1909年)1月7日,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
民国五年(1916年),就读于地方大绅士石显恒创立的小学之初级泪连虹嫌朽桨章。
民国十年(1921年),就读于镇立小学之高级。
民国十四年(1925年),考取通县师范学校己微定。
民国二十年(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并改名为“中行”。8月,至天津南开中学教书。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至保定私立育德中学教书,并于同年和李芝銮成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枣员,任职于民众教育馆,期间阅读了大量西方思想著作。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民众教育馆解散,去北京大学文学院任助教。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办《新闻报》不成,8月,日本战败后,重回北大文学院授课。
民国三十五年 (1946年),离开北大文学院,至第四中学教国文,在天津《新生晚报》开专栏“周末闲谈”,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辞去四中教职,至贝满中学教初中修身课,开始以一己之力主编佛学月刊世间解》。
张中行
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评审。
1951年,写了《顺生论》第一部分。
1964年,五万字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完稿。
1968年起,离开工作岗位,被下放劳作。
1978年,几尝嘱恢复退休待遇。
1980年,开始编写《文言文选读》。
1982年,完成《文言津逮》,9月写成《负暄琐话》第一篇《庆珍》。
1983年,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连载《作文杂谈》。
1988年,《禅外说禅蜜旬戏》完稿。
1992年,《顺生论》完稿员朵。
1996年,完成《流年碎影》的写作。 [1]
张中行作品
2006年2月24日凌晨2点40分左右,张中行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安然辞世,享年9仔精灶8岁。

主要著作

播报
编辑
张中行文集
书名
出版时间
出版社
1984
佛学与中国文学 [2]
1984
1985
1986
文言与白话 [3]
1988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诗词读写从话
1992
人民教育出版社
谈文论语集 [4]
1994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横议集
1995
经济管理出版社
月旦集
1995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望道杂纂外编
2000
散简集存
2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2012-01
    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或世间)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本书作者以科学常识为依据,由人生之道谈起,然后层层深入,谈佛教,谈禅宗,谈禅的所求和修持方法,以及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和缺欠,最后还谈到它的影响和将来。全...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2011-8-1
    《佛教与中国文学》是2011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中行。本书主要讲述了佛教与中国正统文学和佛教与中国俗文学。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2006-9
    《负暄琐话》是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中行。本书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2012-07
    《流年碎影》是张中行写的一本书名。内容简介:中国百年沧桑变迁的冷峻思考。国学大师坎坷人生的心路坦言。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流年碎影指“逝水年华里的点点往事”,应该是回忆录一类的东西。流年是指如水般流...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1992-5
    《顺生论》是张中行先生的一本讨论人生的著作。书稿酝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部分初稿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七十年代后期重新补写了一部分。后又搁置多年,于1991年4月决定续写,最终完成于1992年5月。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2014-06
    《文言常识》是2014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中行。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2007-5-1
    《文言津逮》是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张中行。这是一本讲解怎样学习文言的书籍。“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
  • 作者名称 张中行
    作品时间2007-5
    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以简明实用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有关写作的多方面知识。

社会评价

播报
编辑
“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季羡林 [1]
中行先生一生低调澹泊、无欲无求,曾常年寓居于燕园女儿家。先生一生清贫,86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他物。老人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他的书房里书卷气袭人,桌上摊着文房四宝和片片稿纸,书橱内列着古玩,以石头居多。
张老谦称书房像“仓库”。而于治学方面,他则一丝不苟,晚年仍拍案而起,痛批台湾某“国学大师南怀瑾,可谓“后五四时代”学者风范的真实写照。追忆张先生,有人感叹:“他有着古代文人的风范”,更有后辈赞道:“老头有骨气”。 [5]
张中行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精通中国古典文字,熟悉西方哲学。他与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合称“未名四老”。 [6]
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终生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许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