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中法战争是清军获胜, 为何清政府却与法国和谈, 变成“战胜而败

纯粹的写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除去左宗棠在西北之外,冯子材在西南所主导的镇南关大捷,几乎就是满清王朝晚期所打的唯一一场胜仗了,可谓是相当的难得。然而颇为诡异的是,迫不及待地选择握手言和的,并不是焦头烂额到导致内阁下台的法国政府,而居然是形势一片大好的满清,这里面究竟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原因呢?

中法战争是清军获胜, 为何清政府却与法国和谈, 变成“战胜而败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当时的战事进展情况,在冯子材获胜后,包括唐景崧在内的多路清军,已经计划从多路出击,目标分别是北宁、河内、广安等地。当时的法军遭受重创,完全就是惶惶不可终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打下去,法军被赶走是注定无疑的事情,然而清朝这时却停战撤军。

中法战争是清军获胜, 为何清政府却与法国和谈, 变成“战胜而败

其实提出这个主张的并不只是李鸿章一人,就连张之洞也只是对撤兵持有异议,但对停战是同意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赵尔巽的支持,他们期望的事,就是让法国人撤出基隆等地。之所以要说这些,就是因为这正是清朝停战的第一个原因,他们希望以此做为交换条件。

中法战争是清军获胜, 为何清政府却与法国和谈, 变成“战胜而败

要知道这两位可都是主战派,他们提出这个建议,其实还是很务实的。之所以不愿意撤兵,是生怕谈判不成,到时候如果法军发动进攻的话,清军很有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然而他们的主张没有得到清朝的支持,最终还是主和派占据了上风,清朝做出了停战撤军的决定,完全没有战胜国应有的样子。

中法战争是清军获胜, 为何清政府却与法国和谈, 变成“战胜而败

第二个原因,就是清朝不够自信,被打怕了,总想着通过外交的渠道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关于这一点,在战事开打后双方的谈判一直在持续就不难看出。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如果能够在谈判桌上取得胜利的话,自然也不希望诉诸武力,但没想到是清朝胜利了。更没有想到的是,清朝居然急着要停战。

中法战争是清军获胜, 为何清政府却与法国和谈, 变成“战胜而败

第三个原因,在清朝的眼里,觉得台湾更为重要。虽然清军在镇南关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胜利,但在台湾意图收复基隆的刘铭传则是战败了。从清朝的角度来说,看到法国孤拔舰队在澎湖列岛耀武扬威,当然是吓破了胆的希望和谈。也正是看到清朝软弱,作为战败国的法国居然还可以大言不惭的向清朝谈条件。

中法战争是清军获胜, 为何清政府却与法国和谈, 变成“战胜而败

最后一个原因,就更让人唏嘘不已了,那就是清朝打不起这场战争。当时这场战争所耗费的白银是2000多万两。当时清朝每年还要给外国赔款,早已是入不敷出的地步,为此还不得不举债。整个国家积贫积弱到此,才会出现让世人瞠目结舌的“战胜而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