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为何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政治每况愈下,地方节镇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藩镇割据是从安史的降将开始的。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的叛军从邺城败退。唐朝因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对叛军采取姑息政策,接受了一批安史部将投降,对其所受伪官伪职,“一切不问”,并同意他们就地担任节度使。这样,叛军将领一跃而成为唐廷的节度使,统治了北方各地。如李怀仙为幽州(今北京西南)卢龙节度使,驻幽州;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驻恒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这三家后来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史称“河北三镇”。

唐朝后期为何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当初,李宝臣、田承嗣和淄青的李正己、山南东道(驻襄阳)的梁祟义暗中勾结,商定各以所占的土地“传之子孙”。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死,在李宝臣的要挟下,代宗被迫同意魏博节度使一职由田承嗣之子田悦继任。

两年后,即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宝臣、李正己相继死去。他们的儿子李惟岳、李纳得到田悦的支持,也要继承父职,被德宗拒绝。由是,李惟岳、李纳勾结田悦、梁崇义起兵反唐,史称“四镇之乱”。朝廷命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等讨田悦;范阳节度使朱滔讨李惟岳;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讨梁崇义;宣武节度使刘洽讨李纳。朝廷本想用这种“以毒攻毒”的办法平定藩乱,结果却更引起各军阀之间的厮杀、伙并或联合,使乱局更加发展。

建中三年(782年)十月,北方藩镇公然推朱滔为盟主,称王建号,对抗中央。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他是在四镇之乱时杀了主帅李惟岳而自立的节度使),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这时,淮西李希烈看到有机可乘,也暗中与朱滔、李纳等人交往,于是年十二月起兵反唐。唐朝政府开始面临着藩镇联合叛乱的严重威胁,藩镇割据的局面正式形成了。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