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晚清陈卿美
晚清史专栏作家
丁日昌、丁汝昌、邓世昌, 是否还傻傻分不清?
、邓世昌这三个带“昌”字的人名。很多人傻傻分不清,甚至搞混淆。丁日昌与丁汝昌是兄弟吗?这“三昌”是否有什么联系?丁汝昌、邓世昌,都是北洋海军将领,都是自杀殉国。丁日昌、丁汝昌、邓世昌三人中,文化最高的当属丁日昌,20岁就考中了秀才。

初次接触晚清历史的朋友,经常会看到丁日昌、丁汝昌、邓世昌这三个带“昌”字的人名。很多人傻傻分不清,甚至搞混淆。丁日昌与丁汝昌是兄弟吗?这“三昌”是否有什么联系?

丁日昌、丁汝昌、邓世昌

先说丁日昌,1823年生,广东丰顺人。20岁中秀才,先是在地方任知县,又进入湘军,任曾国藩幕僚。后逐渐升迁至江苏巡抚、福建巡抚。

再看丁汝昌,1836年生,安徽庐江人。从小家境贫穷,只读了三年书。18岁加入太平军,几年后投降湘军。后跟随李鸿章,加入淮军。后任北洋海军提督。

还有邓世昌,1849年生,广东番禺人。少时移居上海,家境富裕,父亲做茶叶生意。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进入北洋海军,任管带。

从以上三人的简介来看,貌似没有太多交集,好像只有丁汝昌与邓世昌都曾在北洋海军任职。其实,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是三人中联系最紧密的。

丁汝昌是北洋海军提督,相当于是海军的总司令,是海军的一把手,直接负责人。而邓世昌是北洋海军的管带,相当于海军中的舰长。一个是总司令,一个是舰长。

按北洋海军的官职编制,官职有十多级。最高级的丁汝昌下面还有总兵一职,总兵下面才是管带。也就是说,丁汝昌与邓世昌之间,官职相差两级。作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日常在威海办公,而作为“致远”舰的管带,邓世昌大都在海上。

那么,他们两人认识吗?答案是肯定的。总司令不认识舰长,那是说不过去的。而且,他们还一起出洋共过事的。1881年1月,丁汝昌带领邓世昌等200余人去英国接收清政府订购的“超勇”、“扬威”巡洋舰回国。当年11月,两艘巨大的巡洋舰安全抵达天津大沽口。后邓世昌任“扬威”舰管带。从这段经历来看,他们至少在海外与大洋上亲密共事达一年左右。

邓世昌能升任“扬威”舰管带,说明他是当时的佼佼者,丁汝昌不得不重视他。这个官职的任命,同样需要丁汝昌拍板、认可。作为少数几个军舰的管带,邓世昌的地位明摆在那里,丁汝昌若管理好整个北洋海军,也绕不开邓世昌。同理,邓世昌工作汇报、请示也同样需要上报给丁汝昌。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致远”舰被日军击沉,邓世昌拒绝别人营救,与官兵一起壮烈牺牲。因此战失利,丁汝昌被革职留任。几个月后,日军进攻威海卫,丁汝昌亲自指挥战斗,最后被日军包围。丁汝昌拒降,吞服鸦片自杀,也算是殉国。

丁汝昌、邓世昌,都是北洋海军将领,都是自杀殉国。一个59岁,一个45岁。不过,相比较二人的口碑,邓世昌明显要好于丁汝昌。丁汝昌不仅早年是降将,而且不懂海军,在海军的管理中也屡遭诟病。两人自杀殉国,都可以说是民族英雄,但明显邓世昌的成色更好。

再说丁日昌。丁日昌、丁汝昌根本不是亲兄弟,堂兄弟也不是。丁日昌是文人,曾是曾国藩的幕僚,而丁汝昌则是湘军中一名低级的官兵。二人没有交集的可能。1875年6月到9月,丁日昌曾北上给李鸿章帮忙,此时,丁汝昌还赋闲在家。后来,丁日昌一直在南方工作,而丁汝昌一直在北方,两人更是没有直接打交道。但二人在水师方面,是有相同点的。

1875年,丁日昌任福州船政大臣,曾向清廷建议设立北洋、东洋、南洋水师的计划。后来这个建议被采纳,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组建,这才有了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也就是说,丁汝昌受益于丁日昌的建议。另外,1879年时,丁日昌在担任福建巡抚的过程中,也参与了南洋水师的建设。而此时的丁汝昌刚刚被李鸿章调入北洋海防部门,北洋水师还没有正式组建。

丁日昌、丁汝昌,一南一北,一文一武,都曾在湘军中任职,都曾管理过水师。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相比较而言,丁日昌的视野更高,理论性更强。而丁汝昌的实战能力更强。

其实,丁日昌与邓世昌也是有联系的。

1875年,52岁的丁日昌出任福州船政大臣。此时,26岁的邓世昌正是“海东云”炮舰的管带。为了抵御日本侵略台湾,邓世昌正奋战在澎湖、基隆前线。而邓世昌正是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的高材生。

当时丁日昌的前任是沈葆桢,而沈葆桢又是邓世昌的“伯乐”,是他提拔了邓世昌。1874年,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直接被沈葆桢嘉奖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丁日昌、丁汝昌、邓世昌三人中,文化最高的当属丁日昌,20岁就考中了秀才。文化最低的是丁汝昌,只上了三年私塾。而邓世昌是专科学校毕业,而且还懂英文。论家庭条件,最富裕的当属“富二代”邓世昌,老爸是茶庄老板,连锁店开遍全国。最穷的则是丁汝昌,少年父母双亡,为了生计四处打零工。

要说三人唯一的共同点,他们都为洋务运动,尤其是海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过,中国海防的命运并没有因为他们有三个“昌”而昌盛。这点是非常可悲的。

原创|2019-05-16 21:55:46
阅读22732 7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晚清陈卿美
晚清史专栏作家
晚清陈卿美
晚清史专栏作家 百科特约作者
279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