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0

文艺风云书系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王家平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 歌 研 究/王 家 平 著 .- 开 封:河 南 大 学


出版社, 2004.
12
  (文艺风云书系)
 ISBN7
81091
237
2
 Ⅰ. 文…  Ⅱ. 王…  Ⅲ.诗歌文学研究中国
当代  Ⅳ.
I207.
2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第 001017 号

出 版 人   王刘纯
责任编辑   袁喜生   祝建伟
责任校对   何   蛟
责任印制   苗   卉
装帧设计   张   胜

出   版   河南大学出版社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 85 号     邮编:
475001
电话:
0378-2864669(行管部) 0378-2825001(营销部)
网址:
www.
hup
res
s.c
om E-ma
il:
bangong@hup
res
s.c
om
经   销   河南省新华书店
排   版   河南大学出版社印务公司
印   刷   河南第二新华印刷厂
版   次  2004 年 12 月第 1 版 印   次  2004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开   本  650mm×960mm 1/16 印   张  21
字   数  300 千字 印   数  1-3000 册

SBN7-81091-237-2/
I I-230 定   价: 00 元
30.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河南大学出版社营销部联系调换)
目    录 1

目    录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 (1 )

红卫兵诗歌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 (19 )


   “小报”的创 办 情 况———“小 报”版 面、内 容 的 变 化———红 卫
兵“小报”诗歌的创 作 空 间、抒 情 姿 态、传 播 方 式、阅 读 效 果———
红卫兵“小报”诗歌的“行动性”———“集体式”写作方式———读者
的不同情感反应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 (34 )
   大闹天宫的金猴———人(神)─ 魔(妖)冲突模式———“虎气”
与“猴气”的矛盾———从造反者转变为崇拜者———父亲崇拜———
对“圣地”的朝拜———日常生活的宗教崇拜色彩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 (59 )
   文学与 神 话 的 关 系———对 《大 海 航 行 靠 舵 手 》的 神 话 学 分
析———中国古代神化时空对位系统———红卫兵诗歌时间意象的
神话原型———红卫兵诗歌空间意象的神话原型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 (76 )
   道德至上倾向———清教伦理色彩———政治唯美主义———救
世冲动———涤荡一切“污泥浊水”的圣战狂热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 (
106)
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文革社会生活 的 “狂 欢 性”———狂 欢 特 征 之 一:粗 鄙———狂


欢特 征 之 二:戏 谑———狂 欢 特 征 之 三:混 融———狂 欢 特 征 之 四:
亲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 ( 145)
   时间、空间套语意 象 的 意 识 形 态 性———时 空 意 象 的 机 械 排
列组合———诗歌语言的“套语化”———文革诗歌:从“写实”向“象
征 ”转 移———人 物 的 脸 谱 化、符 号 化———服 饰 与 色 彩 的 象 征
性———动物象征系统———植物象征系统

国家出版物诗歌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 ( 175)


   文革初期文艺刊 物 的 停 办———毛 泽 东“希 望 有 更 多 好 作 品
出世”———文革后期文艺 刊 物 的 复 刊———权 力 集 团 鼓 励 创 作 的
深层动机———文革后期 出 版 诗 集 的 统 计———作 者 构 成、创 作 空
间和抒情姿态———“三结合”写作方式———小靳庄诗歌———严密
的传播、发行网络———多样化的阅读(接受)情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 ( 193)
   诗 歌 语 式 的 “社 论 化 ”———“人 定 胜 天 ”:人 对 自 然 的 奴
役———“人化”自然意象的政治倾向———李瑛表现自然上的矛盾
性和独特性———诗歌的空间平行对比结构和“移位”结构———诗
歌的时间纵向对比结构

流放者诗歌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 ( 221)


   流放者诗人 的 构 成———特 殊 的 创 作 空 间———抒 情 姿 态:独
白———种种秘密写诗 方 式———传 播 方 式:手 抄 和 口 口 相 传———
阅读和出版情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 ( 236)
   流放 者 诗 人 的 “自 我”形 象 塑 造———“悬 岩 边 的 树 ”、“半 棵
树”:流放者生存境遇 的 具 象 化———“根”与 “破 碎 的 虎 爪”:不 屈
目    录 3

的生命意志———被冰冻、被 封 闭 体 验———流 放 者 自 我 拯 救 的 种
种尝试———最后的拯救:平静地走向死神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 ( 263)
   对文革主流美 学“虚 伪 性”的 讽 刺———对 真 实 美、残 损 美 的
诗意表现———向 异 域 诗 歌 吸 取 营 养———用 新 奇 意 象 写 新 奇 感
觉———诗歌语言的“非套语化”———诗歌结构的“戏剧化”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 (
291)

基本资料来源 !!!!!!!!!!!!!!!!!!!! (
303)
主要参考书目 !!!!!!!!!!!!!!!!!!!! (
313)

后   记 !!!!!!!!!!!!!!!!!!!!!!! (
319)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1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
建构与畸变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诗歌审美价值体系在 40 年代末开始酝酿,中
经 50 年代后期“诗歌发展道路”大讨论的驱动,到文革初期基本发育
成形,而在文革中后期走向恶性膨胀、畸形发展之途。
新的文学审美 体 系 之 建 立 有 赖 于 对 文 学 史 作 全 面 的 清 理 和 评
估,通过追认自己的血缘 之 源,建 立 起 自 己 的 历 史 谱 系,从 而 为 自 身
的合法性提供证据。1949 年 7 月,第一次 全 国文艺 工 作者代表 大 会
在北平召开,郭沫若在会上作总报告。他把新文学一刀劈为两部分:
其一是“代表无产阶级和 其 他 革 命 人 民 的 为 人 民 而 艺 术 的 路 线 ”,它
是新文学的主流;其二是“代表软弱的自由资产阶级的所谓为艺术而
艺术的路线”,其作品“已经丧失了群众”,其理论“已经完全破产”。①
郭沫 若这种简洁明快的二元对立 思 维,对当代中国诗歌理论界的历
史叙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5 年,臧克家发表题为《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的 长
文,把郭沫若的“二分法”运用到诗歌领域,他追溯新诗历史而获得的
“革命诗歌传统”,包括了从郭沫若到殷夫、蒲风、臧克家、艾青、田间,
再到袁水拍和解放区诗人群这一脉络;而胡适、新月派、象征派、现代

① 见《中华全国 文 学 艺 术 工 作 者 代 表 大 会 纪 念 文 集 》,北 京:新 华 书 店,


1950
年,第 1 版,第 38─39 页。
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派诸诗人则被他看作与“当 时 革 命 文 学 对 立 斗 争 的 一 个 反 动 的 资 产
阶级文艺家的集体”① ,从而遭到批判和否定。
“反右”运动以后,文学界的极“左”思潮愈演愈烈,除了解放区的
“革命诗歌”之外,整部“五 四”以 来 的 新 诗 发 展 史 都 遭 到 清 算。 郭 小
川批评说:“我们的新诗 的 大 部 分,知 识 分 子 气 太 浓 了!这 种 知 识 分
子气,首先表现在思想感情上,因此也当然表现在格调上。新诗受了
外国诗的影响太大了。”② 还有更严厉的指责在:

   总的说起来,新诗 的 名 誉 是 不 怎 么 好 的,群 众 不 喜 欢 它,说


得苛刻一点,只是几个 知 识 分 子 写 给 知 识 分 子 看,群 众 不 买 账、
不承认作者是自己的诗人。③

“五四”以来的新诗革命,就是越革越没有民族风格,越写越
脱离(不仅仅是脱离而且是远离)群众。④

从“知识分子气”太浓、民族风格不鲜明等方面来否定新诗,恐怕
与毛泽东对新诗的看 法 也 有 密 切 的 关 联。 尽 管 毛 泽 东 1957 年 曾 致
信《诗刊》编辑部,指出:“诗当然 应 以新 诗 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
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 思 想,又不易学。”⑤ 但作
为一 名长期浸淫于旧体诗词艺术 世 界 中 的诗 人,作为一名大力倡导
“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 革 命 家,毛 泽 东 认 为 新 诗 要 获 得 发 展,就
必须向民歌和中国古 典 诗 词 学 习。 在 1958 年 3 月 的 成 都 中 央 会 议

① 见《文艺学习》,北 京,
1955 年 第 2 期。 具 有 讽 刺 意 味 的 是,臧 克 家 本 人 在
30 年 代 前 期 曾 经 是 新 月 派 诗 人 闻 一 多 的 高 足 ,被 视 为 新 月 派 青 年 诗 人 的
代表之一。
② 郭小川《诗歌向何处去?》,《处女地》,北京,
1958 年第 7 期。
③ 方冰《贯彻工农兵方向,认真向民歌学习》,《处女地》,北京,
1958 年第 7 期。
④ 欧外鸥《也谈诗风问题》,《诗刊》,北京,
1958 年第 10 期。
⑤ 毛泽东《关 于 诗 的 一 封 信 》,见 《毛 泽 东 论 文 艺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3 年 7 月,第 3 版,第 88 页。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3

上,毛泽东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
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对立的统一。现在的新诗不成形,没有人读,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
给 100 块大洋。”①
毛泽东这次讲话不仅在 全 国 掀 起 了 一 场 新 民 歌 的 收 集、创 作 运
动,而且还引发了“诗歌发展道路”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基本确立了
当代诗歌美学的价值取向:新诗的生长基点是民歌和我国古典诗歌,
新诗 必须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 格,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相结合是新诗的基本创作方法。在文革爆发前夕的 1965 年 7 月,毛
泽东写信给他的诗友陈 毅 元 帅,再 次 指 出:“用 白 话 写 诗,几 十 年 来,
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 有 一 些 好 的。 将 来 趋 势,很 可 能 从 民 歌 中 吸
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② 看来,毛
泽东对近半个世纪的新诗发展道路基本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1966 年初,中国最高文学研究刊 物《文 学评论》(第 1 期)上刊 发
了两份来自农村的文献,它们 对 五 六 十 年 代 的 诗 歌 (文 学)现 状 进 行
了批评。第一份文献是湖南省新化县游家公社社员杨善书寄来的短
文《我们喜欢这样的诗》。 杨 善 书 是 位 普 通 的 青 年 农 民,劳 动 之 余 爱
唱山歌,同时也经常阅 读《诗 刊》等 专 业 性 诗 歌 刊 物 上 的 作 品。 他 在
文章中总结了农民的诗歌欣赏口味:“我们爱山歌、民歌,也蛮爱描写
社会主义建设和歌颂工农兵新英雄人物的诗篇。”他还介绍了他给社
员们朗读《诗刊》(
1964 年)上的作品的反应:

   有个社员说得好,《大 别 山 中》所 写 的 二 月 兰 和 野 花 不 管 有
多好,总比不上我们的 青 年 队 长,用 诗 来 赞 美 花,我 看 比 不 上 用
诗来歌唱我们的队长 好。《爱 的 花 瓣》这 种 西 洋 形 式,大 家 也 很

① 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 3 月,第 1 版,第
322 页。
② 毛泽东《致陈毅》,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 东 诗 词 集》“附 录”,北 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267 页。
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不喜欢,它拖拖沓沓,没什么战斗性,不能给人以启发,没什么教
育意义。山呀水呀,花呀月呀,尽管你写得再美,我们也不喜欢,
因为它不能很好地成 为“团 结 人 民、教 育 人 民、打 击 敌 人 的 有 力
武器”。①

另一份文献是由中国科学院文学所赴安徽省寿县九里公社劳动
实习队撰写的题为《安徽 寿 县 九 里 公 社 社 员 阅 读 和 评 论 文 学 作 品 情
况的调查》报告。这次调 查 分 当 代 诗 歌、当 代 短 篇 小 说、当 代 长 篇 小
说和古代长篇小说四个 组 进 行。 调 查 结 果 显 示,农 民 们 对 各 种 文 艺
体裁的喜欢程度依次为:一、电影、戏剧、长篇小说;二、短篇小说和故
事;三、诗歌。尽管农民们平日读诗的机会少,但一看到听到那些“歌
颂革 命领袖和那些以他们所熟悉 的 所 热 爱的 革命斗争、阶级斗争和
当前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就说这‘说 到 了俺心里’,十分喜欢,议
论也最多”。然而对在当时诗坛较有影响的严阵的《双堆集颂》,农民
们大多说“听不懂”,有人对诗中“你 发言 吧,我的饱经炮火的村垒!”
这一句提出疑问,说:“我 不 明 白,这 ‘圩 子’(即 ‘村 垒 ’)怎 么 能 说 话
呢?”还有农民对“和平只不过是弹坑里生长的一朵玫瑰”也提出了类
似的疑问。调查报告总结了农民们这样的诗歌审美标准:总的来说,
篇幅小,句子短,较为整齐,押 韵 上 口,用 农 村 语 言,描 写 他 们 熟 悉 的
生活,有生动的形象,近似民歌体的诗,他们是欢迎的。②
安徽寿县农民对严阵诗 作 的 质 疑,显 示 了 非 诗 性 思 维 与 诗 性 思
维的隔膜。而杨善书短文所述及的 农 民 对 《爱 的 花 瓣》、《大 别 山 中》
的批评还流露了某种审美上的“排他”倾向———大自然再怎么美也比
不过社会的美,我们不喜欢表现自然美的诗篇;“西洋形式”的作品没
什么战斗性,没什么教育 意 义,不 能 成 为 阶 级 斗 争 的 工 具,我 们 不 需
要它。这份调查报告和这篇农民诗歌爱好者写的短文看似普通的文
本,但它们内在地包含了一个在文革全面展开前夕就业已大体成形

① 《文学评论》,北京,
1966 年 1 月,第 1 期。
② 同上。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5

的当代诗学体系;或者说《文 学 评 论》的 编 者 试 图 借 助 来 自 农 民 读 者
(这个阶级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 80% 以上)的诗歌(文学)审美取向,
巧妙地(不是发布官方文件,而是用调查报告、读者自然来稿方式)展
示暗中受权力话语支配的当代诗学体系。这个诗学体系的基本内涵
是:贬斥那些表现非革命 主 题、题 材 的 诗 作,确 立 反 映 阶 级 斗 争 生 活
和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诗 歌 为 “主 流”,确 立 诗 歌 为 意 识 形 态 服 务
的“工具”特性;摈弃那些借鉴“西洋形式”而形成的新诗,确立以农民
(工农兵)的审美趣味为旨归、具有民间形式特点的诗歌为“正宗”。
这两份关于农民读者诗歌(文学)阅读情况的文献所隐含的当代
诗学体系在建国前后已开始酝酿,中经 50 年 代后期的“诗歌发展道
路”的大讨论,到文革爆发前夕,这一诗学体系基本发育成形,而在文
革中后期走向恶性膨胀、畸形发展之途。
1966 年 2 月出笼的《林彪同志委托江 青 同志召 开 的部队文 艺 工
作座谈会纪要》则是集中对建国后 17 年文学进行全盘否定,它声称:
文艺界自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
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① 。以“文艺黑线专政论”作为理论依据,当时
的主流批评家除了对所谓的 文 学 “黑 八 论”进 行 不 遗 余 力 的 清 剿 外,
还对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的“形 象 思 维 论”和“灵 感 论”、“天 才 论”展
开批判。
50 年代以来,经周扬等人的介绍,别 林 斯基的“艺 术就是形 象 思
维”的文艺观在中国文学界曾产 生过重 大 影响,但到了文革时期,这
一文艺观受到了批判。郑季翘 在 《红 旗》上 撰 文 指 出,“形 象 思 维”是
不能取代“抽象概括”的,并且也与马克思的认识论不相符;郑季翘把
形象思维称作“直觉主义因而也是神秘主义的体系”② 。 谭沛生撰写

① 见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小组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 万 岁》(内 部 学 习 资
料),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制, 1969 年 10 月,第 215 页。
② 郑季翘《文艺领域里必 须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认 识 论:对 形 象 思 维 的 批 判 》,
《红旗》,北京,
1966 年第 5 期。
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了《周扬和俄国的三个“斯 基”》一 文 ① ,呼 应 郑 季 翘 对 “形 象 思 维 论”
的批判。一位汉学家敏锐地认识到了批判“形象思维论”对创作的重
大影 响:“任何艺术作品、任何新的形象或典型的描写都被认为是以
抽象概括为基础的。作家再也不能借助含意模棱两可的隐喻或直感
知识来逃脱思想控制了。”②
更大的危害在于:因为“形 象 思 维”被 宣 判 为 是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认
识论相悖的,本来必须通过形象 (意 象)来 抒 情 的 诗 歌 (文 学)便 只 好
借助空洞的政治术语,进行抽象的议论,使诗歌变成了标语口号的堆
积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毛泽东本人却认为诗歌创作离不开“形象
思维”。1965 年 7 月,毛 泽 东 在 写 给 陈 毅 那 封 讨 论 诗 歌 创 作 的 信 中
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 能 如 散 文 那 样 直 说,所 以 比、兴 两 法 是 不
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
所以味同嚼蜡。”③ 毛泽东 这 封 信 直 到 文 革 结 束 后 才 公 开 发 表,如 果
在当时已公布此信,上述论 者 大 概 是 不 会 也 不 能 阐 述 与 “伟 大 领 袖”
见解相左的观点的。
文革主流诗论把诗歌创 作 视 为 对 社 会 生 活 的 反 映,一 位 诗 评 家
指出:“抒情诗的产生和其他文艺 作 品 一 样,并不是历代剥削阶级所
宣扬的什么唯心主义的‘神思’、‘妙悟’的结果;也不是刘少奇一类骗
子鼓吹的所谓‘如同电光火石,稍纵即逝’的‘灵感’的产儿,而是社会
生活作用于作者的头脑,引起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态度
的一种表现,一种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④ 在这种语境下,曾经

① 《解放军文艺》,北京,
1967 年第 18 期。
② 佛克马《文艺创作与政 治》,见 罗 德 里 克 · 麦 克 法 夸 尔、费 正 清 主 编:《剑 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66─1982)(下),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92 年 10
月,第 1 版,第 679 页。
③ 毛泽东《致陈毅》,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 东 诗 词 集》“附 录”,北 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266 页。
④ 谢冕《战斗 前 沿 的 红 花———诗 集 〈红 花 满 山 〉读 后 》,《解 放 军 文 艺 》,北 京,
1973 年第 8 期。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7

被认为只有受“神力凭附”、陷 入 “迷 狂”状 态 ① 的 诗 人 才 能 进 行 的 诗
歌创作,仅仅变成了实践 经 验 积 累 的 产 物。 一 部 结 集 于 文 革 后 期 的
民歌选之序言写道: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劳动人民从来是物质财富
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艺术的主人。他们战斗在三大革命第一线,
有着丰富的生 活 和 实 践 经 验,他 们 的 歌 就 是 对 林 彪 鼓 吹 的 “灵
感”论、“天才”论及孔老二宣扬的“上智下愚”反动思想的有力批
判。正如一位诗人所写的:“批臭‘灵感’和‘天才’,
/真知全靠实
/‘上智下愚’脚下踩,
践来, /工农兵昂首上歌台!”②

在创作实践层面上,文革主流诗歌也像其他文体(小说、散文等)
一样向“样板戏”的艺 术 规 范 看 齐。 “样 板 戏”是 文 革 时 期 文 艺 政 治
化、意识形态化的畸形发展,却在当时被当作一场“艺术的革命”而向
其他文艺门类大 力 推 广。 文 革 时 期 最 为 活 跃 的 诗 人 张 永 枚 于 1973
年率先提出“新诗也要学习 革 命 样 板 戏 的 创 作 经 验”的 倡 议,他 还 具
体列出了“学习”要点:

   学习革命样板戏成功地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相结合的创作 方 法;学 习 革 命 样 板 戏 正 确 地 贯 彻 执 行 “百 花 齐
放,推陈出新”、“古为 今 用,洋 为 中 用”的 方 针;学 习 革 命 样 板 戏
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千方百计地塑造工农兵的高大英雄形象;学
习革命样板戏把叙事和 革 命 抒 情 完 美 地 结 合 起 来;学 习 革 命 样
板戏的精湛语言艺术;学习革命样板戏千锤百炼、一丝不苟的创

① 参阅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 9 月,第 1 版,第
8 页。
② 《红棉朵朵向阳开》,见 《高 歌 向 太 阳———广 西 各 族 新 民 歌 选 》之 “代 序 ”,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8 月,第 1 版。
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作态度等等。①

张永枚对自己的理论 主 张 身 体 力 行,于 1974 年 创 作、出 版 了 轰


动一时的“诗报告”《西沙之战》,在当时被称作是“新诗创作中学习革
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成功范例”② 。文革后期,讨论“样板戏”对诗歌
创作的启示是一个相当 热 门 的 话 题。 诗 歌 研 究 者 尹 在 勤 的《新 诗 要
向革命样板戏学习》是专门探讨各类诗歌如何运用“样板戏”的“三突
出”原则进行创作的论 文。 作 者 认 为:叙 事 诗 可 以“像 革 命 样 板 戏 那
样,充分地运用突出、烘托、陪衬等艺术手段,千方百计地为塑造主要
英雄人物服务”,张永枚的《西 沙 之 战》是 成 功 的 范 例;抒 情 诗 可 以 运
用其特有的抒情手段,“突 出 地 表 现 无 产 阶 级 英 雄 人 物 的 革 命 激 情,
展示英雄人物的内心世 界,展 示 英 雄 人 物 崇 高 的 共 产 主 义 理 想 ”③ 。
尹在勤还另外撰文专门探讨 抒 情 诗 如 何 学 习 “样 板 戏”的 问 题,他 认
为:“样板戏的许多唱段,特别是核心唱段,为我们的抒情诗展示无产
阶级 的崇高精神境界提供了丰富 的 经 验,我们要很好地学习这些经
验,在抒情诗里把无产阶级思想感情抒得高,抒得深,抒得美,让这种
壮美的无产阶级情怀,去强烈地激起广大工农兵群众的共鸣。”④
著名的文学写作小组“闻 哨”也 大 力 鼓 吹“新 诗 创 作 要 向 革 命 样
板戏学习”,认为“叙事诗创作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革命样
板戏源于生活,高 于 生 活 的 经 验;学 习 它 在 所 有 人 物 中 突 出 正 面 人
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 雄 人 物,在 英 雄 人 物 中 突 出 主 要 英 雄 人 物,
同时也写好各个起陪衬作用方面的经验;学习它在阶级斗争、路线斗
争的 风口浪尖上塑造英雄形象的 经 验;学习它充分揭示英雄人物崇
高的内心世界的经验,等等”;抒情诗“也应该用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

① 张永枚《新诗也要学习革命样板戏》,《人民日报》,北京,
1973 年 3 月 25 日。
② 任犊《来自南海前线 的 战 歌———读 张 永 枚 同 志 的 诗 报 告 〈西 沙 之 战 〉》,《人
民日报》,北京,1974 年 4 月 17 日。
③ 《人民日报》,北京, 1974 年 5 月 5 日。
④ 尹在勤《试谈抒情诗学习革命样板戏》,《诗刊》,北京, 1976 年第 4 期。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9

的精神来指导其创作”,“突出地表现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展示英雄人物内心世界的共产主义光辉”① 。
在文革时期颇为活跃的工人诗人黄声笑也撰文介绍在诗歌创作
中学习“样板戏”的创作经 验,他 说:“我 的 粗 浅 体 会 是 要 通 过 诗 的 形
象,抒发无产阶级的豪情,展 现 英 雄 人 物 的 英 雄 气 概,揭 示 英 雄 崇 高
的精神境界,激起人们对无产阶级英雄的崇敬之情,鼓舞群众和英雄
人物一起战斗。”②
上述诸多言论揭示了一个文学事实,即:文革时期的诗歌界试图
围绕“革命样板戏”这一基点,建立统一的美学理论体系,对诗歌创作
的题材、主题、人物塑造、创 作 方 法、写 作 技 法、艺 术 风 格 等 各 个 方 面
进行严格的规 范。 或 许 是 受 几 千 年 中 国 “大 一 统”思 想 的 影 响 太 深
了,
20 世纪中国文学一直在试图建 立 统 一 的 文学规范体系。洪子 诚
不久前在一篇论述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 中 国文学 的 论文中提 出 了
这样一个观点:“五四”时期并 非 文 学 “多 元”化 的 实 现,而 是 走 向 “一
体化”的起点;他指出:在“五四”时 期,“对 于‘传 统’,对 于‘封 建 复 古
派’的批判斗争不必说,在对 待各 种文 学 思 潮、观念和文学流派的态
度上,许多人并非持一种承 认共 生 的 宽 容态 度”;他由此得出这样的
见解:“
50─70 年代的‘当 代 文 学’并 不 是 ‘五 四’新 文 学 的 背 离 和 变
异,而是它的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③ 以“五四”文学为开端,此后
的中国文学一直具有建立统一的文学格局之理想:从 20 年代末开始
的左 翼 文 学 运 动,到 抗 战 时 期 文 艺 界 抗 敌 “统 一 战 线”的 建 立,到 40
年代后期 郭 沫 若 等 人 对 “人 民 文 艺 ”的 张 扬 和 对 “反 动 文 艺 ”的 斥
责 ④ ,再到全国第一次文代 会 的 召 开,以 及 50 年 代 以 后 文 艺 界 历 次

① 闻哨《新诗创作要向革命样板戏学习》,《诗刊》,北京,
1976 年第 2、
3 合期。
② 黄声笑《脚踩风浪抒豪情》,见《挑山担海跟党走》之“后 记”,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版社,1975 年 7 月,第 1 版。
③ 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 学 评 论》,北 京,
1996 年 第 2
期。
④ 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大众文艺丛刊》,香港,
1948 年 3 月,第 1 辑。
1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大批判运动,
20 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文学显示出竭力构建大一统局面
的强烈冲动。
文革主流诗歌把前此的 文 学 一 体 化 追 求 推 向 极 端,建 立 起 排 他
性极强的美学规范:诗歌创作的题材只能局限在表现工农兵的生活,
或反映革命派同“走资派”两条路线的斗争上;诗人必须遵循“主题先
行”的原则,从既定的政治路线和 方 针 出 发,而不是从具体的生活感
受出发进行创作;诗歌应该向“样板戏”学习,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
象作为“根本任务”,在人物塑 造 中,必 须 严 格 遵 循 “样 板 戏”的 “三 突
出”原则;诗人必须遵循毛 泽 东 倡 导 的 “革 命 现 实 主 义 和 革 命 浪 漫 主
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在艺 术 技 巧上,新诗只能向民歌和
中国古典诗词吸取营养;在艺术风格上,规定只能用“东风万里”、“彩
旗飘扬”式的光明语式来抒发豪 情、表 现 生 活,不准表现现实生活的
缺陷、不准流露出一丝“悲情”……
这种极端化的 诗 歌 美 学 规 范 严 重 地 束 缚 了 文 革 时 期 的 诗 歌 创
作。尽管当时 诗 歌 的 产 量 很 大 (文 革 后 期 每 年 大 约 出 版 100 部 诗
集),但绝大多数诗篇不过是对政治的简单图解,是套语滥调的堆积,
缺乏震动心灵的艺术力量。当时一些诗歌评论者曾对诗坛缺乏艺术
上经得起 推 敲 之 作 的 现 状 表 示 了 批 评。 一 篇 专 门 评 述 《北 京 新 文
艺》、《辽宁文艺》、《河 北 文 艺》
1976 年 第 7 期 “诗 歌”专 号 的 文 章,在
肯定了这些作品的成绩后指出:“有一些诗开掘不深,意境不高,读后
给人印象不深。诗歌是靠 生 动 的 形 象 和 强 烈 的 革 命 激 情 感 染 人、教
育人的。内容是革命的,艺术上粗疏了,也就不会产生很大的战斗作
用。”①
最直言不讳的批评来 自 于 一 篇 署 名“晓 晨”的 诗 歌 漫 谈,文 章 开
篇就写道:“诗歌与口号是两码事,口号不能代替诗歌,这似乎是一个
很普通的常识。”接着,文章再进一步区分道:口号“不是艺术品,是没
有文学价值的”;“而诗歌作为文艺作品,则必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

① 文平、辛文彤《充分发 挥 革 命 诗 歌 的 战 斗 作 用 》,《诗 刊 》,北 京,


1976 年 第 9
期。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11

力,要有意境,有构思,有生动的形象,要有诗歌特有的艺术形式和技
巧等等。”晓晨还分析了社会上有人抬高口号式诗歌的不妥之处:

   有的同志说,有些口 号 式 的 诗 歌 不 也 还 是 受 到 群 众 欢 迎 的
吗?我看那只是因为它在某些场合还能起一定的宣传鼓动作用
而已,群众是将它作为 宣 传 品 而 不 是 作 为 艺 术 品 来 看 待 的。 而
且有些谱成歌的诗,主要还是靠着曲调写得好而得到传播的,是
由音乐的艺术美遮掩了 诗 本 身 的 艺 术 美 的 缺 乏,和 一 些 词 曲 兼
美的作品相比,就显得大为逊色了。如果我们不看到这一点,而
以为那也是好诗,甚至再加以提倡,这就误解和背离了群众的要
求了。①

晓晨在文章中还征引了毛泽东关于政治性与艺术性兼顾的文学
观,以及鲁迅对文学的标语口号化倾向的批评,来增加自己论证的说
服力。这篇短文虽然只有两千字左右,但从其对诗歌当时现状大胆、
精确、敏锐的批评来说,堪称是十年文革时期公开出版物上不可多得
的诗论佳作。晓晨文中所引毛泽东关于文艺的政治性和艺术性兼顾
的论 述,也常被文革时期其他批评诗坛缺乏艺术上优秀的诗歌佳作
的文 章 所 援 引,这 一 论 述 来 自 毛 泽 东 的 《在 延 安 文 艺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
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
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②

① 晓晨《诗歌与口号———诗歌漫 谈 之 六 》,《解 放 日 报 》,上 海,


1975 年 12 月 1
日。
② 《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3 年 7 月,第 3 版,第 66─67
页。
1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统一是对立的统一。在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文艺论述中,政
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真实性与倾向性等范畴始终处在互相对抗的
“紧张”状态。受权力话语支配的文革诗歌美学虽然出现了向政治一
端倾斜的“畸变”,但报刊 上 也 出 现 了 像 上 面 所 引 晓 晨 的 诗 论 那 样 批
评诗 歌作品缺乏艺术性的文章,诗歌创作界也有人试图在政治性和
艺术性之间寻找平衡(如 李 瑛 等 少 数 诗 人 的 创 作)。 这 就 表 明:文 革
时期(尤其是 1972 年以后)的 诗 坛 并 不完 全 是封闭 的、超稳定 的,诗
歌理论界和创作界都有人(尽管人数不多)在寻找突破违背艺术规律
的文革诗学体系的可能性。当然,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任何诗
人和诗论家都不可能提出一种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的诗歌美学,
人们只能在政治与艺术 之 间 左 右 为 难、艰 难 挣 扎。 如 荷 兰 汉 学 家 杜
维·佛克马曾多次描述过文革时期的中国作家这种“挣扎”姿态:

   尽管近年来(指 70 年代前期———引注)的中国文学,努力在
破除折衷主义,但似乎还 是 在 政 治 要 求 与 艺 术 要 求 之 间 寻 求 妥
协的途径。①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一 方 面 党 规 定 要 从 意 识 形 态 上 去 解
释现实,而另一 方 面,文 学 和 艺 术 要 求 用 艺 术 的 观 点 来 看 待 生
活,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紧张感。或者,用马克思主义的
术语说,就是在党性原则与典型化原则之间总是有辩证关系。②

如果党的路线方针不是随着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每一变化而
变化,或至少变化的速度不像 60 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那样快,那

① 佛克马、易布思《二 十 世 纪 文 学 理 论 》,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8 年 1 月,第 1
版,第 123 页。
② 佛克马《文艺创作与政治》,见罗德里克·麦克法夸 尔、费 正 清 主 编《剑 桥 中
华人民共和国 史 》( 1966-1982)(下 ),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92 年 10
月,第 1 版,第 681-682 页。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13

么,作家在服从党的路 线(党 性)和 艺 术 概 括(典 型 化)之 间 也 就


不至于那么进退两难,那么尴尬。①

在文革诗歌美学的政治与艺术张力关系中,二者之间的平衡、对
话关系常被打破,它表现 为 政 治 总 要 凌 驾 于 艺 术 之 上。 文 革 诗 歌 美
学体系是倾斜的、不平衡的,文 革 诗 歌美 学 是“政治 化”的美学,这也
是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文艺美学的共同特征。其根源在于这个美学体
系的创立者马克思、列宁、毛 泽 东 等 人 首 先 是 政 治 家 而 非 艺 术 家,他
们是从“革命政治”的功利目的出发来讨论文艺问题的,因此,在政治
面前,艺术只能屈居从属地位。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对此作过明确的阐述,它说,“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
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 位,以 艺 术 标 准 放 在 第 二 位”② 。 文 革 时 期,文
艺界的“执牛耳者”(如江青等 人)也 主 张 文 艺 作 品 应 有 “艺 术 性”,但
其目 的是使他们的意识形态言说 更 能 从 情感 层次上打动人,从而增
强他们“获得大众”的说服力量。
文革时期,诗歌的“艺 术 性”在“政 治 性”面 前 的 奴 婢 地 位 是 很 明
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艺 术 永 远 安 于 受 政 治 支 配 的 从 属 地 位,诗 歌
试图 挣脱政治的绝对主宰,争取艺术和审美上的相对独立性的斗争
从来 就没有中止过,而且这种争取诗歌自主性的机会恰恰是文革的
社会政治“无意识”地为诗歌提供的。
文革风暴揭去了覆盖在大地上那层粉红色的、朦胧的遮掩物,将
中国社会的本质赤裸裸地展 示 于 人 们 面 前;而 “造 反 有 理”的 时 代 精
神氛围,给人们质疑甚至挑战 原 先 一 向 被 视 为 “神 圣”的 价 值 理 念 和
信仰体系提供 了 可 能 性。 文 革 权 力 话 语 将 20 世 纪 初 开 始 酝 酿,到
60 年代基本成形 的 “大 一 统”诗 歌 美 学 体 系 推 向 极 境———使 诗 歌 完

① 佛克马《文艺创作与政治》,见罗德里克·麦克法夸 尔、费 正 清 主 编《剑 桥 中


华人民共和国 史 》( 1966-1982)(下 ),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92 年 10
月,第 1 版,第 687 页。
② 见《毛泽东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 7 月,第 3 版,第 66 页。
1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全“政治化”,从而造成了该 诗 歌美 学 体 系 内 在的冲突、动荡和危机,
并同时孕育了与自身相对抗的新力量、新因素。
更重要的是,文革社会大地震打乱了自 1949 年以来依靠国家行
政权力和计划经济强行建立起来的一元化社会格局。“文革是乱世,
动乱造成了空隙,在 这 些 窄 缝 一 般 的 空 隙 中,形 成 一 些 自 由 的 小 社
会,当时俗称为‘圈子’……”① 当 然,文 革 时 期 的 中 国 人 主 要 还 过 着
“公共”式的生活,广场、街道、单 位、学 校 等 是人们生存、活动的 社 会
空间;然而,在公共社会空间的窄缝里,终于出现了城市里的“文学青
年沙龙”和乡村里的“知青点”(研究思想史的学者朱学勤把它们称作
“民间思想村落”②)。
在广场、单位等 社 会 公 共 空 间 里 的 生 活 属 于 透 明、敞 开 式 的 生
活,人们用公共话语进行言说,用“我 们 体”进 行 诗 歌 (文 学)写 作;而
在沙龙、知青点 等 特 殊 空 间 里,人 们 过 着 与 公 共 社 会 相 对 隔 离 的 生
活,他们暂时获得了“个体言说”的机会,并有可能进行“个人化”的诗
歌(文学)写作。
文革主流诗歌的创作空间是广场、街道、学校等,依据流通渠道、
传播方式的差别,文革主流诗坛包括了“红卫兵小报诗歌”和“国家出
版物诗歌”两部分。然而,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还在知青点、牛棚、干
校、监狱等特殊空间里秘密或半秘密地进行着,这是与主流诗歌有着
重大差异的地下诗歌世界,它包括了在文学青年沙龙、知青点里展开
的“知青诗歌”和由一批被权力话语放逐到干校、牛棚、监狱的诗人写
的“流放者诗歌”两个部分。
大一统的文革主流诗歌 美 学 体 系 不 是 在 70 年 代 末 的 拨 乱 反 正
时期才开始崩溃的,事实 上,在 文 革 后 期 该 诗 学 走 向 极 端 化 时,这 一
体系 便已渐渐开始瓦解,只不过这一解体过程在当时是悄然无声地
进行着,不容易被人察觉。由“知 青 诗 歌”和“流 放 者 诗 歌”构 成 的 文

① 潘婧《心路历程》,《中国作家》,北京,
1994 年第 6 期。
② 朱学勤《思想史上的 失 踪 者 》,见 徐 友 渔 编 《
1966:我 们 那 一 代 的 回 忆 》,北
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年
1998 10 月, 第 1 版, 第 322 页。
引   论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与畸变 15

革地下诗歌,以“个人化”的抒情姿态和诗歌语式,以崭新的美学原则
和多样的艺术技巧,铸造着一块巨大无比的“冰山”,并暗暗地向着庞
大的文革主流诗歌美学体系这艘“巨轮”迎面撞去。两个不同诗歌美
学体 系的碰撞被一些感受敏锐的 诗 人 捕 捉到 了,长期远离主流诗坛
的穆旦在文革 后 期 的 一 封 私 人 信 中 写 道:“诗 的 目 前 处 境 是 一 条 沉
船,早离开它早得救。”①

① 穆旦《致郭保卫的信》,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 旦 作 品 卷),珠 海:珠 海 出


版社,
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244 页。
红卫兵诗歌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19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
诗歌基本面貌

  

在那天快亮 的 时 候,
/一 支 小 分 队 出 发 去 卖 报。/刚 印
好的报纸充满油墨香,
/战士的心呵,激动地跳!
/多少人要看“打倒刘邓陶”
多少人等着造反派的报纸,
的材料;
/张张报纸在人们的手中传递,
/造反派的声音在江
城每个地方飞跑!
革命 造 反 报,“来,给 我 三 张!”
/“我 要 十 张,零 钱,不 用
找!”
/“小 心,后 面 有 人 盯 梢!”
/“记 住,下 次 到 我 们 厂 去,多
带些报!”……
多少亲切的话语呀,
/多少人热情地把手招;
/从那一双
双深情的眼睛里,
/更感到江城人民和我们的心在一起跳!
呵!这哪里是卖一张张的报,
/世界上卖报者哪有这样
的骄傲!/草绿色的书包里装着的/分明是射向中国赫鲁晓
夫的大炮!①

① 朝辉《在那天快亮的时候》,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84─85 页。
2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这首诗歌描述了文革 时 期 一 个 重 要 的 文 化 现 象:红 卫 兵“小 报”


及其他造反派群众组织报纸的广泛出版与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出版
史上特殊的一页: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后,特 别 是 经 过 对 私 营 新 闻、
出版 业的改造后,大大小小的报纸成为由各级党组织控制下的党的
机关报。毛泽东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以“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
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 我 们 的 黑 暗 面”① ,在 运 动 一 开 始,就 赋 予 红
卫兵等群众组织“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自由”,这其中
也包含了新闻、出版自由,几 乎 所 有 群 众 团 体、组 织 都 可 以 按 自 己 的
意愿创办、编辑、发行自己的报纸。
1966 年 8 月 22 日,由毛泽东题写 报 名 的《新北 大》报创 刊,成 为
全国最早出版发行的红卫兵报纸。接着,由“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
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三司”)主办的《首都红卫兵》于 1966 年 9 月
13 日创刊。与北京 大 学 并 称 “北 京 五 大 红 卫 兵 基 地”的 其 他 四 所 大
学也于 1966 年底创办了自 己 的 红 卫 兵 报 纸,即: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的《井冈山》报,北京师大井冈山战斗团的《井冈山》报,北京航空学
院红旗战斗队的《红旗》报,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的《东方红报》。
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沈阳、成都等全国各地大、中学红卫兵组织于
1966 年下半年纷纷 创 办 自 己 的 报 纸,并 于 1967 年 达 到 高 潮。 这 些
报纸或是铅印,或是油印;版面有大有小,但以八开型小版式为主;而
且不少报纸是由三四人的小团体创办,因此,通常被称作“小报”。
红卫兵小报的创办、编发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和机动性,红卫兵组
织只要有一定的编辑、发 行 人 员,掌 握 了 一 定 数 量 的 资 金 和 油 印 机、
纸张、房屋、运输 工 具 等 物 资 条 件,便 可 以 搭 建 起 一 个 报 纸 编 辑 部。

① 1967 年 2 月 3 日,毛 泽 东 在 同 外 宾 谈 话 时 指 出:“过 去 我 们 搞 了 农 村 的 斗


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 斗 争,进 行 了 社 会 主 义 教 育 运 动,但 不 能 解 决 问
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 面 地、由 下 而 上 地 发 动 广
大群众来揭 发 我 们 的 黑 暗 面。”(见 中 央 党 史 研 究 室 编 《中 共 党 史 大 事 年
表》,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4 月,第 1 版,第 358─359 页。)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21

文革初期以登载遇罗克的《出身论》名噪全国的《中学文革报》便是典
型的一例。
1966 年 12 月底,北京 四 中 学 生 牟 志 京 在 西 城 区 西 什 库 的 一 个
电线杆上见到了一份油印的署 名 “北 京 家 庭 问 题 研 究 小 组”写 的 《出
身论》,读完后,产生了共鸣,于是,他循着油印稿上的联络地址,找到
了六十五中的遇罗文(遇罗克的弟弟),两人谈得甚为投机,商量以铅
印传单的方式 扩 大 对 《出 身 论》的 传 播。 牟 志 京 向 四 中 总 务 室 借 了
500 元,又通过一位同学的关系到红卫兵“三司”宣传部开出介绍信,
便来到解放军 1201 印刷 厂,敲 定 了 印 刷 事 宜。 不 久,《出 身 论》排 版
完毕,占了八开纸的三页篇幅。为了填补剩余一页的空白,牟志京产
生了办报的念头,他请四 中 语 文 教 师 毛 宪 文 当 顾 问,传 授 编 辑 知 识,
又请《首都风雷》报编辑朱 维 理 从 毛 泽 东 手 书 的 字 中 拼 凑 出 “中 学 文
革报”的报名,其 中 的 “文”字 取 之 于 《解 放 军 报 》的 “放 ”字 右 半 边。
《中学文革报》创刊时编辑 部 虽 只 有 三 名 成 员 (牟 志 京、遇 罗 文、王 建
复),但却打出了由 “首 都 中 学 生 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 宣 传 部 ”主 办 的 大
旗。1967 年 1 月 18 日,《中 学 文 革 报》创 刊 号 正 式 出 版 发 行,以 “北
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 名 义 发 表 的 遇 罗 克 的 《出 身 论》占 了 前
三版的主体部分,第一、二版的上端都选摘了毛泽东论青年问题的语
录,第三版左下角约 500 字 的 空缺 由 一 篇 题为《论辩的灵魂新作》的
杂文填补。第四版登载了 三 篇 文 章 和 两 组 关 于 文 革 动 态 的 “参 考 消
息”,这些文章和消息都是冲着 “联 动”(联 合 行 动 委 员 会)而 写 的,显
示了该报接近“三司”造反派红卫兵而与“联动”等“老红卫兵”组织针
锋相对的办刊倾向。《中学文革报》出版的第二天就获得巨大的社会
反响,编辑部迎来了大批 读 者,也 引 起 了 对 立 派 的 忌 恨,北 大 附 中 红
卫兵 头头彭小蒙率百余人砸封编 辑 部,而更多的红卫兵组织则是在
自己办的小报上刊载文章,就“出身”问题与《中学文革报》展开论战。
《中学文革报》引发的论争引起了高层政治人物的注意,“中央文革小
组”成员 戚 本 禹 点 名 批 判 了 《出 身 论 》,《中 学 文 革 报 》出 到 第 六 期
2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1967 年 4 月 1 日)便被迫停刊。①

从 1966 年 12 月底到 1967 年 1 月 18 日,在 不 到 一 个 月 的 短 时
期内,三四名毫无办报经验的中学红卫兵酝酿、策划、编辑、出版了一
份报纸,《中学文革报》的 创 办 过 程 典 型 地 体 现 了 文 革 初 期 红 卫 兵 小
报的短、平、快特征。
人们首先注意到的自然是这些小报的政治派别性。每张小报除
刊登“成立宣言”之外,还大量发表阐述本组织的政治见解、同对立派
别进行辩驳的政治性文章,以 及 批 判 各 种 “修 正 主 义”观 点 的 理 论 文
章,这就提供了一定的 言 论 自 由 的 空 间。 遇 罗 克 的《出 身 论》正 是 借
《中学文革报》而在全 国 迅 速 传 播 的。 但 这 种 言 论 自 由 也 是 有 限 的:
《中学文革报》先是受到不同意见的群众组织的砸封,后又因被“中央
文革”点名批判而停刊就是证明。同样引人注目的,这些红卫兵小报
都以大量篇幅刊登“中央首 长 的 ‘最 新 指 示’”,这 正 体 现 了 文 革 期 间
“党的领导”的特殊方式:毛泽东和他领导下的“中央文革小组”,即当
时所说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越过了各级党组织与国家行政机构,通
过报纸杂志来与群众直 接 联 系,来 贯 彻 其 战 略 部 署 与 意 图。 这 里 所
说的报纸杂志,主要 是 当 时 由 “中 央 文 革 小 组 ”直 接 控 制 的 “两 报 一
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与《红旗》杂志),而各群众组织(特别是
为“中央文革小组”支持的群 众 组 织)的 小 报,也 起 到 了 传 递 “中 央 首
长精神”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文革时期红卫兵小报也是进入体制
的,它们同通常所说的在政治高压时期与政府采取对抗态度的“地下
刊物”② 相比,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当然,红卫兵小 报 与 国 家 正 式 出 版 的 报 纸 相 比,仍 有 自 己 的 特

① 参阅牟志京 《〈出 身 论 〉与 〈中 学 文 革 报 〉》,见 徐 晓 等 编 《遇 罗 克 遗 作 与 回


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9 年 1 月,第 1 版,第 219─224 页。
② 例如,苏联政治高压时期 (从 30 年 代 至 70 年 代),曾 出 现 了 大 量 与 权 力 话
语采取对抗态度的“地下刊物”,孕育了诺贝尔奖获得 者 布 罗 茨 基 等 重 要 作
家(参阅马可·斯洛宁 《苏 维 埃 俄 罗 斯 文 学》第 32 章 《“萨 米 兹 达 特 ”:地 下
刊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年 10 月,第 1 版)。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23

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它的特殊的传播方式。如本文开始所引
的那首诗所描述的,红 卫兵小报往往采取由报纸的编写、出版者(或
者由其所属的组织成员,甚至是专门的“小分队”)上街卖报的流通方
式,面对面地同读者进行 交 流 与 对 话。 那 首 诗 中 所 描 写 的 报 纸 编 者
与读者彼此感情与思想 的 沟 通,至 少 在 当 时 是 有 其 真 诚 之 处 的。 一
位曾参与在王府井 大 街 销 售 《中 学 文 革 报 》的 办 报 者 兼 作 者 也 回 忆
说:“争购《中学文革报》的 热 烈 场 面 我 从 此 再 没 见 过:人 们 排 成 长 龙
般的队伍,举着钱,前胸贴后胸,买到的人如获至宝,没买到的人遗憾
万分;有人用二十五倍的 高 价 从 人 手 中 转 买。 人 们 买 报 那 殷 切 的 表
情告诉我,他们是在寻找真理之声……”①《中学文革报》办报人员能
够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不断向封建“血统论”发动挑战,这恐怕与大
街上那些“寻找真理之声”的 读 者 对 他 们 精 神 和 道 义 上 的 支 持 有 关。
当时的红卫兵小报具 有 售 价 低、发 行 量 大 的 特 点。《中 学 文 革 报》每
份卖 2 分 钱,每 期 的 发 行 量 在 3 万 到 6 万 份 之 间,这 个 印 数 已 不 算
小,但《兵团战报》、清华《井冈山》报等有“中央文革小组”支持的报纸
印数更大,它们通常每期都能印 50 万份。②
红卫兵小报起初以自办发行为主(《新北大》等是例外),到后来,
随着 一些红卫兵组织影响的日益 扩 大,它们所办的报纸便获得官方
的认可,并开始在邮局公开发行。清 华 大 学《井冈山》报创刊于 1966
年 12 月 1 日,属于自办发行的 小 报;自 1967 年 2 月 份 始,该 报 改 由
邮局负责发行,每月出版 6 期,定价 0.
12 元。同时,清华《井冈山》报
还在上海、广州、杭州、西安等地设立航空版代印点,迅速扩大了报纸
的发行量。③ 北京师大的《井 冈 山》报 于 1966 年 12 月 9 日 创 办,当
时采取自办发行的传布方式,自 1967 年 4 月 18 日 第 31 期 开 始,该

① 陶洛诵《我和遇罗克一 家》,见 徐 晓 等 编:《遇 罗 克 遗 作 与 回 忆 》,北 京:中 国


文联出版公司,1999 年 1 月,第 1 版,第 241 页。
② 参阅牟志京《〈出身论〉与 〈中 学 文 革 报〉》;遇 罗 锦 《乾 坤 特 重 我 头 轻———回
忆我的哥哥遇罗克》,载《花城》
1981 年第 4 期。
③ 见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井冈山》报 1967 年 1 月 9 日的《本报启事》。
2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报由北京市邮局代售,向 全 国 公 开 发 行。① 《首 都 红 卫 兵》是 当 时 很


有名的红卫兵小报,它于 1966 年 9 月 13 日 由北京红卫兵“三司”创
办,
1967 年 3 月 3 日,改出“红一号”,改署“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主
办,自 1967 年 5 月 1 日 “红 十 五、十 六 号 ”合 刊 起,向 全 国 公 开 发
行。②
红卫兵小报栏目多样、内容芜杂,但大体都有一个变化过程。报
道文 革动态是早期各种小报的基 本 任 务,这些文章有两方面的基本
内容:其一是 报 道 本 派 组 织 或 兄 弟 组 织 的 “革 命 壮 举 ”———如 《新 北
大》“北大纪事”栏对北大红卫兵小将横扫燕园、大破“四旧”情况的报
道 ③ ;北京师大《井冈山》报 对 该 校 井 冈 山 战 斗 团 200 多 名 红 卫 兵 到
山东曲阜火烧孔子像、刨 平 孔 坟 行 动 的 报 道 ④ 。 其 二 是 披 露 对 立 派
别私设刑堂、参加武斗 的 暴 行———如 关 于“西 纠”(西 城 区 纠 察 队)红
卫兵在北京六中设立劳改所残害生命,用人血在墙上写下“红色恐怖
万岁”之暴行的报道 ⑤ ,关于西安“红色恐怖队”如何私设监狱,戏弄、
侮辱妇女暴行的报道 ⑥ ;以 及 湖 南 大 学 两 个 对 立 的 红 卫 兵 组 织 互 相
揭露对方杀人罪行的血淋淋的描述 ⑦ 。

① 见北京师大井冈山公社《井冈山》报第 29 期《敬告读者》。
② 见首都大专院 校 红 代 会 《首 都 红 卫 兵》红 十 四 号 (
1967 年 4 月 29 日 )的 通
知。
③ 见北京大学新北大公社《新北大》第 4 期(
1966 年 9 月 2 日)。
④ 见北京师大井冈山战斗团《井冈山》创刊号(
1966 年 12 月 9 日)。
⑤ 见中国科学院红卫兵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 《红 卫 兵 报 》第 3 期 (
1967 年 1 月 11
日)。
⑥ 见西安地区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红卫兵》第 9 期( 1966 年 12 月 24 日)。
⑦ “高司”湖南大学总部办的《红卫兵》第 21 期(
1967 年 6 月 10 日)报 道 了 42
名“高司”学生被“长沙工联”活活打死的情况,并发 表 了 湖 南 师 院 第 三 食 堂
工人颜 ×× 的文章《我 所 看 见 的 杀 人 惨 景》,叙 述 他 在 3 小 时 中 所 见 10 多
个“高司”学生被打死 的 场 面。 而 亲 近 “长 沙 工 联”的 “新 湖 大 公 社”红 卫 兵
在自己一派主办的《新湖大》第 13 期( 1967 年 11 月 7 日)撰文详细描述“高
司”红卫兵如何残杀“长 沙 工 联”的 两 名 “造 反 战 士”的 法 西 斯 暴 行 (两 人 均
被刺刀捅死,生殖器被割),并配发了血肉模糊的死者照片。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25

第二阶段的红卫兵小报 上 刊 载 了 大 量 的 政 论 文,这 些 文 章 貌 似
气度恢宏、运筹帷幄,实际 上 大 多 属 于 借 势 压 人 而 不 能 以 理 服 人、霸
气十足的官样文章。自然,也有遇罗克在《中学文革报》上发表的《出
身论》等论文,它们是文革时期思 想 界 的 可喜 收获,显示了少数勤于
思考 的青年人敢于捍卫真理、捍卫人的尊严而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
抗辩的独立精神品格。
到 1967 年夏季,文革政 治 运 动 已 开 展 一 年。 此 时,红 卫 兵 小 报
上的“宣言”体文章逐渐减少,政 论 文的 比 重也开始下降;各类短小、
精萃 的文艺作品数量的提高,成为这一阶段红卫兵小报引人注目的
景观。不少小报纷纷刊载漫画、歌曲、杂文、诗歌和曲艺作品,以文艺
的形式迅速反映“火热”的文 革 现 实 生 活,抒 发 广 大 “革 命 小 将”的 战
斗激情。一些小报的改版充分透露了红卫兵各派组织开始重视以文
艺作 品 反 映 现 实 生 活 的 信 息,譬 如 由 中 国 作 协 造 反 派 办 的 《文 学 战
报》于 1967 年 8 月 20 日刊登《告读者》短文,说:“《文学战报》自 3 月
23 日创刊以来,共 出 了 25 期。 现 因 《文 学 战 线》即 将 创 刊,《文 学 战
报》原来版面 的 任 务 (指 发 表 大 批 判 政 论 文———引 注)转 由 《文 学 战
线》承担,故自下期起,《文学战报》改为以发表创作为主,用文艺形式
反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代新风貌。”① 改版前的《文学战报》主要
刊载批判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的政论文,以及批判周扬、邵荃麟的文
学理论和批判电影《武训传》、小 说 《刘 志 丹》等 “大 毒 草”的 文 艺 评 论
为主;改版之后,这份报纸发表了众多的诗歌、杂文作品,成为文革时
期较为专业化的文学类小报。
杨健所著《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② 把红卫兵小报上发表的
诗歌列入“地下文学”范 畴 讨 论,这 在 笔 者 看 来 是 不 妥 当 的。 且 不 说
一批 红卫兵小报纷纷由自办发行 改 为 公 开发 行,即使是那些坚持自
办发行、自行销 售 的 小 报,如 前 文 所 说,实 际 上 仍 然 是 纳 入 体 制 的。
判定某种文学(诗歌)现象属于 “地 上 文 学”还 是 “地 下 文 学”,主 要 不

① 载中国作协革命造反团《文学战报》第 24、
25 号合刊(
1967 年 8 月 20 日)。
② 朝华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第 1 版。
2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在于它以什么传播方式流通于社会,而应看它对官方意识形态、艺术
政策、审美趣味 是 采 取 趋 同、迎 合,还 是 疏 离、反 抗 态 度。 从 整 体 上
看,红卫兵小报诗歌基本上是文革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致的产物,它们
与国家出版物上刊载的 诗 歌 并 没 有 太 大 的 区 别。 因 此,本 书 把 它 们
放在“地上诗坛”来讨论。

红卫兵诗歌伴随着红卫 兵 运 动 的 兴 起 而 诞 生,而 大 批 红 卫 兵 小
报的 出现为红卫兵诗歌提供了发 表 园 地,培育了人数众多的诗歌作
者队伍。红卫兵诗歌诞生 的 公 开 空 间,内 在 地 制 约 着 红 卫 兵 的 抒 情
姿态;红卫兵小报独特的 生 产 过 程、流 通 渠 道 和 读 者 群,深 深 地 影 响
着红卫兵诗歌的写作方式、传播途径和被消费(阅读)状况。
最初的红卫兵诗歌都是创作于广场、大街等大众空间,抒发的是
一个时代民众的公共情感,大多数作品属于即兴之作,具有“顺口溜”
的特点:

   红旗 飘 扬,
/人 海 歌 浪,
/千 万 双 手 臂 高 举,
/亿 万 人 同 声 欢
/万岁万岁毛主席,伟大舵手指方向。①
唱:

红卫兵诗歌属 于 在 文 革 初 期 的 狂 欢 化 社 会 生 活 氛 围 中 应 运 而
生,并充分体现其“广场狂欢”特性的特殊诗歌品类:

   好 哇!好 哇!/就 是 好!/临 时 革 命 委 员 会,


/让 我 们 一 千
遍、
/一万遍地大声为您大声叫好。②

红卫兵诗歌作者大多以 站 在 广 场 上 发 表 宣 言 和 檄 文 的 姿 态、语

① 杨东明《永远跟着毛主席》,载北京大学新北大 公 社《新 北 大》第 12 期(


1966
年 9 月 30 日)。
② 《我们大声为您叫好———献给成都工学院临时革命委 员 会》,载 红 卫 兵 成 都
部队政治部《红卫兵》第 19 期(
1967 年 3 月 26 日)。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27

式来抒情表意:

   我向着山城高呼,
/四百万革命群众;
/我向着山城呼啸,/革
命的工农兵同胞。/……啊,四百万革命群众!/啊,革命的工农
弟兄!/在毛泽东旗帜下团结起来,
/杀!杀!杀!/杀向黑线头
子罪恶的黑宫。①

如前文所说,红卫兵小报通常是采取作者、编者与读者直接交流
的传播方式,甚至就在大 街、广 场 上 大 声 朗 读 小 报 上 的 文 章 诗 作,结
果,或引起激烈争论,或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些红卫兵组织还把
自己的诗作配上音 乐、舞 蹈,进 行 广 场 演 出。1967 年 5 月 29 日,北
京 101 中学的“老红卫兵”为 纪念 红卫 兵 诞 生一周年,在天安门广场
演出了《红卫兵组歌》。这组诗歌由 14 首诗作组成,全面展示了红卫
兵运动的历史进程。其中的“开场诗”是这样写的:

   战鼓响,
/烈 火 熊,
/杀 声 起,
/军 旗 红。/冲 天 霹 雳 泣 鬼 神,

杀出英雄红卫兵。/砸烂八股旧学制, /横扫黑帮立奇功。/党给
一身造反骨,
/唇枪舌 剑 杀 气 腾。/主 席 亲 手 授 战 旗,
/小 将 高 唱
东方红。②

读到这样的诗,人们很自 然 会 联 想 起 红 卫 兵 组 织 的 始 创 者 清 华
附中红卫兵所写的三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这一组诗是
诗化的红卫兵宣言书,它的作者、表演者及观众都是有着相同经历的
老红卫兵,并且由于江青等人对老红卫兵历史的否定 ③ ,当时他们正

① 李亮《血之歌———致全市革 命 群 众》,载 重 庆 红 卫 兵 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 《山 城
红卫兵》第 7 期(
1966 年 12 月 23 日)。
②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第 1 版,
第 41 页。
③ 同上,第 39 页。
2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共同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压力。此时,他们处在同一个广场空间,表
演着、倾听着自己的“造反歌”,所引起的情感共振是可以想见的。而
这恰恰最能反映、说明红卫兵诗歌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广场诗歌艺
术。
如果说“在消费 ─ 阅读中,应当区分功能性消费和文学性消费这
两种情况”① ,那么对红卫 兵 广 场 诗 歌 的 接 受 显 然 是 属 于 “功 能 性 消
费”,这是一种政治性的“功能 消 费”,这 些 诗 提 供 给 读 者 (观 众)的 基
本上是社会政治信息和意识 形 态 理 念,它 们 给 读 者 (观 众)带 来 的 是
政治性的热情宣泄,而非 有 距 离 的 审 美 的 愉 悦。 在 红 卫 兵 广 场 诗 歌
中,这种政治性“功能消费”与 其 作 者、表 演 者、读 者 (观 众)的 青 春 激
情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红 卫 兵 广 场 诗 歌 必 定 会 采 取 政 治 抒 情 诗 的
体式,它与现代中国的政治抒情诗传统自有其内在的联系;但文革时
期广 场上的红卫兵政治抒情诗又 有 其 鲜 明的 时代特征,最主要的是
这种广场诗把诗的政治 性 消 费 功 能 推 向 极 端:诗 歌 的 写 作、阅 读、表
演构成了一种政治行为。
1967 年 5 月 29 日的 这 次 天 安 门 广 场 诗 歌 表 演,实 际 上 就 是 老
红卫兵们的一次政治大 示 威。 而 如 本 章 开 头 引 那 首 诗 所 描 写 的“卖
报”行动,其实也是一次政治行动:它既有严密的“小分队”组织,也有
明确的政治目的———向中国的赫鲁晓夫开炮,迎接“江城新曙光的来
到”;读者的反应也是“政治性”的:既有对立派组织的“盯梢”,也有同
情者、支持者的悉心保护,以至诗作者自豪地宣称:“这哪里是卖一张
张的报,
/世界上卖报者哪有这样的骄傲。”
朱自清当年在总结 40 年 代 学 生 运 动 中 涌 现 出 来 的 朗 诵 诗 的 特
点时,强调了它的“行动性”:“它不止于表示态度,却更进一步要求行
动或者工作。”② 在红卫兵广场诗歌这里,朱自清所说的朗诵诗的“行

① 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 学》,杭 州: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1987 年 8 月,第
1 版,第 90 页。
② 朱自清《论朗诵诗》,见 《朱 自 清 全 集》第 3 卷,南 京: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1988
年 8 月,第 1 版,第 256─257 页。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29

动”成了直接的政治行动,而且其行动往往与政治暴力联结在一起。
文革时期在全国各地流传很广的红卫兵诗歌代表作《放开我,妈妈!》
这样写道:

   放开我,妈妈!/别 为 孩 子 担 惊 受 怕。/到 处 都 是 我 们 的 战
友,
/暴徒的长矛 算 得 了 啥!/…… 再 见 了,妈 妈!/我 们 的 最 高
统帅毛主席,
/命令我立 即 出 发!/阶 级 斗 争 的 疆 场 任 我 驰 骋,

门庭犁院怎能横枪 跃 马?/等 着 我 们 胜 利 的 捷 报 吧,妈 妈!/总
有一天,我 们 会 欢 聚 在 红 旗 下,
/为 夺 取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彻 底 胜
利,
/儿誓作千秋雄鬼不还家!①

许多红卫兵小将就是高唱着像《放开我,妈妈!》这样的诗而走向
阶级斗争的“战场”的。《放 开 我,妈 妈!》具 有 强 大 的 政 治 鼓 动 力 量,
以至于在全国各地传播 过 程 中 出 现 了 各 种 “修 改 本”② ,各 派 红 卫 兵
组织 往往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政 治 斗 争 需求,给这首诗不断变动或
补充新的内容,确实把诗歌的“战 斗 武 器”(“批 判 的 武 器”与“武 器 的
批判”相结合)作用发挥到了极点。
朱自清在论述朗诵诗 的 特 点 时,还 谈 到 它“是 群 众 的 诗,是 集 体
的诗。写作者虽然是个人,可是他的出发点是群众,他只是群众的代
言人”③ 。红卫兵的广场诗 也 把 朱 自 清 所 观 察 到 的 朗 诵 诗 “集 体 性”
特点推演到极端。如前文 所 说,红 卫 兵 小 报 大 多 由 某 一 红 卫 兵 组 织

① 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辑部编《写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 卫
兵诗选),北京:人民教育印刷厂,1968 年 12 月,第 96-98 页。
② 《放开我,妈妈!》曾在各地红卫兵小报上登载,笔者 所 见 较 早 的 版 本 是 发 表
在 1967 年 7 月 29 日吉林 的 《长 春 公 社》报 上,以 《放 开 我 妈 妈 》为 题 (标 题
没加标点),并未署作者之名,但写有“寄自武汉”字 样,过 了 一 年 后,此 诗 收
入《写在火红的战旗上》时,署 有 作 者 “武 汉 吴 克 强”字 样,并 在 诗 的 结 尾 注
上写作日期“一九六七·六”。
③ 朱自清《论朗诵诗》,见 《朱 自 清 全 集》第 3 卷,南 京: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1988
年 8 月,第 1 版,第 256─257 页。
3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创办,因而有着较为鲜明 的 派 别 倾 向。 红 卫 兵 小 报 诗 歌 的 作 者 有 时
不止一人,而是数人或整个组织的人,不少诗歌用的是某一组织的集
体笔名,这些诗歌是写作小组集体 创 作 的产 物。1967 年 12 月 26 日
正值毛泽东诞辰,新北大公社 红 卫 兵 组 成 的 “向 日 葵”创 作 组 在 这 一
天的《新北大》上推出了抒情长诗《红太阳颂》:

   无边的大海呵,
/请鼓动澎湃的心潮,
/巍峨的高山呵,
/请挥
舞激情大笔;/撼天的春雷呵,
/请擂动雄浑的鼓点;
/万里的长风
呵,
/请奏起《东方红》乐 曲。/让 我 们 同 声 歌 唱,
/我 们 心 中 最 红
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①

此诗的人称代词“我们”鲜明地标识出了红卫兵诗歌的集体写作
状况。也有一些诗歌虽然 出 自 写 作 小 组 之 手,但 诗 中 的 人 称 代 词 用
的是第一人称 的 单 数。 譬 如 一 首 由 “野 草 地”红 卫 兵 小 组 撰 写 的 诗
《战士的话》写道:“我 是 一 个 青 年 学 生,
/我 是 红 旗 野 战 军 的 士 兵。/
不!我是一发穿甲弹,
/时刻在炮膛里执勤!”② 此诗 的 主词“我”并非
是个体的指称,而是“我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当然,更多的红卫兵小 报 诗 歌 属 于 个 人 署 名 的 作 品,然 而,即 使
是由单个人完成的作品,其 个 性 特 征 的 缺 席 也 是 十 分 常 见 的。 譬 如
有这样一首由少数民族造反派写的诗:

   畲家想念毛主席,
/山歌对着太阳唱;
/毛主席像章挂胸前,

日日夜夜暖心房。③

① 向日葵《红太阳颂》,载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新 北 大》第 145 期 (


1967 年 12
月 26 日)。
② 野草地《战士的话》,载 长 春 地 质 学 院 《长 春 公 社 》第 11 期 (
1967 年 8 月 15
日)。
③ 云和县畲族钟进和《畲家想念毛主席》,载浙江省丽水 地 区 革 命 造 反 联 合 总
部《丽水战报》新 134 期(
1968 年 12 月 26 日)。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31

这首诗的抒 情 主 体 可 以 置 换 成 “壮 家”、“侗 家”,或 其 他 少 数 民


族;而情感的倾诉对象也可以 变 为 “刘 主 席”、“华 主 席”,或 其 他 领 导
人。对此诗的抒情主词和 宾 词 作 任 意 更 换 的 实 验 表 明:这 是 一 首 根
本缺 乏 个 性 的 诗 作,这 类 诗 歌 写 作 不 过 是 以 个 人 名 义 进 行 的 “集 体
式”写作,是一种操作 性 很 强 的“套 语 式”写 作。 这 一 点,我 们 将 在 下
文作更具体的论述。
朱自清还有一个观点也 许 对 我 们 认 识 红 卫 兵 诗 歌 有 一 定 启 示。
他指出,对 “集 体 的 诗”来 说,最 “重 要 的 是 那 氛 围”,脱 离 了 那 氛 围,
“就不能成其为诗”,它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在紧张的集体的现场”实
现的,“单是看写的出来 的 诗,会 觉 得 咄 咄 逼 人,野 气、火 气、教 训 气;
可是走近群众里去听,听上几回就会不觉得这些了”① 。
红卫兵小报上的诗是政治性、集体性极强的作品,更是不能离开
那个“革命时代”的广场氛围来阅读和认识,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放开
我,妈妈!》,以及后来收在《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里的
一些诗,都是如此。不妨在这里摘引一首:

   死为红色小 鬼,/生 做 革 命 闯 将。/毛 主 席 撑 的 腰,


/岂 能 向
你 弯?/要 血,
/一 腔 滚 烫!/要 泪, /半 滴 不 淌!/“检 讨 书 ”
吗?/抱歉!/我们,
/和你们———/骨头不一样!/造反派,
/就是
钢锻铁铸。/跟着毛主席,
/革命造反!/这算罪名吗?/好!/这
罪名, /我们———担!/你听着,莫打颤:
/再列一千条, /谁笑到最
后,
/谁才最好看!/今天,在这黑角落,
/你把我们“审判”;
/看明
日:
/我们 要 登 上 高 台,
/四 周 红 梅 怒 放,
/昂 首 向 东 天/红 日 霞
光!/揪出你们———大小赫鲁晓夫/当众审判!②

① 朱自清《论朗诵诗》,见 《朱 自 清 全 集》第 3 卷,南 京: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1988
年 8 月,第 1 版,第 256─257 页。
② 佚名《造反者日志·答 黑 党 委 “审 讯”》,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辑部编《写在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66-67 页。
3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如果能置身于“因造 反 而 遭 到 压 制 迫 害”的“现 场”,这 样 的 诗 会


引起读者(观众)强烈的共鸣,而产生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在远离“现
场”的今天的读者看来,就不 免 觉 得 “大 而 无 当”,几 无 任 何 艺 术 感 染
力;但经历过文革历史的 当 事 人,重 读 这 些 当 年 的 造 反 诗,或 许 会 有
更为复杂的情感反应也说不定。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是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
红卫兵小报诗歌集,由首都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 印 制,印 数 达 3 万 册。
该书搜集范围较广,共收集全 国 10 多 个 省、市自治 区 的红卫兵 小 报
诗作 98 题 107 首,是 对 文 革 初 期 红 卫 兵 小 报 诗 歌 的 一 次 大 检 阅。
《江城壮歌》和《战地黄花》也是文革前期由红卫兵组织印制的小报诗
选。《江城壮歌》由“钢二司”武 汉 水 利 电 力 学 院、“钢 工 总”东 方 红 兵
团编印,
1967 年在武汉 发 行,收 录 诗 作 77 首,多 数 作 品 写 于 轰 动 全
国的武汉“七·二〇事件”中,是对当地大规模流血冲突的记录。《战
地黄花———八一八诗选》的编选者为吉林师大“八一八红卫兵”《革命
造反军报》编辑部,于 1968 年 8 月 18 日在长春印行,共收录诗作 63
首、对口词一篇、春联一组。
不过,像《写在火红的 战 旗 上》、《江 城 壮 歌》、《战 地 黄 花》这 样 在
全国或一省范围征选红卫兵小报诗作的举措在文革动乱时期毕竟是
少见的。由于不少小报随 着 红 卫 兵 团 体 自 生 自 灭,由 于 当 时 人 们 不
够重视保存这些资料,因此,现在研究者根本无法搞清楚红卫兵小报
的确切数量,连一个大体 的 数 字 也 无 法 得 出。 海 外 的 有 心 人 早 在 文
第一章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基本面貌 33

革时期就开始注意红卫 兵 出 版 物 的 情 况 ① ,但 他 们 的 所 见 恐 怕 也 不
会超过总数的十分之一。笔者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翻阅过 500 多种近
万份红卫兵小报,觉得这不过是其总数的九牛一毛。当然,从笔者收
集到的一千余首诗中,也能一窥红卫兵诗歌创作的大体风貌。

① 海外有关红卫兵 出 版 物 的 资 料 有 :(
1)Le
e,Hong
yung,Re
sear
chGu
idet

RedGuardPub
lica
ti s,
on 1966-1969. Armonk,
N.Y.:M.
E.Sha
rpe,1991.
李洪永:《红卫兵出版物研究指南》( 1966─1969)。(
2)UnionRese
archIn

tit
ute(URI),Cat
alogueof Red Guard pub
lica
tion
she
ldby URI.Hong

Kong URI.1970.《联合研究所所藏红卫兵出版物目录》 。(
3)U. S.
Consu


ateGenerl,HongKong,Surv
a eyof China Mainland Pr
ess,Da i
ly(ap

pr 1950─1977.美国 驻 香 港 总 领 事 馆 :《中 国 大 陆 报 刊 概 览 》(
ox). 1950─
1977)。
3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
人格的内在撕裂

革命何须通行证,天生“反骨”要斗争。
  
只要有鬼就要斗,不灭干净不太平。①

“造反”,成为 60 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的时尚;“叛逆”,乃是那个
时代的主导性格。“冰山绝顶要开花,
/万丈 深潭要捉鱼。/老虎屁股
/砸烂虎头扒虎皮。”② 在文革枪林弹雨中纷纷出台的各种红
定要摸,
卫兵“小报”刊载了大批这类充斥着“砸烂”、“横扫”、“斩断”等战争语
汇的“战斗诗篇”,艺术地 呈 现 了 中 国 青 年 青 春 期 的 造 反 冲 动 和 非 理
性的破坏力量。
这是一首歌颂广州“一月革命”的诗:

   战斗的 1·22 呵,
/你是一根孙大圣的金箍棒, /把一切牛鬼
蛇神打得人仰马 翻, /把 广 东 搞 得 满 城 风 雨,
/大 乱 特 乱!/乱 声

① 杭州市大中专院校红 卫 兵 总 部 《红 卫 兵 报 》,杭 州,第 25 期 (


1967 年 5 月 3
日)。
② 《永远革命向前进》,载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 队《红 旗》第 33 期(
1967 年 1
月 1 日)。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35

中,
/各个阶级,
/各种人物,
/纷纷登台表演。①

还有一首由藏族“造反战士”写的诗:

   百万农奴紧跟毛主席, /高举革命造反有理的大旗, /奋起毛


泽东思想的千钧棒,/向 党 内 大 大 小 小 走 资 本 主 义/道 路 的 当 权
派猛烈开炮!/坚决斩断刘、邓伸向西藏地区的魔爪!②

这两首诗的作者不约 而 同 地 借 用 了“金 猴 奋 起 千 钧 棒”的 意 象,


用以表达革命造反派横扫千军、砸烂“修正主义”路线的“英雄”气概。
它们也道出了一个“艺术 秘 密”:那 位 大 闹 天 宫 的 孙 猴 子 就 是 文 革 造
反派的神话原型。
清华附中红卫兵在《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一文中赋予
神话形象孙悟空以现 代造 反精神:“革 命 者 就是孙猴子,金箍棒厉害
得很,神通广大得很,法力无边得很,这不是别的,正是战无不胜的伟
大的毛泽东思想。我们就 是 要 抡 大 棒、显 神 通、施 法 力,把 旧 世 界 打
个天 翻 地 覆,打 个 人 仰 马 翻,打 个 落 花 流 水,打 得 乱 乱 的,越 乱 越
好!”③
清华附中红卫兵真是好眼力!他们敏锐地把捉到了毛泽东思想
核心内涵———强烈的反体制冲动。毛泽东的反体制思想是以他本人
的“叛逆”性格为感性基点,并在他的诗词创作中得到了艺术的呈现。
毛泽东的前半生是在备受排挤、压迫与不断造反中度过的:少年
时期屡遭脾气暴躁的父亲的打骂,他曾以跳塘寻死方式反抗父亲 ④ ;

① 广州红司战士全红《“一月革命”万 岁》,载 广 州 《文 革 评 论》
10─12 期 (
1968
年 1 月)。
② “农奴戟”红卫兵次旦《毛 泽 东 思 想 照 亮 了 西 藏 高 原》,载 西 藏 民 族 学 院 《农
奴戟战报》第 24 期(
1967 年 7 月 14 日)。
③ 载《红旗》杂志 1966 年第 11 期。
④ R.特里尔《毛泽东传》(修订本),石 家 庄:河 北 人 民 出 版 社,
1989 年 3 月,第
1 版,第 2 页。
3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青年 时代求学于湖南一师时,因不满学校的清规戒律而带头发动学
潮 ①;
1918 年 在 北 大 图 书 馆 当 低 级 职 员,颇 受 一 些 教 授 和 大 学 生 的
歧视 ② ,从 此 埋 下 他 对 知 识 界 人 士 不 满 的 种 子;
1934 年 遵 义 会 议 之
前,他在中共的历次路线 中 经 常 成 为 被 排 挤、打 击 的 对 象;在 那 次 会
议以后,他虽获得了中共最高领导实权,但被苏共视作非正统的马列
主义者,他与“正统 派”的 斗 争 持 续 了 数 十 年。1964 年 1 月,毛 泽 东
在接见外国 友 人 安 娜 · 露 易 斯 · 斯 特 朗 时 指 出:
1963 年 7 月 14 日
苏共公开信对 中 国 的 攻 击 是 反 对 修 正 主 义 斗 争 的 转 折 点,“从 那 时
起,我们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我们丢掉了天条!”③
毛泽东诗词无论从精 神 上 还 是 从 艺 术 上 都 显 示 了“叛 逆 性”,其
中《沁园春·长沙》抒写风华正茂的书生们“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
户侯”的万丈豪情,再现了那个时代青春少年蔑视权威的叛逆风采。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于 1931 年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此词
表现的是工农红军击溃国民 党 政 府 军 第 一 次 “围 剿”的 重 大 事 件,词
的最后一句为“不周山下红 旗 乱”,在 此,毛 泽 东 运 用 了 古 代 关 于 “共
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
中国古代历史 文 献 对 共 工 的 形 象 有 过 多 重 的 描 述:《国 语 · 周
语》说他“淫失其身,欲 壅 防 百 川,堕 高 堙 庳,以 害 天 下”④ ;由 司 马 贞
补写的《史记·三皇本纪》说 他 “任 智 刑 以 强,霸 而 不 王”⑤ ;《淮 南 子
·天 文 训》记 载 说 “昔 者 共 工 与 颛 顼 争 为 帝,怒 而 触 不 周 之 山,天 柱

① R.特里尔《毛泽东传》(修订本),石 家 庄:河 北 人 民 出 版 社,
1989 年 3 月,第
1 版,第 35─36 页。
② 同上,第 42-43 页。
③ 安娜 · 露 易 斯 · 斯 特 朗 《必 须 走 自 己 的 革 命 道 路———与 毛 泽 东 的 一 次 谈
话》,载《党史文汇》
1986 年第 6 期。
④ 《国语》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3 月,第 1 版,第 103 页。
⑤ 司马贞《三皇本纪》,见 《二 十 五 史 》第 1 册 《史 记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362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37

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
焉”① 。
毛泽东在这首《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后面附带了他本人
的原 注,他 在 比 较 各 种 历 史 文 献 对 共 工 的 不 同 记 载 后 写 了 一 段 “按
语”。他说:“诸 说 不 同。 我 取 《淮 南 子 · 天 文 训》,共 工 是 胜 利 的 英
雄。……他死了没有呢?没 有 说。 看 来 是 没 有 死,共 工 是 确 实 胜 利
了。”② 在传统史家眼中,共工是一名“祸 乱 并兴”③ 的破 坏 型 神 祇,是
“逆臣”、“叛贼”的原型。毛泽东在这首词的注释中,赋予共工这个神
话人物以不死的胜利之神的新内涵。这恐怕是共工那种敢与颛顼争
帝的“叛逆”性格,以及他那种折天柱、绝地维的“破坏”精神引起了毛
泽东的共鸣。在国共内战格局下,蒋介石集团是国家政权的拥有者,
而毛泽东及其“革命同志”是“在 野 者”,所 以 他 赞 赏 共 工 向 统 治 者 颛
顼帝大胆挑战的举动并 不 足 为 奇。 从 某 种 程 度 说,共 工 和 孙 悟 空 共
同构成现代中国革命者(造 反 者)的 神 话 原 型,而 许 多 红 卫 兵 诗 歌 作
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参照这些原型进行写作。
一首由北大中文系“迎春”战斗队写的诗抒发了现代造反者冲击
权力体制的战斗激情:

   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踢翻赫秃头徒子徒孙,/
砸烂资本主义黑货,/横扫修正主义毒品!/看,革命小将手奋金
棒起,
/万 里 蓝 天 高 悬 照 妖 镜。/斩 黑 藤,刨 黑 根,
/破 四 旧,立 四
新,
/天翻地覆闹革命。④

① 《淮南子》,见《诸子集成》第 7 卷,上 海:上 海 书 店,


1986 年 7 月,第 1 版,第
35 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北 京: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5 页。
③ 《国语》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3 月,第 1 版,第 103 页。
④ 《葵花朵朵向太阳》(第 二 首 ),载 北 京 大 学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47
期(
1967 年 3 月 4 日)。
3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另一首题为《夺权赞》的作品从诗题上就直接道出了造反目的就
是获得对政权的控制:

   革命夺权起风 暴!/左 派 联 合 势 冲 霄,
/人 民 军 队 作 后 盾,

战鼓如雷鬼神嚎;/今朝奋起千钧棒, /劈魑扫魅斩山魈; /夺得政
权人民手,
/红色江山万年牢!①

像上述所引两诗一样,大批文革时期红卫兵“造反诗”里都奔腾、
跳跃着一个手奋“千钧棒”的小将形象,翻阅这些作品,扑面而来的是
一股股“猴气”。毛泽东似乎 特 别 青 睐 这 些 身 上 有 “猴 气”的、敢 于 向
权威向权力秩序挑战的年轻人。
或许是毛泽东本人年 轻 时 代 受 到“文 化 霸 权”的 压 迫(比 如 在 北
大图书馆工作时的遭遇),他对文化领域的权威人士本能地有一种反
感情绪,他特别希望有“小 人 物”站 出 来 向 这 些 权 威 挑 战。1958 年 5
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 次 会 议 上 指 出:“从 古 以 来,发 明 家,创 立 学
派的,在开始时,都是年青 的,学 问 比 较 少 的,被 人 看 不 起 的,被 压 迫
的。”接着,在列举了古今中外青年人“自学成才”的例子后,毛泽东接
着说:“举这么多例子,目的就是要说明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
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 人,不 要 被 权 威、名 人 吓 倒,不 要 被 大 学 问 家
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②
在政治领域,毛泽东同样鼓励 青 年 人 向权力秩 序 造 反。1966 年
3 月,毛 泽 东 在 上 海 的 一 次 谈 话 中 把 当 时 的 各 级 政 权 和 掌 权 者 比 作
“地狱”和“阎王”,他提出了“要 把 十 八 层 地 狱 统 统 打 破”,和“打 倒 阎

① 尹业新《夺权赞》,载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东方红报》第 11 期(
1967 年
2 月 10 日)。
② 《毛主席论教 育 革 命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67 年 12 月,第 1 版,
13-14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39

王,解放小鬼 ”① 的 造 反 口 号。 他 对 地 方 官 员 说:“凡 有 人 在 中 央 搞
鬼,我就号召地方起来反 他 们,叫 孙 悟 空 大 闹 天 宫,并 要 搞 那 些 保 玉
皇大帝的人。”②
从以上所引材料来看,毛 泽 东 的 思 维 具 有 鲜 明 的“二 元 对 立”特
性,在他眼中,意识形态、政 治 领 域 的 各 种 势 力 总 处 于 水 火 不 容 的 对
立状态,斗争的双方呈现为进步/反动、正义/邪恶、光明/黑暗等对立
项的对峙,这些对立项还可置换成小人物/权威、小鬼/阎王、孙悟空/
玉皇 大 帝 等 等 因 素 的 对 举,这 其 实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原 始 思 维”方 式。
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指出:人类的心智具有某种源于灵长
类动物的普遍特性———分类的需要,即在本无秩序的自然之上、自然
与人类关系之上、人与人的关系之上强加某种秩序,而最普遍的分类
方法之一就是二元对立法( bina
ryoppos i
tion)。③ 红卫兵诗歌(也包
括整个文革公开诗坛)自 觉 或 不 自 觉 地 贯 彻 了 这 种 二 元 对 立 思 维 模
式。
一首题为《悼李泉华烈士》的“七律”写道:

   自古峨眉妖鬼 多,
/刘 邓 李 贼 尽 作 恶。/东 方 红 处 风 雷 起,

千钧棒下灭群魔。/革命闯将恨天下, /乘驾东风战蜀国。/誓死
保卫毛主席,
/巴山泉花青松歌。④

此诗是为悼念在四川某地武斗中死去的大学生李泉华“烈士”而

① 见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小组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 万 岁》(内 部 学 习 资
料),北京:新华印刷厂,
1969 年 10 月印刷,第 1 页。
② 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9 月,
第 1 版,第 15 页。
③ 参阅列维斯特劳斯《野性思维》第二 章《图 腾 分 类 的 逻 辑》,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
1987 年 5 月,第 1 版。
④ 载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东方 红 报》第 65、
66 期 (
1967 年 8 月 18 日)。
红卫兵小报上的绝大多 数 以 旧 体 形 式 写 的 诗 词 在 押 韵 、对 仗、平 仄 等 方 面
都不符合诗词格律的要求,不宜把它们视为旧体诗词。
4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作,作者把“革命闯将”与“刘 邓 李”的 斗 争 比 做 孙 猴 子 与 妖 鬼 群 魔 的
对立,这种人(神)———魔(妖、鬼)的冲突模式在红卫兵诗歌中相当普
遍。譬如一首写清华大学 造 反 派 与 王 光 美 较 量 的 诗 出 现 了 “唤 醒 众
鬼 四 起,
/扫 灭 革 命 烈 火,
/挥 剑 舞 妖 风。/小 将 被 专 政,
/乌 云 顷 翻
腾”① 这样的斗争场景;一 首 歌 颂 毛 泽 东 的 诗 出 现 了 “您 老 人 家 挥 巨
手,
/……亿万革命人民高举革命批判的大旗,
/奋起毛泽东思想千钧
棒, /扫沉海底”② 这样的诗句。
/把中国赫鲁晓夫及一切牛鬼蛇神,
有一首题为《沁园春·东方红赞》的作品艺术地再现了红卫兵小
将的造反历程:

   风暴六 月,
/旱 梅 初 艳,
/火 花 争 红。/喜 闯 将 无 畏,
/怒 驱 邹
狐,
/风雷金箍, /横 扫 何 熊。/…… 风 云 变,
/恨 酷 暑 冰 霜,/瘟 神
逞凶。
残暴镇压不 屈,
/坚 守 红 旗 岿 然 不 动。/歌 红 日 破 晓,
/一 唱
天白, /竞 缚 苍 龙。/我 主 沉 浮,
/金猴奋起, /南 征 北 战,
/扫 除 一
切害人虫。…… ③

造反———被镇压———再造 反———胜 利,这 就 是 红 卫 兵 造 反 诗 的


基本叙事程序;而人(神)与魔 (鬼)冲 突 的 跌 宕 起 伏 则 造 成 了 造 反 诗
情感节奏的张弛。
孙悟空的造反之路呈现为造反———被镇压———受招安———修成
正果这样的程序,《西游 记》堪 称 是 中 国 造 反 者 的 文 化 寓 言。 这 一 寓
言在文革造反运动中同样得到完整的展开:文革之初,活跃在运动中
心的是一批“军干”、“革干”出身的“老红卫兵”(天兵天将),广大平民

① 《水调歌头·万众 斥 扒 手 》,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 》第 33、


34 期
(1967 年 4 月 11 日)。
② 《祝毛主席万寿无 疆 》,载 北 京 地 质 学 院 东 方 红 公 社 《东 方 红 报 》第 149 期
1968 年 8 月 18 日)。

③ 载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东方红报》第 65、
66 期(
1967 年 8 月 18 日)。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41

子弟(类似于从石缝中迸出的 石 猴,无“高 贵”血 统)备 受 排 斥;接 着,


平民子弟(以清华大学的蒯 大 富 为 代 表)也 拉 起 自 己 的 造 反 队 伍,冲
击学校权力机关;于是,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向“闹事”的
大中学派驻工作组,一些造 反 派被 打 成“右 派”并遭监禁;不久,江青
等政治“红人”取得了毛泽东的支持,由他们出面去 解 救被“镇压”的
造反 派,毛泽东还警告刘少 奇派 去 的 工 作组 及其后台老板:“凡是镇
压学生运动的人都没 有 好 下 场!”① 从 此,红 卫 兵 造 反 派 成 为 毛 泽 东
重新夺回前此丧失的各级政权的先锋,成为维护新的权利体制的“近
卫军”。
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借红卫兵以及其他造反组织的势力冲垮了
旧的 权力秩序,但却未能及时因势利导地把这股强大的破坏力量充
分转化为新的 权 力 秩 序 的 建 设 力 量。 青 年 人 的 造 反 冲 动 是 非 理 性
的,它冲垮了旧的权力堤坝,又向新的权力大堤发起冲击。大水淹没
了大地,也冲向龙王庙。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后,灾难和动荡便一发不
可收地成为主宰人间的常数。有一首题为《好一个“造反有理”》就表
现了当时部分红卫兵中不可遏制的造反冲动:

   “造反”!“造 反”!/老 子 就 是 要 “造 反”!/“造 反”就 是 “有


理”么。/只要你是当权派, /管他娘是红还是白, /嘿!我都要他
妈统统滚蛋…… ②

只要对方是“当权派”,就必须打倒———这表明:“造反”已由手段
而变成了目 的。“为 造 反 而 造 反”,这 是 政 治 领 域 的 “为 艺 术 而 艺 术
派”。
“为造反而造反”,就不断需要新的对立面。没有对手,就制造一

① 毛泽东《对中央首长的讲话》(
1966 年 7 月),载 《人 民 日 报》
1967 年 4 月 24
日。
② 红浪《好一个“造反有理”》,载首都红卫兵造反大队《燎原》第 12 期(
1967 年
2 月 10 日)。
4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个。当旧的权力体系被摧 毁 后,一 部 分 红 卫 兵 造 反 派 除 了 把 矛 头 指
向新的权力体系外,更多的人 把 “兄 弟”组 织 或 本 组 织 内 的 另 一 部 人
当作了敌对力量。一首题为《老子就是红二司的》作品艺术地再现了
“群众斗 群 众 ”的 社 会 现 实:“老 子 就 是 红 二 司 的,
/不 好 惹 来 不 好
欺。/王贼 张 匪 干 瞪 眼,
/保 皇 小 丑 白 费 力。/大 刀、长 矛 加 钢 炮,
/文
的不行你来武的。/干就干,拼就拼,
/老子一 腔热血泼给你。”① 在各
种“小报”上,各派势力都自封 为 “革 命 群 众 组 织”,指 责 对 方 为 “反 革
命组织”。为了争夺“革命”的正统地位和“革命群众”的名分,各派展
开了“笔战”,并很快由文字战发展为血肉横飞的遭遇战。在“文攻武
卫”的旗帜下,全国陷入了武斗的狂乱之中。
新的权力秩序面临着 巨 大 的 压 力 和 挑 战,该 怎 么 办? 解 铃 还 须
系铃人。毛泽东在发动起 亿 万 造 反 者 冲 垮 旧 的 权 力 秩 序 之 后,就 觉
察到 他们中间蕴积的巨大破坏力 量 对 新 政权 的威胁,并采取了遏制
措施。1967 年 7 月至 9 月,毛 泽 东 视 察 了 华 北、中 南、华 东 地 区,对
热衷于打打杀杀 的 红 卫 兵 造 反 派 进 行 批 评 和 警 告 ② ,并 派 遣 “工 宣
队”、“军宣队”去制 止 武 斗、整 顿 秩 序。 从 1968 年 底 开 始,上 千 万 青
年人(大部分是红卫兵)前 往 边 疆 地 区 和 农 村 地 区 插 队 落 户,红 卫 兵
运动也就因此而终结。两年多的红卫兵运动进程再次印证了中国几
千年“造反”史的基本 规 律:造 反 者 的 结 局 无 非 是 这 样 的———他 们 不
是被制服(如黄巢、洪秀全),就 是 被 招 安 (如 孙 悟 空);可 能 还 存 在 一
种结局:先被招安,后又被慢慢清除(如宋江为首的水浒英雄)。
红卫兵运动的起伏多变显示了文革的复杂性。那种试图给文革

① 载红二司新疆大学星火燎原兵团宣传部《星火 燎 原》第 7 期(
1967 年 8 月 3
日)。
② 毛泽东说:“对红卫兵要进行教育,加强学习。要告 诉 革 命 造 反 派 的 头 头 和
红卫兵小将们,现在正是他们有可能犯错误的时候。”见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编 辑
小组编《无产阶级文化 大 革 命 胜 利 万 岁》(内 部 学 习 资 料),北 京:新 华 印 刷
厂,
1969 年 10 月印制,第 21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43

整理出十分清晰脉络的 努 力 ① 已 被 证 明 是 难 以 再 现 那 个 时 代 复 杂、
丰富的历史风貌。在权力问题上,文革显示出了相当丰富、生动的矛
盾性:在对抗体制与维护体制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换句话
说,文革中一派或多派组织可能体现出对权力秩序强烈的破坏冲动 ,
而另一派或多派组织则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成为权力秩序的捍卫者;
甚至可以说,某一派组织、某 一 个 人 在 此 时 此 地 或 许 是 维 护 体 制 的,
而在彼时彼地它(他)又或许成为体制的反抗者。一首以词的形式写
的作品是这样讽刺某些造反组织朝秦暮楚的精神状态的:“昨日扬言
毙江华(当时的浙 江 省 委 第 一 书 记———引 注),
/今 朝 奋 身 齐 保 官。/
覆雨又翻云,
/投机本领高。/当年唱高调,
/此时露真貌。/白纸显黑
字,
/‘江是好同志’。”②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纠缠 胶 着 的局面呢?这可
能与人性的“善变”(而另一 面 是 “难 变”)有 关,但 更 可 能 与 文 革 这 场
大合唱的指挥兼领唱人毛泽东复杂的性格有关。
在毛泽东性格构成中 的 确 有 一 种 强 烈 的“造 反”和“破 坏”倾 向。
但人们往往忽视这样的事实,即:毛 泽 东 的 “造 反”、“破 坏”乃 是 出 于
创建新体制的需要,他不仅是旧体制的破坏者,而且还是新体制的构
造者。早在青年时代毛泽 东 就 这 样 说 过:“宇 宙 之 毁 决 不 终 毁 也,其
毁于此者 必 成 于 彼 无 疑 也。 吾 人 甚 盼 其 毁,盖 毁 旧 宇 宙 而 得 新 宇
宙。”③ 这与“五四”时期郭沫若《女神》诗“凤凰涅槃”式的新生主题是
一致的。文革时期,毛泽 东 把 这 一 思 想 提 升 为“不 破 不 立”,“破 字 当

① 如金春明的《文革十年 简 史》、高 皋 等 的 《“文 化 大 革 命”十 年 史 》等,都 是 以


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快 刀 斩 乱 麻”式 地 把 复 杂、矛 盾 的 文 革 划 分 为 两 部
分进行分析。
② 《菩萨蛮·暴君投机》,载 浙 江 大 学 《革 命 造 反 报 》第 15 期 (
1967 年 5 月 22
日)。
③ 毛泽东读《伦 理 学 原 理 》批 语,见 中 央 文 献 研 究 室 编:《毛 泽 东 早 期 文 稿 》
(1912 年 6 月 -1920 年 11 月),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0 年 7 月,第 1 版,第
201-202 页。
4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头,立也就在其中了”① 这样的辩证命题。更值得关注的是1966 年7
月 8 日毛泽东写给江青的那封信,在信中他说:“在我身上有些虎气,
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② 何谓“虎气”?何谓“猴气”?“虎气”
就是“在朝”之气,即 毛 的 性 格 中 维 护 权 力 体 制 的 一 面;“猴 气 ”就 是
“在野”之气,即毛性格 中 向 权 力 秩 序 造 反 的 一 面。 毛 泽 东 本 人 明 确
说他身上“虎气”重于“猴 气”,这 应 该 是 指 他 在 成 为 新 兴 共 和 国 的 领
导人之后的精神状态;而 在 1949 年 建 立 新 的 国 家 体 制 之 前,他 身 上
的“猴气”应是占上风的。
红卫兵小将们似乎普 遍 不 理 解“虎 气”与“猴 气”的 关 系,一 味 突
出后者。清华附中红卫兵引用毛泽东的“最高指示”说:“马克思主义
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 句 话:造 反 有 理。”③ 毛 泽 东 给 他
们的回信里说“对反动 派 造 反 有 理”④ 。“造 反 有 理”与 “对 反 动 派 造
反有理”之间的差别很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这两种话语有着重大差
异:前者的造反 对 象 没 有 限 制———既 可 以 是 旧 体 制,也 可 以 是 新 体
制;后者的造反则严格被限定在对“反动派”(旧体制)的框架内;前者
流露了生动活泼的“猴气”,后者则显示了“虎气”对“猴气”的压抑。
文革时期,不仅是红卫兵“误读”了毛泽东的造反理论,而且全国
广大民众似乎也很少有人真 正 领 悟 毛 的 真 意,人 们(包 括 各 级 官 员)
往往从各自的处境和利益出 发,有 时 张 扬 “猴 气”,有 时 光 大 “虎 气”。
一首讽刺诗的结尾就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

   “造反!”“造反!”
/老子如今也要“造反”!/“造反”就是能渔

① 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见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小 组 编:《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命胜利万岁》(内部学习资料),北 京:新 华 印 刷 厂,
1969 年 10 月 印 制,第
110 页。
② 王瑞璞、孙启泰主编《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史 通 鉴 》第 三 卷 (
1966─1976),北
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79 页。
③ 载《红旗》杂志,
1966 年第 11 期。
④ 王瑞璞,孙启泰主编《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史 通 鉴 》第 三 卷 (
1966-1976),北
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91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45

利。/只要削 尖 脑 袋 往 里 钻,
/不 管 昨 天 保 爷 保 娘 保 自 己 多 卖
力,
/嘿!今天我也要打起“造反”旗!①

然而,如同水浒一百零 八 将 中 彻 底“反”到 底 的 人 毕 竟 是 少 数 派
一样,红卫兵中能把“猴 气”张 扬 到 头 的 也 并 不 占 多 数。 尤 其 是 当 红
卫兵在反抗旧体制的过程中 遭 到 “镇 压”而 又 被 拯 救 之 后,他 们 很 自
然地从心底涌现出对“救星”的 无 限 崇 拜 之 情,并 且 把 这 种 感 情 转 移
到“救星”创建的新体 制 中 去。 发 表 于 1967 年 毛 泽 东 生 日 的 著 名 抒
情长诗《红太阳颂》(约 270 行)有一节就表达了红卫兵小将的这种情
感:

    我 笑 呵 跳 呵,
/千 歌 万 曲 并 作 一 支 唱,
/千 言 万 语 并 作 一 句
讲:/“祝毛主席万寿 无 疆, /万 寿 无 疆,万 寿 无 疆!”
/毛 主 席 呵 毛
主席,
/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岁月,
/我们打开您的宝书,
/眼前
呵大道一行行!/当我们 被 走 资 派 加 上 镣 铐,
/是 您 点 燃 文 化 革
命的烈火,
/烧毁黑暗的牢房;
/当我们被工作组钉上黑榜,
/是您
斩断刘邓反动路线,
/再次把我们解放!②

在这种情境里,红卫兵 对 走 资 派“反 动 路 线”的 反 抗 自 然 会 转 化


为对他们的“大救星”毛主席及其“革命路线”的拥护。在红卫兵造反
者身上,反对旧体制 (及 其 旧 权 威)的 冲 动 与 捍 卫 新 体 制 (及 其 新 权
威)的冲动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叛逆人格与权威人格也是复杂而有
机地融为一体的。对于叛 逆 者 的 这 种 双 重 人 格,法 兰 克 福 学 派 思 想
家 W.赖希和 E.弗洛姆都曾有过精彩的分析。
E.弗 洛 姆 以 16 世 纪 宗 教 改 革 者 马 丁 · 路 德 为 个 案 来 说 明 问

① 红浪《好一 个 “造 反 有 理 ”》,载 首 都 红 卫 兵 革 命 造 反 大 队 《燎 原 》第 12 期
1967 年 2 月 10 日)。

② 新北大公社红卫兵向日葵《红太阳颂》,载北大文化革 命 委 员 会《新 北 大》第
145 期(
1967 年 12 月 26 日)。
4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题。马丁·路德是在一位 非 常 严 厉 的 父 亲 培 养 下 长 大 的,童 年 时 代
他没有得到爱,也 缺 乏 安 全 感,这 使 他 在 情 感 上 受 到 权 威 的 双 重 折
磨:“他恨权威,并且反抗 权 威,而 同 时 他 又 崇 慕 权 威,有 服 从 权 威 的
倾向。”① 而 W.赖希则以希特 勒 为 例 来 分 析 这 种 双 重 人 格。 在 少 年
时代,希特勒就开始抗拒父亲为他设计的当一名职员的计划,他立志
当一名画家,于 是,父 子 之 间 发 生 了 严 重 的 冲 突。 W.赖 希 分 析 说:
“然而,尽管他反抗父亲,但 同 时 他 又 敬 重 和 承 认 父 亲 的 权 威。 这 种
对权威的矛盾态度———反抗权威与接受和屈从权威并行不悖———是
从青 春期到成年期每一个中层阶 级 性 格 结构 的基本特点,而且特别
体现在那些来自物质上受限制的环境的人身上。”②
纳粹著名建筑师 A.斯 佩 尔 的 回 忆 可 作 为 W.赖 希 上 述 分 析 的
旁证。A.斯佩尔曾任纳粹德国军备和 战时 生 产部长,与希特勒有着
密切的私人关系。有一回希特勒在餐桌上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说:“我经常被 我 父 亲 狠 揍。 现 在 我 还 相 信,这 是 必 要 的,对 我 有 帮
助。”③ 看来,反抗权威与服从权威二重人格往往是互为表里的,渎神
冲动很容易转向偶像膜拜。

在红卫兵诗歌中汹涌着 的 除 了 狂 热 的 造 反 冲 动 之 外,还 有 同 样
狂热的圣父崇拜宗教激情。红卫兵诗歌中的权威(救星)形象有“党”
和“毛主席”两个 格 位,但 由 于 “党”是 较 为 抽 象 的,而 领 袖 毛 主 席 是
“党”的体现者,因而,这些诗作中的核心权威形象基本上就对等于毛
泽东。毛泽东与崇拜者(讴 歌 者)之 间 呈 现 着 较 为 多 样 化 的 关 系:有
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有父 母 与 子 女 的 关 系,有 伯 侄 关 系,有 超 越 亲 子

① E.弗洛姆 《逃 避 自 由》,哈 尔 滨:北 方 文 艺 出 版 社,


1987 年 6 月,第 1 版,第
39 页。
② W.赖希《法西斯 主 义 群 众 心 理 学 》,重 庆:重 庆 出 版 社,
1990 年 8 月,第 1
版,第 32 页。
③ A.斯佩尔《第 三 帝 国 内 幕———阿 尔 贝 特 · 斯 佩 尔 回 忆 录 》,北 京:三 联 书
店,1982 年 5 月,第 1 版,第 127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47

之上的关系,还有君臣关系(这一关系留待下面再说)。
看来,对权威(领袖)的崇拜充分体现在“长幼有序”① 这一点上。
有一首诗是这样来 写 “我 ”与 毛 泽 东 的 关 系 的:“我 在 毛 主 席 身 边 战
斗,
/享受着人生最大的 幸 福。/像 婴 儿 在 慈 母 的 怀 抱,
/像 幼 苗 沐 浴
着阳光雨露。”② 在诗里,讴歌者与赞美对象有着相当亲密的关系,后
者并没有高高在上的 权 威 感(距 离 越 近,权 威 越 弱;反 之,亦 然)。 须
指出 的是,以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来比喻领袖和赞颂者关系的诗是极
为少见的;相对而言,其他几种关系更为多见。

   毛主席啊毛主席,
/是您把我们救出苦海,
/您是我们工人的
亲爹娘,/……您带领我们奔向共产主义前方。③

一赞东风战士最热爱毛主席,
/毛主席是东风战士最亲的爹
娘,
/毛主席是东风战士心中的红太阳,
/东风战士敬祝毛主席万
寿无疆!④

这是以爹娘与孩子关系喻领袖与民众的关系。还有以一种较独
特的“伯侄关系”(基本上都是出现在东南亚友人写的诗里)写被讴歌
者与讴歌者的关系:

   我对毛伯伯的信仰永远不变,
/几只苍蝇嗡嗡叫,
/太阳的光

① 文革中的赞美诗几乎都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但 也 有 极 少 的 例 外,比 如
有一首民歌 体 的 《工 农 要 掌 权 》的 诗 这 样 写 道:“韶 山 毛 润 芝,
/敢 斗 地 和
天,
/反袁 又 驱 张,
/英 雄 震 三 湘。”(华 东 师 大 《新 师 大 战 报》第 110 期,
1968
年 12 月 26 日),直呼毛泽东的字,确属罕见。
② 马无缰《我站在毛主 席 身 边 战 斗 》,载 北 大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12
期(1966 年 9 月 10 日)。
③ 《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载红代会北京师大井冈 山 公 社《井 冈 山》第 141 期
1968 年 10 月 8 日)。

④ 方向兵《十赞东风战士》,载《广宁工人》第 16 期(
1968 年 1 月 1 日)
4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芒遮不了。/毛伯伯的火炬,
/照亮了世界人民前进的大道。①

从上寮到上寮,
/人民心中盛开着鲜花,
/这充满着友谊的鲜
花呵!/让我献给您,
/伟大的伯伯毛主席!②

更多的诗作抒 发 了 诗 人 对 毛 主 席 那 种 高 于 亲 子 关 系 的 崇 敬 之
情:

   一颗颗红心在尽情地欢跳, /一双双眼睛仰望着您老人家的
画像,/爹亲娘亲哪有您 老 人 家 亲!/沙 深 海 深 哪 有 您 老 人 家 恩
情深。③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奋发图强,飞跃前进!/革命胜利,喜
在脸 上,甜 在 心,
/毛 主 席 呀,翻 身 农 奴 相 信 您。/爹 亲 娘 亲,
/哪
能比得上毛主席亲。④

值得注意的是红卫兵小报赞美诗中并没有出现纯粹的“父亲”意
象,没见过“毛主席啊你是我 的 爹”这 样 的 诗 句,但 这 并 不 意 味 着 “父
亲”的缺席。首先,“爹娘”混 合 意 象 中 有 “爹”的 存 在,并 且 这 一 混 合
意象的重心往往偏向“爹”这 一 边。 比 如 前 面 引 的 那 首 诗 中 有 “毛 主
席是东风战士最亲的爹 娘,
/毛 主 席 是 东 风 战 士 心 中 的 红 太 阳”这 样
的诗句,后一句诗“红 太 阳”(太 阳———男 性 象 征)意 象 表 明 了 领 袖 的

① 越南一朋友《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首都大专院校红 代 会《首 都 红 代 会》红


十五、十六号合刊(
1967 年 5 月 1 日)。
② 老挝一朋友《祝毛伯伯万寿无疆》,首都大专院校红卫 兵 总 部《东 方 红》特 刊
号(
1966 年 12 月 26 日)。
③ 向东《毛主席, 916 战友永远跟着您》,载七机部 916 革命造反兵团宣传勤务
部《造反有理》第 15 期(
1967 年 5 月 1 日)。
④ 林芝县朗杰等《毛主席 呀,翻 身 农 奴 想 念 您》,载 西 藏 自 治 区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派大联合造反总指挥部《风雷激战报》第 42 期(
1967 年 4 月 4 日)。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49

男性身份,前一句诗“爹娘”意象中“娘”只是修饰部分,并非实指。其
次,伯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父子关系的变格。
因之,纯粹的父亲意象在红卫兵赞美诗中是一种“缺席的到位”,
而母亲意象往往是“在位的缺席”。
文革诗歌中也出现了一 些 赞 美 江 青 的 作 品,但 她 在 诗 作 中 的 形
象无法与毛泽东的权威、领 袖 形 象相 提 并论;她只是“毛主席最忠诚
的战士”、“文 化 革 命 的 英 勇 旗 手 ”① ,只 是 “毛 主 席 最 好 的 学 生 ”② 。
江青 之所以能成为红卫兵小将讴 歌 的 对 象,根本原因恐怕在于她是
毛泽东的夫人。那些诗与 其 说 是 赞 美 她,倒 不 如 说 是 赞 美 她 的 特 殊
身份。有一首歌颂江青的诗作无意中就道出了这一秘密:“歌颂你,

就是歌颂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歌颂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又怎能不仰
望你啊,
/敬爱的江青同志!”③ 江青形象的依附 性、从属性特征,再次
证明了母性意象在红卫兵诗歌 中 “在 位 的 缺 席”(尽 管 有 些 人 想 把 江
青塑造成革命小将的“圣 母”)。从 这 一 角 度 说,文 革 诗 歌(主 要 是 地
上诗坛)是一种典型的男权话语的产物。
在历经几千年累积起 来 的 男 权 社 会 话 语 体 系 中,“父”的 意 象 形
成了完备的体系。一家之主为父,以家为中心,父的角色扩散到社会
各个层面:作坊或学校中为师的称“师父”,中国人有“一日为师,百日
为父”的说法;一国之主为君,君 君 臣 臣,父 父 子子,君 臣关系其 实 是
父子关系的“升华”,故一国 之 首 脑 有 “国 父”之 称;在 精 神 领 域,神 职
人员被称为“神甫”、“神父”,而各宗教教主往往被尊为“圣父”。
在文革造神运动中,毛泽东不仅被视作人民共和国的“国父”,而

① 新北大公社胜利团《鲜花与园丁———赞江青同志》,载 北 大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北大》第 190、
191 期(
1968 年 7 月 5 日)。
② 赵石保《乘风破浪万 里 行———献 给 敬 爱 的 江 青 同 志 》,载 首 都 工 人、解 放 军
驻新北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政宣组《新北大 战 报》第 4 期(
1968 年 10 月 22
日)。
③ 佚名《献给披荆斩棘的人》,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版的《写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 》(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76 页。
5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且被亿万民众尊为精神上的“圣 父”,他 被 尊 称 为 “伟 大 的 导 师”、“伟


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
对于这四个“伟 大 ”,毛 泽 东 曾 流 露 过 自 己 的 偏 好。1970 年 12
月 18 日在招待来访的埃德加·斯诺时毛泽东告诉他的美国友人,他
十分讨厌这“四个伟大”,迟早要统统去掉,但也可保留“导师”这个称
呼,因为他 原 先 曾 当 过 教 员,并 且 他 觉 得 自 己 现 在 依 然 是 一 名 教
员。① 可见,毛泽东本人也比较乐于充当中国民众的“精神导师”。
如前所述,红卫兵诗歌是男性权力话语的产物,这也影响了诗作
中自然意象的分布。在大 部 分 红 卫 兵 诗 歌 中,都 或 显 或 隐 地 悬 挂 着
一轮金光灿灿的太阳,而月亮却绝少在诗中露脸,即使出现了(如“月
昏昏,夜茫茫。/一出丑 剧 开 了 场。”②)也 无 非 是 被 用 作 渲 染 丑 角 出
场的气氛因素。同样,红卫 兵 诗 人 对 那 须 抬 头 才 能 仰 视 的 天 空 竭 尽
赞美之 词,却 漠 视 脚 下 托 负 着 他 们 的 大 地。 “天 是 一 种 传 统 的 男
性———父亲的象征,而 地 是 一 种 传 统 的 女 性———母 亲 的 象 征。”③ 天
地和合、阴阳互补而生万 物,这 是 中 国 的 宇 宙 论;西 方 也 有 天 父 与 地
母结合而创造世界和人类的思想。④ 在天 ─ 地、日 ─ 月、父 ─ 母三组
对立项中,红卫兵诗歌显 示 了 天、日、父 意 象 对 地、月、母 意 象 的 压 抑
和遮蔽。而红卫兵诗歌(包 括 整 个 文 革 诗 坛)的 粗 俗、暴 力 审 美 趋 向
也正是阴阳失调、天地失和的结果。从根本上说,红卫兵诗歌是基于
父亲(男性)崇拜的诗歌现象。
面对那伟大的“太阳神”,人们心里升起了如沐圣光的宗教体验:
“一脚踏上天安门,
/热泪不住往下滴。/分明面前是红太阳,
/心里头
还怕是在梦里。/脸这么热,心这么急,
/千言万语涌心头,
/不知先说

① 参阅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 命》,北 京:农 村 读 物 出 版 社,


1989 年 6 月,第
1 版,第 54-55 页。
② 《诗配画》,载红代会北航红旗战斗队《红旗》第 29 期( 1967 年 4 月 18 日)。
③ 阿瑟·科尔曼、莉比·科 尔 曼 《父 亲:神 话 与 角 色 的 变 换 》,北 京:东 方 出 版
社,
1998 年 9 月,第 1 版,第 11 页。
④ 同上书“引言”,第 3-6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51

哪一句。”① 毛泽东被赋予了神话人物移山造河的伟力:“毛主席挥手
彩霞落,
/脚下的荒山变果园;
/毛主席走过黄泥埂,
/引来了江水碧浪
翻。”②
在 20 世纪中叶,尤其是 文 革 时 期,毛 泽 东 被 奉 为 中 华 民 族 乃 至
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救世主,亿 万 民 众 都 把 能 去 “圣 地”北 京 朝 见 救
星毛 泽东当作一生中最神圣的大 事,尤其是千千万万青少年都渴望
着亲睹“伟大领袖”的圣容、亲沐“红太阳”的恩宠。在 1966 年下半年
的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 连 续 8 次 接 见 革 命 小 将 达 1100 多 万 人,把
这场现代朝圣活动推向 高 潮。 激 动 不 已 的 小 将 们 挥 毫 泼 墨,写 下 了
一首首抒发“无上光荣”的诗作:

   群情沸腾的天安 门 广 场,
/人 群 似 海,红 旗 如 浪;
/伟 大 统 帅
在频频招手,/啊,我来到了毛主席身旁。③

一轮红日照东方,
/毛 主 席 来 到 天 安 门 城 楼 上。/百 万 师 生
齐欢呼,
/心中升起了红太阳。④

据当年参加那场朝拜活 动 的 当 事 人 回 忆,当 毛 泽 东 出 现 在 他 们
面前时,有的红卫兵竟激 动 得 昏 死 过 去;有 一 位 小 将 被 挤 倒 在 地,左
腿被踩断,却这样安慰伤心的父母说:“值得,踩我的人都是见过毛主

① 高梁、延继烈《延安人民 的 祝 愿》,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部编辑出版《写在火红的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0 页。
② 江广玉《公社的节日》,出处同上,第 199 页。
③ 向东《我来到了毛主席 身 旁》,载 河 南 省 红 卫 兵 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 《河 南 红 卫
兵》第 9 号(
1967 年 1 月 1 日)。
④ 李怀堂《毛主席就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载北京矿业 学 院《红 卫 兵 战 报》第
6 期(
1966 年 9 月 29 日)。
5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席的!”① 更痴迷的是一位 名 叫 苏 红 的 女 红 卫 兵,她 有 幸 与 毛 泽 东 握


过手,当时,她曾考虑过把 这 只 手 剁 下 来 捐 献 给 历 史 博 物 馆;在 那 以
后的 3 个月里,她从不洗右手,目的是为了保存伟大领袖的特殊的气
味;后来,苏红卷入了学校派系冲突中,当对手试图打人时,她伸出那
只众人皆知被毛泽东握过的右手,面对这只“圣手”,打手们吓得败下
阵来。②
在 1966 年下半年那个疯狂的广场上,与毛泽东握手成了朝圣活
动中最重要的仪式:“毛主席走到哪里,就有大丛大丛的手臂伸向他,
很多人得不到他的器重,那些因激动而颤抖的手指,就摸毛主席的手
背,只要能和他 的 皮 肤 发 生 任 何 沙 粒 大 小 的 一 点 接 触,都 是 千 金 不
换、价值连城的幸福。”③
通过与“圣父”的肌肤相触,从而获得“神圣”感受,这是一种可以
追溯到原始时 代 的 人 类 感 受 方 式,在 其 背 后 则 是 巫 术 思 维 的 制 约。
英国人类学詹·乔·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把交感巫术分为“模拟
巫术”和“接触巫术”两类。红 卫 兵 小 将 们 似 乎 暗 中 受 “接 触 巫 术”思
维的操纵,这种思维的线路是这样的:“事物一旦互相接触过,它们之
间将一直保留着某种联 系,即 使 他 们 已 相 互 远 离。 在 这 样 一 种 交 感
关系中,无论针对其中的一方做什么事,都必然会对另一方面产生同
样的后果。”④ 怪不得苏红 的 对 手 不 敢 打 她 的 手:因 为 打 这 只 被 毛 泽
东握过的手,就等于打毛泽东本人的手,这在当时是万劫不复的弥天
大罪。
一首由署名作者“言志”所 作 的 红 卫 兵 小 报 上 的 诗《拉 一 拉 毛 主
席握过的手》就艺术地表现了“握手”的交感特性:

① 蓝石等编著《天安门不相信眼 泪》,太 原:北 岳 文 艺 出 版 社,


1993 年 3 月,第
1 版,第 144 页。
② 同上书,第 146 页。
③ 同上书,第 132~133 页。
④ 詹·乔·弗雷 泽 《金 枝》,北 京:大 众 文 艺 出 版 社,
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57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53

   战友从毛主席 身 边 归 来,
/沐 浴 着 红 太 阳 的 光 彩。/见 到 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多么 光 荣,幸 福,多 么 温 暖。/拉 一 拉 毛 主 席
/冲天 干 劲 无 尽 头。/听 一 听 毛 主 席 检 阅 过 的
握过的战友的手,
战友的话,
/革命豪情满胸怀。①

在这位小将的心目中,毛泽东成为头上罩着光圈的“圣父”,战友
那双普通的手也因 为 与 伟 大 领 袖 的 “圣 手 ”相 握 而 拥 有 了 非 凡 的 伟
力:许多小将虽未有亲握“圣父”之手的荣幸,但与战友的被伟大领袖
握过的手轻轻一拉,便能“冲天干劲无尽头”。如此,毛泽东已成为亿
万民众感受神圣的源头,成为现代中国的“卡里斯玛”② 型领袖人物。
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事件激起了小将们“大串联”的
冲动,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数千万青少年的东奔西走,构成 20
世纪中国罕见的人口 大 流 动 景 观。 红 卫 兵 除 了 去 北 京“朝 圣”外,他
们还 奔向他们所崇拜的伟大领袖 及 其 他 英雄 人物战斗、生活过的地
方:

   一岭山峦团团 环 抱,
/一 渠 清 水 哗 哗 流 淌。/就 在 这 一 栋 普
通的农舍,/升起了红 彤 彤 的 太 阳。/我 跟 着 红 卫 兵 的 行 列,
/越
过千重水,翻过万座山,
/在一个旭日东升的时刻,来到了红太阳
的故乡。③

① 载复旦大学八·一八红卫兵师《复旦战报》第 95 期( 1968 年 10 月 18 日)。


② “卡里斯玛”(
Cha
risma)一词源于《 新 约 圣 经》,原 义 指 因蒙受神恩而获得的
天赋;德国社会学家韦 伯 (Max Weber)扩 展 了 这 一 概 念,用 以 指 称 社 会 上
那些具有原创力且富有 神 圣 感 召 力 的 人 物 的 特 殊 品 质 。“卡 里 斯 玛 ”人 物
“被视为‘天分过人’,具 有 超 自 然 的 或 者 超 人 的,或 者 特 别 非 凡 的、任 何 其
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质,或者被视为神灵差遣 的,或 者 被 视 为 楷 模,因
此也被视为领袖”(马 克 斯 · 韦 伯:《经 济 与 社 会 》上 卷,第 269 页,北 京:商
务印书馆,1997 年 12 月,第 1 版)。
③ 东方兵《红 太 阳 的 故 乡 》,载 北 京 外 语 学 院 红 旗 战 斗 队 《红 卫 报 》第 8 期
1966 年 12 月 26 日)。

5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把脚步放轻,把呼吸 屏 紧,
/仿 佛 那 伟 大 的 会 议 还 在 举 行,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这是一间很普通的客厅, /
这是一个极平常的地方,
/在全世界卷起了满天的风云。①

同志,轻一点,
/敬爱的毛主席曾住在这个房间———/简陋的
墨砚,朴 素 的 铺 盖 卷,
/一 双 草 鞋,一 副 重 担。/…… 同 志,轻 一
点,
/敬爱的毛主席在讲授革命经典。/你看,穿草鞋的学员已听
得入神,
/———星星之火,必将燎原。②

这 3 首诗展示的是红卫兵对毛泽东故乡韶山、中共一大会址、广
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 探 访。 通 过 亲 临“革 命 圣 地”,红 卫 兵 小 将 缅 怀
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亲承革命精神的洗礼。在
红卫兵心目中,那些革命伟人用过的物品,那些与革命每一进程有关
的物品变成了圣物:

   捧一捧井冈山的 土 啊 贴 胸 口,
/土 里 浸 过 红 军 血,红 军 的 爱
和仇,/土里插过毛主席亲手竖起的红旗, /……井冈山的土铺出
中国革命胜利 的 大 道 呵,
/全 世 界 革 命 列 车 都 在 这 条 大 道 上 奔
走!③

除了这井冈山的泥土之 外,韶 山 纪 念 馆 里 赤 卫 队 用 过 的 长 矛 和
毛泽东用过的笔墨砚台、红 军 帮 助建 起 的“红 井”、红军用过的扁担、
南泥湾开荒的锄头……都成为温暖红卫兵诗人心灵的圣物。

① 顾炯《光辉的起点———访中共一大会址》,出处同上。
② 佚名《革命司令部———参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出处同上,第 177 页。
③ 夏春华《捧一捧井冈山的土》,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辑、出版的《写在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05 页。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55

红卫兵的狂热崇拜情绪 不 仅 在 对 天 安 门 及 其 他 革 命 圣 地 的 “朝
拜”中 流 露 出 来,而 且 他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也 无 时 不 充 满 对 毛 泽 东 的 虔
敬。红卫兵小将穿绿军服,胸前和帽上都戴毛泽东的像章,万岁不离
口,语录不离手。总之,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具有了宗教仪式色彩,而
他们手中那本“红宝书”似乎也成了中国人的“圣经”。许多单位和部
门都举行过隆重的“迎宝书”大 会,连 祖 国 边 陲 西 藏 地 区 的 牧 民 也 引
颈企盼“红宝书”的到来:

   骏马 追 风 跑 得 欢,
/四 蹄 哒 哒 迸 火 花;
/送 宝 书 的 战 士 呵,

“来———啦!来———啦!” /……战士送来了毛主席的宝书, /藏胞
心里乐开了花。①

对毛泽东的宗教式崇拜最充分地体现于人们的“早请示”、“晚汇
报”仪式上。这是一份录自红 卫 兵 小 报 上 题 为 《寝 室 革 命 化 五 条》的
材料 ② ,它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况:

   一、无限崇拜毛主 席,每 天 早 晨 起 床 后,集 体 敬 祝 毛 主 席 万


寿无疆,朗读毛主席语录。
二、“老三篇”天天读,做 到 背 得 熟,记 得 牢,用 得 好,“斗 私、
批修”,搞好思想革命化。
三、大唱毛主席语录歌,大讲大好形势,大谈文化大革命,把
政治空气搞得浓浓的。
四、设立语录牌,每天值 日 生 选 用 有 针 对 性 的 毛 主 席 语 录,
对照行动,互相检查。
五、经常讲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一周一汇报,半月

① 山新兵《送宝书的战 士》,载 北 京 大 学 新 北 大 公 社 《新 北 大 》第 152 期 (


1967
年 2 月 8 日)。
② 载华 东 师 大 红 卫 兵 上 海 新 师 大 师 《新 师 大 战 报 》第 14 期 (
1967 年 12 月 9
日)。
5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一交流。
第五宿舍 123 室

在文革造神运动中,毛泽东被当作宗教教主来顶礼膜拜,而芸芸
众生 则 成 了 “有 罪 之 人”,他 们 不 断 开 展 批 评 与 自 我 批 评,向 他 们 的
“精神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这样,“早请示”、“晚汇报”便具有了宗
教弥撒的色彩。
红卫兵宗教崇拜很快 由 肉 身(毛 泽 东 本 人)发 展 为 对 偶 像(毛 泽
东像章、图片、塑像)的崇拜:

   面对着毛主席的巨型塑像,/我们向您老人家庄严宣誓:/对
于您,我们永远,/无限忠诚,无限热爱,
/无限崇拜,无限信仰。/
我们永远读您的书,听 您 的 话,
/照 您 的 指 示 办 事,
/做 您 最 忠 实
的红卫兵,
/当文化革命勇敢的闯将!①

对“红太阳”的无条件 崇 拜,导 致 红 卫 兵 小 将 愿 意 为 他 们 的 偶 像
献出一切:

   毛主席呵毛主 席!/这 陕 北 老 红 军 的 小 米,
/这 草 原 老 大 爷
的哈达;/这劳动模范 的 锦 旗,
/这 战 斗 英 雄 的 奖 章 ……/都 叫 我
呀一齐捎上!②

作为崇拜者,红卫兵给他们的伟大领袖献上了这么多的“贡品”,
然而,这些都算不了啥。红卫兵献给他们的精神偶像的最宝贵的“贡
品”是:青春、鲜血和生 命。 在 狂 热 的 宗 教 情 绪 下,红 卫 兵 纷 纷“走 火

① 大龄、九思《热烈欢 呼 毛 主 席 塑 像 的 建 立 》,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第 41、
42 期合刊(
1967 年 5 月 6 日)。
② 向日葵《红太阳颂》,载 北 京 大 学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145 期 (
1967
年 12 月 26 日)。
第二章   造反与崇拜:红卫兵群体人格的内在撕裂 57

入魔”,他们愿意为保卫伟大领袖的“伟大事业”而殉身:

   只要中国永远红,
/老子流血乐无穷;
/只要中国不变色,
/老
子死了也值得。①

高 擎 红 旗 捧 雄 文,
/为 干 革 命 赴 北 京。/我 头 我 血 何 所 惜,

誓死忠于毛泽东。②

对毛泽东的偶像崇拜是以他在几十年峥嵘岁月中的“赫赫勋业”
为基础而形成的精神现象;不过,一些心术不正的政坛人士的吹捧也
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林 彪 是 这 些 人 的 代 表,柯 庆 施 也 谙 熟 此 道。 在
1958 年的成都中央会议上,柯氏公开说:“相信毛主席要到迷信的 程
度,服从毛主席要到盲 目 的 程 度。”③ 只 有 彭 德 怀 等 少 数 人 厌 恶 这 种
“吹吹拍拍”,敢于抵制对领袖的宗教崇拜。据红卫兵揭发,当彭德怀
听到有人喊“毛主席 万 岁”时 曾 反 问 道:“你 喊 万 岁,他 就 万 岁 了?连
一百岁也活不成!这是偶像崇拜。”④
无独有偶,北京市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遇罗克也在 1966 年 5 月
3 日的日记中偷偷写 下 他 “冒 犯 神 圣”的 思 考:“共 青 团 中 央 号 召,对
毛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把 真 理 当 成 宗 教。 任 何 理 论 都 是 有 限 的,所

① 《只要中国永远红》(湖 北 红 卫 兵 歌 谣),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写在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9 页。
② 庞士让《狱中诗抄》(一),载西北大学红卫兵总部《新西大》第 34 期(
1967 年
8 月 8 日)。
③ 参阅于辉编著《红卫 兵 秘 录》,北 京:团 结 出 版 社,
1993 年 4 月,第 1 版,第
185 页。
④ 永向阳《彭德怀是一只吠日的狂犬》,载北京工业学院 红 代 会《北 工 红 旗》第
55 期(
1967 年 8 月 14 日)。
5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谓无限是毫无道理的。”① 当 然,像 彭、遇 这 样 清 醒 的 人 简 直 太 少 了!


绝大 多数的人,尤其是年轻幼稚的红卫兵都不可避免地成为那场造
神运动中的偶像崇拜者。
红卫兵小报上的诗歌显 示 了 红 卫 兵 运 动 (乃 至 整 个 文 革 政 治 运
动)的反体制与维护体制的 内 在 紧 张,显 示 了 红 卫 兵 小 将 (及 我 们 的
民族)的造反狂热与圣父崇拜、反抗权威与崇拜偶像的双重人格的内
在撕裂。红卫兵小报诗歌也表明:发生在 20 世纪中国的偶像崇拜和
造神运动是原始时代巫术思 维 的 现 代 “遗 形”;红 卫 兵 小 报 诗 歌 与 原
始时代的关联还体现在它众多时空意象的神话原型上———这是下一
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① 徐晓等编《遇罗克遗作与回忆》,北 京:中 国 文 联 出 版 公 司,
1999 年 1 月,第
1 版,第 116 页,并参阅 393 页。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59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①

关于文学与神话的关系,鲁迅曾作过精彩的阐释,他说:“故神话
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 术 所 由 起,且 实 为 文 章 之 渊 源。”② 他 又 指 出:
在古代,“不问小说还 是 诗 歌,其 要 素 总 离 不 开 神 话。 印 度,埃 及,希
腊都如此,中国亦然”③ 。
考察人类上古史,不难发 现 各 文 明 古 国 的 确 曾 竞 相 开 放 出 灿 烂
的神话文学花朵:古希腊的《荷 马 史 诗》、古 印 度 的 《罗 摩 衍 那》、古 巴
比伦的《吉尔迦美什》、古希伯 莱 的 《旧 约 · 创 世 纪》…… 它 们 成 为 各
大文明的源头,至今仍是 后 世 作 家 难 以 超 越 的 文 学 经 典。 中 世 纪 之
初,基 督 教 凭 借 手 中 握 有 的 “话 语 特 权”,把 古 希 腊 罗 马 神 话 打 入 冷
宫,此后的西方 文 学 完 全 被 基 督 教 神 话 所 笼 罩。 与 此 同 时,佛 教 神
话、印度教神话、道教神话及伊斯兰教神话在各自的文化传播区内纷
纷获取主宰地位。近千年的中世纪东西方文学都经历了“神话化”的
过程。

① 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 和 工 人 党 莫 斯 科 会 议 上 的 讲 话》,见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编印的《毛主席语录》,福建:新华印刷厂, 1968 年 12 月印制,第 74 页。
② 《鲁迅全集》第 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1 版,第 17 页。
③ 同上,第 303 页。
6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文学的“非神话化”发 端 于 欧 洲 的 文 艺 复 兴 时 期,人 文 主 义 精 神
的传 布使彼岸的天国日益显得虚 幻,而此岸的尘世生活和人在宇宙
中的主体地位获得充分证实。18 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和 19 世
纪的科学实证论解构了 文 学 的 神 话 传 统。 现 实 主 义、自 然 主 义 文 学
成为“非神话化”世俗 文 学 的 典 范。 然 而 几 乎 是 与 此 同 时,浪 漫 主 义
者因 不满足于对平庸鄙俗的现实 生 活 的 表现,把目光投向远古神话
世界,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学“神话化”尝试。
“再神话化”是 20 世 纪 文 学 的 一 大 显 著 特 征。 托 · 斯 · 艾 略 特
的《荒原》根植于基督教福音书 “寻 找 圣 杯”的 传 说,威 · 叶 芝 写 诗 的
灵感常常被爱尔兰民间神话所触发,詹·乔伊斯赋予传统的“尤利西
斯”神 话 以 崭 新 的 现 代 性 内 蕴,戴 · 赫 · 劳 伦 斯 痛 恨 工 业 文 明 的 侵
蚀,不断从古代神话中为灰色贫弱的现代人生寻求健康的人性和本
能的力量。在众多的现代 主 义 作 家 那 里,“神 话 化”不 仅 是 一 种 艺 术
手段,而且已成为他们感 知 世 界 的 基 本 方 式。 在 加 西 亚 · 马 尔 克 斯
等第 三世界作家那里,传统神话的运用还成为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
标尺。
20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需要神话,也产生神话的时代。近 代 以 来
的百 年积弱使中国一蹶不振,民族的生死存亡震醒了一批批的仁人
志士。他们开始 从 事 一 项 开 天 辟 地 的 工 作———创 造 全 新 的 民 族 国
家。孙中山掀翻皇位,缔造 中 华 民 国,他 创 造 了 20 世 纪 中 国 第 一 个
神话。毛泽东靠土枪、小米,靠 钻 山 沟 的 游 击 战 术,拖 垮 了 装 备 相 对
精良、掌握现代战术的 800 万 政 府 军,建 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他 创 立
了 20 世纪中国第二个神话。随后,毛泽东被千千万万的中国民众奉
为民族的大救星。对毛泽东的偶像崇拜到 60 年代中期达到顶点,全
民族对救世主的狂热感情终于促成了“文化大革命”这个新神话的诞
生。这证实了鲁迅的“中国人至今未脱原始思想,的确尚有新神话发
生”① 的观点并非是空穴来风。
神话因子无孔不入,向文革时期的所有社会空间渗透,文学这个

① 《鲁迅全集》第 1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1 版,第 438 页。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61

高度意识形态化了的精神空间也四处弥漫着神话的气息。文革时期
由“林副统帅”林彪带头歌唱 的 一 曲 《大 海 航 行 靠 舵 手》,充 分 地 传 达
了中国亿万民众对毛泽东顶 礼 膜 拜 的 感 情,这 首“赞 美 诗”内 在 地 包
含了一个太阳崇拜的神话原型: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干
革命靠的是毛泽东 思 想。/鱼 儿 离 不 开 水 呀,
/瓜 儿 离 不 开 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①

这首歌以第一个句号 为 界 分 为 两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共 4 句,前 三
句为 比兴句,用来烘托第四 句的 政 治 理 念:“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
想”;第二部分也是 4 句,前 两 句 为 比 兴 句,用 来 修 饰 第 三 句 的 革 命
真理:“革命群 众 离 不 开 共 产 党”,第 四 句 是 全 曲 感 情 不 可 抑 制 的 喷
发,升华为对“伟大领袖”的至高赞美:“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整首歌曲由 5 个比兴 句、两 个 理 念 句、一 个 抒 情 句 构 成,其 中 的
5 个比兴句蕴含了太阳崇拜神话和生殖崇拜神话;换句话说,这首讴
歌“现代神明”的“赞美诗”里藏匿着不易被察觉的神话因素。
“大海航行靠舵手”呈 现 的 是 洪 水 神 话 时 代 人 类 的 境 遇:由 于 某
种原因(通常是人类的堕落),天神震怒,洪水大作;出现了一位英雄,
他成为拯救百姓之“方舟”上的掌舵人。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很容易迷
失方向,那么究竟凭什么 确 定 正 确 的 航 向 呢? 由 于 指 南 针 的 发 明 和
运用 已是较晚的年代,原始洪荒时期的人只能依据太阳的东起西落
来确定航向。这个神话意象的引申义是明确的:舵手航行靠太阳,毛
泽东思想是为舵手(共产党)引 领 亿 万 中 国 民 众 脱 离 苦 海,完 成 这 次
“慈航”指引方向必不可少的“太 阳”。 因 而,航 海 神 话 内 含 了 对 太 阳
的崇拜。
“万物生长靠 太 阳”直 接 揭 示 了 上 古 时 代 的 太 阳 崇 拜 形 成 的 根

① 郁文词、王双印曲《大海 航 行 靠 舵 手》,见 《战 地 新 歌》,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2 年 5 月,第 1 版,第 5 页。
6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源:原始人的粮食作物全 赖 阳 光 照 射 而 成 长、结 出 果 实;原 始 人 从 太


阳那儿获得光明、温暖、火 种 …… 于 是,原 始 人 便 把 太 阳 当 作 神 来 顶
礼膜拜。而 20 世纪中叶的中国民众把共和国百废俱兴、欣欣向荣的
大好局面视为毛泽东思想“阳光”照耀下的结果。
“雨露滋润禾苗壮”包 含 了 一 个 生 殖 神 话:雨 露 乃 由 宇 宙 中 阴 阳
二气和合而成,它们的润泽是禾苗生长壮大的保证。雨露,在上古神
话(如“巫山云雨”中是性隐 语)喻 指 男 女 交 合。 原 始 先 民 “把 植 物 的
能力拟人化为男性、女性”,并依据交感巫术原则,让部族男女在田野
上交合以促进庄稼的生长,确保大地的丰产。① 这句歌词表明:毛泽
东思想的“雨露”是新兴共和国 “禾 苗”茁 壮 成 长 的 滋 润 品 (毛 泽 东 的
字“润芝”暗中契合了这种滋养功能)。
“鱼儿离不开水呀”也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生 殖 神 话 意 象。 鱼 腹 多 籽,
繁殖力极强,原始先民希望种族能如鱼繁衍不绝,故以鱼象征生殖功
能。② “水”在神话中也与 生 殖 结 下 不 解 之 缘,有 不 少 关 于 女 子 浴 水
而受孕的记载 ③ 。在古代神 话 时 代,“鱼”和 “水”都 被 赋 予 了 极 强 的
生殖功能;而现代歌词“鱼离不开水呀”则揭示了民族的繁衍、强盛必
须依赖于生命之泉源———毛泽东思想的灌溉和涵养。

① 参阅詹·乔·弗雷泽《金 枝》关 于 两 性 关 系 对 植 物 生 长 影 响 的 论 述,北 京: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208—209 页。
② 据闻一多在《诗经通义》中 考 证,《国 风》总 共 出 现 了 6 个 有 关 “鱼 ”的 意 象,
他发现“《国风》中比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对方之廋 语,无 一 实 指 鱼 者”;他 还
指出,从《国风》以后,自 晋 宋 乐 府,直 至 近 世 黔 滇 民 歌,都 是 以 “鱼 ”喻 指 男
女两性(闻一多《诗经通义》,见《闻一多全 集》第 2 卷,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2
年 8 月,第 1 版,第 127—128 页)。另 外,闻 一 多 在《说 鱼》里 探 讨 了“鱼”如
何成为性和生殖的象征,他 认 为:“这 除 了 它 的 繁 殖 功 能,似 乎 没 有 更 好 的
解释。”(闻一多《说鱼》,见《闻一多全集》第 1 卷,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2 年 8
月,第 1 版,第 134 页)
③ 譬如郭璞在给《山海经》“女 儿 国”作 注 时 写 道:“有 黄 池,妇 人 入 浴,出 即 怀
妊矣。”(郭璞注《山海经· 海 外 西 经 》,长 沙:岳 麓 书 社,
1992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20 页)。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63

“瓜儿离不开秧”同 样 是 一 个 生 殖 神 话 意 象。“瓜”是 藤 蔓 植 物,
一藤多瓜,瓜内多籽,且瓜的外形与孕妇肚子很相似,“瓜”在原始先
民心目中成了生殖力的象征。① “瓜儿离不开秧”揭 示 了瓜(民众)的
繁盛须臾不可脱离秧———“伟大领袖”的生殖原理。
总之,文革时期最 为 流 行 的 歌 曲 《大 海 航 行 靠 舵 手》
5个比兴意
象 的原型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太阳崇拜神话和生殖崇拜神话。
而且事实上,几乎所有文革时期的“赞美诗”,甚至整体的文革话语都
保留着原始神话的“遗 形”② ,红 卫 兵 小 报 诗 歌 中 的 太 阳 崇 拜 神 话 随
处可见:

   一夜桃花开万山,/树树燃起红火焰,
/毛主席站在高山顶,

一轮红日当头悬。 ③

青山起舞江河欢 唱,
/鲜 花 烂 漫 红 旗 似 海 洋。/天 安 门 广 场
升太阳,
/万道金光灿烂辉煌,
/太阳就是毛主席,
/千年万年放光
芒。④

① 闻一多在解释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娲为什么会以瓜(葫 芦)的 形 态 出 现
时指出:“我想是因为瓜 类 多 子,是 子 孙 繁 殖 的 最 妙 象 征,故 取 以 相 比 拟。”
他还说《诗经》中的《大雅·绵》以“绵绵瓜瓞”作为“民 之 初 生”的 起 兴,用 意
与此相同。(闻 一 多 《伏 羲 考 》,见 《闻 一 多 全 集 》第 1 卷,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2 年 8 月,第 1 版,第 61 页)。
② “遗形说”是由人类学家安德烈·兰所创立,此说认为 一 切 神 话 无 非 是 原 始
的哲学、科学与 历 史 的 遗 形 ( sur
vi l)。 参 阅 茅 盾 《神 话 研 究 》,天 津:百 花
va
文艺出版社,1981 年 4 月,第 1 版,第 11—14 页。
③ 江广玉《公社的节日》,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
出版《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版,第 199 页。
④ 新人大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载 首 都 红 代 会 中 国 人
民大学新人大 公 社 毛 泽 东 思 想 红 卫 兵 《新 人 大 》第 25 期 (
1967 年 7 月 1
日)。
6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太阳崇拜神话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不过,农耕文明形态国家的
太阳崇拜比起游牧文明、航海文明形态国家要强烈、执著得多。这恐
怕与农耕生产对太阳运行的高度依赖有关:没有太阳的光照,农作物
就不可能生长;太阳的运行造就了四季,农业生产休耕节奏因此而形
成。有学者说:“太阳宗教是发达农业宗教的形态。”在农耕文明高度
发达 的古巴比伦王国,“太阳 神不 单是 和 冬 之寒气、黑暗之力斗争的
战士,并且是农业牧畜的创造者,国土和文明的保护者……后来的巴
比伦第一王朝的汉谟拉比王编纂法典,明言法与秩序和正义,是太阳
神夏玛虚所授的”① 。
在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古 代 东 亚 各 国,对 太 阳 神 的 崇 拜 也 是 一 种
普遍现象。陈梦家说:“朝 鲜 夫 余 国 和 殷 并 有 玄 鸟 降 生 始 祖 的 神 话,
他们的始祖朱明(朱蒙、东明)之母为河伯之女感日影而孕,故曰:‘我
是日子,河伯外 孙。’”② 玄 鸟 (太 阳 神 所 化 )生 殷 商 始 祖 契 的 神 话 在
《诗经·商颂·烈祖》中 被 描 写 为 “天 命 玄 鸟,降 而 生 商”③ 。《史 记》
说:“殷契母曰简狄,有 娀 氏 之 女,为 帝 喾 次 妃。 三 人 行 浴,见 玄 鸟 堕
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④
《礼记·月令》也 记 录 了 周 王 朝 盛 行 的 太 阳 崇 拜 现 象:“玄 春 之
日,天子 亲 帅 三 公、九 卿、诸 侯、大 夫,以 迎 日 于 东 郊。”⑤ 这 种 祭 日 仪
礼在以后的王朝都一直延续着。
中国乃亚细亚农耕文明 的 代 表,对 太 阳 的 崇 拜 已 经 在 中 华 民 族
心理上形成了一个深深的积淀层。即使到了 20 世纪的现代中国,只

① 中原与茂九郎等《西南亚细亚 文 化 史》,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


1936 年 6 月,第
10 页、
13 页。
②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6 年 7 月,第 574 页。
③ 朱熹《诗经集传》,见《四书五 经 》中 册,北 京:中 国 书 店,
1985 年 12 月,第 2
版,第 167 页。
④ 司马迁《史记·殷本 纪》,《二 十 五 史》第 1 册,上 海: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4 页。
⑤ 陈皓《礼记集说》,《四书五经》中册,北京:中国书店,
1985 年 12 月,第 2 版,
第 84 页。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65

要具 备相应的精神气候,太阳崇拜的神话原型便会在亿万民众心中
复活。何以毛泽东能成为 照 耀 20 世 纪 中 叶 中 国 上 空 一 轮 熠 熠 生 辉
的太阳?除了有新型的民族国家创建之初亿万民众对“明君圣主”的
企盼、期待作为心理基础之外,现代中国国家精神能源的短缺也是一
个重要的前提。在千年封建王国的意识形态基础———儒家学说丧失
了权 威话语的地位后,初步调和了传统的大同理想与现代社会主义
学说,具有浓郁乌托邦色彩的毛泽东思想被奉为中国民族走向未来
之路的“天启福音”,成 为 一 轮 精 神 的 太 阳。 文 革 时 期 的 红 卫 兵 小 报
诗歌全面再现了毛泽东君临中国民族精神上空的风貌:

   走向天安门,
/人 海 如 潮 涌。/人 人 要 见 毛 主 席,
/心 心 归 向
北京城!/东方有个红太阳, /太阳就是毛泽东。①

红太阳从东方升起,
/把我们的心照得通红透亮,
/有谁能比
我们更幸福,
/当代伟大领袖就在我们身旁。②

绝大多数红卫兵小报诗歌作品都是围绕太阳崇拜这一神话原型
而展开的,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如此多的诗歌作者难道是一致约定
用红太阳意象来表达对 毛 泽 东 的 赞 美 之 情 吗?这 自 然 是 不 可 能 的。
事实上,太阳崇拜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已形成民族记忆而淤积在人们
的“集体无意识”③ 深处,红 卫 兵 诗 歌 作 者 一 旦 进 入 特 定 的 心 理 磁 场
(如天安门广场的狂欢氛围),民族记忆之门便能自动开启,原始时代
太阳神祭典上的祈祷、仪式作为“原型”便会在现代人心灵中浮现,并

① 麦地《走向天安门》,载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井冈山》第 88 期(
1967 年 1 月
1 日)。
② 忠东兵:《心 中 唯 有 红 太 阳 》,载 北 京 师 大 井 冈 山 公 社 《井 冈 山 》第 132 期
1968 年 8 月 17 日)。

③ 关于“集体无意识”、“原 型”等 概 念 等 参 阅 C.
G.容 格 的 《集 体 无 意 识 的 概
念》一文,见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西 安:陕 西 师 大 出 版 社,
1987
年 7 月,第 1 版,第 104 页。
6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形之于诗歌文本。

原始先民在太阳的运行中形成了初步的时间、空间观念,换句话
说,最初的时空结构是建立在太阳的起落基础之上的。文革时期,围
绕太 阳崇拜这一基本原型,红卫兵诗歌形成了具有神话意味的时空
结构,换句话说,红卫兵诗歌的时空意象是不自觉地按照神话原型思
维营构的。这是一首题为《毛 主 席 一 炮 定 乾 坤》的 “颂 体 诗”,它 的 时
空意象组合耐人寻思:

   好像那残冬立春霹雳震,
/好像那惊天动地火山喷, /漫天喜
报飞红云,/中南海内发炮声。/…… 西风衰,东 风 劲,
/乌云 散,
赤霞生,
/天地转,宇宙新,
/东方红遍太阳升。①

此诗的时间意象有:残 冬 立 春(季 节)、初 升 的 太 阳(早 晨),空 间


意象是:西风、东 风、东 方 红 (方 位)。 在 此,诗 人 用 冬 末 春 初 的 雷 声
(而非三九寒冬的风雪)来 比 喻 毛 泽 东 大 字 报 《炮 打 司 令 部》惊 天 动
地的震撼力;诗人不会用“东风衰,西风劲”这样的意象来象征毛泽东
代表的“革命路线”对刘少奇代表的“反动路线”的胜利,更不会用“西
方红遍落日降”(与“东方红遍 太 阳 升”相 反)的 意 象 来 形 容 全 国 形 势
“一片大好”的繁荣景象。诗作者不可能不考虑特定时空意象与特定
政治倾向的对位关系。
事实上,在红卫兵诗人(绝 大 多 数 为 业 余 作 者)那 里 已 经 不 自 觉
地形 成了一套时空意象的运用规 则,时间意象与空间意象不再是纯
物理学意义上的客观性诗歌意象,它们蕴含着基本固定的政治信息,
显示出相对稳定的价值 取 向。 而 这 一 切 是 因 太 阳 的 运 行 引 起 的:从
上古神话时代遗存下来的对太阳的崇拜似乎在暗中操作着红卫兵诗
人对时空意象的排列组合。

① 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 《写 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67 页。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67

太阳运行造成春、夏、秋、冬 四 季 的 交 替,晨、午、昏、夜 四 时 的 更
迭,东、南、西、北四方位的确立,造成日月星辰的变化,造成风雷雨电
云雾霞露诸种气候现象。这诸多天文地理现象从原始时代起就形成
了一个隐含的神话原型系统,加 拿 大 文化 人 类学家 诺 · 弗莱把它总
结为四个子系统:(
1)春 天、黎 明 和 出 生 方 面 的 原 型———关 于 万 物 复
苏的神话,关于创世的神话,关于英雄出生的神话,以及关于黑暗、冬
天、死亡这些力量失败的神话;(
2)夏天、中午和婚姻的原型———关于
进入 天 堂 的 神 话,关 于 神 圣 婚 姻 的 神 话;(
3)秋 天、落 日 和 死 亡 的 原
型———关于战败的神话,关于天神死亡的神话;(
4)冬天、黑夜和毁灭
的原型———关于黑暗势力得 势 的 神 话,关 于 洪 水 和 回 到 混 沌 状 态 的
神话。①
而中国当代神话学者 叶 舒 宪 根 据《尚 书 · 尧 典》等 上 古 典 籍,制
订了这样一个中国神话原型时空 坐 标:(
1)东方模式:日出处,春天,
晨;(
2)南方模式:日中处,夏天,午;(
3)西 方 模式:日落处,秋 天,昏;
4)北方模式:日隐处,冬天,夜。②

再回头看那首《毛主席 一 炮 定 乾 坤》颂 诗:它 的 开 端 一 句 为 全 诗
定下基调———这里隐含了一 个“春 天”神 话 原 型(立 春 霹 雳 震),因 此
诗中有旭日东升(黎明)的意象和东风劲吹(万物复苏)的意象与之相
配套;同样诗的后半段第一句(东风劲)表明:这是一个“东方”神话原
型,所以全诗的起首句“残冬立春霹雳震”(春天)意象与它是协调的。
红卫兵诗歌中最常见的是时空意象是“东风吹拂”和“旭日东升”

① 诺·弗莱《文学的 若 干 原 型 》,见 《西 方 现 代 文 论 选 》,上 海: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1983 年 1 月,第 1 版 ,第 345 页。
② 叶 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 1 月,第 1 版,
第 17 页;在《淮南子·天 文 训》中,四 季 之 神 与 五 方 帝、五 色 帝 的 祭 礼 和 阴
阳五行说相结合,形成了 如 下 系 统:“东 方 木 也,其 帝 太 皞,其 佐 句 芒,执 规
而治春……南方火也,其 帝 炎 帝,其 佐 朱 明,执 衡 而 治 夏 …… 中 央 土 也,其
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西方金也,其 帝 少 昊,其 佐 蓐 收,执 矩
而治秋……北 方 水 也,其 帝 颛 顼,其 佐 玄 冥,执 权 而 治 冬 …… ”见 《诸 子 集
成》第 7 册,上海:上海书店,
1986 年 7 月,第 1 版,第 37 页。
6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两个 意 象。 文 革 时 期 著 名 的 大 学 小 报 《新 北 大》创 刊 号 发 表 了 3 首
诗,它们是最早面世的红卫兵诗歌代表作,其中两首的核心意象便是
上述两大基本意象。第一首《最高统帅一挥手》写道:

   万朵红云舞彩绸, /一轮朝阳照宇宙, /主席登上天安门, /天


红透 来 地 红 透。/…… 最 高 统 帅 一 挥 手,
/革 命 大 军 阔 步 走,
/红
旗猎猎舞东风,
/共产主义在前头。①

另一首题为《永远跟着毛主席》的诗第一节是这样的:

   一轮红日升起 在 东 方,
/万 道 霞 光 洒 满 天 安 门 广 场。/毛 主
席走过金水桥,/广场变成了欢腾的海洋…… ②

这两首诗发表在毛泽东 1966 年 8 月 18 日在天安门广场首次接


见红 卫兵的第四天,作者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来描写自己受到伟大领
袖接见的幸福感受。诗作者以一轮东升的旭日来比拟像神话世界中
的太阳神一样 君 临 人 间、身 披 霞 光 的 最 高 统 帅。 轻 风 吹 拂,紫 气 东
来,三呼万岁,这真像是古代朝臣百姓觐见君王的场面的再现。这是
春天神话原型和东方神话原型在红卫兵颂体诗中的艺术呈现。
远古人类用二元对立的 神 话 思 维 来 观 察 和 解 释 时 空 现 象,在 他
们看来,东方是太阳升起 之 处,有 了 太 阳,才 有 光 明、生 命,因 而 东 方
被等同于光明与生命之 所 在;西 方 是 太 阳 降 落 所 在,太 阳 消 失 后,四
处弥漫着黑暗和死亡的 恐 怖,于 是,西 方 被 赋 予 了 黑 暗、死 亡 的 负 面
价值内涵。春天,暖风吹拂,阳气回升、万物复苏;冬天,旋风横扫、草
木凋零、阴气上浮。故而,春天和冬天分别象征着生与死两种生命状
态。

① 王英志《最 高 统 帅 一 挥 手 》,载 北 京 大 学 《新 北 大 》创 刊 号,
1966 年 8 月 22
日。
② 黄明竹《永远跟着毛主席》,出处同上。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69

许多红卫兵诗歌便是在 这 种 二 元 对 立 神 话 思 维 下 营 构 意 象、抒
发感情的。在红卫兵诗歌中,“东风”(方位为“东”,季节为“春”)广泛
地被用作承载、传达革 命 话 语 的 核 心 意 象。“东 风”是 毛 泽 东 最 高 指
示的象征:“最新指示传下来,
/东风万里 百花 开。”① “毛主席啊!/您
的话如旭 日 东 升,
/ 给 我 们 指 明 了 前 进 的 途 程;
/您 的 话 如 万 里 东
风,
/把烧向魔宫的烈火烧得通红。”②
“东风”吹拂 是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形 势 一 片 大 好”的 艺 术 写
照:

   看!红日喷薄,东风激荡,
/听,战鼓阵阵,春雷声声!③

文化革命巨流滚滚,
/看全世界东风浩荡。④

红 日 出 云 光 万 道,
/东 风 万 里 传 喜 报。/全 国 山 河 一 片 红,

红旗如海歌如潮。⑤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 是 东 风 压 倒 西 风。”显 然,自 然 界 的 风 向


在文 革时期被赋予了人文内涵,人们对东风与西风的取舍被看作是
政治上的表态,千万马虎 不 得。 南 京 一 位 老 工 人 在 空 中 作 业 时 被 东
风刮来的浓烟呛得难以 忍 受,嘀 咕 了 一 句:“要 是 刮 西 风 就 好 了!”结
果被当作恶毒攻击毛主席的 “东 风 压 倒 西 风”的 英 明 论 断,竟 被 判 了

① 马荣德、王新 涛 《毛 主 席 最 新 指 示 传 下 来 》,北 京 大 学 《新 北 大 》第 129 期


1967 年 10 月 29 日)。

② 纪秋《跟着毛主席,前进》,北京邮电学院《北邮东方红》
1967 年 4 月 3 日。
③ 同上。
④ 麦地《毛主席站在井冈山》,清华大学《井冈山》
1967 年 5 月 6 日。
⑤ 王在惠《热烈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贵州省安顺市《新安顺报》
1968 年 9 月
11 日。
7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7 年徒刑。① 显然,“西风”被赋予了否定性的负面价值:

   不 怕 那———花 园 毒 草 再 露 土,/不 怕 那———西 天 边 上 黑 云


腾!/呵!咱们红色造 反 兵, /挥 拳 砸 烂 旧 世 界,
/举 旗 奔 向 新 征
程!②

倾倒长江一江水,
/扑不灭革命的火焰;
/挽来西天一天云,

盖不息战斗的烽烟。③

有一首表现苏联“修正主义者”必然失败命运的诗在结尾写道:

   西风残照, /“十月革
/瘦马穷途。/苏修魔鬼集团必然完蛋,
命”的风暴必将再次怒吼!④

很明显,此处所引的前两句诗系从元人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
思》的“古道西风瘦马”意 象 化 合 而 来。 在 马 致 远 的 小 令 里,“西 风 瘦
马”被 用 做 渲 染 天 涯 孤 旅 浪 迹 四 方 的 凄 苦 之 情;而 在 红 卫 兵 诗 人 笔
下,“西风”(预示着生命的凋败)和“残 照”(日 薄 西 山)不 自 觉 地 又 回
归于神话时空原型的建构模式。换句话说,一个最革命化的“反修防
修”现代诗歌主题却是遵 循 原 始 人 类 二 元 对 立 神 话 思 维 方 式 来 展 开
的。
又有一首诗曾出现这样的诗句:“昔日校门朝西开,
/工农子弟排

① 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9 月,
第 1 版,第 286—287 页。
② 纪宇《夺权风雷》,见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31 页。
③ 丁睎《战斗吧,革命的战友!》,出处同上书,第 87 页。
④ 雷厉《叛徒的嘴脸》,外交学院《红卫战报》
1967 年 2 月 23 日。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71

门外,
/高楼深院念‘修’经,
/群魔乱舞阴风紧。”① 这四句诗是诗人对
文革前十七年“修正主义教 育 路 线”的 艺 术 描 绘,它 们 指 控 了 高 等 教
育领域的“走资派”歧视、排斥工农子弟的“罪行”。自然,一所学校校
门朝向何方基本上是因地制宜的,它基本上取决于学校的地理位置、
周边环境,并且 一 所 学 校 往 往 尽 可 能 在 各 个 方 向 设 门 以 方 便 师 生。
因此,如果有人非要跟这首诗较真,甚至去考证当时几百所大学校门
朝东、朝西的比例,那是大可不必的。此诗作者只是按照“西邪东正”
的文革逻辑来写作,但这正好 暗 合 了 原 始 神 话 对 “西”部 方 位 的 价 值
定位。
既然“东”与“西”分 别 被 赋 予 了 截 然 相 反 的 意 识 形 态 内 涵,那 么
它们的并列对观便成了红卫兵诗歌时空意象建构的基本手段:

   啊,东方的天空多么晴朗,/而滚滚乌云还笼罩着西方。/东
方的阳光必将透过乌云, /真理的阳光把全世界照亮。②

在这里,东方与西方的对 立 及 其 结 果 象 征 着 社 会 主 义 中 国 与 资
本主义世界的冲突,以及 社 会 主 义 必 胜 的 光 明 前 景。 还 有 一 首 赠 给
造反派战友的“七律”这样写道:

   雪压千枝也葱 茏,
/更 向 狂 流 战 恶 风。/四 卷 雄 文 能 伏 虎,

三篇金铭敢屠龙。/多是胡涂非敌意, /少为红艳未春浓。/一撮
虫鱼残阳西,
/万兵豪情尽望东!③

① 谭辉、颂英《毛主席派来主力军》,上 海 华 东 师 大 《新 师 大 战 报》
1968 年 8 月
22 日。
② 一位越南朋友《写诗献 给 毛 伯 伯》,载 北 京 广 播 学 院 临 时 革 命 委 员 会、红 代
会“九月风暴”公社《九月风暴》第 52 期( 1967 年 10 月 1 日)。
③ “肯登攀”、“旌旗奋”《赠 首 都 红 卫 兵 第 三 司 令 部 的 战 友 们》,载 首 都 大 专 院
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首都红卫兵》第 16 号(
1966 年 12 月 11 日)。
7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此诗用两个对立的方位 意 象 勾 画 了 两 类 人 不 同 的 命 运:革 命 战
友前途美好,有如旭日东升;“敌人”则如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文革前夕,中苏两个社 会 主 义 大 国 的 政 党 展 开 激 烈 论 战。 中 共
认为 只有自己才是马列主义衣钵 真 正 的 继承 者,以苏共为代表的欧
洲共产党已沦为“修正主义者”,是列宁、斯大林遗产的背叛者。文革
时期 红卫兵诗歌艺术地再现了中 苏 两 党 之间 的较量,诗人们通常以
“春 ─ 冬”对立的时间原型意象来反映这场政治角逐。一首描写中国
留苏学生“革命行动”的诗写道:

    苏 联 正 是 寒 风 凛 冽,
/红 场 仍 被 冰 雪 笼 罩。/中 国 革 命 学
生,/把《毛 主 席 语 录 》举 得 高 高, /进 谒 列 宁 墓,/向 斯 大 林 哀
悼。/一句 句 最 高 指 示,
/一 阵 阵 春 风 如 潮;
/…… 冲 得 克 里 姆 林
宫东摆西摇。①

“寒风凛冽”、“冰雪笼罩”属于冬天神话原型意象,它既是对莫斯
科红 场当时自然气候特征的如实 描 写,更是对苏联当代政治气候的
象征性写照。令人吃惊的 是:中 国 红 卫 兵 小 将 手 上 高 举 的“红 宝 书”
中的“最高指示”,竟然具有阿 里 巴 巴 “芝 麻 开 门”咒 语 那 样 的 神 奇 魔
力,在它的作用 下,冰 天 雪 地 的 冬 天 顷 刻 间 就 变 成 了 东 风 如 潮 的 春
天。这种对语言文字力量的虔信,也属原始神话思维的遗存。
另一首表现同一主题的 诗 在 开 头 和 结 尾 展 示 了 两 种 前 途、两 种
命运的对抗:

   莫斯科,雾正 浓,
/ 冰 雪 裹 着 大 地,乌 云 满 天 空。/但 是,历
史是最好的法官, /一切反动派,都将通通抛进垃圾坑!/毛主席
的光辉思想,
/一定会唤 醒 列 宁 教 导 过 的 伟 大 民 族!/中 国 文 化
大革命的春雷,
/一定会在苏联掀起摧枯拉朽的东风!②

① 春潮:《愿以鲜血染乾坤》,北京外语学院《红卫报》
1967 年 2 月 21 日。
② 童晓《苏联混蛋们,等着瞧吧!》,外交学院《红卫战报》
1967 年 2 月 9 日。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73

作者以英国诗人雪莱式 的 自 信 等 待 着 冬 去 春 来,期 盼 着 由 中 国
领导的世界革命的成功。诗的开头暗含了一个关于黑暗势力得势的
冬天神话原型意象,诗的结尾出现了春天神话原型意象,它意味着黑
暗、冬 天、死 亡 这 些 力 量 的 失 败,意 味 着 万 物 复 苏、创 世 和 英 雄 出
生。①
远古神话依太阳运行的状况(起落、远近),进行空间范畴的价值
判断:东、南被赋 予 肯 定 性 价 值 内 涵,西、北 则 被 纳 入 否 定 性 时 空 范
畴。红卫兵诗歌的时空意 象 构 建 也 基 本 符 合 这 一 神 话 原 则,不 过 在
空间范畴中,东 ─ 西对立原型得到广泛的表现,而南 ─ 北对立原型很
少得到显示,这或许是太阳运 行 的 变 化 在 南 ─ 北 之 间 (一 年 四 季)没
有东 ─ 西之间(从早到晚)的差距那样直观的缘故。遍寻大量的红卫
兵诗歌,只找到为数极少的在南、北方位的表现上显示出不同价值选
择的作品,有一首题为《望韶山》的诗开头一节写道:

   天山高啊草 原 宽,
/登 上 天 山 望 韶 山。/拨 开 层 层 雾,
/驱 散
重重烟,/南望韶山几万里 ,/一片金光看得见。②

诗作的空间结构是南 ─ 北对观型的,不过,虽然北方(天山)出现
了“层层雾”和“重重烟”,但 北 方 这 一 空 间 意 象 并 不 包 含 明 确 的 否 定
性负面价值内涵,它与南方(韶 山)空 间 意 象 形 成 一 种 对 比 而 非 截 然
对立的关系。然而,南方空 间 意 象(韶 山)的 肯 定 性 价 值 则 是 非 常 突
出的———那是“现代圣人”毛 泽 东 的 诞 生 地,是 千 百 万 革 命 小 将 心 向
往之的“圣地”,因而被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光”。
此诗“南望韶山”的方 位 选 择 背 后 隐 伏 着 丰 富 的 政 治 价 值 内 涵,

① 参阅诺·弗莱《文学的若干类型》,见《西方现代文 论 选》,上 海:上 海 译 文 出


版社,第 345 页。
② 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 《写 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版,第 38 页。
7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而这一价值取向又是源 于 神 话 时 代。 在 神 话 的 二 元 对 立 思 维 看 来:
南方属阳,北方属阴;南 相 当 于 上、男、光 明、夏、昼,北 对 等 于 下、女、
黑暗、冬、夜。① 中国从上 古 就 有 君 主 “南 面 为 王”的 方 位 选 择。《孟
子·万章上》载:“舜南 面 而 立,尧 帅 诸 侯,北 面 而 朝 之。”② 这 说 明 尧
原先虽为帝,但是一旦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他只能作为人臣北面而朝
见舜。《礼记》也有“臣 之 北 面,答 君 也”③ 的 仪 礼 制 度。 作 为 方 位 的
“南面”不仅象征着尊严、神圣,而且由于同光明、夏天、白昼有对位关
系,因此,舜帝曾向“南方”寻求富国安民的力量。据古代典籍《尸子》
载:“帝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
民之愠兮;南风之时 兮,可 以 阜 吾 民 之 财 兮。’”④ 舜 帝 不 仅 作 诗 以 明
其志,而且亲赴南方巡视,不幸病死在“苍梧之野”。从神话传说时代
的舜帝开始,直至封建社会末期,许多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的君主
都要离开 北 方 (同 黑 暗、冬 天、夜 晚 对 应)的 首 都,去 南 方 巡 游、疗 养
(吸收充足的阳 光 是 外 在 的 理 由,寻 求 变 革 动 力 往 往 才 是 内 在 的 动
机)。“南巡”已成为一个具有原型 意 义 的 政 治 母 题 在 中 国 历 史 上 绵
延了数千年,这一母题在 20 世 纪中 国 也 多 次浮现:毛 泽东就经 常 去
南方度假,更值得注意的是 1966 年初,毛泽东去南方几省巡视,他倚
重以上海为核心的南方诸省市,向他那些身居北京的政敌发起挑战,
发动了一场声势浩 大 的 文 化 大 革 命 运 动;
1992 年 春 天,中 共 第 二 代
领袖 邓小平离开当时相对守旧的 北 方 地 区,来到上海及深圳等充满
活力的南方城市,寻求政治经济改革的新机会。
红卫兵诗歌时空意象体 系 的 建 构,显 示 了 神 话 二 元 对 立 思 维 模

① 参阅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北 京: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1992 年 1 月,第
1 版,第 24 页。
② 朱熹《孟子集注》,《四书五经》上册,北京:中国书店,
1985 年 11 月,第 2 版,
第 70 页。
③ 陈皓《礼记集说》,《四书 五 经 》中 册,北 京:中 国 书 店,
1985 年 11 月,第 144
页。
④ 见袁珂《古神 话 选 释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9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49 页。
第三章   红卫兵诗歌的神话原型 75

式的内在制约。这种二元对立思维也贯彻在红卫兵诗歌的道德意识
与政治美学上———这是第四 章 和 第 五 章 将 要 研 讨 的 命 题;而 且 这 种
思维方式还规范着红卫兵诗歌的艺术形式,使之成为一种“套语”式、
“象征”型诗歌(这是第六章论述的内容)。
7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毛主席向咱发号召,三山五岳起回声,
大破黑私立红公,穷追猛打挖修根。①

这里所引诗作中的“私”与“公”二 元 对 立 表 明:文 革 不 仅 是 一 场
破坏旧的权力秩序、建立新的权力体制的政治运动,而且也是一场触
及人们灵魂的道德运动。 政 治 革 命 与 道 德 革 命 并 举,这 是 毛 泽 东 思
想的显著特色。中共在运 用 武 装 斗 争 夺 取 政 权 的 过 程 中,高 度 重 视
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批评 与 自 我 批 评 手 段,通 过 树 立 模 范 典 型 方 式,
建立起了一套 严 密 的 道 德 教 育 体 系。 毛 泽 东 在 三 四 十 年 代 撰 写 了
《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文革时期它们成为“老三篇”中的两篇
文章),在前一篇文章中,毛泽东高度评价了抗日战争时期来华工作
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认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② ;在
后一篇文章里,毛 泽 东 借 助 于 普 通 士 兵 张 思 德 的 死 亡 事 件,提 出 了

① 井孝全《永作毛主席的红小兵》,载宁夏大中专毛泽东 思 想 红 卫 兵 总 指 挥 部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第 6 期(1967 年 12 月 26 日)。
②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64 年 4 月,第 1 版,第 653—
654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77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泰 山 还 重”,“为 人 民 而 死,就 是 死 得 其 所”①


的伦理命题,两篇文章显示了毛泽东的道德至上价值取向。
H.马尔库塞说过:“社 会 主 义 世 界 同 时 是 一 个 道 德 的 和 美 的 世
界:辩证唯物主义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含有唯心主义的因
素。”② 马氏此说恐怕是建立在他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长期观察基础
之上,堪称精敏锐利之见。 文 革 时 期 的 社 会 主 义 中 国 便 是 一 个 具 有
鲜明 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和政治 唯 美 主 义倾 向的国度,并且它还试
图把 这种道德主义作为普世真理 输 灌 到 全球 各个角落,流露出了试
图拯救全人类的圣战狂热情绪。
大公无私是一种非常崇 高 的 美 德,然 而 现 实 中 大 众 的 道 德 水 准
离这一道德预设有较大的距离,于是,就有必要不断展开对私心杂念
的清剿,进行“彻底铲除‘私’字,
/坚决树立‘公’字”③ 的自我革命:

   离“我”远 一 寸,
/干 劲 增 一 分,
/离 “我”远 一 丈,
/干 劲 无 限
/“我”字若全忘,
长, / 刀山火海都敢上。④

在红卫兵小报诗歌中,“私”与“公”、“自 我”与“集 体”、“小 我”与


“大我”、“利己”与“利人”这 些 二 元 组 合 的 范 畴 总 处 在 巨 大 的 冲 突 之
中,在这种精神张力下,人们的心理呈现出自我肉搏的扰攘不宁的特
征:

   手握笔杆紧握枪,
/灵魂深处摆战场。/……/永跟统帅毛主

① 《毛泽东 选 集 》(一 卷 本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64 年 4 月,第 1 版,第
1003—1004 页。
② H.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见《工 业 社 会 和 新 左 派》,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
1982 年 10 月,第 1 版,第 81 页。
③ 井冈山战士《贺红代会》,载北京师大井冈山公社《井冈山》第 17 期(
1967 年
3 月 11 日)。
④ 《工人的诗》,载红代会北京石油学 院 大 庆 公 社 宣 传 组 《大 庆 公 社》第 15、
16
号合刊(
1967 年 4 月 26 日)。
7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席,
/斗私批修当闯将。①

活学活用 “老 三 篇”,
/敢 向 “私 ”字 挥 刀 剑,
/灵 魂 深 处 闹 革
命,
/彻底改造世界观。②

狠斗“私”字一闪念,敢 向“私”字 拼 刺 刀。 在 这 个 灵 魂 战 场 的 刀
光剑影下,“私”字现出了它的本相———它成为修正主义产生的根源,
成为万恶之首:

    鸟 儿 进 了 笼,
/有 翅 难 飞 腾;/河 水 干 了 底,
/有 船 难 行 驶;

“私”字缠住腿, /不能干革命。 ③

斩草要 除 根,
/治 病 要 灭 菌,
/“私 ”字 不 斗 倒,
/“修 ”字 难 批
深。④

该如何制服“私”这一 恶 魔,使 人 人 都 成 为 心 怀“天 下 为 公”理 念


的高尚者呢?反躬自问、自我拷打,可能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宿舍里,灯光透 明; /灯 光 下,笑 脸 通 红。/“斗 私 批 修”会,/


正在高 潮 中!/ 队 长 小 张 发 言,
/先 做 自 我 批 评:/“去 年 搞 联
合, /……小张话讲完,宿舍一片静,
/我有严重派性。” /人人想起

① 个兵《伟大的领袖毛主 席 万 岁》,载 北 京 师 大 井 冈 山 公 社 《井 冈 山 》第 90 期
1968 年 2 月 12 日)

② 卫东《学习老三篇》,载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总部《东方红》第 13 号(
1967 年
1 月 4 日)。
③ 《有翅难飞腾》,见首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58 页。
④ 《斩草要除根》,同上书,第 58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79

内战史,
/谁个不痛心?①

人贵有自知之 明,人 人 都 能 做 如 此 彻 底 的 自 我 批 评 岂 非 好 事?
但问题是人们的自我本性常 常 为 表 象 所 遮 蔽,人 是 很 难 进 入 “自 知”
这一澄明之境的。不过,人们可以设置一些参照系统,通过与他人的
比较来达到对自我的认 识。 在 文 革 那 场 道 德 革 命 运 动 中,人 们 往 往
借助于同英雄人物比差距、比高低的方式,发掘自我的人格弱点和品
质缺陷,并且在英雄美德的感召下,实现道德的升华:

   学了“老三篇”,/张 思 德 就 在 我 眼 前。/“完 全”“彻 底”为 人


民,
/永做人 民 的 勤 务 员。/学 了 “老 三 篇 ”,
/白 求 恩 就 在 我 眼
前,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一心一意无杂念。/学了“老三篇”,

老愚公就在我眼前,
/困难再大只等闲,
/敢叫日月换新天。②

张思德、白求恩、老 愚 公 毕 竟 是 战 争 年 代 甚 至 是 神 话 时 代 的 人
物,他们离文革太遥远 了 些,不 利 于 人 们 的 参 照 比 较。 于 是,便 有 大
批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进入道德参照系统中。

   涛声中,听见欧阳海抢救的列车正呼啸前进,
/激浪里,看见
蔡永祥全神贯注立在钱塘江桥头…… ③

这是对解放军某部四排排长李文忠抢救落水红卫兵时心理幻象
的描写。在当代英雄欧阳 海 和 蔡 永 祥 的 感 召 下,李 文 忠 由 一 名 普 通

① 中文系“井冈曙光”《“斗私批修”会》,载北京师大井冈山公社《井冈山》第 90
期(
1968 年 2 月 12 日)。
② 赵向东《学了“老三篇”》,载北京外语学院红旗战斗 大 队 毛 泽 东 主 义 红 卫 兵
《红卫报》第 8 期(
1966 年 12 月 26 日)。
③ 红烂漫《红旗飘飘》,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版,第 153 页。
8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的军人升入当代英雄榜,成为千千万万普通大众学习的楷模。
门合,烈士,解放军 某 部 二 营 副 教 导 员。1967 年 9 月 在 青 海 巴
仓农场执行驱云防雹任务时,为保护 27 名 士 兵,纵 身 扑向突然 起 火
的炸药而牺牲。门合成为诗人讴歌的对象:

   为革命,你不怕 吃 苦,
/为 革 命,你 鄙 弃 名 利,
/为 革 命,你 献
一颗红心,/为革命,你终于牺牲自己!①

诗人突出了门 合 身 上 那 种 吃 苦 在 前、鄙 弃 名 利、大 公 无 私 的 美


德,而没有去展现他扑向起爆的炸药后血肉横飞的场面,这是符合当
时的时代精神的:惟有经历长期的道德修炼,才可能做出“为革命”而
奋不 顾身的行动;和平年代的英雄们是在历经或艰苦或平凡的日常
生活的磨砺而 成 长 起 来 的。 因 此,这 些 英 雄 像 雷 锋 一 样 是 “道 德 英
雄”,而非“战斗英雄”。道德英雄对于建设时代的芸芸众生更具示范
性:

   谁说雷锋已经 死 去?/他 就 活 在 解 放 军 当 中,
/天 天 都 看 见
他勤劳的身影,/时时都 听 见 他 爽 朗 的 笑 声 ……/谁 说 雷 锋 已 经
死去?/解放军就是活 雷 锋,
/悄 悄 洗 了 多 少 同 学 的 被 子,
/默 默
为多少人把衣服补缝。②

事实上,借助英雄人物的垂范、表率作用,以感化、动员千千万万
的人 民大众自觉地投入到战争和 建 设 生 活中 去,是中共屡试不爽的
教化手段,也是文革时期“斗 私 批 修”道 德 运 动 中 为 许 多 政 工 干 部 常
常采用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1967 年,解放军某 部 一名营教 导 员

① 云水怒《我们时代的又 一 面 红 旗》,载 广 州 军 区 政 治 部 《战 士 报 》第 2437 期


1968 年 6 月 22 日)。

② 王英志《活雷 锋》,载 北 大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第 42 期 (
1967 年 2 月
21 日)。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81

在清华大学小报《井冈山》上撰文推广他在“斗私批修”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经验:“我们在抓部 队 思 想 建 设 时,把 大 立 英 雄 形 象,大 树 样 板,
作为引导和教育干部、战 士 自 觉 进 行 斗 私 批 修 的 重 要 一 环。 具 体 地
说,有以下一些内容:对待 生 死 问 题 时 想 起 王 杰;鼓 励 革 命 斗 志 想 起
焦裕禄;渴了想起上甘岭;饿 了 想 起 老 红 军 过 草 地 吃 皮 带;炎 热 想 起
邱少云;严寒想起罗盛教;工 作 时 学 习 白 求 恩 同 志 极 端 负 责 精 神;遇
到困难想起老愚公;艰苦 奋 斗 学 习 大 庆 工 人;创 业 学 习 大 寨 人;平 凡
工作学雷锋;‘四高’学习刘英俊;在敌 人 面 前想起刘胡兰;爱民工作
学谢臣;幸福不忘共产党,永远跟着毛主席!”①
这位军队政工干部想像 力 之 周 详、严 密 令 我 们 后 人 为 之 惊 叹 不
已,而这种“道德牧师”却分布于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布道”,从
生活的各个层次为大众 树 立 一 个 又 一 个 道 德 英 雄。 事 实 上,这 诸 多
道德 英雄像一面面镜子高悬着,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照出自己的平
庸,为此而感到自卑;让无 数 的 凡 夫 俗 子 照 出 自 己 内 心 的 私 欲,为 此
而感到愧疚、感到有罪。中国似乎成了一个世俗的寺院,道德被绝对
化、终极化,从而获得了本体地位。
在道德获得了准宗教地 位 的 社 会 主 义 中 国 成 立 前 夕,毛 泽 东 就
有一 种焦虑,他担心他的革命同志抵挡不住物欲和私利的诱惑而败
下阵来。在为中共七届二 中 全 会 所 作 的 报 告 最 后 一 部 分 中,毛 泽 东
忧心 忡忡地预言说:“可能有这样 一 些 共 产党 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
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
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 的 攻 击,他 们 在 糖 弹 面 前 要 打 败 仗。”那 么 新
中国 未来的建设者该从何处着手,以防止自己滑向腐化变质的深渊
呢?毛泽东提了种种预防措施,其中关键一条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②

① 《大立英雄形象 自觉斗私批修》,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井 冈 山》第 99 期


(1967 年 11 月 24 日)。
② 《毛泽东 选 集 》(一 卷 本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64 年 4 月,第 1 版,第
1439—1440 页。
8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毛泽东本人年轻时代从 主 观 上 曾 大 力 倡 导 过、在 战 争 客 观 环 境
中形成的这种“艰苦奋斗 的 作 风”,经 舆 论 的 广 泛 宣 传 而 流 布 于 社 会
主义中国的各个层面。革命先驱者方志敏的“清贫”宣言引起了社会
各阶层深深的共鸣:“为了阶级和民族的解放……我毫不稀罕华丽的
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
吞嚼刺口的苞栗和菜根!不 稀 罕 柔 软 的 钢 丝 床,宁 愿 睡 猪 栏 狗 巢 似
的住所!”① 文革时期,人 们 崇 尚 节 制、简 朴 的 生 活 方 式,鄙 视 奢 侈 和
享乐,在整个社 会 上 形 成 了 重 义 轻 利、重 精 神 轻 物 质 的 清 教 伦 理 取
向。
在一份红卫兵 小 报 上 就 出 现 了 这 样 的 大 庆 工 人 的 “豪 言 壮 语 ”
诗:“大地是我房, /明月来 作灯,
/草地是我床; /野菜可作粮。”② 这是
典型的宣扬以苦为乐、艰 苦 创 业 精 神 的 诗 篇。 另 一 首 写 南 开 大 学 红
卫兵“抓叛徒”行动的诗更能体现文革时代精神:“转战南北雄赳赳,

革命小将会杭州。/哪 管 西 湖 杨 柳 绿,
/挺 矛 执 戈 抓 叛 徒。”③ 春 临 西
湖,桃红柳绿,红卫兵小将 们 却 无 心 欣 赏 如 此 美 景,真 叫 后 人 有 类 似
于《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那 种 “良 辰 美 景 奈 何 天,赏 心 乐 事 谁 家 院”
的感叹;但另一方面也涌起对小将们的钦佩之情:人非草木,面对“天
堂”胜景岂能无动于衷?但问题是他们还有“抓叛徒”这一神圣使命,
欣赏美景的冲动只好克制住。文革时期的确有借串联游山玩水的红
卫兵,但南开大学这支令人闻 风 丧 胆 的 红 卫 兵 队 伍 置 “抓 叛 徒”使 命
于旅游之上的克制精神 是 基 本 可 信 的。 事 实 上,公 然 亮 开 享 乐 大 旗
在那个时代是见不得人 的,吃 苦 耐 劳 才 是 当 时 的 时 尚。 一 位 文 革 时
期的红卫兵“狂热 分 子 ”回 忆 道:“毛 泽 东 时 代 的 青 年 人 以 谁 最 能 吃
苦,谁穿得最破为荣。我的逻辑是不能让自己太舒服,太舒服了要软

① 《方志敏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63 页。
② 载红代会北京石油学院大庆公社宣传组《大 庆 公 社》第 15、
16 号 合 刊(
1967
年 4 月 26 日)。
③ 《下杭州》,南 开 大 学 八 · 三 一、八 · 一 八 红 色 造 反 团 《新 南 开 》第 16 期
1962 年 5 月 10 日)。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83

化意志。禁欲主义虽然违 背 人 性,起 码 有 理 想,有 信 仰,脱 离 了 动 物


界。”① 受这种清教 伦 理 的 影 响,红 卫 兵 小 将 大 多 是 难 以 为 “糖 衣 炮
弹”打垮的钢铁战士:

   革命造反派就是 有 骨 气,
/什 么“经 济 主 义”,
/什 么 “物 质 刺
激”,
/修正主义的破烂货, /统统见鬼去!②

一首关于南京著名的造反派人物“杨大刀”的诗是这样来表现他
“拒腐蚀、永不沾”的英雄气概的:

   鱼肉、鸡鸭、狮子头, /砂锅、清蒸、加小炒, /“土皇帝”摆下酒


席招待 谁?/…… 一 张 支 票 递 过 来,
/满 嘴 的 臭 气 往 外 冒:
/“嘻
嘻,这是你十七年的 补 助 费,
/一 千 六 百 零 五 毛。”
/杨 大 刀,眼 没
瞧,
/“呸!你看错了日历找错了人,
/我革命不是为钞票!”
/撕碎
支票砸过去———/“土皇帝”一 个 踉 跄 仰 面 倒,
/撞 翻 了 酒 菜 跌 碎
了盘,
/泼满了一身碰破了脑!/杨大刀,一脚踢开“狗屎堆”,
/哈
哈笑声惊敌巢!③

这首诗再现了“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赴宴斗鸠山”的戏剧场
面,诗的主人公“杨大刀”同 李 玉 和 一 样 都 有 一 身 绝 不 为 美 酒 佳 肴 所
动的凛然正气。用物质利益、金钱补贴来消解造反派的反抗意志,似
乎是文革时期各级权力秩序的维护者常用的应急措施,然而这种“糖
衣炮弹”根本打不中那些用道德理想主义武装起来的造反战士的“金

① 老鬼《血与铁》,北 京: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
1998 年 9 月,第 1 版,第 223
页。
② 《革命造反派就是有骨气》,载红卫兵复旦大学革命委 员 会《新 复 旦》第 2 期
1967 年 1 月 19 日)。

③ 王一武《好一把杨大刀》,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
出版的《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 版,第 167
─168 页。
8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刚之身”:

   他们用经济收买,他 们 用 物 资 刺 激,
/妄 图 腐 蚀 革 命 群 众 的
意志,/妄图把政治斗争引到邪路上去。/……我们站得高,看得
远,
/我们 骨 头 硬,我 们 有 志 气。/什 么 出 钱、许 愿,
/统 统 滚 他 妈
一边去!①

还有一首红卫兵歌谣唱道:

   面包馒头算老几,
/老子饿死不要你,
/雄文四卷快拿来,
/革
命小将要真理。②

为了同“走资 派”血 战 到 底,即 使 饿 死 也 不 吃 “嗟 来 之 食 ”,这 是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道德至上 主义的 现 代再版;有了精神食粮,就
可以 不需物质食粮,小将们的生命力似乎比神话中那些餐风饮露的
神仙还要顽强,这是对精神力量的极度张扬。因此才会出现“毛泽东
思想是精神 原 子 弹,
/有 了 它,人 间 奇 迹 我 们 创 造 ”③ 这 样 具 有 浓 郁
“唯意志论”色彩的诗句,也 怪 不 得 马 尔 库 塞 会 说 唯 物 主 义 的 理 论 和
实践中都包含着唯心主义因素(见本章开头的引述)。
道德至上主义是一种“非常态”的精神追求:其轻者,表现为宗教
修士式的对恶劣生活 条 件 的 迷 恋———“贪 图 安 逸 是 无 耻 的 逃 兵,
/整
天像狗一样翘着尾巴。/…… 我 们 是 一 棵 棵 白 杨 树,
/要 在 祖 国 的 边

① 《打倒经济主义》,载中国 人 民 解 放 军 艺 术 学 院 星 火 燎 原 革 命 造 反 队 《星 火
燎原》第 3 期(
1967 年 1 月 18 日)。
② 《革命小将要真理》,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版,第 48 页。
③ “穷追寇”《将帝修反统统埋掉》,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第 59、
60
期(
1967 年 6 月 22 日)。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85

疆生根,发芽;
/我们 是 雷 锋、王 杰、欧 阳 海,
/ 要在最艰苦的地方安
家!”① 其严重者,就程度不同地显示出某种心理病态倾向,这一倾向
在上海华东师大“插队事件”中得 到 充 分 展现。1968 年底,华东师 大
中文 系 68 届毕业生葛传英和郭定功为惟一的一个去青海插队落户
名额展开角逐。他们先是 写 血 书 申 诉 各 自 坚 决 赴 青 海 插 队 的 理 由,
接着又联合写了“离校规划”。该“规划”声称:“我们要着眼于改变落
后地区的面貌,而不应 该 着 眼 于 个 人 的 享 受。 在 上 海,整 天 用 大 皂、
小皂、方皂、圆皂、香皂、香 香 皂,洗 来 洗 去,自 以 为 香 喷 喷 的,实 际 上
都臭烘烘。这种肮脏的思想,用肥皂,哪怕是最好、最香的肥皂,不要
说用十块廿块,就是用一列车,也是一点都洗不掉的,真正要洗,却还
是牛屎、烂泥最有效。”在“规划”的结尾,两人写了一首口号诗来总结
他们的道德观:“甩掉廿块肥皂,
/脚踩青海牛屎,
/滚一身污泥,
/扫去
上海带的‘香气’。”②
且不说这两位大学毕业 生 的 这 番 举 动 是 否 有 自 我 表 演 的 嫌 疑,
是否有自虐的心理倾向,至 少 他 们 的 道 德 意 识 是 很 成 问 题 的。 在 他
们心目中,青海落后地区与上海发达地区是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选
择在城市生活就是着眼 于 个 人 享 受,就 是 肮 脏 的 思 想;反 之,奔 赴 落
后地区生活就是大公无私的表现,属于纯洁的思想。在他们心目中,
农村/城市、香喷喷/臭烘烘、牛 屎 污 泥/上 海“香 气”这 些 道 德 性 的 意
向是绝对对立的。当时的青年学生在走向社会时似乎都必须在“香”
与“臭”之间中做非此即 彼 的 抉 择,而 当 时 的 社 会 舆 论 根 本 漠 视 在 这
些对立项中还实际存 在 着 宽 阔 的“中 间 地 带”。事 实 上,绝 大 多 数 民
众(包括学校里的学生)既非“道德圣人”,也非“道德堕民”,他们只是
一些既不太“香”又不太“臭”的 普 通 百 姓,他 们 需 要 道 德 “中 间 地 带”
作为精神生存空间。上述 两 位 大 学 毕 业 生 的 两 极 对 立 道 德 话 语(其

① 江天、锤 红 《毕 业 生 之 歌 》,载 南 京 大 学 红 色 造 反 兵 团 《新 南 大 》第 22 号
1968 年 7 月 1 日)。

② 载华东师大革委会、红卫兵上海 新 师 大 师 《新 师 大 战 报》第 106 期 (
1968 年
12 月 12 日)。
8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实也是当时的官方道德话语)吞并了“中间地带”,显示了道德至上主
义的霸权特性,及其他对广大芸芸众生的话语迫害力量,传达出了浓
郁的道德原教旨主义气息。
同时,日常生活中的用香皂洗澡的卫生行为变成了道德上的“臭
美”,而道德上的“肮脏”只有靠污泥、牛屎才能洗去。在他们心目中,
现实 领域的香与臭、清洁与肮脏这些要素一旦进入道德世界便向自
己的相反方向逆转:香 变 成 了 臭,洁 变 成 了 脏;反 之 亦 然。 这 是 道 德
审美上的一种心理变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心态与毛泽东的审
美观是契合的。毛泽东在他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为了说服广大文艺工作者消除与民众的隔阂,曾拿“未曾改造的知识
分子”与工农大众进行道德对比,他说经过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
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
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 产 阶 级 知 识 分 子 都 干 净 ”① 。 毛 泽 东 在 此 问 题
上突 出了阶级的分野,这表明他的道德审美判断是与他的政治审美
判断密不可分的。
文革政治审美判断与道德审美判断一样显示出鲜明的二元对立
色彩。文革时期的流行色是“红”与“绿”,打开红卫兵小报,红色浪潮
扑面而 来:“天 安 门 前 人 如 海,
/歌 声 如 浪 滚 滚 来。/红 旗 红 书 红 领
章,
/红天 红 地 红 云 彩。”② 人 们 陷 入 了 疯 狂 的 红 色 崇 拜,试 图 用 红 色
油漆在全国范围内制造“红色海洋”。当时的时装———军装主色调是
绿色,再配以醒目的红 帽 徽、红 领 章。 文 革 之 初,毛 泽 东 在 接 见 红 卫
兵时一般都着军装出场:“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绿军装,红袖章,
/多
么庄严,多么慈祥。”③ 毛泽东带头穿军装,中共文职领导人紧随其后

① 《毛泽东选集》(一 卷 本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64 年 4 月,第 1 版,第 853
页。
② 祁念东《永远跟着毛主席》,载北大文化革命委 员 会《新 北 大》第 24 期(
1967
年 1 月 1 日)。
③ 忠东兵《心 中 唯 有 红 太 阳 》,载 北 京 师 大 井 冈 山 公 社 《井 冈 山 》第 132 期
1968 年 8 月 17 日)。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87

换上戎装,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起仿效,不知有多少年轻人为了
搞到一件能体现政治身份的军服,不惜去偷去抢,并因此导致斗殴流
血事件。毛泽东被尊为“红太阳”,他的著作被称做“红宝书”;相反,
毛泽东的对手刘少奇被贬为 修 正 主 义 的 “黑 帮 头 子”,他 的 书 则 被 称
做“黑《修养》”。红卫兵小将们往往 称 自 己 为 “红 色 造 反 战 士”,贬 对
立面为“黑老保”。在政治领域,有“黑六论”,在文艺领域有“黑八论”
……
这种红与黑对立的政治色谱学的二分法同样成为社群分类的基
本原则:革命烈士、军干、革干、工人、贫下中农及其子弟自封为“红五
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坏 分 子、右派分子及其子弟则被编入“黑 五
类”另册。“红五类”是文革政治运动中的革命群众,他们掌握着话语
权力,对被剥夺了此项权力的“黑五类”及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
派”实行从肉体到精神上的专政。从红卫兵小报诗歌(其作者自然是
以“红五类”为主体)来看,“黑五类”、“走资派”是在被加工处理成“非
人”后而成为被打击、消灭之对象的:

   反党黑帮是一群 吃 人 的 豺 狼, /他 们 是 人 的 面 孔,野 兽 的 心
肝。/…… 我 们 与 黑 帮 仇 深 似 海,不 共 戴 天。/恨 要 雪 啊,仇 要
报,
/挥起铁拳把黑帮打个稀巴烂!①

让那些跳梁小丑在您的面前发抖吧,
/他们不过是几只可悲
的碰壁苍蝇。②

砸烂刘氏《修 养》,
/铲 除 “武 训 精 神”,
/穷 追 恶 狗、豺 狼,
/把

① 董宽《把反党黑帮打个 稀 巴 烂》,载 北 大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10 期
1966 年 9 月 27 日)。

② 赵石保《乘风破浪万 里 行———献 给 敬 爱 的 江 青 同 志 》,载 首 都 工 人、解 放 军
驻新北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政宣组《新北大 战 报》第 4 期(
1968 年 10 月 22
日)。
8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害人虫一扫而光。①

人的“异化”(非人化)构 成 了 文 革 政 治 生 活 中 的 独 特 景 观,这 是
复旦大学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一幕:

   “赵景深,在鲁迅笔下,你是什么东西?”
“狗……”“什么狗?”“哈———哈叭狗……”
“打倒赵景深!”“打倒张世禄!”“打倒朱东润!”
中文系革命师生挥拳怒吼,如阵阵春雷,把朱东润、张世禄、
赵景深这几个老牛鬼,斗 得 威 风 扫 地,狼 狈 不 堪,不 得 不 垂 下 他
们的鬼头。②

把人不当作人而当作猪狗马牛驭使、屠杀,似乎是各革命时代普
遍的人性悲剧主题,席勒悲愤于法国大革命中的生灵涂炭现象,把它
称之为社会生活中的“畜 类 状 态”③ 。 通 过 使 “黑 五 类”、“黑 帮”异 化
为畜牲害虫,红卫兵造 反 派 使 自 己 的 荼 毒 生 灵 的 暴 行“合 法 化”。中
国历代手中握有专政机器的“大丈夫”们为自己的屠杀生命行为辩护
时,也总是这样千方百计寻找“合法”借 口,鲁迅对此曾有过精彩、深
刻的分析:“中国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对于
人,是一向非常重视的。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
是人的缘故。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军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
者,‘犯’也……黄巢造反,以 人 为 粮,但 若 说 他 吃 人,是 不 对 的,他 所

① 蒿莱诗《诗配画》,载北京师大井冈山公社《井 冈 山》第 43 期(
1967 年 6 月 2
日)。
② 《朱东润、张世禄、赵景深 被 打 倒 后 在 干 些 什 么?》,载 复 旦 大 学 八 · 一 八 红
卫兵师《复旦战报》第 67 期( 1968 年 7 月 15 日)。
③ 胡经之主编《西 方 文 艺 理 论 名 著 教 程 》,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86 年 6
月,第 1 版,第 287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89

吃的物事,叫作‘两脚羊’。”① 鲁 迅 本 人 确 确 实 实 是 深 恶 痛 绝 于 历 代
“大丈夫”们把人当作异 类 任 意 屠 杀 的 暴 行,并 且 揭 示 出 了 把 人 异 化
为“逆”、“匪”、“犯”、“两脚羊”的 权 力 话 语 的 血 腥 性。 但 鲁 迅 在 特 定
场景下说的只言片语(譬如私人通信中对赵景深的批评)在文革时期
却成了造反派用来压抑、丑化人(如赵景深)的工具,这实在是鲁迅的
莫大悲剧。
红卫兵、造反派还通过 把 对 立 面“妖 魔 化”,从 而 使 自 己 拷 打、屠
杀对立者的暴行“神圣化”:

   有地富反坏,妄图复辟,
/赫氏小丑,阴谋篡党。/倚天抽剑,
斩尽妖魔,/全靠毛泽东思想。②

擒来 王 光 美,
/小 将 勇 如 神。/清 华 群 情 激 怒,
/今 把 妖 婆
镇。/纵将千刀万剐,
/难解新仇旧恨,
/亿万人齐愤。③

经过重新命名,对立面被贴上了“妖魔鬼怪”的符咒,红卫兵小将
便将自己从凡人升格为替民除害、为国镇魔的护法大神,这样就使他
们的造反、暴乱转化成神圣的事业。

   把中国赫鲁晓 夫/及 一 切 牛 鬼 蛇 神,/扫 沉 海 底,


/把 祖 国 大
地上的污泥 涤 荡。/中 国 红 卫 兵 的 革 命 行 动,
/吓 得 帝、修、反、
坏、右,
/像鬼哭狼嚎一片惊慌!④

① 鲁迅《“抄靶子”》,见《鲁迅全集》第 5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版,
第 205 页。
② 文学兵《沁园春》,载华 东 师 大 革 委 会、红 卫 兵 上 海 新 师 大 师 《新 师 大 战 报 》
国庆专刊(1967 年 9 月 30 日)。
③ 惊雷《水调歌头·斗王光美》,载清华大学井冈山 兵 团《井 冈 山》第 33、
34 期
1967 年 4 月 11 日)。

④ 剑华、念选《祝毛主席万 寿 无 疆》,载 北 京 地 质 学 院 东 方 红 公 社 《东 方 红 报 》
第 149 期(
1968 年 8 月 18 日)。
9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这首诗表明:红卫兵小将在使自己的行为“神圣化”的同时,还寻
求着使他们的革命事业“唯美化”的可能性———红卫兵不仅是驱除妖
魔的天兵天将,而且是涤荡大地上的“污泥”的清洁工,是装点祖国江
山的画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革是一场清除旧世界的“污泥”、创造
一个尽善尽美新世界的唯美主义政治运动。
唯美主义政治运动都十分重视新社会系统工程展开之前的清除
旧世界污迹的准备工作,这一运动的鼻祖、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为此
提出了“画板净洗”说。柏拉图心目中完美的城邦(理想国)是政治家
按“神圣的原型”加以描摹 的,在 正 式 开 始 绘 制 蓝 图 之 前,政 治 家 “拿
起城邦和人的素质就像拿起一块画板一样,首 先把它擦净”① 。 柏拉
图认为,为了画好新城邦,是 有 必 要 清 洗 旧 城 邦,有 必 要 放 逐 或 处 死
一些公民的。② 作为政治唯美主义者,柏拉图希望建立一个“完全没
有污点的世界”,可 以 说,“柏 拉 图 式 的 政 治 家 是 为 了 美 而 创 作 城 邦
的”③ 。18 世纪法国 思 想 家 卢 梭 继 承 了 柏 拉 图 政 治 唯 美 主 义 衣 钵,
他认为“政治状态总是不 完 善 的”,人 们 应 不 断 地 试 图 使 政 治 达 到 完
善,“其实他们应当像来喀古士在 斯 巴 达 所作 的那样,首先扫清地面
并抛弃一切陈旧的材料,以便从新建造一座美 好的大厦”④ 。 卢梭的
政治 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充 分 的 贯 彻,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
尔认为:旧人(指未经改 造 的 人)的 大 量 存 在 对 革 命 构 成 威 胁,不 把
那些形迹可疑、道德败坏、影 响 恶 劣 且 冥 顽 不 化 的 旧 人 完 全 清 除 掉,

① 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年 8 月,第 1 版,第 253 页。
② 柏拉图《理想国》中 译 本 并 非 全 译 本,本 处 所 引 内 容 在 大 陆 中 译 本 中 未 译
出,只能参阅卡尔 · 波 普 《开 放 社 会 及 其 敌 人》的 有 关 论 述,见 该 书 第 175
页,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2 年 8 月,第 1 版。
③ 卡尔 · 波 普 《开 放 社 会 及 其 敌 人 》,太 原:山 西 高 校 联 合 出 版 社,
1992 年 8
月,第 1 版,第 173—174 页。
④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 印 书 馆,
1962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31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91

就谈不上民族的总体更新;① 于 是,一 场 剥 夺 “旧 人”的 人 身 自 由,直


至消灭他们的肉身的革命专政开演了。
值得注意的是,毛 泽 东 也 是 一 名 具 有 唯 美 倾 向 的 政 治 艺 术 家。
1958 年 4 月 15 日,毛 泽 东 在 《介 绍 一 个 合 作 社》一 文 中 指 出:“除 了
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 人 口 的 显 著 特 点 是 一 穷 二 白。 这 些 看 起 来
是坏事,其实 是 好 事。 穷 则 思 变,要 干,要 革 命。 一 张 白 纸,没 有 负
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 画。”② 毛泽东不是那种
乐于 在旧世界基础上进行修修补 补 工 作 的政 治家,他喜欢面对一张
“白纸”,直接在上面挥洒他的美 妙构思,绘 制 他的理想蓝图;如果那
张“纸”不是一片空白,那也无妨,他可以擦掉上面的“污迹”再作文绘
画,他那著名的“不破不立”理论说的就是这回事。
红卫兵小将是毛泽东政 治 美 学 的 实 践 者,他 们 扮 演 了 清 扫 旧 世
界污秽残渣的“政治清洁工”的 角 色,他 们 是 勾 画 尽 善 尽 美 新 世 界 的
开路先锋:

   看,横眉冷对黑 省 委,
/铁 拳 怒 打 贾 家 阎 王 殿!/“贵 州 省 委
为什么质问不得?!/《贵州日报》为什么不能造反?!” /旧世界的
污泥浊水,
/我们就是要统统荡涤。③

这震撼世界的无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涤 荡 污 泥 浊 水,横 扫
残渣余孽,将旧世界彻底埋葬。/中国,将永远鲜红,
/航船,将永
远乘风破浪。④

① 参阅高毅《法兰西风格:大 革 命 的 政 治 文 化 》,杭 州: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1991
年 9 月,第 1 版,第 188 页。
② 引自《卑贱者最聪明》一书(未公开出版物),北京:工 人、解 放 军 驻 北 大 毛 泽
东思想宣传队,北大革委会政宣组编印, 1970 年 11 月,第 17 页。
③ 世宇《六六放歌》,载 毛 泽 东 思 想 贵 州 大 学 革 命 委 员 会 《贵 州 大 学 》第 8 期
1967 年 6 月 10 日)。

④ 言子清《舵手颂》,首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版,第 16 页。
9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红太阳照亮了天安门,
/您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昆仑千年
/涤荡着孔教孟道、残渣余腥!①
积雪消融了,

这里的“污泥浊水”、“残渣余孽”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它象征着
从具体的省委“黑帮”,到抽象的“孔孟之道”,直到整个“旧世界”。建
立一个“永远鲜红”、绝对没有杂质的完美新世界,正是红卫兵政治唯
美主义追求的基本内涵。
清理旧世界的污迹为绘 制 美 好 蓝 图 奠 定 了 基 础,创 造 新 世 界 的
工作就此正式启动。人是 客 观 物 质 世 界 的 主 体,创 造 新 世 界 的 首 要
工作是培育“新人”,唯美主义政治家不仅是勾画未来蓝图的“画家”,
而且也是为新世界培植合格人才 的 “育 种 人”、“园 丁”。 红 卫 兵 诗 歌
所期待、所讴歌的政治领袖毛泽东正是这样的“育种者”:

   小松呀,
/年 年 长, /红 花 呀,/季 季 开,
/成 长 起 来 了!/成 长
起来了!/毛 主 席 亲 手 栽 下 的 小 苗,
/在 暴 风 雨 的 锻 炼 中 已 成
材,
/迎接那,
/雷雨后的黎明。②

村上一代擎天柱,
/您在时都还是小娃:
/扒在肩头听故事,

坐在膝前学文化。/您亲 手 栽 培 的 好 苗 苗,
/红 色 的 土 地 上 正 开
花。③

既然唯美主义政治家 所 设 想 的“新 世 界”是 尽 善 尽 美 的 王 国,那

① 雨石《从韶山唱到 天 安 门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 部 编
辑、出版的《写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 》(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9 页。
② 聋哑人总部火炬革命造 反 派 《血》,载 毛 泽 东 思 想 红 卫 兵 沈 阳 总 部 (东 北 工
学院)《红卫报》第 53 期(
1967 年 7 月 12 日)。
③ 高梁、延继烈《延安人民的祝愿》,出处同注 ① ,第 22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93

么建设、保卫这个“新世 界”的 人 才 就 应 尽 可 能 是 完 美 无 缺 的。 唯 美
主义政治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选 择 “良 种”,淘 汰“劣 种”;在 “良 种”
成长过程中,给它们提供尽量足够的阳光、水分、养分,替他们修理枝
杈,拔去四周的“杂草”;“良种”成长中若出现病变,就替它们治病,若
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时,就 除 掉 它。 因 此,唯 美 主 义 政 治 家 应 精 通 生
物学家、医生的工作方法。柏拉图就十分谙熟这一套工作方法,他指
出:人们在培育猎狗和公鸡 时,总 是“选 择 最优秀的加以繁殖”,这个
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最 好 者 的 下 一 代 必 须 培 养 成 长,最 坏 者
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如果品种要保持最高质量的话”。基于这一认
识,柏拉图为斯巴达人杀死残疾婴儿的行为辩护,说:“这是保持治理
者品种纯洁的必要条 件。”① 看 来,说 柏 拉 图 奠 定 了 西 方 种 族 主 义 体
系的思想基础,的确不为过分。
如果说柏拉图“理想 国”的 大 门 只 向 那 些“良 种”人 开 放,那 么 文
革时期人们设想的“新世界”则 只 容 得 下 阶 级 出 身 好 的 “优 秀 分 子”。
其实早在文革以前,中国就开 始 了 在 青 年 中 培 养 “接 班 人”的 人 才 培
养工程,成为“接班人”候 选 者 的 重 要 条 件 之 一 是 具 有 良 好 的 阶 级 出
身背景。文革风暴刮起来后,一批狂热的干部子弟提出了“老子英雄
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样具有封建血统论色彩的口号,认为自
己是天 生 的 “接 班 人”,并 挥 起 “无 产 阶 级 专 政”的 大 扫 帚,对 地、富、
反、坏、右“黑五类”及其子弟这些“劣质品种”进行大清扫:

   垃圾、污 秽、障 碍 物,统 统 滚 蛋,


/红 色 一 代 在 大 风 浪 里 成
长。②

红卫兵自封 为 “自 来 红”、“红 五 类”,认 为 只 有 自 己 是 能 够 进 入


“新世界”的特选群类。这种“阶级选民”是柏拉图的“种族选民”的变

① 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年 8 月,第 1 版,第 192—194 页。
② 闻兵《战歌向着太阳唱》,载北大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第 2 期 (
1966 年
8 月 26 日)。
9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格,他们虽然在外部结构 上 有 区 别:前 者 按 阶 级 来 定 位,后 者 依 种 族


来区别;但其实质是一样的:他 们 都 根据“血统”来决定人的优劣,而
且优者对劣者有淘汰、杀戮的特权。

红卫兵以“阶级选民”自居,他们所要清扫的除了本国的“污泥浊
水”外,还包括世界上的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及一切反动派等“垃圾污
秽”,他们把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视为己任。红卫兵小报
诗歌就充满着这种强烈的救世冲动:

   放眼世界,英雄的 越 南 人 民,
/在 美 国 兽 兵 的 铁 蹄 下 惨 遭 蹂
躏,
/印尼反动派的屠刀 沾 满 了 爱 国 者 的 血 迹。/美 国 的 黑 人 兄
/法 国 工 人 正 在 受 着 鞭 笞 ……/啊! 天 下
弟还在生死线上挣 扎,
并不太平,
/斗争决不 能 停 止!/全 世 界 无 产 者 是 一 家 人,
/只 有
解放全人类,
/才能最后解放自己。①

诗中表达的把自我的解 放 与 全 人 类 解 放 相 提 并 论 的 思 想,出 自
毛泽东 1966 年 8 月 1 日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回信:“马克思说,无产
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
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 后 地 得 到 解 放。”② 当 时,毛 泽 东 被 他 狂 热 的 信
徒奉 为全世界人民的大救星,他的思想被当作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史上继马克思、列宁之后第三座光辉的丰碑,成为广大亚、非、拉第三
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
一位巴基斯坦的诗人 写 道:“毛 主 席 呵,我 热 爱 您,
/因 为 您 是 人
类的救星。/ 毛 主 席 呵,我 热 爱 您,
/因 为 您 指 出 了 正 确 的 方 向。”③

① 红涛《献给“五 · 一 ”》,载 北 京 地 质 学 院 东 方 红 公 社 《东 方 红 报 》第 32 期
1967 年 5 月 1 日)。

② 王瑞璞、孙启泰主编《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史 通 鉴 》第 三 卷 ( 1966─1976),北
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91 页。
③ 《您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95

一 位 刚 果 (布)的 教 师 赞 美 道:“全 世 界 无 产 者,全 世 界 被 压 迫 的 人


们,
/从毛泽 东 的 书,光 芒 普 照 的 书,
/吸 取 他 们 必 需 的 有 益 的 养
料。”① 一位墨 西 哥 城 “毛 泽 东 著 作 学 习 小 组 ”的 成 员 深 情 地 唱 道:
“啊!毛泽 东 主 席,
/革 命 人 民 都 跟 着 您,
/因 为 您 是 大 海 航 行 的 舵
手,
/您是人民的救星,
/您是我们时代的光荣,
/您是永恒的胜利!”②
著名的红卫兵抒情长诗《红太阳颂》也对毛泽东这位“普世救主”
对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感召力进行了艺术的表现:

   从东方,到西方, /踏重洋,跨林原……/多少革命志士、共产
党人,/热 烈 地 向 往 着 您 呵,
/伟 大 的 导 师 毛 泽 东!/…… 安 哥 拉
草原的黑人青年/怀揣着 毛 主 席 著 作 上 前 线;
/纳 萨 尔 巴 里 起 义
的农奴/奔上了印度的“井冈山”,
/贤良江畔的优秀儿女/点起了
岘港机场的烈焰……/看,阿尔巴尼亚的山鹰,
/在狂风暴雨中搏
击长空,把 毛 主 席 的 声 音 传 颂。/看,富 士 山 下 真 正 的 共 产 党
人, /———这是无上的光荣!/看,莫
/戴上了闪光的毛主席像章,
斯科的老赤卫队员, /轻轻地喊:“我爱
/怒视新沙皇盘踞的冬宫,
毛泽东!”③

因着毛泽东这种“普世 救 主”的 地 位,中 国 人 普 遍 认 为 自 己 的 国


家已 成为世界革命的中心;而当时中国官方也试图把文革作为无产
阶级革命的典范向 全 世 界 推 广。1967 年 4 月 30 日,《人 民 日 报》为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发 表 社 论,声 称:“我 国 正 在 进 行 着 的 无 产 阶
级文化大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震撼世界的大
革命。我们的伟大领袖毛 主 席 提 出 的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理 论,

① 《歌颂〈毛主席语录〉》。
② 《万岁!当代的列宁》,以 上 三 首 诗 均 载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卫 兵 代 表 大 会 《首
都红卫兵》红 15、
16 号合刊(
1967 年 5 月 1 日)。
③ 向日葵《红太阳颂》,载北大文化革命委员会《新 北 大》第 145 期 (
1967 年 12
月 26 日)。
9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如同 马克思创造了科学的社会主 义 一 样,如同列宁建立了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一样,影响 着 世 界 的 前 途 和 命 运。”① 红 卫 兵 诗 歌 洋 溢 着
中国取代苏联成为世界革命中心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西伯利亚漫天风雪呵,
/淹没了克里姆林宫闪耀的红星; /天
安门上红太阳的光辉,/又重新照亮阿芙乐尔的炮声…… ②

在红卫兵诗人笔下,天 安 门,已 成 为 世 界 革 命 的“心 脏”,国 际 风


云在这里汇聚:“走向天安门,
/人海如潮涌,
/这里翻腾着湄公河的巨
浪,
/这里闪烁着亚得里亚 的 伟 大 明 灯。/‘杭 布 隆’敲 击 着 东 爪 哇 黎
/非洲舞激荡着尼罗河‘醒狮’的吼声!”③
明的前奏,
如同宗教信徒前往耶路撒冷、麦加等圣地朝圣,世界上的毛泽东
主义 虔信者纷纷来到毛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寻找革命的灵感和
激情。一首题为《湘潭渡口》的诗歌写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渡口,

它紧紧地连接着四海 五 洲,
/你 看,那 人 流 熙 攘 的 跳 板,
/分 明 容 纳 了
整个地球———”当时,来到毛 泽 东 诞 生 地 朝 圣 的 有“南 越 椰 林 的 优 秀
射手”,有“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的青年歌手,有“密西西比河畔的黑
人狙击手”。④ 在幻想中,自近代以来忍受了西方列强一百多年痛打
的中国,似乎又回到四方夷狄皆来朝拜的强大的汉唐时代,文革时期
的中国人似乎又实现了“华夏天朝中心”的光荣与梦想。

①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人民日报》,北京,
1967 年
4 月 30 日。
② 雨石《从韶山唱到 天 安 门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 部 编
辑、出版的《写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 》(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9 页。
③ 麦地《走向天安门》,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 》第 88 期 (
1967 年 10
月 1 日)。
④ 于先龙、张云帆《湘潭渡 口》,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版的《写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 》(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03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97

文革时期,红卫 兵 造 反 派 奉 他 们 的 “伟 大 领 袖”毛 泽 东 为 “救 世
主”,封自己及其同道为“救世者”,视对立派别为“妖魔”,这样,“救世
者”对“妖魔”的讨伐便获得了神圣性而成为“义战”、“圣战”。为了参
加“圣战”,红卫兵小将 可 以 弃 骨 肉 亲 情 于 一 旁。 当 一 位 小 将 收 到 妈
妈要他回家过春节的信时拒绝道:“今天,一小撮阶级敌人/并不甘心
自己的失败,
/正隐藏在那 阴 暗 的 角 落 里,
/紧 张 地 酝 酿 着/资 本 主 义
复辟的罪恶计划!/阶级斗争还这样的尖锐,
/我岂能宽心回家!”①
当一位妈妈担心儿子会 死 于 武 斗 而 试 图 加 以 阻 挡 时,儿 子 激 动
万分地叫着:

   放开我,妈妈!/别 为 孩 子 担 心 受 怕。/到 处 都 是 我 们 的 战
友,
/暴徒的长矛算得 了 啥!/我 绝 不 做 绕 梁 呢 喃 的 乳 燕, /终 日
徘徊在屋檐下;
/我要作搏击长空的雄鹰,
/去迎接疾风暴雨的冲
刷!②

一位红卫兵在 武 斗 中 被 捕,在 狱 中,他 写 下 了 这 样 慷 慨 激 昂 的


诗:

   革命岂能有 罪, /造 反 就 是 有 理。/愿 将 满 腔 热 和 血,
/换 来
神 州 春 色。/任 凭 囚 禁 几 时,/更 加 硬 骨 强 志。/红 心 献 给 毛 主
席,
/誓死造反到底。③

这股“圣战”的狂热支 撑 着 红 卫 兵 小 将 把 牢 底 坐 穿 而 绝 不 屈 服,

① 广院北京公社一战士《妈妈,我不回家》,载北京广 播 学 院《战 斗 报》第 62 期


1968 年 1 月 15 日)。

② 吴克强《放开我,妈妈!》,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 部 编 辑、
出版的《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96─98 页。
③ 陈龙康《西江月·铁窗 烈 火》,载 首 都 红 代 会 北 京 机 械 学 院 东 方 红 公 社 《东
方红》第 27 期(
1967 年 5 月 9 日)。
9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并驱 使他们像飞蛾一样扑向灯火 去 送 死,当时流传很广的一组红卫
兵歌谣 ① 就艺术地再现了“圣战者”们面对死神的“凛然正气”:

   刀架脖子眼不 眨,
/造 反 到 底 不 怕 杀!/竹 子 砍 断 青 色 在,

东风吹来又发芽!
关不尽,抓不绝,
/老子死了儿子接!/胸怀一轮红太阳,
/哪
怕断头洒鲜血!
大刀长矛对胸口,
/眉毛没有皱一皱,
/要叫老子低下头,
/除
非长江水倒流。

不必怀疑“圣战”狂热 的 真 诚 性,小 将 们 的 献 身 渴 望 是 从 他 们 躯
体上的每一个部位发出的:“啊,战旗!……/千百名红小兵的血管,

组成了你抗击风雨的经经纬纬,
/千百双愤怒高举的臂膀,
/组成你顶
天立地的身躯!/千百颗红 心 的 激 跳,
/是 你 鼓 点 般 抖 动 的 频 率 啊,

千百个喉腔的呐喊,
/是你吞吐烟云的呼吸!”②
不仅如此,红卫兵小将还以一己肉身的伤残,证实着这场“圣战”
的崇高、伟大:“我们的皮 肉 还 嵌 着 敌 人 的 子 弹,
/我 们 的 身 上 还 留 着
鞭打的伤斑,
/每一个伤疤都是一场生动的政治课,
/……伤疤不属于
你个人,它属于革命,
/它标 志 着 文 化 革 命 的 艰 险,
/它 标 志 着 刘 邓 向
我们整个阶级的挑战!”③
耶稣基督是通过让自己的躯体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来替人类赎
罪,红 卫兵小将则通 过展 示自我躯体的受虐印记,向全中国的“革命
人民”证明:对“魔鬼”的 圣 战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在 这 里,躯 体 已 不 是 普
通的肉身,它蕴 含 了 丰 富 的 政 治 话 语;女 权 主 义 者 一 直 在 尝 试 建 立

① 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 《写 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5-47 页。
② 红烂漫《火红的战旗》,出处同上书,第 77 页。
③ 果安《宣誓———献给“七· 一”》,载 北 京 医 学 院 八 · 一 八 红 卫 兵 战 斗 团 《八
·一八战报》第 31 期(
1967 年 7 月 1 日)。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99

“躯体社会学”,中国的红卫兵小将则早就为后人创立了一门“躯体政
治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鲜有像红卫兵诗歌这样的作品,以如此写实
的文字呈现躯体的受虐、鲜 血 的 四 溅,并 通 过 血 肉 横 飞 场 景 的 描 绘,
张扬起狂热年代的一面死亡美学大旗:

   天塌下来地接到,
/砍掉脑袋碗大疤,
/碧血洒在赤旗上,
/人
间开遍革命花。①

碧血横飞,
/迸 溅 处,
/红 花 朵 朵。/悼 烈 士,
/慷 慨 就 义,
/气
壮山河。②

大刀、长 矛 加 钢 炮,
/文 的 不 行 你 来 武 的。/干 就 干,拼 就
拼,
/老子一腔热血泼给你!③

在诗里,迸射的鲜血化作了欢庆“圣战”胜利的朵朵红花,死亡不
再意 味 着 腐 烂 的 尸 臭、累 累 的 白 骨,死 亡 似 乎 成 为 一 种 “美 好”的 境
界:“烈 士 那 长 满 荒 草 的 坟 丘,
/要 千 百 倍 地 胜 过 苟 活 者 华 丽 的 宫
殿。”④ 这是典型的“恶魔美学”。受这种“恶魔美学”诱惑的岂止是一
两人,连一些少年儿童 也 疯 狂 地 陷 入 甘 为 圣 战 而 死 的 狂 热 中。1967
年 5 月 4 日和 6 日,四川成都“产业军”与红卫兵造反派发生武斗,共

① 《人间开遍革命花》,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6
页。
② 纪锋《满江红·悼马俊 华 烈 士》,载 哈 尔 滨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筹 委 会 《造 反 有
理》,第 89 期(
1967 年 8 月 26 日)。
③ 《老子就是红二司的》,载红二司新疆大学星火燎原兵 团 宣 传 部《星 火 燎 原》
联字第 7 期(
1967 年 8 月 3 日)。
④ 鸿耶《献给战友的 一 支 歌》,载 长 春 公 社 报 编 辑 部 《长 春 公 社 》“
6·1”专 号
1967 年 6 月 1 日)。

10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有 3100 多人受伤,毙命者共 54 人。年龄最小者李文君为一名 11 岁


的小女孩,头部被汽车碾碎而死;其次是范培瑾,为一名 13 岁的小学
女生,头部中弹而亡。范培 瑾 死 去 前 几 天,曾 笔 录 了 一 首 题 为《胸 中
万杆红旗飘》的“绝命诗”:

   不要用哭声告 别,
/不 要 把 眼 泪 轻 抛。/青 山 处 处 埋 忠 骨,

天涯何处无芳草。/黎明之前身死去, /脸不变色心不跳。/满天
朝霞照着我,
/胸中万 杆 红 旗 飘。/回 首 平 生 无 憾 事,
/只 恨 不 能
亲手把社会主义建设好!①

从小报所刊载的照片来看,范培瑾是一位轮廓明朗、眉清目秀的
漂亮小姑娘,她的脸上洋溢着花季少女鲜艳的美丽。然而,她的诗展
现的是另一种美:青 山 上,芳 草 丛,横 卧 着 一 位 死 去 的 少 女;风 息 浪
止,惟有满天的彩霞覆盖着这僵尸……这是青春夭亡的美,这是沦肌
浃髓的、冰凉的凄艳美。只 有 把 灵 魂 拍 卖 给 撒 旦 的 人 才 会 欣 赏 这 种
美!
在“救世意识”驱使下 的“圣 战”既 是 一 场 自 相 残 杀 的 内 战,同 时
又试图“枪口对外”,发动一场踏平“白宫”和“克里姆林宫”,消灭帝国
主义、修正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的,拯救全人类的“解放战争”。
毛泽东曾向他的“青年近卫军”红卫兵小将发布过这样的“圣战”
宣言:“我们这一代青年将亲手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
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而
奋斗终身。”② 林彪则直接激发青年人的死亡冲动:“在需要牺牲的时
候,
/要 敢 于 牺 牲,
/包 括 牺 牲 自 己 在 内,
/完 蛋 就 完 蛋,
/完 蛋 就 完

① 载辽宁大学八·三一 红 卫 兵 红 色 造 反 兵 团 总 部 《八 · 三 一 战 报 》第 34 期
1967 年 6 月 24 日)。这是作于文革前夕的歌剧《江姐》的一段唱词。

②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第 1 版,
第 75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101

蛋。/嗨!上战 场,
/枪 一 响,老 子 下 定 决 心!/今 天 就 死 在 战 场 上
了。”①“伟大领袖”的宣言 激 起 了 红 卫 兵 小 将 的 使 命 感、荣 誉 感,“林
副统帅”的“牺牲歌”则直接煽动起青年人的死亡本能。箭已上弦,向
外敌发动“圣战”的冲动蓄势而发:

   胸怀荡然志凌 气,
/环 宇 大 事 最 关 心。/誓 作 统 帅 马 前 卒,

何日直捣华盛顿。②

1969 年,中苏在珍宝 岛 一 带 发 生 冲 突,边 疆 的 战 火 激 起 了 红 卫


兵“圣战者”的狂热:

    热 血 沸 腾 怒 火 烧,
/双 拳 紧 攥 青 筋 暴;
/红 卫 兵 怀 揣 火 热 的
心,/毛主席啊,红卫兵 战 士 向 您 把 决 心 表!/…… 准 备 好 了,准
备好了!/呼啸的战马,雪亮的钢刀;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雄
壮的队伍胜似钢壁万道。/毛主席啊,红卫兵牢记着您的教导;

不消灭美帝死不瞑目,
/不埋葬新沙皇活着心焦。/听边疆,炮声
隆隆,
/望北京,等待出征的军号;
/毛主席啊,只要您一声令下,

红卫兵誓把帝修反统统消灭掉!③

与此同时,美国侵越战 争 的 战 火 蔓 延 到 了 中 国 的 南 部 边 境。 红
卫兵小将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以为同美帝国主义决战的时机终于
到来。成千上万的红卫兵 不 顾 中 国 政 府 的 禁 令,擅 自 越 过 国 境 赴 越
南丛林参战。当代女作家杨沫的儿子马清波(老鬼)就是这些“圣战”

① 《要敢于牺牲———林副统帅语录歌》,载西安地区红卫 兵 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 政
治部《红卫兵》第 23 期(
1967 年 7 月 26 日)。
② 庞士让《狱中诗抄》第三 首,载 西 北 大 学 文 革 筹 委 会,西 北 大 学 红 卫 兵 总 部
《新西大》第 34 期(
1967 年 8 月 8 日)。
③ 红卫兵《毛主席啊,红卫兵向您表决心》,载兰州大学红三司《新兰大》第 103
期(
1969 年 10 月 1 日)。
10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狂热分子中的一员,当时读高三的马清波与同学组织“毛泽东抗美铁
血团”,他们发布“赴越宣言”,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青春少年对暴力、
战争的迷恋:“我们———毛主席的红卫兵,爱的是刀枪剑戟,爱的是冲
锋呐喊,爱的是革命 的 暴 力,爱 的 是 埋 葬 美 帝、苏 修 的 人 民 战 争。”①
他们 被自己所虚构的在热带丛林 中 作 战 的浪 漫画面所诱惑,三度偷
越国境皆失败 而 归。 比 马 清 波 他 们 更 加 狂 热 的 是 一 位 来 自 青 岛 的
15 岁少女,她哭,她绝食,她 写 血 书,非 要 赴 越 参 战。 她 前 后 总 共 15
次偷越国境,最后还是被送回,这位女孩成为当时中越边境上的传奇
人物 ② 。马清波在中越边 境 曾 写 过 一 首 顺 口 溜 式 的 诗,后 人 可 从 中
一窥当年青年人的圣战狂热:

    红 卫 兵 者,
/偏 偏 好 战,
/千 里 迢 迢,
/奔 赴 越 南。/扒 货 车
皮,/脸若黑 炭。/忍 饥 挨 饿, /星 夜 向 前。/烈 日 毒 晒,
/蚊 虫 叮
/干渴之 极,
遍, /七 窍 冒 烟。/受 辱 挨 捋,
/心 甘 情 愿。/抗 美 援
越,
/万古流传。③

人们在现实世界的行动 受 挫 后,往 往 会 转 入 幻 想 世 界 去 实 现 未
竟的愿望。当红卫兵小将们赴越抗美行动被中国政府宣布为非法之
后,他们便写诗明志,在艺术 世 界 中 寻找 宣 泄“圣战”狂热的途径,著
名的红卫兵政治抒情长诗(约 240 多 行)《献 给 第 三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英
雄》④ 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长诗作者以极富想像力的诗笔,虚拟了 20 年后(相当于 80 年代

① 老鬼《血与铁》,北 京: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
1998 年 9 月,第 1 版,第 346
页。
② 同上 438 页。
③ 同上,第 440 页。
④ 又名《献给第三次世界 大 战 的 勇 士》,此 诗 作 者 至 今 不 明,写 作 时 间 也 不 确
定,据文革文学史料家杨健考证,此诗至少在 1969 年 秋 已 从 北 京 向 全 国 各
地流传(见《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第
1 版,第 65 页。)
第四章   清教唯美与救世圣战 103

后期)由中国发起的“革 命 圣 战”———第 三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场 景。 诗 的
第一节起笔于抒情 主 人 公 “我 ”来 到 “长 眠 在 大 西 洋 彼 岸 ”的 战 友 陵
墓,作“返回那可爱的祖国”前 的 告 别。 第 二 节 回 顾 了 中 国 “圣 战 者”
征服帝修反,拯救全世界受苦大众的战斗足迹:

   还记得吗?/我们 曾 饮 马 顿 河 畔,/跨 过 乌 克 兰 草 原,
/翻 过
乌拉尔的峰巅,/将克 里 姆 林 宫 的 红 星,/再 次 点 燃。/我 们 曾 沿
着公社的足迹,
/穿过巴黎的街巷,
/踏着国际歌的鼓点,
/驰骋在
欧罗 巴 的/每 一 个 城 镇、乡 村、港 湾。/瑞 士 的 湖 光,
/比 萨 的 塔
/也门的 晚 霞,
尖, /金 边 的 佛 殿,
/富 士 山 的 樱 花,
/哈 瓦 那 的 烤
烟,
/西 班 牙 的 红 酒,
/黑 非 洲 的 清 泉,
/这 一 切 啊/都 不 曾 使 我 们
留念,
/因为我们有/钢枪在手,
/重任在肩。①

诗的第三节回 顾 “圣 战 者”们 围 攻 世 界 上 最 后 一 个 顽 敌 的 堡 垒
———美国白宫的最后一个制高 点 时,战 友“你”用 身 体 挡 住 射 向 “我”
的罪恶子弹、英勇献身的战斗情景。诗的四、五节抒发解放全人类的
“圣战”成功的胜利喜悦。
在这首长诗中,当代中 国 的“圣 战 者”们 攻 城 掠 地、跨 江 过 海,最
终解 放了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完成了数百年前成吉思汗的蒙古铁
骑都未能实现的征服整个世界的“壮举”。
红卫兵发动“圣战”,对 内 是 为 了 清 除 污 泥 浊 水、消 灭 妖 魔 鬼 怪,
以保 证社会主义中国的红色江山 永 不 变 色;对外是为了拯救全世界
三分之二“至今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被压迫人民。
红卫兵“圣战者”的救 国 救 世 冲 动 从 主 观 上 说 的 确 是 纯 洁 的、真

① 此诗在各地流传进程中常有改动,但诗的情感内容 大 体 不 变。 本 文 所 引 的
《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英 雄》是 内 蒙 古 生 产 建 设 兵 团 知 青 抄 在 赠 人 日 记
本上的作品,抄录时间为 1975 年 6 月。此诗收入 史 卫 民 主 编《知 青 日 记 选
编》“附录”,见该书第 310─319 页,北 京: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8
月,第 1 版。
10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诚的,但其客观 效 果 却 是 灾 难 性 的:这 种 狂 热 不 仅 驱 动 大 批 青 年 在
“反修防修”的战场上互 相 残 杀,更 给 全 国 亿 万 男 女 老 少 带 来 丧 亲 之
痛、贫穷之苦,给无数的无 辜 者 带 去 灵 与 肉 的 创 伤、生 命 横 遭 荼 毒 的
灭顶之灾。
波兰当代哲学家科拉柯夫斯基说:“恶魔声称他们是出于大爱才
对你们行恶,他们要解放 你 们,给 你 们 提 供 心 灵 的 帮 助,给 你 们 带 来
伟大的学说让你们灵魂开 窍。”① 红 卫 兵 的 “圣 战”便 是 这 种 出 于 “大
爱”的“恶行”;红卫兵小将既是天使,又是恶魔,是天使与恶魔二重角
色的有机整合。
红卫兵运动是一场带 着 鲜 明“清 教”色 彩 的 道 德 运 动,是 一 场 具
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政治运动。红卫兵小将们试图在人间大地上建立
一个尽善尽美的“天堂”,试 图 在 此 岸 世 界 实 现 彼 岸 世 界 的 乌 托 邦 梦
想。为了实现这一“伟大 的 梦 想”,小 将 们 像 一 切 唯 美 主 义 政 治 家 一
样“清洗画板”,把人类的一部分当作“污泥”、“垃圾”来清扫。艺术创
作中 的唯美原则一旦在政治领域 得 以 实 施,它带给人类的绝不是福
祉,而是灾难。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 正 告 那 些 政 治 唯 美 主 义 者 说:政 治 上 的
“审美热情,只有受到理性的约束,受到责任感和援助他人的人道主
义紧迫感的约束,才是 有 价 值 的。 否 则,它 是 一 种 危 险 的 热 情,容 易
发展为某种神经官能症或歇斯底里”;他还总结说,唯美主义者“尽管
有着创造人间天堂这 个 最 善 良 的 愿 望,它 只 能 造 成 人 间 地 狱———这
个地狱只能是人给自己的同胞准备的。”②
F.荷尔德林这位精 神 失 常 的 德 国 诗 人 曾 写 下 如 此 “清 醒 ”的 诗
句:

① 刘小枫《这一 代 人 的 怕 和 爱 》,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9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58—159 页。
② 卡尔 · 波 普 《开 放 社 会 及 其 敌 人 》,太 原:山 西 高 校 联 合 出 版 社,
1992 年 8
月,第 1 版,第 173─174 页,第 177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05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
/恰恰是人们试图将
其变成天堂。①

或许先贤大哲上述卓识 能 成 为 一 副 清 热 解 毒 的 良 药,用 以 医 治
我们可能重犯的“道德至上主义”、“政治唯美主义”、“救世圣战狂热”
等诸种病症?!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五洲四海风雷滚滚,
/大批判的烈火熊熊烧遍。
横空出世,涌现一代新人,
/忠心赤胆,稳掌革命大权!
天下革命者欢呼盛大节日,
/一切反动派濒临灭顶灾难!②

文革是一场充满道德主义、唯美主义色彩的政治运动,生活在那
个时代的人们恪守着清 教 伦 理,肩 负 着 救 世 使 命,过 着 极 其 紧 张、严
肃的生活。然而,这只是那 个 时 代 生 活 的 一 个 方 面;事 实 上,文 革 还
是一场亵渎神圣权威、摧毁 权 力 秩序 的 政治运动,在那个“一切都翻
了个”的时代里,造 反、夺 权 释 放 着 人 们 被 压 抑 多 时 的 不 满 情 绪,批

① 见 F.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 社,
1997 年 8 月,第
1 版,第 29 页。
② 韧兵《革命的大批判胜利万岁》,载北京地质学院东方 红 公 社《东 方 红 报》第
61 期(
1967 年 8 月 4 日)。
10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斗、殴打当权派变成了 一 种 残 酷 的 游 戏———文 革 成 为 亿 万 民 众 盛 大
的节日。① 节日庆典在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 广 场、街道、会堂等公
共空间中举行着,解除了理性制约的人们在纵情呼喊:

   擂响战鼓,拭亮 刺 刀, /宣 战,杀 向 千 年 旧 世 界,/宣 战,杀 向


资产 阶 级 桎 梏!/…… 放 开 喉 咙,
/我 们 要 引 吭 高 歌,/为 毛 泽 东
思想,
/大叫大喊!②

这万人的呼喊一浪高过 一 浪,这 声 浪 前 拍 连 后 拍 汇 成 了 疾 速 节
奏。在跌宕起伏的节奏中,人们“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东 方 红,赶 快 动,
/不 动,就 没 东 方 红。/动 动 动,动 呀 动!/
小动小片红,大动大 片 红, /大 片 红,人 心 向 着 东 方 红。/革 命 要
你行动,
/要你 顶 风 往 前 冲,
/要 你 当 好 急 先 锋,
/待 到 山 花 烂 漫
/你再躲丛中。/现 在 不 能 躲,
时, /只 能 老 是 动,
/老 是 往 前 冲,

动动动,
/消除顾虑重重,
/赶快动,
/迎接满城风雨,
/满城红,
/动
呀动,动动动!/动 ─ 动 ─ 动,
/一直动到满天红。③

这是革命时代的摇滚舞,它那“动呀动”、“动动动”的激越节奏释
放出青春放纵的狂醉情 绪,张 扬 着 酣 畅 淋 漓 的 酒 神 精 神。 尼 采 在 论
及酒 神精神时形容道:“现在,人透过歌舞而把自己表现为一种更高
境界中的成员;他已经忘记了怎样走路,怎样说话,而当他舞蹈时,便
处于一种飞逝欲去的边 缘。”④ 尼 采 所 形 容 的 “欲 飞”姿 态,传 达 着 摆

① 列宁曾说过:“革命是被压迫和被剥 削 者 的 盛 大 节 日。”见 《列 宁 全 集》第 1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10 月,第 2 版,第 96 页。
② 李鹏辉《向旧世界宣战》,载重庆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山城红卫兵》第 43
期(
1967 年 6 月 22 日)。
③ 东方红公社社员很想动《要动歌》,载北京地质学院东 方 红 公 社《东 方 红 报》
第 13 期(
1967 年 2 月 17 日)。
④ 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7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07

脱了理性的束缚之后生 命 的 沉 酣 与 欢 悦。 这 飞 动 的 舞 蹈、激 越 的 节
拍也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狂欢氛围。
有人把文革比作欧洲的中世纪。就这两个时代生活的精神氛围
来说,它们的确存在 着 可 比 拟 之 处。 前 苏 联 学 者 M.巴 赫 金 曾 对 欧
洲中世纪大城市的节 日进 行过统计,他发 现 人们每 年 大约有 3 个月
生活在狂欢节氛围中;接着,巴赫金分析道:“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
种生活:一种是常规的、十 分 严 肃 而 紧 蹙 眉 头 的 生 活,服 从 于 严 格 的
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 恐 惧、教 条、崇 敬、虔 诚 的 生 活;另 一 种 是 狂
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
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
不拘的交往。”① 像中世纪 的 欧 洲 人 一 样,文 革 时 代 的 中 国 人 也 过 着
“严肃”与“狂欢”的双重生活。
如果说上一节揭示了 文 革 时 期 中 国 人 生 活 的“严 肃 性”的 话,那
么这一节的任务则是借助于红卫兵小报诗歌,考察文革生活的“狂欢
性”,并考察社会生活的“狂欢化”对红卫兵小报诗歌创作的影响。
狂欢特征之一:粗鄙
造反、夺权,是文革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红卫兵诗歌中,不
断涌动着造反冲动和夺权渴望,弥漫着狂欢节日的气氛:

    红 旗 一 展 天 下 传,
/革 命 造 反 派 英 勇 奋 战,
/浩 浩 荡 荡 杀 出
来,/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革命造反派联合 起 来,
/向 反 动 路 线 猛 烈 开 火,
/大 联 合,大
夺权,
/夺权夺权夺权夺权。/夺权!夺权!夺权!②

① 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问 题》,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8 年 7 月,第 1
版,第 184 页。
② 《高举红旗向前进》(歌词),载中央戏剧学院红色造反 兵 团《红 色 造 反 报》第
5 期(
1967 年 2 月 19 日)。
10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在不断重复,且力度不 断 加 强 的“造 反”、“夺 权”狂 叫 声 中,红 卫


兵小将们似乎获得了极度的狂欢快感。另一首诗也传达了造反给小
将们带来的特殊乐趣:

   霹雳一声红旗展,
/“八 · 五”清 华 换 新 天。/斗 罢 妖 婆 斗 刘
修,
/杀过天寒转天暖。/星火燎原井冈红, /革命儿女干得欢。/
井冈山笑妖婆抖,
/沙场火熊刘修完。①

为什么造反、夺权会给人们带来如此巨大的狂欢快感,这须要从
狂欢节的源头说起。对此问题颇有研究的巴赫金对狂欢的起源问题
却语焉不详,只说狂欢可以从 “人 类 原 始 制 度 和 原 始 思 维”中 找 到 深
刻根源 ② 。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对此问题进行了独到的
研究,他的基本思想是:狂 欢 的 快 感 来 源 于 破 坏 图 腾 所 象 征 的 禁 忌。
图腾(
toem)崇拜是宗教的原始形态之一,原始人相信自己的部族源

于某种动物或植物,因此,禁止杀害、食用图腾动、植物。但据弗洛伊
德说,这种禁忌在节日庆典上便会被打破,“通常,一个部族用屠杀图
腾动物和食用 其 血、肉、骨 等 来 庆 祝 盛 典”;据 此,弗 洛 伊 德 总 结 道:
“庆典,即代表着将禁制的破坏加以神圣和合法化。……庆典和狂欢
正是由于破坏禁制所 得 到 的 快 感。”③ 的 确,任 何 社 会 集 团 的 有 效 管
理都有赖于禁令、法律、道 德 等 对 集 团 成 员 的 约 束。 然 而,长 期 的 约
束必然会给集团成员造成压抑,进而造成心理上的变态,每年定期举
行的狂欢庆典便成为解除社会集团成员压抑、变态心理的途径。
如果说原始部族的狂欢 庆 典 是 通 过 屠 杀、食 用 图 腾 动 物 来 象 征

① “刺猬”《诗一首》,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 》第 33、
34 期 合 刊 (
1967
年 4 月 14 日)。
② 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问 题》,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8 年 7 月,第 1
版,第 175 页。
③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年 5 月,第 1 版,
第 174—175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09

对种种禁忌的破坏的话,那么文革时期的中国人则是以造反、夺权的
方式直接(而非象征性的)向权力秩序发动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
革是使广大民众挑战权力、颠覆权力,使破坏权力禁忌的造反行为合
法化的狂欢庆典:

   造反造反造反,
/刀 出 鞘,弓 上 弦,
/坚 决 斗 倒 走 资 本 主 义 道
路的当权派,/彻底砸烂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造反造反造反/扬
鞭纵马卷巨澜,
/将“四旧”打个落花流水,
/把牛鬼蛇神杀个片甲
不 还!/造 反 造 反 造 反,
/万 马 奔 腾 战 正 酣,
/谁 想 阻 挡 我 们 前
/嘿,就叫你铁蹄下化灰烟!①
进,

夺权!夺 权!/革 命 造 反 派 要 夺 权!/“国 家 者,我 们 的 国


家。”
/“社会者,我 们 的 社 会。”
/起 来,
/把 党 内 走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的/当权派统 统 踢 开,
/起 来,
/把 一 切 罪 恶 的 “黑 摊 子 ”
/彻 底 打
翻!②

从上述两首诗可以看出,文革红卫兵造反对象是“走资本主义道
路的当权派”,他们要夺的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可
见,文革基本上是破坏对 象 有 限 定、造 反 范 围 有 控 制 的 政 治 狂 欢,他
的总导演是毛泽东。毛泽东认识到开展相对有节制的狂欢式政治运
动的必要性,他曾说过,文化大革命七八年要来一次,“现在的文化大
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然要进行多次。”③ 毛泽东可能已意识
到让 民众对权力体制的不满长期 处 于 受 压抑 状态的危险,他决定定
期(七八年)发动一次运动(狂 欢),这 样 就 能 使 民 众 被 压 抑 的 对 立 情

① 甘肃靖远师范红卫兵王 鹅 羽 《造 反 歌》,载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战 地 文 艺 社 《战 地
文艺》第 5 期(
1966 年 12 月 20 日)。
② 《革命造反派要夺权》,载 红 卫 兵 兰 州 “九 · 三”革 命 总 部 《红 卫 兵 》第 15 期
1967 年 2 月 10 日)。

③ 见 1967 年 5 月 18 日《人民日报》“毛主席语录”。
11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绪适时地得到宣泄、排放。
在原始社会的狂欢庆典 上,人 们 以 杀 死 和 食 用 图 腾 动 物 的 方 式
表达对部族图腾禁忌的亵渎;而欧洲近代狂欢节则往往以焚烧“大人
物”偶像的方式宣泄人们对权威人物的不满、仇恨。英国人类学家詹
·乔·弗雷泽的 巨 著 《金 枝》记 载 了 拉 丁 语 系 国 家 狂 欢 节 这 种 处 死
“权贵”的仪式:例如在意大利弗罗齐诺内狂欢节上,人们用泥土做成
一个九英尺高的“庄严人物”,当 狂 欢 进 入 高 潮 后,“狂 欢 节 的 偶 像 被
拿到一个广场的中央,剥 掉 他 华 丽 的 外 装,放 在 一 堆 木 头 上,在 人 群
的叫喊声中烧起来”① 。
上述两种狂欢节有着共同之处:它们都以象征性的方式(杀食图
腾动物和烧毁“大人物”的偶 像)间 接 地 “处 死”神 灵 和 权 贵。 文 革 与
此不同,那个时代的狂欢者直接面对“走资派”,他们在批斗、殴打,甚
至是屠杀“走资派”的暴行中获得亵渎权力,糟践权威的快感:

   湘江澎湃浪汹 涌,
/一 浪 更 比 一 浪 猛。/千 刀 万 剐 刘 邓 陶,

万丈长缨缚鲲鹏。②

看!红日喷薄,东 风 激 荡,
/听! 战 鼓 阵 阵,春 雷 声 声!/顶
天立地,叱 咤 风 云,
/把 一 小 撮 走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当 权 派/踩 在 脚
下,
/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③

当时打倒“走资派”运动中最流行的口号是:“毛泽东思想是我们
的命根子,谁要是反对它,不 管 他 的 职 位 多 高、资 格 多 老、权 力 多 大,
都要点他的名,撤他的职,罢 他 的 官,把 他 打 翻 在 地,再 踏 上 一 只 脚,

① 弗雷泽《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443 页。
② 高司战士《决战》,载长沙市高等院校红卫兵司 令 部《红 卫 兵》第 28 期(
1967
年 5 月 23 日)。
③ 纪秋《跟着毛主席,前进》,载北京邮电学院东方红公社《北邮东方红》第 16、
17 期合刊(
1967 年 4 月 3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11

使他永世不得翻身。”① 点名、撤职、罢官只是从政治 上 对“走资派”进


行清算,还必须通过暴力 手 段 对 他 们 的 肉 体 进 行 折 磨 和 虐 杀。 的 确
如这则暴力狂欢口号所言,除了毛泽东,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狂欢者铁
脚横 扫的对象,国家主席刘少奇就成为文革狂欢庆典上最为显赫的
残害对象:

   打!打!打!打!打!/狠狠地打!/刘少奇不投降我们就
要打!/打!打!打!打!打!/准准地打!/舍得一身剐,把他
拉下马!②

当中南海的造反派要 批 斗 刘 少 奇 时,这 位 国 家 主 席 举 着《宪 法》


表示抗议,然而法律在狂欢 年代 早 已是一纸 空文,人们对这位“中国
最大的走资派”的仇恨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刘 少 奇 算 老 几,
/老 子 今 天 要 揪 你!/抽 你 的 筋,
/剥 你 的
皮,/把你的脑壳当球踢!③

抽筋,剥皮,把脑壳当球踢———狂欢状态下的人竟然丧心病狂地
把杀人当 作 一 场 游 戏。 杀 人 游 戏 是 历 次 革 命 中 十 分 常 见 的 景 观:
1789 年,当巴士底狱被 攻 克 后,狂 欢 的 人 们 把 守 军 司 令 德 洛 内 的 脑
袋挑在长矛上游行;次年,人 们 攻 下 马 赛 的 圣 尼 古 拉 堡,游 行 者 用 棍
子挑着要塞司令的肚肠,高喊着“货色新鲜 啊,谁要?”而纵情狂欢。④

① “红卫兵豪言壮语”,载北大文化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第 4 期 (
1966 年 9 月
2 日)。
② “拉下马”战斗组《把刘少奇拉下马》(歌词),载上海 市 小 教 革 命 造 反 总 司 令
部小教司《小教造反报》第 8 期(
1967 年 4 月 24 日)。
③ 《刘少奇算老几》,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写
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9 页。
④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 命 的 政 治 文 化 》,杭 州: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1991 年 9
月,第 1 版,第 209 页。
11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1917 年十月革命后不久,苏联社会 盛行“私 刑”,据高尔基所记,人 们


“在亚历山大市场附近 抓 住 了 一 个 小 偷,人 们 立 刻 把 他 痛 打 了 一 顿,
然后进行表决———该用什么 样 的 死 法 来 惩 罚 这 个 小 偷:是 淹 死 他 还
是枪毙他?后来 人 们 决 定 淹 死 他,于 是 这 个 小 偷 被 扔 进 了 冰 河 里。
但是 他却不知怎么竟挣扎着游上 了 岸,于是人群中的一个人走到他
跟前,把他枪毙了”。慈悲的高尔基十分痛恨这种任意践踏生命的暴
行,他认为这是人类“动物性本能的爆发”。①
文革时期社会生活的“畜 类 化”给 当 时 的 精 神 文 化、语 言 文 字 留
下了 深深的烙印;红卫兵诗歌语言的粗鄙化是文革狂欢式野蛮生活
影响这时期诗歌创作的 一 个 重 要 层 面。 这 是 一 首 题 为《造 反 派 的 脾
气》的 一 节 诗,它 以 充 满 战 场 火 药 味 的 语 言 写 活 了 造 反 派 的 狂 暴 性
格:“革命就是造反,
/要造反,就敢于刺刀见红。/对准那些旧世界的
混蛋,
/打他个人仰马翻。”② 红卫兵诗歌残暴语言的高度密集显示了
那个时代的人 向 野 蛮 人 退 化 的 趋 向:“油 炸 勃 列 日 涅 夫,
/绞 死 柯 西
金、米高扬!”③“谁 要 反 对 毛 主 席,
/就 砸 它 个 稀 巴 烂!/谁 要 反 对 毛
主席,
/就砸它个稀巴烂!/就砸它个稀巴烂。”④
大批流布于市 井、村 野 的 脏 话 粗 语 在 红 卫 兵 诗 歌 中 的 “登 堂 入
府”,构成此类诗歌语言的独特景致:“早已充当了婊子,
/还想把牌坊
兴修。/说什么‘我 们 反 美’,
/却 和 美 帝 的 头 号 帮 凶 勾 勾 搭 搭。”⑤ 这
是对日共“修正主义分子”的咒骂;对苏联“修正主义者”,红卫兵诗人

① 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18 页,第 20 页。
② 《造反派的脾气》,载 中 国 科 学 院 红 卫 兵 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 《红 卫 兵 报 》第 21
期( 1967 年 5 月 30 日)。
③ 红芒《打倒苏修》,载北京外语学院红旗战斗队毛泽东 主 义 红 卫 兵《红 卫 报》
第 12、
13 期(
1967 年 2 月 8 日)。
④ 《砸烂万张反党集团》,载 天 津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天 津 红 卫 兵 》红 三 期 (
1967
年 3 月 28 日)。
⑤ 迅雷《滚蛋吧,日修小 丑》,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 》第 72 期 (
1967
年 8 月 10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13

更是不惜体力地骂街:

   王八柯西金,
/混蛋勃列日涅夫,/仇恨我文化大革命,
/惧怕
毛主席语录。/技穷似黔驴,/无能赛蠢猪。①

这种对敌人进行丑化性 命 名 的 方 法,其 实 是 原 始 人 对 语 言 巫 术
力量信仰的蛮性遗留,是对现代语言符咒功能的挖掘。据弗雷泽《金
枝》所载:新不列颠的苏尔卡人通常用“腐朽的树干”来命名他们的仇
敌加 克泰人,“他们想象用这种字 眼 称 呼 敌人,那些可怕的敌人便将
四肢笨拙沉重得像木头一样”② 。红卫兵诗人以为,给敌人姓名前加
上“婊子”、“王八”、“混蛋”称号,他们的人格便不值一钱,他们的道德
便一无是处;而把敌人贬为“黔 驴”、“蠢 猪”,小 将 们 似 乎 以 为 敌 人 真
的就会因此而不堪一击。
中国民间流行着这样的害人方法:依照仇人的外貌扎一个布人,
在其 身体的要害部位插上竹签铁 针,仇人便会重病不起直至暴毙身
亡。这其实就是弗雷泽 所 说 的“模 拟 巫 术”:“在 各 种 不 同 的 时 代,许
多 人都曾企图通过破坏或毁掉敌人的偶像来伤害或消灭他的敌人。
他们相信,敌人将在其偶 像 受 创 伤 的 同 时,本 人 也 受 到 伤 害,在 偶 像
被毁掉的同时,本人也会死去。”③
令人惊讶的是红卫兵诗歌也运用了这种“模拟巫术”手段加害于
敌人,《一位苏联老刺绣女工的话》写一名捍卫列宁、斯大林传统的苏
联老女工对苏联修正主 义 者 的 仇 恨。 当 写 到 她 被 迫 为 赫 鲁 晓 夫、勃
列日涅夫、柯西金等人绣像时,诗人满怀愤怒写道:“针呵!快变成当
年捅开冬宫大门的刺刀,
/针呵!快像绞死德寇的绳索一样猛抽;
/一
针针我要戳烂叛徒们污 秽 的 心 肺!/一 线 线 我 要 勒 断 新 沙 皇 嗜 血 的

① 驱虎豹《砸 烂 苏 修 狗 头 》,载 北 京 铁 道 学 院 红 色 公 社 《铁 道 红 旗 》第 3 期
1967 年 2 月 15 日)。

② 弗雷泽《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368 页。
③ 同上,第 21 页。
11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咽喉!”①
国内大大小小 的 “走 资 派”更 是 成 为 红 卫 兵 小 将 倾 泼 脏 话 的 对
象:“混蛋刘少奇,臭 得 不 得 了,
/抛 出 黑 《修 养》,早 就 该 打 倒!”② “昔
日‘光’且‘美’, /‘老革命遇到新问
/今日狗屎堆。/已是末日独自演:
题。’
/放屁!”③“什么帝王将相,王公贵族,
/统统滚他妈的蛋!”④
在一些红卫兵诗歌里,国骂“他妈的”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黑司 令 刘 少 奇, /我 们 就 是 要 和 你 干 到 底!/你 那 个 黑 《修
养》是 什 么 混 账 的 东 西?/…… 呸!/都 他 妈 的 是 混 蛋 逻 辑, /都
他妈的为资本主义 复 辟。/…… 什 么 温 情 主 义,
/什 么 折 衷 主 义
和稀泥,
/统统他妈靠边去!⑤

中国是一个“祖先崇拜”的 国 度,亵 渎 别 人 的 祖 先 是 打 击 此 人 最
好的方法之一。国骂“他 妈 的”便 是 冲 着 祖 先 去 的:通 过 语 言 巫 术 力
量与敌人的母系祖先发生“不正当关系”,便搞乱了敌人的血统;敌人
既然成了“杂种”,在战斗中便只能不战而败。对于这种独特的战术,
鲁迅 深有感慨地说:“要攻击高门 大 族 的 坚固 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
的血统,在战略上,真可谓奇谲的了。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

① 夏春华《一位苏联老刺绣女工的话》,见首都大专院校 红 代 会《红 卫 兵 文 艺》
编辑部编辑、出版《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
第 1 版,第 209 页。
② “东方评论”《〈修 养 〉与 老 保 》,载 北 京 矿 业 学 院 东 方 红 公 社 政 治 部 宣 传 部
《东方红》第 19、
20 期(
1967 年 4 月 8 日)。
③ “打白骨精”《散曲》,载清华大学井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第 33、
34 期 (
1967 年
4 月 11 日)。
④ 李鹏辉《向旧世界宣战》,载重庆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山城红卫兵》第 43
期( 1967 年 6 月 22 日)。
⑤ 小兵呐喊《革命 造 反 派 的 脾 气 》,载 七 机 部 916 革 命 造 反 兵 团 宣 传 勤 务 部
《造反有理》第 11 期(
1967 年 4 月 20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15

物,确要算一个天 才,———然 而 是 一 个 卑 劣 的 天 才。”① 这 样 看 来,在


“血统论”高度盛行的文革时期,红卫兵“天才”诗人们频频使用“他妈
的”便不足为奇了。
造反、夺权,殴打、虐待“大人物”,粗语脏话的密布———这一切使
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红卫兵诗歌呈现出“粗鄙”化特征。
狂欢特征之二:戏谑
在古代狂欢节上,最典型的插科打诨法是:首先替公众推选出来
的临时国王、贵族、教皇、主 教等“大 人 物”加冕,然后嘲笑他们、辱 骂
他们,最后狂欢者脱下这些假充的“大人物”的服装,摘下象征其权力
的冠冕。加冕 - 脱冕构成 狂 欢 庆 典 的 基 本 仪 式,这 一 仪 式 以 极 其 生
动的感性形象显示了权力的相对性、软弱性、可笑性。
在文革狂欢庆典上,既 有 殴 打、虐 待“走 资 派”的 暴 力 倾 向,也 有
给“走资派”戴古怪高帽,起各种绰号诨名挂在他们胸前,嘲笑、戏弄、
作践他们的恶作剧倾向。这是一首作弄中国“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
的诗:

   乌纱帽啊乌纱帽,
/靠 着 你,我 多 年 的 “老 革 命”,
/吃 喝 玩 乐
自在逍遥。/多年的黄粱美梦, /只叫我早把门牙笑掉。/字典上
明明有个“刘克思”,
/算 盘 儿 不 曾 错 过 半 丝 毫:
/二 三 得 九,五 七
三十六,
/土豆伴着牛肉 烧;
/乌 龟 生 下 千 里 马,癞 蛤 蟆 要 长 天 鹅
毛。
哪料到,
/平地起风雷。/只叫我,
/三魂七魄飞云霄。/……
到如今/四 面 楚 歌 计 穷 力 尽,
/阎 王 殿 里 鬼 哭 嚎。/老 天 啊,
/完
了,完了。/痴情寄 与 同 情 者,
/白 骨 堆 里 在 生 妖。/乌 呼,
/我 的
乌纱帽,
/别了,别了,
/纸船明烛照天烧。②

① 鲁迅《论“他妈的!”》,《鲁迅全集》第 1 卷,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1 年,
第 1 版,第 233 页。
② 刘时叶《乌呼,我的乌纱 帽》,载 中 央 音 乐 学 院 毛 泽 东 思 想 战 斗 团 东 方 红 公
社《战报》第 4 期(
1967 年 1 月 30 日)。
11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在狂欢的日子里,刘少奇被戴上象征着权力的“乌纱帽”,被打扮
成狂欢节“小丑”开始了富有喜剧性的表演:他的动作多潇洒,像是一
位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他 的 心 情 多 愉 快,高 兴 地 把 门 牙 都 笑 掉 了;
他的台词多逗人———他自封“刘 克 思”,他 自 诩 他 的 如 意 算 盘 打 得 最
精确,但得出的是错误百 出 的 计 算 结 果,他 把 乌 龟 当 作 千 里 马 的 爹,
他认定癞蛤蟆能长成白天鹅……正当这位得意忘形的“小丑”沉醉在
自己的成功中时,狂欢节已临近尾声。忽然间风雷大作,“小丑”头上
的“乌纱帽”被狂风 卷 走,滑 稽 表 演 在 “小 丑 ”的 “完 了,完 了 ”声 中 落
幕。
此诗以戴“乌纱帽”始,以摘“乌纱帽”终,典型地再现了狂欢节的
加冕 ─ 脱冕仪式。但直接 再 现 这 一 仪 式 的 诗 歌 毕 竟 是 十 分 少 见 的,
更多的作品呈现出这样的结构:起初,作为狂欢节“小丑”的“走资派”
显得或道貌岸然,或威风八面;末了,“走资派”露出了虚伪、色厉内荏
的真面目。其实,这“道 貌”、这“威 风”就 是 一 顶 顶 精 神 冠 冕,红 卫 兵
诗作丑角头上这些精 神冠 冕的戴与摘,同 样是对狂 欢 节加冕 ─ 脱冕
仪式的艺术表现:

   临别卖了三次菜,/“老王”走了仨饭厅,
/“你们看,我与群众
如鱼水,/同学呀,可莫辜负我深情。”/呸!分明一出鬼把戏,/群
众眼睛看得清:
/“你久居密室压群众,
/今日何必卖刁情!”①

这首题为《老王卖菜》的 讽 刺 诗 内 在 地 袭 用 了 中 国 民 间 笑 话《王
婆卖瓜》的喜剧结构:通过揭示王 婆 “所 夸 的 瓜”(好 瓜)与 她 “所 卖 的
瓜”(往往是孬瓜)之间的强烈反差,来寻找笑料。上述这首出自清华
红卫兵之手的诗作的主角“老王”是何人?她就是王光美。王光美于
1966 年 6 月 底 作 为 工 作 组 成 员 进 驻 清 华 大 学,秉 承 刘 少 奇 “要 把 蒯

① 《抓扒手·老王卖菜》,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 》第 7 期 (
1967 年 1
月 1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17

大富当活靶子打”的指示,与清华园里的造反派红卫兵发生激烈的冲
突。① 当毛泽东的“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指示发布
后,工作组只好撤出清华园,临行前,王光美到三个饭厅卖菜,以示她
与清华群众的深厚感情。这首讽刺诗前四句展示的是“老王”如何给
自己戴上“我与群众如鱼水”的 道 德 冠 冕;后 四 句 则 指 出 了 “老 王”她
“久居密室压群众”的面目,从而摘下了她刚戴上不久的道德冠冕。
有这样一首讽刺陶铸的诗:“理想理想,
/伟大高尚;
/盗个专家,

洋楼宽敞, /衣裳漂亮。”② 这是对“理想主义”者的加冕 ─
/出入专车,
脱冕仪式。再如这样一首 对 北 大 校 长 陆 平 进 行“脸 谱 化”描 写 的 诗:
“一脸横肉,凶神恶煞:
/‘工农子弟是粗瓷茶碗难雕花。’
/多少阶级兄
弟被推出校 门 啊,
/昔 日 北 大 是 资 产 阶 级 的 天 下。/招 降 纳 叛,满 腹
‘鬼’胎,
/‘我的难兄难弟 们 啊,来 来 来 ……’
/复 辟 梦 碎,阴 谋 破 败,

‘我陆 氏 末 日 到 了,唉,唉,唉!’”③ 此 诗 开 头 给 主 人 公 戴 上 “威 风 凛
凛”的冠冕,结尾通过主人公“阴谋破败”后 的“唉,唉,唉!”叹气声来
显示他的“末落鬼”面目,从而摘下了他“威风八面”的冠冕。
这种前后相互矛盾,结局颠覆开头,以滑稽、荒唐来撕碎“神圣”、
“正经”的狂欢节逻辑已 内 化 为 红 卫 兵 诗 歌 的 基 本 思 维 机 制,形 成 了
较为固定的加冕 ─ 脱冕 结 构。 这 一 结 构 甚 至 被 极 端 化 地 运 用,以 至
于出现了前一句刚“加冕”,紧 接 着 后 一 句 便 “脱 冕”的 诗 作。 譬 如 有
这样一首题为《刘氏修养六字经》的红卫兵诗:

   一能委曲求 全,
/变 节 自 首 得 意。/二 要 宽 大 容 忍,
/卖 国 没
有关系。/三要阿谀谄媚, /俺是赫秃兄弟。/四是驯服工具, /培
养 奴 隶 主 义。/五 防 暴 露 心 机,
/披 上 马 列 外 衣。/六 善 劳 其 筋

① 见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 命”十 年 史 》,天 津:天 津 人 民 出 版 社,


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29—30 页。
② 《陶铸的丑恶灵魂·理想》,广东省直属机关革命造反 联 络 站《一 月 风 暴》第
17 期(
1967 年 11 月 2 日)。
③ 无题配画诗, 载北大文化革命委员会《新北大》第 9 期(
1966 年 9 月 22 日)。
11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骨,
/大搞修正主义。/七需苦其心志,
/篡党篡军篡国。①

这首诗所列举 的 操 行 除 了 第 三 条 “阿 谀 谄 媚”具 有 明 显 的 贬 义
外,其他 6 条基本上都是“美德”或一般操行,但与它们并列出现的下
一诗句全部具有解构性的力量。因此,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奇句加冕、
偶句脱冕结构来造成它的讽刺意味。
利用谐音、反语,依据人 物 的 长 相 给 他 们 封 加 一 个 外 号,这 曾 经
是盛行于市井村野的通俗文艺强化喜剧效果的基本手段。这一方法
在红卫兵诗作中充分地被用来使“走资派”“小丑化”:

   牛 头 鼓 琴,
/小 鬼 吹 气,
/陶 猪、光 丑 屁 连 屁。/咿 咿 哑,哑 哑
咿,
/“养修”、“养修”魂来兮。②

此诗用谐音给陶铸起了“陶猪”的诨名,用反语给王光美起了“光
丑”的绰号,对这两位修正主义的“黑干将”进行了污辱性的描写。体
育系统的红卫 兵 诗 人 这 样 来 丑 化 当 时 的 国 家 体 委 主 任 贺 龙:“荣 高
棠,老祸(贺)龙,
/磨刀霍霍,镇压群众。”③ 广东省红卫兵则这样来调
笑当时广东省委负责 人 赵 紫 阳:“打 倒 陶 铸! 打 倒 赵 死 羊!/冲 向 前
去,我们奋战一场又一场!”④ 这 两 首 诗 都 是 利 用 谐 音 给 “走 资 派”起
外号。还有依照被批斗对象的形体、长相来起绰号的诗作:

   说了位“先生”本姓刘,
/名字就叫刘老修,
/因为这位先生脑

① 小兵张嘎《刘氏修养六字经》,载中国科学院京区革命 造 反 派 联 合 夺 权 委 员
会《革命造反》第 15 期(
1967 年 4 月 18 日)。
② 万兵《“养修”曲》,载武汉地区红卫兵第三司令部《东方红》第 19 期(
1967 年
4 月 20 日)。
③ 《打倒贺龙》,载北京 工 农 兵 体 育 学 院 毛 泽 东 主 义 兵 团 《体 育 战 线 》第 7 期
(1967 年 2 月 4 日)。
④ 东宁《鲜红的旗帜,要永 葆 灿 烂 的 光 芒》,载 华 南 工 学 院 红 旗 造 反 兵 团 东 方
红公社《红旗报》第 29 期(
1967 年 6 月 24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19

袋长得 怪,
/外 号 又 叫 尖 尖 刘。/他 一 天 到 晚 修 脑 袋,
/修、修、
修,
/把脑袋修了个尖流流。①

还有一首诗把苏联“修 正 主 义”头 头 赫 鲁 晓 夫 的 姓 氏 拆 解 后,与


中国“修正主义”大老板、二老板的姓名进行嫁接,这种中外组合式的
绰号是传统民间通俗文艺所特有的:

   打倒“赫鲁小平”,
/烧死“晓夫少奇”。/老鼠过街哪里去?/
一砖头砸死阴沟里。②

给“走资派”起绰号诨名也可视作文革狂欢庆典上一种特殊的加
冕方法。“搞臭”“走资派”的方法有多种,通过使“走资派”“小丑化”,
可能要比从政治、道德等角度直接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的效果更好。
从这 个角度上说,狂欢化的社会生活对讽刺性文学似乎有一种天然
的需求;反之,讽刺性作品的出现、存在也有赖于这种打破了政治、道
德权力禁忌,随便、活泼 的 狂 欢 氛 围。 巴 赫 金 指 出:“在 罗 马,所 有 各
种形式的讽刺,甚至在组 织 方 法 上 都 同 农 神 节 有 联 系。 讽 刺 作 品 是
为农 神节创作的;或者至少是借用这一节日中合法的狂欢节似的自
由随便作为掩护,才创作出来的。”③ 欧洲中世纪讽刺性文学的盛行,
同样同社会生活的狂欢化有关。
在文革时期的中国,设若没有可以打破旧的权力秩序、嘲笑原先
一向 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和 事 的 狂 欢化 社会生活氛围,就根本
不可能出现如此多的亵渎、不敬、嘲笑“大人物”的讽刺诗。红卫兵诗

① 6045 部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尖尖刘》(快书),载中国作家协会革命造反团
《文学战报》第 27、
28 号(
1967 年 10 月 30 日)。
② 红缨枪《送瘟神》,载北 京 铁 道 学 院 红 色 公 社 《铁 道 红 旗 》第 2 期 (
1967 年 1
月 30 日)。
③ 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问 题》,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8 年 7 月,第 1
版,第 184 页。
12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歌中随处可见对“大人物”的讥讽和调笑:

   小汽车,叭叭 叭,
/载 我 光 美 来 清 华,
/身 藏 刘 家 圣 旨,
/要 把
肥肉吞下。/“少奇同志派我来……/我争取工作留清华。” /不几
日,化名“小何”掌大印,
/从此后,独霸清华是刘家。①

肥耳又肥腮, /满脸“修色”盖不住,
/乌纱头上戴; /冲破头皮
露出来!②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讽 刺 文 学 的 讽 刺 性 摹 拟(又 称“戏 仿”)手 法,


对两位“走资派”的形 貌、神 态 进 行 描 绘 勾 画。 前 一 首 诗 先 是 仿 造 儿
歌语式(“小汽 车,叭 叭 叭”)渲 染 王 光 美 一 行 进 驻 清 华 园 的 气 派、威
风;接 着直接引用王 光美 的一句话,摹 拟 她 说话的神情(在当时的红
小兵看来就是“狐假虎威”)。后一首诗 看来是套用了古诗句:“满园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在古人那里是用以状写大
春色关不住,
好的春光,在此诗中经过诗人讽刺性的摹拟,被用作形容“大走资派”
陶铸所中“修正主义之毒”的深度,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笑,是这类讽刺诗造成的基本艺术效果。在笑声里,神圣事物显
露出其荒唐性;在笑声里,权力显露其脆弱性;在笑声里,“大人物”的
困窘、狼狈展示无遗:

   文化革命火焰 高,
/难 兄 难 弟 无 处 逃。/叫 声 小 平 二 老 板,

你来抽水我来浇。/无奈承先真可恨, /办事不牢太糟糕。/偷鸡

① 《抓扒手·奉旨进校》,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 》第 7 期 (
1967 年 1
月 1 日)。
② 东方《陶铸脸谱·走资派》,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版:《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
第 106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21

不着蚀把米,
/屁股反被火烧焦。①

叫一声小平 啊,
/我 的 老 弟,
/唤 一 声 光 美 啊,
/我 的 娇 妻!/
/泪如雨,空抽泣。②
……呜呼!/寡人该向何处去,

在笑声中,民众长期受 压 抑 的 造 反 本 能 得 到 了 排 解。 弗 洛 伊 德
专门对笑话进行研究,并 于 1905 年 出 版 了《笑 话 及 其 与 无 意 识 的 关
系》一书。他认为笑话能使人从生活的严肃性中解脱出来,并宣泄被
压抑的各种本能,巴赫金接过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并发挥说:“好的
笑话需要听众。它的目的不仅在于回避禁戒,而且在于赢得听众,用
笑去赢得,在笑中造成同盟者,似乎这样能使罪孽社会化。”③
就中国文革时期而言,固 然 大 量 存 在 用 暴 力 手 段 打 倒“走 资 派”
的事件,不过,既然使用了暴力,就可能造成命案,这就程度不同地给
行凶者带来犯罪感。还不 如 用 嘲 笑、讥 讽 手 法 展 示“走 资 派”的 丑 恶
与虚弱,进而从精神上把他们击垮来得更安全。这样,主持批斗者既
可以在热热闹闹的狂欢气氛中 解 脱 自 己 迫 害 “大 人 物”(原 先 曾 是 父
亲式的权威)的罪感,更可以通过欢快的笑声获得大量批臭“大人物”
的盟友(暴力行凶者往往只有二二人),万一有人“秋后算账”,面对人
数庞大的群众这一分母,迫害 “大 人 物”的 罪 行 便 成 为 接 近 零 的 小 数
点,便可能被赦免不计。 有 这 样 的 社 会 心 理,文 革 中 后 期 批 斗“走 资
派”的暴力因素日渐为闹剧因素所取代便不难理解了,而红卫兵诗中
多戏仿之作、多讽刺性作品也属正常的了。
狂欢特征之三:混融

① 子勇《刘邓路线的制订者》,载北大文化革命委 员 会《新 北 大》第 29 期(


1967
年 1 月 23 日)。
② 《鸟夜啼· 给 刘 某 画 像》,载 “新 北 大”《革 命 串 连 报》第 12 期 (
1967 年 1 月
25 日)。
③ M.巴赫金、 B.沃洛希诺夫《弗洛伊德主义批判》,北 京:中 国 文 联 出 版 公 司,
1987 年 9 月,第 1 版,第 70 页。
12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把一切都翻了个个儿,这 就 是 狂 欢 生 活 的 基 本 逻 辑。 在 狂 欢 节
中,原有的阶级划 分、地 位 悬 殊、行 业 差 别 都 被 打 破,甚 至 被 彻 底 颠
倒。在古罗马最 重 要 的 狂 欢 节———农 神 节 上,“奴 隶 可 以 骂 他 的 主
人,可以像他的上司一样醉酒,可以和他们同坐一起吃饭……不仅如
此,主人实际和他们的奴隶互换位置。主人在吃饭时侍候他们;要等
到奴隶吃好吃足之后,才 清 理 饭 桌 给 主 人 摆 饭。”① 法 国 思 想 家 卢 梭
在谈到古罗马这种广 场狂 欢集会时,心 存 羡慕地说道:“罗马人民不
仅行使主权的权力,而且 还 行 使 一 部 分 政 府 的 权 力。 他 们 处 理 某 些
事务,他们审判某些案件,而且全体罗马人民在公共广场上几乎往往
同时既是行政官而又是公民。”②
在中国文革狂欢庆典上,原先一向“受压抑”的平民百姓、社会各
阶层的“小字辈”、年龄梯级 上 的 青 少 年,此 时 都 成 为 叱 咤 风 云 的 “社
会主人”;而社会的管理者,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基层单位的小头目纷
纷都被打翻在地,并 且 背 上 都 踏 着 一 只 造 反 者 的 大 脚,动 弹 翻 身 不
得。
三大社会差别此时似 乎 也 消 失 了———城 市 与 乡 村 已 连 为 一 体,
出现“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景象;工人与贫下中农都成为最基本的“革
命群 众”,成为狂欢节上的主角;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
别消失了,两个 阶 层 相 互 关 系 甚 至 发 生 了 颠 倒:知 识 分 子 不 再 是 先
生,而是劳动人民的小学 生;劳 动 人 民 不 再 是 受 教 育 者,而 成 为 知 识
分子的先生。大批知识分子“臭老九”被遣送到农村干校从事繁重的
体力劳动,接受思想改造:

   “五七”指示是红灯,
/照得心里红彤彤,
/接受工农再教育,

永做工农小学生。③

① 弗雷泽《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823 页。
② 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年 2 月,第 2 版,第 119 页。
③ 学工农《主 席 指 示 是 方 向 》,载 北 京 师 大 井 冈 山 公 社 《井 冈 山 》第 141 期
1968 年 10 月 8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23

并且在这场社会关系的大调整运动中,知识分子对自己“下乡务
农”的命运决不能有一丝抱怨,相反应喜上眉梢、感恩戴德:

   毛主席最新指示 传 下 来,
/无 限 的 喜 啊,无 限 的 爱,
/身 居 柳
河眼望中南海,/誓把“五七”红旗传万代。①

而与此同时,上层建筑领域开进一批粗身板、大嗓门的工农劳动
者。他们拿惯了铁锤、扳 手、锄 头 的 手,改 派 在 白 纸、黑 板 上 写 字;他
们暂时不再生产布匹、冶炼钢 材、耕 种庄 稼,他们在“意识形态车间”
里铲除“废铜烂铁”,锻造“革命的螺丝钉”,在“文化革命的苗圃”里清
理“毒草”、“杂草”,培 育 良 种 秀 苗。 在 一 个 全 新 的 领 地 里,劳 动 者 心
情舒畅地表达着他们成为“主人”的喜悦:

   毛主席啊毛主席,
/您一声令下天地动,
/我们工人阶级阔步
登上/上层建筑政治舞台。/我们永远紧跟您,/认真搞好斗、批、
改,
/创造闪烁您光辉思想的新天地,
/让全球红遍千万代!②

大 海 航 行 歌 四 起,
/十 万 雄 鹰 赴 前 哨。/毛 主 席 挥 手 我 前
进,
/今把大学来领导。/莫说工人老大粗,
/崭新世界我们造!③

让体力劳动者 占 领 上 层 建 筑,让 知 识 分 子 下 乡 劳 动,这 种 阶 级


“混融”现 象 的 出 现 与 毛 泽 东 的 一 贯 倡 导 有 密 切 关 系。 毛 泽 东 在
1958 年的一次谈话会中指出:“劳动人 民 要 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 动

① 柳河干校一干部《身居柳河眼望中南海》,出处同上。
② 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三排二班《毛主席和我们工人 心 连 心》,载 北 京 师 大
井冈山公社《井冈山》第 141 期(1968 年 10 月 8 日)。
③ 工宣队金节廉《崭新世 界 我 们 造》,载 复 旦 大 学 八 · 一 八 红 卫 兵 师 《复 旦 战
报》第 88 期(
1968 年 9 月 30 日)。
12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化。”① 他在 1966 年 发 布 的 “五 七”指 示 更 是 明 确 提 出 工、农、兵、学、


商既要坚持自己的主 业,也 要 兼 学 他 业 的 阶 级“混 融”主 张。 毛 泽 东
对传统的“上智”、“下愚”阶 级 划 分 十 分 反 感,他 甚 至 提 出 “卑 贱 者 最
聪明,高贵者最愚蠢”② 这样的惊人论断。毛泽东这 一“名言”的基本
思想是:掌握科学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最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劳
动者智商最高。这就表明,脑 力 劳 动 者 与 体 力 劳 动 者 两 个 阶 层 已 经
不止是混融为一体,而是发生了位置的互相对调、颠倒。
在文革狂欢庆典上,毛 泽 东 这 一“经 典 名 言”被 人 们 当 作 扫 除 知
识分子“威风”最厉害的 杀 手 锏;许 多 红 卫 兵 小 报 上 刊 载 了 大 量 关 于
大学著名教授愚不 可 及 的 笑 话。③ 一 时 间,知 识 分 子 “威 风 扫 地 ”、
“脸面丢尽”,而广大劳动群众真 是扬眉 吐 气、意气风发,一扫千百年
来被压在社会底层充当“下愚者”的秽气:

    工 人 阶 级 上 讲 台,
/千 年 历 史 没 记 载。/毛 泽 东 思 想 来 武
装,/人间奇 迹 创 出 来。/“流 浪 孤 儿 ”上 讲 台, /刘 修 破 烂 脚 下
踩;
/“童养媳妇”上讲台,
/陈曹杨王都垮台;
/青年工人上讲台,

牛鬼蛇神魂飞散;
/六十岁工人上讲台,
/吓倒帝修狗狼豺;
/中国
工人上讲台,
/毛泽东思想传万代。④

①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7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1 页。
② 同上,第 14 页。
③ 譬如复旦大学八·一八红卫兵师《复旦战报》第 71 期(
1968 年 8 月 5 日)就
开辟“高贵者最愚蠢”专 栏,登 载 了 有 关 复 旦 大 学 七 八 位 名 教 授 的 “笑 话 ”,
其中一则笑话说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面对一道勾股弦 定 理,费 了 九 牛 二 虎 之
力,“出了一身冷汗”才勉 强 算 出;另 一 则 笑 话 说 著 名 生 物 学 家 谈 家 桢 连 噬
菌体是用尾部吸附在细菌身上这一“遗传学最一般的 常 识”都 不 懂,硬 说 是
噬菌体用头部吸附在细菌身上,“遗传学权威却头尾 倒 置,岂 不 令 人 笑 掉 大
牙”云云。
④ 工宣队一连顾金祥《工 人 阶 级 上 讲 台》,载 复 旦 大 学 八 · 一 八 红 卫 兵 师 《复
旦战报》第 114 期(
1968 年 12 月 24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25

这的确是中国有史记载 以 来 的 一 大 奇 观:饱 学 之 士 被 赶 出 高 等
学府 的讲堂,讲台上忙乱着的工人师傅几乎百分之百都比讲台下的
大学生文化水平低。这种阶级的混融、倒置造成的新鲜事,已完全有
资格载入斯威夫特老先生的《新格里佛游记》!
狂欢逻辑也搞乱了历史秩序,真史与伪史并存混同,使人如坠雾
中。不过,从表面上看,文革狂欢者们并未声称要搞乱历史;相反,他
们倒是以正 本 清 源、还 历 史 本 来 面 目 的 姿 态 出 现:“闯 险 夺 关 打 阎
王!/阶级斗争的历 史 不 许 颠 倒,
/工 农 兵 形 象 要 永 远 大 放 光 芒!”①
还有一首诗这样抒发改写文艺史的冲动:

   金色的阳光照耀着舞台,
/无产阶级文艺的百花, /盛开的时
节已经到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那些“老爷”、“太太”,

英雄的工农兵走上 舞 台:
/“几 千 年 历 史 的 颠 倒,
/我 们 要 再 颠 倒
过来。”②

然而,使历史恢复本来 面 目 的 任 务 从 来 不 会 如 此 轻 易 完 成。 这
除了 历史的本体面目总那么扑朔 迷 离 而 不易 辨别之原因外,更主要
的是历史的阐释总是与权力话语联系在一起。历史往往是胜利者的
历史,因之,一位在造反狂欢中受当权者迫害的红卫兵悲愤地写道:

   为什么转战沙场的红军, /为什么红旗下长大的青年, /为什


么白发妇孺三岁孩 提,
/都 是 “牛 鬼 蛇 神”、“反 革 命 罪 犯”?!/历
史就这样颠倒,
/逻辑就这样混蛋!③

① “过大江”战斗队《伟大的著作,光辉的思想》,载北京 师 大 井 冈 山 公 社《井 冈
山》第 41 期(
1967 年 5 月 23 日)。
② 子弟兵《百花盛开的时 节》,载 北 京 大 学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79 期
1967 年 5 月 30 日)。

③ 世宇《六六放歌》,载毛 泽 东 思 想 贵 州 大 学 革 委 会 《贵 州 大 学 》第 8 期 (
1967
年 6 月 10 日)。
12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在狂欢乱世,历 史 的 确 可 能 任 凭 某 些 人 的 意 志 而 随 意 颠 倒、篡
改。文革时期既有大批当 权 者 被 逐 出 政 坛,也 有 不 少 人 从 此 青 云 直
上,于是,抹掉下台者的事 迹,增 加 政 坛 新 贵 的 光 荣 史 的 改 写 历 史 行
为风行一时。其中最为大胆的几笔包括了林彪把毛泽东与朱德带领
两支工农红军队伍在井 冈 山 会 师,改 为 由 他 与 毛 泽 东 的 会 师。 江 青
这位“革命资历”较浅的 文 革 新 贵 从 两 方 面 着 手 来 包 装 自 己:其 一 是
抹去她 30 年代在上海电影圈不光彩的风流史;其二是让御用文人编
纂她的光荣斗争史。红卫兵诗歌中也不乏为江青涂脂抹粉的作品:

    竖 看 千 秋 历 史,
/脚 踏 帝 王 将 相!/斩 黑 线,砸 黑 网,
/顶 逆
流,镇黑浪!/力排群丑黑帮, /斗垮修家阎王!①

三十几年来,
/你高举的红旗,
/掠过延水,
/挺进北京,
/冲上
舞台,
/杀向敌营,
/所向披靡,
/百战百胜…… ②

这些作者比起下面的诗人来就显得吹牛撒谎水平还不到家:

   难忘呵,/在那“百年 魔 怪 舞 翩 跹”的 年 代, /是 您,敬 爱 的 江


青同 志,
/揭 竿 而 起,与 鲁 迅 先 生 一 道,
/挥 利 剑,斩 群 魔,
/握 长
缨,缚鲲鹏,
/向上海文坛 上 的 妖 魔 鬼 怪,
/进 行 了 不 屈 不 挠 的 英
勇斗争。③

众所周知,
30 年代的江青充其量不过 是 一名思 想 有点进步 的 电

① 李思法《赞江青同志》,载安徽大学革命大联合委员会《安 徽 大 学》红 十 七 号
(1968 年 5 月 28 日)。
② 《刘少奇算老几》,首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76 页。
③ 赵石保《乘风破浪万里 行》,载 首 都 工 人、解 放 军 驻 新 北 大 毛 泽 东 思 想 宣 传
队政宣组《新北大战报》第 4 期(
1968 年 10 月 22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27

影明星,在上海左翼文化界只是一名小字辈。但到了御用诗人笔下,
江青 竟然成了与她素昧平生的鲁 迅 并 肩 作战、横扫上海文坛妖魔的
总指挥。只有狂欢年代的人才敢这样胡编历史、混淆视听!
文革狂欢庆典上的人们还以笔为枪,把“批判的武器”当作了“武
器的批判”:

   拿起笔,作刀 枪,
/集 中 火 力 打 黑 帮,
/革 命 师 生 齐 造 反,
/文
化革命当闯将。/杀!杀!杀!嘿!①

“造反有理!”“造 反 有 理!!”
/大 江 南 北,举 国 上 下,
/造 反 者
拿笔作刀枪,
/把刘少奇拉下马!②

鲁迅 1927 年 4 月在黄埔军校演讲时,曾就大革命年代文学的功
用问 题作过这样精彩的总结:“一 首诗 吓 不 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
芳轰走了。”③ 而到了文革狂欢年代,文学、艺术这些精神力量被抬高
到可以等同或取代刀枪、武 器 这 些 物 质 力 量 的 高 度。 文 革 时 期 最 典
型的漫画作品的结构布局是这样的:在图的左面(“左”象征革命),画
着三位身材高大的工、农、兵革命群众形象,他们正横眉怒目,手挥超
过普通规格几 十 倍 的 巨 型 钢 笔,刺 向 右 下 角 (“右”:象 征 反 动 透 顶,
“下”:暗示“日暮途穷”)二三名被缩小了数十倍、四肢出奇地瘦长、瘫
倒在地的“走资派”。这 幅 漫 画 艺 术 地 揭 示 了 以 笔 为 枪、把 精 神 力 量
与物质力量混同的文革时代精神,它也表明了原始巫术思维在 20 世
纪的遗存,即:认为可以借助语言文字,以画符念咒方式伤害、消灭敌

① 北大附中“红旗”战斗 组 《革 命 造 反 歌》(歌 词),载 北 大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大》第 4 期(
1966 年 9 月 2 日)。
② 陈东风《“造反有理”》,载江西师院井冈山红卫兵团指 挥 部《井 冈 山 战 报》第
35 号(
1967 年 7 月 1 日)。
③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 学》,《鲁 迅 全 集》第 3 卷,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81
年,第 1 版,第 423 页。
12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人。于是,出现在红卫兵诗歌里的造反派似乎就是萨满巫师、道教术
士,他们念动经咒、挥动笔杆子就能制敌于死地:

   刀,就 是 笔,
/笔,就 是 刀;
/蘸 起 满 腔 仇 恨,
/直 捣 刘 家 小 王
巢!①

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 武 器 当 然 不 能 代 替 武 器 的 批 判,物 质 力
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
量。”② 这就表明:物质力量与精神(理论)力量、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
武器都有着各自“质”的规定性,不能任意混用;“精神”(理论)的确能
变“物质”,但需要中介 环 节、需 要 充 足 的 转 变 条 件。 然 而,红 卫 兵 诗
歌显示了“精神”即是“物质”的 价 值 取 向,这 是 文 革 时 期 混 融 一 切 对
立项的狂欢逻辑的产物。
此外,狂欢节的混融逻辑也拆除了大与小、多与少、高与低、重与
轻等计量范畴 的 界 限,创 造 出 了 区 别 于 物 理 世 界 的 “精 神 计 量 学”:
“一颗芒果有多重?/昆仑像鸿毛,
/泰山比它轻。”③
这不是一颗普通的芒果,此乃外国友人送给毛泽东,而毛泽东又
把它转赠给当时正忙于制止 大 学 校 园 武 斗 的 工 宣 队 的 “圣 物”,它 体
现着伟大领袖对工人阶级的 亲 切 关 怀,这 颗 包 容 着 浩 荡 “皇 恩”的 芒
果使昆仑、泰山 显 得 轻 如 鸿 毛。 值 得 注 意 的 是,这 首 红 卫 兵 诗 歌 的
“轻”、“重”对比型意象隐含了几个有关“轻”与“重”的典故。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

① 郑治《敌人磨刀我磨刀》,载毛泽东思想贵州大学革命 委 员 会《贵 州 大 学》第


19 期(
1967 年 8 月 17 日)。
②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 格 斯 选 集》第 1 卷,北 京:人
民出版社, 1972 年 5 月,第 1 版,第 9 页。
③ 申睛《毛 主 席 送 来 了 芒 果 》,载 北 大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199 期
1968 年 8 月 8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29

于鸿毛。”①1944 年 9 月,毛泽东在 为 壮 烈 殉 职 的 中 央 警 卫 团 战 士 张
思德召开的追悼会 上 接 过 司 马 迁 的 “话 茬 ”发 挥 道:“为 人 民 利 益 而
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② 如果说司马迁赋予了计量词汇“轻”与“重”以道德
色彩的话,那么毛泽东则给它们注入了意识形态内涵,上述“芒果”诗
的“精神计量学”同毛泽东的见解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当然二者也略
有不同:毛泽东以泰 山 喻 死 之 “重”,以 鸿 毛 喻 死 之 “轻”;该 诗 以 “鸿
毛”形容昆仑山之“轻”,那 么 泰 山 也 一 定 是 “轻”如 鸿 毛 了。 这 样,原
先作为“重”的泰山 在 诗 中 变 为 “轻”的 意 象,这 一 切 都 为 了 烘 托 “圣
物”芒果在工宣队队员 心 目 中 的 分 量 之 重。 此 诗 也 表 明:“精 神 计 量
学”在文革狂欢年代已被推向怎样极端的程度。
在文革红卫兵诗歌中,“最”字以极高的频率出现,显示了“计量”
意象的极端化倾向:

   世界上什么最红?/天安门上的太阳最红。/世界上什么人
最 亲?/毛 主 席 最 亲。/世 界 上 什 么 最 幸 福?/见 到 毛 主 席 最 幸
福。③

革命造反派志气最高,
/大风大浪不动摇;
/革命造反派力最
大,
/牛鬼蛇神脚下踩;
/革命造反派眼最亮,
/识得穿阶级敌人新
花样;
/革命造反派心最红,
/胸中有一轮红日———毛泽东!④

在文革庆典上,除了“最”字以外,一般的计量副词根本不足以用

① 司马迁《报任安书》,见 张 鹏 一 辑:《司 马 太 史 公 集》,西 安:陕 西 文 献 征 辑 处


印(线装本),第 5 页。
②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选 集》(一 卷 本),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64 年
4 月,第 1 版,第 1003 页。
③ 《见到毛主席最幸福》,载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总部造 反 联 络 站《东 方 红》特
刊号( 1966 年 12 月 26 日)
④ 小火《赞革命造反派》,载华东师大《新师大》创刊号(
1967 年 1 月 17 日)。
13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来传 达人们此时极度亢奋的心情;一般缺乏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也难
以描 绘人们此刻情感的激越状态,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的计量形容
词出现了,它们再现了狂欢者那种“咬牙切齿”式的情绪张力状态:

    “一 月 革 命”的 烈 火 烧 得 旺 旺 的,
/造 反 队 的 大 旗 举 得 高 高
的;/无产阶级 革 命 派 团 结 得 紧 紧 的, /把 刘 邓 陈 曹 埋 葬 得 深 深
的。①

某些诗歌的计量意象还 透 露 了 独 特 的 市 民 文 化 心 理,这 是 两 首
发表在上海红卫兵小报上的诗:

   森林作笔还嫌少,
/宇宙当纸还嫌小,
/海水磨墨还不够,
/毛
主席的恩情永远颂不了。②

……我们宁愿离家一万里,
/不愿离主席路线半寸分,
/我们
宁愿为公字活分秒,
/不愿为私字活一生。③

前一首诗貌似豪情万丈,但一看见它所用的“嫌少”、“嫌小”、“不
够”等计量词汇,人们就隐约听到了上海市井中的讨价还价吵闹声。
后一首诗题为《造反派的脾气》,它在开头竭力塑造造反派不怕苦、不
怕死的精神,但诗的结尾“一万里”与“半寸分”、“一生”与“分秒”的对
比性计量词汇则从一定程 度 上 流 露 了 上 海 造 反 派 身 上 那 种 “斤 斤 计

① 钱秋弟《一月革命烈火旺》,载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 令 部《工 人 造 反 报》第


93 期(
1968 年 1 月 11 日)。
② 工宣队一连尚玉安《毛主席的恩情永远颂不完》,载复 旦 大 学 八 · 一 八 红 卫
兵师《复旦战报》第 111 期(
1968 年 12 月 13 日)。
③ 华东师大二附中忠于毛主席大军赴黑龙江战斗队《造 反 派 的 脾 气》,载 华 东
师大革委会、红卫兵上 海 新 师 大 师 《新 师 大 战 报 》第 72 期 (
1968 年 7 月 20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31

较”的市民心理。①
红卫兵诗歌的题材是 较 为 集 中 的,大 多 不 出 工、农、兵 生 活 和 教
育领域之范围;红卫兵诗 歌 的 主 题 是 较 为 单 一 的,除 了 歌 颂,就 是 批
判。然而,红卫兵诗歌并不 完 全 是 整 齐 划 一、单 调 乏 味 的 文 学 现 象,
它自有其斑驳陆离的复杂性、丰富性。在红卫兵诗歌中,雅与俗两种
艺术风格之间,新体与旧 体 等 多 种 诗 体 之 间 的 分 界 线 消 失 了,通 俗、
生动、活泼的各种曲艺艺术形式被诗歌创作者广泛运用,漫画和音乐
成为诗歌创 作 有 力 的 辅 助 手 段,促 成 了 大 量 讽 刺 诗 和 歌 词 的 出 现
……而红卫兵诗歌的这种“驳杂”特征正是狂欢生活的混融逻辑带来
的文学后果。
红卫兵诗人几乎全部都 不 是 专 业 诗 人,没 有 经 过 专 门 的 诗 歌 创
作训练,因而他们创作的诗作整体上艺术水准的低下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正由于红卫兵诗人的“非专业”特性,这就给他们的诗作带来了
“民间”色彩。大量的地方土语、行话俚语、民间谚语,甚至是江湖“黑
话”进入原先一向较高雅的诗园,红卫兵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
诗歌原始特性———“口头传 诵”性 的 回 归。 其 中 有 的 诗 作 采 用 了 “卖
报歌”的形式:

   卖报,卖 报,
/红 色 电 讯 报。/砸 烂 旧 党 委,
/打 倒 王 恩 茂!/

① 上海是中国发育最早的、也 是 最 大 的 工 商 业 城 市,长 期 浸 淫 于 工 商 文 明 的
人容易形成“讨价还价”、“斤 斤 计 较”的 社 会 性 格,连 标 榜 “大 公 无 私 ”的 红
卫兵小将也难以摆脱与 市 民 心 态 的 关 系,上 海 的 红 卫 兵 诗 歌 多 计 量 意 象、
多“商气”。相比较而言,东 北、西 北 一 向 曾 是 蛮 荒 之 地,那 里 盗 匪 横 行,民
风强悍,那些省市的红卫 兵 诗 歌 多 “杀”声,多 血 迹,带 有 浓 重 的 江 湖 气 息,
第三节曾引过的诗句“干 就 干,拼 就 拼,
/老 子 一 腔 热 血 泼 给 你 ”(作 者 为 新
疆大学红卫兵)便是“匪 气”冲 天 的 作 品。 北 京 为 权 力 中 心,那 里 的 红 卫 兵
诗作多“官气”,为江青树碑立传最卖力的是《新北 大》诗 人 群。 红 卫 兵 诗 歌
并非铁板一块,“商气”、“江湖气”、“官气”显示了 它 的 丰 富 多 彩 的 地 域 文 化
特色。
13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卖报,卖报,
/革命造反报。/革命人民爱读它,
/老保看了睡不着
觉。①

有的诗作采取的是写在街头墙角的“传单诗”形式:“妖雾重重,

之江潜恶龙,
/为翻恶浪兴狂风,
/龟蛇舞戈蠢动。”②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文 攻 武 卫”的 枪 林 弹 雨 中 诞 生 的 大 批“红 卫
兵歌谣”:

   灯靠电,箭靠 弓,
/吹 散 乌 云 靠 东 风,
/全 国 形 势 无 限 好,
/胜
利全靠毛泽东。③

一根火柴难起火,
/一沟浅水不成河,
/单枪匹马力量小,
/夺
权要靠大联合。④

在比兴手法、口头语言 的 运 用,以 及 韵 脚 的 布 置 上,上 述 作 品 都


展示了红卫兵诗歌的“歌谣化”倾 向,它 们 也 证 实 “革 命”内 容 是 可 以
通过通俗的诗歌艺术形式来表现的。
多种曲艺形式的引入是红卫兵诗歌值得关注的创作现象。这是
一首运用“三句半”手法来写的诗:

   凯歌阵阵卷东风, /红旗万里贯长虹, /我国氢弹爆炸了, /轰


隆!/…… 山 在 欢 呼 海 在 笑,
/主 席 预 见 早 实 现,
/苏 美 勾 结 核 垄

① 《新疆歌谣·卖报歌》,载新疆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新 疆 红 卫 兵》第 2 期
1967 年 4 月 19 日)。

② 决战《墙头 小 诗 》,载 杭 州 市 大 中 专 院 校 红 卫 兵 总 部 《红 卫 兵 报 》第 31 期
(1967 年 6 月 16 日)。
③ 《刘少奇算老几》,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写
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3 页。
④ 同上,第 50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33

断,
/破产。①

“三句半”,顾名思义是由三个整句、一个半句组成一个诗节的曲
艺诗。一般来说,前三句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那后面半个句子虽
只有二三字,但是是对 整个 诗节的总结,它具有相声艺术那种“抖包
袱”的艺术效果,能造成喜剧的情境,大大增加了红卫兵诗的生动性、
趣味性。
有借用“快书”形式来写作的:“说了位‘先生’本姓刘,
/名字就叫
刘老修……”② 也有的引入 曲 艺 “唱 词”的 “一 字 歌”来 抒 情 表 意:“一
阵阵锣鼓起来,
/一个个 观 众 笑 开 怀。/听 我 们 唱 段 一 字 歌:
/一 朵 朵
葵花向阳开。/ 一棵 棵 杨 柳 迎 风 摆 …… ”③ 全 诗 32 句,除 了 第 三 句
外,每句顺诗的首字都 是“一”,故 而 得 名。 还 有 的 诗 作 运 用 了“子 字
歌”的艺术形式来批判、丑化刘少奇:“地主阶级的儿子,
/资产阶级的
孝子。/拜孔夫子,
/捧赫秃 子,
/搂 着 柯 西 金 的 脖 子,
/拉 着 苏 加 诺 的
膀子……”④ 全诗 32 句,句 句 都 以 “子”结 尾。 上 述 诸 种 融 曲 艺 艺 术
于诗的尝试都无不强化了红卫兵诗歌作为狂欢时代艺术的“笑”剧色
彩。
红卫兵小报诗 歌 中 出 现 了 大 批 以 旧 体 诗、词、曲 形 式 来 写 的 作
品,但绝大多数诗作都不合格律要求,不必以旧体诗、词、曲视之。倒
是有这么一类作品值得 注 意:它 虽 然 没 有 以 律 绝、词 曲 形 式 出 现,但
句式较为整齐,并且大体 押 韵,显 示 出 既 接 受 旧 体 诗 词 的 长 处,又 不

① 井冈山兵团支援“三夏”宣 传 队:《欢 呼 我 国 第 一 颗 氢 弹 爆 炸 成 功 》,载 清 华


大学井冈山兵团《井冈山》第 59、
60 期(
1967 年 6 月 22 日)。
② 6045 部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尖尖刘》(快书),载中国作家协会革命造反团
《文学战报》第 27、
28 号(
1967 年 10 月 30 日)。
③ 《一朵朵葵花向阳开》,载 首 都 红 代 会 北 京 师 大 井 冈 山 公 社 《井 冈 山 》第 71
期(
1967 年 10 月 10 日)。
④ 佚名《子字歌———“刘克思”的 自 画 像》,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辑部编辑、出版《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 卫 兵 诗 选),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04 页。
13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拘泥于格律限制的灵活性。
不仅红卫兵诗歌混融了 其 他 艺 术 样 式,而 且 整 个 时 期 的 文 革 艺
术都 具有互为混融的特性,有一首红卫兵诗歌就再现了那个狂欢年
代各门艺术体裁和各种艺术风格的“互串”状态:

   白发苍苍的京 剧 老 人,
/像 喜 儿 获 得 了 青 春 和 新 生。/芭 蕾
舞跃出了欧洲古老 的 宫 廷,/扎 根 在 新 中 国 的 土 壤 中。/钢 琴 永
远停止了悲叹,
/它向铁 梅 倾 诉 战 斗 的 友 情。/交 响 乐 这 匹 狂 奔
的野马,
/已被沙家浜的战士套上了缰绳。①

在文革狂欢时期,新旧、中西、悲喜、雅俗这些艺术对立项之间的
楚河汉界已经消失,各项艺术因子由互相亲融走向浑为一体。
狂欢特征之四:亲昵
在狂欢庆典上,“决定着普遍的即非狂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的那
些法令、禁令和限制”都被取 消,在日 常 生 活中,“为不可逾越的等级
屏障分割开来的人们,在狂欢广场上发生了随便而亲昵的接触”② 。
文革狂欢时代中国各阶 级 的 关 系 也 经 历 了 大 调 整:一 方 面 是 平
民百姓纷纷起来造反,打倒了 那 些 “走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的 当 权 派”、“大
人物”,不少“小字辈”、“小 人 物”步 入 政 坛,成 为 掌 权 者,使 中 国 的 阶
级关系呈现出“混融”、“颠倒”的 局 势;另 一 方面,工、农、兵、学、商 在
造反、夺权的狂欢中打破了原有的阶级隔阂,在共同的生活、劳动、战
斗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串连到北京,就像 回 到 家。/最 率 直 的 信 赖,只 须 这 紧 握 的


大手传达。/漫说山南海 北,各 在 天 一 涯, /红 色 造 反 者,全 都 是

① 新北大公社胜利团《鲜花和园丁———赞江青同志》,载 北 大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北大》第 190、
191 期(
1968 年 7 月 5 日)。
② 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问 题》,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8 年 7 月,第 1
版,第 176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35

一根藤上的瓜。①

北京作为文化大革命的 策 源 地,也 是 红 卫 兵 小 将 们 朝 圣 活 动 的
目的地,因此,小将们一踏上北京的土地,便有“回到家”的亲近感;来
自 五 湖 四 海、天 南 地 北 而 云 集 “圣 地”的 小 将 们 便 成 为 北 京 这 个 大
“家”中的成员,他们很自然 地 产 生 了 “红 色 造 反 者,全 都 是 一 根 藤 上
的瓜”这样亲昵的心理感受。
这种阶级亲昵感成为制止“革命群众”互相争斗、残杀,挫败某些
“坏人”“挑动群众斗群众”阴谋的巨大心理力量。据一首红卫兵小报
诗介绍,文革初 期,有 人 跑 到 京 郊 通 县 县 城 西 门 外 煽 动 农 民 去 斗 工
人,一位贫农挺身而出,对来人呵斥道:

   工人和农民是 一 家,
/不 准 挑 动 我 们 来 干 架!/…… 你 们 到
底听不听毛主席的 话?/要 是 我 在 外 的 那 小 子, /我 非 要 狠 狠 地
教训他。/假若他还是不认错,
/得!咱一刀两断!/我是我!他
是他!/谁要不走毛主席的道,
/亲儿亲爸也不是一家。②

“路线胜于亲情”,正如这位老农所言,“革命群众”的阶级情是第
一位的;而亲情应为阶级情让道,为了阶级情甚至可以斩断亲情。
文革狂欢生活打破了城乡、农工、脑体“三大差别”给人们造成的
隔绝状态,全国 范 围 内 的 大 串 联 为 各 阶 级 提 供 了 相 互 了 解、相 互 切
磋,建立亲密的“革命同 志”情 谊 的 大 好 时 机。 生 活 在 学 校 狭 小 天 地
里的学生们来到 乡 村 拓 宽 了 眼 界、学 到 了 种 田 的 技 能,而 农 民 们 在
“学生娃”的辅导下提高了文化修养:

① 《刘少奇算老几》,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写


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20 页。
② 红松《一个老贫农的话》,载北京革命 造 反 公 社 通 县 联 络 站 《通 县 风 暴》第 2
期(
1967 年 2 月 23 日)。
13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河水清清红旗摆,
/朝阳普满村内外, /公社锣鼓调子高, /欢
迎学生下乡来。/“五· 七”指 示 有 号 召,
/学 工 学 农 培 人 材,
/你
们帮我们学毛著,
/我们教你们务粮菜。①

工人宣传队 进 驻 大 中 学 校 园,帮 助 小 将 们 克 服 派 性、提 高 “觉


悟”,彼此之间建立起了“深厚情谊”:“工人小将心连心,
/紧跟毛主席
向前进;
/为了江山不 变 色,
/定 要 搞 好 教 育 大 革 命。”② 解 放 军 在 “三
支”、“两军”运动中同广大“革命群众”培养起了“鱼水深情”:“他们同
造反派一起学习《毛 选》,
/跟 小 将 们 一 起 高 呼 口 号,
/他 们,与 工 人 一
起打锤,
/和农民一起割 稻。”③ 解 放 军 成 为 当 时 民 众 心 中 “最 可 爱 的
人”。
“造反方知北京近,
/天安 门 连 着 全 国 的 山 和 海;
/革 命 倍 觉 毛 主
/您是火红的太阳暖心怀!”④ 文革狂欢生活也大大缩短了红卫
席亲,
兵小将与他们的“圣父”毛泽东之间的情感距离。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都住在深宫大院内,过着 几 乎 是 与 世 隔 绝 的 生 活;毛 泽 东 也 不 例 外,
中南海四周高高的红墙把他与民众隔绝在两个世界里。文革狂欢庆
典为毛泽东与民众提供了“亲 昵 接 触”的 大 好 良 机,连 续 8 次 在 天 安
门广场举行的接见仪式,使 1100 万 红 卫 兵 小 将 能 直 接 接 触(包 括 握
手、目击等)他们的“伟大领袖”。在 1966 年 8 月 18 日首次接见红卫
兵典礼上,毛泽东让一位 女 中 学 生 给 他 戴 上 红 卫 兵 袖 章。 这 绝 不 是
一个偶发细节,这是他与 红 卫 兵 结 成 亲 密 联 盟 的 郑 重 仪 式:从 此,毛

① 陕西户县农民李强华《欢迎学生下乡来》,载西北大学 红 卫 兵 总 部《新 西 大》
第 58 期(
1967 年 11 月 12 日)。
② 工宣队一连常友宽《工 人 小 将 心 连 心》,载 复 旦 大 学 八 · 一 八 红 卫 兵 师 《复
旦战报》第 88 期(
1968 年 9 月 30 日)。
③ 夏刚草、镇岐《长城颂》,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
出版《写在火红的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45 页。
④ 蒋士枚、石湾《毛主席视察走天下》,载中国作家协会 革 命 造 反 兵 团《文 学 战
报》第 27、
28 号(
1967 年 10 月 30 日)。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37

泽东要借助千百万小将势力扫荡“资产阶级司令部”和全国大大小小
的“走资派”;而广大红卫兵小将从此将成为“合法”的造反者,他们可
以打着“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旗帜来宣泄压抑已久的青春反叛激
情。一首由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战士写的诗作就艺术地呈现了毛
泽东与红卫兵小将结盟以后双方的“认同关系”:

   此刻呵———/井冈山人 的 优 秀 代 表,
/正 度 过 人 间 最 最 幸 福
的时分:/紧紧握住毛 主 席 的 大 手 啊,
/幸 福 的 暖 流 遍 全 身!/毛
主席接受了红袖章,
/毛主席早就是山上人!①

自然,能够为毛泽东戴 袖 章 的 只 有 宋 彬 彬 一 人,能 够 与“伟 大 领


袖”握手的也只有少数“幸运儿”,绝大多数朝拜者只能通过目光来接
触他们的“圣 父”,通 过 耳 朵 来 感 受 毛 泽 东 那 带 着 浓 重 湘 音 的 发 言。
即使如此,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毛泽东毕竟是具体可感的,不再是原先
那位深居红墙大院内轻易不露面目的“神灵”。出现在广大红卫兵小
将视野里的“伟大领袖”是那么带有人间色彩,那么可近可亲:

   还是那套绿军衣,/“老八路”作风没减去, /……衣服朴素人
亲切,/主席的心跟咱 贴 一 起!/贴 一 起 啊 贴 一 起,
/哪 天 不 念 毛
主 席?/山 高 海 深 爹 娘 亲,
/难 和 主 席 恩 情 比!/毛 主 席 呀 毛 主
席,
/红卫兵上 将 最 爱 您,
/红 色 袖 标 红 帽 徽,
/您 就 在 咱 的 队 伍
里。/革 命 洪 流 千 万 里,
/您 在 前 面 擎 大 旗,
/不 管 道 路 多 险 阻
啊,
/红卫兵一辈子跟着您!②

此诗写出了领袖与小 将 亲 昵 接 触 的“极 致”:心 与 心 紧 紧 地 贴 在

① 井冈山兵团“倚天剑”《毛 主 席 啊,井 冈 山 人 的 红 司 令》,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团《井冈山》第 41、
42 期合刊(
1967 年 5 月 6 日)。
② 曹木《红卫兵最爱毛主席》,载辽宁大学八·三一红卫 兵 红 色 造 反 兵 团 总 部
《八·三一战报》创刊号(
1966 年 11 月 21 日)。
13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一起,一切的心理间距都 不 复 存 在。 如 此 亲 昵 的 情 感 交 流 一 般 只 能
在两个恋人之间产生,此诗最后一句“红卫兵一辈子跟着您!”用的便
是恋人誓词的语式来写小将与毛主席的亲昵关系。
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文革情感现象:红卫兵小将、甚至是全
国人民对毛泽东的狂热之爱中掺杂了男女两情相悦的情感因子。不
止一 位女性在文革后回忆本人的 情 感 历 程时,动情地说起自己当年
如何疯狂地爱上“伟大领袖”的 往 事。 女 影 星 刘 晓 庆 在 她 的 《我 在 毛
泽东时代》一文 ① 中 回 忆 道:“在 我 的 少 女 时 代 与 青 年 时 代,我 最 热
爱、最崇拜的男性是毛泽东。我把所有纯真的爱情,全部的憧憬和希
望,都奉献给了他,他是 我 顶 礼 膜 拜 的 偶 像。 毛 主 席,他 拥 有 我 全 部
的初恋!”一位名叫沈红英的妇女在回忆文革情感经历时说:“我爱毛
主席在我刚刚有些明 白‘异 性’这 么 个 词 儿 时 就 开 始 了。 渐 渐 地,我
对异性充满倾慕时,便 越 来 越 强 烈 了。 …… 我 以 少 女 的 情 怀 在 爱 一
个令我崇拜得五体投地的男人,一个大我五十六岁,是我爷爷辈的老
人。”在天安门大接见现场,沈红英冲过了一丛丛的人墙,被挤掉一只
鞋,但她的小手终于与毛泽东的巨手相握了,她热泪横流,“幸福得要
死去”。② 另据目击者回忆,毛泽东在接见红卫兵时,“不知有意还是
无意,面对伸向他 的 手,他 似 乎 有 选 择 性 地,多 挑 一 些 细 嫩 的、娇 小
的、柔软的少女的手去握 …… 而 且 主 席 和 女 红 卫 兵 握 手 要 比 同 男 红
卫兵握手的时间略略长些,使的劲似乎也重些,让女红卫兵们有一种
痛的幸福感”③ 。研究者自 然 也 可 能 从 这 种 历 史 叙 述 中 寻 觅 女 红 卫
兵对毛泽东的“恋父情结”,或男红卫兵对领袖的“同性恋”倾向,进而
推导出文革时期中国人情感的变态倾向。但我还是认为不应该过分
相信那些事后的历史叙述,应 考 虑 到 这 些 叙 述 中 可 能 包 含 的 “演 义”
成分。从当时创作、发表的红卫兵诗歌来看,难以见到红卫兵对领袖

① 载《中国作家》
1993 年第 3 期
② 见蓝石编著《天安门不相信眼 泪》,太 原:北 岳 文 艺 出 版 社,
1993 年 3 月,第
1 版,第 171—172 页。
③ 见同上书第 131─132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39

热爱情感有明确无误的“性爱”表白;我更乐于得出这种结论:在文革
狂欢年代,出现了一种 独 特 的 情 感 修 辞 方 式———以 恋 人 关 系 喻 指 民
众与“伟大领袖”的亲昵关系。有不少红卫兵诗歌正是以这种方式倾
吐对毛泽东的挚爱:

   我们是毛主席最忠诚的红小兵, /我们永远忠于毛主席, /我
们永远忠 于 伟 大 的 毛 泽 东 思 想,
/生,为 捍 卫 毛 泽 东 思 想 而 战
斗,
/死,为捍卫毛泽东思想而献身!①

多少革命派,
/以 自 己 的 鲜 血,
/写 下 了,
/写 下 了 啊!/壮 丽
的造反诗篇!/生为毛主席的红小兵,
/死作毛主席的红小鬼。②

封建时代的妇女为了 表 明 自 己“一 女 不 事 二 夫”的 守 节 决 心,便


会用“生为某家人,死为某家鬼”来 拒绝再嫁;此外,当面对试图强暴
她们的男人时,也会发下这样的誓言以死抗争。于是,这些妇女便赢
得了“节妇”的“美名”。封建社会君臣关系实际上从夫妻关系置换而
来,君王希望臣子能像女人为夫守节一样忠于自己,而臣子也纷纷仿
效节妇向君王立下生死 相 从 的 誓 言。 看 来,在 红 卫 兵 小 将 激 情 表 白
的背后,绵延着一条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君民关系的抒情传统。
红卫兵诗人除了以已婚 妇 女 口 吻 表 达 对 毛 泽 东 的 热 爱 外,也 经
常以青春少女的语态对“伟大领袖”发下山盟海誓:

   日出东方遍地红,
/革命人民颂东风,
/海枯石烂心不变,
/永

① 江涛《热烈欢呼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载中国人民 大 学 新 人 大 公 社 毛 泽
东思想红卫兵《新人大》第 12 期(
1967 年 4 月 20 日)。
② “国庆放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 年》,载 广 东 省 直 红 旗 广
州文艺红旗总部《红旗文艺》第 5 期(
1967 年 10 月 1 日)。
14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远跟着毛泽东。①

学了“老三篇”,
/破“私”立公永向前,
/跟着领袖毛主席,
/海
枯石烂心不变。②

红卫兵诗歌作者绝大多 数 都 是 默 默 无 闻 的 人 物,后 人 无 法 一 一
考证他们的男女性别,但在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的深情时,大多不分性
别地以女性姿态倾诉 对“伟 大 领 袖”忠 贞 不 二 的 情 感。 其 实,这 种 女
性化的抒情方式是对两千年 来 中 国 诗 人 “托 儿 女 之 辞,写 君 臣 之 事”
传统情感修辞方式的“现代性”再利用。
屈原的《离骚》首创这 一 女 性 化 的 抒 情 方 式:诗 人 首 先 以 美 人 香
草自比;接着,他以男女关 系 喻 君 臣 关 系,以 求 媒 比 求 助 能 通 楚 王 的
人;最后以婚约喻君臣遇合。司马相如《长门赋》中的失宠宫女、曹植
《美女篇》里无所归附的美女都象征着诗人自己被君主冷淡的落寞境
遇。唐宋以后,这一抒情 传 统 得 以 光 大。 白 居 易 写 出 了 借 夫 妇 以 讽
君臣之不终的《太行路》这样 的 讽 喻 诗,他 的 《琵 琶 行》明 里 是 写 那 位
“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歌 女,暗 里 却 是 写 诗 人 自 己 在 君 主 那 里 失 宠 而
被贬谪的命运。晚唐李商 隐 及 南 唐 冯 延 巳 等 诗 人 颇 多“为 芳 草 以 怨
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③ 的诗作。两宋词作者大多是以女性姿态来
抒情的,晏几道作品中的 歌 女,柳 永、秦 观 词 里 的 妓 女 都 无 不 寄 托 着
作者自己不被君主和权力集团所用的悲哀。即使是“伟丈夫”辛弃疾
也写出了“长门 事,准 拟 佳 期 又 误,蛾 眉 曾 有 人 妒 ”④ 这 种 托 美 女 遭

① 毛迪秋《永远跟着毛主 席》,载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卫 兵 革 命 造 反 总 司 令 部 《首
都红卫兵》第 18 号(
1966 年 12 月 26 日)。
② 赵向东《学了老三 篇 》,载 北 京 外 语 学 院 红 旗 战 斗 大 队 毛 泽 东 主 义 红 卫 兵
《红卫报》第 8 期(
1966 年 12 月 26 日)。
③ 李商隐《谢河东公和诗 启》,见 冯 浩 编 《李 义 山 诗 文 集 详 注》卷 四,清 代 同 治
年间刻本,第 13 页。
④ 辛弃疾《摸鱼儿》,见唐 圭 璋 编 《全 宋 词 》第 3 册,北 京:中 华 书 局,
1965 年 6
月,第 1 版,第 1867 页。
第五章   节日庆典与广场狂欢 141

嫉,写自己不受统治者重用而屡遭排挤的词句来。到了清中叶,骈文
家汪中的一些作品也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来寄寓自己屡遭统治集
团欺凌的悲苦。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 作 家 摆 脱 了 传 统 文 人 那 种 依 附 于 统 治 集
团的“妻妾”地位,他们以独 立、自 主 的 “现 代 人”姿 态 叙 事 抒 情,以 自
己的文学创作证实了“人的 解 放”这 一 现 代 性 命 题 在 20 世 纪 中 国 的
展开。然而自 50 年代以来,当 代 作 家 与 其 他 知 识 分 子 一 样 成 为 “被
改造者”、成为依附在工农大众这张皮上的毛,在他们的创作中,歌颂
领袖的主题占了很大比重,“以 男 女 关 系 喻 君 臣 关 系”的 传 统 情 感 修
辞方式得到一定程度恢 复。 到 了 文 革 时 期,大 多 数 专 业 作 家 丧 失 创
作权力,而大批业余作者(如 红 卫 兵 诗 人)似 乎 无 师 自 通 地 掌 握 了 女
性化 的 中 国 抒 情 传 统,以 滚 烫 的 男 女 恋 人 誓 词 表 达 他 们 对 “伟 大 领
袖”的炽热之爱:

   我 们 永 远 忠 于 您———/一 生 一 世 不 动 摇,
/粉 身 碎 骨 志 如
钢。/我们无 限 忠 于 您———/海 枯 石 烂 志 不 移, /天 崩 地 裂 不 变
样。①

地老天荒、生死相随,红卫兵小将对毛泽东的痴迷把文革狂欢年
代人与人的亲昵关系推向了极点。
狂欢节人际亲昵关系的另一极点是性放纵。据人类学家弗雷泽
《金枝》记载:“许多民族 曾 经 每 年 都 有 一 个 放 肆 的 时 期,这 时 法 律 和
道德的一切约束都抛开了,全民都纵情地寻欢作乐,黑暗的情欲得到
发泄”;这种性狂欢常常与农业播 种 和 欢 庆丰 收相关,原始民族依据
巫术思维原则,以两性交媾的方式来促进谷物茁长、大地丰产。② 古

① 南空《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载广州地区大专院红代会《广州红代会》第 69
期(
1970 年 2 月 4 日)。
② 弗雷泽《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 版 社,
1998 年 1 月,第 1 版,第 822 页,第
208 页。
14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希腊人在秋天的酒 神庆 典上 欢庆丰收,尼 采 认为,“这种节庆所做的


主要事情差不多都是 性 的 极 度 放 纵”① 。 中 国 先 秦 时 代 春 天 举 行 高
媒祭仪,目的是祈求生殖 的 繁 盛,祭 仪 结 束 时,以 狂 欢 性 的 男 女 野 合
来促进大 地 的 丰 产,据 《周 礼 · 地 官》载:“媒 氏 掌 万 民 之 判,中 春 之
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②
在文革狂欢氛围下,男女 之 间 原 先 那 种 性 隔 绝 状 态 的 打 破 应 是
意料中的事。然而,诸多文革史籍对此问题却讳莫如深,采取了回避
的态度。只有爱德加·斯诺的《漫长的革命》一书透露了一点这方面
的信息:
70 年代初,周恩来对来访的美国友人斯诺说,中国的人口出
生率有所增长,原因是“在这期间,千千万万红卫兵进行‘长征’,两性
自由地结 合。 许 多 人 早 婚,助 长 了 婴 儿 出 生 率 的 上 升 ”③ 。 遗 憾 的
是,红卫兵诗歌等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根本没有任何性开放的痕迹 ,
相反,倒是整个文革时期文学的精神空间里都笼罩着浓重的修道院
禁欲氛围。或许可以作这 样 的 逆 向 理 解:文 革 文 学 作 品 越 是 遮 掩 男
欢女 爱的生活事实,便越是证明中国民族对狂欢年代不可避免地发
生的性开放怀有深深的焦虑。
文革狂欢生活的“亲昵化”使红卫兵诗歌创作的联想空间大为拓
宽。在这些诗作中,现实与历史建立了“亲昵”的连带关系:

   当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的时候,
/我们就会想起,
/秋收起义
挥舞的梭镖;/当钢铁厂飞起漫天火花的时候,
/我们就会想起,

井冈山上篝火燃烧;
/当北大荒的小麦吐穗的时候,
/我们就会想
起,
/红军曾吃过树皮草根;
/当太湖之滨渔歌唱答的时候,
/我们

① 尼采《悲剧的诞生 》,北 京:文 化 艺 术 出 版 社,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9
页。
② 《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黄侃句读),上 海: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90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16 页。
③ 爱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1989 年 6 月,第 1 版,
第 35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43

就会想起,
/抗日游击队吹起的芦哨!①

这首诗的联想 还 显 得 较 为 拘 谨,一 再 出 现 的 诗 句 “我 们 就 会 想
起”使诗人的联想显得 机 械 而 笨 拙。 而 下 面 两 首 诗 展 示 了 文 革 现 实
与革命历史真正亲密无间(无须用“想起”)的“亲昵”关系:

   接过老农手中的刀和矛,
/黄洋界的炮声耳边绕;
/摸一摸毛
主席点过的灯,/咱见中南海的光芒通天明;
/握一握毛主席用过
的笔,
/卷卷雄文印在心窝里;
/拎一拎毛主席用过的锄和铲,
/大
寨人歌红旗展;
/看一看毛主席游泳过的塘,
/眼前涌起长江的浪
…… ②

我们啊,要用秋收起 义 的 长 矛,
/支 撑 起 戈 壁 滩 上 的 井 架;

我们啊,要用南泥湾的锄头, /我们啊,要用顾
/把千山万岭开发;
正洪的铁锤,
/敲掉阶级敌人的毒牙!③

粗鄙、戏 谑、混 融、亲 昵 四 个 狂 欢 特 征 ④ 在 红 卫 兵 诗 歌 所 反 映 的


文革社会生活中都得到艺术的呈现;同时,这四个狂欢特征也对红卫
兵诗歌创作形成了内在的制约和影响。

① 《刘少奇算老几》,首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49 页。
② 陈晓华《韶山颂》,载 毛 泽 东 思 想 红 卫 兵 首 都 兵 团 政 治 部 、宣 传 部 《兵 团 战
报》第 18 期(
1967 年 9 月 20 日)。
③ 江天、锤红《毕业生之 歌》,载 南 京 大 学 革 委 会 《新 南 大 》第 22 号 (
1968 年 7
月 1 日)。
④ 本章关于狂欢的四个特征系借鉴 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对
狂欢 的 有 关 论 述,具 体 见 该 书 第 176—177 页,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8 年 7
月,第 1 版。
14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井冈山红旗飘万代,八月东风滚滚来。①

这两句诗出自歌颂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红色根据地
的抒情长诗《井冈山的道路》,此处的“八月”指秋收起义的日期 1927
年农历八月十四日(公历 9 月 9 日)。 既然 时 值秋季,当时刮的应是
“西风”、“北风”或“秋风”,而不会是“东风”。类似“八月东风”这样的
“悖谬”意象在红 卫 兵 诗 歌 中 经 常 出 现,譬 如 有 一 首 回 顾 1966 年 10
月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接见情景的诗这样写道:

   十月的山啊十 月 的 水,
/山 高 水 阔 映 光 辉。/十 月 的 天 啊 十
月的地,/漫天漫地舞红旗, /难忘那一年前的暴风雨, /礼炮声中
我见到 毛 主 席。/海 深 的 情 啊 火 浓 的 意,
/泪 花 花 遮 住 了 黑 眼
睫。/天安门上响春雷,
/激荡心潮逐浪飞。②

① 罗霄山、少华《井冈山的 道 路》,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
部编辑、出版《写在火红 的 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86—187 页。
② 剑青《革命方知北京近》,呼 和 浩 特 大 中 院 校 红 卫 兵 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 《呼 三
司》第 29 期(
1967 年 9 月 30 日)。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45

按照物理时间逻 辑,
10 月 份 是 不 可 能 “响 春 雷”的。 这 里 的 “十
月春雷”和上一首诗的“八月东风”都属于“季节倒错”意象,有人或许
会因 这两个意象的悖谬而把它们 贬 得 一 无是 处,但也许有好心人会
为它们辩解说这大 概 是 诗 作 者 忙 中 出 错 造 成 的,把 “春 雷”改 为 “秋
雷”,把“东风”改为“西风”便 通 了。 然 而 事 实 上,两 位 诗 作 者 如 此 构
造时间(季节)意象是有意而 为 之 的,这 涉 及 诗 歌 创 作 中 的 “套 语”式
意象运用问题。
一般意义上的“套语”指业已形成定规的语言,常被等同于“老框
框”、“陈词滥调”。胡适正是从这个层面上发动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批
判,他在《寄陈独秀》和《文学改良刍议》等文中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
事”入手,这“八事”中就涉及去除套语的问题。他在前一篇文中分析
作家用套语写作原因时说:“大抵皆因自己无才力,不能自铸新辞,故
用古典套语,转一弯子,含糊过去,其避难趋 易,最可鄙薄!”① 在后一
篇文中,胡适指 出:“其 用 滥 调 套 语 者,皆 懒 惰 不 肯 自 己 铸 词 状 物 者
也。”② 胡适把文人袭用套 语 的 动 机 归 之 于 懒 惰 和 缺 乏 创 造 力,的 确
切中传统文学的弊端。
不过,文学创作中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套语,它主要出现在口述诗
歌中。欧美现代学者在研究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欧洲中世纪行吟诗
歌时发现,口述体诗歌在描绘某一特写场景时,会反复沿用相同的意
象。譬如只要到战争,诗中便会出现狼、鹰、乌鸦等动物意象,即使某
些特 定的时空条件下不可能存在 这 些 动 物,诗人也会凭借传统的惯
性力 量运用这些动物意象来渲染 战 争 的 残酷,从而形成固定的套语
式“战场意象”。美籍华人学者王靖献(即诗人杨牧)借助于欧美学界
的“套语”理论,在研究中国口 述 阶 段 的 诗 歌 《诗 经》方 面 取 得 了 较 大

① 胡适《寄陈独秀》,《新青年》第 2 卷第 2 号,北京,
1916 年 10 月 1 日。
②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 2 卷第 5 号,北京,
1917 年 1 月 1 日。
14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的突破 ① 。譬如,他发现 “习 习 谷 风 ”这 一 套 语 在 《诗 经 》中 出 现 了 4
次,以这一套语开头的诗都是“弃妇诗”;他还发现“弃妇诗”中屡屡出
现妇女采集某 种 植 物 的 套 语。 正 是 通 过 对 305 首 诗 精 细 的 定 量 分
析,王靖献建立起了《诗经》的套语式意象系统,并发现了《诗经》作为
口头诗歌创作的许多基本规则。
套语式诗歌意象是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历史地形成的。红卫
兵诗歌(许多作品具有口号、顺 口 溜 的 口 语 诗 特 征)的 套 语 式 意 象 既
是中国民族思维、心理、文 化 的 产 物,又 渗 透 着 文 革 时 期 的 政 治 价 值
取向和意识形态内涵。让我们再回到本章开头分析过的那两首诗的
季节意象上去,前一首诗的诗 人 不 能 用 “八 月 西 风”意 象 来 表 现 井 冈
山精神对千秋万代的启示力 量,后 一 首 诗 的 作 者 只 能 用 “十 月 春 雷”
意象来象征毛泽东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时给红卫兵小将带来的心灵
震撼,这是由那个时代季节、方位的政治取向决定的。
事实上,在红卫兵诗人开始创作以前的年代里,中国人早已按二
元对立原则,对季节和方位拥有了固定的价值判断,并形成了一套时
空意象的操作规则。按中 国 传 统 的 阴 阳 对 立 思 维,春、夏 二 季 和 东、
南二方位属于阳性,秋、冬 二 季 和 西、北 二 方 位 属 于 阴 性。 到 文 革 之
前,现代中国人对季节和 方 位 的 意 识 形 态 化 加 工 处 理 业 已 完 成。 毛
泽东曾多次对此问题作过阐述,其 中 最 精 彩的一次 阐 述见之于 1957
年 11 月 8 日 毛 泽 东 在 各 国 共 产 党 和 工 人 党 莫 斯 科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世界上现在有两股 风:东 风,西 风。 中 国 有 句 成 语:‘不 是 东 风 压 倒
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
也就是 说,社 会 主 义 的 力 量 对 于 帝 国 主 义 的 力 量 占 了 压 倒 的 优
势。”② 从那以后,中国传统的 套 语 (成 语)“不 是 东 风 压 倒 西 风,就 是

① 王靖献 1971 年以《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 创 作 方 式》的 论 文 获 美 国


柏克利加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1974 年该论文以专著形式出版,
1990 年 12
月谢谦翻译的该专著中译本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 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见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编印的《毛主席语录》,福州:福建新华印刷厂,
1968 年 12 月,第 74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47

西风压倒东风”被改造成 这 样 的 文 革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套 语:“不 是 西 风
压倒东风,而 是 东 风 压 倒 西 风”。 从 “不 是 …… 就 是 ……”句 式 变 为
“不是……而是……”句式,虽 只 改 了 一 字,但 意 思 大 变:或 然 性 的 判
断变成了单一性的判断,主 流 意 识 形 态 话 语 的 霸 权 在 这 “东 必 压 西”
的方位取向上完全暴露出来。
在文革语境里,春与秋(冬)、东 与 西 的 二 元 对 立 已 成 定 局,这 种
季节、方位二元对立思维给 文 革 时 期 正 在 修 订 中 的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现代汉语词典》在“东”字条目下列出“东风”一
词,它给“东风”列 出 两 个 义 项:① 指 春 风。 ② 比 喻 革 命 的 力 量 或 气
势。《词典》在“西”字条目下列了“西风”一词,给它列了两个义项:①
指秋风。 ② 比喻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① 《现代词语词典》由政府组
织语言学专家编订而成,是国 家 权 力 话 语 的 体 现,它 对 “东 风”与“西
风”、“春风”与“秋风”的解 释 具 有 权 威 效 力。 这 样,时 间(季 节)意 象
与空间(方位)意象不再 是 纯 粹 物 理 学 意 义 上 的 客 观 性 诗 歌 意 象,它
们蕴含了明确的意识形态内涵,拥有着固定的政治价值取向。
红卫兵诗歌便是在这种二元对立思维下营构意象,抒发感情,进
行套语式的机械写作的。既然“东”与 “西”、“春”与“冬”分 别 被 赋 予
了截 然相反的意识形态内涵,那么它们的二元对立便成了红卫兵诗
歌时空意象建构的基本逻辑:

   啊,东方的天空多么晴朗,/而滚滚乌云还笼罩着西方。/东
方的阳光必将透过乌云, /真理的阳光把全世界照亮。②
雪 压 千 枝 也 葱 茏,
/更 向 狂 流 战 恶 风。/四 卷 雄 文 能 伏 虎,

①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研 究 所 词 典 编 辑 室 编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北 京:商 务


印书馆,
1983 年 1 月,第 2 版,第 257 页,第 1227 页。《现 代 汉 语 词 典 》于
1959 年完成初稿, 1965 年修改后印出“试用本”, 1973 年对“试用本”进 行 修
订, 年
1978 12 月 第 1 版 正 式 出 版,
1980 年 对 一 些 条 目 作 了 修 改 (但 “东
风”、“西风”条未作修改),于 1983 年 1 月出了第 2 版。
② 一位越南朋友《写诗献 给 毛 伯 伯》,载 北 京 广 播 学 院 临 时 革 命 委 员 会、红 代
会“九月风暴”公社《九月风暴》第 52 期(
1967 年 10 月 1 日)。
14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三篇金铭敢屠龙。/多是胡涂非敌意,
/少为红艳未春浓。/一撮
虫鱼残阳西,
/万兵豪情尽望东!①

那首本章开头已论及的《井冈山的道路》的长诗对北方的规避值
得注意。该诗一开始就展 开 对 湘、赣 两 省 山 水 的 描 写:“湘 江 水 呀 流
/红太阳照亮了井冈山……”在诗的后面第五节开头出现了“大
不断,
江东去流不尽,
/革命自有后来人”② 这样的诗句,这“大江”照理应该
是上面写到的湘江,湘江应该是向北流而非向东流(有毛泽东的词句
“湘江北去”为证)。当然这“大江”也可能是泛指,它可以流向任何方
位,但诗人显然是按文革套语逻辑选择了“东流”。总之,不管是有意
还是无意,诗人都对北方 有 所 回 避,回 避 的 理 由 很 简 单:北 方 包 含 着
负面的价值内涵。
问题在于有些红卫兵诗的作者过分拘泥于时空意象的二元对立
逻辑,以致在一首 74 行的诗中,竟然 出 现了 15 个“东风”意象,这 的
确是套语式诗歌写作的末路。
根据季节的推移和方位 的 变 换 来 建 构 诗 歌 的 时 空 框 架,也 是 红
卫兵小 报 诗 歌 套 语 式 写 作 的 基 本 手 段。 有 一 首 回 顾 革 命 群 众 在
1967 年里“不平凡”战斗历程的诗是这样写的:

   “一 月 革 命 ”风 雷 激,
/二 三 夺 权 驾 东 风。/革 命 洪 流 奔 腾
急,
/凯歌阵阵震长空。
夏 日 骄 阳 烈 火 红,
/革 命 批 判 火 药 浓。/万 众 一 心 讨 群 魔,

刘贼黑店全线崩。
秋 高 气 爽 战 鼓 紧,
/九 州 响 遍 凯 歌 声。/狠 抓 革 命 促 生 产,

① “肯登攀”、“旌旗奋”《赠 首 都 红 卫 兵 第 三 司 令 部 的 战 友 们》,载 首 都 大 专 院
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首都红卫兵》第 16 号(
1966 年 12 月 11 日)。
② 见首都大专院校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 部 编 辑 出 版 《写 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卫兵诗选 ),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80
页,第 185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49

工业超额粮棉增。
冬 来 江 山 换 新 容,
/革 命 炉 火 红 又 红。/毛 主 席 最 新 号 令
下,
/教育革命热潮涌。①

在这首诗里,春、夏、秋、冬意象被当作负载夺权、大批判、抓革命
促生产、教育革命四件“大事”的载体,四季的有序排列组成了诗歌流
水账式的时间结构:没有省略、跳跃、逆转,时间只是一维地向前作机
械运动。
空间意象同样遵循着套语式的排列组合方式。有一首表现毛泽
东思想之光普照天下的诗这样写道:

   主席著作像太 阳,
/金 光 闪 闪 照 四 方。/金 光 照 到 钢 铁 厂,

铁水奔流花开放。/金光照到咱农村, /社员浑身增力量。/金光
/苗儿向 阳 棵 棵 壮。/金 光 照 到 草 原 上,
照到田园里, /水 清 草 绿
牛羊壮。/金光照到海洋上,
/万里航行无阻挡。/金光照到陆地
上,
/七亿人民斗志昂。②

从陆地到海洋,从工厂 到 农 村,从 田 野 到 草 原,这 是 红 卫 兵 诗 歌


中最为常见的地域转换模式。红卫兵诗歌也形成了陈陈相因的社区
意象组合套路:

   毛主席视察到工厂,
/钢花怒放凯歌扬……
毛主席视察到农村,
/金山银海喜相迎……
毛主席视察到军营,
/革命战士心最红……

① 惩腐恶《颂六七年》,载鲁迅大学(原山东大学)“红二三”《红二三战歌》第 20
期(
1968 年 1 月 1 日)。
② 张德芳《主席著作像太阳》,载北京师大井冈山 公 社《井 冈 山》第 90 期(
1968
年 2 月 12 日)。
15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毛主席视察到学校,
/红卫兵小将斗志高…… ①

这首写毛泽东在全国各地视察的诗严格遵循工、农、兵、学(没涉
及“商”)阶层的排列次序,串 联起 了毛 泽 东 所走过的社区,空间的自
然性 完全服从于空间的社会性,四个社区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它们被
“现代圣主”“宠顾”的先后顺序。东西南北的方位组合也是红卫兵诗
歌空间套语意象的基本构成手段: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
/十八个繁花似锦的年头,
/从长
白山到海南岛,/十八载惊天动地的战斗!②

从玉龙飞舞的昆仑 山 下/到 绿 水 荡 漾 的 珠 江 堤 畔,
/从 繁 花
似锦的东海之滨/到高 楼 如 林 的 乌 鲁 木 齐,
/您 无 边 的 光 焰 呵,

照耀着东方辽阔的大地。③

在精神生产的流水线上,红 卫 兵 诗 人 似 乎 可 以 把 套 语 式 时 空 意
象作为基本的零配件,根据特定的社会政治需求,批量地制作诗歌产
品。富于“私人性”的艺 术 创 作 变 成 了 机 械 复 制 的 精 神 操 作,这 是 整
个文革地上诗坛的共同特征。
红卫兵诗歌中也有少部分作品在时空意象的组合上能对套语式
写作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超越:

   岳麓山下点江 山,
/南 昌 起 义 传 中 外。/遵 义 城 头 红 霞 闪,

① 《普天齐唱〈东方红〉》,载新人大公社、毛泽东思想 红 卫 兵《新 人 大》第 44 期


(1967 年 9 月 29 日)。
② 《国庆放歌》,载广东省 直 红 旗 广 州 文 艺 红 旗 总 部 《文 艺 红 旗 》第 5 期 (
1967
年 10 月 1 日)。
③ 向日葵《红太阳颂》,载 北 京 大 学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145 期 (
1967
年 12 月 26 日)。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51

雪 山 草 地 把 路 口,
/延 安 窑 洞 传 号 令,
/蒋 家 王 朝 化 尘 埃!/……
全球仰望天安门,
/红光普照云天外!①

这首诗当然也布满了文革套语,但它有一个特点:以空间的变换
带动时间的推移,通过岳 麓 山、天 安 门 等 革 命 圣 地 意 象 的 展 排,连 缀
起一部现代中国的革 命 历 史。 这 样 就 使 时 间“空 间 化”,让 时 空 意 象
互相吻合,比起上述那些单纯罗列时空意象的诗,它就具有了一定的
“诗性”和“诗味”。
红卫兵诗歌除了具备上 述 特 殊 的 套 语 式 写 作 特 征 外,它 的 作 品
中还充斥着胡适所批评过的一般意义上的陈词滥调套语。一写到对
毛泽东的热爱,红卫兵诗歌便会出现“条条江水向东流,
/朵朵葵花朝
阳开”② 。一写对党的 忠 诚,便 会 出 现 “忠 于 革 命 忠 于 党,
/刀 山 火 海
我敢闯”③ 的誓词。描绘节 日 气 氛 的 诗 充 满 这 样 的 “熟 词”:“长 空 中
春雷滚滚,
/大地上凯歌阵阵,
/六亿神州以战斗的姿态,
/迎来了伟大
的节日‘五·一’!”④
为了渲染“大好形势”,红 卫 兵 诗 歌 中 堆 满 了“春 雷 滚 滚”、“凯 歌
阵阵”、“东风浩荡”、“旭日东升”之类的“废话”;而一写到“阶级斗争”
的激烈,诗人笔中便 会 自 动 喷 出 “风 雷 激 荡 ”、“云 水 翻 腾 ”、“气 冲 霄
汉”一串串的词汇。
红卫兵诗歌上述陈词套语主要来源于当时报刊上的“社论”和其
他官方文献,但毛泽东诗词也是红卫兵诗歌套语的基本源头。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
/刀 山 火 海 无 阻 挡!/贫 下 中 农 意 志

① 祁念东《永远跟着毛主 席》,载 北 京 大 学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24 期
1967 年 1 月 1 日)。

② 关松《光荣的战旗迎风摆》,载首都红代会中国人民大 学 三 红《人 大 三 红》第
47 期(
1967 年 10 月 1 日)。
③ 《革命造反歌》(歌词),载新北大附中《湘江评论》第 1 期( 1967 年 2 月)。
④ 红涛《献给“五 · 一 ”》,载 北 京 地 质 学 院 东 方 红 公 社 《东 方 红 报 》第 32 期
1967 年 5 月 1 日)。

15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坚,
/海 枯 石 烂 心 不 变,
/步 步 紧 跟 毛 主 席,
/“敢 教 日 月 换 新
天”。①

此诗开头一句和结尾一 句 分 别 取 之 于 毛 泽 东 诗 词 《七 律 · 人 民
解放军占领南京》和《七律 · 到 韶 山》。 还 有 多 首 诗 不 约 而 同 地 征 引
同一首毛泽东诗词的情况:

   正告刘少奇,
/休想滑过去!/……“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
无敌”。②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冲锋,
/革命造
反派联合起来!/冲锋,
/胜利的红旗迎风招展!③

这两首诗用引号标明的 套 语 都 出 自 毛 泽 东 的 《满 江 红 · 和 郭 沫
若同志》一词。毛泽东旧体诗《七律·冬云》作于文革前夕,它是对红
卫兵诗歌季节意象的营构最具示范作用的作品之一:

   雪压冬云白絮 飞,
/万 花 纷 谢 一 时 稀。/高 天 滚 滚 寒 流 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
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④

此诗写于 60 年 代 中 苏 论 战 时 期,诗 中 出 现 的 “大 雪 ”、“冬 云”、

① 郭德贵《敢教日月换新天》,载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首 都 红 卫 兵》红 四 十 号
(1967 年 6 月 14 日)。
② “老实话”战斗组《看,刘少奇的黑心》(十一),载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井 冈
山》第 9、
10 期合刊(
1967 年 1 月 11 日)。
③ 《革命造反派要夺权》,载 红 卫 兵 兰 州 “九 · 三”革 命 总 部 《红 卫 兵 》第 15 期
1967 年 2 月 10 日)。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北 京: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33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53

“寒流”等冬天意象被 用 作 象 征 以 “苏 修”为 首 的 国 际 反 华 势 力。 后
来,红卫兵诗人一写到与敌对势力斗争的恶劣环境时,便常常会情不
自禁地运用毛泽东诗中出现过的冬天意象:

    天 空 中 阴 云 密 布,
/大 地 上 狂 风 怒 号,
/千 里 冰 封,万 里 雪
飘,/白色 恐 怖,把 莫 斯 科 城 笼 罩。/…… 呵,英 雄 的 中 国 留 学
生,
/你们 是 驱 虎 豹 的 勇 士,
/战 熊 罴 的 英 豪!/呵,英 雄 的 战 士,
你们是祖国的好儿 女,
/中 华 民 族 的 骄 傲!/已 是 悬 崖 百 丈 冰,

犹有花 枝 俏。/你 们 的 鲜 血 洒 在 红 场 上,
/像 是 红 梅 朵 朵 报 春
到。①

这首诗描绘的是文革时 期 中 国 留 苏 学 生 在 莫 斯 科 红 场 上 游 行,
与苏联当局发生流血冲突的历史事件。诗的前 4 句用《冬云》式的冬
季意象来渲染莫斯科城的“白色恐怖”气氛,诗的中间 6 句套用了《冬
云》的“驱虎”英雄意象;诗的后 4 句脱胎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词,它们袭用了其中的“梅 花 报 春”意 象 来 讴 歌 中 国 留 苏 学 生 的 献 身
精神。
随着对毛泽东的崇拜在 文 革 社 会 各 领 域 的 日 益 深 化,他 的 诗 词
的语汇、意象成为红卫兵诗歌 (也 包 括 整 个 地 上 诗 坛)套 语 的 重 要 源
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毛泽东本人在旧体诗词创作中,也如他在政
治领域里一样不 甘 因 循 守 旧,不 愿 死 守 旧 诗 的 套 路,而 是 经 常 做 出
“破格”的举动,显示了他的原创精神。在时空意象的构造上,他似乎
不像 他文革时期的崇拜者那样拘 泥 于 季 节、方位的社会政治象征内
涵,在他的诗词中,湘江该北流就让它北流,天上刮西风就出现“红旗
漫卷西风”的意象。他似 乎 并 不 顾 及 某 些 在 古 代 就 已 形 成 的 时 空 意
象的正面或负面价值取 向,总 是 兴 之 所 至 天 马 行 空 地 挥 洒 笔 墨。 他
表现革命大好形势的诗词中经常 出 现 “寒 秋”、“霜 天”(《沁 园 春 · 长

① 反修《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载北京地质学 院 东 方 红 公 社《东 方 红
报》第 12 期(
1967 年 2 月 15 日)。
15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沙》),他那些描写战斗生活的 作 品 中 出 现 了 “斜 阳”意 象 (《菩 萨 蛮 ·


大柏地》)和“西风”、“霜晨月”、“残阳”意象(《忆秦娥·娄山关》)。在
他笔 下,秋天意象被神奇般 地赋 予 了 春 天意 象的价值内涵:“一年一
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①
最后还要做一简单比较:红卫兵词中有一首名为《忆秦娥·纪念
“八·二五”九周月》(二)的作品出现了这样的词句:“东风烈,造反精
神全无敌。”②“东风烈”是从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西风烈”中
脱落而来。该词写的是发生在 8 月底的事,此时刮东风自然不可能,
这是一个按“东风压倒 西 风”政 治 思 维 铸 造 出 来 的 意 象。 可 见,伟 大
领袖诗词的示范作用有时也不敌文革政治套语的制约力。但可以想
见,该词作者写作时很可能费点心思:一方面是伟大领袖的“西风烈”
示范 作 用,另 一 方 面 是 文 革 的 “西 不 压 东”的 政 治 逻 辑,这 如 何 是 好
呢?最终作者还是作“从众”、“从俗”处理。于此也可以测知,红卫兵
诗人的套语式写作与他们最崇拜的领袖在原创性上有多大的距离。
套语式写作的重要特征是它的非真实性。“在大多数情况是,诗
人托 物起兴提到的景物不必就是 他 作 诗 时之 所亲见,而是从他职业
性掌握的套语中找出来 的。”③ 因 此,《诗 经》中 每 当 写 到 弃 妇 时 出 现
的“习习谷风”意象并不 一 定 就 是 对 弃 妇 所 处 真 实 自 然 环 境 的 描 绘,
它不过是一个常用的套语罢 了;因 此,在红卫兵诗歌中经常出现“八
月东风”、“十月春雷”、“湘 江 东 去”之 类 完 全 有 悖 于 物 理 世 界 经 验 的
非真实性意象,也并非怪事。
写真实并不是当局对文革诗歌(文学)规定的任务;事实上,写真
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 是 犯 忌 的。 文 革 爆 发 前 夕,由 江 青 主 持 制 作

① 毛泽东《采桑子·重 阳》,见 《毛 泽 东 诗 词 集 》,北 京: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22 页。
② 载中国科学院京区革命 造 反 派 联 合 夺 权 委 员 会 《革 命 造 反 》第 22 期 (
1967
年 6 月 2 日)。
③ 王靖献《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成 都:四 川 人 民 出 版 社,
1990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40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55

出来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纪 要》就 把 “写 真 实”论,列 为 建 国 后 十


七年文艺界“黑八论”的第一 条 修 正 主 义 文 艺 理 论;《纪 要》按 毛 泽 东
的文艺思想,规定了这 样一 条反映现实的规则:“毛主席说:‘文艺作
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
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不要受真人真
事的局限。”① 既然表现生活的真实成了创作的禁区,作家只好“把日
常生活中并不存在或 无法 解决的矛盾,在 象 征方式中解决”;文革时
期的文学创作“表现了一种从‘写 实’向 ‘象 征’的 转 移 的 趋 向”,这 一
时期的文艺“范本”无不具有“象征”特征。②
红卫兵诗歌是文革“象 征”型 文 学 的 代 表 性 样 式,无 论 在 对 人 物
的类型化表现,还是在动物意象和植物意象的构造上,它都显示了鲜
明的“象征”特性。
少数较有诗性的红卫兵 诗 作 出 现 的 人 物 还 属 有 血 有 肉、生 活 在
具体生活环境中的“真人”:

   从农家炕头的飘 飘 白 发/到 幼 儿 园 里 的 朵 朵 花 儿,
/从 柳 树
深处的黎家姑娘/到白 云 下 边 的 蒙 族 兄 弟,/您 崇 高 的 名 字 呵,

在亿万人心坎上高高升起。……
刚果森林里的民族 英 雄/铸 造 着 独 立 自 由 的 刀 剑,
/安 哥 拉
草原的黑人青年/怀揣着 毛 主 席 著 作 上 前 线;
/纳 萨 尔 巴 里 起 义
的农奴/奔向了印度的“井冈山”,
/贤良江畔的优秀儿女/点起了
岘港机场的烈焰…… ③

①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纪 要》,见 中 国 人 民 大
学编辑小组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北京:新华印刷厂,
1969 年
10 月,第 215 页,223 页。
② 洪子诚《 关 于 五 十 至 七 十 年 代 的 中 国 文 学 》,《文 学 评 论 》,北 京,
1996 年 2
月,第 2 期。
③ 向日葵《红太阳颂》,载 北 京 大 学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 《新 北 大 》第 145 期 (
1967
年 12 月 26 日)。
15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由于作者对诗中人物的形貌特征(“白发”、“花儿”、“黑人”)和所
生活的自然环 境 (“农 家 炕 头 ”、“柳 树 深 处 ”、“白 云 下 边 ”、“刚 果 森
林”、“安哥拉草原”、“贤良江 畔”等)进 行 形 象 的 描 绘,他 们 并 不 怎 么
显得抽象、模糊。但他们已基本具备“类型化”特征:前一节诗的人物
刻画遵循从老到少、从汉族到少数民族的分类规则;后一节诗则是以
“第三世界”亚、非、拉国家的特征来塑造人物类别的。
红卫兵诗歌中更多的是这样纯粹“类型化”的人物:

   最新指示传下来,
/东风万里百花开。……
喜讯传到工厂里,
/工人阶级干起来,
/狠抓革命促生产,
/钢
花四射放光彩。
喜讯传到农村里,
/贫下中农乐开怀,
/秋收战场传捷报,
/丰
收凯歌飞天外。
喜讯传到学校里,
/革命 小 将 把 学 开,
/“斗 私”、“批 修”当 闯
将,
/誓死批臭走资派。
喜讯传到军营里,
/革命战士学起来,
/紧跟统帅毛主席,
/坚
定不移朝前迈。①

这首诗中的人物:“工人阶级”、“贫下中农”、“革命小将”和“革命
战士”,完全是按文革时期“革 命 群 众”(工、农、兵、学)的 政 治 类 别 来
排列。他们没有年龄、性别 的 划 分,没 有 外 貌 形 态 的 特 征,更 没 有 心
灵世界的展示,而只是阶级的躯壳、政治的符号。
人物的符号化、脸谱化是红卫兵诗歌“象征”特征的基本构成,许
多诗作中的人物要么就 是 正 面 人 物,要 么 就 是 反 面 人 物。 正 面 人 物
是革命的生力军、道德上的英雄、正义事业的代表:

    呵 门 合———/你 草 原 上 的 雄 鹰,
/风 雪 中 的 劲 松,
/伟 大 长 城

① 马荣惠、王新涛《毛主席最新指示传下来》,载北京大 学 文 化 革 命 委 员 会《新
北大》,第 129 期(
1967 年 10 月 29 日)。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57

的一块钢砖,
/时代的又一英雄。①

毛主席的红卫兵,
/革命豪气贯长虹;
/风吹浪打不动摇,
/乱
云飞渡仍从容;
/前进前进再前进,
/永远跟着毛泽东!②

这两首诗铸造的是正面 人 物 中 的 英 雄 形 象,他 们 是 时 代 精 神 的
代表;红卫兵诗歌的符号化倾向更进一步的体现在对领袖人物的描
写上:

   天安门城楼上,升 起 了 金 色 的 红 太 阳,
/看! 我 们 伟 大 的 领
袖毛主席,/神采奕奕,满面红光,来到了我们身旁。③
东风劲吹,旭日初升,光芒万丈。看伟大统帅,步履稳健,神
采奕奕,满面红光。六亿神州,意气风发,高擎宝书向太阳。④

诗歌中那轮金光灿灿 的“红 太 阳”,标 示 了 文 革 时 期 我 们 民 族 的


精神指向———对领袖人物的 偶 像 崇 拜。 值 得 注 意 的 是,文 革 时 期 的
诗歌每当写到 毛 泽 东 的 神 态 时,几 乎 无 一 例 外 地 要 用 “神 采 奕 奕”、
“满面红光”两个套 语,以 象 征 “伟 大 领 袖 ”的 “万 寿 无 疆 ”和 “永 远 健
康”,它们寄寓了亿万民众把毛泽东当作永生不朽的神灵来膜拜的心
理倾向。
对反面人物的 描 写 同 样 采 用 脸 谱 化 的 象 征 手 段,区 别 在 于:对

① 张剑华、何念选《雄鹰· 劲 松》,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
部编辑、出版《写在火红 的 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56 页。
② 李峰《毛主席的红卫 兵 》,载 上 海 机 械 学 院 革 命 造 反 委 员 会 《火 线 报 》第 25
期( 1967 年 4 月 24 日)。
③ 全国科协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毛主席来到了我们身旁》,载 国 家 科 委 系 统 革
命造反派《科技战报》第 15 期( 1967 年 6 月 2 日)。
④ 文学兵《沁园春》,载红 卫 兵 华 东 师 大 新 师 大 师 《新 师 大 战 报 》第 3 期 (
1967
年 9 月 30 日)。
15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伟大领袖”的描绘 采 用 的 是 “神 圣 化 ”的 笔 墨,对 大 大 小 小 的 “走 资
派”和“老保”的刻画采用的是“小丑化”的技法:

   尺八嘴,大白牙,
/开口就把“少奇”夸。①

陶铸、陶铸、大 袋 鼠,
/唾 沫 四 溅,保 儿 徒。/文 化 革 命 威 力
大,
/大鼠、小鼠,全捕获!②

“土皇帝”酒杯敬过头,
/鸡屁股的脸上皮笑肉不笑,
/一张支
票递过来,
/满嘴的臭气朝外冒…… ③

第一首诗是对王光美嘴 部 特 征 的 夸 张 描 写,第 二 首 诗 抓 住 陶 铸
的外 形进行丑化性刻画,第三首诗则刻画了一位试图收买造反派的
“走资派”的阴险相。红卫兵诗人并不避讳这种漫画式的脸谱化创作
倾向,有一组配画诗《陶铸 脸 谱》从 诗 题 上 就 直 截 了 当 地 标 示 出 他 们
在人物塑造上的“符号化”追求,这组诗的第二首《两面派》写道:

   手段最最毒,
/居心最最险;
/肚里三把刀,
/头上两张脸!④

诗的右侧配了一张双面 人 的 头 像,诗 画 的 结 合 更 形 象 地 呈 现 了
被批判对象“两面三刀”的阴险毒辣性格特征。红卫兵诗人的拿手好
戏是给反派人物鼻子上抹白粉,与此同时,他们怀着极其虔敬的心情

① 笑丛中《狂犬吠日》,载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批判刘、邓、陶 联 络 站《卫 东》第


11 期(1967 年 4 月 2 日)。
② 《陶铸———大袋鼠》,载北京工农兵体育学院毛泽东主 义 兵 团《体 育 战 线》第
7 期(1967 年 2 月 4 日)。
③ 王一武《好一把杨 大 刀 》,见 首 都 大 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 》编 辑 部 编
辑、出版的《写 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 》(红 卫 兵 诗 选 ),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68 页。
④ 东方诗、大鲁艺画《陶铸脸谱》,出处同上,第 106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59

给领袖人物脸上着上一层红色(“满面红光”)。如同京剧运用红、黑、
白、黄等颜色的脸谱揭示生、旦、净、末、丑各类人物的性格特征,红卫
兵诗歌以红、白二色来标 示 人 物 的 革 命 与 反 革 命、进 步 与 腐 朽、美 好
与丑恶属性,在象征技巧的运用上,红卫兵诗歌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
传统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法 (尽 管 传 统 京 剧 艺 术 在 文 革 中 被 当 作 封 建
主义文艺而受到猛烈批判)。
传统京剧除了以脸谱划 分 人 物 类 型 外,还 借 助 人 物 所 穿 的 行 头
的色彩、款式,直观地呈现人物的社会属性。红卫兵诗歌同样以二元
对立 的思维方式给各政治集团的 人 着 上 不同 的色彩,并借助人们的
服饰来显示他们的阶级归属。红与黑对立是文革政治美学的基本修
辞语汇:毛泽东被尊为“红太 阳”,他 的 著 作 被 称 作 “红 宝 书”,刘 少 奇
被贬为修正主义的“黑帮头子”,他的书被称作“黑《修养》”;社会上人
的被划分为两大类———“红 五 类”与“黑 五 类”;红 卫 兵 小 将 称 自 己 为
“红色造反战士”,贬对立面为 “黑 老 保”;在 政 治 领 域 有 “黑 六 论”,在
文艺领域有“黑八论”……
文革时期的流行色是“红”与“绿”,尤 其 是 红 色,它 已 成 为“无 产
阶级图腾柱”的主色调。打开红卫兵小报,红色浪潮扑面而来:

   万朵红云舞彩绸,
/一轮朝阳照宇宙,
/主席登上天安门,
/天
红透来地红透。①

天 安 门 前 人 如 海,
/歌 声 如 浪 滚 滚 来。/红 旗 红 书 红 袖 章,

红天红地红云彩。②

当时的人似乎陷入了疯狂的 红 色崇 拜 中。1966 年 下 半 年,北 京


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头脑发热,想把全国变成“红色的海洋”,他们组

① 王英志《最高统帅一挥 手》,载 北 京 大 学 新 北 大 公 社 《新 北 大 》创 刊 号 (
1966
年 8 月 22 日)。
② 祁念东《永远跟着毛主席》,出处同上,第 24 期(
1967 年 1 月 1 日)。
16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织人员在全国各地展开大规模的行动,给大街小巷的房屋墙壁、店铺
门面涂上红油漆。1966 年 12 月 30 日 中 共 中央、国务院专门 发 出 制
止搞“红海洋”的通知 之 后,这 次 行 动 才 草 草 收 场。① 文 革 时 期 的 时
装———军装的主色调是绿色,再配以醒目的 红 帽 徽、红领 章:“啊,长
城,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五星帽徽,
/就是忠于毛主席
的赤心, /就是永远革命的标号。”② 这几行诗清晰地道出
/红旗领章,
了军服徽章的象征内涵。1966 年下半 年,毛泽东在 天 安门广场 8 次
接见红卫兵小将都穿军服出场:

   还是那 套 绿 军 衣,/“老 八 路”作 风 没 减 去,/当 年 穿 它 登 井


冈,
/黑 夜 沉 沉 展 红 旗!/南 征 北 战 几 十 年,
/风 吹 雨 淋 色 没 洗,

衣服朴素人亲切,
/主席 的 心 跟 咱 贴 一 起!/…… 毛 主 席 呀 毛 主
席,
/红卫兵小 将 最 爱 您,
/红 色 袖 标 红 帽 徽,
/您 就 在 咱 的 队 伍
里。③

当一向居住在深宫大院、高 不 可 攀 的 毛 泽 东 身 着 军 装 出 现 在 天
安门广场时,他的朴素服饰一下缩短了与千百万红卫兵小将的距离,
并使他们产生了“心贴心”的亲昵感。毛泽东在中国政治心脏地带天
安门广场带头穿军装,中央文职领导紧随其后换上戎装,广大民众尤
其是青少年群起仿效,从此以后的十多年里,军装一直决定着中国时
装界的走向。不知有多少年轻人为了搞到一件军服,不惜去偷去抢,
并因此导致斗殴流血事件。

① 参阅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 年 史》,天 津:天 津 人 民 出 版 社,


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88 页。
② 夏刚草、镇岐《长城颂》,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
出版《写在火 红 的 战 旗 上》(红 卫 兵 诗 选),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46 页。
③ 曹木《红卫兵最爱毛 主 席 》,载 辽 宁 大 学 八 · 三 一 红 卫 兵 红 色 造 反 团 总 部
《八·三一战报》创刊号(
1966 年 11 月 21 日)。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61

   紧跟着工农兵的雄伟步伐,
/身穿着父兄褪色的军装,
/背负
着世界人民的期望,/我们的队伍永远向太阳。①

这一身“褪色的军装”不 再 是 普 通 的 服 饰,而 成 为 血 统 高 贵 的 象
征(表明其父兄是军人),是社会政治地位的标志(“黑五类”及其子弟
是不准穿的)。
在文革特定的文化语境 里,不 但 人 们 因 其 阶 级 出 身 而 被 划 分 为
不同 的社会政治群体,而且连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也难逃被人类
强制实行政治分类的命 运。 在 红 卫 兵 诗 歌 里,动 物 和 植 物 被 赋 予 了
不同的政治象征内涵。红 卫 兵 诗 人 以 忠 奸 善 恶 的 二 元 对 立 逻 辑,把
动物分 为 两 大 类 别:一 类 象 征 反 动、腐 朽、丑 恶 的 “走 资 派”和 “帝 修
反”;另一类则被当作“颂体诗”讴歌领袖人物的象征性意象。先看那
类从动物世界被驱赶出来而被打入“反面动物”另册的意象:

    一 篇 蒙 人 的 检 查,
/盖 不 住 狐 狸 的 尾 巴。/他 表 面 装 得 像
人,/暗地里显出是鬼。/那一滴不是眼泪, /而是吃人的口水。/
这条假死的鳄鱼,
/不还在呲牙咧嘴?②

妖雾重 重,
/之 江 潜 恶 龙,
/为 翻 恶 浪 兴 狂 风,
/龟 蛇 舞 戈 蠢
动。③

前一首诗以狡猾的狐狸、阴 毒 的 鳄 鱼 来 象 征 刘 少 奇 在 政 治 压 力
面前善使“诡计”的性格 特 征;后 一 首 诗 表 现 的 是 红 卫 兵 小 将 眼 中 的

① 众志成城《我们的队伍永向太阳》,载 北 京 师 大 井 冈 山 公 社 《井 冈 山》第 132


期(
1968 年 8 月 17 日)。
② 诗配画《鳄鱼的眼泪》,载北京工农兵体育学院毛泽东 主 义 兵 团《体 育 战 线》
第 7 期(
1967 年 2 月 4 日)。
③ 《决战》(墙头小诗),载 杭 州 市 大 中 专 院 校 红 卫 兵 总 部 《红 卫 兵 报 》第 30 期
1967 年 6 月 10 日)。

16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走资派”兴风作浪、为非作歹的张狂相,它用了龙、龟、蛇三种水族动
物来指代“走资派”。在红卫 兵 诗 人 笔 下,国 际 “帝 修 反”势 力 连 同 他
们在中国的代理人都一同被“异化”为动物:

   看,在越南的南 方,
/美 帝 国 主 义 豺 狼 一 帮,
/妄 图 扑 灭 革 命
的火焰, /到处镇压革命的武装。/看,莫斯科的街头, /苏修暴徒
/梦 想 用 法 西 斯 暴 行,
像恶狗一 样, /阻 挡 传 播 伟 大 的 毛 泽 东 思
想。/看,国内的阶级敌人还在蠢蠢欲动,
/企图夺回他们失去的
天堂,
/蚍蜉撼树谈何易,
/螳螂挡车不自量。①

这首诗中的“蚍蜉撼树谈何 易”一句 显 然 是从毛泽 东《满江红 ·


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搬用而来,这种征引现象在红卫兵小报诗歌中
并不少见。事实上,毛泽东 诗 词 成 为 红 卫 兵 诗 作 动 物 意 象 象 征 内 涵
的重要来源,其中的“害人虫”、“虎豹”、“鲲鹏”、“金猴”
4 个动物象征
意象对红卫兵诗歌影响最大。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作于 1963 年 1 月 9 日,当时正处于中
苏论战时期,毛泽东以战略家的胸襟直斥国际反华势力为“害人虫”,
他奋笔写道: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
无敌。②

如同毛泽东这首词一 样,红 卫 兵 诗 歌 中 反 复 出 现 着 苍 蝇、蚂 蚁、


蚍蜉等危及“社会主义江山”的“害人虫”意象,而清扫一切害人虫,成

① 中央戏剧学院演出队《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造反 派》(枪 杆 诗),载 中 央


戏剧学院毛泽东思想战斗团《毛泽东主义战报》( 1967 年 3 月上旬)。
② 《毛泽东诗词集》,北 京: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35─
136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63

了消 灭 所 有 腐 朽 势 力 行 动 的 象 征。 毛 泽 东 《七 律 · 冬 云》中 的 诗 句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 杰 怕 熊 罴”① 也 构 成 众 多 红 卫 兵 诗 歌 “打
虎”意象的原型:

   冰山绝顶要开 花,
/万 丈 深 潭 要 捉 鱼。/老 虎 屁 股 定 要 摸,

砸烂虎头扒虎皮。②

这首诗只是众多“打虎”诗 的 一 首,它 活 灵 活 现 地 塑 造 了 红 卫 兵
小将“英勇无畏”的性格。 虎 在 中 国 文 化 语 境 中 是 百 兽 之 王 (狮 子 是
欧美寓言、童话中的兽王),红 卫 兵 的 “打 虎”是 他 们 向 权 力 体 制 挑 战
的极好象征。毛泽东诗词中的“金猴”意象(《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比起“打虎”英雄来他的除害范围更广:他是一名“除恶务尽”的神猴,
他成为扫尽人间不平事的战斗者。许多红卫兵诗歌中都腾飞着这位
神猴 的形象,他为小将们反抗一切权力秩序的行动提供了不尽的精
神能源(第二章对此已有论述)。
“鲲鹏”意象在毛泽东诗词中被赋予相当丰富的象征意义。在青
年时代创作的七古体诗《送纵宇一郎东行》中,毛泽东用“鲲鹏击浪从
兹始”③ 意象抒发他们那 一 代 青 年 人 “到 中 流 击 水”的 壮 志 豪 情。 到
了战争年代,毛泽东的《蝶恋花·从长汀向长沙》用“万丈长缨要把鲲
鹏缚”④ 意象象征红军指 战 员 打 败 强 敌 的 壮 举。 毛 泽 东 诗 词 “鲲 鹏”
意象的这两层内涵在红卫兵诗歌中得到表现:

   湘江澎湃浪汹 涌,
/一 浪 更 比 一 浪 猛。/千 刀 万 剐 刘 邓 陶,

① 《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33 页。


② 《永远革命向前进》(快 板 诗 ),载 北 京 航 空 学 院 红 旗 战 斗 队 《红 旗 》第 3 期
(1967 年 1 月 1 日)。
③ 《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61 页。
④ 同上,第 29 页。
16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万丈长缨缚鲲鹏。①

四海的春潮,五洲的风,
/红卫兵的战旗向阳红。/大鹏展翅
笑天低,
/井冈山人永远跟着毛主席!②

毛泽东的《七律 · 吊罗荣 桓 同 志》(作 于 1963 年 12 月)和《念 奴


娇·鸟儿问答》(作于 1965 年秋)都通过“鲲鹏”(“大鸟”)与“蓬间雀”
(“斥晏鸟”)的对比描写,来突出前者的志向高远。不过,这两首诗词当
时并未发表,它 们 不 大 可 能 对 文 革 初 期 的 红 卫 兵 诗 作 产 生 影 响 ③ 。
有意思的是,毛泽东在前一首 诗 中 运 用 了 “昆 鸡 长 笑 老 鹰 非”这 一 意
象,用作“斥晏鸟每闻欺大鸟”④ 的对句;而“鸡”与“鹰”的对比是红卫兵
诗歌常用的象征手段,这是否意味着红卫兵受了毛泽东诗的影响呢?
刚才已说过,毛泽东这两首诗当时并未发表,红卫兵诗人很可能像毛
泽东 一样,是受曾在中国五六十年代产生过影响的俄国作家克雷洛
夫的 寓 言 《鹰 和 鸡》的 启 发,而 在 创 作 中 采 取 鹰 鸡 对 立 的 方 式,新 版
《毛泽东诗词集》的编者专门在注释中指出了这一对比意象的俄国来
源。⑤
文革初期,流传很广的 红 卫 兵 诗 歌《鹰 与 鸡》曾 被 误 传 为 姚 文 元
的作品。1966 年 11 月,姚氏特别声明此诗不属于他的作品,但 他 还
是对诗做了修改,并增写了一段。之后,他把诗连同自己的声明一道

① 高司战士《决战》,载长沙市高等院校红卫兵司 令 部《红 卫 兵》第 28 期(


1967
年 5 月 23 日)。
② 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 出 版 《写 在 火 红 的 战 旗 上 》
(红卫兵诗选),北京:人民教育印刷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
③ 《念奴娇·鸟儿问答》首次发表于《诗 刊》
1976 年 1 月 号,《七 律 · 吊 罗 荣 桓
同志》首次发表于《人民日报》
1978 年 9 月 9 日。笔者翻遍手头收集到的一
千余首红卫兵诗作,没有任何一首“蓬间雀”、“麻雀”当 作 反 面 动 物 的 作 品,
这大概可当作文革初期红卫兵诗作没受到这两首诗影响的证据之一。
④ 《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40 页。
⑤ 同上,第 144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65

登在清华大学《井冈山》报上发表。全诗如下:

   鹰击 长 空! 鸡 栖 于 树!/鹰 与 鸡,两 种 性 格,截 然 分 明。/


鹰,不畏 暴 雨,不 畏 狂 风, /直 上 九 天 锐 目 远,
/捕 食 害 虫 利 爪
疾。/鸡,风 雨 来 临,鸡 舍 避 藏,
/徘 徊 小 庭 方 寸 间,
/啄 食 残 渣 味
无穷。
鹰对敌人决不留情,
/对战友满腔热情,
/帮助革命的伙伴奋
起高飞。/鸡对敌 人 畏 首 畏 尾,
/对 战 友 却 决 不 客 气,
/———谓 之
“鸡斗”。/鹰的性格是战斗,
/鸡的性格是庸俗。/鹰从不自吹自
擂,
/鸡却长鸣不止。
革命者说:
/“鸡永远飞 不 了 鹰 那 么 高,
/虽 然 鹰 有 时 比 鸡 飞
得低。”
/革命的雄鹰们,请继续前进,
/不要沉醉,不要停留。/愿
你们把方向看得更清,
/把斗志磨得更坚,
/把队伍编得更齐,
/把
翅 膀 练 得 更 硬。/请 注 视 你 们 的 前 面:
/有 一 轮 红 日,
/千 丈 风
雨,
/万里征程!①

诗作就鹰与鸡的生活习性、道德品格、意志力等方面做截然对立
的对比描写,试图以此象征性地显现社会上两类人的精神面貌,具有
较鲜明的寓言风格。但这两只飞禽 被 “社 会 化”、“人 化”到 如 此 极 端
的程度,以至于它们与自然界中的禽类动物已没多少相同之处,姚文
元本人也在诗前面的“声明”中 强 调:“这 里 说 的 鹰 与 鸡,当 然 只 是 一
种借用的形象,并非指它们的生物性格。”这首诗充分显示:文革文学
那种 根本不顾及生活真实性的象 征 手 法,会给创作带来什么灾难性
的后果。
这首以二元对立象征 逻 辑 创 作 的《鹰 与 鸡》在 社 会 上 发 表、传 布
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 多 人 群 起 仿 效,写 出 了 无 数 拿 两 种 动 物 对
比来象征性地揭示某种革命理念的诗作。那首作于 1967 年武汉“七
·二 O”事件爆发前夕的《放开我妈妈》起首处这样写道:

① 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井冈山》第 6、
7 期合刊(
1967 年 1 月 1 日)。
16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我不做绕梁呢喃的浮燕,
/终日徘徊在屋檐下;
/我要做迎风
破浪的海鸥,/去迎接暴风雨的冲刷。①

半年多后,一位下乡插 队 的 红 卫 兵 模 仿 此 诗,写 下 了《做 迎 风 破


浪的海燕》(又名《放开我,爸爸》)一诗,它的第一节如下:

   放开我!爸爸,
/有什么顾虑和牵挂, /毛主席向我们挥手, /
一穷二白算得了啥。/我 们 这 一 代 不 作 双 目 寸 光 的 耗 子,
/终 日
徘徊在 屋 角 下,
/我 们 要 做 迎 风 破 浪 的 海 燕,
/在 暴 风 雨 中 冲
刷。②

这首诗是对上 一 首 诗 极 其 简 单 化 的 仿 写:除 了 把 “浮 燕”与 “海


鸥”的对立改为“耗子”与“海燕”的对立外,它几乎全部抄录了上一首
诗,它们所用的写作技法 也 完 全 一 致:通 过 两 类 动 物 的 比 照 描 写,象
征性地揭示两种人生观的对立。
像《鹰与鸡》一样通篇对比 描 写 两 种 动 物 的 还 有 《鹰 和 蝇》(十 六
字令):

   鹰,碧空翱翔飞向明,侧耳听,数蝇闹嗡嗡。
蝇,花枝招展亮晶晶,乔装扮,毕竟还是蝇。
鹰,有时鸡窝少停留,再奋起,庸鸡莫操心。
蝇,油头粉面花样新,照妖镜,马上现原形。
鹰,展翅飞翔一身轻,睁眼看,玉宇已澄清。
蝇,四处碰壁犹卖劲,轻一拍,立即送狗命。③

此诗虽然也用了不少文革套语,但形式较新———全诗由 6 首“十

① 长春地质学院《长春公社》第 7 期(
1967 年 7 月 29 日)。
② 山东省大中学校红代会《山东红卫兵》红 54 号(
1968 年 4 月 18 日)。
③ 红代会北京工业大学东方红公社《东方红》第 4 号(
1967 年 3 月 22 日)。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67

六字令”组成,它句式整齐,大体押韵(但平仄不合律),比起《鹰与蝇》
更精练、含蓄一些,是这类动物寓言体诗中较为可读的作品。
红卫兵诗中的另一些动物意象被注入了正面的政治内涵。其中
雄鹰 和海燕是最受青睐的动物,它们作为革命者的象征符号已在上
述几首中得到表现。有的诗把红卫兵小将比作雄鹰:

   雄鹰在暴风雨里飞翔,
/因为有钢铁的翅膀,
/红卫兵捍卫毛
主席的革命路线,/因为心中有最红最红的太阳。①

有的诗用这两个最革命化的动物意象来为江青树碑立传:

   在两军阵前,
/江青同志冲锋在最前头,
/她把毛主席的文艺
红旗举得最高,/……她是暴风雨中的雄鹰,
/她是文艺惊涛中的
海燕。②

甚至有一位联邦德国的“朝圣者”拿毛泽东与雄鹰作比:“毛泽东
啊,天上的星,
/你灿烂光辉 放 光 明!/…… 毛 泽 东,你 是 屹 立 高 峰 的
雄鹰,
/你是我 们 的 希 望!”③ 被 当 作 “正 面 动 物 ”来 歌 颂 的 还 有 “骏
马”、“雄鸡”、“大鹏”、“金猴”等为数不多的意象。
从笔者对所掌 握 的 一 千 余 首 红 卫 兵 诗 作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的 结 果
看,被用作象征某种社会 属 性 的 动 物 有———禽 鸟 类:鹰、海 燕、海 鸥、
大鹏、鸡、乌鸦等;野兽类:豺 狼、虎 豹、熊 罴、袋 鼠、猴 子、狐 狸、老 鼠、

① 《红卫兵》,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的《写 在


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 选),北 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51 页。
② 中央民族歌舞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沿着毛席革命文 艺 路 线 前 进》,载 中 央
统战、民委系统彻底摧毁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革命联络 委 员 会《八 八 战 报》
第 22 期(
1967 年 5 月 29 日)。
③ 恩·包斯奇巴斯《毛泽 东,你 是 我 们 的 希 望》,载 上 海 市 小 教 革 命 造 反 司 令
部《小教造反报》第 8 期(
1967 年 4 月 24 日)。
16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蝙蝠等;家畜类:马、驴、狗、猫、猪、兔 等;昆 虫 类:苍 蝇、蚂 蚁(蚍 蜉)、


蚂蚱(蝗虫)、蚊子、蝉、螳螂等;爬行类动物:蛇、鳄鱼、乌龟(王八)、鳖
(甲鱼)等;水生类动物:蛤蟆、鲨鱼、鲸等。
其中几乎完全被用作象征正面政治内涵的动物只有鹰、海燕、海
鸥、大鹏 4 种,它们都属于禽类,鸡一般被排斥在“正面动物”之外,但
当它以“雄鸡”身份出现时(因 为 毛 泽 东 有 诗 句 “一 唱 雄 鸡 天 下 白”),
又可归入“正面动物”,乌鸦 是 “反 面 动 物”;而 野 兽 类 除 了 猴 子,家 畜
类除了马,以及全部昆虫类、爬 行 类、水生类动物都被赋予了“反面”
的意识形态特征。猴子中除了那只因被毛泽东赞扬过的“金猴”而被
红卫 兵诗歌当作造反者来讴歌外,其他猴的形象在这些诗作中没有
出现;马分两类:骏马(“千里马”)和瘦马,前者是“正面型”动物,后者
常与“西风”组合,被当作日暮途穷的象征。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红 卫 兵 诗 歌 对 自 然 界 动 物 的 褒 贬 似 乎
有一 条内在的线索:它们对高高飞翔于天空的禽鸟类总体上持崇敬
的态度(乌鸦除外),对在大地上行走的野兽类、家畜类动物几乎没有
好感(骏马等除外),而对那些穴居于地下的昆虫类、生活于水底下的
水生类,以及水 陆 两 栖、紧 紧 匍 匐 在 地 面 的 爬 行 类 动 物 绝 对 充 满 恶
感。本书第二章曾总结红卫兵诗歌一个独特的现象:诗作者对“那需
抬头才能仰 视 的 天 空 竭 尽 赞 美 之 词,却 漠 视 脚 下 托 负 着 他 们 的 大
地”;通 过 分 析 动 物 意 象 的 分 布 情 况 可 以 发 现,这 些 动 物 的 “政 治 地
位”是按照它们与人相对的位置来确立:高于人者、同人在地面上生
活者、在人脚底下生活者,基本上对等于它们的高、中、低政治地位。
在文革政治话语的霸权 下,大 自 然 中 的 植 物 也 被 强 制 进 行 了 二
元对立的分类。不过,出现 在 红 卫 兵 诗 歌 中 的 植 物 意 象 大 多 都 被 注
入了“正面的”象征内涵(而动物意象则与之相反)。
红卫兵诗歌出现频率最高的“正面”植物意象是松树,梅、竹也是
诗人们较多运用的意象:

   霜打青松松更青,
/血染红旗旗更红,
/安得倚天抽宝剑,
/杀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69

绝刘邓祭英雄。①

抒千古豪 情,江 山 新 异。 劲 松 经 风 枝 更 硬,腊 梅 压 雪 色 更


美,看红卫兵小将登舞台,动天地。②

战友喜从井冈来,
/捎来细竹多青翠,
/天下竹子万万千,
/哪
有井冈翠竹美。③

红卫兵诗歌中松、竹、梅 的 频 繁 出 现,恐 怕 跟 中 国 古 代 把 它 们 当
作“岁寒三友”的文化传 统 有 关,但 更 直 接 的 影 响 还 是 来 自 于 毛 泽 东
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夸儿女,如松柏,上参
天,傲霜雪。”④ 在这些诗节中,毛泽东用庐山松象征革命者危急关头
的镇定气度,用松柏象 征“好 八 连”战 士 的 吃 苦 耐 劳 精 神。 而 毛 泽 东
笔下那株百丈冰崖上俏放的梅花(《卜算子·咏梅》)和在漫天大雪中
挺立的梅花(《七律 · 冬云》),更是为广大红卫兵耳熟能详的诗歌意
象。
红卫兵诗歌“正 面”植 物 意 象 还 有 菊 花、葵 花、荷 花、桂 花、迎 春
花、白杨、蒲公英、劲草等;“反 面”植 物 意 象 不 多,有 荆 棘、毒 藤、枯 木
朽株、毒草、落叶等。

① 倚天剑《悼刘 庆》,载 清 华 大 学 井 冈 山 兵 团 《井 冈 山》第 86 期 (


1967 年 9 月
21 日)。
② 青松《满江红·十 八 周 年 国 庆 》,载 毛 泽 东 思 想 红 卫 兵 福 建 革 委 会 政 治 部
《福建红卫兵》第 24 期(
1967 年 10 月 1 日)。
③ 《井冈竹》,载红卫兵华东师大、上海新师大师《新 师 大 战 报》第 111 期(
1968
年 12 月 30 日)。
④ 这两首诗分别出自《七 绝 · 为 李 进 同 志 题 所 摄 庐 山 仙 人 洞 照》、《杂 言 诗 ·
八连》,《毛泽东诗词 集》,北 京: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22 页,第 209 页。
17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台上炮火猛,
/台下火 山 吼,
/大 小 刘 邓 走 资 派,
/残 枝 落 叶 风 里
抖。”① 把“走资派”贬为“残 枝 落 叶”、“垃 圾 污 秽”是 红 卫 兵 使 自 己 的
殴打、虐杀“走资派”暴 力 行 为 “合 法 化 ”、“神 圣 化 ”的 基 本 象 征 语 汇
(第四章已有论述)。事 实 上,这 也 是 毛 泽 东 在 政 治 运 动 和 文 学 创 作
中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在 毛 泽 东 文 革 时 期 为 数 极 少 的 创 作 成 果 中,
《七律·有所思》(作于 1966 年 6 月)非 常 值得注意。 当时,“五 · 一
六通知”已在各级干部中传达,文化大革命之火已开始点燃。毛泽东
正在“南巡”:
5 月 15 日 ─6 月 15 日在杭州,
6 月 17 日到故乡韶山滴
水洞,一住就是 11 天,他冷眼观潮,写下了这首七律:

   正是神都有事 时,
/又 来 南 国 踏 芳 枝。/青 松 怒 向 苍 天 发,

败叶纷随碧水驰,/一 阵 风 雷 惊 世 界,
/满 街 红 绿 走 旌 旗。/凭 阑
静听潇潇雨,
/故国人民所有思。②

毛泽东以“青松”和“败 叶”对 立 的 植 物 意 象 象 征 两 条 路 线 斗 争,
也预示着文化大革命的“秋风”将横扫一切衰败的“落叶”,这“秋风扫
落叶”正好是文革时期清除一切“走资派”、“帝修反”政治运动的基本
修辞语汇。毛泽东诗中二元对立的植物意象还有“艾萧太盛椒兰少”
(《七绝·屈原》),他以臭草(艾萧)比奸佞小人,以香草(申椒和兰草)
喻屈原,这是对中国诗歌“香草美人”象征传统的继承。
红卫兵诗歌植物意象的构建也时常采用对立并举的形式:

   革命小将意志坚,
/为创新功勇向前,
/不是昙花只一现,
/要

① 《斗争会》见首都大专 院 校 红 代 会 《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 版 《写 在 火


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人民教育印刷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
第 72 页。
② 《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217 页。
第六章   套语式写作与象征化追求 171

做红梅斗霜寒。①

硬骨铮铮折断了反动路线的屠刀,
/热血沸腾冲垮了白色恐
怖的牢墙,
/我们像风雪中的青松折不弯,
/绝不做湖里的浮萍随
波飘荡。②

两首诗以傲霜的红梅和挺拔的青松象征红卫兵小将坚强不屈的
斗争意志,而“昙花”和“浮萍”意 象 则 从 反 面 衬 托 了 “红 梅”和 “青 松”
傲岸姿态。当然,在套语式的写作中,这种象征手法是没多少创造性
可言的,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象征有很大的差距。

① 江毅、戈剑《诗传单》,载杭州市大中专院校红卫兵 总 部《红 卫 兵 报》第 25 期


1967 年 5 月 3 日)。

② 鸿耶《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 卫 兵 文 艺》编 辑 部 编
辑出版《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北京:人民教育印刷厂,
196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6─27 页。
国家出版物诗歌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75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966 年 5 月 16 日,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扩 大 会 议 通 过 了 由 毛 泽 东
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号召全国民众投身于“文
化革命”运动,夺取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全国文联和各级地方文联
及其所属各个协会被视作资 产 阶 级 “裴 多 菲 俱 乐 部”而 纷 纷 解 体,这
些文艺团体主办的文艺刊物也随之停刊。
由中国作协主办的《人 民 文 学》(月 刊)在 1966 年 出 到 第 5 期 后
被迫停刊(国家级诗歌专门刊物《诗刊》早在 1964 年年底停办);全国
各地大大小小数十家文艺刊物也先后遭受了同样的厄运。文革初期
“硕果仅存”的文艺刊物是《解 放 军 文 艺》,由 于 军 队 在 文 革 政 治 生 活
中所 处 的 特 殊 地 位,由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主 管 的 《解 放 军 文
艺》得以暂时“躲 过”文 革 大 火 的 袭 击。 《解 放 军 文 艺 》原 为 月 刊,从
1967 年 3 月底起改为半月刊, 1968 年 5 月 25 日以 后 停 刊。 从 1966
年 5 月到 1968 年 5 月,《解 放 军 文 艺》共 出 版 了 35 期 (总 181─215
期),每期几乎都刊载诗歌作品,两年共发表诗作约 390 首,为后人保
留了文革初期诗坛的历史面貌。
文革时期,从中央到省、地 各 级 主 办 的 报 纸 大 多 设 有 文 艺 副 刊,
刊登 过不少配合各次政治事件的 诗 作,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只能算
17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是分行的政治散文。文 革 前 期,除 了 一 些 出 版 政 治 读 物 的 出 版 社 ①
能够继续生存 下 去 外,大 部 分 出 版 文 艺 作 品 的 机 构 停 业 整 顿,
1970
年以前,国家和地方出版社只正式出版过为数不多的两三部诗集。
70 年代初,文艺界出现新的转机。但当代中国文艺的每 一 转 机
总与 政治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文革时期文艺的阴晴更是完全受政
治气候的影响。1971 年 9 月林彪毙命 温都尔汗后,中 国的政局 开 始
朝着有利于文艺创作的方向走了一步,这一年 12 月 16 日的《人民日
报》“毛主席语录”栏披露 了 毛 泽 东 对 文 艺 未 来 的 期 待:“希 望 有 更 多
好作品出世。”② 同一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为此配发了一篇题为
《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的“短评”,强调:“凡是内容革命、形式健
康的作品,都要鼓励。业 余 创 作,专 业 创 作,都 要 提 倡。 各 种 文 艺 形
式的创作,都要发展。”“短评”最 后要 求 广 大文艺工作者“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进一步实现毛主席早就提出
的号召:‘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夺取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更大胜
利”③ 。从 1972 年初开始,周 恩 来 主 持 抓 文 化 领 域 的 “批 林 整 风”运
动,针对文艺界一片萧条 的 局 面,他 尖 锐 地 指 出:“极 左 思 潮 不 肃 清,
破坏艺术质量的提高。”④ 在周恩来等人的领 导和支持下,继 1971 年
1972 年初再次召开全国出 版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 之 后,
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在审查清理图书的基础上,出版一批文化大革命
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再版一批中国古籍和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
籍。⑤
政策的 调 整 带 来 了 文 艺 创 作 和 出 版 事 业 的 变 化。1970 年 和
1971 年全国共出版诗集 12 部,而 1972 年 一年就出 版 了 诗 集 62 部。

① 如人民出版社仍继 续 出 版 中 央 各 类 政 治 文 件 ,出 版 《毛 主 席 论 教 育 革 命 》
1967 年 12 月第 1 版)等政治读物。

② 见 1971 年 12 月 16 日《人民日报》。
③ 同上。
④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 1 版,第 471 页。
⑤ 郑谦《批林整风运动始末》,见韩泰华主编《中国共产 党 若 干 历 史 问 题 写 真》
(下卷),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第 1131─1132 页。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77

1973 年 1 月 1 日,周 恩 来 在 接 见 部 分 文 艺 工 作 者 时 指 出:人 民 群 众


反映,电影 等 文 艺 作 品 太 少,“这 是 我 们 的 大 缺 陷 ”① ;毛 泽 东 也 于
1975 年 7 月的两次谈话中指出:“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党的文艺政
策应该调整一下,一年、两 年、三 年,逐 步 扩 大 文 艺 节 目。 缺 少 诗 歌、
缺少小说、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② 。 从 1973 年到 1976 年,全国
每年都大约有近 100 部诗 集 出 版 面 世;一 批 在 文 革 初 被 迫 停 刊 的 文
艺刊物纷纷复刊。1972 年 5 月 1 日,《解 放 军 文 艺》较 早 得 以 复 刊,
重新出版后的《解放军文艺》(总 216 期)为 月 刊,基 本 上 每 期 都 发 表
军人和地方作者的诗 歌 作 品。 在 此 后 的 三 四 年 里,《广 东 文 艺》、《河
北文艺》、《北京新文艺》、《辽 宁 文 艺》等 各 省 市 区 的 文 艺 刊 物 纷 纷 复
刊或创刊。《人民文学》于 1976 年 1 月 20 日 推 出 了 复 刊 号,全 年 共
出了 9 期。1975 年底,《诗 刊》积 极 筹 划 复 刊 工 作,并 获 得 了 毛 泽 东
的支持。毛泽东把自己创作于 1965 年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
冈山》和《念奴娇 · 鸟 儿 问 答 》交 1976 年 1 月 重 新 出 版 的 《诗 刊 》发
表,这对当时的诗歌创作起到了某种推动作用。
时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研 究 界 往 往 把 文 革 后 期 文 学(诗 歌)创 作、
出版的转机,归结于周恩来等人排除“四人帮”的干扰,进行大力的整
顿,归结于毛泽东等领袖人物对文学作品太少的“抱怨”,这当然有一
定的道理,但却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以江青为首的政治集团除了干
预、阻挠《创业》、《海 霞 》、《园 丁 之 歌 》、《三 上 桃 峰 》等 文 艺 作 品 面 世
外,也大力倡导符合他们文艺 思 想 的 诗 歌 (文 艺)创 作,江 青 对 “小 靳
庄诗歌”和张永枚的诗报告《西沙之战》的全力扶持便是典型的两例。
文革权力集团倡导、鼓励诗歌(文艺)创作的根本动机在于:他们试图
通过生动、形象的文艺作品来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就,从而巧妙
地论 证开展文革政治运动的现实 意 义,以配合他们在政治领域所开

① 杨鼎川《
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所附“年表”( 1966─1975),济 南:山 东 教 育
出版社,
1998 年 5 月,第 1 版,第 255 页。
② 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 大 事 年 表》,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87 年 4 月,
第 1 版,第 39 页。
17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展的文革合理性、合法 性 的 论 证 工 作。 文 革 后 期 诗 歌(包 括 歌 词)中


充斥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的聒噪,正是权力话语借助文
艺(诗歌)的力量,企图在情感层次上说服全体民众,让他们相信眼下
正“轰轰烈烈展开”的文化大革命的确是亘古未见的伟大变革。
文革后期《朝霞》丛刊 的 创 办,是 权 力 集 团 借 助 文 艺 形 式 灌 输 自
己的政治理念的主要 尝 试。 该 丛 刊 原 名《上 海 文 艺 丛 刊》,由 上 海 人
民出版社主办和出版,其创 刊 号《朝霞》于 1973 年 5 月推出,它 的 扉
面上印有毛泽东的 手 迹:“希 望 有 更 多 好 作 品 出 世。”该 丛 刊 在 1973
年出了《朝霞》、《金钟长鸣》、《钢铁洪流》、《珍 泉》
4 辑,自 1974 年起,
改名《朝霞》文艺丛刊,仍不定期出版;同时,上海人民出版社从 1974
年起出版《朝霞》月刊。该丛刊的“征稿启事”透露其办刊宗旨是:“努
力运 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 主 义 相 结合 的创作方法,塑造无产
阶级英雄形象,积极反映当前伟大时代的风貌,热情歌颂毛主席革命
路线的胜利。”① 通过表现文 革 以 来 涌 现 的 “社 会 主 义 新 生 事 物”,展
示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的 伟 大 成 就,是 《朝 霞》文 艺 丛 刊 上 大 批 文
学作品的立意基点,其中抒情 长 诗 《狂 飙 颂 歌》堪 称 是 这 方 面 的 代 表
作,它在深情地回顾了文革“不 平 凡 的 战 斗 历 程”后,接 着 讴 歌 起 “新
生事物”来:

   看!老中青三结合,/新生的红色政权,/永葆革命青春的法
宝。/工宣队的铁流,/勇猛 前进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的航 道。/五 · 七 大 道 上,
/白 发 战 士,青 春 不 老,
/心 中 激 荡 着/
反修防修的阵阵风暴。/广阔天地里,
/红色青年,风华正茂,
/耳
边响 着,
/降 龙 伏 虎 的 夯 号。/银 幕 上,红 星 高 照,
/舞 台 上,风 暴
横扫, /淹没帝王将相的哀嚎。/校园里,草鞋留下
/英雄的乐章,
脚印,
/课堂上,炉前工 在 思 考,
/教 育 革 命 的 大 军,
/奋 战 在 精 神
贵族 的 神 庙。/草 药 里,阶 级 情 深,
/银 针 下,暖 流 一 道,
/赤 脚 医

① 见《钢铁洪流》(上海 文 艺 丛 刊 第 3 辑)所 附 的 “征 稿 启 事”,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版社,
1973 年 12 月,第 1 版。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79

生的脉搏,
/合着贫下中农的心跳。/……文化革命的号角/吹奏
着团结胜利的曲调。/一声声,一阵阵,
/化作万里狂飙,
/向五洲
四海宣告:
/非常及时!/完全必要!①

这首长诗是对毛泽东以下论断的诗意诠释:“这次无产阶级文化
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
是完全必要的,是非 常 及 时 的。”
1976 年 5 月,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为 纪
念文革爆发 10 周年,出版了 政 治抒 情 诗 集《文化大革命颂》,该诗集
把毛泽东上述论断印在扉页上,这表明:诗集《文化大革命颂》是以自
己 180 页的篇幅,对“伟大领袖”上述“英明论断”进行文学性注解的。
诗集里的长诗《红色暴风雨之歌》同上面那首《狂飙颂歌》一样回顾了
文革的历史进程,讴歌了这时期各个领域里的“新生事物”,还专门展
示了这 10 年里中国大地上展开的伟大建设成就:

   看!/世界屋脊/麦浪翻滚,/草原新城/钢花艳丽。/漳河穿
越太行山, /丹江水电大坝立,
/剑阁道上列车飞, /石头城下长虹
起。/井 架 耸 立 云 天 外,
/红 色 卫 星 回 大 地,
/青 铜 峡 锁 黄 河 水,

珠峰顶插五 星 旗。/大 庆 的 地 下 油 管,
/穿 榆 关,
/过 燕 蓟;
/我 国
的“风庆”巨轮,
/跨大洋,
/航洲际……/啊!/革命打碎了枷锁,

革命解放了生产力!/…… 文 化 大 革 命,
/“完 全 必 要”,“非 常 及
时”!②

文革后期,国家政权内部出现了批评文革造成“内乱”的声音,以
毛泽东为核心的“主流”派坚决“痛击”这种试图否定文革“伟大成就”
的指责,反复论证这场革命是“完全必要”、“非常及时”的。上述两首

① 孙绍振、刘登翰《狂飙 颂 歌》,见 《序 曲》(朝 霞 文 艺 丛 刊),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


版社,
1975 年 6 月第 1 版,第 460─462 页。
② 龚益明《红 色 暴 风 雨 之 歌 》,见 《文 化 大 革 命 颂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6 年 5 月,第 1 版,第 46─47 页。
18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诗作形象地“证实”:文革不仅是大破旧世界的革命,也是大力建设新
世界,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伟大革命。无疑,这是对当时意识形
态领域展开的文革“合 法 性”论 证 工 程 最 有 力 的 声 援。 投 之 以 桃,报
之以李,文革后期政治权力 集 团 顺 理 成 章 地 要 积 极 扶 助 这 类 “颂 体”
诗歌(文学),为它们的发表和出版大开绿灯。
文革时期公开出版的报 刊 上 究 竟 发 表 了 多 少 诗 歌 作 品,目 前 还
没法 作较精确的统计;而文革时期公开出版的诗集总数是可以获得
的。文革后期,一些诗歌研究者对此进行过统计,但结果有一定的出
入:
1976 年初,《诗刊》社统计了 1972 年 到 1975 年 10 月国 家 级 和 地
方出版社 出 版 的 诗 集,得 出 的 数 目 是 237 部 ① ;诗 评 者 纪 戈 对 1972
年至 1975 年期间的诗集作过两次统 计———一 次数目为 390 种 ② ,另
一次总数为 400 多种 ③ 。 近 年 来,中 国 社 科 院 文 学 所 的 刘 福 春 致 力
于新诗版本研究工作,他列出文革时期公开 出 版的诗集有 423 部 ④ 。
笔者查找了文革后期出版的《全国新书目》(月 刊)⑤ ,获得 1971 年底
至 1976 年 9 月间出版的诗集数为 438 部。在上述各种统计中,其中
部分诗集是再版(如贺敬之 的 《放 歌 集》),还 有 部 分 诗 集 是 出 了 汉 文
版,又出少数民族文字版(如张永枚的《西沙之战》用数种少数民族文
字出版),应该从总数中 除 去。 综 合 上 述 诸 种 统 计,笔 者 认 为 文 革 时
期(主要是 1972 年以后)公开出版的诗集为 360 部左右(除去再版和
少数民族文字版的)。从 数 量 上 看,文 革 时 期 的 诗 歌 出 版 是 相 当“可
观”的。这众多在国家出 版 物 上 刊 载、出 版 的 诗 歌,与 地 下 诗 歌 甚 至
是红卫兵小报诗歌相比,在创作空间、抒情姿态、写作方式、传播渠道

① 见《诗刊》
1876 年第 1 期,第 62 页。
② 见纪戈《诗歌来自斗争,斗争需要诗歌》,载《人民文学》
1976 年第 2 期。
③ 见纪戈《春风春雨春满园———反映文化大革命的诗歌 创 作 巡 礼》,载《诗 刊》
1976 年第 5 期。
④ 见刘福春为笔者提供的“目录”(打印稿)。
⑤ 《全国新书目》 1952 年至 1966 年 由 文 化 部 出 版 局 主 办 (出 了 286 期 ),
1966
年 7 月停刊,
1972 年 5 月复刊,由北京图书馆主办,其复刊号(总 287 期)所
登载最早的诗集为 1971 年 12 月出版。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81

和消费情况等方面都显示了自身的特色。

国家出版物诗歌有着一 个 相 当 庞 杂 的 作 者 队 伍,这 决 定 了 其 创
作空间是多样化的。红卫 兵 小 报 诗 歌 的 创 作 主 体 是 在 校 念 书 的 大、
中学 生;地下诗坛知青诗歌的作者是在乡村和边陲插队落户的青年
知识 分子,流放者诗歌的作者基本上是原先曾专业从事诗歌创作的
诗人。国家出版物首先大力扶持的诗歌作者是工人、农民和军人;其
次是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和在 农 村、边 疆插 队 的知青;再次才是在“五
七”干校劳动的干部、知识分子和少数获得写作权力的专业诗人。从
车间、矿山到油田,从田头、谷场到农家炕头,从哨所、舰艇到飞机,从
知青宿舍、五七干校到大学校园,从治黄工地到地震灾区……一首又
一首诗歌被吟诵着、创作着,中国诗歌在文革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广阔天地”。
尽管诗歌在文革时期拥 有 了 众 多 的 创 作 空 间,但 这 些 空 间 在 精
神实 质上并无多大的差异,它们只是共和国公共空间的若干组成部
分,它们都具有“透明性”、“非 私 人 性”的 特 征:生 活 于 其 中 的 人 即 使
独处时也习惯于戴着“公 共”面 具 行 事、言 说、创 作。 因 此,国 家 出 版
物诗歌创作空间的复杂多样是公共空间统摄下的复杂多样。
在“透明”的公共空间里,诗 歌 作 者 们 以 唱 “颂 歌”与 唱 “战 歌”的
两种抒情姿态进行诗歌创作。在文革时期比较活跃的工人诗人黄声
笑唱道:

   反修防修立战功,
/笔杆架起大炮轰,
/革命诗歌像子弹,
/字
字句句打冲锋。①

巫 山 顶 上 摆 砚 台,
/舀 起 江 水 把 墨 挨,
/朝 天 大 写 七 个 字:

“对准骗子把火开!”

① 黄声笑《大江奔腾浪千层》(组诗之三),载《诗刊》
1976 年第 1 期。
18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举起劲松当战笔,
/几只苍蝇扫下崖,
/手举宝书立险峰,
/庐
山永不塌下来!①

在文革时期,把诗歌当作 大 批 判 的 武 器 是 一 种 相 当 普 遍 的 创 作
现象,正像另一位工人诗人李学鳌所总结的那样:“近几年来,我们的
诗歌创作非常兴旺。诗歌 作 者 当 中,文 化 大 革 命 和 批 林 批 孔 以 来 涌
现出的新人占很大比重。 在 毛 主 席 革 命 文 艺 路 线 的 指 引 下,他 们 一
拿起笔来,就把诗歌当作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武器,冲击在批判刘少
奇、林彪和孔老二激烈的 战 场 上。 他 们 朝 气 蓬 勃 地 战 斗 在 三 大 革 命
实践的第一线,为革命写诗,为战斗写诗,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着火
一样的战斗豪情和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理想。”② 像红卫兵小报诗人
一样,在国家出版物上发表诗歌的作者也具有把“批判的武器”与“武
器的批判”混融的创作倾向。
为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而纵情欢歌是当时诗人基本的抒情姿
式,也是对建国之初形成的“颂歌”传统的承续:

   文艺革命的旗手江青同志, /高举着《讲话》的明灯, /率领文


艺战士,/披荆斩 棘!/挡 住 黑 风 逆 流,
/顶 住 漫 天 风 雷,
/在 斗 争
中培育 出 光 辉 的 革 命 样 板 戏!/革 命 的 样 板 戏 呵,
/艺 术 的 明
珠,
/革命的火炬;
/比朝霞更鲜艳,
/比彩虹更瑰丽!③

革命委员会好处 大,
/她 是 毛 主 席 浇 水 催 开 的 花!/风 卷 红
旗哗啦啦,
/红旗下站起新人马;
/齐刷刷一排多英豪,
/红日为他

① 黄声笑《对准骗子把火 开》,见 《挑 山 挑 海 跟 党 走》,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5 年 7 月,第 1 版,第 68 页。
② 李学鳌《让诗歌成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祖国 的 早 晨》(序 言),北 京:北
京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8 月,第 1 版。
③ 纪宇《阵地》,见《春笋集》(工农兵诗选),济 南:山 东 人 民 出 版 社,
1974 年 10
月,第 1 版,第 41 页。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83

们拍 下 照———/看,我 们 的 老 干 部 飘 白 发,
/好 像 苍 松 披 雪 花。/
……看,我 们 的 新 干 部 挺 胸 脯,
/好 像 新 苗 破 土 出。/…… 看,中
/和苍松、新苗手拉手。①
年干部像杨柳,

如果说红 卫 兵 小 报 诗 歌 的 抒 情 主 体 形 象 是 “造 反 者 ”和 “崇 拜
者”,流放者诗歌的抒情主体形 象 是 被 放 逐 的 “孤 独 者”和“边 缘 人”,
那么国家出版物诗歌的抒情主体形象是工农兵中的一员或他们的
“代言人”。“孤独者”和“边 缘 人”已 被 驱 逐 出 社 会 生 活 的 中 心 地 带,
“造反者”和“崇拜者”是 正 在 向 社 会 生 活 中 心 地 带 挺 进 的 群 体;而 国
家出 版物诗歌的抒情主体已经处 在 社 会 生活 的中心区域,他们以主
人翁的姿态抒发对时代的感受,并认为自己正在开创着“一代诗风”。
一首抒写“工人诗人”创作豪情的诗写道:

   铺开沾着煤屑的 一 卷 稿 纸,
/熊 熊 炉 火 迎 面 扑 来 ……/早 已
鄙弃“无病呻吟”,
/不信 什 么 “灵 感”“诗 才”。/粗 大 的 茧 手 握 惯
钢钎铁锹,
/如今下笔更是惊涛澎湃!
开一代诗风热气腾腾,
/为继续革命的无数英雄畅抒情怀;

钢的音节锤声铿锵,
/为英勇无私的劳动擂鼓喝彩!/……好啊,
我们的工人诗人,
/你坚 守 上 层 建 筑 的 哨 口 英 勇 豪 迈!/一 支 诗
笔搏击风云携雷挟电,
/对资产阶级专政的战歌排山倒海。②

工农兵诗歌作者标榜自己“开一代诗风”未免言过其实,事实上,
“颂歌”与“战歌”两种诗 歌 风 格 早 在 建 国 之 初 已 经 奠 定,文 革 诗 人 只
不过把它们推向了极端。不过,文革诗歌的创作方式倒是具有“开创
性”,“三 结 合”创 作 模 式、赛 诗 会 等 群 体 性 写 作 行 为,堪 称 诗 歌 史 上
“独特的景致”。

① 王怀让《朝霞满天———赞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见《文 化 大 革 命 颂》,北 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年 5 月,第 1 版,第 147─148 页。
② 刘溪杰《工人诗人》,载《诗刊》 1976 年第 1 期。
18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所谓的“三结合”是指创作过程中领导、群众、作家三部分人员的
协作关系,具体分工是:领导出主题,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这种
“前无古人”的创作模式在文革后期曾被当作行之有效的经验而到处
推广,许多诗歌集子便是遵循 这 一 写 作 套 路 而 “制 作”出 来 的:如《批
林批孔诗选》(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74 年 6 月 第 1 版)、《进 攻 的 炮 声》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7 月 第 1 版)等诗歌选本的版权页上都署
有“三结合编辑小组编”的字样;而 大 批 “工 农 兵 诗 选”更 是“三 结 合”
创作模式的产品。
广西编选、出版的《高 歌 向 太 阳———广 西 各 族 新 民 歌 选》一 书 的
“代序”对于“三结合”创作的具体过程有很详细描述:

   这本新民歌,是领 导、工 农 兵、专 业 人 员 三 结 合 的 产 物。 当


从各地征得部分初稿后,即 由 工 农 兵 歌 手 和 专 业 人 员 组 成 十 多
个工作 小 组,深 入 到 各 地、市 四 十 多 个 县 的 部 分 公 社、大 队、厂
矿、学校和部队,一边召 开 各 种 类 型 的 座 谈 会,一 边 又 访 问 了 数
以百计的民歌手。收集了上千条的意见,补充了几千首民歌稿。
在这个基础上,又举办 了 各 族 民 歌 手 学 习 班,学 习 毛 主 席 的 《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 话》,探 讨 新 民 歌 如 何“推 陈 出 新”,如 何
学习运用革命样板戏的 创 作 原 则 和 创 作 经 验,对 民 歌 稿 进 行 集
体评述。前后历 时 九 个 多 月,经 过 五 上 五 下,才 完 成 了 编 选 工
作。在编选过程中,各级 党 委 及 广 大 工 农 兵 群 众 …… 始 终 把 这
一工作当作上层建筑文艺革命的共同事业来抓,不少领导同志,
亲自主持座谈会,带头创作新民歌…… ①

按照上述描述,原本最 需 要 个 人 独 创 性 的 文 艺(诗 歌)创 作 变 成


了可以从先验的“观念”出发,按照国家意识形态的“订货合同”,遵循

① 《红棉朵朵向阳开》(代 序 ),见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革 委 会 文 艺 创 作 办 公 室 编
《高歌向太阳———广 西 各 族 新 民 歌 选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5 年 8
月,第 1 版。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85

一定的操作程序,对思想、生活、技巧的“零配件”进行组装,从而制作
出精神产品的“文化工业流 水 线”。 在 这 条 “流 水 线”上,专 业 作 家 只
是一些操作工人,他按照“工程师”(领导)的设计方案,对原料或半成
品(由群众提供)进行加工,他们在 创作中退 居配角、次要的地位,而
领导和群众则成为创作成败的关键。事实果真如此吗?曾亲身经历
过“三结合”创作实践的 资 深 编 辑 韦 君 宜,提 供 了 这 一 模 式 化 写 作 行
为的真相。
1973 年,韦君宜从干 校 回 到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她 是 社 领 导 小 组
的成员,主管组 稿 出 书 的 业 务。 接 手 新 工 作 不 久,韦 君 宜 对 那 些 连
“词句都不通”的书稿很不满意,认为“没法出书”,于是遭到驻出版社
军代表的一顿教训:“出 书 有 什 么 要 紧?我 们 的 目 的,是 育 人! 把 这
些学习写作的工农培养 成 人,不 能 只 看 出 书 这 样 小 的 目 标!”韦 君 宜
这才明白:“出版社的目的,不是出书,而是花钱费力来‘培养’思想文
辞都 无 可 取 的 投 稿 人。”出 版 社 一 些 “革 命 派”告 诉 韦 君 宜 这 样 的 经
验:“今后一切必须依 靠 党———先 依 靠 党 委 选 定 主 题 和 题 材,再 依 靠
党委选定作者,然后当编 辑 的 去 和 作 者 们 研 究 提 纲;作 者 写 出 来,再
和他们反复研究修改,最 后 由 党 委 拍 板。”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是 全 国 最
高级别的文学出版社,在文革后期出版了近百种诗集,其中很大一部
分是“三结合”创作模 式 的 产 物。 作 为 主 管 出 版 业 务 的 负 责 人,韦 君
宜经过多次实践后,终于看出了事情的真相:“都说是‘由工农兵当家
做主人’,要由工农兵为 主 写 稿 子,我 们 便 跟 着 帮 忙。 实 际 上 是 工 农
兵写了头一遍,一般由编辑重写二遍,能剩下三五句就算好的了。”①
以“赛诗会”为代表的群体性写作也是文革时期十分普遍的诗歌
现象:1976 年 3 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73 级工农兵学员举行
“诗批判会”,声讨“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石家庄棉纺三厂在
1976 年上半年多次举办赛诗会,反 击“右 倾翻 案风”,写出了 2400 多
首“战斗诗篇”;清华大学印刷厂职工和工农兵学员召开“诗批判会”,

①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5 月,第 1 版,第 151
─162 页。
18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怒斥党内那个不肯改 悔 的 走 资 派 ”① 。 当 时 的 报 刊 对 群 众 性 的 “赛
诗热”大加称赞:“群众性的赛诗活动,是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广
大工农兵,昂首阔步登上 上 层 建 筑 舞 台,占 领 诗 歌 阵 地,写 诗、诵 诗,
做了诗歌的主人,这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伟大胜利,是一件影响
深远的大事。”② 当时的文 学 刊 物 也 开 辟 大 块 版 面,刊 登 各 地 赛 诗 会
上创作的作 品。《诗 刊》在 复 刊 号 (
1976 年 第 1 期)上 发 表 贵 州 省 冶
金系统赛诗会 5 首作品,这些诗篇是钢铁工人评《水浒》、批宋江的产
品;《诗 刊》
1976 年 第 4 期 和 第 6 期 分 别 刊 登 了 “北 京 劳 动 人 民 文 化
宫赛诗会”和“北京西四北小学 红 小 兵 赛 诗 会”的“反 击 右 倾 翻 案 风”
诗作近 20 首。《诗刊》还把自己的刊物作为特殊的赛诗台,组织社会
各领域的作者来赛诗,它 曾 开 辟 “迎 新 诗 会”(
1976 年 第 1 期)和 “三
八赛诗会”(
1976 年第 2、
3 期合刊)。在“迎 新 诗会”赛诗台上一展歌
喉的既有臧克家、韦丘等专 业 诗人,也 有 3 名工农兵业余作者;参 加
“三八赛诗会”的是各路巾帼 英 雄 有 “风 云 人 物”邢 燕 子,有 知 名 的 农
民女诗人殷光兰,还有多名工农兵女杰。
文革时期树立的群体性诗歌创作“标兵”是“小靳庄诗歌”。天津
市宝 坻县小靳庄原是华北平原一 个 默 默 无闻 的小村,自从江青把它
定为自己的“活动点”后而在 70 年 代 中 期 的 中国一举成名。 小靳庄
的“特产”是它的诗歌,据当时的新闻媒体报道:

   小靳庄的诗歌活 动,是 真 正 的 群 众 活 动。 全 大 队 一 百 零 一
户人家,从干部 到 社 员,从 大 人 到 小 孩,几 乎 人 人 写 诗,个 个 上
阵。……有的社员全家写 诗,并 编 出 了 《全 家 诗 集》的 抄 本。 许
多社员经常在灯下写 诗,在 饭 桌 旁 改 诗,在 田 头 地 边 赛 诗,在 上
工下工时评诗。 写 诗、讲 诗、赛 诗、评 诗 蔚 然 成 风;特 别 是 赛 诗
会,是他们政治生活中 不 可 分 割 的 一 部 分,有 全 队 赛 诗 会,青 年

① 对这些赛诗会的报道分别见 《诗 刊》
1976 年 第 4 期 的 第 30 页、第 45 页、第
67 页。
② 吴士余《赛诗会好》,载《诗刊》
1876 年第 8 期。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87

赛诗会,红大嫂赛诗会,还有专题赛诗会。赛诗会的形式丰富多
彩,有人还把诗谱之以曲,伴之以舞。通过这些活动,真是“把心
唱红了,把骨头唱硬了,把继续革命的觉悟唱得更高了”。①

小靳庄赛诗活动有两个高潮:一是“批林批孔”运动,这期间创作
的作品编成《小靳庄诗歌选》,由 天 津 人民 出 版社于 1974 年 12 月 出
版;二是“反击右倾翻案风”运 动,这 阶 段 创 作 的 作 品 编 入 《小 靳 庄 诗
歌选》第二集(天津人民出版 社 1976 年 4 月 出 版)和 《十 二 级 台 风 刮
不倒》(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4 月出版)。由于有权力集团的支持
和宣传,小靳庄诗歌成为文革后期诗歌创作的“样板”,写这些顺口溜
诗的农民们被吹捧为开一代诗风的“全才”。一位诗评者讴歌道:“在
小靳庄,无论是白发苍苍 的 老 贫 农,还 是 朝 气 蓬 勃 的 红 小 兵,是 荷 枪
实弹的民兵,还是插队落 户 的 知 识 青 年 …… 他 们 面 对 着 毛 主 席 革 命
路线的伟大胜利,面对着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和劳动场景,来不及洗
刷身上的泥尘,用不着绞 尽 脑 汁 地 苦 思 冥 想,就 欣 然 跃 上 诗 台,倾 吐
诗情。”② 小靳庄 的 农 民 们 果 真 具 备 像 这 位 诗 评 者 所 描 绘 的 出 口 成
章、勒马成诗的才能吗?
事实并非如 此。80 年 代 有 人 曾 到 小 靳 庄 做 过 实 地 考 察,得 知
“老大娘赛诗队”的 51 位老 太 太 几 乎 都 是 文 盲,她 们 参 赛 的 诗 “都 是
家里上学的孩子和孙子 给 写 的,一 听 就 像 儿 歌;有 时 急 眼 了,就 让 孩
子从书旮旯里和报屁 股 上 抄 几 句,教 着 背 一 背,再 上 台 去 赛”。 小 靳
庄贫协主任魏文中(原名魏文忠)老汉因其《贫下中农不信邪》一诗曾
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而名噪天下。他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据
小靳庄知情者介绍:“开始,他是诌了几句。后来,天津来的一个编辑
给他整理了一遍。他一看,全没自个的话了,说:咱个庄稼人,咋能让

① 艾克恩《一团诗歌一 团 火———喜 读 两 本 新 出 版 的 小 靳 庄 诗 歌 选 》,载 《人 民


文学》
1976 年第 4 期。
② 吴功正《遍地英雄遍地歌———赞〈小靳庄诗歌选〉》,载《革命接班人》
1975 年
第 4 期。
18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别人写诗 自 个 儿 出 名 呢? 那 编 辑 说,有 你 那 诗 的 一 点 意 思 就 行 了
……就这么着,一首《贫下 中 农 不 信 邪》,把 魏 文 忠 给 闹 出 名 了,后 来
还谱了曲 ……”王杜是小靳庄 上 过 高 中的“大秀才”,赛诗那几年,他
除了写诗外,还有一特 殊 的 使 命———帮 助 全 大 队 社 员、干 部 改 诗,有
的干脆就由他捉刀代 笔。① 魏 文 中 老 汉 还 不 失 庄 稼 人 的 诚 实 本 性,
不愿“让别人写诗自个儿出名”;然而,那些从中央和市里来的“首长”
可不理他这一套,为了树立一个用诗歌的武器进行“批林批孔”和“反
击 右 倾 翻 案 风 ”政 治 运 动 的 典 型,他 们 不 惜 动 用 一 切 手 段 (包 括 造
假),来达到打击自己的 政 敌 之 目 的。 可 见,江 青 等 人 吹 捧 小 靳 庄 诗
歌,并非他们对诗歌有多么热爱,而是借助这一群众性诗歌创作方式
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企图。
而一些作家和编辑或迫于压力,或出于取悦于权力集团的动机,
接受了修改甚至代写工农兵 诗 歌 的 “光 荣 任 务”,并 且 还 总 结 出 了 一
套“经验”。老编辑韦君宜回忆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派人去大寨、
小靳庄、上海等 地 取 经,取 回 来 的 经 是 “不 要 提 篮 买 菜,而 是 自 己 种
菜”。也就是说,出版部门“不要经常去组作家的稿件,也不要外边的
投稿,更不要作家的思想、感 情 和 创 作冲 动,只要编辑拿着‘上级’发
下的‘菜籽’来捏咕成菜就行”② 。
尽管不少诗集 是 草 率 地 “捏 咕”而 成,许 多 诗 篇 读 起 来 “味 同 嚼
蜡”,但权力集团还是开动它的宣 传 机 器,为这些缺乏诗意的诗集大
声叫好,大报小报纷纷刊登各 地 群 众 如 何 “喜 读”小 靳 庄 顺 口 溜 诗 歌
的消息。于是,工农兵业余诗人们继续搜肠刮肚地作诗,报刊和出版
社不断地“捏咕”这些“半 成 品”,形 成 了 文 革 后 期 热 闹 非 凡 的 诗 歌 出
版繁荣假象。
借助国家出版物而刊发、出 版 的 诗 歌 拥 有 一 个 红 卫 兵 诗 歌 无 法
比拟的发表、出版、发行体系,这 一 体系 凭 据“集约化”的政权和计划

① 高建国《小靳庄的沉浮》(上、下),载《三月风》
1986 年第 2─3 期。
②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北京 十 月 文 艺 出 版 社,
1998 年 5 月 第 1 版,第 151
页。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89

经济而运行,具有高效 率、合 法 性、权 威 性 等 特 征。 像《诗 刊》这 样 国


家级诗歌刊物的运行 就 显 得 比 较 游 刃 有 余。《诗 刊》在 1976 年 1 月
复刊时获得毛泽东词二首的首发权,显示了领袖人物对它的垂青;在
复刊号上,《诗刊》资料室以诗歌方式发布“小启”,向全国民众征集作
品:

   广大业余作者,/以诗作为武器, /写诗千首万首, /发挥战斗


威力。/厂矿农村 部 队,
/文 化 馆 站 单 位,
/印 有 传 单 诗 选,
/万 分
欢迎惠寄。①

因为获得了国家财政 上 的 支 撑,《诗 刊》从 1976 年 7 月 号 起,每


册单价由 0.
24 元 下 调 为 0.
18 元;② 它 很 快 又 发 布 “征 订 启 事 ”,宣
称:“为满足广大工农兵读者的需要,本刊将增加印数。”③
文革后期公开出版的诗 集 版 权 页 上 一 般 都 不 写 印 数,从 少 部 分
公布印数的集子看,数 目 都 相 当 可 观。 譬 如 李 学 鳌 的《英 雄 颂》印 数
为 3 万,峭岩的《高尚的人———白求恩在前线》印数为 5.
26 万,而《朝
霞》丛刊创刊号《朝霞》的 印 数 达 30 万,该 丛 刊 后 续 出 版 的 十 几 本 印
数都在 10 万 ─25 万之间。张永枚的《西沙之战》在人民文学出版时
没标印数,估计不会少于《朝霞》创刊号的印数,加上它的多种少数民
族文字版,总印数可能会有数十万。
印数如此庞大的诗集能销售出去吗?一般是不会成问题的。当
时的中国拥有一 个 从 中 央 到 省、地、县 纵 贯 的 官 方 新 华 书 店 发 行 渠
道,县以下公社、大队的供 销 社、日 用 品 杂 货 店 大 多 开 设 专 门 的 书 籍
专柜,销售从《毛主席语录》到《小靳庄诗歌选》各类书刊,甚至一些推
车挑担、四方游走的货郎 担 上 的 牙 刷、肥 皂 旁,也 可 能 并 排 放 着 一 两
册诗歌或样板戏的读本。法国专门研究文学社会学的学者埃斯卡皮

① 载《诗刊》
1976 年第 1 期。
② 见《诗刊》
1976 年第 6 期,第 63 页“启示”。
③ 见《诗刊》
1976 年第 7 期,第 24 页“本刊征订启事”。
19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在研 究社会主义国家文学书籍的 流 通 时,对这种严密如网的发行体
系惊 叹不已,他指出,“沿街兜售的流动书贩在我们这些国家中业已
消失”,但“在中国,共产主义制度甚至将他们纳入了官方的发行系统
中”① 。但即使国家牢牢 控 制 着 书 刊 的 流 通、发 行 渠 道,仍 有 地 下 诗
歌(文学)的手抄本在民间秘密地传阅。一首发表在国家出版物上的
诗歌在抒写社会主义的“曲折”时写道:

   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
/虽有成千上万册革命的新书,/而那
小胡同里的教唆犯,/仍在用“手抄本”毒害青少年的心灵…… ②

文革时期各地 都 流 传 类 似 这 样 的 故 事:一 些 阶 级 敌 人 “贼 心 不
死”,在街头巷尾向 少 年 儿 童 传 唱 “反 动 歌 曲 ”,或 传 阅 “反 动 书 刊 ”。
其实,并非只有那些不谙世事 的 少 儿 容 易 受 “反 动”歌 曲 和 书 刊 的 影
响,连不少成年人也爱偷偷传阅 文 学 “手 抄 本”(如 张 扬 的 《第 二 次 握
手》、郭路生的《相信未来》)。除了人 类 共 有 的 喜 欢 “偷 吃 禁 果”的 猎
奇心理外,更主要的是文革时期国家出版物上的文学(诗歌)作品,充
斥了过多的革命“大道理”和过多的道德说教。人们厌弃这些“八股”
作品,转向那些表现人间真情实感、艺术形式较精美的文学(诗歌)作
品是情理中的事。这便是 文 革 后 期 大 多 数 人 接 受、阅 读 国 家 出 版 物
诗歌文本的真实心理状态。
然而,当时报刊上随处可见各地群众如何争购诗歌读本(主要是
毛泽东的诗词),如何运用诗歌这一特殊武器投身于“三大革命实践”
的报道。工人诗人李学鳌在为工农兵诗选《祖国的早晨》作序时介绍
说:

   去年(指 1974 年———引注),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一本首

① 埃斯卡皮《文学社会 学》,杭 州: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1987 年 8 月,第 1 版,第
63 页。
② 何玉锁、王恩宇《胜利之歌》,载《诗刊》
1976 年第 1 期。
第七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基本面貌 191

都工农兵诗歌选:《北京的歌》(实际上是 1973 年 12 月出版———


引注)。诗集出版后,受 到 工 农 兵 和 诗 歌 爱 好 者 的 欢 迎,不 少 同
志给编辑部写信,希望能经常编选和出版这样的诗集。现在,我
们读到的这本《祖国的早晨》,就是继《北京的歌》之后,北京人民
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又一本首都工农兵诗歌选,出这样的诗集,好
处的确很多。……一本诗 集 里,可 以 同 时 选 入 几 十 名 作 者 的 作
品,更便于交流创作经验,使更多的同志得到鼓励和帮助。①

李学鳌提到了群众“欢 迎”《北 京 的 歌》的 情 况,还 涉 及 了 集 体 合


作的“工农兵诗选”给群众带去的具体阅读效果:交流经验、互相鼓励
和帮助。可见,文革诗歌作 者 对 自 己 的 作 品 预 设 的 阅 读 效 果 是 非 常
“功利化”的,审美层次上的阅读根本被排斥于他们的期待视野之外。
《诗刊》复刊 号 上 曾 登 载 署 名 “中 央 民 族 学 院 李 耀 宗”的 读 者 来
信,信中说:“我们热切希望广大专业、业余诗作者,各有关部门,都来
关心新民歌的采集、整理、出版工作;希望专业文艺工作者,长期投身
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向 新 民 歌 及 其 作 者 学 习。”② 后 世 研 究 者 对 这 类
“读者来信”应保持审 慎,不 能 轻 易 相 信 这 是 来 自 民 间 的 声 音。 就 这
位给《诗刊》写信的李耀宗来说,他 并不是普 通的读者,而是收集、整
理少数民族民歌的专业人士,他 整 理 的 4 首少数民族民歌曾刊登在
《诗刊》上。③ 他这篇“读者 来 信”之 所 以 能 刊 发,是 因 为 它 符 合 官 方
向民歌学习的文艺政策,是因为《诗刊》社要借“读者来信”的方式,巧
妙地宣传自己的办刊方针,引导来稿者向“民歌风”靠拢。
《诗刊》上有两个小注,它 们 介 绍 了 毛 泽 东 词 二 首 在《诗 刊》上 发
表后引起的“特别”阅读效 果:“毛 主 席 词 二 首 发 表 后,苏 修 叛 徒 集 团
惊恐万状,猖狂反扑,唆使 一 批 小 丑,摇 舌 鼓 唇,大 写 反 华 文 章,散 布

① 李学鳌《让诗歌成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祖国 的 早 晨》“序 言”,北 京:北


京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8 月第 1 版。
② 《诗刊》
1976 年第 1 期,第 35 页。
③ 《诗刊》
1976 年第 5 期,第 51 页。
19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所谓‘天地并未翻覆’、‘你 们 歌 颂 战 争’等 反 革 命 谬 论。”① 毛 泽 东 这


两首旧体词作引起的 另一 种接受效果是:大批诗人、作家纷纷写“和
诗”以表明自己对领袖及其词作的热爱。《诗刊》
1976 年第 2、
3 期合
刊上就发表了赵朴初等人的旧体“和诗”,和阮章竞、仇学宝等人的新
诗体“和 诗”,《人 民 文 学》
1976 年 第 2 期 则 用 少 得 可 怜 的 半 个 版 面,
刊登了叶圣陶、谢冰心、曹靖华 3 位老作家“和”毛泽东词的诗词。
这两种诗歌的阅读效果乃是由毛泽东词作本身的意识形态性和
他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引发,是文革诗歌接受史上的“特殊”现象。
值得关注的还有在全国各地经常举行的诗歌朗诵会和诗歌创作
学习班,它们既是独特的诗歌流通渠道,也是特殊的诗歌消费(倾听)
场所。譬如 1976 年 5 月 16 日,《诗刊》和《人民文学》、《北京文艺》三
个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举办“歌 颂 文 化 大 革 命,反 击 右 倾 翻 案 风”诗 歌
朗诵演唱会。会上除了演 唱 毛 泽 东 的 新 作“词 二 首”外,北 京 大 学 工
农兵学员还朗诵了自己创作,并且已公开发表的《展翅篇》等诗作 ② 。
江西省文化组为庆祝文革 10 周年,举办“歌颂文化大革命”诗歌创作
学习 班,
40 多 名 工 农 兵 业 余 作 者 “选 读 了 一 部 分 在 全 国 报 刊 上 发 表
的歌颂和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优秀诗歌作品”③ 。
看来,文革时期国家 出 版 物 诗 歌 除 了“文 本—眼 睛”(阅 读)的 传
播途径外,还有“文本—耳朵”(朗诵)的传播渠道;文革时期国家出版
物诗歌除了引起读者的“欢迎”或 “厌 倦”效 果 外,还 可 能 出 现 引 起 敌
人的“惊恐”和读 者 的 “唱 和 ”(如 毛 泽 东 的 词 二 首 )等 特 别 的 接 受 效
果。内容呆板、表现手段单调的国家出版物诗歌也有其“丰富性”,即
它的传播渠道和阅读效果是多样化的。

① 《诗刊》
1976 年第 2、
3 期合刊,第 10 页注释。
② 《诗刊》
1976 年第 6 期,第 51 页。
③ 《诗刊》
1976 年第 7 期,第 52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193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
自然形态与结构

浇水看渠忙奔波,决口常因鼠蚁穴;
思想漏洞须常堵,鼠洞蚁穴莫放过!①

这是表现五·七干校 生 活 的 组 诗《干 校 短 歌》中 的 一 首,诗 作 者


由劳动过程中所见的堤边鼠 蚁 之 穴,联 想 到 人 的 思 想 “堤 坝”上 也 布
有穴洞,他意识到“千里之堤,毁 于 蚁 穴”的 危 害,于是告诫自己和干
校“校友”立即采取行 动,堵 住 思 想 之 堤 上 的 漏 洞。 此 诗 艺 术 地 再 现
了文革时代知识分子“吾日 三 省 吾 身”式 的 艰 难 思 想 改 造 历 程,它 的
情绪呈现为从日常劳动生活见闻向着意识形态思考转变的流程。这
组《干校短歌》中的《种葵花》和《除虫》具有同样的由劳动生活向着政
治哲理“升华”的情感流变过程:

   刨坑松土撒籽匀,
/战士种葵寄情深;
/同在干校发奋长,
/献
出一颗向阳心。
禾苗大敌钻心虫,
/潜身禾内要蛀空;
/蛀虫就是贼林彪,
/坚

① 曹剑峰《干校短歌· 浇 水》,见 《阳 光 洒 满 五 · 七 路———五 · 七 干 校 诗 选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年 6 月,第 1 版,第 68 页。本诗集里的作品 都
创作于文革时期。
19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决消灭不留情!①

在前一首诗中,五·七战士与葵花融为一体,以虔诚的“向阳”姿
态,表达着对“红太阳”的赤 胆 忠 心;后 一 首 诗 则 由 蛀 空 禾 苗 的 “钻 心
虫”,联想到林彪这条“蛀虫”对 国 家 政 权 和 执 政 党 事 业 的 危 害,从 而
艺术地论证了彻底除掉这条政治蛀虫的紧迫性。
在干校以及厂矿、地头、军营等公共空间里,人们以诗歌为“大批
判”或“表忠心”的工具,运 用 高 度 意 识 形 态 化 的 公 共 话 语,表 达 自 己
的政治立场,袒露自己的 爱 憎 态 度。 在 文 革 时 期 国 家 出 版 物 诗 歌 那
里,以抒发个体情感为己任的 诗 歌 功 能 遭 废 黜,“个 人 化”语 式 被 “社
论”语式所替代,由建国后十七年发展而来的政治抒情诗十分发达。
从《评〈水浒〉,看路线》② 和《老贫 农论 看 戏》③ 等诗题来看,政论 性 取
代抒 情性已成为文革诗歌的主体 特 征,许多诗篇不过是一些分行的
“社论”:

   中国登上联合国讲台,/七亿个喉咙大声在说: /我们坚决支
持———/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我们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
控制掠夺。/再不容华尔 街 老 板 的 酒 杯 里,
/倒 进 穷 国 人 民 的 鲜
血;
/更不容新沙皇的 坦 克 履 带,
/碾 碎 别 国 的 主 权 和 山 河。/我
们要对世界革命多 做 贡 献,
/我 们 要 同 中 小 国 家 密 切 合 作。/一
个洪亮声 音 传 遍 全 球:
/中 国 属 于 第 三 世 界,
/永 远 不 做 超 级 大
国!④

① 曹剑峰《干校短歌· 浇 水》,见 《阳 光 洒 满 五 · 七 路———五 · 七 干 校 诗 选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年 6 月,第 1 版,第 68 页。本诗集里的作品 都
创作于文革时期。
② 贺东久著,载《诗刊》
1976 年第 2、
3 期合刊。
③ 张雪杉著,载《诗刊》
1976 年第 4 期。
④ 时永福《中国登上联合国讲台———为我国恢复联合国 的 合 法 席 位 放 歌》,见
《时代的洪流———献给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歌》,北 京: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年 4 月,第 1 版,第 41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195

呵,“毕业”!/这是一个多么不平常的字眼!/千百年来/它
曾牵动过不同阶级 的 神 经,
/浸 透 着 不 同 阶 级 的 意 愿。/在 封 建
主义教育的城堡, /充满着“学而优则仕”的声喧;
/毕业的庆典, /
在资本主义教育的殿堂,
/毕业的钟声,
/宣扬着金钱拜物教的信
仰;
/……今天———/资产阶级法权的诱饵,
/又在兜售其奸。/我
们———/无 产 阶 级 大 学 的 毕 业 生,
/在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阳 光 下,
/献
给社会主义时代的,
/该是一张怎样的答卷?①

中国传统文化人一般 说 不 直 接 谈“我”,中 国 古 典 诗 词 一 般 都 隐
去单数第一人称代词;诞生于 “五 四”新 文 化 运 动 中 的 新 诗 反 叛 传 统
的主要姿态是凸显“我”,郭沫 若 的 《天 狗》全 诗 共 29 句,每 句 开 头 都
矗立着一个“我”,这集群式的“我”的排列,张扬着“天狗”式的“五四”
青年气吞宇宙的强大生命意志; 20 年代 末 的“无产阶级诗歌”渐渐出
现了“我们”,这些诗作由“个体”言说转向“阶级”言说;抗日战争爆发
后,诗人们耻于诉说个人的不幸,他们更多地转向“民族国家”苦难的
抒写;在延安解放区诗歌里,“人 民”的 声 音 遮 盖 个 体 的 “低 吟”;建 国
后十七年诗歌终于完全确立 了 “我 们 体”的 核 心 地 位,而 文 革 时 期 国
家出版物的诗歌走向了极端,它 彻 底 放 逐 了 个 体 “私 语”式 的 抒 情 语
态,即使少数诗中出现了“我”,它 也 不 过 是 “我 们”的 特 殊 书 写 方 式。
诗歌由第一人称单数的“我”向 第 二 人 称 复 数 的 “我 们”的 转 变,表 明
了“社论”语式对“诗歌”语式的僭越,表明了“民族 ─ 国家共同体”(或
“政党 ─ 人民共同体”)对个体生命空间的全面占领。
在“民族 ─ 国家”共同体 里,爱情、亲情、乡情这些“私人化”的 情
感已被阶级情、祖国情等 公 共 情 感 所 驱 逐。 一 首 描 写 大 学 工 农 兵 学
员暑期准备回去“探家”的诗如此写道:

    大 学 今 天 放 暑 假,
/姑 娘 急 把 背 包 打。/同 学 们 齐 声 来 逗

① 北京大学中文系 73 级 创 作 班 工 农 兵 学 员 集 体 创 作 《展 翅 篇 》,载 《人 民 文
学》
1976 年第 2 期。
19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她:
/“急着 探 家 为 的 啥?”
/姑 娘 点 头 脸 挂 笑:
/“说 俺 想 家 猜 对
啦!”
上了大 学 整 一 年,
/牵 肠 挂 肚 惦 记 家。/说 声 “再 见 ”抬 腿
走,
/兴致勃勃 大 步 跨。/恨 不 能 立 刻 见 亲 人,
/姑 娘 回 厂 走 “娘
家”。①

这首诗第一节为读者设 置 了 一 个 悬 念:这 位 女 大 学 生 暑 假 为 什
么急着回家?按最正常的 人 性 标 准 猜 测,这 姑 娘 想 必 是 急 于 回 去 与
父母 亲团聚;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可能还会觉得她匆匆往家里赶是
想早日与分别多时的男 朋 友 见 面。 然 而,诗 的 第 二 节 最 后 一 句 抖 出
了“谜底”———姑娘 急 急 赶 回 她 上 大 学 之 前 工 作 过 的 工 厂 去 参 加 劳
动。这一戏剧性转折把诗 歌 本 可 能 表 达 的 乡 情、亲 情 升 华 为 阶 级 情
的抒写,探访个人“小家庭”的 人 性 主 题 便 被 回 归 阶 级 “大 家 庭”的 革
命主题所超越。另一首题为《夫妻夜练》的诗同样通过对日常生活的
戏剧性表现,抒写文革 时 期 中 国 民 众 的“革 命”情 感。 诗 的 第 一 节 写
道:

    吃 罢 饭,刷 罢 碗,
/窗 关 紧,帘 拉 严。/是 串 亲 戚? 是 走 娘
家?/不,夫妻搞夜练。

这是非常具有暗示性 的 悬 念:这 对 夫 妻 搞 的 是 什 么“夜 练”。90


年代 的青年读者猛地看到这首诗 时,难免有人会设想下面的诗中可
能出现男欢女爱的情景;当然,诗作者绝没有某些八九十年代通俗作
家那样故意制造“暧昧”效 果 的 念 头,那 个 时 代 的 读 者 大 约 也 不 会 往
这条“邪路”上想,但人们还是不 明白:这对 夫 妻神神鬼鬼的,他们究
竟想干什么呢?诗作者随即为读者解开了谜团:

① 张镒《探“家”》,见《祖 国 的 早 晨———北 京 工 农 兵 诗 选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年 8 月,第 1 版,第 65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197

   昨晚院里拼刺刀, /啪,丈夫闭上灯,
/今夜屋里装子弹, /咔,
妻子上炕沿———
别看 小 屋 才 几 米,
/夫 妻 俩 正 在 上 前 线,
/一 个 瞄,一 个 教,

标准高,要求严。
丈夫问:“你心里想的啥?”
/妻子答:“爷爷的伤疤,妈妈的血
衫。”
/丈夫问:“你瞄准孔 里 看 见 了 啥?”
/妻 子 答:“地 主 的 黑 心,
侵略者的贼眼!”……
瞄呀瞄,练呀练,
/胳膊酸,咬牙关,
/新婚的枕头当依托,
/整
齐的床单全弄乱…… ①

延安解放区曾有《夫 妻 识 字》、《兄 妹 开 荒》等 表 现 现 代 家 庭 生 活


的文艺作品,它们开创了一个传统:不再表现脉脉温情的血缘家庭生
活,不再展示传统式家族生活的天伦之乐;家庭成为“革命大集体”的
有机构成部分,家庭生活与政治生活亲密地连为一体。这首《夫妻夜
练》诗把上述传统发挥到了极致:这里没有半点新婚小家庭的温馨浪
漫气息,笼罩着这个农家小院的是浓浓的战争气氛,家庭变成了这对
小夫妻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和苦练杀敌本领的“战斗堡垒”。
在那个全民皆兵的特殊 年 代 里,从 事 体 育 活 动 是 为 了 增 强 人 民
体质,提高“保卫祖国”本领,体育的健身、竞技功能退隐,它的政治象
征性被不正常地强化。一组表现体育运动的诗写道:

   莫道 助 跑 才 几 步 远,/这 几 步 呀,和 党 的 基 本 路 线 连 在 一
起;
/别看沙坑才几米宽, /它正是,你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十次,百次,千 次,
/是 党,给 你 一 双 飞 跃 的 羽 翼;
/向 上! 向
上!向上!/战斗的脚步,踏着《国际歌》的旋律!②

① 蔡文祥《金色的运动 场》,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7 年 5 月,第 1 版,第
60─61 页(本诗集的诗都注明创作时间,它们都写在 1976 年 9 月以前)。
② 蔡文祥《跳高健儿》,《金色的运动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年 5 月,
第 1 版,第 35─36 页。
19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谁说足球门,
/只 有 三 米 高,六 米 宽?/门 口,涌 着 四 海 浪,

门前,立着祖国山!
你站在守门 区,
/像 站 在 边 防 线!/时 刻 严 阵 以 待,
/纵 观 变
幻的云天!①

前一首诗表现 的 是 跳 高 运 动 员 的 生 活,后 一 首 诗 写 足 球 球 门。
但这田径场不再是普通的田径场,而已成为一个意识形态的空间;这
足球 门区不再是人们生龙活虎地 游 戏 竞 技的 场域,它变成了充满硝
烟的军事前线。
文革时期,政治凌驾于一切生活领域之上,即使大自然也难逃被
“意识形态化”的厄运。一首名为《高山气象站》的诗写道:

   清晨,百尺飞瀑洗把脸, /七色彩虹扎短辫; /正午,百丈高崖


显身手,/汗珠落地映 笑 颜;
/深 夜,摘 下 星 斗 做 灯 盏,
/马 列 光 辉
照人间。……
锐敏的眼睛观察着自然界的气候,
/火热的心绷着阶级斗争
的弦。/山顶高挂大喇叭,
/基本路线勤宣传。/走资派胆敢煽阴
风,
/我们立即查 风 源。/呵!我 们 是 学 大 寨 的 尖 刀 班,
/我 们 是
反修防修的雷达站!②

在诗作里,自然之美的 主 题,开 展 气 象 科 研 的 主 题,迅 速 地 转 化


为“反修防修”的 政 治 主 题。 一 首 表 现 边 疆 建 设 者 屯 垦 生 活 的 诗 写
道:

   我们给自己的营 地,
/起 名 “防 修 新 城”,/…… 呵,我 们 已 考
虑到环境污染问题,/正 打 扫 着 旧 传 统、旧 观 念 的 浊 水 污 尘;
/我
们已考虑到未来的能 源 问 题,
/正 以 理 论 小 组 的 名 义,把 马 列 著

① 蔡文祥《守门员》,同上,第 37 页。
② 蒋巍《高山气象站》,载《诗刊》
1976 年第 7 期。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199

作的矿藏越掘越深。①

诗中的边疆垦荒者考 虑“环 境 污 染”和“能 源”问 题,他 们 似 乎 已


具备保护生态平衡的“现代意识”;然而,垦荒者们清扫的是社会政治
领域“浊水污尘”,关心的是 “精 神”能 源 的 挖 掘 问 题。 他 们 关 注 的 仍
是前现代社会的政治问题,并不真正具备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能源的
“现代意识”。换言之,“环境污染”、“能源问题”不过是那个时代政治
抒情诗里出现的几个较为新 鲜 的 词 汇,它 们 在 那 些 以 “社 论”语 式 写
成的诗歌中所起的不过是一点修饰作用罢了。

文革时期很少有人在参 加 政 治 运 动 之 余 去 关 心 生 存 环 境 问 题,
在诗歌作品里充斥着的是“人 定 胜 天”、“与 天 斗、与 地 斗,其 乐 无 穷”
等显示着人对自然保持敌对状态的标语口号。一首又一首反映农业
学大寨运动的诗,展示着中国民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大寨人的脾气 就 爱 斗,
/七 斗 八 斗 不 停 休!/…… 斗 得 高 山
低了头,/斗得河水让 了 路。/斗 得 七 沟 八 梁 变 了 样,
/斗 得 农 林
牧副大丰收。②

天不怕,地不怕,
/贫下中农气派大!/端来大海做平湖,
/推
倒大山垒大坝,
/牵来 银 河 遍 地 绕,
/摘 来 彩 虹 把 桥 架。/挥 动 铁
臂扭乾坤,
/大批大干大变化。③

一些歌颂林区劳动者的 诗 则 通 过 描 写 对 森 林 毫 无 计 划 的 滥 伐,
来抒发工人阶级的“豪情壮志”:

① 章德益《塔里木畅想·防修新城》,见《新绿集》(知 青 诗 集),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版社,1976 年 7 月,第 1 版,第 95─96 页。
② 《革命高潮滚滚来———农业学大寨民歌选辑》,载《诗刊》 1976 年第 1 期。
③ 同上。
20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红松堆成山,白桦 汇 成 海,
/深 山 贮 木 场 集 着 多 少 好 木 材;

真好似千军万马, /前来列阵待开。……
咱们深山伐木工,顶天立地好气派:
/双肩担一天风雪,两脚
踏千条山脉。/油锯唰 唰 唱 不 尽,
/对 毛 主 席 的 无 限 热 爱;
/看 木
屑片片似捷报,
/撒向云天外!①

诗作者在唰唰而“唱”的油锯(无生命的工具)身上注入了对领袖
的无限热爱,却根本漠视无节 制 地 被 伐 倒 的 树 木 (有 生 命 的 存 在)的
“痛苦”,显示 了 那 个 时 代 人 们 的 心 肠 冷 酷。 不 过,文 革 时 期 的 许 多
“地下诗人”在横遭厄运的恶劣环境中,却能感应一草一木的“悲欢”。
70 年代前期的某一 天,湖 北 咸 宁 向 阳 湖 边 的 一 棵 枫 树 被 大 锯 伐 倒,
诗人绿原对他的诗友牛汉喟叹道:“一个生命 又倒下了。”② 牛汉提笔
写下《悼念一棵枫树》,以诗为祭品,向一个死去的生命告别。绝大多
数国家出版物诗歌的作者是工农兵或他们的代言人,自命为“社会的
主人”,不仅“无情地”横扫一 切 社 会 上 的 “牛 鬼 蛇 神”,而 且 也 把 大 自
然当作可以被自己随意奴役的对象。
对大自然的奴役不只表 现 为 人 们 乱 砍 滥 伐 森 林,破 坏 地 表 生 态
系统,更体现在人类强行在自然万物身上注入自己的价值理念,把它
们当 作自己某种精神意愿的传声 筒,而完全漠视大自然有它本身的
生命体系。李松涛的组 诗《深 山 创 业》中 的 一 首《大 山 的 语 言———回
声》写道:

   如果 说,话 是 思 想 的 反 映,
/那 么 大 山 和 我 们 有 一 致 的 感
情。/若不信,请听大山的语言———/那粗犷、宏大的回声。
大山,重 复 着 我 们 的 口 号:
/“学 习 大 寨,奋 勇 斗 争!”
/大 山,
重复着我们的誓言:
/“艰苦创业,永远革命!”……
当我们认真读书,学习马列,
/大山也把呼吸放得轻轻。/当

① 别闽生《深山贮木场》,载《解放军文艺》
1972 年第 10 期。
② 牛汉《学诗手记》,北京:三联书店,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54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01

我们向骗子射出重型炮弹,
/大山也发出愤怒的吼声。①

一首题为《伐 木 工 人 爱 青 山》的 诗 开 头 一 节 写 的 是 人 与 自 然 的
“亲密”关系:“抬头 是 山,
/出 门 是 山。/山 是 我 们 的 家,
/山 是 我 们 的
伴。/山里荡着我们的歌,
/山里淌着我们的汗……”诗的后半部分则
消解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啊,我们爱山!/不仅因为山是绿色的宝库,
/给我们丰富的
资源;我们爱山,/更因为是革命的摇篮。/啊!韶山,井冈山,宝
塔山…… ②

这首诗透露了人们“爱”山的两个动机:其一是山为他们提供“丰
富的资源”———对缺乏资源 的 山 他 们 还 会“爱”吗? 其 二 是 山 让 他 们
想起 光荣的革命历史,或者说他们真正爱的是那些高度意识形态化
了的“圣山”。总之,山并没有获得“自为自在”的地位,它在人们心目
中的地位取决于它能满足人多少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人的掠夺、侵略
本性于此展现出来。
红卫兵小报诗歌对自然 形 象 采 取 了 种 种 政 治 化 的 打 扮 和 加 工,
形成了系统的动物和植物意象象征体系。国家出版物诗歌虽没形成
如此 严密的自然象征体系,但也充分地以自然界诸多物种来充当传
达社 会政治理念的工具,并把它们当作某种精神品格或某种社会角
色的象征物。有一首赞美知青的诗写道:

   呵,山村的白杨, /我用火热的语言赞美你!/……知识青年
从城市来 到 山 区,
/你 也 同 他 们 一 起 插 队,
/深 深 扎 根 在 广 阔 天
地。/你多像青年呵,/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你多像青年呵,

① 载《诗刊》
1976 年第 1 期。
② 李广义《伐木工人爱青山》,载《诗刊》
1976 年第 7 期。
20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勇敢顽强,笑迎风雨。/你 在 暴 风 雨 中 拔 节 成 长,
/变 成 了 一 队
无畏的战士。①

诗作者把白杨 完 全 当 作 人 (知 青)来 描 绘,这 是 自 然 物 象 的 “人


化”。“自然的人化”现象在国家出版物诗歌中相当普通,有一首名为
《矿石颂》的诗作对“矿石”如此赞美道:

   你随火车跑步!/一鼓作气到钢厂,
/钢厂里接受新任务!/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啊,/浸透你
的毛孔和肺腑!/像王杰,
/向着炸响的雷管猛扑!/像黄继光,

用身体把喷火的枪眼猛堵!/为革命啊,
/你奋然跳进/烈焰滚滚
的熔炉!
……在烈焰 中,
/你 炼 出 了———/更 红 的 心,
/更 硬 的 骨,
/为
党为民,
/增长了千倍 的 用 处。/但 是 啊,
/你 依 然 保 持 着 矿 石 的
风度:
/不丢本色,
/不摆新谱,
/实实在在,
/朴朴素素,
/像我们千
千万万个/忠于革命事业的好干部!②

这一首讴歌矿 石 的 诗 篇 和 前 一 首 赞 美 白 杨 的 作 品 都 属 于 咏 物
诗。中国古代的咏物诗与 传 统 的“比 德”型 自 然 审 美 观 有 密 切 关 联,
从《诗经》始,诗人们常 把 某 种 自 然 现 象 与 人 的 品 质 相 联 系。 孔 子 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 · 雍也》)等诗意的表达,更是开启了中国把自然现象与人的
道德情操、精神境界相 比 较 的 审 美 传 统。“比 德”不 是 生 拉 硬 扯 的 比
附,所比的自然现象与道德品性之间应具有“同形同构”的关系,孔子
把智者与水、仁者与 山 相 比,是 因 为“智 者 动,仁 者 静”(《雍 也》)。 也

① 杨冬蕲《白杨 赞 》,见 《祖 国 的 早 晨———北 京 工 农 兵 诗 选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年 8 月,第 1 版,第 69─70 页。
② 李学鳌《放歌长城 岭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2 年 5 月,第 1 版,第 27─28
页,第 30─31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03

就是说,智者敏于事功,捷于应对,与水一样具有“动”的特征;仁者稳
健镇定,宽厚得众,具有与山一样“静”的特性。上述所引两首文革时
代的咏物诗(尤其是后一首)基本上未能够在自然物象与所比拟的精
神品质之间找到“同构”的 相 似 关 系,只 是 对 所 表 现 的 物 象 做 牵 强 的
“人化”处理,这样的诗篇是不可能让读者读出任何美感和诗意来的。
在文革公开诗坛上,李瑛 对 人 与 自 然 关 系 的 表 现 显 示 了 自 己 的
个性和创造力(下文很快将讨论这一点);但他有时也难以免俗,他有
两首 关于自然主题的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物象身上生硬地涂抹意
识形态色彩的“败笔”。其中一首题 为 《在 苗 圃 前》,诗 的 前 两 节 把 小
树苗写得相当美:

   软得像一团雾, /轻得像一片薄云, /……看这小树苗至多不


过尺把寸,/多 像 群 婴 儿 睡 得 甜 津 津:
/也 许 它 们 在 做 着 快 乐 的
梦,
/柔嫩的枝叶间透出一片天真。

写到第三节,诗人就按 捺 不 住 要 把 小 树 苗 往 政 治 领 地 扯:“且 莫
看它们这样幼小,
/却喜爱风打雨淋;
/它们的美丽不在于青枝绿叶,

而在于宏伟的理想和战斗精神。”到最后一节,诗已完全变味:

   看文化大革命里培育的这些树苗呵, /仿佛更富于理想和自
信;
/你听,它们在风中高 声 呼 喊:
/“让 我 们 快 快 长 大,去 为 革 命
献身!”①

另一首名叫《给小鹿》,写的是东北鄂伦春族人响应政府号召,改
变任意捕杀野鹿的狩猎方式之事。李瑛以自言自语口吻来展开抒写:

   咳!小 鹿 呀,不 瞒 你———/我 六 岁 能 弯 弓,七 岁 善 骑 术,


/八

① 李瑛《北疆红似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7 月,第 1 版,第 111─
112 页。
20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岁打飞鸟,九岁能辨兽踪,
/十岁头上就练出了浑身好功夫……
如今,不打你,不因别 的,
/只 为 响 应 党 的 号 召,坚 决 走 毛 主
席指引的路;
/既然我们已住进敞亮的新房,
/也该让你们搬到我
们村边住。/……你也该结 束 山 野 生 活,
/随 我 们 走 上 社 会 主 义
的路。
走吧,趁花放清香,草滴露珠,
/到我们村头的鹿场来吧,
/在
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阳光下,
/让你也分享我们的幸福!①

此诗写一位刚 从 原 始 狩 猎 生 活 方 式 中 走 向 新 社 会 的 猎 人 的 觉
悟:他不再任意猎杀野鹿。 但 并 非 是 这 位 猎 人 具 备 了 保 护 野 生 动 物
的现代生态意识,而是因 为 党 和 政 府 号 召 他 们 这 样 做。 这 首 乍 看 似
乎初 具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诗作,包含的仍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主
题:社会主义好!党叫干啥就干啥!诗人让猎人跟野生动物宣讲“走
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道理,真 是驴 唇不 对 马 嘴,也显示了文革时代人
的某种“霸权”:以人之心,度动 物 之 “腹”,硬 赶 着 小 鹿 往 “幸 福 生 活”
奔去。诗人对自然主题做 过 分 的 意 识 形 态 加 工,只 能 使 作 品 丧 失 其
诗味。
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 系 上,李 瑛 身 上 充 满 了 矛 盾 性:一 方 面,他
必定得按照那个时代的政治理念,对自然作“人化”、“意识形态化”处
理;另一方面,他毕竟是一名从 40 年代末写诗开始,就谙熟“个性化”
表现手法的诗人。这种矛 盾 性 在 他 文 革 时 期 的 代 表 性 诗 集《红 花 满
山》里充分体现出来。《红花满山》是诗人 70 年代初下放到基层连队
生活过程中采 撷 到 的 一 朵 朵 灵 感 之 花,全 诗 共 60 首 抒 情 短 诗,于
1972 年写完。诗集除 了 表 现 南 疆 和 北 疆 边 防 哨 所 严 肃、紧 张,充 满
战斗 气氛的军队生活之外,而且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富于情趣
的艺术表现:

① 李瑛《北疆红似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7 月,第 1 版,第 150─
152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05

   告诉你,那丽日、明 月、清 风,
/都 是 我 们 最 好 的 邻 居;
/那 野
花、杂树、山鸟,/都和我们是一个家庭。①

边疆 的 夜,静 悄 悄,
/山 显 得 太 高,月 显 得 太 小,
/月,在 山 的
肩头睡着,
/山,在战士肩头睡着。②

像个顽皮 的 孩 子 戏 耍 在 深 山,
/一 条 小 溪 流 过 我 们 哨 所 门
前,
/它一闪一闪,向我眨眼,
/它轻轻絮语,和我攀谈。
……感谢你远道来 看 望 我 们,
/唱 呵 跳 呵,带 着 一 股 新 鲜;

入春,给我们驮来团团柳絮,
/入秋,又送给我们蛙声一片。
早晨,我 掀 开 薄 雾 来 洗 脸,
/你 递 给 我 一 片 云———一 条 白 毛
巾;
/傍晚,我们打靶回营,
/你又为我们弹响琴弦。③

在李瑛营造的诗歌世 界 里,人 与 清 风、明 月 为 友,与 百 花 禽 鸟 为


邻,在静谧中互相对谈、互相劝慰,建立起彼此独立,又不可分割的亲
近关系。在那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互相争斗不止的狂热年代里,表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证 明 着 诗 人 的 艺 术 个 性 并 未 泯 灭。 李 瑛 无 意
构筑 一个世外桃源,他在整部诗集中不乏对士兵们紧张训练生活的
描写,而且他也表现人与自然的隔阂,甚至是某种对立的状态。但李
瑛笔下的人与自然总能由“紧 张”走 向“紧 张”关 系 的 消 除,最 后 达 到
亲密和谐之境。
据《爬山赛》一诗交代,士 兵 们 刚 进 驻 山 区 时,“这 架 大 山 要 把 人
吓呆”,“古 藤 缠 住 了 小 道,
/深 涧 劈 出 了 险 崖;
/刺 蓬 拉 住 我 们 的 军
/身边又扑来湿淋淋的云彩”。在半年时间里,士兵与大山由陌生
衣,
变得彼此熟悉,士兵们举行爬山赛时,“四山都叮嘱:‘小心青苔!’”并

① 李瑛《高山哨所》,见《红花满山》,北京:人民文 学 出 版 社,
1973 年 1 月,第 1
版,第 7 页。
② 《边寨夜歌》,同上,第 61 页。
③ 《哨所门前的河》,同上,第 99─100 页。
20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且山顶上的炊烟频向士 兵 们 招 手,为 他 们 鼓 劲。 当 士 兵 们 跑 完 全 程
时:

   嘿!冲破终点 线 云 散 天 开,
/看! 朝 阳 献 花,山 风 喝 彩;
/昂
首立山巅,喝一口水,敞开胸怀, /把十万大山抱起来。①

《爬山赛》一诗展开的是发生在南方十万大山哨所的故事。在北
方中 苏边境的哨所里,人与山之间同样经历了由对立走向融洽的情
感历程。诗人在《刺杀》一诗中写道:

   天不亮,唰唰 唰,
/我 在 山 头 练 刺 杀。/…… 搅 乱 了 云,惊 飞
了鸟,/震落了露珠催开了花; /小河吓得喘声急, /星星吓得眼直
眨。

天终于亮了,山 中 万 物 对 士 兵 的 恐 惧 渐 渐 隐 退,人 与 自 然 达 到
“合一”的境界:

   山底 下,脚 底 下———/太 阳 过 来 验 草 靶:
/靶 变 成 一 捆 草 末
子,
/我变成一朵花。②

李瑛通过表现人与自然由隔阂走向和解、和谐之境,在众多国家
出版物诗歌中独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对话”体诗歌语式,与“社论”体
诗歌的独断、霸权语式形 成 了 鲜 明 的 对 照。 李 瑛 不 仅 展 示 人 与 自 然
的和解,而且也表现着自然万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关系。

   从什么 时 候 起,
/这 大 海 忽 然 静 止 了 奔 腾,
/威 严,雄 伟,峥

① 李瑛《红花满山》,北京:人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3 年 1 月,第 1 版,第 23─25
页。
② 同上,第 91─92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07

嵘,
/凝成这险峻的山峰。①

也许是由于爱海,
/看 群 山 也 像 大 海 的 波 澜,
/莽 苍 苍,起 伏
颠连,
/我们的哨所莫不是浪里的征帆!②

这是用海来写山,海之“动”与山之“静”互相交响:山变成了静的
海,海化作动的山。

   绿水一半,
/浮冰一半;
/山里的积雪化了,
/每条溪水都是它
闪光的弦。③

这是对南国深山早春景 象 的 描 绘:这 里 没 有 春 天 黄 河 解 冻 时 冰
块剧烈碰撞的场面,春与冬的交替 在 “和 平”中 进 行 着。“绿 水 一 半”
(春),“浮冰一半”(冬),两个季 节 像 是 “协 商”好 了 一 样,退 者 (冬 天)
心甘情愿地退,进者(春天)心平气和地进;大自然似乎为此情此景所
感动,便用溪水奏响了和谐优美的音乐。
《红花满山》全诗分为两辑:上辑“山鹰 ─ 在南方”写南方的山,下
辑“青松 ─ 在北方”写北方的 山。 南方 的 山 长满红花绿树,流淌着哗
哗的涧水,细雨中,柳色如烟,竹筒里米酒飘香;北方的山挺立着抵御
西伯利亚寒流的 青 松,冬 日 里,风 雪 搅 天,夜 幕 下,有 猎 人 的 篝 火 丛
丛。在全诗的结构上,李瑛通过“南”与“北”的对比,使南北山脉之间
建立起了“对位”关系,南与北之间既保留着各自的特征,又可以互相
沟通。正如李瑛在一首诗中写道:

   祖国呵,你可曾 看 见,
/我 们 闪 光 的 锨 板,闪 光 的 镐 尖?/你

① 《高山哨所》,见李瑛:《红花满山》,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3 年 1 月,第
1 版,第 6 页。
② 《海的怀念》,同上,第 9 页。
③ 《深山春早》,同上,第 17 页。
20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的儿子在北方山顶上,
/移来了一片江南。①

经由人的劳动实践,南方与北方的界限消失,二者融为一体。在
李瑛的诗歌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一种“罕见”的情感———“爱”,
这在那个充满火药味的年代是较为难得的。《河边》一诗再现了发生
在军营里的“友爱”关系:

   昨晚他砍柴下山,
/磨破了双肩;
/今早蹲在小河边洗脸,
/说
笑中,竟忘记肩疼臂痛……
转身从水影中看见班长,
/他连忙把外衣穿;
/生怕被班长看
/下午割草,不让他上山。
见,
其实班长呀,早已看见, /就当了“卫
/昨夜起床给他压帐子,
生员”,
/那时,他睡得好香甜!
他扬起圆墩墩的 笑 脸:
/“班 长,你 来 磨 镰?”
/班 长 一 笑:“早
备好了镰刀、垫肩,
/下午你在家写战表,向全连挑战!”②

诗人撷取军旅生活中的 一 个 小 小 细 节,展 现 的 却 是 一 个 异 常 丰
富的心灵世界:这里没有 那 个 时 代 常 见 的 两 面 三 刀、勾 心 斗 角、互 相
算计,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想着对方、体贴着对方。比起文革时期那
些抽象地赞美“阶级情谊”的诗 篇 来,《河 边》展 现 的 “友 爱”就 显 得 十
分的真挚、具体而感人。
在李瑛诗里,人既是复 杂 的,他(她)有 着 多 层 次 的 性 格 特 征;人
又是和谐的,各 种 复 杂 的 人 性 通 过 “对 话”趋 于 和 谐。《歌 女 民 兵 阿
华》一诗写道:

   山 头 上 开 着 一 朵 小 红 花,
/是 我 们 的 山 村 女 民 兵 阿 华。/

① 《一束稻穗》,同上,第 118─119 页。
② 《河边》,见李瑛《红花满山》,北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3 年 1 月,第 1 版,
第 120—121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09

……此刻,她正伏在 悬 崖 上 瞄 靶,
/一 动 不 动,像 陡 峭 的 崖。/可
待她站起来一掠头发,
/山河儿就像溪水般喧哗。/……屏息里,
她扳动枪机,
/绣花的手 指 撼 动 了 山 峡。/她 站 起 了,她 唱 起 了,
一掠头发,
/刺刀上映出她鬓边一朵小红花…… ①

这位山村女民兵的形象与“样板戏”及其他文革诗篇中的女性有
多大的不同啊:文革文艺 作 品 的 女 主 角 大 多 是 剪 短 发,身 着 军 装、工
装,膀大腰圆的“铁姑娘”,她 们身 上鲜 有 女 性的特征;而眼前的这位
阿华虽有刚强、威武的“女民兵”特 征,但她同时还是一位女性,她手
除了扳动枪机外,还能绣 花,她 还 有 一 个 甜 美 的 歌 喉,她 更 有 一 头 飘
逸的头发,那发上还别着 一 朵 小 红 花。 毛 泽 东 曾 赋 诗 称 赞 那 个 时 代
的女性是“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大多数文革文艺作
品把女性身上的爱“红装”(美)与 爱 “武 装”(力)两 种 追 求 对 立 起 来,
一味写她们英武的一面,尽量把女性向“男性”或“中性”方向描绘,这
其实是对女性极不尊重的男权话语的显示。李瑛笔下的这位姑娘朴
野而不失女儿之娇美,她既爱武装,又爱红装,在她身上,美与武力互
相“对话”、和谐共处,展示了人性全面发展的美好远景。
李瑛在他的《红花满山》中 实 践 对 话 式 的 复 调 抒 情 艺 术:人 与 自
然之间、自然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自身各种人性之间……都从“对
立”趋向“对话”。这就同文革 时 期 以 “对 抗”为 基 本 语 式 的 阶 级 斗 争
美学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尽 管 也 许 诗 人 并 非 有 意 这 样 做),这 是 至 今
人们读李瑛这类诗时仍觉有 诗 味 的 原 因 之 所 在,这 是 《红 花 满 山》诗
美的根源之所在。

上面所引李瑛的诗中 出 现 了“你 的 儿 子 在 北 方 的 山 顶 上,
/移 来
了一片江南”这样的诗句,它们显现了国家出版物诗歌的一个基本特
征:通过空间的“对比”和“移位”,建立诗歌的结构框架。一首表现工

① 李瑛《红花满山》,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3 年 1 月,第 1 版,第 137─
139 页。
21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程兵四海为家生活方式的诗写道:

   大雁的家,在 翅 膀 上———/哪 里 温 暖 往 哪 儿 飞;
/燕 子 的 家,
在嘴尖上———/哪里舒适在哪儿垒。
咱们的家,在肩头上———/哪里艰苦往哪里背。/咱们的家,
在山顶上———/雪筑高墙,朔风八面吹!……
待到此处楼如林,
/大 雁 与 燕 子,争 往 这 儿 飞,
/我 们 撒 下 歌
一片哟,
/又背起了家,又撩开了腿…… ①

诗人借助于人和鸟两 个 类 型 的“家”(空 间)的 对 比 描 写,确 立 了


全诗的结构层次,同时也 讴 歌 了 工 程 兵 战 士 的 艰 苦 创 世 精 神。 工 程
兵属于特殊的兵种,他们为别人建造一个又一个家,自己却没有固定
的家,他们是把家安在“肩 头”上 的 行 走 者。 文 革 地 下 诗 坛 的 流 放 者
诗人也属于行走者,不过,他 们 与 上 述 那 些 工 程 兵 不 同:工 程 兵 是 国
家的建设者,社会的主人翁,他们离“家”四处漂泊是出于自愿的主体
自觉行动;流放者诗人大多因政治风暴而丧失了原来温暖的家,只好
被迫漂泊迁徙,作 为 被 抛 出 主 流 社 会 轨 道 的 人,他 们 备 受 世 人 的 歧
视。同样表现“家”的空间变换,《想家》写道:

   入伍刚到唐古拉,
/人在高原心在家。/家在哪?/———八千
里外燕山下。/想兄弟,想 姐 妹,
/梦 中 失 声 喊 “妈 妈”。/一 阵 热
气身上扑, /睁眼看,原来
/是谁给俺把被压?/只当妈妈来床前,
是连长把铺查。……
今春探家回燕山,
/人到家中还想家。/家在哪?/———八千
里外唐古拉。/想连长,想 战 友,
/梦 中 失 声 喊 “冲 杀”。/一 阵 热
气身上扑, /睁眼看,原来
/是谁给俺把被压?/只当连长来查铺,

① 叶文福《家》,见《山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8 年 4 月,第 1 版,第 25
─26 页。《家》一诗末尾注明此诗写于 1972 年 10 月。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11

是妈妈 坐 灯 下。/…… 妈 妈,我 记 住 啦———/五 湖 四 海 是 我 的


家。①

这首诗抒写的是发生在 两 个 空 间 里 的 心 里 感 受:新 兵 入 伍 来 到
军营之初非常想家,非常思念他的亲人,以至于在梦中把军营当作自
己的家,把连长当作妈妈;几年过后,这位战士回故乡探亲,他回到家
中还“想家”,他发现千里迢迢之外的军营已成为自己又一个家,于是
在梦中他再 次 产 生 “错 觉”———把 故 家 当 作 军 营,把 妈 妈 当 作 连 长。
此诗通过描写一名军人两次 对 家 的 “错 觉”,使 东 西 相 隔 八 千 里 的 两
个空间由“对比”走向“混融”。 古 人 也 有 类 似 “家 的 迷 失”体 验,唐 代
诗人贾岛在《度桑乾》一诗中吟道:

   客舍并州已十 霜,
/归 心 日 夜 忆 咸 阳。/无 端 更 渡 桑 乾 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②

不同的是:贾岛是在回归 第 一 故 乡 途 中 便 发 现 自 己 与 第 二 故 乡
已经有了无法割舍的精神关联,他似乎搞不清楚自己该继续前往“咸
阳”,还是掉头 回 到 第 二 故 乡 “并 州”,他 成 了 有 家 不 可 归 的 彷 徨 者。
作为当过比丘的佛家弟子,贾 岛 以 诗 歌 形 式 形 象 地 揭 示 了 “出 家 人”
的永失故乡精神体验。 上 述 这 首 写 当 代 军 人 的 家 庭“错 觉”的 诗,当
然不可能传达如此玄妙的宗 教 体 验,而 是 以 “五 湖 四 海 是 我 的 家”这
一政治信念收拢全诗对两个空间的描写。
文革时期国家出版物诗歌以对比手段描写发生在两个空间里的
事,其目的常常是为了表 达 某 种 政 治 理 念。 有 一 首 对 比 描 写 大 陆 和
香港生活的诗写道:

① 时永福《我爱高原》,西宁:青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73 年,第 1 版,第 104─105
页。
② 《全唐诗》(下册 ),上 海: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86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470
页。
21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煤油灯下四个 兵,
/学 习 毛 主 席 著 作 苦 用 心。/…… 毛 主 席
的著作像清泉山,/把脑筋里的灰尘全洗净, /任那界河对岸的灯
/是香是臭 我 辨 分 明;
光红又绿, /那 歌 声,那 舞 影,
/扭 摆 着 吸 人
血 的 魔 鬼,
/那 酒 池,那 肉 林,
/醉 倒 了 吃 人 肉 的 妖 精。/粉 腻 脂
香———/腐尸散发的臭味!/灯红酒绿———/扩散着病毒细菌!①

一条界河劈开了两个对比性生活空间:一个是灯红酒绿、纸醉金
迷、群魔乱舞的“花花世界”;另一 个是 以 煤 油灯照明,以圣人的著作
当作洗涤剂的纯洁“道 德 王 国”。 诗 人 用 煤 油 灯 与 霓 虹 灯、清 泉 与 酒
池、香气与臭味等对立性 意 象,强 化 资 本 主 义 日 益 没 落 腐 朽,社 会 主
义越来越圣洁、强大的政治理念。
《新的考试》表现了看 似 发 生 在 两 个 对 比 性 空 间,实 际 上 又 是 合
一的空间里的特殊考试:

   问咱考场设在 哪?/柳 河 岸 边,兴 安 岭 下。/问 咱 试 卷 有 多


大?/百里雪原,山 坳 沟 洼。/考 试 题 目:开 荒 筑 路,
/考 试 环 境:
风吼雪刮。/……抡镐———挥战笔,
/举锹———把卷答。/……请
审阅我们的成绩吧:
/看,五·七大路通天下!②

一般来说,考试是在考 场 中 举 行 的,而 修 路 是 在 露 天 里 展 开,修


路和考试是发生在不同 空 间、互 不 相 干 的 两 件 事。 然 而 在 文 革 那 个
“不正常”的年代里,这两件事在意识形态的层次上又是互相重叠的:
干校学员只有吃大苦、出大力,修 出一 条 宽 广 的“五 · 七道路”,才能
通过“政治考试”,成为合格的“革命群众”、“革命干部”。此诗运用由
对比趋于重叠的空间结构,表 现 了 “五 · 七”干 校 学 员 艰 辛 的 思 想 改

① 韦丘《煤油灯下四个兵》,见《瀑 声》,广 州:广 东 人 民 出 版 社,


1976 年 10 月,
第 1 版,第 87─88 页。
② 周华《新的考试》,见《阳光洒满五七路———五七干 校 诗 选》,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版社,
1977 年 6 月,第 1 版,第 88─90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13

造过程。
把发生在屋宇下的考 试 搬 到 露 天 里 进 行,这 是 一 种 空 间“移 位”
现象。在文革时期的中国,空间“移位”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诸如
“五· 七”干校、知青上山下乡、工宣队和军宣队进驻大中学校、粮食
高产“过黄河”“跨长江”等 等,都 关 涉 从 原 有 的 空 间 向 另 一 空 间 转 移
的问题。而且整个文化大革命 运 动 就 是 一 种 特 别 的 空 间 “移 位”(错
位)状态:当时中国已基本属于社 会 主 义 国家,但人们却认为资本主
义正在复辟,把红色中国当作一个正在变修、变黑的国家。
国家出版物诗歌对这 种“移 位”现 象 有 大 量 的 反 映,并 且 经 常 通
过表现一个空间向另一 空 间 的 移 位,建 构 自 己 的 诗 歌 结 构 框 架。 一
首反映北京大学搬迁到江西鄱阳湖畔办学的诗写道:

    井 冈 山 下,
/鄱 阳 湖 边,
/呵! 这 就 是 咱 们 的 校 园,
/天 一 片,
地一片!
/你 不 见 鄱 阳 湖 里 征 帆 竞 向 前?/说 什 么
说什么湖光塔影,
高楼深院,
/怎及咱一幢金草棚,千亩大寨田?
…… 广 阔 天 地 是 课 堂,
/千 顷 沃 野 作 试 卷;
/我 像 青 青 一 棵
秧,
/雨露滋润日日鲜!①

文革时期,土地和乡村被当作是最好的“课堂”(受悠久的传统农
业文明和现代“民粹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首先是 1000 多万本该
留在城镇教育机构继续深造的中学生,被动员前往落后、僻远的农村
接受“再教育”;其次是许多大学从“高楼深院”迁到闭塞的山乡办学;
再次是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遣送到田间地头办“五·七”干校。与
之相反的“移位”现象是:浩浩荡荡的工农兵队伍开进大、中、小学,开
进城市文明的各个领域,这一 方 向 的 空 间 “移 位”路 线 在 诗 歌 里 得 到
了表现:

① 徐刚《校 园———大 学 剪 影 之 三 》,见 《潮 满 大 江 》,上 海: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76 年 6 月,第 1 版,第 39─40 页。
21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一座前沿的哨 所,
/一 道 坚 固 的 屏 障———/我 们 的 讲 台 犹 如
碉堡,/屹立在社会主义阵地上。
……自从工人阶级占领讲台,
/教育革命掀开新的篇章,
/驱
散旧教育制度的阴云,
/迎来教育革命之花向阳怒放。①

大半辈子没进过校门,
/六十岁才摘掉文盲帽,
/贫管组的老
贫农,
/管天管地管学校。
…… 往 日 血 衣 作 教 材,
/伤 疤 就 是 批 判 稿,
/铁 笔 如 帚 扫 秕
糠,
/他与师生同战壕。
步步走的 “五 · 七 ”路,
/手 中 不 离 锨 和 镐,
/田 间 地 头 当 课
堂,
/校办农场育新苗。②

文革时期人们的空间“移位”大体呈现为“下迁”和“上调”两条路
线:受过较系统教 育 的,社 会 地 位 较 高 的,生 活 在 城 市 里 的 学 生、教
师、干部往农村迁移;受教 育 程 度 较 低,社 会 地 位 不 高,生 活 在 厂 矿、
乡村、军营的工农兵群众 进 驻 教 育、文 化 机 构 和 其 他 上 层 建 筑 领 地。
毛泽东曾有过“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惊人论断,文革时期
人们的“下迁”或“上调”似乎基本上是依循毛泽东这一简单明快的划
分法而展开的。许多文革时期国家出版社诗歌正是依据上述空间移
位“语法”,来反映阶级的分化与交融,来建立自己的结构体系。红卫
兵小报诗歌对此种阶级混融现象也曾作过艺术的表现。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另一结构模式是通过时间的纵向对比建立起
来的,它的基本语法是“今昔对比”。《阿 妈 话 今 昔》一 诗 的 诗 题 直 接
呈现了这首诗的时间结构特征:

① 陈春荣《讲台》,见《祖 国 的 早 晨———北 京 工 农 兵 诗 选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年 8 月,第 1 版,第 63 页。
② 杜义方《校 园 青 松———赞 贫 管 组 一 位 老 贫 农 》,见 《春 满 江 河 》(工 农 兵 诗
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10 月,第 1 版,第 95─96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15

    你 们 今 天 进 凉 山,
/胸 前 戴 着 大 红 花;
/我 们 被 奴 隶 主 抢 进
山,/浑身带着大伤疤!
/甩 脚 甩 手 乐 哈 哈;
你们今天 进 凉 山, /我 们 被 奴 隶 主 抢 进
山,
/捆脚捆手离爹妈!…… ①

全诗共 5 节,其 中 4 节 都 用 “你 们 今 天 …… ”与 “我 们 (昨 天 )
……”的对照来构成每个诗节,这一纵向型诗歌时间结构是革命政治
话语的外在化、形式化 显 现。 革 命 胜 利 后,伴 随 着 新 政 权 的 建 立,必
定会出现新的纪年方式;而新的纪年方式的确立使新与旧、今与昔等
时间范畴泾渭分明,人们便得以重新叙述历史,并开始论证新政权的
合法性。“忆苦思甜”是在建国之初就建立起来的历史叙述方式和现
实论证方式,到文革时期,它已经变成国家出版物诗歌基本的结构模
式:

   正是三十年前这一天,
/漫空大雪飘,
/老财要吃八宝粥,
/少
爷要吃桂花糕,/老头子三更半夜来碾米,
/被逼得咯血累死在碾
盘道。
……而今庆丰收,
/碾盘上,
/大黄米粒颗颗饱;
/碾棚下,
/头
号细箩过三遭;
/更是那队上的小电磨,
/不出几天就装好,
/……
“咳,老头子呵,
/你哪想到;
/看今天,
/火红的日子有多好!”②

这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一位老太太对解放前死去的丈夫(“老
头子”)的一套“唠叨话”,但 老 太 太 对 新 旧 社 会 的 爱 憎 态 度 是 十 分 明
确的,诗作以老太太及其家 人在 两 个时代的 不同遭遇,论证了“新旧
社会两重天”的政治大 道 理。 另 一 首 反 映 唐 山 大 地 震 的 诗 则 直 接 展
示灾区民众召开忆苦思甜大会的情景:

① 梁上泉《歌飞大凉山·阿妈话今昔》,载《诗刊》
1976 年第 4 期。
② 李瑛《正月十五》,见《枣林村集》,北京:北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72 年 4 月,第 1
版,第 14─15 页。
21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支部请来的老工人, /忆起往事撕心肺: /忘不了蒋该死扒开


“花园口”,
/铺天盖地 的 大 洪 水 ……/淹 死 家 里 老 父 母,
/病 死 家
里苦弟妹,
/旧社会灾难如洪水,
/一浪一浪把咱往死里推!
今天,强 烈 地 震 人 平 安,
/一 句 话,全 靠 咱 这 新 社 会。/居 委
会干部把咱背下楼,
/支部书记端来饭和水…… ①

诗人通过新旧政府对灾 害 的 不 同 处 理 态 度 的 纵 向 对 比,证 明 了
新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在 新 与 旧、今 与 昔 等 二 元 对 立 的 时 间 范 畴
中,文革话语显示出了贬 过 去 而 尊 现 在 的 薄 古 厚 今 倾 向。 这 种 时 间
价值取向通过“今胜于昔”的诗歌结构而充分体现出来:

   过去的大学教室呀,一间挨着一间, /可哪一张书桌让咱“大
老粗”伸手摸摸?/过去 的 大 学 校 舍 呀,一 座 挨 着 一 座,
/可 哪 一
张床铺让咱“土苗子”抬腿坐坐?
……是党的手,掀开教 育 革 命 的 史 册,
/把 工 农 兵 的 名 字 写
进大学生的表格;
/是毛 主 席,驱 散 了 旧 学 校 的 沉 雾,
/如 今 的 大
学,满园花红,满园春歌!②

在这种强烈的“抑昔扬 今”时 间 取 向 背 后,隐 匿 着 这 样 一 种 政 治


动机:当代社会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它们是在否定和批判过去的一切
基础上创造出来。“尊今贬昔”的取向流露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创新隐
忧和时间焦虑感,“革 命 的 年 代 呵,
/一 天 等 于 二 十 年”③ 两 句 诗 是 这
种忧虑的诗意表现。毛泽东的“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

① 荆其柱《帐篷批判会》,载《人民文学》
1976 年第 5 期。
② 王度《在厂间休息室里》,见《春满江河》(工农兵 诗 集),西 宁:青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年 10 月,第 1 版,第 61 页。
③ 龚益明《红 色 暴 风 雨 之 歌 》,见 《文 化 大 革 命 颂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6 年 5 月,第 1 版,第 28 页。
第八章   国家出版物诗歌的语式、自然形态与结构 217

万年太久,只争朝夕”① 词 句 更 是 传 达 了 建 国 以 来 中 国 民 族 “力 争 上
游”急切心态。可见,国家 出 版 物 诗 歌 的 纵 向 对 比 型 时 间 结 构,并 不
纯粹 是一种艺术建构方式,它还同文革意识形态和当时中国民众的
心理有内在的呼应关系。

① 《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135 页。
流 放 者 诗 歌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221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文革爆发后,整个文 坛 受 到 犁 庭 扫 院 式 的 清 洗。 大 批 诗 人 被 揪
斗批判、抄家监禁,一部分人甚至被迫害至死;而那些活下来的“幸存
者”后来或者被关进牛棚和监狱成为囚徒,或者被驱逐到“五·七”干
校、劳改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这些“积习难改”的囚徒和被放逐者是
缪斯真正的信徒,他们在 前 途 不 测,甚 至 是 生 死 未 卜 的 恶 劣 环 境 中,
仍然抓住极为有限的“缝隙”,冒着“罪加一等”的危险,继续进行诗歌
写作活动。驱动着这些身 处 逆 境 的 诗 人 从 事 创 作 的 动 力 是 什 么 呢?
不止一位诗人谈起过他们是如何把诗歌写作当作苦难人生中的精神
支撑的。诗人曾卓回忆他在监狱中的生活时说,他是“通过诗来抒发
了自己的情怀,因而减轻了自 己 的 痛 苦”;同时,他也“通过诗来反映
了内心的自我斗争”,“高扬起自己内在的力量,从而支持自己不致倒
下,不致失去对未来 的 信 念”① 。 胡 风 在 狱 中 创 作 了 数 千 首 旧 体 诗,
他的妻子梅志认为“他在 狱 中 这 十 年 就 是 靠 自 己 创 作 这 些 诗 篇 温 暖
自身,才没有被独身牢 房 的 孤 独 击 垮”② 。 为 叙 述 方 便,姑 且 把 由 这
些囚徒和被放逐者创作的诗作统称为流放者诗歌。流放者诗歌与知

① 曾卓《在学习写诗的 道 路 上 》,见 《曾 卓 文 集 》第 1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418 页。
② 梅志《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20 页。
22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青诗歌共同构筑起了文革时期的“地下诗坛”。
文革时期流放者诗人的构成较为复杂。他们中有因 1955 年“胡
风集团”案而落难的牛汉、绿原、曾 卓 等 诗 人;有 1957 年“反右”运 动
而致祸的穆旦、唐湜、公刘、流沙河、周良沛、胡昭等诗人;有那些长期
在诗坛受排挤的“不合时宜 者”蔡 其矫、公木、陈敬容等诗人;还有以
郭小川、何其芳、臧克家等 为 代 表 的 诗 人,他 们 在 文 革 中 后 期 被 流 放
到干校后,创作了一部分能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默许”的诗作;
此外,黄翔和陈明远等青年诗人在年龄序列上与上述中、老年诗人不
属一个层次,但他们同样具有遭放逐而坚持地下诗歌创作的经历。
流放者诗人在监狱、牛棚、干校中进行着特殊的写作。流放者诗
人的上述创作空间与 红 卫 兵 诗 人 的 创 作 空 间———广 场、街 头 有 很 大
的差异:前者是从整体社会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特定空间,后者是全民
式的社会空间;在前一空间进行的写作大多是秘密进行的,而在后一
空间进行的创作无疑具有鲜 明 的 “公 共 性”;在 公 共 空 间 里 诗 人 用 公
共话语、社论话语进行写作,在监狱、牛棚、干校等空间中诗人基本上
用个体话语、私人话语进行写作(也有少数诗人仍用公共话语写作)。
如果说在广场、街头等公 共 空 间 展 开 的 红 卫 兵 诗 歌 的 抒 情 姿 态
是大喊大叫,那么在监狱、牛 棚、干 校 进 行 的 流 放 者 诗 歌 的 抒 情 姿 态
则是独白。相比较而言,在 国 家 出 版 物 上 发 表 作 品 的 诗 人 总 得 时 时
考虑 如何使自己的写作符合当时 的 政 治 美学 原则,考虑自己的作品
将面 对的是什么样的读者;流放者诗人大多把诗歌当成苦难生存境
遇下的精神支撑,他们写诗一般都没考虑拿去发表,没必要迎合主流
意识形态话语(个别诗人除外),他们写诗是给自己或一二友人看的,
不必考虑读者的欣赏趣味。这种不看官方和读者脸色的创作对于流
放者诗人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尽管当时他们有形的躯体是不
自由的),从而使个人化的诗歌写作得以恢复和生存。
1975 年 9 月 6 日,穆旦在一封致他的“诗 歌学徒”的信中曾 这 样
写道:“不过,你另一句 话也 说得很对,就 是 你在写它时‘没有别人在
旁边看着我的感觉’。 这‘感 觉’成 为 现 在 作 者 的 很 大 问 题。 他 身 兼
两职,既要凭感受来写作,又要根据外面的条条来审核和改动自己的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223

感受,结果他大为 折 衷,胆 子 很 小,笔 锋 不 畅,化 真 为 假,口 是 心 非。


这种作品我们不会认为是好作品,尽管非常 正 确合格,但不动人。”①
穆旦信中所言的有没有别人 “在 旁 边 看 着 我”的 感 觉,成 为 个 人 化 写
作和非个人化写作的分水岭。
非个人化写作采取“合 唱”式 的 抒 情 姿 态,而 个 人 化 诗 歌 写 作 的
基本抒情姿态是“独白”。在大地上四处漂泊的青年诗人黄翔说:“我
徘徊在过去和未 来 之 间,独 白 于 生 与 死 之 中;思 想 像 一 线 淡 淡 的 光
芒。”②“囚徒”曾卓回忆自己狱中的创作时写道:“我常常努力排开一
切烦恼和杂念,像困兽一样在小房内徘徊,或是坐在矮凳上望向高窗
外的蓝天,深夜躺在木床上面对天花板上昏黄的灯光,喃喃自语。”③
诗人公木则从另一角度来描述流放者诗人们的“独白”抒情姿式。他
说,自 1958 年以后,自己就 不 曾 真 正 写 过 诗,因 为“附 合 真 情 的 实 感
无由表达;而说真话,只有自语或耳语”④ 。这就是说,在“反右”运动
以后,权力话语加紧了对 诗 人 的 控 制,诗 人 们 面 临 这 样 的 抉 择:或 不
顾事实地表现假、大、空 的 东 西,或 大 胆 地 抒 发 真 实 的 感 受。 像 大 多
数诗人一样,公木在文革中不 愿 加 入 粉饰、美 化 现 实的“合唱”队,但
也不能公开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 满,只 好 用“自 语”或 “耳 语”的 方 式
悄悄地表达内心的真情 实 感。 “自 语 ”和 “耳 语 ”其 实 是 一 回 事,“自
语”,即是诗人的嘴以自己的耳朵为倾听对象的喃喃自语。
黄翔以一首题为《独唱》的 诗,艺 术 地 描 绘 了 在 那 个 众 声 喧 哗 的
年代里,流放者诗人孤寂地进行“独白”的抒情姿态:

   我是谁/我是瀑布的孤魂/一首永久离群索居的/诗/我的漂

① 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 旦 作 品 卷),珠 海:珠 海 出 版 社,


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223─224 页。
② 黄翔《留在星球上的 札 记》(写 于 1968─1969 年 的 诗 论 ),见 《黄 翔 作 品 集 》
(打印稿),第 462 页。
③ 曾卓《生命炼狱边的小 花》,见 《曾 卓 文 集》第 1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380 页。
④ 《公木诗选·后记》,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22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泊的歌声是梦的/游踪/我的唯一听众/是沉寂 ①

在远离尘嚣的深谷里,一条瀑布孤独地歌唱着,它的情感绝不为
世人而敞开,“高山流水”不再是人们的知音,它惟一的知音是像死一
般寂静的沉默。在这首诗 中,诗 人 写 出 了 自 己 拒 绝 加 入 众 多 诗 人 喋
喋不休、聒噪不止的“合 唱 队”的 孤 傲 姿 式。 当 然,并 非 所 有 拒 绝“合
唱”的诗人都会采取黄翔式 的、斩 断 与 外 界 一 切 联 系 的 抒 情 立 场 (其
实,黄翔本人也不能完 全 做 到 与 世 隔 绝,下 文 再 论)。 拒 绝“合 唱”与
关注民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尤 其 在 我们 这 个拥有“穷年忧黎元,叹
息肠内热”知识分子传统的国度里,诗人很少能够让自己对现实闭上
双眼。文革时期的许多流 放 者 诗 人 在 自 己 屡 遭 厄 运 的 恶 劣 环 境 里,
仍对百姓满怀着深切的关爱。老诗人蔡其矫在文革后期的《祈求》一
诗中唱道:

   我祈求炎夏有风,冬 日 少 雨;
/我 祈 求 花 开 有 红 有 紫;
/我 祈
求爱情不受讥笑/跌倒有人扶持/…… ②

祈祷,同样也 是 一 种 “独 白”。 这 是 一 位 富 有 人 间 情 怀 的 “大 爱
者”在歌吟,他的“祈祷”绝对有 别 于 那 些 “桃 红 柳 绿”、“莺 歌 燕 舞”的
粉饰人间苦痛之作的“甜蜜”歌唱。
并非所有的流放者诗 人 都 坚 持 用“独 白”姿 态 歌 唱,这 就 如 同 国
家出版物上的诗人李瑛,有时也能唱出点个人的心声。郭小川、臧克
家、何其芳等为数不少的诗人虽屡遭放逐,却仍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干
校或其他流放地遥遥地应和着文革公开诗坛的“合唱”。面对一块由
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 峰 带 回 的 4 亿 年 前 的 古 老 化 石———“海 百 合”,
老诗人臧克家抒写道:

① 《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 30 页。
② 《蔡其矫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93 页。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225

   今天山峰连着山峰,/当年浪波推着浪波,
/我手捏一块小小
化石,/鉴赏四亿年前“海百合”。
谁说“天不变”,谁 说?/“珠 穆 朗 玛 峰”就 是 证 人 一 个。/谁
说“道不变”,谁说?/请 看 过 去 的 农 奴、我 们 的 登 山 英 雄———潘
多!①

在此,诗人以珠峰上的海洋化石“海百合”和登山女英雄潘多,论
证“沧海桑田”的“变”之理,并对“天不变,道也不变”的传统天道观进
行批判。此诗作于 1975 年 9 月,可视作诗人对“批林批孔”运动的一
种积极表态。
何其芳在长诗《我梦见》的后部写道:“我的梦使我不快,
/是它无
情地指出:
/在战场上我 没 有 战 绩,
/靠 阶 级 弟 兄 们 援 助。/除 了 对 革
命踏 实,
/服 从 党 的 统 帅,
/我 没 有 什 么 建 树,
/却 不 少 失 误 和 挫 败
……”② 看来,诗人是以写 检 讨 书 的 姿 态 来 写 作,如 果 这 些 文 字 不 是
以分 行 的 形 式 出 现,人 们 完 全 可 能 把 它 们 视 为 一 份 上 呈 的 “交 待 材
料”(其文体特征是“自打耳光”)。一位曾写过“谁的流盼的黑睛像牧
女的铃声/呼唤着驯服的羊群,我可怜的心?”(《季候病》)这样纯粹抒
情诗的诗人,竟会唱出如此干涩、局促、苍白的歌声,的确令人为之扼
腕叹息。
至于郭小川,他原来是 共 和 国“合 唱 队”的 领 唱 歌 手;文 革 时 期,
他的唱歌权力基本上被剥夺,但仍以“时兴”的唱腔写出了 20 多首符
合“流行”时尚的歌,因而得 以 发 表 《万 里 长 江 横 渡》等 少 数 诗 作。 郭
小川的干校诗作在当时曾传诵一时,在当时较有影响的“江南林区三
唱”组诗(仿 60 年代初的《林区三唱》而作),仍遵循着他本人 50 年代
开辟而具有广泛影响 的 路 子———景 物 描 写 加 直 接 抒 情 议 论,其 中 的

① 臧克家《四 亿 年 前 “海 百 合 ”》,见 《臧 克 家 诗 选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8 年 11 月,第 2 版,第 327 页。
② 蓝棣之编《何其芳诗全编》,杭州:浙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5 年 12 月,第 1 版,
第 284 页。
22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第二首《欢乐歌》与文革公开诗坛上的“政治韵文”似无太大差别:

   社会帝国主义,
/撞的是丧钟;
/美帝国主义,/发的是悲鸣;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呵,/响的是欢乐的歌声!
美国帝国主义,
/得的是绝症;
/社会帝国主义,
/是死前在发
疯;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呵,
/有的是欢乐的面容!①

郭小川作于文革后期的《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的确堪称是当
时不 可多得的动人之作,其动人的力量来自于诗人对战士坚贞不屈
性格的塑造,至于在诗艺 上,这 两 首 诗 仍 用 写 景 加 抒 情、议 论 的 写 作
模式。值得重提的是,郭小川写作这两首诗时,多少受了当时社会思
潮的影响,以致诗中出现了“无产 阶级 专 政 的理论,在战士的心头放
射光华!/反对修 正 主 义 的 浪 潮,正 惊 退 了 贼 头 贼 脑 的 鱼 虾 ”② ,和
“磨快刀刃吧,要 向 修 正 主 义 的 营 垒 勇 敢 冲 锋;
/跟 上 工 农 兵 的 队 伍
吧,用金笔剥开敌人的画皮层层”③ 这样的诗行。
摘引郭小川这些诗行,意在表明:文革时期的地下诗坛与公开诗
坛并非完全隔绝,在某些地下诗作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规范力是
明显存在的。这并不是说郭小川在这方面走得最远,事实上,他同那
些把写诗纯粹当作仕进之工具的文人有着质的区别。郭小川无疑是
一名有人格、有操守的当代诗人,他的诗作最为感人的恐怕是其理想
主义精神。
当然,表现理想主义也不宜于过于直白,宣言毕竟不是诗。一些
优秀 的地下诗人在这方面有过成 功 的 探 索,譬如老诗人牛汉曾写过
《反刍》这一反映干校生活的 诗,作 品 写 抒 情 主 人 公 “我”与 一 头 母 牛
共同在树阴歇晌,母牛的反刍引动了“我”的情思:

① 《郭小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年 12 月,第 1 版,第 301 页。
②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同上,第 383 页。
③ 郭小川《秋歌》,同上,第 387 页。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227

   我反 刍 的/不 是 鲜 嫩 的 青 草/而 是 荆 棘/我 的 生 命/酿 造 出


的/是苦咸的血液/甜蜜的理想的奶汁
血液的奶汁/一滴,一 滴/哺 育 着/我 饥 渴 的 生 活/和 瘦 弱 的
小诗 ①

诗作笼罩着一 层 理 想 的 光 晕,它 的 理 想 主 义 精 神 乃 是 经 由 “反
刍”这一新奇的意象来表现的,并 非直 抒 胸 臆,也不是以那些用滥了
的意象(如青松、红梅)来传达。另外,“反刍”也是对流放者诗人在逆
境中仍执著地追求诗艺 之 探 索 精 神 的 诗 性 写 照。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说,
“反刍”还是一种特殊的抒情姿态:在苦难(荆棘在胃)中,以鲜血灌溉
着瘦弱的小诗,诗人成了一只口吐鲜血而歌唱的荆棘鸟。这种“一步
一滴血”的写作,堪称是现代式的“苦吟”。
在监狱、牛棚、干校,写诗 属 于 非 法 行 为,“笔 和 死 罪 是 联 系 在 一
起的呵”② 。恶劣的创作环 境 迫 使 诗 人 们 采 取 了 种 种 奇 特 的 秘 密 写
作方式。诗人公刘回忆文 革 时 期 的 写 作 时 说,自 己 当 年 主 要 采 用 两
种方法进行创作:一是把诗 句 埋 在心 底 若干年,一是“用某种只有本
人读得懂的方式‘压缩’在 一 片 烂 纸 上 若 干 年,苦 待 着 得 见 天 日 的 机
会”③ 。公刘这两种秘密写 作 方 法 也 曾 为 其 他 许 多 流 放 者 诗 人 所 采
用。诗人曾卓被关进监狱之初曾拿那些写材料的纸写诗,但不久,这
些诗连同纸笔被没收,并 受 到“如 果 再 犯 就 要 受 到 惩 罚”的 警 告。 他
只好 换用口吟的方式进行创 作,“其中 不 少 在念一念后,抒发过感情
就放弃了,但有的在反复 地 默 念,不 断 地 推 敲 后 就 形 成 了 诗,在 记 忆
中保留了下来”④ 。

①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94 页。
② 公刘《仙人掌 · 后 记 》,成 都:四 川 人 民 出 版 社,
1980 年 11 月,第 1 版,第
212 页。
③ 同上。
④ 曾卓《生命炼狱边的小花》,见《曾卓文集》,第 1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380 页。
22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青年诗人陈明 远 的 诗 《封 存》记 录 下 他 当 时 的 写 作 方 式:“我 走


了,无声无息/只留下 这 几 本 诗 集———/…… 抚 摸 这 一 串 串 密 码,
/封
存你的记忆!/这是我 整 个 生 命 里,
/唯 一 留 下 的 东 西。”① 诗 人 在 牛
棚中用拼音、密码,用种种只有他本人才能看懂和复原的符号进行写
作。
青年诗人流沙河也谈及自己被关在派出所后院中的秘密写诗情
况:“我在心头写诗。定稿在脑子里,怕出去就忘了,我用我发明的缩
语偷写在香烟 盒 纸 背 面,藏 入 衣 袋。 其 中 就 有 13 年 后 发 表 出 来 的
《故园九咏》的几首。”②
这种口吟默记的写作方式一旦形成习惯,便难以改掉:

   聂鲁达伤心地讲过/有一个多年遭难的诗人/改不了许多悲
伤的习惯———/……他想写的诗/总忘记写在稿纸上/多少年/他
没有笔没有纸/每一行诗/只默默地/刻记在心里/我认识这个诗
人③

这是牛汉的诗作《改 不 掉 的 习 惯》。 这 种 没 有 纸 笔,以 心 灵 为 底


板的抒写方式在文革时 期 的 监 狱、牛 棚 中 甚 为 常 见,因 此,牛 汉 觉 得
自己与“这个诗人”很熟悉:他是牛 汉的友人 胡风、绿原,他是牛汉所
见过或听说过的被囚禁 的 无 数 个 诗 人,他 也 是 牛 汉 本 人。 牛 汉 在 题
为《在深夜……》一诗中写道:

   有时 候/在 深 夜/平 静 的 黑 暗 中/我 用 手 指/使 劲 地 在 胸 膛


上/写着,划着/一些 不 留 痕 迹 的/思 念 和 愿 望/不 成 句/不 成 行/

① 陈明远《劫后诗存》,北京: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1988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09
─110 页。
② 流沙河《锯齿啮痕录》,北京:三联书店,
1988 年 1 月,第 1 版,第 264 页。
③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101─102
页,第 75─76 页。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229

象形的字/一笔勾成的图像/一个,一个/沉重的,火辣辣的/久久
地在胸肌上燃烧/我觉 得 它 们/透 过 坚 硬 的 弧 形 肋 骨/一 直 落 在
跳动的心上/是无法投 寄 的 信/是 结 绳 记 事 年 代 的 日 记/是 古 洞
穴壁上的图腾/是一粒粒发胀的诗的种子 ①

这是多么奇特的写作方式!诗人以手为笔,以胸膛为稿纸,挥写
着他对苦难人生的体验。 没 有 切 身 的 体 验,没 有 在 黑 暗 的 中 国 从 事
过这种极为“原始”的写作,诗人是根本写不出这种沉甸甸、火辣辣,
给人以“肿胀”感的诗行来的。牛汉的这首诗是对文革时期干校诗歌
写作状态力透纸背的描绘,它形象地揭示了生命永存、诗火不灭的艺
术哲理。
诗人周良沛的写诗方式同样令人为之惊叹:在长期的监禁中,诗
人通过“谈心”与一位看 守 结 为 朋 友,这 位 看 守 给 诗 人 提 供 写 诗 用 的
纸笔。诗人充分利用这位 看 守 的 值 班 时 间 来 写 作,而 监 狱 每 次 搞 突
袭搜查之前,这位友善的看守便会提前发出通知,使诗人能及时收藏
或转移诗稿。然而,诗人只听过这位好心人的声音,并未见过他的面
孔,更不知道他的名字。 诗 人 动 情 地 回 忆 道:“先 后 我 过 了 三 年 多 这
样的日子,是在不见阳光的黑牢里的日子。那是人世最黑暗的地方,
我却从这个人的心灵看 到 人 世 最 灿 烂 的 光 辉。 人 心 是 不 会 死 的,我
们的人民多么好啊!”②
在漫漫长夜里,诗歌之 火 一 直 点 燃 着。 有 无 数 的 中 国 百 姓 像 这
位无 名的看守一样默默地做着传 递 诗 歌 薪火 的伟大工作,他们与诗
人一道保藏、传播着秘密状态下写成的诗篇,开辟了一条无形而又无
处不在的地下诗歌流通渠道,建立起了一个范围无边的读者群体。
在文网森严的时代,人们想尽种种“绝招”来传播地下文学,其中
流传最广的是诗歌作品,原因 是 “非 法”传 播 地 下 文 学 的 方 法 都 很 原
始———不外乎口口相传和手 抄 两 种 途 径。 诗 歌 的 篇 幅 相 对 较 短,部

①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75─76 页。
② 周良沛《铁窗集·自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8 年 3 月,第 1 版。
23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分作品还押韵,因此,比小说和剧本更容易背诵和传抄。诗歌比其他
文体 能更精粹地表现现实,深谙此道的苏联地下文学大师布罗茨基
说:“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有诗歌可以对付现实,方法是将现实
浓缩 为一种可以摸触到的东西,一种否则便不能为心灵所保存的东
西。”①
正如布罗茨基所言,文革 时 期 流 放 者 所 作 的 诗 歌 通 常 具 有 高 度
浓缩,又能为心灵直接抚 摸 到 的 特 性。 诗 人 绿 原 在 湖 北 咸 宁 向 阳 湖
干校偷偷向他的诗友牛汉背诵的短诗《我的一生》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作:

   我将钻进隧道里去/去摸寻为黑暗做锦标的银盾/我又将在
洞口昏倒/等“光”把我 拍 醒/我 钻 的 隧 道 是 人 生/我 摸 的 银 盾 却
是悲惨/我到的洞口是坟墓/我等的“光”却是平凡 ②

在生死交界地带,“我”坚卓地追寻着光明,这是对沉沦于黑暗之
中的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极为凝练的艺术写照。值得注意的是绿原把
这首 默记于心中的短诗背诵给牛 汉 听 的 口口 相传方式,除了与诗友
共同 品味欣赏新作这一层动机外,不能排除这是诗人在特殊环境里
所采取的储藏、传播诗歌的特殊方式。在斯大林政治高压时代,苏联
杰出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便采用过类似的方式。她生活的那个时代
有人因为写了几行诗而“永远地失踪”,因此,她不敢用纸笔记下自己
的情思,“只能由作者 和 其 他 几 个 人 记 在 脑 中。 …… 每 过 一 段 时 间,
她便同某一个人会面,请他或她轻声朗诵这一或那一片断,这就是她
的仓储方式”③ 。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这首被公认为 20 世纪表现

① 约·布罗茨基《哀泣 的 缪 斯》,见 《复 活 的 圣 火———俄 罗 斯 文 学 大 师 开 禁 文


选》,广州:广州出版社,
1996 年 11 月,第 1 版,第 367 页。
② 牛汉《学诗手记》,北京:三联书店,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73 页。
③ 约·布罗茨基《哀泣 的 缪 斯》,见 《复 活 的 圣 火———俄 罗 斯 文 学 大 师 开 禁 文
选》,广州:广州出版社,
1996 年 1 月,第 1 版,第 366 页。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231

苦难 和对苦难的承担母题最伟大 的 作 品 之一,便是通过这种方式保
存下来。
诗人唐湜在文 革 黑 暗 年 代 写 下 的 不 少 诗 稿 也 通 过 分 存 在 几 位
“豪爽的年轻朋友”处而得以保留下来。① 富于传奇色彩的藏诗事件
何止一个,不过,流 沙 河 诗 作 被 保 存 的 故 事 恐 怕 是 其 中 较 有 代 表 性
的。
1966 年秋天,戴着“右派”荆冠的流沙 河 凭借 7 封 情书和 7 首 情
诗(除了已发表的《情诗六首》,还 有 一 首 《故 乡 吟》)赢 得 了 女 青 年 何
洁的爱情。婚后,何 洁 一 直 珍 藏 着 这 些 她 心 爱 的 诗 稿,躲 过 了 大 小
12 次抄家风波。她先 是 把 诗 稿 团 成 一 卷,藏 在 贴 身 的 内 衣 里;次 年
生下孩子后,又把诗稿放入婴儿的襁褓内。后来,她一度把诗稿藏到
成都一友人家,又 觉 不 妥 而 带 回 家。 随 着 抄 家 一 次 比 一 次 “深 入 细
致”,她两次下决心想把诗稿烧毁,但最终还是下不了手,便托人将它
们带到千里之外的贵阳友人家保存。后来形势有变,何洁取回诗稿,
把它夹在两片层 板 之 间,送 到 苏 轼 故 乡 的 一 位 女 知 青 手 中,托 她 代
管。②
诗人黄翔也像流沙河之妻何洁一样采用过影视作品中地下工作
者藏匿秘密文件的方法。他作于文革时期的长诗《火神交响曲》直斥
黑暗的专制统治,一经被查抄,他便可能有掉脑袋的危险。黄翔想了
种种点子,最终把诗稿藏入蜡烛内。③
流放者诗歌的秘密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在社
会上公开地被广大的读者接受和阅读,而只能是在朋友、熟人的小圈
子内传阅。据有关材料介绍,诗人黄翔经常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在那
个最黑暗的年代里,手举火炬 (蜡 烛),向 青 年 诗 友 们 大 声 朗 诵 《火 神
交响曲》等鞭挞封建专制统治的诗篇,在友人心中掀起阵阵情感的狂

① 参阅唐湜《泪瀑·前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 7 月,第 1 版。
② 何洁《愿情雁飞向人间》,见流沙 河 《锯 齿 啮 痕 录》,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0 年
1 月,第 1 版,第 58─59 页。
③ 见登载于民办刊物《启蒙丛刊》创刊号“编后记”的有关介绍。
23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风暴雨。① 这种小规模沙龙式的聚会是当时地下诗歌的基本传阅方
式。不过,在文革 时 期 也 出 现 了 大 规 模 地 传 抄、阅 读 地 下 诗 歌 的 事
件,其中《未发表的毛主 席 诗 词》事 件 牵 动 了 数 十 万 计 读 者 的 心。 文
革之初,社会上出 现 了 手 抄 的、复 写 的、油 印 的、铅 印 的 各 种 版 本 的
《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其 中 十 多 首 系 中 科 院 声 学 研 究 所 青 年 科 技
人员陈明远的作品。陈明远为了消除误会,贴出“重要声明”,指出事
实真相,结果被打成伪造毛主席诗词的“反革命分子”,受尽种种折磨
和非人待遇。②
具有“异端”色彩的地下诗歌除了在传抄过程中能够出现在民间
的手抄本、油印或铅印本 上 外,根 本 不 可 能 在 国 家 出 版 物 上 发 表、出
版(郭小川、臧克家 等 诗 人 以 “合 唱 ”姿 态 创 作 的 少 数 作 品 是 例 外 )。
当时的报刊和出版社都被当作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而牢牢掌握在当
权者的手中,任何诗作在面世之前都要经过反复的审查和“消毒”,这
就断绝了地下诗歌发表和出版的机会。
当然,那些从事地下诗歌 创 作 的 诗 人 本 来 也 可 以 办 地 下 刊 物 来
登载自己的作品。可是,在中国当时极为严格的新闻、出版管制条件
下,创办地下刊物比登天 还 难。 更 由 于 那 些 从 事 地 下 诗 歌 写 作 的 诗
人政治地位都岌岌可危,个人偷偷写诗就已是冒险之举,如若抱团办
地下刊物,那无异于组 织“反 革 命 团 体”,只 有 死 路 一 条。 然 而,与 中
国文革同一时期的苏联、东 欧 地 下 文 学 却 纷 纷 能 得 以 发 表。 尽 管 六
七十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战”日益
升级,但东、西欧贸易、文化、旅游交往却一直未中断。苏联许多地下
文学作品常被偷偷带到 西 方 国 家 发 表、出 版,接 着,又 偷 偷 被 带 回 国
内,由为数不少的地下刊物翻印出版。像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
生》、布罗茨基的大量诗歌便是先在国外发表、出版,然后再传回苏联

① 见登载于民办刊物《启蒙丛刊》创刊号“编后记”的有关介绍。
② 参阅路丁《轰动全 国 的 “伪 造 毛 主 席 诗 词 ”冤 案 》,长 沙:湖 南 文 艺 出 版 社 ,
1986 年 11 月,第 1 版,第 4─15 页。
第九章   流放者诗歌的基本面貌 233

印行传布的。① 文革时期,中国与西方的紧张对立关系业已形成,虽
然相 互之间仍保持一定限度的交 往,但似乎没有一个从事地下文学
创作的中国作家敢像他们的苏联同行一样把自己的作品托人带到西
方发表。因此,从内外环境 来 看,文 革 地 下 诗 歌 都 不 具 备 浮 出 地 表,
在出版物上刊载、出版的机会。
由于写出的作品难以得到社会承认,甚至还会招来灾祸,一些流
放者 诗人在远离权力中心的流放 地 秘 密 地写 着诗,又无可奈何地销
毁用自己心血凝成的精神产品。诗人牛汉的《蝴蝶梦》表现的就是地
下诗歌的那种诞生伴随着夭折的不幸处境:

   那些年/多半在静 静 的 黎 明/我 默 默 地 写 着 诗/又 默 默 地 撕


了/撕成小小的小小的 碎 片/(谁 也 无 法 把 它 复 原) /一 首 诗 变 成
数不清的蝴蝶/每一只都 带 有 一 点 诗 的 斑 纹/(谁 也 无 法 把 它 破
译)
/它们乘着风/翩翩地飞到了远方 ②

这是一场为诗歌的死亡 而 举 行 的 悲 壮 祭 典,诗 人 特 意 用 括 号 标
示出的两句诗“谁也无法把它 复 原”和“谁 也 无 法 把 它 破 译”,既 有 嵇
康临刑前弹完一曲《广陵散》而 直 呼 “绝 矣”的 沉 痛,也 有 黛 玉 命 绝 前
焚毁诗稿的无限凄凉。不过,诗的后半部写出了诗人的自我告慰:那
撕成碎片的诗篇具有了生命力,它们的亡魂附在蝴蝶上,飞向艺术的
天国,去寻找它们最终的 栖 息 地。 相 信 像 牛 汉 这 样 有 过 焚 诗 经 历 的
流放 者诗人绝不止一二人,我们后人也难以估算到底有多少优秀的
地下诗篇就这样化为灰烬。
另一些流放者诗人似乎 对 自 己 作 品 未 来 的 命 运 更 乐 观 一 些,他
们执著地认定自己的诗篇总有“出头之日”。诗人黄翔在他文革时期
写的诗论中自信地宣称:“唱歌的人死了,歌声也就停止了,但诗的歌

① 参阅马克·斯洛宁《苏 维 埃 俄 罗 斯 文 学》,第 三 十 二 章 《萨 米 兹 达 特 》:地 下


刊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 10 月,第 1 版。
②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95 页。
23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永远不死。”他似乎指着自己的诗作对假想的读者说:“这里有属于未
来的种子,只有白痴才 看 不 见 它。”① 在 20 世 纪 上 半 叶,屡 遭 不 幸 的
“白俄”流亡女诗人茨维塔耶 娃 一 首 《寄 语 百 年 之 后 的 你》,写 出 了 她
对自己诗作后世命运的乐观期待:“在我亡故后的一个世纪,
/你来到
世上,———/现在我为你 而 执 笔/畅 叙 必 死 者 的 衷 肠。”② 诗 人 的 预 言
已提前实现,在自 杀 而 亡 (
1941 年)后 的 不 到 半 个 世 纪 里,这 位 生 前
备受 当局迫害和读者冷落的诗人 已 经 拥 有了 大批读者知音,并被世
界诗坛公认为自古希腊萨福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
在 20 世纪中叶的中国,青年诗人陈明远也唱出了茨维塔耶娃式
的“未来之 歌 ”。1976 年 的 一 个 秋 夜,诗 人 在 地 震 棚 里 为 他 的 诗 集
《地下诗草》写作了跋诗《唯一的梦》,诗的结尾一节是这样的:

   绞架、断头台、火刑堆, /都抹不去坚定的笑容!/我将消逝。
但这地下 诗 草/会 永 远 被 世 人 传 颂!/无 论 映 照 着 萤 火 虫、
/皓
月、冰雪、启 明 星,
/直 到 朝 阳 升 起 欢 庆 的 灯 笼,
/那 是 我 永 生 的
梦/———唯一的梦!③

需要补充的是,文 革 地 下 诗 篇 在 当 时 却 也 有 时 被 当 作 “反 面 教
材”,获得在大庭广众之下“露 脸”的 机 会,这 可 算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发 表
方式吧。诗人曾卓回忆说,他偷偷写的诗篇“在一个一千多人的大会
场上被宣读了,不过,那是插 在 揭 露 我的‘罪行’的大批判当中,作为
不肯低头‘认罪’、‘梦想翻天’的‘罪 证’的。 当 时 我 听 到 那 些 诗 竟 然
能公之于众,我忍不住苦笑了一下”④ 。

① 见《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 481─482 页。
② 见《温柔的幻 影———茨 维 塔 耶 娃 诗 选 》,上 海: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1990 年 7
月,第 1 版,第 74 页。
③ 见陈明远《劫 后 诗 存 》,北 京: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199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76 页。
④ 曾卓《在学习写诗的 道 路 上 》,见 《曾 卓 文 集 》第 1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418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35

诗人周良沛也有相似 的 经 历:“我 因‘死 不 认 罪’,常 被 揪 到 台 子


上批斗,有时也把我的‘黑诗’抄在饭堂的大字报上‘示众’。可是,每
当夜间见人秉烛边抄那些诗 边 说 ‘真 黑 真 黑’时,我 却 为 别 人 替 我 提
供了发表阵地而感到说不出的高兴。”①
噩梦般的文革终于在 1976 年 10 月 画 上 了 休 止 符,在 那 之 后 的
三四年里,大批被放逐的诗人纷纷回归诗坛,他们一方面唱出了时代
的新赞歌,另一方面开始整理、出版那些在黑暗的岁月里写下的地下
诗篇。值得称赞的是,绝大多数诗人都能依据历史主义的态度,尽量
保留 地下诗篇的本来面目来发表 和 出 版,即使对个别诗篇作一定的
润色,也会专门作出说 明。 在 这 方 面,牛 汉、唐 湜 等 老 诗 人 所 作 的 努
力更加令人感佩,正是他们的“实录”精神,使后来的研究者能够见到
地下诗歌的真实面目。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人们对我说:你老了,你老了,
但谁也没有看见赤裸的我,
只有在我深心的旷野中
才高唱出真正的自我之歌。②

① 周良沛《铁窗集·自序》,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8 年 3 月,第 1 版。
② 穆旦《听说我老了》,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23 页。
23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1976 年 4 月,诗人穆 旦 写 下 了 这 首 题 为 《听 说 我 老 了》的 诗 篇,


此时离他去世 不 足 一 年 时 间。 这 首 临 近 诗 人 生 命 终 点 时 创 作 的 作
品,艺术地表现了穆旦及大多数流放者诗人的生存境遇和创作状态 :
作为文革时期社会群体中的 一 员,诗 人属 于 被专政 的 对象,他“穿着
一件破衣衫出门”,又丑又可 笑,在 人们 眼 中,显得“老”了;但诗人仍
有一 颗 青 春 的 心,只 不 过 人 们 无 缘 认 识 被 破 衣 衫 遮 掩 下 的 “赤 裸 的
我”罢了,诗人心里很明白:“我只不过随时序换一换装,
/参加这场化
装舞会的表演。”① 置身于社群之中,诗人把自己的本性“藏”得很深;
而每当独处遁入隐秘世界时,诗人内心便会奏响一支“自我之歌”。
流放者诗歌大多创作于 独 处 自 语 的 情 境 中,是 创 作 主 体 真 情 的
敞开。流放者诗人厌弃那种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诗篇,黄翔说:“没
有‘我’的诗是虚假的,伪善的;每一首诗中都有‘我’独立其中。”② 在
拒绝“合唱”的共通点上,流放者诗人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穆旦
的“秋日沉思”、蔡其矫的“寄情自然”、牛汉的“咀嚼苦难”、唐湜的“守
护民间”,以及黄翔的“怒吼”、流 沙 河 的 “幽 默”、陈 明 远 的 “哀 吟”,都
是引人注目的抒情姿态。然而,在诗歌的“自我”形象筑造、存在境遇
的呈现、超越生存困境的 方 式、生 命 哲 学 的 传 达 等 方 面,流 放 者 诗 歌
都具有整体研究的可行性。
红卫兵小报诗歌的群体形象是向权力秩序挑战的“造反者”和崇
拜当代“圣主”的善男信 女,国 家 出 版 物 诗 歌 中 活 跃 着 的 是 战 天 斗 地
的工农兵群像;地下诗坛流放者诗歌的群体性“自我”形象则是“被放
逐者”:他丧失家园,四 处 漂 泊,过 着 精 神 的 游 牧 生 活。 他 在 每 一 具
体诗篇中是以单 数、第 一 人 称 或 第 三 人 称 出 现,其 第 一 人 称 单 数 的
“我”是“小写的我 ”;而 造 反 者、崇 拜 者 和 工 农 兵 或 以 “我 们 ”身 份 出
现,或虽然以“我”的面目出现,但这个“我”是“大写的我”,是复数“我
们”的另一种书写方式。

① 同上。
② 黄翔《留在星球 上 的 札 记 》(
1968─1969 年 诗 论 ),见 《黄 翔 作 品 集 》(打 印
稿),第 491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37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从 游 吟 于 汨 罗 江 畔 的 屈 子,到 被 流 放 于
夜郎国的李白,再到被贬谪往海南岛的苏轼,直至明、清无数被充军、
贬官的诗人,一部中国古 典 诗 史 似 乎 与 流 放 者 结 下 了 不 解 之 缘。 文
革时期的中国诗人不仅继承了屈、李、苏 的 诗 歌遗产,而且也“继承”
了先辈诗人屡遭流放的命运。一场文革政治风暴把大批中老年诗人
卷出诗坛,抛向山野泽畔、村 居 街 角,也 把 一 批 正 在 起 步 的 青 年 诗 人
逐出家园,使之成为漂泊于城市与乡村的“孤魂野鬼”。

   飘然书剑,一肩行李,
/如陇头流水,流离南北,
……不觉两鬓早星星粲然,/
醒来更哪堪星移物换?/
凄迷,听 秋 风 又 起 于 毂 辇,
/卷 残 荷 引 飘 洒 的 雪 花 翻 飞,

…… ①

这是诗人唐湜梦中漂 游 中 国 的 诗 作,梦 醒 后,那 瑟 瑟 秋 风,那 在


秋风中翻飞的残荷、雪花物象,都渲染了诗人蓬飘萍寄式流浪命运的
孤苦。此诗主要从中国古 典 诗 歌 意 象 库 中 借 用 流 浪 型 意 象,抒 写 游
子乱离之苦。诗人曾卓的《无 题》一 诗 则 较 为 “西 化”,它 对 诗 人 自 己
与拿破仑的命运进行对位描写:

   我不是拿破仑/却也有我的厄尔巴———/一座小小的板壁房
就是我的孤岛/外面:人的喧嚣,海的波涛 ②

这是曾卓 1970 年被关押 在 单 人 牛 棚 中 反 复 默 念 而 留 存 下 来 诗


作之一。因着被“流放”的 共 同 命 运,近 两 百 年 前 的 法 兰 西 风 云 人 物

① 唐湜《感怀》(二),《蓝色的十四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年 7 月,第
1 版,第 146 页。
② 见《曾卓文集》第 1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124
页。
23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拿破仑跨越较大的时空间距,与 当 代 “人 的 喧 嚣”与“海 的 波 涛”这 两


对原本几乎是不相关的意象产生了诗意的关联。主流社会放逐了诗
人,诗人也放逐主流社会:把 人 世 的 嘈 杂 当 作 海 浪 的 喧 哗,他 成 为 孤
岛上的惟一的生命存在。这种遗世独立的精神姿态在另一些流放者
诗人的作品中也时 有 闪 现,
1972 年,黄 翔 在 流 浪 到 漓 江 的 船 上 涌 起
了如此的诗思:

   满船的人群倏 尔 而 逝。/闪 闪 烁 烁 的 星 光 下,
/我 发 现 我 独
坐在运载我的地球上。/它在我的来处和去处之间飘荡。/……
我独坐地球上。/孤寂,迷惘。①

在迷乱的星空下,在动荡的船舶———地球上,“我”的来处和去处
变得不确定了,“我”便是鲁迅笔下那位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将何
往的“过客”。“人生如 过 客”,这 是 中 国 传 统 的 哲 学、文 学 命 题,文 革
时期的流放者诗人对此应比常人有更深刻、具体的体味:

   大街伸延着像乐曲的五线谱,/……它只唱着超时间的冷漠
的歌,/从早晨的匆忙,到午夜的寂寥,/一年又一年,使人生底过
客/感到自己的心比街心更老。②

这是穆旦对永世流浪“过客”苍老心境的艺术传达。蔡其矫笔下
四处流 浪 的 异 乡 人 则 显 得 比 较 伤 感,他 在 “他 乡”屡 遭 挫 折,苦 苦 挣
扎:

   白天眼里毫无光彩/只在黑夜于无人看见时/为了洗净这心
头的 巨 大 痛 苦/在 枕 上,向 无 边 的 黑 暗/寂 静 中 不 断 地 滴 落,滴

① 黄翔《漓江》,见《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 50 页。
② 穆旦《城市的街心》,见 李 方 编 《穆 旦 诗 全 集 》,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18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39

落/晶 莹 的 泪 呀!/滚 烫 的 泪 呀!/如 喷 泉 一 样 不 息 涌 流 的 泪


呀!①

这泪水在滴落、奔涌之 前,“穿 越”了 许 多 道 由 时 间 状 语、地 点 状


语、因果状语构筑的“障碍”,这就为流浪者哀情的喷发提供了充足的
精神落差。把漂泊者的孤 苦 无 告 写 得 一 唱 三 叹、哀 婉 凄 迷 的 还 有 陈
明远的《母亲》一首:

   母亲啊!游子的孤魂/徘徊   在星夜   山冈/掰开云层眺望


  却不敢/让您见到   我的创伤 ②

另有一些诗的动、植物 意 象 也 具 备 了“流 放 者”的 精 神 气 质。 老


诗人公木的《棘之歌》写 道:“陡 峭 的 山 崖、倾 斜 的 土 岗,
/是 我 的 族 类
聚居 的 地 方。/与 荒 芜 结 伴 与 偏 僻 为 邻,
/蜂 蝶 和 莺 燕 从 不 来 访
问。”③ 在此,诗人以生长于 荒 山 野 岭 上 的 荆 棘 来 象 征 他 本 人 及 其 一
代知识分子被迫迁居于乡野僻壤的生活境遇。黄翔的短诗《古松》写
道:

   你一动不动地立在故乡的小山上,
/你被放逐在无穷无尽的
时间中。④

诗人把自身的生存体验 投 射 于 古 松 身 上,后 者 便 成 为 被 放 逐 于
无尽的时间之流沙中的 诗 人 的 象 征。 在 黄 翔 笔 下,古 松 不 再 充 当 红
卫兵诗歌里常出现的意识形态象征物(象征着顶天立地的革命豪情,

① 蔡其矫《泪》,见 《蔡 其 矫 诗 选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97 页。
② 见《七家诗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3 年 1 月,第 1 版,第 189 页。
③ 见《诗选》(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 3 月,第 1 版。
④ 见《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 38 页。
24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或英勇不屈的战斗意志),而只是被当作人的某种生存状态的写照。
在不少诗篇里,有各种候鸟翩然飞翔,诗人在他们身上寄寓了超
越现实苦难、寻求“乐土”的理想:

   呵,你就像一片 烈 火,
/打 冻 结 的 心 灵 里 忽 儿 跃 出,
/飞 向 那
热烈的幻想之国, /带着白雪下坚忍的痛苦; /带着芦苇里苦难的
/飞向闪电、雨云的 家 乡,
记忆, /在 彩 云 里 抛 下 火 焰 似 的 高 唳,

闪耀着飞腾的喜悦的光芒!…… ①

一群年轻的爱叫的候鸟/结队飞过蔚蓝的高空/为了寻找一
时消逝的夏天/沿着山林和海洋向南飞翔。/想当初他们也曾结
队向北高飞/那时正是万众欢腾的美好日子,
/如今风沙弥漫,水
也冷了/他们又去寻找自由的呼吸。…… ②

秋天飞往南方过冬,春 天 回 归 北 方 消 夏,这 是 候 鸟 因 南、北 气 候


差异而造成的飞行规律。 这 两 首 诗 不 约 而 同 地 写 候 鸟 的 南 归,写 它
们对 北方严冬的规避,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所处严酷环境的不
满,和他们寻找温暖、自由的精神意向。流放者诗人写候鸟的诗篇对
南、北方位的表现主要停留在自然层面上,他们没有像红卫兵诗人赋
予南与北、东与西方位那样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并且形成方位意象
的政治套语。
诗人公刘的《家乡》也出现了“迁徙”型鸟的意象:

   我是一只鸟,/在 天 地 间 流 浪;/我 有 许 多 朋 友,/他 们 是 云,


是风,是虹,/是帆(这 船 儿 的 翅 膀),/是 盲 人 的 拐 杖,/是 纸 鸢 牵

① 唐湜《季候鸟》(二),《蓝色的十四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年 7 月,
第 1 版,第 35─36 页。
② 蔡其矫《候鸟》,见《蔡其矫诗选》,北京:人民文 学 出 版 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78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41

着的孩子的梦,
/是铁窗后面囚徒的目光。①

漂泊的候鸟意象凝聚了地下诗人自身的生命体验。更形象地揭
示流放者 诗 人 生 存 境 遇 的 意 象 是 诗 人 曾 卓 笔 下 的 那 棵 “悬 岩 边 的
树”: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颗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
头/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
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
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②

这是一棵既像是要跌下悬崖,又像是将凌空腾飞的“奇异的树”。
诗人选择了这一两可的、不确定的姿态,便给读者开辟了广阔的想像
空间,留下了悬念,不同经 历、不 同 气 质 的 读 者 将 根 据 自 己 的 体 验 设
想这棵树未来的命运。诗中那棵树的姿态一方面预示着即将展开的
或倒或飞的变 化,另 一 方 面 联 系 着 狂 风 来 临 前 它 平 静 而 立 的 状 态。
诗人抓住从静刚转向动的瞬间,撷取最富包蕴力的一刻,构建了一个
像张开双臂的人似的 崖 树 雕 刻 造 型。 曾 卓 作 于 1980 年 的 一 篇 散 文
结尾有两行诗:“我张开了双臂,
/我永远张开 着双臂。”③ 这一张臂的
姿态,聚合了诗人的个性 和 生 存 体 验。 曾 卓 的 诗 友 牛 汉 对 此 进 行 过
诗意的阐释,认为这“是寂寞中呼 唤 爱 情 的姿 态,是在风暴与烈焰中
飞翔的姿态,是 袒 露 心 胸 企 求 真 理 的 姿 态,是 受 诬 的 灵 魂 燃 烧 的 姿

① 公刘《仙人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96 页。
② 曾卓《悬岩边的树》,见《曾卓文 集》第 1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123 页。
③ 曾卓《迎接生命中又一个黎明》,见《曾卓文集》第 2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325 页。
24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态”。牛汉还说:“我从曾卓的以及许多同龄朋友变老变形的身躯上,
从他张开的双臂上,确实看到了悬崖边的树的感人风姿。那棵树,像
是一代人的灵魂的形态(假如灵魂有形态的话)。”① 这棵岩边的树确
实不 具备临风玉树少女般婀娜的 风 姿,也没有黄山迎客松优雅雍容
的气质,这是一棵被狂风扭曲了的变形的树,它更像是饱经风霜摧残
的老年人的身躯。这一苍老、变形的崖树意象,艺术地再现了文革时
期无数挣扎于 生 死 之 间 的 知 识 分 子 的 生 存 困 境。 风 使 崖 树 弯 曲 变
形,而崖树扭曲的姿态彰显了无形的风之形态,从而使不可见的风具
象化,这是一个诗意盎然的诗歌意象。
有意思的是,文革时期不 止 一 位 流 放 者 诗 人 写 了 悬 崖 边 的 植 物
(如蔡其矫、绿原、牛汉等),其 中 蔡 其 矫 的 《悬 崖 上 的 百 合 花》写 出 了
令人回味的诗情画意:

   暮春百花争 妍 的 高 潮 季 节/在 飞 泉 和 青 苔 的 绝 壁 中 间/开


着一丛又一丛的百合花
当风吹动强悍的花茎/它幻成飞舞的雪/纷纷扬扬如在梦境
当雨扫过密集的花丛/它化作满海的浪/仿佛在热情中不得
安宁
当金色的夕阳照射岩壁/它变为夏夜的繁星/沉默中诉说了
多少深情
勇敢的人儿到崖顶摘下一朵/但在险路中花瓣破碎了/因为
它不愿意离开那危崖上 ②

诗人用纷纷扬扬的雪、汹 涌 的 海 浪、夏 夜 的 繁 星 等 美 丽 的 意 象,
渲染崖壁缝中百合花灿烂多彩的生命存在。诗的结尾交代被人采摘
下来的花朵的破碎,说是因为它不愿意离开危崖,这就写出了百合花

① 牛汉《一个钟情的人———曾卓 和 他 的 诗》,见 《学 诗 手 记 》,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76 页,第 78─79 页。
② 见《蔡其矫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95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43

对属于自己的那片贫瘠、险 峻 故 土 的 挚 爱。 如 果 说 曾 卓 的 那 首 写 崖
树的 诗是因展示生命的苦难而感 动 读 者 的话,那么蔡其矫的这首诗
则凭 其再现百合花对艰难生存环 境 的 执 著、坚守姿态触动了人们的
心。不过,蔡诗由于确定了百合花的惟一选择,不像曾诗暗示崖树两
种甚至多种未来命运,因而少了些含蓄,少了令人回味的余地。
在植物意象中灌注自己 生 命 体 验 的 诗 人 还 有 牛 汉,请 看 他 笔 下
那棵奇怪的《半棵树》:

   像一个人/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
枝叶
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人们说/雷电还要来 劈 它/因 为 它 还 是 那 么 直 那 么 高/雷 电
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 ①

这半棵树最引人注目 的 是 它“直”而“高”的 姿 态,这 是 它 已 经 并


且还将遭受雷劈的缘故———因为它不愿低下头颅、弯下腰。“木秀于
林,风必摧之”,这是自然规律。可是自然意象一经诗人的艺术点染,
便具 有了人文内涵和象征意蕴,这半棵树何尝不是文革狂暴年代一
些文化人精神状态的艺术写照呢?正是由于他们不肯轻易弯腰低头
的“高傲”姿态,才遭致 了 权 力 集 团 的 摧 残 和 迫 害。 尤 其 感 人 的 是 诗
的结尾处,那半棵树仍不愿接受“教训”,仍直梗梗地伸着躯体面对下
一次的雷击。据诗人自己 介 绍,他 后 来 重 返 诗 坛 后 曾 把 这 首 诗 投 寄
给几个刊物,“都不提意见退了回来”,一直未 能发表。② 难道是刊物
编辑害怕这半棵树梗着脖子 的 姿 态,永 不 妥 协 的 立 场 会 “惹”得 某 些

①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56─57 页。
② 牛汉《没有形成诗的札记》,见《学 诗 手 记》,北 京:三 联 书 店,
1986 年 12 月,
第 1 版,第 155 页。
24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对知识分子心存偏见的 人 不 高 兴 吗? 若 是 这 样,这 倒 是 从 反 方 向 证
明了此诗暗含的力量。 牛 汉 说 看《悬 岩 边 的 树》,便 会 想 起 诗 人 曾 卓
本人张开双臂的姿态;而 我 相 信,只 要 见 过 牛 汉 那 虽 已 衰 老,却 仍 尽
力挺直的近两米的高大身躯,便 可 能 会 把 诗 人 本 人 与 他 笔 下 这 “直”
而“高”挺立的半棵树形象联系起来观照。
牛汉还致力于以植物向 地 下 奋 力 伸 展 的 树 根 意 象,喻 示 生 存 于
恶劣环境中的流放者不屈的生命意志。他的《毛竹的根》一诗写一片
毛竹被砍伐后,其断根上仍沁出一丝清清的水。这些水从何处而来?
这是竹根“穿透坚硬的黄土/绕过潜伏的岩石,
/越过纠结如网的草根
的世界,
/迂回曲折,一 直 探 索 到 了/远 远 的 山 岗 下 面 ……”① 而 获 得
了地下水。写得更奇异的是他的《根》一诗:

   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②

在向阳湖干校劳动的那 几 年,牛 汉 常 面 对 着 寒 风 中 的 树 凝 神 观
照,从中获取生之启示:“光秃秃的树干,无牵无挂地沉入了梦境。青
桐睡着了,像马一般站 着 睡,山 峰 一 般 耸 立 着 睡。 只 有 根 一 直 醒 着,
在黑沉沉 的 地 下,还 有 绿 的 树 液,在 根 茎 里 上 上 下 下 不 息 地 奔 流
……”③ 这段叙述用散文的语言来描绘上述那首《根》诗的生命现象:
树根向地下倔强地生长,获 取 每 一 寸 生 存 空 间。 生 命 的 伸 展 大 约 有
三条线路:向上,向下,沿 水 平 线 运 动。“人 往 高 处 走,水 往 低 处 流”,
这表 明人们把向上发展作为理想 的 生 存 状态,但现实生活中的人大
多是 沿着水平方向随波逐流;下行的生长路线被普遍误解成堕落或
萎缩。其实,把根茎扎向地 底,在 穿 透 坚 硬 的 地 层 中 磨 砺 生 命 意 志,
是一 切 生 命 (包 括 人 和 树)伸 展 路 线 中 最 艰 难、最 充 满 力 量 的 一 条。

①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58 页。
②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72 页。
③ 见《学诗手记》,北京:三联书店,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56─157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45

相比之下,枝叶向天空的生长并无太大阻力;芸芸众生在水平方向奔
波只是一 种 “漂 浮 ”的 生 命 状 态,并 没 什 么 根 底。 这 就 是 牛 汉 的 诗
《根》给人最大的启示,而诗中的根茎不断向下伸展,去拥抱地心的太
阳意 象是诗人充满想像力的创造,它象征着生存在黑暗中的诗人对
光明执著的信仰。
1973 年 6 月,牛汉所 在 干 校 的 学 员 大 部 分 已 返 京,只 有 他 和 几
位“分子”羁留在干校继续繁重的劳动。心情异常沉重的诗人漂游到
桂林,在那儿的动物园里,他 见 到 了 一 只 华 南 虎,这 只 老 虎 鲜 血 淋 漓
的破碎脚爪,以 及 动 物 园 墙 上 带 血 的 抓 痕,一 下 子 点 爆 了 诗 人 的 诗
情,诗人在结尾写道:

   我看见铁笼里/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
沟 壑/闪 电 那 般 耀 眼 刺 目,
/像 血 写 的 绝 命 诗!/我 终 于 明 白
……/羞愧地离开了动 物 园。/恍 惚 之 中 听 见 一 声/石 破 天 惊 的
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
火焰似的 斑 纹/火 焰 似 的 眼 睛,
/还 有 巨 大 而 破 碎 的/滴 血 的 趾
爪!①

诗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华 南 虎 破 碎 的 趾 爪,以 及 它 的 破 碎 趾 爪 在
水泥墙上留下的抓痕,它们 是 老虎 高 举“野 性”的旗帜,反抗铁笼、水
泥墙对它的囚禁的见证。牛汉交代他当时的观感时说:“我没有老虎
那派不驯的气魄,不 但 自 惭 形 秽,而 且 觉 得 心 灵 卑 劣,于 是,匆 匆 离
开。”诗人还交代说,诗的结尾处那声虎啸是虚构的,他想通过这惊天
动地的虎吼 和 它 那 破 碎、滴 血 的 趾 爪,“灼 痛 那 些 沉 闷 而 麻 痹 的 灵
魂”② 。尽管诗人因自己缺乏华南虎似的反抗性而感到惭愧,并因自
己也如众多游客一样围观受 伤 的 老 虎 而 觉 得 “心 灵 卑 劣”,但 这 个 被

①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65─67 页。
② 牛汉《我与华南虎》,见《学诗手记》,北京:三联书店,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
第 98─99 页。
24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囚困 于铁笼中的老虎形象,仍熔铸了诗人自己在窘境中苦苦挣扎的
生存体验,诗人与华南虎一样具有一颗不羁的灵魂。
在中外诗史上,吟 咏 虎 豹 的 作 品 并 不 少 见,英 国 诗 人 布 莱 克 于
18 世纪末创作的《老虎》一诗就相当脍 炙 人 口,并且可能启发了牛汉
的《华南虎》一诗的 创 作。 布 莱 克 写 道:“老 虎! 老 虎!/黑 夜 的 森 林
中/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造出了你这样的威
武 堂 堂?/你,炯 炯 的 两 眼 中 的 火/燃 烧 在 多 远 的 天 空 或 深 渊?
……”① 布莱克全诗着力渲染的是老虎威风凛凛的气派,塑造如同烈
火一团的老虎形象。牛汉诗也 描 绘 了 华 南 虎 “火 焰 似 的 斑 纹”和“火
焰似 的眼睛”,但诗人捕捉到的破碎滴血的虎爪意象是他的独创,是
诗人对他本人及其一代知识分子苦苦挣扎于厄运中的生存境遇的象
征性写照,与 现 代 主 义 诗 人 里 尔 克 那 首 表 现 现 代 人 类 困 境 的 诗 作
《豹》有异曲同工之妙。②
诗人穆旦则以蜘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生存体验:

   像蜘蛛结网在 山 洞,
/一 些 人 的 生 活 蛛 丝 相 交。/我 就 镌 结
在那个网上,/左右绊住:不 是 这 个 烦 恼, /就 是 那 个 空 洞 的 希 望
…… ③

穆旦以“缀网劳蛛”意 象,质 疑 着 现 代 人 的 生 存 意 义。 在 穆 旦 暮
年的心灵里,满贮的是“绝望”体验,他在《问》的第一节中写道:

   我冲出黑暗,走上 光 明 的 长 廊,
/而 不 知 长 廊 的 尽 头 仍 是 黑

① 布莱克《老虎》(郭沫 若 译 ),见 王 佐 良:《英 国 文 学 史 》,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


1996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62─163 页。
② 1984 年,牛汉写了题为《里尔克的豹》一 诗,诗 人 把 里 尔 克 笔 下 的 那 只 巴 黎
植物园中的豹比作植物,堪 称 神 来 之 笔,其 中 的 诗 句 “把 豹 关 进 植 物 园/只
有一个理由/豹的毛色/是一片开花的原野”闪现着奇思妙想。
③ 穆旦《有别》,见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年 9 月,
第 1 版,第 332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47

暗;
/我曾诅咒黑暗,歌颂它的一线光,
/但现在,黑暗却受到光明
的礼赞:
/心呵,你可要追求天堂?①

诗的抒情主体“我”最 终 未 能 走 出 二 难 选 择 的 困 境,只 好 像 鲁 迅
散文诗《影的告别》中的主人公一样徘徊于光与暗、天堂与地狱之间,
永恒地做着无尽的痛苦彷徨。
穆旦笔下的抒情主体 具 有 较 明 显 的“现 代 人”特 征,他 们 不 再 像
蔡其矫、牛汉、曾卓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那样具有浪漫主义英雄的精神
气质(愤世嫉俗、反抗强权等),他们的生存蒙着一层灰暗的色调,他
们只是卑微的小人物:

   如果时间和空间/是永恒的巨流,
/而你是一粒细沙/随着它
漂走,/一个小小的距离/就是你一生的奋斗…… ②

在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和 永 恒 面 前,人 不 过 是 恒 河 沙 数 那 样 的 颗
粒,不过是天空亿万星 星 的 一 闪。 人 类 不 仅 面 对 宇 宙“永 恒 巨 流”会
感到渺小,而且与世间万物相比也毫无“自傲”的心理优势可言:

   为什么万物之 灵 的 我 们,
/遭 遇 比 不 上 一 棵 小 树?/今 天 你
摇摇它,优越地微笑, /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为什么由手写
出的这些字,竟比这只 手 更 长 久,健 壮?/它 们 会 把 腐 烂 的 手 抛
开?/而默默生存在一 张 纸 上。/因 此,我 傲 然 生 活 了 几 十 年,

仿佛曾做着万物的导 演,
/实 则 在 它 们 永 久 的 秩 序 下/我 只 当 一
会儿小小的演员。③

① 穆旦《问》,同上,第 351 页。
② 穆旦《理智和情感》(一),见 李 方 编 《穆 旦 诗 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15 页。
③ 穆旦《冥想》(一),同上,第 324 页。
24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穆旦为现代人 传 达 的 是 那 种 卑 微 体 验:人 类 不 再 是 “万 物 的 灵
长,宇宙的精华”,而成为 匍 匐 于 永 恒 宇 宙 秩 序 下 的 细 小 生 物。 穆 旦
立足于自己文革时期的亲身经历,同时又能超越时代和一己体验,运
用建 立在现代人感性体验基础上 的 诗 歌 形象,深刻地表达现代人类
的存在困境,在文革流放者诗人(也包括整个文革时代的诗人)中,达
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思想深度。穆旦的《友谊》(二)一诗传达的是另
一种现代人的体验:“你 永 远 关 闭 了,
/不 管 多 珍 贵 的 记 忆/曾 经 留 在
你栩栩生动的册页中,
/也不管生活这支笔正在写下去,
/还有多少思
想和感情突然 被 冰 冻。”① 诗 人 在 他 的 作 品 中 频 频 使 用 “关 闭 ”、“冰
冻”等动词,用以表现友谊等人类美好品质在暴虐年代的被封杀。
穆旦式的被冰冻、被封闭体验是流放者诗歌反复表现的内容,诗
人陈明远写道:

   飞天的霓裳/曾被 符 咒 冻 僵,
/罚 作 冰 雪 的 塑 像;
/明 珠 的 哀
伤/于旷野迷茫,/在冬眠 的 根 须 里 深 藏;
/雏 凤 的 咽 喉 被 扼 住,

干裂得发不出声响;
/巨鲸陷入了泥潭,
/濡沫混杂着血浆…… ②

诗人以冰冻的飞天、深 埋 的 明 珠、喑 哑 的 雏 凤、误 入 泥 淖 的 鲸 鱼


意象,表现十年浩劫中 人 们 被“掩 埋”的 痛 苦。 陈 明 远 还 以 一 组 意 象
来表达美好情感的湮没和沦丧:

   何苦眷念逆光中的背影,
/被聒噪的群鸦遮蔽;
/何苦流连青
苔下的足迹,/被盲目的蚯蚓吞噬;
/何苦回顾红润的酒窝,
/早已
干枯为树皮;
/何苦谛听招魂的呼唤,
/即将消逝于沙泥…… ③

① 穆旦《冥想》(一),见李方编《穆 旦 诗 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30-331 页。
② 陈明远《广场上的诗》,见《劫后诗存》,北京: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1988 年,第 1
版,第 160 页。
③ 陈明远《封存》,同上,第 109─110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49

美好的事物和情感总是在风吹雨打下消逝得不留一丝痕迹或变
得面目全非,诗人一连用 4 个“何 苦”来 劝 慰 自 己 或 他 人 不 要 因 美 的
沦丧而悲伤,但他这是正话反 说,事 实 上,这“何苦”的劝慰语背后掩
藏着人们因美的湮没而淤积于心底的无尽怅惘。

   岂止是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就连人本身也成为被掩埋物:
忽地一阵流星雨/猛然袭击/红光满面的苍天/顷刻之间,翻
了脸/万众被压进化石的死胎/光明之顶/塌陷为黑暗之渊。①

生命被封存、凝固而成为化石,这是流放者诗篇中屡屡出现
的意象:
当流沙淹没我的耳 目/熔 浆 浇 灌 进 咽 喉,
/沉 渣 填 满 胸 腔 肺
叶/死寂堵塞住血流,
/我全身凝作一块化石…… ②

在此,诗作者陈明远借古 埃 及 神 话 中 的 人 面 狮 身 怪 物 被 凝 固 为
化石,象征在政治大变动年代人们被挟裹进泥淖深处而窒息身亡的
生存境遇。
老诗人蔡其矫的长诗《玉华洞》通过对福建山区一个溶岩洞穴中
千奇百怪凝固图景的描写,表达生命的运动及其僵死的哲理:

   这里有被描摹的自然/却都在停止的状态。/……被封固的
暴风雨,/僵化的瀑布,凝止的雪崩,
/残寂的浪峰,都似从梦中驰
来。
被捆缚的猛虎, /颠覆的锅/无烟的灶,一切
/被蹂躏的花朵,

① 陈明远《九章》(八),见《七家诗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3 年 1 月,
第 1 版,第 202 页。
② 陈明远《司芬克狮复活》,见《劫后诗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第 129 页。
25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都表示:
/不动便是死亡/停止便是毁灭。①

这是诗人 1975 年游 历 玉 华 洞 时 而 写 下 的 诗 章,它 与 艾 青 在 70


年代末重返文坛后写的那首 著 名 的 《鱼 化 石》表 达 了 同 一 哲 思:生 命
在于运动,生物被“石化”,是地质大变动造成的后果。史无前例的文
化大革命,堪称是一场社会 领域 内 的“地质 大 变动”,冰川纪的来临,
使大批生命遭冰冻和封闭;天塌地陷的大地震,把众多生物掩埋到地
下,凝结为化石。生命进 入 了“冬 眠”期。 这 些 处 于“休 克”中 的 生 命
还有救吗?这是流放者诗歌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文革时期各个层面的中国诗歌都普遍关注人的拯救问题。从地
上诗歌(尤其是红卫兵诗歌)来 看:当 时 中 国 权 力 集 团 的 着 眼 点 在 于
人的集体获救,它试图通过发动一场道德革命(以清教徒式的伦理约
束人),对人的灵魂进行清洗,使人人都成为尽善尽美的生命存在;而
对于那些在“阶级筛选”工程中落选的“贱民”(牛鬼蛇神、黑五类),挥
动专政的铁扫帚彻底清除;在世界范围内,红色中国肩负起了消灭帝
修反、解放全人类的救世使命。
地下诗歌也关注人的 拯 救 问 题,但 它 在 拯 救 的 起 因、对 象、方 式
等诸 多方面与地上诗歌有本质的 区 别:其拯救的起因是诗人们纷纷
坠入“贱民”行列而饱受 了 巨 大 精 神 危 机,其 拯 救 对 象 主 要 是 诗 人 个
体自身(当然还有黄翔诗 歌 的 摧 毁 精 神 长 城 和 陈 明 远 诗 歌 的 凤 凰 涅
槃这类表现民族死亡与再生母题的作品),所展示的拯救途径也丰富
多样,而不是靠道德革命来实现。
从为祖国、为人民而歌 的“灵 魂 工 程 师”,被 贬 为 牛 鬼 蛇 神、黑 帮
贱民,诗人们在文革时期 都 普 遍 经 历 了 精 神 危 机。 身 处 困 境 中 的 诗
人(包括其他知识分子)都 纷 纷 捧 起 了 马 列 原 著、西 方 哲 学 和 宗 教 书
籍,他们开始 关 注 人 的 宗 教 信 仰 和 灵 魂 得 救 问 题。1970 年 的 某 一

① 见《七家诗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3 年 1 月,第 1 版,第 68 页,第
70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51

夜,沉沦于湖北向阳湖干校的诗人绿原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披衣
下床,摊开 禁 书———基 督 教 的 《圣 经 》,“点 起 了 公 元 初 年 的 一 盏 油
灯”。诗人为“人之子”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悲哀,向误入风尘而心灵无
比纯洁的玛丽娅 · 马格黛莲致敬,对那个不得已而处死耶稣却敢于
宣布“他是无罪的人”的 罗 马 总 督 彼 拉 多 表 示 佩 服,对 那 位 出 卖 恩 师
耶稣后因羞愧而自缢身死的犹大表示同情。绿原不禁把《圣经》和文
革现实中的人、事进行对比,他 发 现:耶 稣 那 个时代“论世道,和 我 们
的今天几乎相仿,
/论人品(唉!)未 必 不 及 今 天 的 我 们”;“今 天,耶 稣
/今天,彼拉多决不会为耶稣讲情,
不止钉一回十字架, /今天,玛丽娅
·马 格 黛 莲 注 定 永 远 蒙 羞,
/今 天,犹 大 决 不 会 想 到 自 尽。”① 在 这 个
比公 元纪年前后的罗马帝国统治 还 要 黑 暗的 文革时期,诗人难免有
时会悲观失望,他的耳边时常响起干校“校友”们的叹息———“到了这
里一切希望都要放弃”。 但 他 很 快 放 弃 这 种 悲 观 情 绪,他 觉 得“无 论
如何,人贵有一点精神”② 。绿原在另一首诗的结尾写道:

   什么都用不着去回忆了/让它们一齐沉入遗忘的深潭/回忆
不过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③

诗人把痛苦留给昨天,向明日预支希望,他试图以此来刹住自己
向无底的绝望深渊下滑的趋势。诗人曾卓在危难中也唱出了这样的
“生命之歌”:

   灰暗不是她的色 彩/铁 链 锁 不 住 她 的 翅 膀/在 黑 暗 中 发 光/

① 绿原《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 n 篇》,见《绿 原 自 选 集》,北 京:人 民 文


学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44 页。
② 绿原:《给你———》,见《绿原自选集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8 年 3 月,
第 1 版,第 246 页。
③ 同上,第 251 页。
25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在痛苦中歌唱/在烈焰中飞翔/她的孪生姐妹是/斗争和希望 ①

然而,希望毕竟不是“眼 前 之 物”,当 人 们 所 期 待 结 果 的 实 现,总


被无限推迟,心里便会滋生“希望是虚妄”的念头。曾卓在其短诗《向
前看》中写道:

   向前看向前看, /沙漠的那边是开花的草原。/向前看,向前
看,
/乌云的 边 缘 已 闪 现 出/灿 烂 的 蓝 天。/冒 着 风 雨,
/踏 着 蒺
藜,
/向前看,向前看!/心中燃烧着,
/永不熄灭的火焰,
/肩负着
那个累人的“明天”。②

“明天”(希望)使人疲倦,“斗 争”(曾 卓 在 前 边 的 诗 中 说 它 是 “希
望”的孪生姐妹)又如 何?告 别 过 去 的 痛 苦 回 忆,暂 时 中 止 对 未 来 过
度的奢望,立足当下现实,与黑暗势力抗争———这是文革时期一些文
化人所采取的“战斗”姿态。向束缚、奴役、摧残人的权力体制发动挑
战,人们的预期目标是:使自己获得解放。然而,抗争的结果往往是:
在旧的压迫体制被摧毁的同时,新的压迫体制也建立起来;人以为自
己最终能够获得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
穆旦的诗剧《神的变形》揭示的便是人类抗争的“宿命性”。此诗
剧由神、魔、人、权力 4 个角色的“台词”构成,它既是对人类社会权力
交替历史的展示,又是对当代中国政治的象征描写:“神”驱走了“魔”
而成为世界的统治者;后来“神”的统治体系出了毛病,其病因就是对
“权力”的 无 限 要 求,无 限 权 力 产 生 无 限 腐 败,“人 ”不 再 狂 热 地 信
“神”,心中滋生反抗之念;“人”心 中 的 反 抗 之 念 凝 成 “魔 鬼”,向“神”
的统治发起挑战,“神”与“魔”都向“人”发出号召,希望“人”加入到自

① 曾卓《生命》,见《曾卓文集》第 1 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128 页。
② 见《曾卓文集》第 1 卷,武 汉: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8 月,第 1 版,第 129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53

己的行列中来;“人”已觉醒,他唱道:

   我们既厌恶了神,也 不 信 任 魔,/…… 这 神 魔 之 争 在 我 们 头
上进行,/我们已经旁观 了 多 少 个 世 纪!/不,不 是 旁 观,而 是 被
迫卷进来,
/怀着热望,像 为 了 自 身 的 利 益。/打 倒 一 阵,欢 呼 一
阵,失望无穷,
/总是绝对的权力得到胜利!①

那么“人”觉悟后就此罢休了吗?没有!穆旦的过人之处就在这
里,他在诗剧中 继 续 写 道:“人 ”在 “魔 ”的 新 诱 惑 下,加 入 了 “神 ”与
“魔”之间的战争;“权力”像幽灵一样躲在战场一旁,最终由“权力”收
拾局面,他唱道:

   不管是神,是魔,是 人,登 上 宝 座,/我 有 种 种 幻 术 越 过 他 的


誓言,/以我的腐蚀剂伸入各个角落; /不管是多么美丽的形象, /
最后……人已多次体会了那苦果。②

既然通过抗争的方式无 法 使 人 获 救,难 免 会 有 人 到 平 和 的 日 常
生活中去寻求解脱的“灵 丹”。 诗 人 流 沙 河 自 1957 年 被 扣 上“右 派”
大帽直至文革动乱,历尽 种 种 磨 难;但 幸 运 的 是,诗 人 得 到 了 一 位 女
子诚挚的爱情,他们建立起一个虽贫穷却温馨的小家。诗人写《情诗
六首》,抒发苦难人生 中 爱 情 带 来 的 慰 藉。 他 写《故 园 九 咏》,借 助 对
居家生活琐事的描写,表 现 社 会 的 变 故、人 世 的 沧 桑;但 他 的 写 法 很
独特:以戏谑、反讽的笔调写自己的不幸,经由“幽默化”处理,个人的
痛苦便被冲淡、化解。流沙河在一首诗中写道:

①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54 页。
②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56 页。
25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我们将有一个 家/一 个 雀 巢 一 样 的/光 明 温 暖 的/小 小 小 小


的家/……我们将珍惜每一个幽夜/在灯下读书/在窗前望月/在
枕边谈笑/在梦中听屋 上 的 风 雨/和 邻 家 的 鸡 啼/让 尘 世 的 纷 争
遗忘我们/让岁月在门外悄悄地走过…… ①

诗人这是在做一个关于 美 满 家 庭 的 梦,现 实 中 的 家 庭 自 然 不 可
能如此“诗化”(尤其是在文革 时 期),开 头 那 句 诗 中 的 “将 有”二 字 表
明,此诗只是诗人对理 想 家 庭 的 想 像 性 描 绘。 流 沙 河《故 园 九 咏》组
诗的第二首《中秋》里的那个家才是现实的家:

    屈 指 今 夜 中 秋 节,/叫 贤 妻 快 来 看 月 亮。/妻 说 月 色 果 然
好,/明晨又该洗衣裳, /不如早上床!②

现世生活当然具有抚 慰 苦 难 者 的 功 能,但 它 不 是 万 能 的。 现 世
生活同柴米油盐、鸡零狗碎 相 勾 连,遁 入 其 中者同样也有“大苦恼”。
穆旦的《沉没》一诗写的就是物质生活对人的囚禁及人试图对此进行
超越的心迹:

   身体一天天坠入 物 质 的 深 渊,
/首 先 生 活 的 引 诱,血 液 的 欲
望,
/给空洞的青春描绘五色的理想。

爱情、情谊、职位、蛛网 的 劳 作,
/都 曾 使 我 坚 强 地 生 活 于 其
中,
/而这一切只搭造了死亡之宫……

呵,耳目口鼻,都沉没在物质中,
/我能投出什么信息到它窗

① 流沙河:《情诗六首》(六),见《流沙河诗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18─120 页。
② 见《流沙河诗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32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55

外?/什么天空能把我拯救出“现在”?①

当人沉入现世世界之 后,他 产 生 了 掉 进 陷 阱 的 窒 息 感,于 是,人


就开始设想向“天空”飞升的拯救路线,他须要腾越出物质的海洋,寻
找新的“挪亚方舟”。一 些 诗 人 开 始 在 人 文 世 界 中 寻 找 拯 救 力 量,黄
翔把诗歌当作苦难人生的精神能源,请看他笔下的乡间诗人沙龙:

   年青的来这里访问智慧/年老的来这里索取热情/受难的来
这里遗弃痛苦/蒙昧的来这里带走怀疑 ②

穆旦也尝试过这条拯救之路,但他发现诗拒绝承担这一使命,他
在一首题为《诗》的作 品 中 吁 请 道:“诗,请 把 幻 想 之 舟 浮 来,
/稍 许 分
担我心上的重载。”但“诗”断然 予 以 否 决,它 说:“多少人的痛苦都随
身而没,
/从未开花、结实、变 为 诗 歌。/…… 要 紧 的 是 能 含 泪 强 为 言
笑,
/没有人要展读一串惊叹号!”诗人最终省悟:“又何必追求破纸上
的永 生,
/沉 默 是 痛 苦 的 至 高 的 见 证。”③ 数 百 年 前,女 词 人 李 清 照 早
就有过“唯恐双溪蚱 蜢 舟,
/载 不 动 许 多 愁”④ 的 忧 虑,当 代 社 会 的 这
艘“诗歌之舟”更是被人 世 无 尽 的 忧 苦 压 得 几 乎 要 倾 覆,它 难 以 胜 任
负载生灵出离苦海的使命。
更多的诗人在“爱”(包括爱情、友谊等)中寻找消弭苦痛、获得拯
救的精神能源。对“爱”的 伟 力 最 动 人 的 歌 唱 传 自 诗 人 绿 原 的 《谢 谢
你》:

①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41 页。
② 黄翔《楼梯》,见《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 58 页。
③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19─320 页。
④ 李清照《武陵 春 · 春 晚 》,见 唐 圭 璋 编 《全 宋 词 》第 2 册,北 京:中 华 书 局,
1965 年 6 月,第 1 版,第 931 页。
25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谢谢你/谢谢你 悄 悄/投 给 我/一 个 看 不 见 的 微 笑:


/就 像 二
月的阳光/穿过冻云/亲切地抚摸着/被践踏的麦苗; /又像麦苗/
经住了冰雪 的 重 压/却 经 不 住 一 丝 阳 光/开 始 在 寒 风 中 颤 摇 一
样,
/我一点也不在乎那些呵叱,
/而这个微笑却令我心慌:
/天气
还冷 着 呢/我 却 早 醒 了,醒 得 太 早 ……/唤 醒 我 的/不 是 春 天/而
是对春天的希望。①

在人的尊严横遭任意践踏的文革时期,诗人早已习惯了被责骂、
被蔑视,相反,却对一位亲友或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更可能是后者)投
递过来的微笑感到有 些“不 适 应”。 诗 篇 用 了 两 个 长 意 象(就 像 ……
又像……)来描绘那“微笑春风”在“我”心 灵 的 湖 泊 中 激 起 的 阵 阵 情
感涟漪。这微笑的力 量 强 大 到 足 以 温 暖 “醒 得 太 早 ”的 “我 ”寒 冷 的
心,使我永怀对春天的希望。在“五四”时期,王统照的小说《微笑》叙
述一男劳改犯受一位女犯人粲然一笑的感化,从此立志抛弃恶习;出
狱后,他果真成为一名自 食 其 力 的 有 文 化 的 工 人。 绿 原 的 诗 似 乎 也
像王统照小说一样把“爱”抬到宗教高度:那纯洁的微笑,成为普度坠
入深渊者的“方舟”。
男女两性之爱更是被当 作 超 度 人 生 苦 难 的 竹 筏,诗 人 蔡 其 矫 写
道:

   爱情呀!把你的勇气给我/那种敢于抛弃一切/又为一切所
抛弃的 果 敢/那 种 为 你 而 忍 受 万 苦 千 难 的 明 断;
/追 求 使 我 坚
强,
/为你献出热诚从不疲倦。②

另一位爱情歌手流沙河对其心爱者唱道:“我们将平分欢乐与忧
愁/在眉间看出对方的心 事/直 到 黑 发 凝 结 成 了 秋 霜/相 爱 还 如 初 恋

① 见《绿原自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49 页。
② 蔡其矫《爱情和自由》,见 《蔡 其 矫 诗 选》,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107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57

的时候/朋友们会 常 常 想 起 我 们/仅 仅 因 为 我 们 相 爱 一 生。”① 这 是


诗人新婚时献给爱妻的赞歌。6 年后他为惨死于狱中的邱姓友人写
了一首《M 的 周 年 祭 》,诗 人 告 诉 九 泉 下 的 亡 友:“你 的 娇 妻 早 已 改
嫁,
/又是一种朝欢暮乐。/儿女害怕说你,
/说起你来满脸羞辱。/就
算去年不死,
/如今你也不愿再活。”② 这首祭诗通过对亡友之妻匆匆
改嫁且又有一番“欢乐”的描写,对前一首诗爱的永恒主题进行拆解,
从而表明爱情似乎也难以成为救治苦难者的良方。
诗人们又在社会领域之 外 寻 觅 救 世 救 人 之 策,他 们 把 目 光 投 向
大自然。流沙河在《故园九咏》的第九首诗《残冬》中写道:

   我去园中看腊梅,
/昨夜幽香吹入户/向南枝,花已露,
/不怕
檐冰结成柱。/春天就要来,/你听鸟啼残雪树!③

诗人从冬末绽放的梅枝上感受了生命萌动的气息,喜从心来,不
禁大声高唱:“春天就要来!”蔡其矫驻足树下,吟咏道:

   新叶呀!/你迎接另 一 个 春 天,
/伸 出 这 么 多 透 明 的 小 手,

捕捉每一缕游丝般的阳光, /看着你我就再生希望。④

牛汉的《温泉》一诗表现的是大自然对心灵受伤者的抚慰。诗人
所在的干校附近有一条由温泉汇成的小溪,到冬季,他常常赤裸着躺
在“火炕似的 沙 上”,于 是 “一 阵 阵 暖 流/从 疼 痛 的 背 脊/一 直 热 到 前
胸/不只是 为 了/洗 涤 汗 渍 的 皮 肤/更 为 了/心 胸 得 到 一 点 温 暖 ”⑤ 。

① 流沙河《情诗 六 首 》,见 《流 沙 河 诗 集 》,上 海: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


1982 年 12
月,第 1 版。
② 同上,第 126 页。
③ 同上,第 136 页。
④ 蔡其矫《新叶》,见《蔡其矫诗选》,北京:人民文 学 出 版 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68 页。
⑤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87─88 页。
25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然而,大自然的抚慰力量并不是总像“温泉”这般具体可感的,牛汉的
《兰花》一诗抒写诗人这样特殊的经历:阳春三月,干校附近的山野上
飘来阵阵兰花的幽香,“我想挖几棵/栽在门口/养在盆里,搁在案头/
破一破寂寞”;“我”原以 为 山 上 到 处 都 能 找 到 兰 花,可 找 了 半 天 也 没
见一棵,“开花的找不到/没有开花的/更找不到/我分辨不清/哪是兰
草/哪是野草”;诗人最后 发 出 了 招 魂 般 的 呼 叫:“兰 花 啊/兰 花 啊/你
在哪里?”① 诗人曾计划采 几 株 兰 草 植 在 家 门 日 日 观 望,在 欣 赏 幽 香
中打破个体的孤绝状态,与 自 然 同 气 相 求,同 宇 宙 进 行 倾 心 对 谈;然
而那兰香四野弥漫,那兰草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真是“草色遥
看近却无”。审美过程中 对 象 要 求 主 体 与 它 保 持 必 要 的 距 离 进 行 观
照,而这位在“寂寞”中生活太久的诗人,却急于贴近审美对象兰花与
之“交心”,其结果是天涯无处觅芳草,大自然戴上了神秘的面纱。可
见,人与自然之间可能会有“隔阂”,人并非总能从自然中得到温润。
像“海洋诗人”蔡其矫一样,唐湜也时常面向大海寻求力量:

   呵,该张开狭窄的心房,
/去吸取海洋的雄浑、苍漭,
/去吸取
奔腾、阔大的意象,/融入我们温柔的诗章!②

诗人向江海湖泊敞开心扉,通过与大自然的交融,忘却烦忧和苦
痛。诗人曾设想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忘忧草”:

   哪儿有神 话 里 奇 异 的 忘 忧 草,
/哪 儿 有 仙 山 上 灵 幻 的 小 灵
芝,
/叫人能忘去那千年的心焦, /更万年风晨雨夕的忧思?
说那要拿泪的水瀑去灌浇,
/才能长出片翠碧的叶子,
/就它
能结下那美底小红桃,
/在心儿上酿出片幻想的诗;
当我拿梦幻的眼眸 去 凝 望/悲 痛 的 无 底 涡 流,啜 饮 着/那 一

① 同上,第 85─86 页。
② 唐湜《窒息于空气污 染 的 ……》,见 《蓝 色 的 十 四 行》(唐 湜 十 四 行 诗 卷 ),北
京:燕山出版社,
1995 年 7 月,第 1 版,第 46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59

片淳美、澄澈的光芒,
/我 就 仿 佛 在 向 美 神 献 祭 呢,
/拿 自 己 的 苦
难向她献礼,
/叫深湛的忧郁化作一片美。①

诗人作为读者呈献了 这 样 一 个“情 感 悖 论”:“我”梦 想 获 得 一 株


“忘忧草”,以消去千年心焦、万年忧思;但是,这万忧草每长出一片叶
子,都需要人的眼泪瀑流去浇灌;换言之,人获得一株“忘忧草”,是以
他自己身心的枯干(流完了 泪)为 代 价 的。 唐 湜 这 首 “迷 人 的 十 四 行
诗”揭 示 了 一 个 悲 剧 性 的 审 美 命 题:人 或 许 能 从 自 然 中 获 得 些 许 抚
慰,但同时他却可能要付出比自然刚刚为他消弭的痛苦强过十倍 、百
倍 的 痛 苦;在 人 与 自 然 的 “交 往”中,后 者 似 乎 是 情 感 的 “高 利 贷 商
人”,他付出并不多,索回的却很惊人的多!
看来,人不见得都能从大自然中获取拯救的可能,人与自然除了
交流,还有对立的一面。穆旦在其《智慧之歌》中写道:爱情、友谊、理
想都属“幻像”———

   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
/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
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②

诗人写出了大自然“残 忍”的 一 面,并 摆 出 了 自 己 与 这 位“暴 君”


抗争的姿态。这首诗也艺术地宣告了那条试图通过与自然和解甚至
合一而使自己获救的道路可能是行不通的。
穆旦似乎以写诗的方式,不断同自己、同他那个时代的诗人进行
“思想诉讼”:每 当 自 己 或 别 人 提 出 一 种 摆 脱 困 境、获 得 拯 救 的 方 案
时,他便会提供充足的反 例,从 逆 向 进 行 论 证,以 证 明 这 个 方 案 的 虚
妄性。这就是穆旦思想的 超 拔 之 处,在 那 个 不 大 习 惯 独 立 思 考 的 年
代里,他和少数诗人(如唐湜)以优秀的诗篇来运载自己的情思,标刻

① 唐湜《忘忧草》,出处同上,第 125─126 页。
②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14 页。
26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出了十年文革时代中国民族情感的深度和哲思的高度。
当然,穆旦并不 总 处 在 “与 自 己 或 别 人 打 架 ”的 情 绪 状 态,事 实
上,他 晚年创作的多 首诗 显示了人到中年的诗人安恬的心境,而“秋
天”正是他用以传达自 己 这 种 心 情 的 季 节 符 号。 在 他 文 革 时 期 创 作
的 28 首诗中,就有两首以“秋”为题,另有多首诗写到了秋日的景况。
其中写得最好的是作于 1976 年 9 月的那首《秋》:

   一整个夏季,树木多么紊乱!/现在却坠入沉思,像在总结/
它过去的狂想,激愤,扩张,/于是宣讲道理,飘一地黄叶。
田野的秩序变得井井有条,
/土地把债务都已还清,
/谷子进
了仓,泥土休憩了,
/自然舒了一口气,吹来了爽风。
呵,水波的 喋 喋,树 影 的 舞 弄,
/和 谷 禾 的 香 才 在 我 心 里 扩
散, /在这恬静的、秋日的港湾。①
/却见严冬已递来它的战书,

穆旦在 1975 年 8 月 22 日 至 1977 年 1 月 28 日 期 间,曾 给 青 年


诗歌爱好者郭保卫写了 24 封以谈诗为主要内容的信,他曾在第 2 封
信中对 他 的 “诗 徒”说:秋、冬 是 他 喜 爱 的 两 个 季 节,“它 们 体 现 着 收
获、衰亡,沉静之感,适于在此时给春夏的蓬勃生命做总结,那蓬勃的
春夏两季使人晕头转 向,像 喝 醉 了 的 人,我 很 不 喜 欢。 但 在 秋 季,确
是令人沉静多思,宜于写点什么”② 。这封信所谈的 感 想在《秋》一诗
中得到诗意的展现,穆旦 还 连 续 在 致 郭 保 卫 的 第 14、
15、 22 封 信
18、
里谈他对秋季的偏爱,以及秋天能促动诗歌创作的话题。
在穆旦上述《秋》诗中,诗人不再做通过自然而使人获救的尝试,
自然(秋天)景象被用做呈现诗人“安恬”心境的客观意象。在诗的结
尾,已进入人生秋季的诗人平 静 地 接 过 了 冬 季 (死 亡 的 象 征)送 来 的
请战书,显示了他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平和冷静的心态。此时,诗人

① 同上,第 336─338 页。
② 穆旦《致郭保卫的信》(二),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 旦 作 品 卷),珠 海:珠
海出版社,
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224 页。
第十章   流放者的生存境遇和自我拯救 261

已不需考虑如何摆脱 生 存 困 境,平 心 静 气 地 走 向 死 亡———这 永 恒 的


睡眠,不就步入最彻底也 是 最 后 的 拯 救 之 路 吗?这 也 是 与 穆 旦 年 龄
相近的诗友唐湜的心境:

   道路要引向一个终点,
/旅程要走向最后的恬静,
/生涯的最
后是一个坟茔,/人的归宿是山中的睡眠…… ①

在唐湜和穆旦的这两首诗里,死亡被表现得较为平淡:死只是生
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生 的 必 然 归 宿。 他 们 不 必 把 死(牺 牲)作 为 人 生
最辉煌的“亮点”来写———十七年诗歌和文革地上诗歌正是通过写普
通人的牺牲,使 之 实 现 向 英 雄 境 界 的 升 华;他 们 也 没 有 展 示 死 亡 的
“悲壮”性———十七年诗歌和文革地上诗歌总免不了写英雄人物如何
慷慨激昂、视死如归,这样,死亡反倒成了人生的“圆满结局”,若不死
(如雷锋),普通人就成不了英雄。可见在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中,死亡
是“人”向“英雄”(人格神)转 化 的 基 本 仪 式。 但 穆 旦 们 拒 绝 把 人 “英
雄化”,他们笔下的抒情主人 公 都 是 一 些 自 尊 而 卑 微 的 “小 人 物”,他
们并非尽善尽美的“完 人”,只 是 一 些 有 七 情 六 欲 的 凡 夫 俗 子。 他 们
却比“完人”更可亲近,尽 管 他 们 的 人 生 和 性 格 都 程 度 不 同 地 具 有 残
缺性。

① 唐湜《默想》(十四),见《蓝色的十八行》(唐湜十 四 行 诗 卷),北 京:燕 山 出 版


社,
1995 年 7 月,第 1 版,第 225─226 页。
26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
和反“模式化”写作

路边       
一棵几百年的大树
已被伐去三年
地面上
留下了一个
消失不了的
圆型的伤疤 ①

这是诗人牛汉 1974 年创作于湖北咸宁的“干校诗”,诗篇里那个


醒目的“伤疤”凝结了诗 人 自 身 近 二 十 年 的 不 幸,它 同 样 是 中 国 民 族
和全 人类千百年来苦难历史的象 征 性 写 照;而且它还展示了一种与
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主 流 美 学 截 然 不 同 的 审 美 类 型———“残 缺”与“破
损”。如第三章所述,文革 政 治 生 活 具 有 浓 重 的 唯 美 主 义 倾 向,建 立
尽善尽美的“新世界”是当时的社会价值诉求。唯美化的时代精神制
约着 文 革 地 上 诗 歌 的 创 作 路 向:既 然 社 会 生 活 被 先 验 地 认 定 是 “完
美”的,诗歌就不应该表现消极、阴暗面,否则,诗作会被看成是给“无
限光明”的社会主义中国抹黑,作 者会 被 当 作朝洁白无瑕、江山如画

① 牛汉《伤疤》,见《牛汉诗选》,北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
第 79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63

的祖国泼污水的“吐痰分子”;既然社会上的人按阶级成分划分为“革
命”与“反革命”两大阵营,诗歌 人 物 的 “好”“坏”类 型 就 不 可 混 淆,就
连诗 歌的动物、植物意象和时空意象也应遵循固定的政治标准来构
造。
穆旦的《退稿信》一诗 从 特 殊 的 角 度,摹 仿 当 时 刊 物 编 辑 给 作 者
写退稿信的口吻,从三个层 次 对 文 革 时 期 的 文 艺 美 学 进 行 了 “诗 意”
的勾画。诗的第一节涉及的是文革文学的人物塑造规则:“您写的倒
是一个典型的题材,
/只是好人不最好,坏人不最坏,
/黑的应该全黑,
白的应该全白,
/而且应该叫读者一眼看出来。”当时的文学作品的确
布满了按二元对立原则 刻 画 的 脸 谱 化 人 物,非 常 便 于 读 者 辨 认。 诗
的第三、四节介绍的是如何表现现实生活的原则:

   您写的 是 真 人 真 事,不 行;
/您 写 的 是 假 人 假 事,不 行;
/总
之,对此我们有一套规定, /最好请您按照格式填写人名。
您的作品 歌 颂 了 某 一 个 侧 面,
/又 提 出 了 某 一 些 陌 生 的 缺
点,
/这在我们看来都不够全面,
/您写的主题我们不熟稔。①

这里否定的是对生活的 真 实 描 写,并 设 置 了 不 准 写 生 活 阴 暗 面
的禁区。令人 感 到 不 可 解 的 是:既 然 文 革 时 期 把 人 划 归 为 “好 ”与
“坏”两大类,依据 这 种 二 元 对 立 思 维,现 实 生 活 中 有 “光 明 ”、有 “阴
暗”是说得通的;但是权力话 语 却 试 图 否 定 “阴 暗 面”的 存 在,这 就 显
示了文革话语系统的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退稿信》第 二 节 和 第 五 节 对 创 作 者 提 出 了 尽 善 尽 美 的 “高”要
求,诗的最后总结道:“我 们 要 求 作 品 必 须 十 全 十 美,
/您 的 来 稿 只 好
原封退回。”诗人自己称《退 稿 信》是 “游 戏 之 作”② ,它 以 戏 谑 的 语 言

① 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58
-359 页。
② 穆旦《致郭保卫的信》(二十),见曹元勇编《蛇的诱 惑》(穆 旦 作 品 卷),珠 海:
珠海出版社,
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255 页。
26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对文革文艺美学予以了嘲讽。
穆旦的《演出》对文革 艺 术 和 社 会 生 活 本 质 的 表 现 更 为 内 在、深
刻:人生大戏场,戏场小天地,文革社会就是一个广阔的戏剧舞台,每
个人或自愿、或被迫地参与其中,不是充当演员,便是成为观众;文革
“戏台”上下的中国人因长期浸淫于戏剧化的氛围里,对虚伪、矫情的
“假面”表演已是习以为常,“而对天真和赤裸反倒奇怪:
/怎么会有了
不和谐的音响?/快把这削 平,掩 饰,造 作,修 改”。 当 虚 假 僭 越 了 真
实的“本”位,真实倒反而让 人感 到 不 自 然、不真实,真可谓:“假作真
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 真。”鲁 迅 在 本 世 纪 上 半 叶 曾 大 力 狙 击 中 华
民族“做戏的虚无党”国民性 格 和 中 国 文 学 的 “瞒 和 骗”特 征,这 些 劣
根性 在那几十年后不仅未能被清 除,反而在文革中变本加厉地恶性
发展。穆旦在诗第三、四节写道:

   为反 常 的 效 果 而 费 尽 心 机,
/每 一 个 形 式 都 要 求 光 洁,完
/“这就是生活”,但违 背 自 然 的 规 律,
美; /尽 管 演 员 已 狡 狯 得 毫
不狡狯。
却不知背弃了多少 黄 金 的 心/而 到 处 只 看 见 赝 币 在 流 通,

它买到的不是珍贵的共鸣/而是热烈鼓掌下的无动于衷。①

诗人把文革时代生活的 本 质 形 象 地 归 结 为 伪 币 驱 逐 真 币,堪 称
是对中国社会的深刻 洞 见。 诗 人 也 再 现 了 虚 饰、做 作 之“演 出”的 艺
术效果:缺乏真诚的“演出”无论使尽什么手段在形式上大做文章,它
收获的必定是观众客套、应 酬 的 几 声 鼓 掌。 这 是 诗 人 对 文 革 文 艺 界
虚假繁荣的戳破,是对假、大、空 文 艺 命 运 的 艺 术 仲 裁:“机 关 算 尽 太
聪明”,到头来只赢得观众的无动于衷,并必将被未来的时代所唾弃。
陈明远文革初期写过《戏》一诗,用以揭示文革时代精神状况:

① 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旦 作 品 卷),珠 海:珠 海 出 版 社,


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317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65

   骷髅要求/把你的皮肉/献给它
泥胎要求/把你的心血/献给它
脸谱要求/把你的头脑/献给它
它们就可以粉墨登场———/把残杀变成
一出浪漫的歌舞/把吃人变成/一门摩登的艺术 ①

诗中的“骷髅”、“泥胎”、“脸谱”皆为文革时期某种丑恶力量的指
称,它们通过获取人体的某 一 部分(皮肉、心 血、头脑),而使自己“人
化”,并掩盖住丑恶的本来面目;接着,这 些“人化”的丑怪登台亮相,
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歌舞。作品这就把那个时代现象与本质分裂的
虚假性直观地呈现于前。
文革时期,说假话已成为人们自我保护的基本手段,戴着面具跳
舞是当时诗人的基本抒情姿态。蔡其矫的《诗》针对这种创作状态写
道:

   不为 真 实 写 诗 很 容 易。/谎 言 只 为 掩 饰 空 虚。/光 荣 的 花
瓣/并不就是真理。
探索人心已成为诗的生命/也许曾经找到可又失落。/青烟
和灰烬/都是火的兄弟。②

面对权力话语,诗人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言说状态:坚持真诚地言
说的 诗人为数不会太多,因为选择这一抒情姿态就意味着选择被监
禁、掉脑袋的命运;部分诗人为自保而说假说;部分诗人则缄口不语,
做出沉默的选择。因此,能否真诚地抒发内心的“实情”,真诚地表达
对现实的“实感”,是区别真诗人和伪诗人的重要尺度。蔡其矫的“探

① 见《七家诗选》,北京:中国友谊 出 版 公 司,
1993 年 1 月,第 1 版,第 209 页。
又:据陈明远《炼狱之火》(诗集手稿),《戏》一诗 又 名《戏(样 板 戏)》,诗 后 署
写作时间为“1966 年初稿”,“
1967 年修改”(见手稿第 208 页)。
② 见《蔡其矫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105 页。
26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索人心已成为诗的生命”虽是常识,可在那个特定年代要真正坚持这
一写作立场实属不易。
穆旦一方面写《演出》、《退稿信》讽刺文革文艺的虚假性,另一方
面对“写真实”理论问 题 进 行 认 真 思 考。 他 在 写 给 郭 保 卫 的 信 中 说:
“文学本来有两类题材,一类 是 写 ‘应 该 如 何’,这 是 描 写 理 想 人 物 和
世界,是把现实美化,是浪漫主义;另一类是写‘事实如何’,这是现实
主义,描写实际 上 的 情 况,不 加 以 美 化。 咱 们 现 在 缺 乏 的 就 是 这 一
种。过一百年,人们要了解 我 们 时 代,光 从 浪 漫 主 义 看 不 出 实 情,必
须有写实作品才行。”① 穆 旦 这 番 分 析 如 今 看 来 并 不 算 什 么 “高 论”,
但他确实指出了那个时代诗歌的通病:它们未能依“现实如何”原则,
真真切切地表现社会生活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文革是民族狂热火山似的喷发,是一场天塌地陷的社会大地震。
火山 爆 发、地 震 冲 击 之 后,出 现 于 人 间 的 绝 非 “东 风 浩 荡”、“莺 歌 燕
舞”(文革地上诗套语)的“大好局势”,而是满目疮痍、废墟遍地,是大
量生灵的毁灭和受伤。面 对 这 幅 残 破 的 真 实 社 会 生 活 图 景,那 些 葆
有艺术良知的流放者诗人,拒绝像活跃于地上诗坛的诗人那样,用甜
腻腻的歌声赞美文化大革命的“辉煌胜利”。在极为恶劣的物质和精
神环境下,流放者诗人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着真实的社会生态,用自己
的心 灵感应着民众的痛苦,创作出了一批如实地描绘社会的残败面
貌、真切地抒写心灵受创痛苦的诗歌作品。

   沉寂中听不见一点足音,
/鬼火在草丛中跳荡,
/我梦见现代
人类的一片荒原。
死去的死去了,活着 的 依 然 活 着。/岁 月 把 脸 拉 长,空 间 结
下破壳。/荒坟、墓碑、化石、骨灰盒……/禁书、藏书、遗书、绝命

① 穆旦《致郭保卫的信》(十 七),见 李 方 编:《穆 旦 诗 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2 版,第 250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67

书、自白书…… ①

这是青年诗人哑默眼中 的 文 革 社 会 图 景,作 品 写 出 了 荒 原 的 死
寂、鬼火闪闪的恐怖,它展现的不再是国家出版物诗歌那般完美如画
的生活场面。穆旦诗作里也时常闪现出荒原、坟墓的影子 ② ,有意思
的是,穆旦写这些暮年诗篇时,正在翻译 T.
S.艾略特、W.H.奥登等
英国现代派诗人的作品,艾略 特 笔 下 的 “荒 原”自 然 可 能 对 穆 旦 写 这
些表现他对现实体验的作品构成一定的影响。③
出现于流放者诗人笔下的还有大量有关生命受伤、残破的“非完
美型”诗歌意 象。 牛 汉 的 诗 “盛 产”这 类 伤 残 意 象:被 雷 劈 的 半 棵 树
(《半棵树》)、被 砍 断 的 竹 根 (《毛 竹 的 根》)、遭 践 踏 的 车 前 草 (《车 前
草》)、被砍之树的伤疤(《伤 疤》)、耳 聋 的 音 乐 家(《贝 多 芬 的 晚 年》)、
流血的蚯蚓(《蚯蚓的血》)……其中写得最触目惊心的是上一章所引
《华南虎》中那只鲜血淋漓的破碎虎爪。牛汉的《雪峰同志和斗笠》为
干校 生活的速写之作,它先描绘了诗人冯雪峰在干校劳动午休时的
睡态,接着又写道:

   雪峰同志醒了, /揉一揉胸部, /对我说: /要时刻保护它, /胸


腔 里/有 肺 叶 和 心 脏。/他 没 有 说,
/他 的 胸 骨 上/集 中 营 留 下 的
创伤,
/还在隐隐作痛哩!④

诗的结尾聚焦于老诗人 冯 雪 峰 受 伤 的 胸 骨,一 方 面 写 出 了 牛 汉
对前辈诗人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凸现了一个一身铮铮硬骨、令

① 哑默《苦行者》(组诗),见 哑 默 《乡 野 的 礼 物》,贵 阳:贵 州 民 族 出 版 社,


1990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13-115 页。
② 参阅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14 页,第 322 页,第 325 页。
③ 穆旦译的这些现代主义 诗 歌 在 他 去 世 后,汇 编 为 《英 国 现 代 诗 选》(译 者 署
的是他的原名查良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5 月,第 1 版。
④ 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54-55 页。
26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众多患了“软骨症”的诗人汗颜的真诗人形象。
诗人公刘的《吹号者之死》用高度聚合的意象写“觉醒者”所受致
命的创伤和死亡:

   告诉我,大地!/为什么,吹号者 突然仆倒,
/他竟以头颅作
鼓槌,/对准你的胸脯猛敲?
而那最后一缕血丝/也随颤音之波四散飞飘;
/远了!远了!
为什么医生又开始号啕?/为什么这一切不能写进讣告?/
肺叶破裂!/空气不够!①

在文革精神高压期,人 们 大 多 昏 昏 而 睡,进 入“冬 眠”期;然 而 有


少数“先觉者”(真正的诗人 通 常 是 这 类 人)醒 转 过 来,他 们 比 昏 睡 者
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空气”不 足、心 肺 受 挤 压 的 痛 苦。牛 汉 上 面 那 首
写冯雪峰的诗,再现的正是“先觉者”的生命状态:老诗人从睡眠中醒
来后,揉了揉胸部,他一定 有 说 不 出 多 难 受 的 憋 闷;老 诗 人 提 醒 后 辈
要保护好胸腔里的心、肺并非多余之举。然而,仍有少数“先觉者”不
顾空气的稀薄,他用尽最 后 一 口 气,吹 响 了 号 角,接 着 便 因 肺 叶 破 裂
而身亡。公刘诗中这个鲜 血 流 淌 的 破 碎 肺 叶,是 流 亡 者 诗 人 高 扬 起
的一面美学的风旗:这吐血身死的“先觉者”,让文革地上诗歌中无数
高大完美的英雄偶像黯然失色。
陈明远多次写到受伤的鸟意象:

   只为挣脱 腿 上 的 镣 铐/猛 地 撕 断 双 脚,
/剧 痛 又 转 成 麻 木/
一举冲破云霄!②

上帝折断我的一面翅膀,
/我被从云端扔进海洋,
/白羽和血

① 公刘《仙人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第 1 版,第 197 页。
② 陈明远《冲天之 歌 》,见 《劫 后 诗 存 》,北 京: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
1988 年,第 1
版,第 85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69

花的碎片轰响,
/波谷不忍心将我埋葬。①

这两首诗并非纯粹的纪实之作,它们或以撕断双爪、挣脱枷锁的
鸟,或以被折断翅膀的大鹏鸟,喻示诗人及其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渴
望冲 破囚牢的精神欲求,抒写他们在精神领域奋力搏击而突遭厄运
的悲愤。陈明远还以维纳斯雕像被焚表现了美的沦丧和美好事物的
毁灭:

   你触犯天条赤裸/充满诱惑的 肉身/东方的异端裁判所/对
你宣判:火刑/喷火兽的利爪/撕裂你拖地的浴裙/……雪白的肌
肤被薰黄/烤焦纷扬为灰烬…… ②

诗作展示的是 1966 年夏秋之交破“四旧”运动中常见的场面:珍


贵的文化遗产被当作封、资、修“毒品”而遭焚烧。这似乎属于中外历
史的一个通则:文化专制时代往往是道德至上主义、唯美主义和禁欲
主义盛行的阶段。在文革 这 个“僧 侣 式”的 社 会 环 境 里,那 尊 赤 身 裸
体的维纳斯像自然难逃被毁厄运。但据说当时有些善于变通的人给
家里的维纳斯像穿上小布裙,奇 迹 般 地 使 这 位 “女 神”免 遭 红 卫 兵 焚
烧之灾 ③ ,这一令人哭笑不 得 的 小 插 曲 透 露 了 文 革 权 力 话 语 的 禁 欲
主义倾向:它不能直面健硕的女性胴体,它害怕受到欲望“魔鬼”的诱
惑;然而,只要用衣物遮掩住 女 神充 满“罪 恶”的肉体,她便可以得以
“全身”。这是一种虚伪 的 审 美 态 度,是 一 种 不 敢 正 视 健 康 人 体 之 美
的畸形审美心态。这也是文革地上诗歌的审美指向:禁欲、变态而冷

① 陈明远《大鹏之歌》,见《七家诗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3 年 1 月,
第 1 版,第 86 页。
② 陈明远《维纳斯》,出处同上,第 182 页。
③ 据说茅盾的夫人在红卫兵抄家前给女神像穿上连衣裙,“小 将 们”在 茅 盾 家
破“四旧”时并未 毁 坏 女 神 像。 参 阅 杨 健 《文 化 大 革 命 中 的 地 下 文 学 》,北
京:朝华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第 1 版,第 13-14 页。
27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酷、虚伪,它同流放者诗歌的真实、合情、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了鲜明
的对照。而文革主流美学 一 味 追 求 尽 善 尽 美 的 倾 向 恰 恰 是 畸 形 的:
现实生活并非总是十全十美,而有人偏偏不准表现缺陷,这难道不是
一种变态吗?诗评家谢冕在评述新时期“归来者”诗歌时曾富于思辨
地指出:“‘归来 者’诗 歌 以 丰 富 的 艺 术 实 践 对 历 史 实 行 了 重 大 的 反
拨,它证实先前人们所倡 导 的 完 美 是 实 际 上 的 残 缺。 而 表 现 这 一 实
际残缺却造出中国诗 当 代 真 实 的 完 美 ”① 。 需 要 作 点 补 充 的 是,“归
来者”诗人重返新时期诗坛发表的诗作,大批乃是创作于文革黑暗的
岁月里,这表明了流放者诗人对文革“完美”型主流美学的反叛立场。

审美上的独立姿态使流放者诗人能抵抗地上诗坛千人一面的套
语式诗歌写作方式的侵蚀,走向诗歌艺术创新之路。当然,流放者诗
人诗 艺创新追求并非在完全与诗 歌 遗 产 隔绝 的状态下进行,他们从
前人的创造中汲取着灵感和经验教训。流放者诗人因置身于主流文
坛之外,在社会的边缘地带生存,他们能够摆脱十七年诗歌发展史中
形成 的仅向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 学 习 的 艺术 道路;绝大多数流放者
诗人把目光投向异域,向外国一切有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诗人、诗
派学习。流 放 者 诗 人 在 “地 下 ”状 态 与 外 国 诗 歌 的 秘 密 “接 头 ”,使
1949 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渐与世界诗坛隔绝的当代中国诗 界,
局部地恢复了同外面世界正常的往来,并使单一向民歌、中国古典诗
歌传 统学习而日渐贫弱的当代中 国 诗 歌,因吸收了异族文化的营养
而开始“面带血色”。
流放者诗人不分年龄层 次,大 多 在 艰 难 的 岁 月 里 一 边 创 作 着 带
血的诗篇,一边翻阅着国外诗人的作品集。相对来说,一些中老年诗
人由 于有扎实的外文功夫,这就利于他们去读原汤原汁的外文诗歌
原作。绿原是德语诗歌的 著 名 翻 译 家,他 能 自 由 出 入 于 德 国 诗 歌 精
美的艺术世界;蔡其矫 50 年代在中央文学讲习所讲授外国文 学,曾

① 谢冕《转型期的情绪记 忆》,见 《鱼 化 石 或 悬 崖 边 的 树》(归 来 者 诗 卷)“编 选


者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4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71

翻译了美国 诗 人 惠 特 曼 的 诗 稿,他 也 热 衷 于 拉 美 诗 人 聂 鲁 达 的 翻
译,① 这些翻译外国诗歌的 活 动 自 然 会 对 诗 人 的 创 作 形 成 潜 移 默 化
的影响。
穆旦是流放者诗人中外 文 程 度 最 高 的 一 位,他 自 青 年 时 代 起 就
开始阅读、译介外国诗 歌。 文 革 期 间,他 补 译、修 改 拜 伦 的《唐 璜》和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新译普希 金 的 《欧 根 · 奥 涅 金》,以 及 《丘 特 切
夫诗选》、《英国现代诗选》等,尤 其 是 在 翻 译 这 最 后 一 部 诗 集 的 过 程
中,穆旦收益较多。他的诗 友 杜 运 燮 对 此 评 论 道:“穆 旦 是 中 国 最 早
有意识地采取叶芝、艾略特、奥登等现代诗人的部分表现技巧的几个
诗人之一。 他 到 晚 年 还 说:‘Auden(指 早 期 的 奥 登 )仍 是 我 最 喜 爱
的。’”②
青年诗人中只有少数在文革前接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能直接读
外文诗,陈明远是其中的 一 位,他 回 忆 自 己 当 年 的 阅 读 经 历 时 写 道:
“中学和大学时代,我习惯于做完 数 学 习 题的 余暇中,从俄文直接读
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叶赛宁,从英文读拜伦、雪莱、济慈、惠特曼、艾略
特、叶兹、泰戈尔……从德文阅读歌德、海涅、尼采、里尔克 ……”③ 更
多的青年诗人则借助 译 本 同 外 国 诗 人、作 家 进 行“对 话”。 黄 翔 的 长
诗《阁楼》展现的是在他的青年诗友哑默家那间小阁楼上进行的阅读
和写作生活场景:“海明威经常在这里做客”,泰戈尔和罗曼·罗兰的
作品被奉为精品收藏起来。诗人在长诗的结尾写道:

   黄昏/我总爱用冷 水 沐 浴/然 后 静 坐 在 书 架 旁 边/我 眼 前 晃


出黑暗幢幢/从书架上走下太多的智者———
这是柏拉图亚里士 多 德 苏 格 拉 底/穿 着 席 地 的 长 衫 拂 着 宽

① 公木《干雷酸雨走飞 虹》,见 《蔡 其 矫 诗 选》(代 序),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1 页,第 7 页。
② 杜运燮《穆旦诗选·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 1 月,第 1 版。
③ 陈明远《自叙》,见《七人诗选》,北京:中国友谊 出 版 公 司, 1993 年 1 月,第 1
版,第 168 页。
27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袖/这是卢梭伏尔泰孟德 斯 鸠/跟 在 他 们 后 面 的/是 达 · 芬 奇 和


拉斐尔/还有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还有但丁歌德和贝多芬
他们围坐在我的屋子里/我静静地坐在他们身边/宛似走入
一本无字天书/他们谁也没有说话/我却听了许多 ①

青年诗人哑默的《他和我》以寥寥 10 行诗,写出了与法国象征诗
人波德莱尔在深层次上的精神对话:

   他的诗园 里/开 过/《恶 之 花》


/我 的 生 命 之 树 上/结 着/恨 的
果/因为/人们的意识里/栽满/荆棘 ②

这首小诗的作者哑默因出身资本家家庭而于文革前几年被剥夺
了上大学的机会,他自愿来到 贵 阳 市 郊 区 一 个 名 叫 “野 鸭 塘”的 小 村
庄当小学教员。在文革动乱岁月里,诗人栖居的那个小家变成“野鸭
沙龙”,在这里,他与青年朋 友 们读 诗、写 诗,过着“自我放逐”的蛰居
生活,黄翔的《阁楼》、《楼梯》等 总 题 为 “诗 人 的 家 居”的 组 诗,表 现 的
就是哑默“野鸭沙龙”里 丰 富 而 有 情 趣 的 生 活。 何 为 诗 人 的 “自 我 放
逐”生活?“自我放逐”主要指内心 的 流 亡,“流 亡 是 过 着 习 以 为 常 的
秩序之外的生活”,“它 是 游 牧 的、去 中 心 的”③ 。 在 远 离 权 力 中 心 的
乡村里,哑默得以较为“自主”地阅读、思考和写作。他这首短诗展示
了 与当时文革诗坛上流行的作品大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
诗人受波德莱尔启示,以一双“审丑”的眼睛捕捉着文革社会的邪恶、
丑陋,他的诗表现了郁结于诗人自身和广大中国人心里的那腔仇恨
情绪。诗的表现方法也很 别 致,诗 人 用 三 个 植 物 意 象 的 组 合 来 表 达

① 黄翔《阁楼》,见《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 56 页。
② 哑默《乡野的礼物 》,贵 阳:贵 州 民 族 出 版 社,
1990 年 12 月,第 1 版,第 51
页。
③ 艾德华·萨依德《寒冬心灵》,见萨依德《知识分子 论》(绪 论),台 北:台 湾 麦
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 11 月,初版,第 9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73

他的情思———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启发他审丑的催媒;“我的生命
之树上”结着的“恨之果”,直 观 地 呈 现 了 诗 人 的 情 感 状 态;人 们 意 识
园地里长满的“荆棘”意 象 则 暗 示 了 文 革 时 期 人 们 精 神 世 界 的 荒 芜,
正是因为缺 乏 对 人 的 精 神 世 界 的 精 心 培 植,才 会 结 出 这 么 多 的 野
果———“恨之果”。
哑默这首小诗是典型 的 意 象 诗,他 的 理 念(“恨”)是 通 过 三 个 意
象的组合而呈现出来,诗人并没有描述恨的状态,更没有直接发表议
论。艾兹拉·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
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一 个 人 与 其 在 一 生 中 写 浩 瀚 的 著 作,还
不如在一生中呈现一个意象。”① 哑默这首诗自然还难以称得上是旷
世杰作,但至少它的艺术表现是清新独特的,它没有构造地上诗坛随
处可见的“苍松”、“翠柏”之类套语式植物意象,它也不像当时的许多
诗歌(甚至包括一些地下诗 作)把 诗 当 作 自 然 景 色 的 素 描,当 作 狂 热
激情的倾倒池,当作抽象哲理的大讲坛(这些都是“非诗”的散文化表
现手法)。在描述、说明(议论)、呈现三种艺术表现手段中,哑默这首
诗采用了“呈现”的手段来直观地敞现人们的精神状态。哑默把自己
的作品称为“非 模 式 文 学”② ,他 的 诗 友 黄 翔 对 诗 歌 创 作 的 “非 模 式
化”也作过精彩而简短的论述:“当我们弄清楚形式有异于模式时,诗
歌也就呼吸自如了。”③

事实上,一切有追求的流 放 者 诗 人 都 试 图 摒 弃 文 革 主 流 诗 坛 的
“模式化”(套语式)写作方法,力求在诗艺上有所开拓、有所创新。穆
旦在写给郭保卫谈诗艺的信中提出了“诗应该写出‘发现底惊异’”之
要求,他进一步解释说:“你对生活有特别的发现,这发现使你大吃一

① 艾兹拉·庞德《意象主义者的几“不”》,见裘小龙 译《意 象 派 诗 选》,桂 林:漓


江出版社,1986 年 8 月,第 1 版,第 152 页。
② 哑默《乡野的礼物》目录,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12 月,第 1 版。
③ 黄翔《留在星球 上 的 札 记 》(
1968-1969 年 诗 论 ),见 《黄 翔 作 品 集 》(打 印
稿),第 488 页。
27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惊(因为不同于一般流行的看法,或出乎自己过去的意料之外),于是
你把这种惊异之处写出 来,其 中 或 痛 苦 或 喜 悦,但 写 出 之 后,你 心 中
如释重负,摆脱了生活给 你 的 重 压 之 感,这 样,你 就 写 成 了 一 首 有 血
有肉的诗,而不是一首不关痛痒的人云亦云的诗。所以,在搜求诗的
内容时,必须追究自己的 生 活,看 其 中 有 什 么 特 别 尖 锐 的 感 觉,一 吐
为快的。然后还得给它以适当的形象,不能抽象说出来。”①
穆旦向他的“诗徒”传授的这套诗艺是从自身创作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 灼 见,他 本 人 的 诗 歌 总 有 那 么 一 种 与 众 不 同 的 “怪”调,给 人 以
“特别尖锐的 感 觉”。 对 于 苍 蝇 这 种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被 人 厌 弃 的 小 飞
虫,穆旦像是一位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徒给予它深切的关怀,他在
《苍蝇》一诗中吟道:

   苍蝇呵,小小的苍蝇,/在阳光下飞来飞去, /谁知一日三餐/
你是怎样寻觅?/谁知 道 你 在 哪 儿/躲 避 昨 夜 的 风 雨?/世 界 是
永远新鲜, /生活着,快乐地飞翔,
/你永远这么好奇, /半饥半饱,
活跃无比,
/东闻一闻,西 看 一 看,
/也 不 管 人 的 厌 腻,
/我 们 掩 鼻
的地方/对你有香甜的蜜。②

诗人自己虽身处恶劣 环 境,却 来 操 心 苍 蝇 的 住、食 状 况,从 中 体


现的是丰厚的博爱精神;写苍蝇的“好奇心”,写苍蝇尽往人类认为恶
臭的地方飞,去寻找它“香甜 的 蜜”,诗 人 没 有把人类的香、臭标准强
加给小飞虫,这说明他能以平等的态度面对一切生灵,这是人类中罕
见的和平心态———尤其是在人与人都要互相倾轧的文革时期。
对于日常生活场景,穆 旦 不 会 去 机 械 复 制,总 力 图 写 出“奇”来:
“清晨在桌上冒热气的面包/驱走了夜的怀疑之阴影,
/它使我又感到

① 穆旦《致郭保卫的信》(二),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 旦 作 品 卷),珠 海:珠


海出版社,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223 页。
②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09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75

了太阳的闪动/好似我 自 己 额 上 跳 动 的 脉 搏。”① 诗 人 在 这 些 看 似 无
甚关 系的意象中建立起了一条秘 密 的 感 情暗 道:黑夜给人以阴和冷
的不快之感,但早餐桌 上面 包冒着热气,这热气的源泉是太阳(阳光
照射 使小麦成熟),这热的气和阳 光 驱 走 了黑 夜的冷和阴;同时人额
上脉搏像阳光一样闪动着,这与黑夜的静形成对比。总之,这一节诗
本意是说:面包(劳 动 )赶 走 了 黑 夜 带 来 的 疑 虑,使 人 获 得 了 “实 在 ”
感,但诗人却把这点情思、体验写得曲曲折折,令人回味无尽。
再来看穆旦是如何写景物的:“大自然在春天破土动工,
/到秋天
为美修建了住宅,
/锄头在檐下静静靠着,
/看白云悄悄把她载来。”②
第一、二句借助一个建筑意象,搭起了春天与秋天的关系:动工 ─ 完
工,这种季节之间的关联已够新奇了。第三、四两句似乎是一幅关于
锄头的静物画,但锄头分明瞪大眼睛看天上白云飞把她(美?)运送过
来,这两行诗写得多奇!它 们 令 人 想 起 了 梵 · 高 的 一 幅 画:画 中,那
双地 板上沾着泥土的鞋的鞋口很 触 目,像是那鞋在张着口诉说旅途
的疲惫,诉说人生的辛劳,以及感叹回到“家”后的舒适……
在穆旦诗中,写出季节的奇异关联之作还有《夏》。在夏天———

   太阳要写篇伟大 的 史 诗,
/富 于 强 烈 的 感 情,热 闹 的 故 事,

但没有思想,只是文字,文字,文字。

接着,冬天到了,随后是春天的来临———

   冷静的冬天是个批评家,
/把作品的许多话一笔抹杀,
/却仍
然给了它肯定的评价。
据说,作品一章章有 其 连 贯,
/从 中 可 以 看 到 构 思 的 谨 严,

① 穆旦《面包》,见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年 9 月,
第 1 版,第 357 页。
② 穆旦《秋(断章)》,同上,第 339 页。
27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因此还要拿给春天出版。①

把夏天比拟为激情洋溢、纵笔挥写伟大史诗的诗人,这是第一个
有意思的比喻;接着,诗人 顺 着 上 述 想 像 的 脉 络,把 冬 天 和 春 天 分 别
当作批评家和出版家来塑造,这样,夏、冬、春三个季节与创作、评论、
出版三种文化现象之间 就 形 成 了 一 种 崭 新 的 联 系。 更 有 趣 的 是,诗
作还刻画了三个季节的 不 同 个 性:夏 天 的 狂 热、冬 天 的 冷 静、春 天 的
严谨都非常 的 鲜 明 突 出。《夏》一 诗 充 分 展 现 了 穆 旦 诗 歌 感 性 与 知
性、抒情的轻灵与玄思的机智结合为一体的风采。
《自己》是穆旦表现“自 我 的 迷 失”之 困 惑 的 诗 作,诗 人 在 最 后 一
节写道:

   另一个世 界 招 贴 着 寻 人 启 事,
/他 的 失 踪 引 起 了 空 室 的 惊
讶:
/那里另有 一 场 梦 等 他 去 睡 眠,/还 有 多 少 谣 言 都 等 着 制 造
他,
/这都暗示一本未写出的传记:
/不知我是否失去了自己。②

这首诗的主 人 公 是 “他”。“他”怀 疑 自 我 迷 失 了,照 常 理,应 由


“他”来贴寻人启事,但却出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启事;“他”的自我
失踪了,本应让“人”感到惊讶,但诗中出现的是惊讶的空室意象———
这都是够“有悖”于日常生活逻辑的了。三、四、五句诗呈现的是三种
怪异 的 “召 唤 ”关 系:梦———等 着 人 去 睡,而 不 是 人 睡 着 后 入 梦;谣
言———等待机会编排人,而不是人制造谣言;传记———等着作为传主
的人的到来,而不是人等 着 自 己 进 入 传 记 中 成 为 名 人。 在 上 述 三 组
“召唤”关系中,现实生活 中 的 主 客 体 进 入 这 首 诗 的 世 界 后 互 相 调 换
位置,主体呈现出被动态,客体反而呈现出主动态。诗人通过再现主

① 穆旦《秋(断章)》,见李方编《穆旦 诗 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28-329 页。
②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35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77

体(人)的“被动”状 态,传 达 现 代 人 在 现 代 社 会 的 现 代 感 受———异 化


感、自我的迷失感。在中国新诗史上,把现代人的自我迷失体验写得
如此真切而奇异似乎并不多见。
诗人唐湜有一首表现诗歌创作体验的十四行诗《白色的岛屿》写
得不同凡响:

   呵,安静的小床,早晨,/你可是我梦幻里白色的岛屿,
/在那
儿,在奇异的想像之旅, /心儿上会涌现出纯洁的感情;
我可爱在霞光闪闪的黎明,
/在你周围的湖上,像条鱼/在阳
光的金色雨里沐浴,
/在诗的光芒里沉酣得那么深;
这样,就像钓虾的 孩 子 样,
/我 拿 起 我 欢 悦 的 蓝 色 水 笔,
/来
钓取飞腾在空中的意象,
/管它是天国门扉上的云雀,
/或忙碌的
蜂儿在采着花蜜,
/都凝结成我心底欢乐的音乐!①

此诗写的是诗人早晨醒来躺在床上构思、吟咏诗歌的平常事,诗
人用了一系列新奇的比喻和意象(湖中欢畅的游鱼、钓虾的孩子等),
呈现 出了诗歌创作活动酣畅淋漓 的 无 限 欢乐,使人直观地感受到写
作并不都是苦差使(文革 时 期 耳 提 面 命 的 写 作 方 式 令 很 多 作 者 叫 苦
连天),而是一种含着创造喜悦的“精神体操”。
公刘的《家乡》写一只 失 去 了 家 园 的 鸟,在 四 处 迁 徙 的 途 中 遇 见
了许多朋友———云、风、虹、帆、盲 人 的 拐 杖、孩 子 的 梦、囚 徒 的 目 光,
接着,诗作出现了这样具有创新性的想像:

   他们给我写了多少信啊,/每逢春天,就变成绿叶,
/一张,一
张,又一张,/挂满在所有的树上。
谁说鸟是没有通 讯 地 址 的?/你 看,每 一 棵 树/都 是 我 的 故

① 唐湜《蓝色的十四行》(唐湜十 四 行 诗 卷),北 京:燕 山 出 版 社,


1995 年 7 月,
第 1 版,第 121-122 页。
27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乡。①

流浪的鸟在途中它结交 了 许 多 朋 友,众 多 的 友 爱 凝 聚 成 树 梢 上
的绿叶———这是朋友们春天 发 来 的 信 件;鸟 虽 被 不 可 知 的 命 运 驱 逐
出了家园,但大地上的每 棵 树 都 有 一 个 对 它 敞 开 门 的 家。 把 原 本 是
孤苦无告、失魂 落 魄 的 漂 泊 主 题 写 得 如 此 温 暖,实 属 新 意 迭 出 的 诗
作。
陈明远在被关进牛棚面临生命危险时写过《宁愿》一诗:“他们要
是把我斩首,
/我宁愿亲自用利斧/砍掉高昂的头颅。/只为了每逢佳
节,
/把这血淋淋的灯笼/挂上天安门圆柱,
/俯看母亲们的队伍/从我
/在希望的 墓 碑 前 痛 哭,
尸体下面走过, /让 全 世 界 都 听 到/这 鲜 红 刺
眼的控诉!”② 诗人拿鲜血淋漓断头为灯笼(原创性意象)挂在天安门
城楼,触目惊心地显示文 革 暴 政 的 血 腥 性;由 于 鲜 血 的 迸 射,连 控 诉
声中也着上了一层鲜 红 的 色 彩———这 是 以 视 觉 写 听 觉 的 通 感 意 象,
内含着丰富的诗味。
陈明远的一曲《春的旋 律》运 用 新 奇 的 意 象,对 文 革 特 殊 环 境 下
的生命形态进行了独特的表现:

   挣脱火山灰和血污/野生的花束, /星星点点地/从铁丝网里
钻出,/蓬蓬勃勃地涌上五线谱——— ③

诗人以纵横交错的铁丝 网 为 音 乐 五 线 谱 的 谱 线,以 那 些 星 星 点
点的野花为参差错落的音符,组合成一个具体可感的音乐意象,演奏
了一曲奇异的生命赞歌。
诗人牛汉的作品多奇想、奇象:他以母牛反刍喻写诗过程的痛苦

① 公刘《仙人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第 1 版,第 196 页。
② 陈明远《劫后诗 存 》,北 京: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1988 年 第 1 版,第 103-104
页。
③ 同上,第 159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79

(《反刍》),以翩飞的蝴蝶喻撕碎的诗稿(《蝴蝶梦》),他想像树根向地
底伸展,是为了去拥抱地心里的太阳(《根》)。
牛汉用新鲜的意象来写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的暮年生活:

   风从窗口跳进来/用冷冷的 手/触 动 他———/一个没有声响


的/摇摇晃晃的音键 ①

在诗人笔下,丧失听力的贝多芬变成了一个失掉音响的音键,变
成了 一架摇摇晃晃的破钢琴,这一独特的音乐意象直观地彰显出老
艺术 家如风中残烛的衰老状态,写出了他内心虽有万钧雷霆却无法
轰鸣的痛苦。
牛汉诗中还有一首传达诗人对生活独特体验的新颖之作:

    暴 风 雪 过 后。/荒 凉 的 湖 边,
/一 排 小 船/像 时 间 的 脚 印/冻
结 在 厚 厚 的 冰 里;
/连 同 桨,/连 同 舵,
/连 同 牢 牢 地/拴 住 它 们 的
铁链。②

在牛汉笔下,时 间 被 凝 固 了,它 的 “脚 印 ”———小 船 被 冻 结 在 湖


里,这与古人对 时 间 巨 流 的 描 绘 有 多 大 的 不 同:面 对 滔 滔 时 间 之 流
水,中国古代哲人发出了“逝者 如 斯 夫,不 舍昼夜”的感喟,古希腊哲
人哀叹“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牛汉则以湖泊的固态化,象征文革
生命世界的停滞和冰冻 状 态。 牛 汉 在 散 文 中 曾 写 过 一 个 夏 天 的 湖,
与诗中这个冬天的 湖 形 成 了 呼 应 关 系:
70 年 代 初,诗 人 在 咸 宁 干 校
参加 围湖造田的惩罚性劳动,他脚下的向阳湖原先曾是方圆几十里
的富饶之湖,而当时湖已基本干枯萎缩,大批的生物在仅存的一小片
水域游动、挣扎,诗人沉寂 了 十 多 年 的 诗 心 突 然 被 拨 动,他 脑 海 中 浮

① 牛汉《贝多芬的晚年》,见《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2 月,
第 1 版,第 217 页。
② 牛汉《冻结》,同上,第 97 页。
28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出了“向阳湖最后闭上了眼睛……”① 这样充满悲哀的死亡意象。
牛汉对文革时代人的处 境 有 着 悲 悯 的 情 怀,但 这 并 不 意 味 着 诗
人要像摄像机一样录下时代生活的表象;对于日常生活的万象,诗人
尽量避免作平庸 的 表 现,否 则,写 出 的 作 品 与 文 革 流 行 诗 坛 众 多 的
“模式化”诗歌并无二致。牛汉介绍自己写诗的状态时说:“我自己觉
得,近几年来每写一首诗,都像是第一次写诗。……常常是怀着初学
写作 时的不安宁的躁动情绪,似乎带有一些对陌生事物探索时的神
秘感。”②

事实上,流放者诗人普遍都有类似牛汉这样的创新追求,为了同
公式 化的文革地上诗歌写作保持 距 离,地下诗坛的诗人们多方进行
“陌生化”的尝试。除了前面已论及 的 写 出 平 凡 事 物 的 “奇 异”、传 达
独到 的 人 生 体 验 的 方 法 外,在 诗 歌 语 言 的 “非 套 语 化”、诗 歌 结 构 的
“戏剧化”等方面都展开了富有艺术价值的探索。
流放者诗人语言的“非套语化”追求在两个相反相成的方向上展
开:为了抵制文革主流诗歌语言的“流俗化”,流放者诗人们尽力用含
蓄、朦胧而富有质感的诗歌语言写作;当文革地上诗坛翻来覆去运用
来自古典诗词为数不多的“套 语”时,流 放 者 诗 人 们 则 向 现 实 生 活 的
底层开掘新鲜、浑朴的语言资源。
充斥于文革地上诗坛的是大量的标语、口号式的语言,这种语言
恶习也影响了 当 时 许 多 诗 歌 的 习 作 者。 穆 旦 的 “诗 徒”郭 保 卫 曾 给
“师傅”寄来《矿工》一诗请求指正,老诗人毫不客气地指出:《矿工》一
诗“描写得一般,用词总是那一个陈套,如‘海潮咆哮海浪翻滚’,看不
出是描写煤矿吧?又如‘起伏的长龙’、‘立地擎天’、‘银枪铁肩’、‘起
舞’、‘百里云烟’等,这些词藻到 处搬用,似乎反而把实景掩盖住,类

① 牛汉《学诗手记》,北京:三联书店,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3 页。
② 同上,第 29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81

似汉魏的赋,堆砌词藻,表面华丽,反失生活气 息和现实感觉”① 。 穆
旦还在另一封写给郭保卫的信中对当时主流诗歌的语言进行了批
评:“它来回重复的几个词儿能表 达 什 么 特殊 的、新鲜的或复杂的现
实及其思想情感吗?不能。”②
穆旦本人在创 作 中 自 觉 地 追 求 诗 歌 语 言 的 新 奇 性、多 层 次 性。
“你看窗外的星空/黑暗而且寒冷,
/那里高悬着星星,
/像孤零零的眼
睛,
/燃烧在苍穹。”③ 换一位平庸的诗人,可能会直接写出“星星燃烧
在 苍 穹 ”这 样 缺 乏 想 像 性 的 诗 句;穆 旦 先 把 星 星 比 作 “孤 零 零 的 眼
睛”,渲染孤独的情绪,接着出现“燃烧”一词,因语序相邻而建立起了
“燃烧的眼睛”这一奇异的意象。

   才买回串串珠玉的葡萄,/又闻到苹果浅红的面颊,
/多汗的
梨,吃来甘美清凉,/那是秋之快慰被你吞下。④

这首题为《秋(断章)》的诗写的是日常生活经验,穆旦先用“又闻
到苹果浅红的面颊”这一“错 觉”意 象 人 为 地 制 造 “反 常”。 按 正 常 的
感觉,应是“看到苹果的浅红面颊”,或“闻到苹果的芬芳”,若这样写,
则诗与生活素描没什么区别;诗 人 用 通 感 (联 觉)语 句 打 通 了 视 觉 与
嗅觉,从而使诗歌经验与日常经验保持了必要的差异。第三、四句诗
写的也是吃梨的日常经验,但诗人用化实为虚的手段,把梨的甘美清
凉(实在的感受)比做“秋之快 慰”(不 可 捉 摸 到 的 感 受),这 就 进 一 步
使这 一节诗中所写的日常琐事同 生 活 原 貌保 持着距离,并写出了诗
人的新奇体验。

① 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旦 作 品 卷),珠 海:珠 海 出 版 社,


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231 页。
② 同上,第 244 页。
③ 穆旦《理智和情感》,见 李 方 编 《穆 旦 诗 全 集 》,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15-316 页。
④ 穆旦《秋(断章)》,同上,第 339 页。
28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穆旦的 《演 出 》用 “狡 狯 得 毫 不 狡 狯 ”、“热 烈 鼓 掌 下 的 无 动 于
衷”① 等矛盾型的语句来写文革社会的虚假氛围,通过挖掘词语之间
的张力,把语言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最大的限度。
与穆旦上面那首《秋(断 章)》化 实 为 虚 的 手 法 相 对,另 一 些 诗 运
用了化虚为实的语言手 段:“钟 声 像 种 子/在 亿 万 颗 心 灵 里 发 胀 和 蠕
动。”② 钟声诉之于听觉,相对视觉(它是五种感觉中最直观的)来说,
听觉 显得较为不可捉摸,于是诗人牛汉就以一个具体可感的视觉意
象来呈现钟声在人心上的震击,“发 胀”和 “蠕 动”两 个 触 觉 词 汇 进 一
步使听觉实体化。黄翔也谙熟此道:“黑暗的空气里可以听见潮湿的
敲门声”;“我的歌回 到 了 故 乡 的 河 岸 上,
/在 新 的 晨 光 里,
/小 河 听 见
了那滚落的声音有它的鹅卵石的圆满。”③ 前一句诗写南方春夜的敲
门声,由于春天多雨,这声 音 也 似 乎 蒙 上 了 一 层 水 雾,这 是 通 过 触 觉
(潮湿)强化听觉的可 触 摸 性、具 体 性。 后 面 三 句 诗 写 音 乐,以“鹅 卵
石的圆满”(视觉)形容歌声(听 觉)的 圆 润,这 就 使 流 逝 的 音 乐 “实 体
化”,使音乐(时间艺术)空间化。
当描写对象属于具体、可 感 的 事 物 时,诗 人 尽 力 使 之“虚 拟 化”,
而当描写对象为不可 捉 摸 的 事 物 时,诗 人 则 设 法 使 之“具 象 化”———
这是 流 放 者 诗 人 借 助 于 特 定 语 言 技 巧,制 造 “陌 生 化”效 果 的 方 法。
从中外诗史来看,这种艺术手法为不少诗人所采用;然而在文革套语
诗歌 泛滥的特定环境下,流放者诗人的上述创新追求则是难能可贵
的。
流放者诗人中借鉴旧体诗词语言写新诗也有成功的(如唐湜对唐
宋诗词意象的融化),但当他们看到文革地上诗歌作品中反复袭用为

① 见李方编《穆旦诗全 集》,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317 页。
② 牛汉《钟声》,见《牛汉诗选》,北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
第 100 页。
③ 黄翔《鹅卵石 的 回 忆 》(组 诗 ),见 《黄 翔 作 品 集 》(打 印 稿 ),第 40 页,第 46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83

数不多的几个旧体诗词套语(毛泽东诗词是主要源头)时,便有意识地
改造白话语言,创造出迥然不同于古典诗歌词句的清新语言风格。
穆旦把他这方面的追求归之为用“非诗意”的词句来写诗。他例
举自己 40 年代写的《还原作 用》,说 此 诗 是 “仿 外 国 现 代 派 写 成 的”,
其中没有“风花雪 月 ”的 陈 词 滥 调,“而 是 用 了 ‘非 诗 意 ’的 词 句 写 成
诗”,是“一种冲破旧套 的 新 表 现 方 式”① 。 由 于 对 古 典 诗 歌 语 言、意
境的有意规避,穆旦的诗具有 突 出 的 “现 代”特 征,其 诗 友 认 为 “他 的
诗歌语言最无旧诗词味道”② 。
穆旦的《友谊》表现获 得 友 谊 的 喜 与 丧 失 友 谊 的 忧,其 最 后 一 节
写道:

   呵,永远关闭了,叹息也不能打开它, /我的心灵投资的银行
已经关闭, /留下贫穷的 我,面 对 严 厉 的 岁 月,
/独 自 回 顾 那 已 丧
失的财富和自己。③

诗人以破产倒闭的银行 家 比 喻 失 去 友 谊 者 的 不 幸 处 境,是 对 现
代金融语言用途的全新发现。 他 的 《爱 情》一 诗 采 用 了 同 样 的 “非 诗
意”词句来抒写曾被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唱俗、唱滥了的爱情主题:

   爱情是个快破产的企业,
/假如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
/它雇
佣的是些美丽的谎,/向头脑去推销它的威力。
……爱情的资本变得越来越少,
/假如她聚起了一切热情;

只准理智说是,不准说不,
/然后资助它到月球去旅行。
虽然它有一座石筑的银行,
/但经不住心灵秘密的抖颤,
/别

① 穆旦《致郭 保 卫 的 信 》,见 李 方 编 《穆 旦 诗 全 集 》,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6 年 9 月,第 1 版,第 229 页。
② 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 宿》,见 《一 个 民 族 已 经 起 来》,南 京:江 苏 人 民 出 版
社, 1987 年 11 月,第 1 版,第 7 页。
③ 同上,第 331 页。
28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看忠诚包围着的笑容,
/行动的手却悄悄地提取存款。①

穆旦写这首诗的同时,曾 翻 译 了 英 国 诗 人 奥 登 的《太 亲 热,太 含


糊了》和路易士的《两人的结婚》(它们后来都收入穆旦去世后出版的
《英国现代诗选》),两首诗都 对 爱 情 采 取 了 “嘲 讽”态 度,这 和 穆 旦 的
《爱情》诗是一致的。穆 旦 虽 可 能 受 了 两 位 英 国 现 代 派 诗 人 的 影 响,
但他使用的语言和意象都是自创的:他以经济学、金融学术语来表现
现代人的爱情,这种似乎 毫 无 诗 意 的 术 语 同 爱 情 生 活 中 浪 漫、甜 蜜、
温馨的“诗意”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问题是如果继续使用完全
老化、钝化的“风花雪月”语言来表现爱情,那么这样的诗篇还有什么
可读性?还能给读者带去什么样的新鲜感?穆旦是谙熟诗艺创新之
道的,他通过在经济、金融词汇与现代爱情生活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
的两种对象之间建立起奇异的关联,使他的诗篇给读者留下了新奇、
刺人的印象,这绝非那些堆满甜腻腻的爱情套语的情诗所能比拟的。
在运用“非诗 意”词 句 制 造 诗 意 效 果 方 面,流 放 者 诗 人 (甚 至 是
20 年 代 新 诗 人)中 能 像 穆 旦 一 样 获 得 成 功 的 并 不 多 见,原 因 恐 怕 在
于:一旦运用了“非诗意”的语言,诗歌便往往难免变成流水账式的日
常口语或诸种学科术语的堆积 场 地,如 何 把 握 好 “非 诗 意”与 “诗 意”
之间的张力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艺术难题。

针对文革地上诗歌(甚至包 括 部 分 地 下 诗 歌)“直 白 说 理”和“感


情宣 泄”两 大 腐 蚀 诗 意 的 艺 术 倾 向,一 些 流 放 者 诗 人 在 诗 歌 结 构 的
“戏剧化”方面下功夫,以突出诗歌的新鲜性和“陌生感”。
抽象说理早在“五四”新 诗 诞 生 之 时 就 相 当 普 遍,此 风 一 直 延 续
到建国后十七年诗坛。贺敬之和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都喜好议论说
理,对文革主流诗歌具有 示 范 性 影 响。 郭 小 川 本 人 在 文 革 时 期 写 的
20 多首诗大多具有 明 显 的 说 理 倾 向,其 基 本 的 写 作 套 路 是:写 景 加

① 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 宿》,见 《一 个 民 族 已 经 起 来》,南 京:江 苏 人 民 出 版


社,
1987 年 11 月,第 1 版,第 352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85

直白的议论、抒情。郭小川 作 于 湖 北 咸 宁 干 校 的 代 表 作《楠 竹 歌》第


二、三节写道:

   北方的青松呵,/有最好的英 雄 气质:
/在狂风暴雨中/坚定
不移;/在寒流大雪下/苍然挺立。
南方的楠竹啊,
/似乎不能与青松相比;
/我们敬重青松,
/但
也不能把楠竹贬低;
/青松如同老兵,
/楠竹如同少女。①

郭小川从青松和楠竹两 种 植 物 的 描 写 入 手,很 快 转 入 对 它 们 的
意识形态比拟,进行直 露的 议论和评价,形成一种诗味寡淡的“革命
赋体”(郭小川本人称之为“新辞赋体”)。
文革地上诗歌充斥着矫情、滥情自不必多言,连一些地下诗坛的
诗人 在情感抒发方面也缺乏必要 的 节 制,从而弱化了自己诗作的诗
意,黄翔是其中较典型的。黄翔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他的代表作
《火神交响诗》(组诗)堪称是文革时期向权力话语表现出最桀骜不驯
反抗 姿态的诗作之一,它对黑暗专制势力的战斗姿态至今仍让许多
读者为之感叹不已。黄翔 选 择 反 叛 主 流 社 会 的 姿 态,他 的 抒 情 方 式
不可避免地显示为火山喷发式的激情宣泄:

   让人恢复人 的 尊 严 吧/让 生 活 重 新 成 为 生 活 吧/让 音 乐 和


善构成人类的心灵吧/让美和大自然重新属于人吧/让每一双眼
睛都成为一首诗吧/让每一个人都拆除情感的堤坝吧…… ②

诗人一连用 14 个“让……吧”句式喷发他的激情,这种感情表达
方式同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同 文 革 红 卫 兵 诗 大 喊 大 叫 的 广 场 “宣 言”
式 抒 情 姿 态 并 无 二 致 。黄 翔 很 热 衷 于 朗 诵 诗 :“我 大 声 地 赞 美 朗 诵

① 见《郭小川诗选》,北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7 年 12 月,第 1 版,第 297-
298 页。
② 黄翔《火炬之歌》,见《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 9-10 页。
28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诗。我以为,它是具有运用 声 音 表 白 一 种 思 想、一 种 信 念、一 种 情 感


的有社会成效的艺术。”“要 理 解 朗 诵 诗,你 就 必 须 参 与 听 众 的 群 体;
你就必须到群众集会上去;到大剧场去。”“诗是行动的艺术。”①
其实,黄翔本人的诗歌 大 多 属 于 朗 诵 诗,具 有 强 烈 的 鼓 动 性,具
有鲜明的“行动艺术”的特征:

   啊大风大雨啊大风大雨/以一千吨的疯狂/混和着爆炸似的
雷电的力量/掰碎劈毁 捶 击 砸 烂/那 些 身 外 的 殿 堂/那 些 心 内 的
神龛/把新式的神像摔下高台/把现代的皇权推出世界…… ②

后人能理解极 度 受 压 抑 的 黄 翔 所 采 取 的 这 种 “狂 叫”式 抒 情 姿
态,但并非都能从中读出诗美来。不管怎么说,缺乏节制的感情泛滥
难免要破坏诗 美。 当 然,黄 翔 也 有 轻 声 歌 吟 的 另 一 种 抒 情 姿 态 (如
《独唱》、《鹅卵石的回忆》组诗),写出了一些诗味隽永的小诗。
现代诗论家袁可嘉把那 些 抽 象 地 说 明 诗 人 的 意 志、信 仰 的 作 品
称为“说教”诗,把宣泄诗人狂热感情的作品称为“感伤”诗(“感伤”相
当于“滥情”);他认为克服新诗 “说 教”、“感 伤”之 弊 的 途 径 在 于 使 诗
的意志和情感都得到“戏剧化的表现”③ 。
文革时期许多流放者 诗 人 在 克 服 诗 歌 的“说 教”、“滥 情”不 良 倾
向上,曾做过许 多 探 索,其 中 对 诗 歌 结 构 的 戏 剧 化 追 求 更 为 值 得 重
视。先来看绿原的诗《不 是 奇 迹》,从 诗 题 上 看,这 首 诗 表 现 的 是“非
奇迹”主题,但诗人不直奔主题去抒写,而是先从反面来写奇迹:

    莠 草 变 成 了 佳 禾,
/木 本 开 出 了 莲 花,
/厨 房 里 长 起 了 扇 子
树,/台阶上生满了日历荚……

① 黄翔《留在星球 上 的 札 记 》(
1968-1969 年 诗 论 ),见 《黄 翔 作 品 集 》(打 印
稿),第 491-493 页。
② 黄翔《世界在大风大雨中出浴》,同上,第 27-28 页。
③ 《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
1988 年 1 月,第 1 版,第 23-25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87

接着,诗作展示了一 个“天 安 门 童 话”(即“四 五”运 动)。 在 诗 的


结尾,诗人写道:

   于是人人面面相 觑/一 齐 屏 住 了 呼 吸,期 待 着/一 个 更 大 的


奇迹:/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宗教职业者们在指手画脚。/然而,
历史从不承认奇迹,
/人间万象都必将水落石出。①

古人说:“诗犹文也,忌直贵曲。”② 绿原是深深懂得作诗之道的,
他先 借助一些植物意象来渲染现 实 生 活 中的 怪事,接着重点写了天
安门抗暴运动场面及其被镇 压,人 们等 着 更“怪”的事发生;最后,诗
人猛然揭示历史真理:任何事不管有多怪,都不是奇迹。此诗的情感
曲折多变,呈现出奇 迹———更 大 的 奇 迹———没 有 奇 迹 这 样 一 个 戏 剧
性的诗歌结构,比起那 些直 抒胸臆的天安门诗歌作品,它更具有“言
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蔡其矫的《希望》一诗则通过“内”与“外”的对比来挖掘情感的张
力,来形成戏剧化的诗歌结构:

   屋顶上的青苔是灰绿色的/墙头上的青苔是碧绿色的/水沟
里的青苔是嫩绿色 的/我 心 中/也 有 黯 淡 青 苔 的 经 线 纬 线/织 成
一面朦胧的旗帜/在阴雨中悄悄飘扬。③

诗的前三句描绘的是外 在 空 间 青 苔 的 绿 色,后 四 句 则 展 示 内 心
世界飘扬的生命风旗之绿色。通过内外对比以及深浅各种绿色的对

① 见《绿原自选诗》,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53-
254 页。
② 施补华《岘佣说诗》,见《历代诗 话 词 话 选》,武 汉:武 汉 大 学 出 版 社,
1984 年
11 月,第 1 版,第 301 页。
③ 见《蔡其矫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70 页。
28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比,短诗立体地写出了灰色年代里希望之旗的醒目的青绿。
流沙河《故园九咏》之一的《芳邻》以戏剧化诗歌结构展现文革时
期人们情感态度的多变:

   邻居脸上多 春 色,
/夜 夜 邀 我 作 客。/一 肚 皮 的 牢 骚,
/满 嘴
巴的酒气,/待我极亲热。
最近造反当 了 官,
/脸 上 忽 来 秋 色。/猛 揭 我 的 “放 毒”,
/狠
批我的“复辟”,
/交情竟断绝。
他家小狗太糊涂,
/依 旧 对 我 摇 尾 又 舔 舌。/我 说 不 要 这 样
做了,
/它却听不懂,
/语言有隔阂。①

全诗共三节,内含了多重对比。首先是人与狗的对比:邻居在造
反前与造反后对“我”的态度 判 然 有 别,但 他 家 小 狗 依 然 对 “我”很 亲
热,通过这一对比,显出了 有 些 人 比 狗 还 势 利 的 事 实;其 次 是 邻 居 前
后嘴脸的对比 (“春 色”对 “秋 色”);其 他 暗 含 的 对 比 还 有 一 些,譬 如
“我”与小狗语言不通但心灵 无 隔 阂,而 “我”与 邻 居 语 言 相 通 但 心 灵
隔阂,此二者构成相对关系。总之,诗人通过戏剧化对比结构,全面、
深刻地写出了文革时代的世态人情。
公刘的短诗《饱嗝》写得含蓄内敛,它的戏剧化结构比较隐蔽:

   眼睛发绿的并不都是狼,/有些眼睛发绿是由于饥饿;
老爷,您可别惹翻了这群狼,/您可别一个劲儿打饱嗝。②

诗的前两节诗的意思 是:饥 民 不 是 狼,后 两 节 诗 的 意 思 则 是:饥


民也是狼。诗的 后 半 展 现 了 压 迫 者 与 被 压 迫 者 之 间 你 死 我 活 的 关
系,诗的前半像是一只收回来的拳头,是为了使诗的后半部分像打出

① 见《流沙河诗集》,上海: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
1982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32-
133 页。
② 见公刘《仙人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第 1 版,第 202 页。
第十一章   流放者诗歌的真美追求和反“模式化”写作 289

去的拳头显得更有力量,诗的前后部分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关系。
从 40 年代起,穆旦就掌 握 了 现 代 主 义 诗 歌 的 戏 剧 化 技 巧,文 革
时期他的诗作更经常地运用戏剧化结构来强化诗歌的新鲜感和可读
性。穆旦的《理想》一诗 由 两 部 分 组 成,第 一 部 分 写 人 没 有 理 想 的 可
怕后果,第二部分则表现 人 有 了 理 想 后 同 样 无 所 适 从。 诗 人 似 乎 无
意在 有理想和无理想二者之间做 舍 此 择 彼的 抉择,他试图通过对比
性的诗歌结构,呈现理想这一人类信仰范畴的复杂性。他的《友谊》、
《诗》等作品都使用了戏剧性对比结构来表现人类精神现象的丰富复
杂性。
对诗歌戏剧化探索的热衷驱使穆旦直接用诗剧的形式来表现社
会历史和情感世界的 冲 突、反 抗 状 态。《神 的 变 形》一 诗 的 情 感 内 容
已在上一章做过详细分析,这是一个由神、魔、人、权力 4 种角色构成
的诗剧,它通过对 4 种角色之间互相牵制关系的描写,揭示人类历史
和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张力结构。
穆旦的《理智与情感》也可视作一个短小的诗剧,它有“劝告”(理
智)与“答复”(情感)两个特殊角 色,全 剧 由 “劝”与“答”构 成,展 示 了
两种生命哲学———“生命是渺小的”和“生命价值在于燃烧”之间的互
相辩驳关系。表现各种矛盾的对立关系,表现内心冲突的张力状态,
使穆 旦的诗获得了鲜明的动感,并使之以尖锐的力量刺激着读者的
神经。在穆旦的诗里难觅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和 谐 的 意 境,汹 涌 于 他 作 品
中的是处于抗辩、交战状态的情感激流。在穆旦那里,对诗歌传统特
性的离弃和对诗歌现代特性的获得是同时完成的。
穆旦及其他流放者诗人 对 诗 歌 戏 剧 化 效 果 的 追 求,使 他 们 的 诗
作不再只有单一的主旨,而是多种思想的交会,从而具备了“复调”特
性;也使他们的诗作结构不再像文革地上诗歌那样平直少变,而是显
得曲折婉转,显示了曲径通幽的艺术情趣。
29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
和丰富性

   本专著研究范围起于 1966 年上半年,止于 1976 年下半年,时间


跨度为十年;从空间上说,研究的是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十年之
间创作的诗歌,并且是以汉语诗歌为主体。
依据传播方式的差异和 对 主 流 诗 歌 美 学 态 度 的 不 同,我 把 这 十
年诗歌大体分为“地上诗歌”和“地 下 诗 歌”两 大 诗 系 来 论 述。“地 上
诗歌”按照传播媒介的差别,分 为 “红 卫 兵 小 报 诗 歌”和“国 家 出 版 物
诗歌”两部分来讨论,本专著的第一、二章与第三、四章分别对这两种
诗歌现象进行研究。“地下诗歌”则分做“流放者诗歌”和“知青诗歌”
两部分来研究,本专著的第五、六、七章论述了“流放者诗歌”;限于篇
幅,“知青诗歌”部分留待今后展开研究,这里先简单做一介绍:“知青
诗歌”主要指 60 年 代 末 以 后 “上 山 下 乡 ”的 知 识 青 年 诗 人 创 作 的 诗
歌,但广义上也包括知青插队运动以前两年多(
1966-1968 年)由一
些文学 青 年 (如 郭 路 生)写 的 诗 作,以 及 60 年 代 末 虽 然 没 有 下 乡 插
队,但在年龄层次、精神向度、诗 艺 追求 等 方 面与“知青诗人”较接近
的一些文学青年(如青工北岛和“无业青年”顾城)写的诗作。
另外,这十年期间还涌现了大批以旧体诗词形式写的作品,其作
者的成分较复杂:写旧体诗词成就较高的是胡风、聂绀弩、沈祖棻、启
功等老诗人,文革期间,他们或身陷囹圄,或被放逐到干校劳动,在较
为恶 劣的条件下,以创作旧体诗词作为自己继续生存下去的精神支
柱,显示了生命不息、诗歌 不 止 的 艺 术 真 理;不 少 红 卫 兵 和 知 青 也 尝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91

试用旧体形式写诗,但绝大多数人并不通诗词格律,他们的习作算不
上是真正的旧体 诗 词;整 个 文 革 时 期,报 刊 上 也 不 乏 旧 体 诗 词 作 品
(如郭沫若、臧克家写的),但基 本 上 都 属 “歌 舞 升 平”、“自 我 批 评”之
作,可视作传统“宫廷诗”的延续;另外,丙辰(
1976 年)清明节前后大
量出现的“四五”诗歌也 基 本 上 采 用 旧 体 来 写,其 中 少 部 分 属 于 艺 术
精品,但大多数都是“急就章”。文革时期部分优秀的旧体诗词(主要
指老诗人在“地下”创作的 那 部 分)在 承 续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传 统 的 基 础
上,进行了新时代条件下的创新,体现了传统诗歌形式下的“现代性”
追求,理应引起研究界的 重 视。 本 专 著 研 究 的 是 文 革 十 年 的 新 体 诗
(也曾引用红卫兵小报上 少 数 顺 口 溜 式 的 旧 体 诗 词 ),今 后 拓 宽 文 革
时期诗歌研究的范围时,准备增加对这阶段旧体诗词创作的研究。
文革十年诗歌不如 20 世 纪 其 他 阶 段 的 诗 歌 那 般 有 比 较 清 晰 的
演变线索,它也不如其 他 阶 段 的 诗 一 样 具 有“整 体 性”。 文 革 时 期 的
确是当代诗学体系瓦解期,本论著的“导论”对此已做过论述,但这并
不是说这十年诗歌完全处于杂乱无序、零散破碎状态。事实上,文革
期间的诗歌运转有 一 条 大 体 可 辨 的 线 路:从 1966 年 上 半 年 到 1968
年底的两年多时期内,大量 涌 现 的是 由 红卫兵、造反派撰写的“战斗
诗”、“口号诗”,这些作品一部分 发表在 红 卫兵小报上;在这期间,文
学期刊几乎全部停刊,出版社也没出过一部诗集,但各报纸副刊上发
表了大量风格类似于红卫兵诗歌的作品;在这期间,大多数专业诗人
被剥夺了创作权力,他们正作为被批斗对象而遭受着苦难。 从 1968
年底起,大批红卫兵作为 知 识 青 年 赴 农 村、边 疆 插 队,热 闹 非 凡 的 红
卫兵小报诗歌渐 趋 冷 寂,在 随 后 的 几 年 里,一 批 知 青 在 国 家 各 级 报
刊、出版 物 上 重 新 登 台 亮 相,讴 歌 “广 阔 天 地,大 有 作 为”的 “上 山 下
乡”运动,另一些知青从红卫兵时 代 的 狂 热转 入冷静的思索,并开始
向中 国现代新诗和外国诗歌吸取 艺 术 营 养,开始了探索诗歌真谛的
“地下诗歌”创作。从 70 年代初开始,国家陆续恢复了文革初停办的
文学刊物,出版社开始逐年提高诗集的产量,报纸上发表的诗篇更是
可以 车载斗量,在这时期国家出版物上发表诗作的除了大批工农兵
业余作者,以及 知 青 诗 人 和 大 学 工 农 兵 学 员 之 外,还 有 部 分 专 业 诗
29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人,其中有些是文革前期被禁止歌唱,而此时又重获写作权利的诗人
(如臧克家等)。从 60 年 代 末 70 年 代 初 至 文 革 结 束,一 直 存 在 着 一
个“地下诗坛”,除了已提及的地下知青诗歌外,其主体部分是由一批
被囚禁于监狱、牛棚,被驱 赶 到 干 校 的 诗 人 创 作 的,这 部 分 地 下 诗 歌
代表了整个文革时期最高艺术水准。
更为关键的是,地上诗坛与地下诗坛之间,以及两个诗坛内各部
分诗歌之间并非完全处于“老 死 不 相 往 来”的 隔 绝 状 态,而 存 在 着 互
相交叉、“串连”的关系。 红 卫 兵 诗 人 和 知 青 诗 人 通 常 都 程 度 不 同 地
把建 国后十七年诗人,甚至是现代诗人的作品当作自己初学写作的
“范本”,其中一些年轻人还与他们所敬慕的诗人有密切的交往,成为
中老年诗人的“入室弟子”。1967 年夏 季,活跃于早期红卫兵诗坛 的
青年 诗人郭路生结识了著名诗人 何 其 芳 的女 儿何京颉,通过后者的
引荐,郭路生拜访了自己非常敬佩的诗人何其芳。从此,郭路生经常
向何其芳请教有关诗歌 创 作 的 问 题。 这 期 间,郭 路 生 还 同 诗 人 贺 敬
之、郭小川等有过接触,其中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集《放歌集》深为郭
路生所喜爱,并对他早期的《相信未来》等诗作 产生了影响。① “白洋
淀诗群”的诗人多多 就 认 为:“郭 露 生(应 为 郭 路 生———引 注)的 教 师
是贺敬之,其作品还有其讲究词藻的特点。”②
郭小川文革期间长期与自己的儿子郭小林及青年诗人李松涛通
信,指导他们 的 诗 歌 创 作。 郭 小 川 认 为 儿 子 郭 小 林 的 《在 公 路 上 》、
《送水》等诗作有真情实感,但批评他的《战风雪歌》把“风雪”当作“刺
探情报的特 务”来 写 “太 实 了”③ 。 李 松 涛 的 组 诗 《深 山 创 业 》在 《诗
刊》
1976 年第 1 期 发 表 后,请 郭 小 川 批 评 指 正。 郭 小 川 在 回 信 中 肯
定了李松涛组诗的优点后,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它们的缺点是“开头和

① 《食指(郭路生)生 平 年 表 》,见 林 莽、刘 福 春 选 编 《探 索 金 库 · 食 指 卷 》,北


京:作家出版社,
1998 年 6 月,第 1 版,第 159 页,第 166 页。
② 多多《
1972-1978:被埋葬的中国诗人》,见杨克主编《 1998 中国新诗年 鉴》,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9 年 2 月,第 1 版,第 470 页。
③ 郭小林《对床夜雨———回忆父亲郭小川》,载《中国作家》
1991 年第 3 期。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93

结尾还不够新奇”,“抒情因素 还 弱 一 些”,并 提 出 了 “诗 是 音 乐 性 (或
叫韵律性)最强的语言艺术”的见解 ① 。
诗人蔡其矫被发配到山 区 农 场 劳 动 期 间,结 识 了 一 批 年 轻 的 诗
歌爱好者,指导他们进行诗歌创作,“他把农场变成诗场,有多少富有
才情的知青追随着他,受到熏陶鼓舞”② ,后来于 80 年代初享誉诗坛
的女诗人舒婷在文革期间就曾受到蔡其矫的悉心指点。
1975 年诗人穆旦经 诗 友 杜 运 燮 介 绍,认 识 了 诗 歌 习 作 者、东 方
歌舞团青年演员 郭 保 卫,并 与 之 频 繁 地 通 信 至 1977 年 2 月 去 世 为
止,穆旦给他的“诗歌学徒”郭保卫写了 20 多封信,在信中,他谈自己
对诗艺的理解、谈他正在 翻 译 的 外 国 诗 歌、谈 他 对 诗 坛 现 状 的 看 法,
并对郭保卫的诗歌习作进行评点、修 改。1976 年第 6 期的《诗刊》上
刊登了《黑风刮不倒 灵 芝 草———献 给 赤 脚 医 生 的 歌》(组 诗 5 首),其
中第 3 首是郭保 卫 的 《我 唱 山 歌 山 来 和 》。 穆 旦 收 到 寄 来 的 《诗 刊 》
后,对郭保卫处女作的发表“感到高兴”;他对这组歌颂赤脚医生的诗
歌进行了比较,认为郭保卫那首写得最好,说:“这诗的语言幸好没有
落进旧诗的套子里,所以还有 活 泼 的 生气。”穆旦推测《诗刊》发表郭
保卫的诗是坚持了“艺术性”的 标 准,并 鼓 励 郭 保 卫 “继 续 努 力,大 有
可为”③ 。
1976 年 11 月,穆 旦 把 自 己 创 作 的 讽 刺 诗 《黑 笔 杆 颂 》和 《退 稿
信》寄给郭保卫,让他去《诗刊》试试,看能否发表,并特意叮嘱不能署
他的名,而署郭保卫的名为好 ④ 。尽管江青集团已倒台,但文革极左
氛围一时难以消除,穆旦这两首新诗未能发表。
像穆旦这样在文革时期没有任何诗作发表的现象在地下诗人中

① 郭小川《谈诗书简》(十 五),见 郭 小 川 《谈 诗》,上 海: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


197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72-73 页。
② 公木《干雷酸雨走飞 虹》(代 序),见 《蔡 其 矫 诗 选》,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97 年 7 月,第 1 版,第 3 页。
③ 穆旦《致郭保卫》(十二),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 旦 作 品 卷),珠 海:珠 海
出版社, 1997 年 4 月,第 1 版,第 241 页。
④ 同上,第 253 页。
29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较为普遍;但像臧克家、郭小川等诗人却往来于地上和地下两个诗坛
之间,他们在文革前期受 到 冲 击,曾 被 驱 赶 到 干 校 劳 动,但 在 文 革 后
期又获得发表诗歌的机 会。 他 们 的 不 少 诗 作 虽 写 于 干 校,但 拥 有 地
上诗歌的气质、特征(第五章对此已做论述)。
另有一点需指出:并非全部地上诗歌都一无是处,并非坚持地下
创作 的诗人所有诗篇都是佳作,文革时期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低不能
完全以“地上”与“地下”来划分。在承认绝大多数地上诗歌作品都属
标语、口号之作的前提下,应 该 看 到 其 中 的 少 数 篇 章 是 值 得 一 读 的。
红卫兵小报诗中的一些讽刺诗对所讽刺对象进行人身攻击是不可取
的,但这些作品篇 幅 短 小、语 言 活 泼、描 写 准 确 生 动,有 一 定 的 可 读
性。另外,像《妈 妈,我 不 回 家》(北 京 广 播 学 院 《战 斗 报》第 62 期)、
《放开我,妈妈》(《长春公社》第 7 期)、《放开我,爸爸》(《山东红卫兵》
红 54 号)、《回头吧,哥哥》(辽 宁 大 学 《八 · 三 一 战 报》第 63、
64 期 合
刊)等作品,在暴力猖獗的文革语 境 里,却能用比较具有人性色彩的
诗句来抒情,的确让人称奇。那首《回头吧,哥哥》(副题为“给在辽革
站武斗队的‘哥哥’”)写道:

   是谁 呵 又 是 谁/杀 人 如 麻 血 流 成 河,
/你 能 回 答 我 吗?/哥
哥!/当你把枪口对准阶级兄弟, /你心不颤抖手不哆嗦?/……
你该醒一醒了,
/哥哥!①

这位年轻的女作者还没 有 批 判 文 革 暴 力 倾 向 的 觉 悟,但 她 不 同
意滥杀乱砍,她试图用亲 情 感 化 同 胞 兄 长,以 制 止 血 流 成 河 的 暴 力。
如果说现代革命诗人殷夫的 《别 了,哥 哥》抒 发 的 是 青 年 革 命 者 走 上
战 场前心中仅存的对身在敌对阵营中的兄长的一丝手足之情的话,
那么这首《回头吧,哥哥!》则是表现了当代青年在自相残杀严酷环境
下人 性的初步觉醒,这位女孩儿对哥哥痛切的良心质问和向他伸出

① 慧英《回头吧,哥哥!》,载辽宁大 学 《八 · 三 一 战 报 》第 63、
64 期 合 刊 (
1968
年 1 月 1 日)。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95

双手召唤的姿态,便是那个时代十分难得的纯真之诗。
在国家出版物诗歌中,李 瑛 的 诗 作 大 多 都 能 通 过 较 为 精 美 的 意
象来抒情,其中《红花满山》诗 集 里 的 部 分 诗 篇 在 对 人 与 自 然 关 系 的
表现上、在想像的独特上、在 新 颖 精 致 意 象 的 构 造 上,都 达 到 一 定 的
艺术水平,可谓是整个文革十年中不可多得的诗歌佳作。
就地下诗歌而言,它整体上具有与地上诗歌质的区别,但有些诗
人的部分作品却也流露出鲜明的地上诗诗风。郭路生是地下知青诗
歌创作的佼佼者,他创作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
等“个性化”诗篇至今仍 被 视 做 文 革 时 期 难 得 的 优 秀 之 作,但 也 写 过
诸如《红旗渠组歌》、《壮气篇》、《南京长江大桥》等充满文革豪言壮语
的诗篇,即使是他的代表作《相 信 未 来》也 显 示 了 诗 人 努 力 向 以 贺 敬
之、郭小川代表的“我们 体”政 治 抒 情 诗 靠 拢 的 姿 态。 而 在 流 放 者 诗
人中,黄翔作为一名“强力诗人”在激情的铺排、表现方式的直白等方
面,与由郭沫若开创且一直延续到文革主流诗歌的直抒胸臆诗歌传
统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黄翔的少数诗篇能大胆向文革黑暗的专制势
力和权力偶像挑战,显示了可贵的抗争勇气,但其破坏偶像式的诗风
与地上诗坛的红卫兵诗歌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更有意思的是,文革时 期 同 一 类 题 材 诗 歌 往 往 具 有 互 相“辩 驳”
的两种形态的作品,有的具有鲜明的地上诗歌特征,有的则属于地下
诗坛范畴的作品,这主要体现在“干校诗”、“知青诗”和“天安门诗”这
几类题材上。
同样创作于干校环境下,臧克家的诗与牛汉的诗有很大的差别。
臧克家于 1969 年底下 放 湖 北 咸 宁 干 校,
1972 年 回 京,从 1975 年 开
始,诗人创作了一系列深情回忆干校生活的诗作,其中部分作品在文
革后期报刊上发表,后 来 这 些 作 品 结 集 为《忆 向 阳》正 式 出 版。 臧 克
家认为“知识分子下农村锻炼,也有积极的一面”① ,他的干校诗主要
表现知识分子在劳动中思想境界的升华,有歌颂干校生活的倾向,引

① 李城外《九十依然 忆 向 阳 》,见 《向 阳 湖 文 化 人 采 风 》(上 ),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97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9 页。
29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起大部分饱受干校艰难生活 之 苦 的 “校 友”的 不 满,有 人 认 为 这 是 在


美化苦痛。牛汉回忆 说:“在 我 的 记 忆 中,他(指 臧 克 家———引 注)在
干校总是愁眉苦脸的,后来读了他的《忆向阳》,我个人认为是不真实
的,哪有那么多愉快可言?记得有一次劳动,让臧克家烧开水给大家
喝,他有肺病,吹火没力气,我路过见他鼻涕眼泪的干着急,便前去帮
忙,老夫子这才把水烧开。”①
曾与臧克家、牛汉一起在 咸 宁 干 校 劳 动 的 老 编 辑 韦 君 宜 认 为 干
校“实系永无毕业期限的学校,只有‘干活’一门课的学校”② ,有的学
员则干脆把“五·七”干校称作“无期”干校。牛汉在干校写的诗主要
展现知识分子在艰苦生存环境下心灵的痛苦,其干校诗代表作《华南
虎》用那两双鲜血淋漓的破碎虎爪,表现生命在困境中不屈的反抗意
志。它同臧克家的“大地为床好托身,
/风吹香稻醉人心。/日中小憩
蓄精力,
/借得茅檐一尺阴”③ 这 样 渲 染 宁 静 安 谧 氛 围 的 田 园 诗 构 成
了对照。
同样是表现知青生活的诗,章德益和多多在情感境界、艺术表现
上都有较大的反差。在国 家 出 版 物 上,章 德 益 唱 出 的 新 疆 塔 里 木 知
青垦荒者之歌曾打动了许多人的心:

   祖国交给我一个沙漠瀚海, /我要把扎根派的印记盖上, /木
雕的———太轻,
/象牙的———太 娇,只 有 这 十 八 磅 的 铁 锤,
/才 配
做我的印章!
抡起 来———/我 的 青 春、我 的 理 想/在 锤 头 上 闪 光;
/砸 下
去———/我的壮志、我的激情/在锤头上激荡。④

① 李城外《“向阳哺育我 的 诗》,见 《向 阳 湖 文 化 人 采 冈》(上),北 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97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21 页。
②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5 月,第 1 版,第 104 页。
③ 臧克家《工地午休》,见《忆向阳》,北京:北京人 民 出 版 社,
1978 年 3 月,第 1
版,第 36 页(此诗写于 1975 年 1 月)。
④ 章德益《塔里木人·扎根派的图章》,载《诗刊》
1976 年第 7 期。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97

章德益抒发了立志永远 扎 根 边 疆 的 知 青 之 心 声,充 满 那 个 时 代
青年人的青春狂热,闪现 着 理 想 主 义 的 色 彩。 而 在 白 洋 淀 插 队 的 诗
人多多则偷偷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歌声,省略了革命 的 血 腥/八 月 像 一 张 残 忍 的 弓/恶 毒 的 儿


子走出农舍/携带着烟草和干燥的喉咙/牲口被蒙上了野蛮的眼
罩/屁股上挂着发黑的尸体像肿大的鼓/直到篱笆后面的牺牲也
渐渐模糊/远远地,又开来冒烟的队伍…… ①

笼罩着这首诗的是恶毒 的 阴 郁 之 气,诗 人 表 现 了 文 革 时 代 的 血
腥、残忍特征,也显露人在像“牲口被蒙上了野蛮的眼罩”一样遭欺骗
之后的觉醒和觉醒之后 反 抗 意 志 的 萌 动。 在 艺 术 表 现 上,此 诗 没 有
一丝文革地上诗歌的陈腐气,它以粗粝的语言、怪异的意象来渲染人
心中的某种狞厉。
对于 1976 年 4 月 5 日天安门事件,诗人们也做出了两种截然不
同的反映:多数诗人坚决支持人民大众的正义举动,谴责对群众的镇
压,并用诗来表现人民 的 觉 醒 和 反 抗。 诗 人 绿 原 在《不 是 奇 迹》中 写
道:

   古代“十日一 瑞”
/哪 比 得 上/天 安 门 的 童 话?/话 说 某 年 某
月某日,/人间忽然发出了一片抽泣, /抽泣变成了一团怀疑, /怀
疑变成了一阵耳语,
/耳语变成了一声霹雳,
/霹雳变成了一座花
海,
/花海变成了一摊鲜血,
/鲜血变成了一堆烈火,
/燃烧的烈火
变成了/无穷无尽愤怒的微粒,
/充塞着全中国的空气…… ②

而一批包括首都工人 民 兵(镇 压“四 五”运 动 的 主 力)、小 靳 庄 大

① 多多《当人民从干酪上 站 起》,见 《中 国 知 青 诗 抄》,北 京:中 国 文 学 出 版 社,


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45 页。
② 见《绿原自选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53 页。
29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队支书和社员,以及专业诗人 ① 的 作 者 在《诗 刊》
1976 年 第 5 期 上 发
表了十多首赞扬“平定天安门 反 革 命 事 件”的 诗 作 (其 他 报 刊 也 登 了
不少),其中一位文革后期诗坛新秀如此写道:

   当我掀开四月上旬的几张日历, /一场阶级大搏斗的烽烟腾
空而起!/我愤怒地 看 到———/几 只 苍 蝇,几 只 蚂 蚁,
/爬 在 伟 大
祖国的胸 膛,
/麇 集 在 英 雄 纪 念 碑 底,
/公 然 举 起 反 革 命 的 破 旗
…… ②

一提起 1976 年“天安门 诗 歌”,人 们 马 上 就 会 想 起 那 首 刺 向 “四


人帮”的《扬眉剑出鞘》,而 往 往 忽 略 大 大 小 小 报 刊 上 数 以 千 计、万 计
那类支持“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天 安 门 诗 歌”。 漠 视 这 后 一 种 “天 安
门诗歌”,便会给后人造成这样的历史性误解:我们的前人真不简单,
人人都能面对“四人帮”集 团 的 高 压 而 拍 案 而 起。 事 实 上,在 那 场 震
1976 年)天 安 门 事 件 中,既 有 反 抗 的 国 民 和 诗 人,也
惊中外的丙辰(
有闭起眼睛赞美强权的国民和诗人。两种“天安门诗歌”的对读是很
有必要的!
在文革时期干校诗、知青诗、天安门诗歌的两种文本之间形成了
一种独特的阅读现象———“互文本”现象。文革诗歌这种“互文本”性
表明:文革两大 诗 坛 及 其 各 个 部 分 的 诗 歌 之 间 存 在 着 互 相 抗 辩、对
话、映衬的关联。而这种关联也显示了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它的创作空间、抒情姿态、生
产方式、传播方式、阅读效果的多样化上。
文革地上诗歌诞生于社 会 公 共 空 间 里,其 中 红 卫 兵 小 报 诗 歌 主
要创作于广场、街 头 等 场 合;国 家 出 版 物 诗 歌 有 着 更 广 阔 的 创 作 空
间:工厂、矿山、田头、军营、学 校 等 都 是 诗 人 们 吟 诗 作 赋 的 场 所。 而

① 这些专业诗人有臧克家、田间等。
② 蒋巍《英雄碑下的凯歌》,载《诗刊》
1976 年第 5 期。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99

地下诗歌则创作于监狱、牛 棚、干 校、青 年 文 学 沙 龙、知 青 点 等 空 间,


这些空间不具备明显的社会公共特性。
红卫兵诗歌作者大多 采 取 广 场 宣 言 或“大 喊 大 叫”的 抒 情 姿 态,
他们与国家出版物诗歌作者 一 样 采 取 “合 唱”的 姿 式 来 写 诗;文 革 地
上诗歌合唱队唱出的主要是“战歌”与“颂歌”。在丧失了创作自由的
监狱、牛棚、干校等空间里,流放者诗人大多采取“独唱”的抒情姿态;
而地下诗坛的一些青年诗人通常在非公开场合(文学沙龙和知青点)
聚合成小规模的“圈子”,他 们 在 互 相 激 励、互 相 竞 赛 中 进 行 创 作 (如
“白洋淀诗群”中的多多和芒克),他们采取的抒情姿态是“对话”。
红卫兵小报诗歌明显 地 采 取 了 套 语 式 写 作(生 产)方 式,国 家 出
版物诗歌则“发明”了“三结合”写作模式;在文革地上诗坛,诗歌创作
变成了依据社会政治理念,进行批量生产和复制的机械行为;也有少
数诗人试图在诗歌的“工具性”与“艺术性”之间获得平衡而作苦苦挣
扎(如李瑛)。地下诗坛 的 诗 人 已 丧 失 发 表 作 品 的 机 会,这 对 他 们 在
秘密 状况下进行的诗歌创作倒是 一 种 精 神上 的解放,他们无须考虑
如何去“迎合”主流诗歌美学,无须过多考虑读者的阅读趣味,这就使
得被文革地上诗歌 放 逐 了 的 “个 人 化 ”诗 歌 写 作 方 式 得 以 恢 复 和 确
立。
红卫兵小报诗歌采取或直接上街卖报,或自办发行,或通过邮局
发行等传播方式;国家出版物诗歌依据国家“大一统”的政治、经济体
制,建立起一个严密的流 通 网 络。 地 下 诗 坛 的 流 放 者 诗 歌 和 知 青 诗
歌则以“手抄本”的传播 方 式 在 秘 密 状 态 下 流 布,其 中 一 些 地 下 诗 作
甚至采取背诵、口口相传等非文字方式流通。
文革地上诗歌主要在社会政治层面上(而非审美层面上)影响读
者,读者对文革地上诗歌的接受(阅读)属于政治性“功能消费”:红卫
兵小报的诗通常在广场、街 头 上 被 大 声 朗 诵,用 以 激 发、点 燃 群 众 的
狂热情绪;国家出版物诗 歌 也 在 各 种 赛 诗 会 上 朗 读、传 布,被 用 以 调
动广大民众的生产和斗 争 积 极 性。 相 比 之 下,地 下 诗 歌 拥 有 的 读 者
数是 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地下诗歌作品在小规模的朋友聚会中朗诵
和阅读;另有少部分诞生于监狱、牛棚等严酷环境中的地下诗篇或由
30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诗人用“密码”写成,或干脆贮藏 于 诗人 大 脑中,只有等时机成熟后,
诗人们才把它们整理成文字,并与读者见面。
文革时期的诗 歌 为 20 世 纪 中 国 诗 歌 史 提 供 了 一 些 “新 材 料 ”。
其中广场狂欢状态下进行的红卫兵诗歌写作、国家出版物诗歌的“三
结合”模式化写作,以及监狱、牛棚、干校里的“地下诗歌”秘密写作和
青年文学沙龙、知青地点里的“青春写作”等,都堪称是中国诗史上较
为罕见的诗歌创作现象。
文革地上诗歌的高度“政 治 化”和“工 具 化”,把 建 国 后 十 七 年 发
展起 来的当代中国诗歌推向了一 个 极 端,使诗歌创作基本上成为一
种特 殊的政治行为,诗歌几乎全部丧失了其审美功能和艺术创新追
求,从而把诗歌引上了绝境。与此同时,危机四伏的主流诗坛之外形
成了一个地下诗坛,它开始孕育与主流诗学抗辩的新力量、新追求。
在文革严酷的社会环境里,穆旦、蔡其矫、牛汉、唐湜等中老年诗
人承受了严峻的人生挑战,用诗来抒写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理想追求,
他们创作于这十年期间的新作在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表现和诗歌艺术
形式的探索上,都对文革主流诗歌美学进行了反抗和疏离,都对自己
上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有所超越和 发 展,是 20 世纪中期(主要指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 国 诗 史 上 不 可 多 行 的 诗 歌 精 品。 当 文 革 终
于在 1976 年画上句号,这批中老年诗人回归诗坛之后向读者奉献了
大批 诗 作,其 中 不 少 诗 篇 便 是 创 作 (或 构 思)于 文 革 黑 暗 的 岁 月 里。
文革地下诗坛还 涌 现 出 了 郭 路 生、芒 克、多 多、北 岛、舒 婷 等 诗 歌 新
人,他们在诗歌荒芜的年 代 里 成 长、写 作;他 们 的 前 期 诗 作 程 度 不 同
地受到建国后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和文革地上诗歌的影响,后来,他们
向外国诗歌和“五四”以 来 的 优 秀 中 国 新 诗 寻 求 艺 术 营 养,努 力 寻 求
属于自我的艺术个性,努力探索诗歌艺术技巧,后来这些青年诗人于
1978 年创办《今天》杂志,并成为 80 年代初“崛起派”诗人的主力,可
以说新时期初期的“《今天》诗人 群”和“朦 胧 诗 诗 人 群”(这 两 个 诗 群
有部分交叉)早在文革时期就开始孕育。
在文革时期地下诗坛青 年 诗 人 和 中 老 年 诗 人 的 创 作 实 践 中,诗
歌与政治、诗歌的传统与创新、诗歌的个性和自我表现等一系列艺术
余   论   文革时期诗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301

问题探索已初步展开,新时期到来之后,对上述诸多艺术问题的探索
便由萌芽状态转向全面 展 开 和 深 入 阶 段。 从 这 个 角 度 上 说,文 革 时
期的诗歌(尤其是地下诗歌)是新时期诗歌创作走向健全发展之路的
前奏和预演。
30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基本资料来源
1966-1976 年)

  

(一)期    刊

《诗刊》
1976 年第 1-9 期(
1964 年年底停刊,
1976 年 1 月复刊)
《人民文学》
1976 年第 1-9 期(
1966 年停刊,
1976 年 1 月复刊)
《解放军文艺》 1966 年第 5 期 -1968 年 第 10 期(停刊),
1972 年 第 5
期(复刊)-1976 年第 9 期
《文学评论》
1966 年第 1-3 期(第 3 期以后停刊)
《红旗》
1966 年第 1 期 -1976 年第 10 期
《朝霞》丛刊 1973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不定期出版)
《北京新文艺》
1972 年第 1-5 期
《河北文艺》
1972 年第 1-3 期
《辽宁文艺》
1972 年第 1 期 -1976 年第 6 期
《广东文艺》
1972 年第 1 期 -1976 年第 3 期
《工农兵文艺》(湖南)
1974 年第 1-8 期
《今天》第 1-9 期(
1978 年 12 月 -1980 年 7 月)
基本资料来源(
1966-1976 年) 303

(二)报    纸

(1)公开出版的报纸
《人民日报》1966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
《光明日报》
1966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
《解放军报》
1966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
《文汇报》
1966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
《解放日报》
1966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

(2)红卫兵、造反派“小报”
《新北大》(北京大学)1966 年 8 月 22 日 -1968 年 8 月 17 日
《革命串连报》(北京大学)(原 名 《串 连 小 报》)
1966 年 9 月 -1967 年
2月
《新北大战报》(北京大学)(原名《简报》)
1968 年 9 月 -12 月
《井冈山》(清华大学)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11 月
《东方红报》(北京地质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8 月
《红旗》(北京航空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8 月
《井冈山》(北京师范大学)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10 月
《新人大》(中国人民大学)
1967 年 3 月 -12 月
《红卫战报》(中国人民大学)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3 月
《人大三红》(中国人民大学)
1967 年 4 月 -1968 年 1 月
《首都红卫兵》(首都红卫兵“三司”)
1966 年 9 月 -1967 年 8 月
《东方红》(北京矿业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8 月
《抗大》(中央民族学院)
1967 年 6 月 -12 月
《东方红》(北京工业大学)
1967 年 2 月 -10 月
《北工红旗》(北京工业学院)
1967 年 1 月 -1968 年 8 月
《北工东方红》(北京工业学院)
1967 年 1 月 -1968 年 1 月
《战斗报》(北京广播学院)
1967 年 12 月 -1968 年 1 月
《九月风暴》(北京广播学院)
1967 年 1 月 -10 月
30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大庆公社》(北京石油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10 月
《长征》(北京矿业学院)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5 月
《北邮东方红》(北京邮电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9 月
《东方红》(北京机械学院)
1967 年 1 月 -12 月
《东方红》(中国科技大学)
1967 年 1 月 -1968 年 4 月
《科大红卫兵》(中国科技大学)
1967 年 9 月 -1968 年 1 月
《铁道红旗》(北京铁道学院)
1967 年 3 月 -10 月
《八一战报》(北京建筑工学院)
1967 年 6 月 -12 月
《红旗战报》(中央党校)
1967 年 4 月 -11 月
《东方红》(北京师院)
1967 年 5 月 -12 月
《五洲风雷》(国际关系学院)
1967 年 6 月 -12 月
《八·一八战报》(北京医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12 月
《新农大》(北京农业大学)
1967 年 2 月 -10 月
《北林东方红》(北京林业学院)
1967 年 8 月 -1968 年 1 月
《体育战线》(北京体育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8 月
《红卫兵》(北京第二外语学院)
1967 年 1 月 -12 月
《红卫兵》(首都红卫兵“一司”)
1966 年 11 月 -1967 年 5 月
《东方红》(首都红卫兵“一司”)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5 月
《兵团战报》(首都中学红代会)
1966 年 11 月 -1967 年 9 月
《中学文革报》(北京四中)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1 月
《新四中》(北京四中)
1967 年 5 月 -12 月
《北京红卫兵》(首都中学红代会)
1967 年 9 月 -1968 年 2 月
《科技战报》(国家科委)
1967 年 1 月 -12 月
《革命造反》(中国科学院)
1967 年 1 月 -1968 年 7 月
《红卫兵报》(中国科学院)
1967 年 1 月 -12 月
《文艺战报》(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7 年 5 月 -9 月
《文艺批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67 年 4 月 -12 月
《文艺红旗》(中央音乐学院)
1967 年 4 月 -12 月
《文艺造反报》(全国文联系统)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9 月
《八·八战报》(中央民族歌舞团)
1966 年 11 月 -1967 年 2 月
基本资料来源(
1966-1976 年) 305

《文艺革命》(全国文联)
1967 年 5 月 -12 月
《进军报》(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
1967 年 1 月 -7 月
《红色造反报》(北京工人系统)
1967 年 1 月 -12 月
《人民公社》(北京密云县)
1967 年 3 月 -12 月
《通县风暴》(北京通县)
1967 年 2 月 -12 月
《北京工人》(北京工人系统)
1967 年 10 月 -1968 年 2 月
《红卫战报》(外交学院)
1967 年 2 月 -12 月
《新复旦》(复旦大学)
1967 年 1 月 -12 月
《复旦战报》(复旦大学)
1967 年 10 月 -1969 年 2 月
《上海师院》(上海师范学院)
1967 年 10 月 -1968 年 11 月
《红旗》(华东化工学院)
1967 年 6 月 -12 月
《新师大战报》(华东师范大学)
1967 年 9 月 -1969 年 5 月
《新师大》(华东师范大学)
1967 年 1 月 -12 月
《新交大》(上海交通大学)
1968 年 4-12 月
《上海红卫兵》(上海红代会)
1967 年 5 月 -12 月
《红卫战报》(红卫兵上海司令部)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11 月
《工人造反报》(上海工人系统)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1 月
《广州红代会》(广州大专院校)
1967 年 10 月 -1970 年 10 月
《新中大》(中山大学)
1968 年 10 月 -1969 年 10 月
《红旗报》(华南工学院)
1967 年 4 月 -12 月
《天津红卫兵报》(天津高校系统)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5 月
《天津红卫兵》(天津高校系统)
1966 年 9 月 -1969 年 10 月
《新南开》(南开大学)
1967 年 3 月 -12 月
《井冈山》(河北大学)
1967 年 2 月 -12 月
《红旗战报》(南京大学)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12 月
《红卫兵》(南京大学)
1966 年 11 月 -1967 年 5 月
《新南大》(南京大学)
1968 年 3 月 -1969 年 7 月
《贵州大学》(贵州大学)
1967 年 5 月 -12 月
《红卫兵》(贵阳市大中学系统)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12 月
《红卫兵》(西安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10 月 -1968 年 5 月
30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新西大》(西北大学)
1967 年 1 月 -12 月
《青海红卫兵》(青海红卫兵总部)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12 月
《昆仑红旗》(青海大学)
1967 年 5 月 -1968 年 9 月
《反修报》(吉林大学)
1966 年 10 月 -1968 年 1 月
《长春红卫兵》(长春红卫兵系统)
1967 年 9 月 -1968 年 1 月
《长春公社》(长春地质学院)
1967 年 5 月 -12 月
《风雷激战报》(西藏“大联指”)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4 月
《农奴戟战报》(西藏民族学院)
1967 年 3 月 -11 月
《革命造反报》(郑州大学)
1966 年 9 月 -1968 年 1 月
《河南红卫兵》(河南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2 月
《江淮红卫兵》(合肥大中学红代会)
1968 年 4 月 -12 月
《安徽大学》(安徽大学)
1968 年 2 月 -11 月
《新疆红卫兵》(新疆红卫兵系统)
1967 年 4 月 -1968 年 6 月
《星火燎原》(新疆大学)
1967 年 6 月 -1968 年 6 月
《福建红卫兵》(福建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10 月 -1968 年 1 月
《百万雄师》(厦门大学)
1967 年 6 月 -12 月
《红卫兵报》(杭州市大中专院校红卫兵)
1966 年 11 月 -1967 年 6 月
《浙江红卫兵》(浙江省红代会)
1968 年 5 月 -11 月
《革命造反报》(浙江大学)
1967 年 1 月 -1868 年 1 月
《东方红》(武汉红卫兵“三司”)
1967 年 1 月 -12 月
《新武大》(武汉大学)
1967 年 3 月 -1968 年 2 月
《红卫兵》(长沙市高校红卫兵)
1966 年 10 月 -1967 年 6 月
《新湖大》(湖南大学)
1967 年 9 月 -12 月
《造反有理》(哈尔滨市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9 月 -1968 年 7 月
《大庆红卫兵》(大庆油田系统红卫兵)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12 月
《井冈山战报》(江西师范学院)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3 月
《火线战报》(江西省大中学校红卫兵)
1967 年 7 月 -12 月
《南疆烈火》(南宁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12 月 -1967 年 7 月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
1968 年 10 月 -12 月
《山东红卫兵》(山东省红代会)
1966 年 12 月 -1968 年 4 月
基本资料来源(
1966-1976 年) 307

《红二三战报》(山东大学)
1967 年 9 月 -1968 年 1 月
《红卫报》(沈阳市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9 月 -1967 年 6 月
《八·三一战报》(辽宁大学)
1966 年 11 月 -1968 年 1 月
《红卫兵》(成都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11 月 -1968 年 2 月
《山城红卫兵》(重庆红卫兵总部)
1966 年 11 月 -1967 年 6 月
《新山大》(山西大学)
1967 年 3 月 -12 月
《大寨烈火》(山西昔阳)
1967 年 2 月 -1968 年 1 月
《呼三司》(呼和浩特红卫兵“三司”)
1967 年 5 月 -1968 年 10 月
《新兰大》(兰州大学)
1967 年 10 月 -1969 年 10 月
《红卫兵》(兰州红卫兵系统)
1966 年 9 月 -1967 年 2 月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宁夏大中专院校红卫兵)
1967 年 10 月 -1968
年4月
《东方红》(南京军事学院造反派)
1967 年 6 月 -11 月
《新军学》(南京军事学院造反派)
1967 年 6 月 -11 月
《星火燎原》(解放军艺术学院)
1967 年 1 月 -10 月

(三)诗    集

(1)红卫兵、造反派组织编印的诗集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红卫兵文
艺》编辑部编,北京人 民 教 育 印 刷 厂 1968 年 12 月 第 1 次 印 刷,内
部发行。
《江城壮歌》,钢 二 司 武 汉 水 利 电 力 学 院、钢 工 总 新 人 印 东 方 红 兵 团
1967 年 10 月编印,内部发行。
《战地黄花———八一八诗选》,吉 林 师 大 革 命 造 反 大 军 八 一 八 红 卫 兵
《革命造反军报》编辑部 1968 年 8 月编印,内部发行。
《八·一三歌声》(“革命歌曲”集,收有著名的《红卫兵组歌》),天津大
学八·一三红卫兵批判刘、邓、陶联络站 1967 年编印,内部印行。

2)正式出版的诗集
李瑛《枣林村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30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李瑛《红花满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
李瑛《北疆红似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李瑛《站起来的人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
李瑛《进军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张永枚《螺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2 版,
1972 年
张永枚《人民的儿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
张永枚《西沙之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年
张永枚《前进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张永枚《椰岛少年》,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李学鳌《放歌长城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 年
李学鳌《英雄颂》,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李学鳌《列车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纪鹏《蓝色的海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 年
纪鹏《塞上诗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时永福《我爱高原》,西安: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时永福《时代的洪流》,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雷抒雁《沙海军歌》,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徐刚《潮满大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黄声笑《挑山担海跟党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纪宇《金色的航线》,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韦丘《瀑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仇学宝《金训华之歌》,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
1970 年
王石祥《兵之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贺敬之《放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2 版,
1972 年
孙友田《煤海放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王书怀《张勇之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刘章《映山红》,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王致远《胡桃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
包玉堂《在天河两岸》,南京:广西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顾工《火的喷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基本资料来源(
1966-1976 年) 309

王怀让《风雷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章德益、龙彼德《大汗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年
任彦芳《钻塔上的青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年
梅绍静《兰珍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王群生《火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梁上泉《歌飞大凉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胡笳《油海浪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峭岩《高尚的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毛主席万岁———世 界 革 命 人 民 热 爱 毛 主 席 》,广 州:广 东 人 民 出 版
社,
1970 年
《颂歌献 给 毛 主 席———工 农 兵 诗 歌 集 》,上 海:上 海 市 出 版 革 命 组,
1970 年
《千歌万曲献给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
《延安儿女歌唱毛主席》,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1 年
《满怀豪情唱赞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1 年
《井冈山颂》,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风展红旗》(工农兵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 年
《工农兵诗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工农兵诗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庐山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战地黄 花———五 七 战 士 诗 歌 选 》,呼 和 浩 特:内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
1973 年
《新芽集》(知青诗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东海放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条条金丝线》,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火焰般的年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诗歌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社,
1973 年
《北京的歌》(工农兵诗选),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海河战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4 年
31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我是延人》(知青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4 年
《批林批孔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批林批孔战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4 年
《红旗渠之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理想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4 年
《战犹酣》(工农兵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4 年
《春笋集》(工农兵诗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西沙战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大寨之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春光烂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春满江河》(工农兵诗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祖国的早晨———北京工农兵诗选》,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进攻的炮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洪流集》(工农兵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墙头诗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上园农民诗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春满军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富仁公社诗歌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战士的歌———北京部队战 士 诗 选》,呼 和 浩 特:内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年
《广阔天地新一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高举红旗 评 〈水 浒 〉———工 农 兵 诗 选 》,石 家 庄:河 北 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年
《新绿集》(知青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延安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文化大革命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阳光普照———防震抗灾诗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风雷颂———献给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十 年 》,沈 阳:辽 宁 人 民 出 版
社,
1976 年
《边陲花正红———云 南 农 垦 知 识 青 年 诗 歌 集 》,昆 明:云 南 人 民 出 版
基本资料来源(
1966-1976 年) 311

社,
1976 年
《校园战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战鼓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伟大的进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战地黄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征途新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东风鼓角———安徽 1975 年诗选》,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颂歌声 声 飞 北 京———少 数 民 族 诗 歌 选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2 年
《放声歌 唱 红 太 阳———殷 光 兰 民 歌 选 集 》,合 肥:安 徽 人 民 出 版 社,
1972 年
《云南各族颂歌一百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第 2 版,
1972 年
《甘山歌谣》,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上杭民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上海民歌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山西新民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昔阳新歌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4 年
《上海新民歌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少数民族诗歌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
《甘山新歌谣》,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高歌向太阳———广西各族新 民 歌 选》,南 宁:广 西 人 民 出 版 社,
1975

《开滦歌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小靳庄诗歌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小靳庄诗歌选》(第二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6 年
《十二级 台 风 刮 不 倒———小 靳 庄 诗 歌 选 》,北 京: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76 年
《学大寨民歌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31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中    文

《诗歌学习》(文革后期诗论集),湖南《湘江文艺》、《工农兵文艺》编辑
部 1976 年 1 月编印(未公开出版)
《新型的农民崭新的诗篇》(《小靳庄诗歌选》评论集),天津:天津人民
1976 年
出版社,
《坚持文艺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年
《进一步办好“五·七”干校》,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年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 岁》(内 部 学 习 资 料),中 国 人 民 大 学 编
辑小组编,北京新华印刷厂 1969 年 10 月印制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首都《史
学革命》编辑部 1969 年 7 月编印
《毛主席语录》,解放军总政治部编辑,福建新华印刷厂 1968 年 12 月
印制
《最高指示》,西北工业大学 文 革 委 员 会 编 印,北 航 《红 旗》增 编 翻 印,
北京市印刷厂 1967 年 4 月印制
《毛主席诗词》,一机部机床研究所毛主席诗词学习小组 1968 年 7 月
编印
《毛主席诗词》,乌鲁木齐第一铁路工程局“铁联总”
1968 年 8 月编印
主要参考书目 313

《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
《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0 年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 年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 年
《毛泽东诗词 集》,中 央 文 献 研 究 室 编,北 京:中 央 文 献 出 版 社,
1996

《鲁迅诗歌选讲》,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看今朝》战斗组 1968 年编印
《鲁迅语录》,北京师院《鲁迅 兵》、北 京 鲁 迅 博 物 馆 《红 色 造 反 大 队》、
北京电车无轨一厂《烈火》编辑部 1968 年 7 月联合编印
《读报手册》(小百科全书),南京农学院革委会政工组、南京无线电工
业学校革委会政工组 1969 年 5 月编印
《户县农民画选集》(
70 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
1993 年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谢冕《新世纪 的 太 阳———二 十 世 纪 中 国 诗 潮 》,长 春:时 代 文 艺 出 版
1993 年
社,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
蓝棣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 年
骆寒超《中国现代诗歌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陈平原、黄子平、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
1988 年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 术 文 集》(新 文 学 运 动 卷),北 京:中 华 书 局,
1993

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
1984 年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 1988 年
牛汉《学诗手记》,北京:三联书店,
1986 年
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
1990 年
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杜运燮等编《一个民 族 已 经 起 来———怀 念 诗 人、翻 译 家 穆 旦》,南 京:
31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年
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 20 周年纪念文集》,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
1988 年
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 年
王家新编选《随时 间 而 来 的 智 慧 》(叶 芝 文 集 卷 三 ),北 京:东 方 出 版
社,
1996 年
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6 年
查良铮译《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沃尔夫冈·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文艺学引论》,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84 年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北京:三联书店,
1988 年
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
1917-1977),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
1983 年
王守仁编选《复活的圣火———俄罗斯文学大师开禁文选》,广州:广州
出版社,1996 年
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
王瑞璞、孙启泰《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史 通 鉴》(第 三 卷,
1966-1976),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年
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66-1982)上、
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高皋、严家其《“文 化 大 革 命”十 年 史》,天 津:天 津 人 民 出 版 社,
1986

王力《现场历史:文化大革命纪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吴文光《革命现场一九六六———一部纪录片的拍摄手记》,台北:时报
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994 年
于光远《文革中的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 年
季羡林《牛棚杂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年
流沙河《锯齿啮痕录》,北京:三联书店,
1988 年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主要参考书目 315

赵丽宏《岛人笔记———“文 革”社 会 世 态 录》,上 海:知 识 出 版 社,


1993

邵燕祥《人生败笔———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7 年
梅志《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陈白尘《牛棚日记》,北京:三联书店,
1995 年
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徐晓等编《遇罗克遗作与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9 年
徐友渔编《
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

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
1996 年
老鬼《血与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阿妮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
渤海湾出版公司, 1988 年
刘小萌 《中 国 知 青 史———大 潮 (
1966—1980 年)》,北 京:中 国 社 会 科
学出版社,1998 年
史卫民、何岚《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设兵团》,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史卫民主编《知青日记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
史卫民主编《知青书信选编》,北京:中祖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
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斯 诺 70 年 代 中 国 访 问 记),北 京:农 村
读物出版社,1989 年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
店,
1994 年
赵鑫珊《希特勒与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6 年
戈培尔《戈培尔日记:
1945 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
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 年
31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陆梅林选编《西文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南宁:漓江出版社,
1988 年
佛洛姆《逃避自由》,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 年
威尔海姆 · 赖希《法西斯主 义群 众 心 理 学》,重庆:重庆出版 社,
1990

卡尔·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 敌人》,太原:山 西 高校联合出版 社,
1992

F.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M.迪克斯坦《伊甸园之 门———六 十 年 代 美 国 文 化》,上 海:上 海 外 语
教育出版社,1985 年
艾德华· 萨依德《知识分子 论》,台 北:麦田 出 版股份有限公 司,
1997

罗·亚·麦德维杰夫《让 历 史 来 审 判———斯 大 林 主 义 的 起 源 及 其 后
果》(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亚历山大 · 索 尔 仁 尼 琴 《古 拉 格 群 岛》(上、中、下),北 京:群 众 出 版
1996 年
社,

外    文

Re
searchGuideto Red Guard Pub
lica
ti s,1966-1969.Le
on e,
Hong Yung,Armonk,N. Y.:M. E.Dharpe,1991.
Uni
onRese
arohI
nst
itu
te(URI),Ca
tal
ogueof Red Guard Pub
li
ca
til
nshedby URI.Hongkong:URI.,1970.

RedGuard Publi
cation
s.20vol
s.Repr
intedby Cen
terforChi
nes

Re
search Ma
teria
ls,Assoc
iat
ionofres
e a
rchl
ibrar
ies,Wash
ing

ton,D. C.,1975.
Thered Azaea:Ch
l ine
sepo
etry Si
ncet
he Cu
ltura
l Re
vol
uton,

Mor
in,Edwarded.Uni
ver
sityofHawa i
ipres,1990.

Mode
rnChinds
ePo e
t :
ry Theoryand Pract
iceSi e 1917.Yeh,
nc
Miche
lleMi-Hsi.Yal
eUnive
rsityPr
ess,1991.
Mo
rningSun:In
terv
iewsWi
thCh i
neseWrit
ersoftheLo
stGene
r
主要参考书目 317


tion.Leung,La Y.:M.
iFong.N. E.Sha
rpe,1994.
Educa
tedYouth andt
he Cu
ltura
l Revo
lut
ionin Chi
na.Si r,
nge
Mart
in.Si
nger,Marti
n.Unive
rsi
tyofMichgan,1971.

NewPe
rspect
ive
sontheCul
turalRevol
uti
on.Wi
ll
iam,A.Jos
eph
ed.Harva
rdUn i
ver
sit
yPress,1991.
31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后    记

  2004 年 3 月,我 接 受 教 育 部 和 国 家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办 公 室 的 派
遣,来到南美洲 哥 伦 比 亚 共 和 国 麦 德 林 市 的 安 第 奥 基 亚 大 学 任 教。
走进这所具有 201 年历史的老牌大学的第一天,我就被校园内 25 号
楼墙上的一幅人物头像及其附带的文字所震惊!那墙上画的是毛泽
东的 头 像,头 像 右 侧 写 着 两 句 西 班 牙 文 字:
Lar
ebe
lions
ejus
tif
ica!
Gua
rdi
asr
ojoso
rgan
iza
rseyr
esi
str!(造 反 有 理!红 卫 兵 们,组 织

起来反抗到底!)其中“造 反”一 词 开 头 的 字 母“ r”特 意 被 画 成 铁 锤 和
镰刀交叉状。据在这所大学工作的朋友介绍,是 80 年代前期的一个
激进学生组织画下了这 幅 头 像。 的 确,哥 伦 比 亚 和 其 他 拉 丁 美 洲 国
家的 一些激进组织都非常推崇毛 泽 东 及 其思 想,我在这所大学工作
半年来,就经常遇见抗议政府的学生和教师游行队伍,“造反有理”便
是经常被他们呼喊的口号。那墙上的毛泽东头像和铁锤、镰刀图徽,
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童年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历史情境中。
我出生在 1965 年,次年文化大革命的火山在中国大地喷发。我
不是神童,对 4 岁前的生 活 没 有 任 何 记 忆,关 于 1966 年 年 底 红 卫 兵
来我家张贴“破四旧”布告,并收走了从祖父手中传下来的线装本“四
大名著”和其他文史书籍的事情是后来父亲告诉我的,因此我对疾风
暴雨般的文革初期生活没有感性的认识。我对文革朦胧的记忆大约
始于 1969 年或者 1970 年,有 一 回 大 姐 背 着 我 观 看 了 在 公 社 操 场 举
行的批斗大会,目睹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女红卫兵奋力冲上台去,对着
后    记 319

她那位“走资派”父亲低垂的脸左右开弓的场面。当时,没有“政治觉
悟”的我心里很是纳闷:为什么这个姐姐要打他的父亲呢?因为在那
个贫穷的年代,父亲是孩子们食品的供给者,父亲就是孩子们头上的
天啊!后来,这样的批斗会看多了也就麻木了,我成了一名小小的看
客。
1972 年初我 进 入 小 学 念 书,所 幸 的 是,由 于 我 的 家 庭 成 分 不
“坏”(这 要 感 谢 经 商 的 祖 父,他 老 人 家 早 在 40 年 代 就 破 产 了,因 此
50 年代土改划分成分时被定为下中农),我没有受过政治上的歧视;
而我的一些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同学就相当的不幸,他们经常遭到
“革命群众”子弟的辱 骂 和 殴 打。 如 今 我 努 力 翻 检 记 忆 的 残 片,想 不
起自己曾经有过带头围攻“狗 崽 子”的 事 情,这 主 要 是 因 为 我 属 于 天
生胆小之徒;同时也因为我有一位信佛的母亲,他老人家教给我们兄
弟姐 妹的为人准则是:“不要 欺负 落难 的 人,就算他是乞丐贼娃也应
该得到帮助。”给我留下 深 刻 印 象 的 是 70 年 代 前 期 的 一 件 事 情。 有
一天我的远房堂兄和他的叔祖一起殴打他们生产队地主的儿子,我
那位 20 多岁的堂兄把 30 多岁的地主儿子压倒在阴沟里,而那位 60
多岁的叔祖上前硬把地主儿子的耳朵扯得鲜血淋漓。我母亲上前掰
开了那位叔祖(她的堂叔)的 手,并 且 责 问 道:“你 们 爷 孙 俩 合 伙 欺 负
人,这算什么能耐?”在母亲的责问下两位“好汉”只好住手,那位地主
儿子则得以捂着鲜血淋淋的耳朵落荒而逃。但是良好的家教未必能
够抵 挡弱肉强食的社会丛林法则 对 孩 子 心灵 的污染,我七八岁时就
曾经记忆母亲的教导,却 跟 随 别 的 同 学 一 道 痛 骂 地 主 富 农 子 孙。 因
此,文革对人性的彻底破坏体现在:连幼小的儿童也被灌输了疯狂的
阶级仇恨意识。
文革时期,为保护集体 财 产 而 死 于“狗 地 主”手 下 的 刘 文 学 和 张
高谦等少年英雄成为我以及千千万万中国儿童的偶像。我和我的小
伙伴们一直在寻找建功立业 的 机 会,我 们 曾 经 多 次 跟 踪 “地 主”、“地
主婆”来到菜地里,指望在这些“阶级敌人”埋“变天账”时把他们逮个
正着,当然每次我们都 是 无 功 而 返、悻 悻 而 归。 但“榜 样 的 力 量 是 无
穷的”,我刚进小学不久,我所 在 学 校 一位 13 岁的大姐姐(我还记得
32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她名叫范小聪,愿她的灵魂安宁)在为大队医疗室采药的路上落水身
亡,报道她“英雄事迹”的文章 刊 登 在 了 《浙 江 日 报》头 版 的 显 著 位 置
上,她成为全省闻名遐迩的“烈士”。记得她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后,我
也闻讯赶到河滩边,但我始终没有勇气走近前去,我不敢正视这位一
向英姿勃发的姐姐面目狰 狞 的 样 子 (我 此 前 已 经 多 次 见 过 溺 水 者 吓
人的脸孔)。在那以后的五六个清明节,学校都组织我们到这位少年
烈士坟前敬献花圈,她成为占据我童年精神世界的一个亡灵。
我在文革后期所受的小学教育是相当残缺变态的。在正常的年
代,六七岁的孩 童 通 常 以 朗 读 “鹅,鹅,鹅/曲 项 向 天 歌。/白 毛 浮 绿
水,红掌拨清波”之类的古典诗歌作为语文学习的开篇;然而,打开我
一年级语文课 本 的 第 一 页,扑 面 而 来 的 是 “毛 主 席 万 岁!”这 样 的 口
号。在音乐课上,老 师 给 我 们 教 的 不 是 “小 燕 子,穿 花 衣”之 类 的 儿
歌,而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和“要奋斗就
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 常发生的 ……”这种煽动死亡本能的“语
录歌”。我记得自己在 7 岁时就是唱着这些渴望献身的歌曲宣誓,成
为班上第一批红小兵的。实际上,我们的小学课堂就是战场(我对现
在不少人还喜欢用“教育战线”的词汇感到困惑)。从 70 年代早期的
“批林批孔”,到 70 年代中期的“评法批儒”、“批《水浒传》”和“反击右
倾翻 案风”,年幼无知的我和同学 们 一 样 积极 地投入,我那些鹦鹉学
舌 似的重复报纸社论的大批判文章总能够得到老师们很高的评价。
我曾经跟一些同样出生于 60 年代的学者表达过这样的见解:别看我
们这一代人后来很多人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其实我们的底子普遍
比较薄,因为我们在小学甚至 在 中 学 (文 革 刚 结 束)所 受 的 教 育 是 相
当粗鄙简陋的,而且文革“不 破 不 立”的 大 批 判 思 维 模 式 和 文 风 对 我
们后来从事学 术 研 究 的 负 面 影 响 是 非 常 内 在 的。 我 觉 得 文 革 对 我
(当然也包括很多中国人)最 深 层 的 影 响 还 在 于 奴 性 人 格 的 养 成,我
在童 年时代就习惯于跟随报纸社 论 来 分 析和 判断问题,我把毛泽东
当作自己的 精 神 支 柱。1976 年 9 月 毛 泽 东 去 世 时 我 还 未 满 11 周
岁,当从广播里听到了伟大领袖逝世的噩耗,我觉得天就要塌了。我
当时 最强烈的愿望是毛岸英还活 着,这样他就可以接着他的伟大父
后    记 321

亲继续当我们的领袖,我 觉 得 自 己 应 该 永 远 是“毛 家 的 人”。 这 种 愚


忠的 奴性终于有一天驱使我走向 反 面,文革结束后思想解放运动得
以展开,我觉得自己先前受到了愚弄,于是逐渐变成了质疑一切正统
理念,撕毁一切神圣偶像的愤激者。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这些 60 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红小兵一代目
睹了文革大风浪的退潮。 与 前 几 代 尤 其 是 红 卫 兵 一 代 相 比,红 小 兵
一代卷入文革的程度要浅得多,因此在回顾往事、反思历史时倒是更
容易跳得出来,能 够 对 文 革 做 一 定 程 度 上 的 理 性 分 析;而 那 些 造 过
反、下过乡,后来又经历了 回 城 的 艰 难 和 下 岗 的 煎 熬 的 红 卫 兵 一 代,
他们中的多数人对于文革 采 取 了 不 愿 言 说 的 姿 态 (社 会 应 该 尊 重 他
们的沉默权),他们中的少数“成功者”则以“青春无悔”为基调诉说自
己一代文革的经历(这样就把 苦 难 过 分 地 “诗 意 化”了)。 与 国 外 “中
国学”界研究文革的学者(他 们 基 本 把 文 革 当 作 纯 粹 的 学 术 对 象,有
时难免显得“隔”)相比,我们毕竟曾经被挟裹进历史的洪流中,因此,
虽然文革已经过去近 30 年,但凭着童年的记忆我们还是比较容易返
归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我希望自己对文革时期诗歌的研究是建立
在我的生命经验基础上,同时又是一种相对学理化的学术分析,也许
这也是一种奢望?
惊天动地的文化大革命活剧虽然在 1976 年谢幕了,但它的巨大
震荡力对后世 中 国 社 会 和 文 化 的 冲 击 一 刻 也 没 有 中 断 过。 换 个 说
法,我们今天仍然背负着文革的遗产,很难说我们已经走出了文革的
阴影。在一定程度上我们 今 天 仍 然 生 活 在 文 革 的 震 荡 波 里,我 们 生
活的时代可以称为“文 革 后 时 代”。 在 新 旧 世 纪 之 交,不 同 的 社 会 群
体(或者利益群体)和个 人 从 自 己 当 前 的 社 会 处 境 和 精 神 状 态 出 发,
在重组着自己对文革的记忆,叙述着自己的文革经历,阐发着自己对
文革的见解。
记忆与遗忘,始终是历史总谱中交替出现的主题,是人们面对历
史的两种基本心理机制。 对 于 生 活 在 艰 难 时 世 中 的 平 民 百 姓 来 说,
眼前的生存是第一要义,文革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历史,不可能频繁
地出现在他 们 记 忆 的 屏 幕 上;但 是 自 90 年 代 以 来 (以 毛 泽 东 诞 辰
322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100 周年和 110 周年为契机),在社会 分 配 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的 群


众(主要是广大的下岗工人和未能富裕起来的农民)频频缅怀起文革
时代的“公平”生活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错觉”),他们成为“新
左派”思潮的社会基础。 而 对 于 那 些 在 目 前 社 会 分 配 格 局 中 获 益 的
群体来说,文革已经成为往事,最多不过是充当他们当下幸福生活的
参照系(是一种新的“忆苦思甜”)。文革中那些备受摧残的“幸存者”
希望 遗忘往事,因为回顾屈辱的历史等于是重新把自己推到痛苦的
深渊 去经受炼狱之火的炙烤,即使回顾往事也主要是谈自己的受害
遭遇;但是,这些文革“受害者”中的一部分(如“走资派”)在文革的不
同阶段或者文革以前和以后 可 能 也 是 “施 害 者”,他 们 在 铭 记 自 己 受
害经历的同时 也 许 应 该 反 省 自 己 给 他 人 带 去 的 痛 苦。 文 革 时 期 的
“施害者”同样很依赖“遗忘”心理机制,遗忘历史既给自己带来安全,
也使 自 己 免 遭 心 灵 深 处 自 我 审 判 的 痛 苦,但 我 愿 意 相 信 文 革 “施 害
者”中的一部分人现在已经品尝到害人的痛苦了,这是开始自省的标
志。
现在比较愿意谈论文革 的,除 了 前 面 已 经 述 及 的 社 会 弱 势 群 体
外,主要是一些没有经历过文 革 的 青 年 人 的 知 识 界 的 “新 左 派”文 化
人。文革结束后出生的一 代 人 如 今 进 入 了 青 春 期,像 任 何 时 代 的 青
年人一样,他们 中 的 多 数 都 处 在 利 益 格 局 和 社 会 差 序 的 底 层,对 正
统、秩序具有强烈的叛逆情绪,他们有可能和父亲辈的红卫兵一代产
生某些情绪上的共鸣(相 信 未 来 的 每 一 代 青 年 中 都 可 能 有 人 会 对 文
革“造反”青年产生一些 兴 趣)。 但 是 他 们 生 活 在 一 个 消 费 主 义 盛 行
的时代,普遍没有红卫兵身上 那 种 “乌 托 邦”情 结 和 禁 欲 苦 行 的 道 德
追求,他们过着更加官能化和物欲化的生活,文革故事和人物只是他
们“波普文化”的素材之一,被用以 显示他们 的叛逆的姿态,因此,文
革生活在当今青年的“亚文化”中被“摇滚化”和“符号化”了。目前知
识界的“新左派”通常是一些具有强烈“乌托邦”情结和“整体主义”倾
向的文化人,他们对民瘼的关心,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崇尚是值得肯
定的;但 是 他 们 把 文 革 以 及 此 前 的 中 国 社 会 当 作 批 评 当 下 社 会 “不
公”的参照系,这样的思路是值得质疑的。但凡懂得一点文革以及前
后    记 323

此历 史而且有理性的人都知道,那时的社会并不是公平和正义的化
身。“新左派”文化人也许应该走出他们的“乌托邦”和“整体主义”的
城堡,回到历史和现实的理性中来,承认尽善尽美的“理想王国”作为
矫正现实的粗鄙和照亮人生 的 灰 暗 的 “诗 意 空 间”是 可 以 存 在 的,但
现实世界上不大可能建立这样的王国;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经过人
们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新左派”艺术家张广天(出生于 1966 年)近年来以毛泽东、切·
格瓦拉和鲁迅为艺术符号,创作了一系列戏剧作品和音乐专集,并撰
有自传式作品《我的无产阶级生活》。张广天经常在他的戏剧演出舞
台上领唱《国际歌》,高喊“打倒资本主义”的口号,他的《切·格瓦拉》
剧本结尾借主人公之口道出了“革命是不朽”的“教义”。在一个比较
正常 的社会里,张广天自然可以有借艺术表达自己的社会见解的权
利,但是其戏剧 作 品 具 有 鲜 明 的 文 革 红 卫 兵 作 风 也 是 基 本 的 事 实。
张广天的一些谈论文革的言论则颇值得商榷。比如在纪念毛泽东诞
辰 110 周年之际,他到中 国 最 大 的 网 站———新 浪 网 站 跟 网 迷 作 现 场
聊天,他为自己借助文革作 秀发 财 辩解道:毛 泽东思想“完全也是支
持商业社会和商业人生”的(见《“趟 近 毛 泽 东”主 题 歌 作 者 张 广 天 新
浪聊天实录》,新浪网站 2003 年 12 月 26 日)。在张广天那本随身携
带的、被他推崇为现代中国“圣经”的《毛主席语录》和“毛选”里,人们
不可能找到毛泽东如此为“商 业 社 会 和 商 业 人 生”辩 护 的 言 论,张 广
天这样任意发挥毛泽东思想 的 行 为 已 经 走 到 了 “我 注 六 经”的 境 地。
另外,他一直承认,甚至主动 宣 传自 己 就 是 在 作“革命秀”,这就使人
对他的“革命性”产生了 怀 疑:在 这 个 一 切 都 具 有 商 品 价 值 的 市 场 社
会里,“革命”也可能是一种促销自己、获得利益的手段。文革时期制
作的亿万个毛泽东像章,如今 已 经 成 为商 家 牟利的“奇货”,因此,文
革物品和文革故事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具备商品价值也是一个基本的
事实。
在中国知识界的文革诸多话题中,忏悔与不忏悔,始终是一个核
心话题。80 年代中国知识界在反思文 革 悲 剧时有人提出“全民族共
忏悔”的主张。北京大学 中 文 系 教 授 王 瑶 先 生 对 此 作 了 质 疑,他 说:
324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应该对罪恶 的 历 史 负 责 的 还 没 有 承 担 罪 责,为 什 么 我 们 要 忏 悔?”


2000 年,青年作家余杰发表《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等文章,认为
余秋雨是“四人帮文胆”、“文革余孽”,要求文化名流余秋雨为自己在
文革中的行为忏悔;余秋 雨 作 出 了 拒 绝 忏 悔 的 选 择。 余 秋 雨 于 今 年
推出自传作品《借我一生》,用 十 多 万 字 的 篇 幅 来 讲 述 自 己 的 文 革 经
历,他声称自己在文革时期“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大批判”,他拒绝承
认自己是“石一歌”成 员。 面 对 余 秋 雨 这 样 的 态 度,新 闻 媒 体 发 表 了
《余秋 雨 在 1975-1985》和《两 种 记 忆:余 秋 雨 和 “石 一 歌”同 事 们 的
说法对比》等文章。这些文章 的 作 者 采 访 了 一 批 “石 一 歌”写 作 组 的
成员 和余秋雨文革时期在上海戏 剧 学 院 工作 时的同事,以大量事实
证明余秋雨在文革后期参加 了 “石 一 歌”写 作 组,他 们 还 从 文 革 后 期
上海的刊物《学习与批判》、《朝霞》上钩沉出余秋雨的批判胡适和《水
浒传》等主题的文章 6 篇。其实,余秋雨对自己文革中的行为忏悔与
否,他是有自由选择权的;但是他竟然连自己参加了“石一歌”写作组
和写 过大批判文章的基本事实都 不 承 认,这就缺乏一个学者和作家
应具有的素质了。用“石一歌”写作组一位成员的话说,余秋雨“他太
爱惜自己了,想让自己完美,结果反而不完美了”。
王瑶先生的态 度 与 余 秋 雨 是 有 区 别 的,他 不 是 拒 绝 自 我 反 省。
对此,王瑶先生的学生钱理群教授曾经做过分析,他认为王瑶先生是
“强调首先要分清极权体制下的 统治者、压迫者和受害者的界限;然
后再检讨受害者自身由于自身容忍、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的参与而
应负的责任。应该说,这是 两 种 性 质 不 同 的 责 任,如 果 因 为 强 调 ‘职
责是全民的’而有意无意抹 煞 这 两 者 的 界 限,那 将 是 危 险 的”(《致 余
杰的一封信》)。作为晚辈的余杰对余秋雨的批评也可以理解为他的
一种特殊关爱,但是余杰用“文革余孽”来指称余秋雨是不合适的,这
让人想起了二三十年代左翼激进青年作家赠给鲁迅的“封建余孽”的
咒骂,余秋雨在文革时期并没 有 取 得 余 杰 所 说 的 “四 人 帮 文 胆”那 样
的地位。余杰虽 然 没 有 机 会 参 与 到 文 革 中 去 (他 出 生 于 70 年 代 中
期),但从他一些文章的文风看,如果他早二三十年,未必他就不会成
为余秋雨式的人物。由于“二 余”属 于 论 争 的 双 方,许 多 人 都 把 他 们
后    记 325

看作对立的两极;我倒是从“二 余”的 争 论 文 章 中 看 出 他 们 其 实 是 比
较接近的一类人,他们 都 属 于 有 才 气 的 人,而 且 都 有 明 显 的“好/坏”
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他们写文章喜欢夸张,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
势。余杰有不少见解我都能够接受,甚至深表佩服,但是他考虑问题
的方式也许值得推敲。 如 果 说“新 左 派”的 张 广 天 们 是 打 着 公 平、正
义、革命、人民等旗帜来“呐喊”,那 么 余 杰 这 样 的 “新 自 由 主 义 者”则
是采用了自由、平 等、民 主 等 现 代 理 念 来 评 析 历 史 和 现 实。 从 表 面
看,这两拨人冰炭不容,但他们都相信在地球上可以也应该建立尽善
尽美的世界,他们有着相似的“乌 托 邦”价值 诉求,他们常常用西方/
东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 主/革 命 等 二 元 对 立 项 来 观 察 世 事、分
析社会,所以他们内在地与文革红卫兵的传统续上了联系(当然二元
对立思维不是红卫兵的专利,这种思维在原始人类那里就非常发达,
我在本书正文里已有所论述)。这表明:我们并不能够那么容易走出
文革遗产的。
电影导演陈凯歌对自己文革经历的反省达到了一个高度。陈凯
歌在自传《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里写了他本人文革期间的生活和感
受。作者写到他的母亲被红卫兵小将(其中一些是他的同学)批斗罚
站时他是很难受的,他深深地爱着母亲,看着体弱多病的母亲摇摇欲
坠的情景,他这个已经长到一米七十多的 14 岁少年是多么想上前扶
住母亲啊!他也有跟那些 批 斗 他 母 亲 的 人 拼 命 的 念 头,但 由 于 他 恐
惧被视作“立场”不坚定,由于 害 怕 被 驱 除 出 “革 命 群 众”队 伍 而 成 为
“孤魂野鬼”,他什么也没有做,一任母亲被批斗数小时。陈凯歌还受
“大义灭亲”(这是灭绝人性 的 理 念)时 代 潮 流 的 驱 使,登 台 对 着 那 位
导演父亲陈怀 皑 的 脸 打 耳 光。 就 文 革 结 束 后 许 多 人 拒 绝 反 省 的 态
度,陈凯歌在自传中写到:“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或政治灾难过后,总
是有太多原来跪着的人站起来说:我控诉!太少的人跪下去说:我忏
悔。当灾难重来时,总是有 太 多 的 人 跪 下 去 说:我 忏 悔,而 太 少 的 人
站起来说:我控诉!”
在中国文坛,像陈凯歌的 自 传 这 样 对 自 己 的 文 革 经 历 和 心 理 作
出深 刻反省的文艺作品属于凤毛 麟 角,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
326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多样的,这跟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我们没有欧洲基督教的“罪感文
化”传统,中国人普遍都严以待人 而 宽 以 待己,而且东亚各民族普遍
都缺乏忏悔习惯。日本拒 绝 为 二 战 罪 行 忏 悔 和 道 歉,与 德 意 志 民 族
对自己二战罪行的彻底 反 省 形 成 了 鲜 明 的 对 照。 同 时,某 些 特 定 的
机制在限制着人们去反省、研究文革历史,给人们阅读文革时期的文
献设置不少障碍。对此一位学者评析说,这样做的“代价是全民失去
记忆,全民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李慎之《风雨苍黄五十年》)。但是
情况也许会发生一些变化,最近,中共中央机关报纸《人民日报》的网
站人民网上刊登了对聂元梓的采访记。这位当年挑头贴出文革时期
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学报”的 风 云 人 物 反 省 道:“文 革 真 是 一 场 浩 劫。
死了多少 人,耽 误 了 多 少 事。”(任 庆 起 《聂 元 梓———不 堪 回 首 说 文
革》,载人民网 2004 年 8 月 3 日)这样的反省当然还不够彻底,但 这
是醒悟的开始;而且由聂元梓这样一位特殊人物来说文革,可能会重
新引起大家对文革的关注,进而对文革的遗产做深入的反思和研究。

1996 年 9 月,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钱理群教授攻 读 中 国
现当 代文学博士学位,钱先生和我商定把研究文革时期的诗歌作为
学位论文的对象。1997 年初,随着研究工 作 的初步 展 开我感觉 到 了
压力。首先是资料的阅读比较困难,国家图书馆把文革时期红卫兵、
造反派办的小报作为特殊的 “新 善 本 书”收 藏 起 来,读 者 必 须 要 持 有
国家权威部门 的 介 绍 信 才 能 够 阅 读,其 他 图 书 馆 也 有 同 样 的 规 定。
北京 大学有关主管部门在我的请 求 下 给 北大 图书馆去函,建议为我
的博士论文写作开放文 革 小 报 资 料。 在 近 5 个 月 时 间 里,我 在 北 大
图书 馆旧馆翻阅了一万份左右的 小 报,笔录了一千余首红卫兵诗歌
(因为规定不可以复印和拍照)。后来我又陆续阅读了 200 多部文革
时期公开出版的诗集,并阅读了文革时期大批中央和地方的报刊,从
中收集所需的诗歌作品。其次是论文阐释框架难以确定。面对如此
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文革时期诗歌资料,一开始我感觉它们就如同
一盘散沙,不知道应该从何处着手来整合它们。在半年多时间里,我
和导师钱先生反复阅读所集到的资料,
5 次修改论文的基本架构,到
后    记 327

1998 年上半年我才确定了论文的 阐 释 框 架。我按照不同的“文化 场


域”(创作空间),把文革时期的 中 国 诗 歌 分 作 “地 上 诗 坛”和“地 下 诗
坛”两部分,然后在地上诗坛分出“红卫兵小报诗歌”、“国家出版物诗
歌”,在地下诗坛分 出 “流 放 者 诗 歌 ”和 “知 青 诗 歌 ”等 诗 歌 群 落 来 论
述。
最后到了论文的写作阶段,我大约花费了 9 个月写出了 20 多万
字的书稿。由于文革时期的诗歌尤其是地上诗坛的诗歌多数属于标
语口 号 式 作 品,阅 读 和 研 究 它 们 时 我 不 得 不 告 别 原 来 阅 读 “常 规 诗
歌”的审美习惯,把它们当作一种 特 殊 的 诗歌 文本阅读,这对自己的
心智和耐力都是一种挑战。而思考和写作过程中我不断被带回文革
时期的历史情景中去,我童年所经历的文革生活碎片(如家乡那位溺
水而死的少女烈士的尸体),我在阅读材料(尤其是红卫兵小报)中所
见到的血雨腥风武斗场景,它们不时出现于我的梦境中。1999 年 春
节,我太太回乌鲁木齐看望寄养在外祖母家的小女,家里只剩下我一
人。这时我的论文写作进入最紧张的冲刺阶段,体力开始有点不支,
夜里时常做噩梦(我的 家 庭 似 乎 有 梦 魇 的 遗 传)。 一 天 夜 里,我 在 梦
中听 见挂在我家另一间屋子墙上 的 挂 历 哗哗 作响,挂历上印制的是
日本浮世绘作品,那些女子都有传说中的女鬼那般煞白阴鸷的面容。
其中一个“女鬼”竟然走下挂历,迈开步子向我这间屋子走来,我吓得
从噩梦中惊起,赶紧把那 本 挂 历 取 下,并 且 作 出 了 一 个 荒 唐 的 举 措:
我把挂历从屋外走廊的垃圾道扔下去了!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我 1999 年 6 月 18 日在北京大学通过了答
辩的博士学位论文。这是中外学术界首部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
的博士学位论著,其学术价值得到了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的肯定,其
中一些章节作为单篇论 文 发 表 后,引 起 学 术 界 的 关 注。 但 是 这 部 论
著的出版却经历了诸多的波折,国内曾经有多家出版社接纳了她,但
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而一直未能付梓印行。致力于出版大陆人文学
术专著的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于 2001 年资助出版我的《红卫兵诗
歌研究》,这部书 2002 年由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红卫兵诗
歌研究》只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所以我一直期待着出版整
328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部学位著作机会的到来。如今这部命运多舛的学位论著即将以整体
的面貌出版,我想起了许多许多关心和帮助我的师友和亲人。
首先要感谢导师钱理群先生的精心指导。这部博士学位论著从
选定题目、查找资料到确 定 阐 述 框 架、写 作 每 一 章 节,都 凝 聚 了 导 师
的心血。在我着手写论文前,导师很平和地告诉我:“你大胆地写,想
写什么就写什么,我会给 你 把 关 的!”对 于 我 这 种 胆 子 不 大 的 学 生 来
说,导师的这番 话 无 疑 是 一 帖 放 松 药 剂,于 是 我 真 的 信 马 由 缰 地 写
去,有时甚至还放胆坚持 自 己 的 见 解 与 导 师 争 论 一 下。 在 最 后 阶 段
论文每写出一章就交给导师审阅,导师提出了大量的修改意见,甚至
亲自动手删改部分章节。 钱 理 群 先 生 对 我 的 指 导 和 帮 助,我 将 永 远
铭记于心!我在北京师大 读 硕 士 的 导 师 朱 金 顺 教 授 是 较 早 提 出 “新
文学史料学”观念,并且在 80 年 代 中 期 出 版 《新 文 学 史 料 引 论》专 著
的学者。朱先生教给我找 寻 和 鉴 别 研 究 史 料 的 方 法,使 我 在 文 革 时
期诗歌研究中受益匪浅,因此也要感谢朱先生的教导!
其次我要感谢北京大学,是这所大学相对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
使得我敢于提出并且坚持做文革时期诗歌研究这样比较棘手的论
题。尤其要感谢北大有关 管 理 部 门 和 北 大 图 书 馆 的 各 位 师 长,是 他
们给我提供了阅 读 文 革 时 期 小 报 和 其 他 珍 贵 史 料 的 机 会。2002 年
年底 我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 服 务 中 心做 访问研究,在该中心图
书馆 我又阅读了一万多份红卫兵 小 报 影 印件,并且拍摄了大量的珍
贵史料。这些史料进一步 丰 富 了 我 的 研 究 内 容,在 此 我 要 对 该 中 心
主任关教授和中心负责日常工作的熊景明女士表示感谢。在我论文
写作 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刘福春先生无私地给我
提供 他珍藏的文革时期诗歌史料,并且对我的论文写作给予很多的
指教。刘先生对于所有求 助 的 学 者 总 是 慷 慨 相 助,他 这 种 视 学 术 史
料为天下公器的气度在学界已经成为美谈。
感谢河南大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我 这 部 专 著。 在 目 前 学 术 著 作 出 版
难,涉及敏感问题的学术著作出版更难的情况下,河南大学出版社慨
然接受我的书稿,表现了 该 社 领 导 和 编 辑 的 学 术 眼 光 与 胆 识。 祝 建
伟先生为拙著的出版前后奔走,多方联系,并受出版社之托认真审阅
后    记 329

修饰书稿,付出了大量辛 勤 的 劳 动。 以 这 本 书 为 纽 带 我 们 已 经 成 为
朋友!我还要感谢雷世 文、孔 兴 镇、陆 绍 阳、冯 冀、王 震 亚、方 位 津 等
友人和同事,他们或者给 我 提 供 资 料,或 者 给 我 诸 多 的 鼓 励 和 帮 助。
在友人孙良好的帮助下,80 多岁的著名“九 叶 诗人”唐湜先生给我提
供了 他文革时期秘密写诗的手稿,这些灰暗发黄的手稿为我的文革
“地下诗歌”研究增添 了 不 少 历 史 真 实 感。 如 今,唐 湜 先 生 的 这 些 手
稿连同他创作于其他阶段的诗稿已经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我要
感谢唐湜先生提供手稿的慷慨之举,同样要感谢友人孙良好的帮助。
每次给自己的著作写后记时,我都要写妻子和女儿,这次也不例
外。记得我曾经担心延迟 研 究 文 革 时 期 诗 歌 可 能 毕 不 了 业,是 我 妻
子穆小 琳 的 鼓 励 给 了 我 信 心;
6 年 前 我 还 不 会 用 电 脑 写 作,我 20 多
万字 的写得像天书一样的论文手 稿 最 后 变成 了工整的文字,全都是
我妻子在电脑上 一 行 一 行 辛 苦 打 敲 出 来 的。1998 年 暑 假 我 开 始 写
博士 学位论文,我一岁半的女儿王天行被送到乌鲁木齐外祖母家生
活,她在那里得到了充分 的 关 爱,但 由 于 远 离 父 母 一 年,她 开 口 说 话
的能力相对滞后了一 年。 她 是 被 我“挤”走 的!每 当 想 到 这 里,我 心
里就充满对女儿的愧疚。 感 谢 我 的 岳 父 和 岳 母,他 们 帮 助 我 带 养 孩
子,使我能够安 心 写 作 这 部 论 著,尤 其 是 我 的 岳 父 累 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今年他老人家去世已经半年,愿他在天堂永得安宁!最后我要感
谢我 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文化大革命的乱世中他们苦苦撑着八口之
家,那是怎样的一种艰难啊!
最后,还有两点关于技 术 性 的 问 题 须 要 说 明。 一 是 书 稿 中 涉 及
的“文化大革命”、“文革”、“红 卫 兵”等 字 样,都 没 有 按 照 目 前 出 版 物
的通例加引号。本书作 为 研 究 文 革 诗 歌 的 专 著,“文 化 大 革 命”、“文
革”等字样出现频率实在太高了,如果 一 律 加上引号,势必使版面显
得过于“花哨”。再说,当 它 们 和 相 关 的 词 语 组 成 新 的 概 念,如“文 革
文学”、“文革诗歌”、“文化革 命 领 导 小 组”、“红 卫 兵 战 斗 师”等 时,情
况就更为复杂。经过反复尝试,我觉得不加引号,反倒明快。但愿这
样做不至于给读者带来 不 便 或 引 起 什 么 误 解。 另 外,产 生 于 文 革 这
一特殊时期的诗歌(小说、散文、大批 判 文 章等也一样),在今天看来
330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有相当一部分不仅内容 不 可 理 喻,而 且 遣 词 造 句 也 不 规 范。 本 书 在
引用时,除明显 属 于 当 时 排 印 的 错 误 径 作 改 正 外,其 余 一 律 不 加 改
动。文革已经成为历史。 对 于 历 史,后 人 可 以 研 究 它,批 判 它,却 没
有办法改变它,更没有必 要 粉 饰 它。 我 相 信 读 者 朋 友 对 此 会 给 予 充
分理解。

作    者
2004 9 月 5 日 -11 日

写于哥伦比亚麦德林逆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