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刘少奇 重温革命红色岁月

原标题:缅怀刘少奇 重温革命红色岁月

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

1898年11月24日——2018年11月24日

刘少奇同志诞辰已有120周年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踏着伟人的足迹,寻找铭刻人民记忆的刘少奇,寻找历史中永存的刘少奇。

在120年前的今天,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生。

在刘少奇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黑暗深渊中苦苦挣扎。刘少奇和同时代的很多青年一样,急切地寻找改变现状的办法,经历了异乎寻常的曲折。寻找救国救民之路成为那个时代热血青年追求的人生目标。

1921年,刘少奇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延伸到东方大学。已经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刘少奇首先转为党员,加入东方大学总支部。尔后,刘少奇等几个党员一起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旅莫支部,刘少奇担任支部委员和第一任干事长(即支部书记)。

1922年,刘少奇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是刘少奇最初从事革命活动的起点,这也使他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此后刘少奇分别在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参加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奉天纱厂罢工运动的斗争,期间先后两次被捕入狱。刘少奇长期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里锻炼成一为成熟的革命家。

从白区岁月到驰骋中原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坚定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并对过去党的秘密工作中的错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评。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攻占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和朱德一起负责中共中央委托的工作。

同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主持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方针,进一步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

从延安到西柏坡

刘少奇主持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适时作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部署,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西柏坡——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村,是中共夺取全国胜利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947年5月初,刘少奇、朱德等率中央工委入驻西柏坡村,刘少奇在这里度过了近两年的时光,解决晋察冀边区军事问题,指导建立华北解放区进而使它成为战略大决战的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主持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生产、经济建设等工作,为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新中国的建设殚精竭虑

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六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刘少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1963年到1966年,他先后到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塞、越南、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图:刘少奇与荷兰共产党代表合影

图:刘少奇与印度英迪拉甘地在宴会上

不懈探索

图:毛泽东与刘少奇

建国以后,刘少奇一直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他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执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图:1962年刘少奇与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

“文革”中蒙冤辞世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刘少奇就成为这场政治运动中首当其冲的斗争对象,基本上失去了所有发言权。刘少奇面对党内外不断掀起的口诛笔伐批判浪潮,头戴“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制定者”“帽子”的他几乎到了百口难辩的艰难地步。尽管处境日甚一日的艰难,但刘少奇面对险恶困境却始终没有气馁。1967年4月和7月, 刘少奇曾有过两次公开的书面"答辩"。这应该是刘少奇两次绝无仅有的最后申辩,也是他生命进入倒计时之前对如潮诬陷所作的最后抗争。

图:“文革”中,刘少奇被“革命群众”批斗

精神上的打击和生活上的折磨使刘少奇的身体垮了下来,1968年,刘少奇身患多种重病,两次发生病危。由于一切争辩、申诉都无济于事,在开封的26天里,他没有说过一句话,用沉默表示他无声的抗争。1969年11月12日凌晨,刘少奇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刘少奇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眷恋含冤辞世......

图: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在开封去世,去世时化名刘卫黄,职业为无业。

平反昭雪,光辉一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审查和解决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5月17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低垂,气氛肃穆。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方面代表一万多人,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刘少奇追悼大会。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

刘少奇生前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他去世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大海里。刘少奇治丧委员会和他的亲属尊重他的遗愿。中共中央书记处将散撒骨灰的任务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执行。

5月19日上午,刘少奇的骨灰在治丧委员会代表和刘少奇家属子女的护送下,由北京乘专机运抵青岛军港。近万名解放军官兵和人民群众聚集在青岛码头,为这位一代伟人作最后的送行。中午,执行散撒仪式的5艘海军军舰在绵绵细雨中编队驶向黄海海域。午后1时许,在哀乐和21响礼炮声中,刘少奇的骨灰撒向了浩瀚无边、滔滔不息的大海。

刘少奇同志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遗愿,希望他在天堂看到了自己的冤屈被洗刷的这一刻,能够安息。

历史对新中国的每个创建者和领导者都是公正的,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功绩,

刘少奇同志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编辑:镡睦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