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中法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为何被称为“战胜而败”的战役?

原标题:清朝的中法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为何被称为“战胜而败”的战役?

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晚清政府在面对列强时,逢战必败,但这也并非绝对,虽然在很多大的战役上,晚清政府的确是战败了,但在规模稍微小点的战役中,晚清政府还是能取得一点优势的,中法战争正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中法战争,爆发于1883年,战争爆发的地点并非在国内,而是在越南地区,法国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将触手伸向了亚洲国家,而中国也并不愿意坐以待毙,一方面,越南是晚清政府的藩属国,满清政权有责任保护越南,另一方面,越南地区紧邻我国云南广西,如果放弃了越南,基本上也相当于放弃了云南广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人就已经开始向伸出触角,而中法之间真正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正是从1883年开始。

当时的法国人,派出了六千精锐将士对我国驻守越南地区的军队发动了突然袭击,相信这场战役时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

法国,在那个年代,是西方列强中仅次于英国的存在,德国还在发展,西班牙等国发展的速度也远远比不上法国,只有率先发明出蒸汽机的英国,才能稳稳的压法国一头。

满清政权就弱了吗?一点也不,当时的满清政权刚刚结束了太平天国的困扰,转而投身洋务运动之中,可以这么说,如果洋务运动搞好了,满清政府再多存在几十年都不是问题。

洋务运动以后,中国舰队的实力在世界上都已经排得上号了,仅次于世界上的一些超级大国,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华而不实的。

满清政权一点也不需要害怕法国人,毕竟这是在越南,是在中国的脚下,而法国却是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即使法国国力强盛,在中国的地盘上也得暂避锋芒。

但满清政府就是不愿意与法国人随意展开战争,如果开打,法国背后有英国等国家为其撑腰,而如果不打,法国轻松的将越南拿走,中国以后的局势必将更加被动。

最终的结果是满清政府与法国人展开了多次的战斗,最终的结果并非许多人想象中的大败溃散,相反,满清政府打赢了,但满清政府不愿意再与法国人交手,说白了还是担心列强抱团侵略中国。

战争持续了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期间中法两国互有胜负,但最终的结果却也还是法国人大败溃散。

满清政府在战胜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要求与法国签署和解条约,双方于是签订了《中法会定越南条约》,这当然也是一款卖国条约,在这项条约中,中国承人法国人对越南的统治关系,这也变相的答应了法国人以越南为跳板,让殖民统治遍布全亚洲的想法。

中国打赢了战争,却输了战争的目的,法国人赢得了战争的目的,却输掉了自己的声誉,堂堂世界第二强国的法国,竟然如此干脆的败给了满清政府,法国声誉尽毁,这也让德国等国家看到了希望,奋起直追,最终将法国打的抬不起头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