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开展“推广普通话,青春普法行”主题宣讲活动

原标题:北京建筑大学开展“推广普通话,青春普法行”主题宣讲活动

2020年9月14日至20日为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北京建筑大学经管学院充分发挥北京建筑大学榜样团队“青春船长”普法团队的榜样示范作用和普法宣传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推广普通话,青春普法行”的主题宣讲活动,宣传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知识,不断提升大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水平,使大学生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常识与制度,培育法律观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

宣讲人:孙思琪、马可

撰稿人:姬明洁、李文玉、李紫璇

宣讲内容

流行歌曲《条街》中,有一句歌词深受大家喜爱:“只要你乖给你买条街,爱不爱你不用你去猜”,歌词中的“街”就读成了“gāi”。

众所周知,在普通话中,“街”的读音是“jiē”,《说文解字》中记载:“街,四通道也”,也就是说街指的是宽阔的道路,搭配的词语是街道、街坊等等。但是不难发现,全国各地的方言中,都有把“街”读成“gāi”的习惯,比如广东人、四川人、上海人、陕西人都读作“gāi”。

既然现在人把“街”读成“gāi”,古人是否也是这么读的呢?比如在清朝时期,人们就把“街”读成了“gāi”。其实我国的古汉语,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的意思可能几千年都不会变,但是读音却跟着时代的不同,经常发生改变。比如“贼”和“则”古时候发音就不同,但是到了明朝时期,这两个字的发音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街”这个音,却几千年都不发生变化,一直读成了“gāi”,后来山西的商人们对“街”的发音做出了一些改变,发音为“jiai”,这个音是介于“gai”和“jie”之间,这便是“gāi”向“jiē”过渡的雏形。

18世纪以前,北京话读街为“giai”,后来慢慢也就读成了“jiē”。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朝末期就开始出现了普通话这个概念,在1909年,清政府把北京话定为国语,至此北京话也就成了在全国推广的普通话。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各地的方言很多,人们沟通起来很是不便,就开始推广全国学习普通话。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热河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1955年,确定现代标准汉语名称由国语改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写入宪法,制定标准后于1956年2月6日由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向全国推广。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后,现代标准汉语确定成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均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学中适用的语言予以规定,要求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国家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是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交流的,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和责任,让普通话与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代并肩。

来源:北建经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