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到底多乱

1、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基本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不仅对于唐朝而言。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城南举行一场仪式,仪式结束举起“清君侧,诛杨国忠”的旗帜,正式起兵反唐。安禄山带领号称20万士兵(实际15万)离开幽州浩浩荡荡南下。

安禄山带领的叛军所到之处皆是屠城,使得黄河以北的州郡害怕的纷纷开门投降。这场战乱持续7年3个月,唐朝人口从5500万直线下降至1600万人。大约有85%的中原人在这场动乱中消失。当时的唐朝的经济基本摧毁,中原一代的百姓以纸为衣。造就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从以往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唐以后再也没有朝代在长安建都城。公元762,77岁的唐玄宗和51岁的唐肃宗双双离世,一年后也就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才彻底落下帷幕,但是这才仅仅是大唐衰败的开始。

2、安史之乱持续时间久

安史之乱前前后后加起来持续了8年的时间,皇帝从唐玄宗到唐肃宗再到唐代宗历经三代皇帝才彻底结束,而叛军的首领从安禄山到安庆绪到史思明再到史朝义历经四代,这样时间跨度可谓大的出奇。从唐朝的历史来看,这样长时间的战争,真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会呢?首先唐王朝内部腐朽,在开元年间,任用贤士,但到了天宝年后,统治者沉溺与以往取得的成功中,开始听信奸臣的话,使得整个朝堂出现厌恶文士和重用胡人的风气。当时国家处于极度内耗中,无论是兵力还是地方治理都处在混乱当中。

其次,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害怕再次出现和安禄山一样的人物,由九大节度使率领的唐军居然没有一个统帅,只有一个“观军容使”宦官从中协调,整个军队很难拧成一股绳去战斗,所以唐朝政府的正规军难以快速的结束战斗。

3、安史之乱带来的后果

安史之乱不得不提新疆的影响,当时唐朝处于混乱之中,中亚阿拉伯势力趁机入侵新疆地区,当时信仰佛教的新疆人民逐渐伊斯兰化,直到650年后,明太祖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安史之乱的余波才得以平息。也正因为中亚势力的入侵,河北三镇脱离汉民族掌控,宋朝时面对南下骑兵没有办法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后,汉人王朝害怕军队,大力提携文官,使得文武失衡,从宋朝后就没有武官造反的事情,这也是安史之乱的影响,许多开国皇帝坐稳江山后就是屠杀开国功臣。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地方的作用在降低,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极其的不利。在晚唐时期,就算不断地加强中央集权也没能够结束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导致中国封建两千年的转折点,汉民族由一个积极进取对外处于攻势的民族变为守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