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泽东时隔4年再见邓小平:这些年怎么过的?小平:等待

1973年,毛泽东时隔4年再见邓小平:这些年怎么过的?小平:等待

作者|宁镜诚

1973年2月22日,邓小平从江西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已然69岁的他,心中难掩激动。

那年4月12日晚,人民大会堂。

周总理主持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夫人的宴会时,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出席。有外国记者描述邓小平“只身孤影,缄默无声”。

殊不知,此时邓小平的心中可谓波涛汹涌,五味杂陈。



数月之后,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军委扩大会议上力荐邓小平,称他“办事比较果断”、“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为其复出大造舆论。

邓小平望着早已年迈的毛主席,心中既是心疼又是感激。恍惚之间,他不禁想起自己和毛泽东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那是1927年的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彼时中国革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会议不仅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还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可以说此次会议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至关重要。



邓小平作为会议唯一的工作人员,第一个来到会场,负责接待参会代表并安排众人的食宿。会议结束,邓小平负责善后,最后一个离开。

正是在八七会议上,23岁的邓小平第一次见到年长自己11岁的毛泽东。

时年34岁的毛泽东语出惊人,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张,邓小平对此十分认同。后来,他在抗战期间多次引用毛泽东的观点:“最重要的是武装斗争,没有坚强的武装斗争作核心,其他一切都困难。”

不仅是毛泽东给邓小平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邓小平的观点后来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



1938年,邓小平和刘伯承携手在太行山区开辟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期间,他曾提到:“一切都是辩证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

毛泽东听闻邓小平的观点后很是欣赏,认为后者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这种领悟能力非常人能及。

因为邓小平长期主持一个战区的总体工作,所以他对战局的把握和整体的调度都了然于胸,加上邓小平做事果断、胆大多谋,毛泽东对他印象一直很好。

新中国成立初期,负责西南党、政、军工作的邓小平被毛泽东调至中央,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重要职务,可见毛泽东对他能力的认可。


后排中:邓小平在开国大典上

1956年,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的一次讲话中,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邓小平:

“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得好吗?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我今天给他宣传几句。他说他不行,我看行。顺不顺要看大家的舆论如何,我观察是比较顺的……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他说他有点诚惶诚恐,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

毛泽东对邓小平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中共八大之后,毛泽东多次向外界透露出要把邓小平作为接班人培养的信息。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邓小平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随同前往。

毛泽东和赫鲁晓夫谈话时,提到自己准备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务。赫鲁晓夫听闻此言,连忙问道:“有人接替么?”

毛泽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邓小平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很有发展前途。”

双方座谈会上,面对苏共理论家苏斯洛夫的“刁难”,邓小平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其观点,毛泽东对此大为赞赏。

座谈会结束后,毛泽东指着邓小平对赫鲁晓夫说道:“看见那个小个子了吗?他非常聪明,前程远大。”



两年后,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到“权力要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时,意味深长地说:“我这个人的名字叫毛泽东,我挂正帅,就是大元帅;邓小平为副总司令,副元帅。我们两个人,一正一副。”

此言一出,可见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倚重之深。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日渐紧张,邓小平被委以重任,再次前往苏联与赫鲁晓夫会谈。

1960年11月,邓小平抵达莫斯科。

会议上,邓小平在赫鲁晓夫发言后,批评对方搞大国沙文主义,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消息传回国内,毛泽东不禁感慨道:“代表团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赫鲁晓夫曾经讲过,邓小平人那么矮,但是一个重量级拳师。”

3年后,邓小平再次率领代表团访苏,与赫鲁晓夫展开了激烈论战。

代表团胜利回国后,毛泽东竟然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邓小平一行受到了首都5000多人的热烈欢迎。



1966年5月5日,上海。

毛泽东在会见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时,特意介绍邓小平说:“他是一个懂军事的。你看他人这么小,可是打南京是他统帅的。打南京是两个野战军,差不多100万军队。打上海、打浙江、打杭州、打江西、打福建,然后他们第二野战军向西占领四川、云南、贵州。这三个省差不多有1亿人口。”

邓小平的能力,毛泽东一直很认同。可也正是在那一年,因为历史情势发生了些许变化,制造了一些相对突出而又集中的矛盾,这些矛盾让邓小平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一年后,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受毛泽东之托,去看望邓小平家,并向其转达毛泽东的三条意见:“第一,要忍,不要着急;第二,刘、邓可以分开;第三,如果有事可以给他(毛泽东)写信。”

毛泽东之所以保护邓小平,其一是没有查出邓小平有历史问题;其二则是邓小平能打仗,是个名副其实的帅才。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开幕会上,毛泽东提到邓小平:“邓小平这个人,我总是替他说一点话,就是鉴于他在抗日战争跟解放战争中间都是打了敌人的,又没有查出他的别的历史问题来。”

闭幕会上,毛泽东再次提到邓小平:“邓小平,大家要开除他,我对这一点还有一点保留。我这个人的思想恐怕有点保守,不合你们的口味,替邓小平讲几句好话。”

正是因为毛泽东的保护,邓小平最终得以保留了党籍,这也为他后来的复出埋下了伏笔。

从1969年到1972年,整整4年,毛邓二人没有再见面,只是通过书信的方式沟通。



1971年11月8日,远在江西的邓小平给毛泽东写信,透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党做点工作,当然是做一点技术性质的工作。我的身体还好,还可以做几年工作再退休。此外,我希望能和子女们靠近一些,特别是两个较小的孩子。我们的岁数大了,不免为儿女挂心,希望他们能分配到我工作的附近。”

毛泽东读完信后做出亲笔批示:“印发政治局。他家务事请汪(笔者按,汪东兴)办一下。”

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在出席陈毅追悼会时,明确提出:邓小平的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

周恩来敏锐地捕捉到了毛泽东话中的含义,将这一消息散播开来,为邓小平复出制造舆论。

那年8月3日,邓小平再次致信毛泽东,提出想要发挥余热,回京工作。



8月14日,毛泽东在来信上亲笔批示:

“请周总理阅后,交汪主任(指汪东兴)印发中央各同志。
(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位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
(二)他没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
(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当晚,周总理不顾病体,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一时间向众人传达了毛泽东的批示内容。

1973年对于邓小平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那一年,毛泽东决定起用邓小平。

3月29日晚,邓小平终于在中南海见到毛主席。两人时隔4年未曾见面,毛泽东一看到邓小平就问道:“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邓小平沉默半晌,回答道:“等待”。



同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及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问题,并将邓小平正式推至台前。他说:“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是不是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开二中全会追认。”

第三天,毛泽东和有关政治局委员谈话时说道:“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了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一个秘书长吧,你(笔者按一一邓小平)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

后来毛泽东和北京、沈阳、济南、武汉军区负责人谈话时再次提及邓小平:

“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他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你(邓小平——笔者注)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一旦工作,总要犯错误的。不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错误。”



毛泽东在短短数日内多次提及邓小平,并对其做出高度评价,这样的举措背后其实用心良苦。

当时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身体每况愈下,所以需要一个人担任中央党、政、军的主要领导。毫无疑问,无论是从个人能力还是资历,亦或是党内的威望,邓小平都是最佳人选。

就这样,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帮助下,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的同时,还兼任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集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于一身,重新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从此,中央逐渐形成了由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叶剑英、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新格局。


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1974年4月,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这也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联合国发言。

此次联合国之行,也让世界认识了邓小平,我国树立了国际威望的同时,邓小平也因此名声大震。

那年12月23日,周恩来抱病飞往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的筹备情况。

在此期间,毛泽东再次表现出对邓小平的信任,他对周恩来等人说:“你们留在这里谈,告诉邓小平在京主持工作。”



后来周恩来在汇报四届人大人事安排时,提到让“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毛泽东摇摇头,补充道:“我看邓小平做个军委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

说完,毛泽东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三个字一一“人才难”。

周恩来看了一眼,立马补充说:“人才难得。”

毛泽东听罢,开心地说:“是哦,是哦。”

因为担心周恩来的身体,毛泽东在最后叮嘱说:“你身体不好,四届人大会后,你安心养病吧!国务院的工作可以让小平同志来顶。”

周恩来点点头,因为邓小平的能力,他再清楚不过。



很快,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1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3天后,周恩来在党的十届二中全会上再次提议,增选邓小平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

几天后,在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决议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

邓小平被彻底推至台前。

那年4月18日,毛泽东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时,邓小平陪同在旁。毛泽东谈到自己身体状况不好,并向金日成隆重介绍邓小平:“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了。此人叫邓小平。”

同年12月2日,毛泽东会见福特,邓小平再次陪同毛主席会见外宾。两人都不知道的是,这竟是他们彼此的最后一次见面。


邓小平会见福特

1979年,毛泽东去世3年后,邓小平向全世界郑重声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胜利,离不开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可以说,邓小平接过毛泽东的接力棒后,始终没有忘记毛主席对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

一年后,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就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讲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是周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出来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邓小平此举,足见其思想高度和博大胸襟。

那年8月21日,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时,这样评价毛泽东,他说:“总而言之,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末了,他还补充道:“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



纵观邓小平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其实用自己的一句话就能概括:“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他和毛泽东不同。邓小平没有毛主席的诗人气质和奇谲的军事思想,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实干者,为人严谨,做事果断。

他和毛泽东在马克思理论水平上都颇有造诣。毛泽东自不必说,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借鉴和研究。

邓小平则是拥有在法国和苏联学习的功底,他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能直击要害,言简意赅,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这一点颇受毛泽东的欣赏。

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在带兵打仗方面都是专家。毛泽东曾多次在各种场合肯定邓小平的军事能力。


刘伯承和邓小平

从1938年起,邓小平相继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和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领导过华北抗战。他和刘伯承一起指挥过上党战役、平汉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等重要的战役。

对于邓小平的能力,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毛泽东年长邓小平11岁,他们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人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又曾共同经历过无数坎坷。他们曾共患难,亲密无间,又曾产生过一些分歧,但他们对彼此都是尊重且信任的。

可我们始终要明白,在两位伟人眼中,这些都不是个人之间的事,而是一切以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利益为基准,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中华民族有此二人,甚幸。



一一END一一

编辑于 2021-12-01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