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红军特务队首领邓发遭遇空难,周恩来大哭:是我考虑不周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6年,重庆,周恩来把几位同志送上了去往延安的飞机后,来不及告别,他便转身上车离开了机场,国共谈判在即,由不得他耽搁。

可任是历来处事谨慎,考虑周全的周总理怎么想也想不到,他这一转身,此生就再也见不到身后的同志、友人们。



这些人里,有著名的叶挺将军一家,有中央委员王若飞、等等我党的重要人物,不过在此之中,还有名“红色特工”也是尤其令周总理扼腕叹息。

他的名字叫做邓发。

为什么这次飞机出事得如此之蹊跷?这叫邓发的同志为何被称为“红色特工”?他有哪些值得为人称道的事迹吗?



一、飞机失事,疑点重重

谁能想到,蒋介石悬赏五万元的红色特工是红军里有名的“红娘”。

1939年,邓发任新疆党代表,他找到一位叫朱旦华的女同志,“小朱,你今年有二十六七了吧,有爱人没有?”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在前几天的会议上,朱旦华表现出对周彬有关财政计划的主张极大的欣赏和支持,而当时的周彬也向邓发问了一句:“这个江浙口语的女委员是谁?”

于是细心的邓发就为二人牵起了红线,这个周彬就是毛泽东弟弟毛泽民的化名。第二年,这对有情人就结为了夫妻。



然而这还不是邓发第一次当“红娘”,还有一次,邓发不仅为邓小平和卓琳牵线,还贴心地将婚礼上邓小平的酒换成了白开水。

让邓小平在婚礼上“千杯不倒”。邓发的儿子邓北生说过,父亲还将自己的窑洞让出来给邓卓夫妇做婚房。

然而这样慷慨热情,古道心肠的邓发却在一场疑点重重的空难中不幸遇难,实在令人惋惜。



1946年4月8日,邓发回延安的飞机撞上黑茶山爆炸起火,他和同行的王若飞、叶挺、秦邦宪等都不幸遇难。

周恩来深表悲痛,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深情地写道:

“邓发!你是工人队伍里培养出来的领袖,最后,你为中国工人阶级联合战线,同时也是为世界工人阶级联合战线建立了光辉的成绩。但是这成就刚刚开始你竟一去不返。”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飞机是因为遭遇云雾浓密天气,能见度低,意外撞上山峰的。

当时周总理对这个调查结果提出了质疑,他对叶挺的子女说:“一定是国民党特务人为破坏而造成的飞机事故。”

这样的质疑不无理由。

从政治上看,此次机载人员全是中共高层,失事的也是中共的重要领导者和飞行员。反观国民党方面,没有任何人出事,极不合理。



从机组人员看,此次担任飞行的飞行员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成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

而机组人员也拥有3000小时的飞行经验,他们都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不应该出现这种错误。

从飞机的航行路线看,也有十分显眼的不合理之处。因为按照既定航线,飞机在西安中转后应该一直向北飞行,向北飞的航行路线天气也不错。



但是飞机却是按东北方向飞行,飞到了事故地点天气不适合飞行的黑茶山。

为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中共提出:

凡中共中央委员和高级将领乘坐国民党安排的飞机,一定要有一位国民党的将军陪同。

多年以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就是军统特务执行的有针对性、报复性地暗杀,戴笠的亲信狂热地将戴笠的死归罪于中共,所以将黑手伸向了负责中共情报的核心人物邓发。



他们派遣特务杨耀武混入飞机的维修组里,用磁铁破坏飞机飞行仪表,使得飞机航向不准,进而迷航坠落。

邓发同志就这样走了,但是他的事迹却实在值得后人铭记。

二、出生贫苦,得遇贵人

邓发出生于一个贫苦之家,他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在1906年,大人都尚难果腹,更何况是如此多孩子的家庭。

邓发的父母为养活家庭要做很多份工作,不仅要给地主种地,还要杀猪、打零工。然而这点收入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度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他就帮父母干活,砍柴放牛,有时候还要去河里打两条鱼改善一下生活。

在这样贫苦的生活中,他心中有个美好的愿望就是上学,他渴望学习知识,渴望能有一天在教室里学习。

等到他十一岁的时候,他终于等到了上学的机会。为了弥补之前没有学习的遗憾,邓发学习勤恳刻苦,成绩一直很好。



然而命运并没有善待他,这样欢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十五岁的他就再次因为贫穷不能继续学业,被迫外出,独自到广州打工。

他找到了一份在旅馆做招待员的工作,而正是因为这份工作让他遇到了影响自己终生的人——苏兆征。

在旅馆南来北往的行人中,有一个叫苏兆征的工人领袖。



苏兆征和邓发出生极为相似,都来自贫苦的农民之家,也只读了几年书就被迫外出打工谋生。

因为苏兆征是在外国人的轮船上做工,所以他得以有机会去更广阔的地方,他也因此较早地接触到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在学习这些先进的理论和知识时,他也逐渐明确人生的目标,找到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信仰。



由于相似的经历,邓发和苏兆征很聊得来。在苏兆征的点拨下,邓发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发从前只知道穷人苦,但不知道穷人为什么苦。

接触了先进思想的邓发意识到只有参加红色革命才能让万千苦难的民众过上好日子,于是出生穷苦又不认命的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红色的队伍中。

因为拥有相同的经历、信仰和理想,二人很快就成为了真挚的战友、同志。



邓发同苏兆征一起去了香港,也和当年的苏兆征一样在外国人的海船上做学徒,他不肯放弃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

白天要做工没有时间学习,他就参加夜校学习有关革命的先进理论和知识。

因为是在英国人的船上做工,所以他又抓住机会自学了英语,为了让自己的发音更地道,他还用筷子夹着舌头练习。



后来的邓发还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每天要挤两个小时的时间用于学习、读书和写作。

1925年6月19日,浩浩荡荡的省港大罢工爆发,年仅19岁的邓发担任工人纠察队小队长,他能言善辩,极具演讲才华。

这场由邓发和苏兆征领导的罢工持续了十六个月,在整个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5年10月,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三、生性爱画

邓发热爱学习,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且他自身性格不沉闷,在生活中很有情趣,特别喜欢画画。

如果不是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如果是长在和平安稳的新中国,他也许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他平时就爱钻研画技,喜欢用自己掌握的绘画技能给工友画像,就是这么一个爱好,在关键时刻竟然救了他的命。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邓发为掩护部队安全撤退,亲自领导工人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战况极为惨烈,最后竟只剩下三人。

后来,由于形势所迫,邓发要回老家云浮避避风头,此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的车站和码头设立了多处岗哨,大肆抓捕共产党人,而邓发却凭借自己的出色画技逃过一劫。

他装作是去乡下给人画“炭相”的画家,用自己以往的“炭相”作品成功迷惑敌人,顺利从敌人控制的地方脱身。



邓发的儿子邓北生曾说过自己的父亲热爱绘画、收藏和摄影。

在众多名家的作品中他尤其喜欢毕加索的作品。

并且他还参加过第二十七届世界职工代表大会,收藏过毕加索的名作《和平鸽》,后来这幅象征和平的作品被交给了党中央。

值得一提的是,邓发是第一位参加世界职工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员。



原本世界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解放区工会就准备参加,但因国名党阻挠未能成功参加。

所以当世界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巴黎准备召开时,邓发很清楚意识到这次大会对中共的重要性,克服种种困难,争取到了参加会议的机会。

本来,邓发在海外还受毕加索之托,要将一幅非常有意义的油画带回国送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为了不辜负毕加索这位爱好和平的大师的美意,同时又是爱画之人的邓发将此油画保护的很好,悉心包装,用尽心思保管。

谁成想竟会遇到飞机失事,邓发不幸遇难,那幅画也随空难而毁。否则毕加索赠画毛泽东,当是一段佳话。



四、红色情报之王

邓发年轻的时候在组织的安排下辗转去了香港,组建香港特科,在紧张的局势里小心翼翼地领导着情报工作,他严惩叛徒,绝不姑息一个背叛党组织的叛徒。

用心为党组织搜集机密情报,组织一次次计划周密的营救,将身陷囹圄的同志救出来。

1931年,邓发由于出色的情报工作能力,成为第一任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白区和苏区的情报工作被统筹起来统一管理,不再像以前那样分开管辖。



他还将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用于工作培训和规章制定中,组织人员编定了《间谍须知》《工作网组织法》《水陆交通检查法》等教材。

他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情报工作人员,还有效地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密和防止奸细的规章制度。

若是没有严格的纪律,光是依靠情报工作人员,重要情报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这一套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方案,屡次挫败了蒋介石截取我党情报的阴谋,无论国民党方面使用如何手段,即便用飞机检查,利用暗探刺探情报都没有如愿。

邓发知人善用,眼光独到。他委任卢委良做大埔交通站站长,将超过两百位党的优秀人才,如周恩来、刘少奇、项英等,安全护送到苏区。

邓发所发掘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党的情报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邓发还配合周恩来开辟了两条绝密地下线路,极大方便了上海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红一方面军的联系,同时也拉近了华南地区各苏区党组织和红军之间的交流。



1938年,邓发前往新疆,担任中共驻新疆代表。

但当时情况特殊,他不仅要听命于中共中央,还要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这样的双重领导让他的工作难以展开。

但他还是努力克服困难,在共产国际的“三不”原则下,即不宣传共产主义,不公开党员的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在这样处处受限的情况下,他依旧把手上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出版了刊要《反帝战线》,效果很好。他悉心地注意到当时的新疆教育水平落后,积极开设了干部培训班,大力宣扬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他还组织安排了一些共产党员担任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族干部,使得反帝主义运动在新疆如火如荼地展开。

同时他还有效打通了和前苏联之间物资与人员来源的通道,并积极整合资源,用前苏联的援助建立起了一支航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飞行技术精湛、修机技术高超的航空人员。



为我党的空军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次年,邓发回到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党校的校长,将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孜孜不倦地进行教学工作。

由于他善于学习总结,用心备课,讲课风格生动有趣,每次课都能得到学员的认可。

他还创办了《中国工人》,宣讲先进的生产知识技术,还大力鼓励职工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为工人运动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结语

1946年4月19日,刘少奇等多位中央领导和三万余名群众为邓发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以纪念这位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生的红色战士。



新中国建立以后,邓发的家乡浮云为纪念这位忠诚优秀的红色战士,修建了邓发纪念中学。

在邓发给哥哥的家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在反动派的高压下,我将自己比作一只飞鸟,要飞翔于大风暴的天空。”

忠诚的红色战士从未远去,他一直翱翔在广阔的天空里。

向邓发烈士致敬!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发布于 2023-04-17 21:31・IP 属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