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光绪传

光绪传.27-变法前夜

上文说到,光绪批准了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光绪很高兴,但列强瓜分中国,又让光绪认清了现实。

1.我在大清当巡抚

甲午战争算是结束了,是时候战后总结了,甲午战争除了日本、李鸿章、光绪、慈禧外,还有一个方面没有提,这就是清政府官员落后的思想。

李秉衡

这里我仅就山东巡抚李秉衡做一些评价,今天有所谓李秉衡民族英雄的说法,这是说他在庚子国乱中有可取之处[1],但在甲午战争中,此君的表现比李鸿章还要过分。

1895年2月,威海卫之战开打,本来李鸿章的战略是依靠军港内的岸炮,对日本军舰杀伤,但日军两栖登陆绕后,攻击了威海卫的军港,获得了炮台的控制权,这下军港内的北洋军舰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李鸿章自然知道日本人可能玩这一手,因此他上书光绪,光绪立刻严令[2]李秉衡增援李鸿章,李秉衡最后做了消极应对,坐看北洋舰队被消灭。

而当李秉衡作为山东巡抚接到光绪询问《马关条约》的公文时,李秉衡觉得自己又行了,他慷慨激昂,表示自己要带兵跟倭寇拼了,绝不放弃山东半岛[3]

有人问,李秉衡公然违背光绪圣旨,还好几次,光绪没处理他,还让他当封疆大吏?当时战争还没结束,而且光绪已经给事件定了性,战败责任都是李鸿章的,余者不论。

李秉衡守土抗战不行,当官那是一流。可李抚台,大清都没了,您这官上哪做去啊。

李秉衡关于为官之道的言传身教,还没完。

就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2年,也就是公元1897年的冬天,光绪接到了驻德国公使的奏折,内容是报告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德国人找上门来交涉,请示如何处置。

光绪看完后怒发冲冠,本来德国正满地找茬呢,因为德国牵头帮中国要回了辽东半岛嘛,光绪以为德国人会要点钱,但德国人表示钱我们不要,你地盘大,把胶州湾借给我好不好?

光绪拒绝了,德国人也没啥办法,今天德国人找到了绝好的借口,而且更让光绪生气的是,发生在山东的教案,竟然是远在万里的德国公使首先报告,山东省长李秉衡干什么吃的?

没几天,李秉衡的奏折也摆到光绪办公桌上了,光绪更生气了,

原来李秉衡报告:德国军舰闯进了胶州湾,说要交涉。李秉衡表示自己要带着军队把德国人赶下大海喂鱼。

李秉衡肯定不是不知道这事,大清把洋人一向看的很重,李秉衡想当好这个官,洋人他不敢得罪。

他之所以没报告,是因为他要调走了,当然不是说他调走了,朝廷就不追查他了,人家李大人有自己的办法,他在接到光绪的问责公文后,马上给皇帝回复:听说德国军队已经占领胶州湾了,臣马上带兵,把他们赶下大海喂鱼。

光绪在傻经过甲午也该有点脑子了,他气的要马上处理李秉衡,但转念一想,德国人估计也不会饶了他,所以就先放过他,但光绪有一条是确定的,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只能靠外交。

所以光绪咬着牙给李秉衡回复:这个时候国家艰难,要以杜绝后患为先,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李秉衡靠自己的智慧又躲过一次危机,这老小子多油啊。

关于李秉衡,我这里说一下他的结局,因为后边不讲了,庚子国乱那一段要讲的人太多了,他不值得再多开一章节。

李秉衡后来调走,庚子国乱时,他在江苏当官,大家都知道东南互保,他也参加了,但后来不知道又怎么想的,他又带兵北上参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了。

结果自然是战败了,最后在通州自杀了,《辛丑条约》签订时,洋人要求惩罚守旧大臣,李秉衡也在名单内。

慈禧以李秉衡已死,仅仅追回死后哀荣而已,后人以此为由,称李秉衡为民族英雄,我很奇怪,李大人既然是民族英雄,为什么甲午战争的时候,他没有亲自带兵去抵抗日本入侵呢?仅仅6年,李大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能突然觉醒爱国主义思想?不计个人得失,去豁出命来抵抗入侵?

2.多磕头,少说话

李秉衡之所以不配合李鸿章的军事行动,主要是因为乾隆晚年以来的官场风气,简单说就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

造成这个官场风气的原因也很复杂,其实总结起来也很简单,乾隆这个皇帝太难伺候。

乾隆搞文字狱,随意解释法律,处罚官员,让官员们不敢轻易承担责任,只做规定范围内的事。

我举个文字狱的例子,正好这三条都符合,乾隆朝的“字贯案”,乾隆想查禁书,但这个活太难干,书是死物,他不会动,难道挨家挨户搜查?让老百姓互相举报?那可给无赖一个讹人的好机会。

所以天下督抚都对乾隆的指令很消极,但乾隆不管“朕这公文发下去几年了。一个个的都不当回事,不想干直说,我大清就不缺当官的。”但乾隆没办法,只能干着急,这时候倒霉蛋来了。

他叫海诚,是江西省长,他辖区内有个叫王锡侯的,写了一本字典,当时叫字贯,字贯里为了教读书人避讳,开列了大清皇帝的名字,其实这都不能算错,人家是教避讳,你不写出来,你怎么教?

这还是小事,字贯还纠正了《康熙字典》的几十处错误。

结果让仇家发现了,一路上告,海诚知道了,如获至宝,这禁书不是来了吗。

乾隆收到后,也觉得不是禁书,但他还是故意夸大案情,将其称为"大逆",皇上定性了,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就找来刑部大臣,刑部大臣说:避讳这个事对官员惩罚力度大,但对民间无知小民基本就是警告,罚款,实在不行坐牢几年。

乾隆很生气,骂刑部官员“糊涂,他侮辱圣祖皇帝”,康熙审定的字典,错字他也是对的,你改什么改?

刑部官员自然明白了。王锡侯“大逆”罪成立,全家被杀。

当时满朝上下都很奇怪,乾隆为啥要这么小题大做,这个问题的答案,嘉庆朝才被揭开。

“字贯案”只有被定性为大逆,海诚才会被以失察的罪名被处罚,而处罚海诚,是为了警告其他督抚,再敢不拿朕的圣旨当回事,朕就不客气了。

乾隆一直对自己的所谓“御下之道”很得意,但他太看得起自己,他这是行政权粗暴干涉[4]司法权,肆意解释法律,这在任何社会都是对制度的毁灭打击,皇帝作为法律的最高守护者,带头违法。

天下聪明人很多,不是你一个,官员们的应对之策很简单:我不做就不会出错,要做咱就大家一起做。

到了嘉庆朝,嘉庆也想改变乾隆官场的风气,但开门一脚,就把门踢了个大窟窿,嘉庆在暴跳如雷的情况下,处罚了一个说真话的学者,错过了机会。

道光太古板,为人又瞻前顾后,他反而还加剧了这种风气,后边的皇帝更不必说了,一个比一个弱,相比较而言,慈禧的还算是比较刚硬的君主。

光绪亲政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坚信自己能打赢甲午。毕竟慈禧一直管着日常政务,他起一个辅助的作用,

而且慈禧已经是在政坛上活跃三十年的老人了,能镇得住这帮子老油条。如果是慈禧下令让李秉衡支援,他不敢不去,因为慈禧在中法战争的时候,是真敢阵前斩将。

3.康有为

前面提到,早在《马关条约》批准时,光绪就下诏表示,要变法图存,那么这个法要怎么变,光绪心里没有谱。

这时候一个注定要登上近代史舞台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康有为,康有为早在1888年,就给光绪上书,称“上今上第一书”,提到了日本的威胁,提醒皇帝要注意。

1895年5月2日,光绪刚批准条约,康有为联合在京举子,发动“公车上书”,当然史学界对康有为到底在公车上书里扮演啥角色,有点争议,这里不去讲他了。

称“上今上第二书”,提出四项救国主张: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治!

从行文上看,确实朗朗上口,一看就是八股文的高手,真不愧是康圣人。

1895年5月29日,康有为已经被授予工部官衔,就可以给皇帝上书了,他又写了“上今上第三书”,除了阐述国家危难,还提出富国、养民、教士、练兵的主张。

头两次上书,康有为是个老百姓差不多的身份,光绪能看到就怪了,第三次按理说光绪也看不见,但督察院研究很久,最后交给了皇帝,光绪看到很受感动,而且要来了前两份上书。

康有为还写了第四书,估计是被拦住了,荣禄等保守派觉得康有为“邪说”会带歪皇帝,就不让皇帝看到了。

与此同时,康有为着重打造个人IP,树立自己变法先驱的形象,他在京开办报纸,买的不多就跟小广告一样夹在公文里送到京城官员手里。

康有的第五书,获得了市面上的广泛好评,虽然光绪还是没看到,但被京城的官员士子传诵,京津地区的报纸也多有转载,光绪应该拐弯抹角知道了。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康有为本来是挺好一个宣传部长,光绪非得把他当成政治部长。

康有为职位太低,他的奏折是需要高级别官员转递的,工部的领导看了奏折,把康有为叫过去骂了一顿,让康有为好好研究研究大清的现状,别老在屋里憋着,就找皇上爱听的写,这不是翰林大考,你跟我这写小作文呢?

因此工部领导不可能给他转奏,但康有为通过舆论让光绪知道了奏折的内容,光绪看他写的条分缕析,而且感情真挚[5],就希望召见康有为。

这时候恭亲王奕訢出来阻止,恭王拿出祖制,说:康有为就是个六品,如果对国家有大功,皇上召见还说得过去,因为皇上召见这种臣子一定要加恩升官,算是见面礼。康有为啥功劳没有,你见他是给他升官还是不升?

光绪做了妥协,让荣禄、李鸿章、翁同龢、廖寿恒、张荫桓几个人在总理衙门见他。

1898年1月24日,五个人见面了,荣禄上来就质问:康有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你知道不知道?

康有为本以为是自己的才华被认可,今天让他说具体措施,商议章程,没想到是这个场面。

于是他一句话就给顶回去了:祖宗之法是治理祖宗之地的,现在祖宗之地都快没了,还要祖宗之法干啥,就拿这个总理衙门来说,就是祖宗之法里没有的,可见不是一成不变的。

廖寿恒说:你具体的想法是啥。

康有为觉得这才是人话,说道:应该先变法律,其中官制先变。

李鸿章说:六部都撤了?这个问题很低级,其实老李头是故意装聋作哑,他知道自己早就臭了街了,不愿意掺和。

康有为说:对国家有好处的就该留,没好处的该淘汰就得淘汰。

翁同龢问:钱怎么办呢。

康有为一见问到具体上了,开始详细地解释,发债券呀,弄银行啊,说了很多。一直到黄昏才结束,其中荣禄一直讨厌康有为,听到一半就拂袖而去。最后康有为交上了自己的两部书《日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散会了。

由此可见,五位大臣,荣禄坚决反对,李鸿章躺平,张廖二位持观望、中立态度,翁同龢推崇康有为。

光绪那还盼着结果呢,那么他们见到光绪会怎么汇报工作呢,请看下回,戊戌变法。

参考

  1.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秉衡由江苏江宁率兵北上,保卫北京,在天津杨村(天津市武清县)败绩,退至直隶省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服毒自杀。
  2. ^威海卫之战前,李秉衡就已经挂机很久了,光绪让他组织军队,他不干,因此严令
  3. ^忧愤填膺”,披沥上陈,建议皇上“乾纲独断,如彼族要挟过甚,则绝其和议。勿为虚声所恫喝,勿为浮议所摇惑,”继续坚持抵抗。并表示:“臣虽老怠,愿提一旅之师,以伸积愤,即捐糜顶踵亦所不惜”。但是《马关条约》还是签订了。四月二十五日李秉衡又上《奏和议要挟过甚万难曲从折》,要求清廷“立绝和议,布告天下臣民并各和好与国,声其欺侮要挟之罪,为万国所不容,神人所共愤;以偿兵费之款养战士,严敕各将帅督抚,效死一战”。
  4. ^皇帝确实可以干涉司法权,但前提只有一个,干涉后的结果对大多数人有利,但乾隆这回的做法只对他自己有利,他连坑了下面三代人
  5. ^第五书内容简单如下:还是先说国家危难,给皇帝出主意,最后说“职诚不忍见煤山前事也”就是说臣不忍心让皇帝当亡国之君,吊死在煤山上
发布于 2023-12-08 10:21・IP 属地天津